一、关于几种抗旱造林技术模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玲[1](2021)在《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臭柏(Juniperus sabinaL.)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和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是毛乌素沙地唯一的天然常绿针叶乡土灌木,它的天然更新通常需要建立在其他灌木的树冠保护下,但是随着苗龄的增长,臭柏可以逐渐适应强光环境,最终生长在全光照下。天然更新过程中,随着苗龄和光强的增长,臭柏的叶片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刺叶占优势转变为以鳞叶为主。目前尚不清楚臭柏由最初的阴生特性转变成阳生特性的苗龄进程及其对光胁迫的响应策略;并且随苗龄的增加,光照对臭柏异形叶的形态及其光胁迫的响应策略仍不明确。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强度、苗龄、异形叶对臭柏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本文依据已有研究基础,以小龄级(1-3年生)和大龄级(4-6年生)臭柏和成年臭柏为试材,设置低光照(10%)、中光照(50%)和全光照(100%)三个透光处理,采用光学扫描法、叶绿素荧光分析法、二氧化碳变量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徒手切片法测定了臭柏的生长、叶片形态、光合、荧光和光合色素的变化,分析了小龄级和大龄级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特征,明确了臭柏更新过程中由阴生转为阳生的基于色素转换的光胁迫适应机制和苗龄进程,解析了苗龄和光照强度对异形叶的影响过程,揭示了异形叶形成的苗龄进程及其对光胁迫的不同响应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小龄级2年生臭柏在10%和50%光照下的存活率大于100%光照,说明2年生臭柏为阴生特性苗。但小龄级4年生臭柏在50%和100%光照下的存活率大于10%光照,且在100%光照下的株高显着高于10%和50%光照,可见4年苗龄的臭柏具有由阴生特性转为阳生特性的趋势。大龄级7年生臭柏在1 0%光照下的存活率极显着低于50%和100%光照,说明7年生臭柏为典型的阳生特性苗木,且极不耐阴。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地径和冠幅生长趋势均与100%光照一致,且均显着高于10%光照;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地径和冠幅生长趋势均与10%光照一致,且均显着低于100%光照处理,表明中光照有利于小龄级臭柏地径和冠幅的生长,但抑制大龄级臭柏地径和冠幅的生长。(2)1年生臭柏在10%、50%和100%光照下,以及2-6年生臭柏在10%光照下的叶片形态均以刺叶为主;相反,2-6年生臭柏在50%和100%光照下的叶片形态均以鳞叶为主。叶片长度和叶片节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长度范围分别为0.8~7.4 mm和0.7~4.2 mm。叶片长度和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同长度叶片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会受到光照的附加影响。小龄级比大龄级臭柏有显着高的叶片节间长度和叶片长度,和显着低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说明小龄级臭柏叶片含水量高,叶片结构疏松。叶片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和叶片鲜/干重比值均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减小,而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大,说明光强增大使得叶片含水量降低,叶片结构更加紧实。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0%光照一致;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单位面积叶片干质量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光照一致,说明中光照促使小龄级臭柏叶片更加紧实,但基本不会影响大龄级臭柏叶片紧实度。(3)在明确了小龄级和大龄级臭柏对光胁迫生态响应的苗龄进程基础上,测定了两个苗龄级臭柏的光合、荧光和色素生理指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苗龄级臭柏对光胁迫的光合响应和色素转换策略。结果表明,小龄级臭柏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均显着低于大龄级,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均显着高于大龄级臭柏。与100%光照相比,10%光照下的臭柏显着降低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着提高了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II运行效率,50%光照下的各项指标均在10%和100%光照处理之间。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0%光照一致;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的连年变化趋势与10%光照一致,说明中光照增加了小龄级臭柏遭受光抑制的风险并使其提高了光化学运行效率,但基本不会造成大龄级臭柏的光抑制也不会对其光化学运行效率造成影响。(4)就色素转换而言,小龄级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均显着低于大龄级,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质含量均显着高于大龄级。β-胡萝卜素和叶黄质含量在不同光照下均无显着差异。10%光照比100%光照下的臭柏有显着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总量和α-胡萝卜素含量,有显着低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和玉米黄质含量,而50%光照下的各项指标均在10%和100%光照处理之间。小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比值的连年变化值与100%光照更接近;而大龄级臭柏在50%光照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比值的连年变化值与10%光照更接近,说明小龄级臭柏在中光照下积极调整色素比例防御光抑制,但大龄级臭柏在中光照下并未在色素比例上做出积极响应。(5)基于苗龄和光照分别对臭柏叶片形态产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而分析了成年臭柏异形叶在全光照胁迫下的解剖结构响应策略。结果表明,鳞叶角质层厚度极显着大于刺叶,而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表皮系统厚度均极显着小于刺叶,说明鳞叶主要通过较厚的角质层反射阳光、防止水分散失,而刺叶主要通过较厚的整个表皮系统来抵抗阳光、保持水分。鳞叶的气孔开张比、气孔开张度、气孔长度和宽度均极显着地大于刺叶,而气孔密度极显着地小于刺叶,说明鳞叶较耐阳耐旱,刺叶依赖较大的气孔密度和灵敏的气孔关闭来应对强光干旱胁迫。鳞叶和刺叶的叶片厚度和主脉厚度均无显着差异,但鳞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紧密度和树脂道面积均显着大于刺叶,而木质部厚度、木质部厚度/维管束厚度和叶片组织疏松度均极显着小于刺叶,说明鳞叶可通过较大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紧密的叶片结构来适应强光干旱,而刺叶通过增强输导组织来应对强光干旱。(6)关于臭柏异形叶在全光照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响应结果为:刺叶有显着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羧化速率、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转化速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而鳞叶有显着高的胞间CO2/大气CO2比值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刺叶有显着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环氧玉米黄质、紫黄质含量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而鳞叶有显着高的玉米黄质、叶黄质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和显着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叶绿素总量比值。刺叶和鳞叶的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着差异。臭柏刺叶的叶黄素总量显着低于鳞叶,而胡萝卜素总量与鳞叶无显着差异。(7)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臭柏异形叶间的光胁迫响应存在显着差异,而刺叶和鳞叶的形成随着苗龄和光照发生变化。为了探究苗龄单因素对臭柏光胁迫响应的影响,剔除异形叶对苗龄的混淆作用,选取了相同光照下叶形无显着差异的2和5年生臭柏,具体分析了臭柏苗龄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结果表明,2年生比5年生臭柏有显着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总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显着高的潜在水分利用效率、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比值、玉米黄质和叶黄质含量;苗龄对叶绿素荧光指标无显着影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系统Ⅱ运行效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和叶黄质分别在6月、7月和8月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玉米黄质和叶黄质的季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模式。2年生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季节变化趋势与100%光照一致;而5年生臭柏在50%光照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季节变化趋势与10%光照一致,说明中光照增加了 2年生臭柏遭受光抑制的风险,但基本不会造成5年生臭柏的光抑制。
郭彧[2](2020)在《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吉兰泰盐湖地处阿拉善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干旱少雨、风沙肆虐,采取合宜的造林方式是该地区治理沙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吉兰泰盐湖区三种造林方式(抢墒造林、水冲造林、机械穴植造林)样地为试验材料取样点,采取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内造林植物梭梭的多种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的株高-冠幅-基径特征、地上枝系构型特征、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地上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等。试验结果能够为吉兰泰盐湖区选取合理有效的造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及其生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水冲造林方式下植株属于增高生长模式;抢墒造林则属于横向生长模式;机械穴植造林的个体在横、纵向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枝系各构件枝长、枝径、角度、体积以抢墒造林方式下的最优,水冲造林次之,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各指标值均最小。抢墒造林方式中第Ⅳ级枝枝长、分枝角度分别为 7.61±0.70 cm、47.64±2.28°,第Ⅲ、Ⅳ级枝径达到 1.89±0.11 mm、1.27±0.05 mm。在植物分枝率及分形特征方面,水冲造林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其总体分枝率为6.51±:1.95%,树冠分形维数(2.05)、计盒维数(0.49)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为 0.89。(3)植物同化枝含水量等特征均以机械穴植造林更优,植株体内较高的水分含量显着提高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机率。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植物同化枝含水量、肉质化程度分别为63.00±0.01%、1.30±0.04%,同化枝持水时间为50.01 h;同化枝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表现均最高;而水冲造林方式下的光合生理特征表现最佳。(4)不同造林方式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以水冲造林方式下个体的生物量更大。水冲造林方式下植物因拥有更多的枝系,其同化枝生物量、营养构件生物量、总生物量含量均最大,分别为 1396.98±920.66 g、1857.02±1054.51 g、1865.68±1055.97g。三种造林方式下花-同化枝、干-同化枝、营养构件-生殖构件均呈极显着异速生长关系(P<0.01)。(5)通过主成分综合分析,不同造林方式综合得分顺序为:水冲造林>抢墒造林>机械穴植造林。
侯二亮[3](2020)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事业也在稳步推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应用于实践活动,科技的力量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中,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虽然我国林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也不算长,但是随着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国家和政府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是,抗旱造林技术由于不够成熟,在应用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从抗旱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为切入点,阐述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抗旱造林技术自身的不足,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发挥抗旱造林技术的作用与优势,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席沁[4](2019)在《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典型栗钙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表性地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明显,降雨少,蒸发强,土壤中的碳酸钙在部分土层中大量富集,形成紧密的灰白色钙积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栗钙土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造林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但成效不足预期。为深入探究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限制性因素,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首次以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钙积次生化并进行验证。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进行选点取样调查,探究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过程与垂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阐明了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依据碳酸钙沉积的过程与原理,本研究以抑制钙积次生化为出发点,从多角度选用造林技术,开展多重复大田试验,其中将一种林业新材料——酵母提取物试用于栗钙土造林研究中。试验后,通过分析各项造林技术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沉积、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的影响,并比较造林苗木对各项造林技术的响应,探究能有效抑制钙积次生化,提高典型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少降雨强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后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在约20 cm深度以下再次沉积,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现象得到证实。其中,20-40 cm是钙积次生化的主要层次,1-10年林龄间该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平均由192.25 mg/g增加到289.87 mg/g。形成钙积层的厚度随着造林时间的增长平均由8.5 cm增加至35.7 cm,沉积过程在垂直维度上呈由浅至深积累的演变规律(从约20厘米延伸到约60厘米)。在碳酸钙沉积量和垂直分布位置上,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表现出向相邻自然栗钙土趋近的特点。(2)钙积次生化过程中,20-60 cm深度间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孔隙度和含水率下降、有机质及总氮、总磷含量降低,而pH和容重增大。由于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土壤毛管孔隙中随水分运移的Ca(HCO3)2转变为CaCO3沉积,导致造林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运移受阻。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其理化性质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性。(3)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使相应土层的水力传导度降低,水分入渗过程受到钙积层的阻碍,更多的土壤水分积蓄在表层中极易蒸发和散失,持水能力因此而降低。试验中水分运移特征的观测结果可与Kostiakov幂函数模型高度拟合,本研究据此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湿润峰位移、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持水变化量)与钙积次生化的模型关系。(4)钙积次生化对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的运移特征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是导致造林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钙积次生化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各项造林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量与理化性质对添加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与单向渗水膜有显着的响应。而渗灌补水和集水坡面处理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与理化性质没有显着影响。由于极性氨基酸与Ca2+的矿化反应,根施酵母提取物对20-60 cm深度间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不显着。但因其充足的养分含量,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在根施20 g、30 g、和40 g酵母提取物后有显着的改善。(5)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结果为,保水剂的施用减缓了入渗过程,用量越大入渗越缓慢,但入渗总量和持水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四种覆盖保墒材料对土壤入渗形成阻碍,其中,秸秆毯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过程相对最快,地膜覆盖后入渗过程最慢,单向渗水膜的微孔结构可使水分通过并缓慢入渗。造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在覆盖单向渗水膜后最好,秸秆毯因具有遮光性也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酵母提取物中富含的有机物等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随着根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入渗与持水能力均逐渐提高。(6)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单向渗水膜及根施酵母提取物均显着提高了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和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ere)de Vos ex Henry)四种研究区常用造林苗木的保存率、生长量、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以及叶水分特征。叶喷酵母提取物使四种苗木的生长和叶水分特征有明显改善,对1.5%和2%两个浓度水平中有较好的响应。酵母提取物富含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且能有效地帮助幼苗形成叶绿素,因而在出新叶后喷施,苗木生长量有更显着的提高,容器苗在萌出新叶后喷施叶水分特征更好,而裸根苗适宜在生长旺盛期喷施。综上所述,深挖整地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会出现钙积次生化现象,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这是导致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工程低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抑制碳酸钙沉积为出发点,基于各项造林技术试用结果,提出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或单向渗水膜、根施40 g和在适宜时间叶喷2%浓度酵母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环境,促进造林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栗钙土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仲冰[5](2018)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以及现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突破,但是事物的发展是存在两面性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等待解决,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凸显在环境上,无论是工业的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还是人为导致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于人类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严峻考验。我国的林业工程发展起步晚,但是在后期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在林业工程的诸多项目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抗旱造林,改进完善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技术措施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便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后期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郭杰[6](2016)在《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筛选种植及抗旱保墒技术与示范》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区虽然雨量丰富,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再加上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导致季节性干旱频发。随着近几年来西南地区极端干旱发生次数的增多,在喀斯特地区,特别是石漠化地区抗旱性植物的筛选和保墒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利用恢复生态学和逆境生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和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进行生态监测,掌握了当地的自然条件、植被类型以及生长状况,通过室内盆栽控水模拟干旱胁迫实验结果,筛选出适合喀斯特地区大规模种植的乡土植物。2015年在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和花江顶坛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将筛选出的抗旱植物经过标准化种植并应用枯枝落叶覆盖、碎石块覆盖、薄膜覆盖、保水剂4种保墒技术进行了示范,得出了以下结论:(1)根据示范区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木本植物生态调查研究状况,通过室内盆栽控水模拟干旱胁迫生理实验,并通过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法对植物抗旱性进行评判,抗旱性从大到小依次是花椒、金银花、刺梨、核桃。(2)以种植保墒耦合的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穴状整地与覆盖保墒抗旱造林模式和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鱼鳞坑整地与地膜、保水剂抗旱造林模式基本完成。根据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形和小气候特点,在种植过程中融入保墒技术。种植的技术流程主要为:良种选育、整地施肥、科学栽种、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在整地过程中应根据石漠化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整地,对于坡度较小的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采用穴状整地,对于坡度较大的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采取鱼鳞坑整地。(3)根据喀斯特地区生境干旱特点,因地制宜,在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采取枯枝落叶和碎石块覆盖,在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采取地膜覆盖和保水剂。通过保墒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或增加根系周围水分的凝聚和吸收可缓解干旱对植物的破坏。基于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石漠化等级较轻,山上植被较多,枯枝落叶丰富,碎石分布较为广泛的特点,我们提出收集枯枝落叶和碎石块,以覆盖的方式进行苗木保墒。针对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高,干旱严重的特点,我们采取通过保水剂吸收周围水分从而保持土壤水分的方法以及地膜覆盖的方法。通过和对照组的指标对比发现,各种抗旱保墒技术的保墒性能都比对照好。由于植物的不同,保墒效果有所差异。(4)抗旱保墒技术示范基本完成。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核桃-刺梨套种示范面积25.33公顷,其中应用碎石块覆盖面积2公顷,应用枯枝落叶覆盖面积2公顷,关岭-贞丰花江示范面积3公顷。由于枯枝落叶覆盖和碎石块覆盖在长期自然条件下会有部分破损,因此要及时进行维护。(5)抗旱保墒技术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喀斯特地区抗旱保墒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统计,在撒拉溪示范区种植药用刺梨,达到丰产期后均产值为5668元/亩。对抗旱保墒经济成本上计算,枯枝落叶和碎石块可以在山区就地取材,保水剂0.36元/穴。枯枝落叶覆盖、碎石块覆盖、地膜覆盖、施加保水剂均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这与刺梨收益相比,经济效益显着。
何斐[7](2016)在《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黄土高原半干旱区5种主要林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communis)、青杨(Populus cathay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旱柳(Salix matsudan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资源调查,分析了AMF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干旱胁迫下AMF对刺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MF对刺槐幼苗抗氧化酶基因和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初步揭示了AMF提高刺槐的抗旱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黄土高原半干旱区AMF资源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从刺槐、杜松、青杨、沙棘和旱柳5种林木根际土壤分离到8属21种AMF: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7种,为优势属,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是优势种。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全磷是影响AMF总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直接的因子;转化酶是影响AMF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最直接的因子。从6个不同半干旱区刺槐根际土壤分离得到9属23种AMF:管柄囊霉属6种,为优势属,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两型管柄囊霉(Fun.dimorphicum)、聚丛根生囊霉(R.aggregatum)、单孢管柄囊霉(Fun.monosporum)、凹坑管柄囊霉(Fun.multiforum)、地管柄囊霉(Fun.geosporum)和幼套近明囊霉是优势种。通径分析表明降雨量是影响AMF状况和多样性指数最直接的因子。2.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法研究根内根生囊霉(R.irregularis)对刺槐生长、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R.irregularis能够提高刺槐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Fm、qP、NPQ和ΦPSII值,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提高120.8%、44.7%、28.6%、3.4%、4.2%和7.0%;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提高69.5%、265.0%、12.8%、4.3%、3.8%和7.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菌根化刺槐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显着高于对照,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加16.4%和12.8%;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14.3%和8.1%。说明干旱胁迫条件下AMF与刺槐共生提高了宿主叶片PSII光化学活性与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保持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与光合作用潜力,干旱胁迫条件下菌根化刺槐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3.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法研究根内根生囊霉(R.irregularis)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R.irregularis后,刺槐根系O2、H2O2和MDA含量降低,分别较对照显着降低20.5%、33.1%和26.8%,说明接种AMF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刺槐造成的氧化损伤。正常水分条件下,菌根化刺槐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增加53.6%和33.3%、20.4%和16.3%、20.9%和10.3%、67.4%和36.4%、2.7%和11.0%;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1.1%和27.2%、25.7%和23.5%、13.5%和9.8%、78.3%和58.2%、22.7%和14.4%,其中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与对照叶片SOD、POD、CAT、APX和GR活性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说明菌根化刺槐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干旱胁迫产生的活性氧。4.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R.irregularis对刺槐根、茎和叶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AMF上调了刺槐根、茎和叶片Cu/Zn-SOD、APX和GR基因的表达。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接种AMF上调了刺槐根、茎和叶片APX基因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的3.31、3.17和3.06倍;接种AMF也上调了刺槐叶片GR基因的表达,为对照的3.92倍。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F的刺槐根、茎和叶片Cu/Zn-SOD基因表达均表现为上调,分别为对照的1.47、1.62和1.49倍;接种AMF也上调了刺槐根系GR基因的表达,为对照的1.96倍。说明菌根化刺槐通过提高其根、茎和叶片Cu/Zn-SOD、APX和GR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活性氧代谢,使其抗旱性增强。5.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接种R.irregularis对刺槐根、茎和叶片水孔蛋白(Aquaporin,AQP)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刺槐根部克隆得到RpTIP1;1、RpTIP1;3、RpTIP2;1、RpPIP1;1、RpPIP1;3和RpPIP2;1 6个水孔蛋白基因,6个RpAQPs cDNA全长为8251201 bp,含有75087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928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3731.06 kDa,等电点为5.098.96,RpAQ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的同源性达89%97%。组织表达分析表明,刺槐RpPIP基因在根部高表达,而RpTIP基因(RpTIP1;3除外)在叶片高表达。干旱胁迫下,接种AMF的刺槐RpTIP2;1和RpPIP2;1基因在根中的表达表现出上调趋势,分别较对照提高54.7%和79.4%;在茎部,菌根化刺槐RpTIP1;1、RpTIP2;1和RpPIP2;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17、1.83和1.15倍;成熟叶片中,菌根化刺槐RpTIP2;1和RpPIP2;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44和1.61倍。水孔蛋白家族基因在控制水分运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接种AMF能通过促进刺槐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王韡烨[8](2014)在《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试验区域为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兴久村、龙江县错海林场和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属于大兴安岭余脉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于气候条件干旱,立地环境较差,常规生产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林木生长不良,造林难度大,成本高,需要多次补植或重造才能完成绿化任务或指标。已影响到该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急需开展相关研究,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以提高荒山荒坡造林绿化质量为目标的造林技术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盆栽试验观察18个树种在苗期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水势、凋萎系数等光合和水分生理指标;对叶片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表皮层、叶片厚度以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显微结构进行测定。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所选树种进行抗旱性综合排序。同时在实际生产中调查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树种的适应性表现,与盆栽抗旱适应性试验结果相结合。最后,在同类树种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主栽造林树种11个,依次为樟子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小黑杨、山新杨、银中杨、青竹柳、紫丁香、山杏、小叶锦鸡儿、榆树。并根据这些树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提出树种配置技术方案。(2)针对不同立地荒山分别试验了环山掘壕、环山拉沟、环山拉沟筑埂等三种整地方式,测定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积雪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整地方式下的造林成活率、林木生长状况及造林成本。结果表明:掘壕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多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20%以上,环山拉沟和环山拉沟筑埂整地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林木初期高生长提高10%以上,造林效果显着。(3)通过试验覆膜、喷防水剂、撒水泥、刨光压实、自然等五种坡面集水处理方式,测定植苗带土壤水分含量、造林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指标(乔木测定株高、胸径、冠幅、高生长量,灌木测定株高、冠幅、地上生物量)进行集水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集水效果最好,其次为喷防水剂、刨光压实、撒水泥、自然坡面,选择林木成活率、高生长、成本及对环境污染状况作为对坡面不同处理效果评价的指标,并以樟子松为例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后进行综合评价。自然坡面、覆膜处理、刨光处理为较理想的径流集水措施,喷防水剂与撒水泥处理效果较差。(4)通过覆膜、覆沙、覆秸秆对林下地表进行覆盖保水试验,测定和比较各覆盖处理林地的土壤水分含量、造林成活率、树木高生长等指标。结果表明:覆膜效果最好,然后依次为覆秸秆、覆沙。通过添加保水剂、添加锯末子、添加珍珠岩、加套容器袋、增施厩肥等进行土壤蓄水保墒试验,测定和比较土壤含水率、土壤的养分结构及容重、林木成活率、林木高生长等指标。结果表明:增施厩肥效果最好,依次为添加保水剂、添加锯末子、加套容器袋、添加珍珠岩。结合造林质量与造林成本对地表覆盖处理及土壤保墒处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与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在提高造林质量时所增加的造林成本是经济合算的;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判定、排序,结果覆膜处理最好,提高造林质量幅度最大,而增加的造林成本最低,接下来依次是加套容器袋、增施厩肥、添加保水剂、添加锯末子、覆沙、添加珍珠岩、覆秸秆。
金雅琴[9](2012)在《乌桕实生苗培育及耐盐抗旱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桕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开展乌桕栽培与种源试验,筛选抗逆性强的种源,对促进乌桕的品种改良,实现造林良种化、集约化与科学化,促进困难立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种试验与实验分析,研究了乌桕实生苗培育技术,摸清了1年生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了海水胁迫及干旱逆境下6个不同种源[湖南新宁(XN1)、浙江杭州(HZ2)、河南商城(SC4)、安徽贵池(GCH1)、安徽黄山(HS1)、江苏高淳(GC2)]幼苗生长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乌桕种子性状存在显着变异。依据种子外形和百粒重(带蜡)可以划分成大粒型、中粒型和小粒型种子。与纬度密切相关的年均温度与≥10℃积温是影响乌桕种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2)乌桕1年生幼苗高生长与径生长均呈明显的“S型”生长节律,用Logistic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其生长过程。幼苗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04-20以前)、生长初期(04-21~6-l5)、生长盛期(06-l6~08-15)和生长后期(08-16~l0-30)。生长盛期是1年中苗木生长的关键期,应加强水肥管理。(3)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生长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加大,各种源均呈现出生长变缓,叶面积缩小,生物量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MDA、脯氨酸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种源间有较大差异。幼苗Pn也随之下降,并与Gs、Ci和T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叶绿素变化不明显。SOD呈现一致性升高,尤其后期上升趋势明显,而POD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4)海水浸淹下组织中Na+含量明显增加,但伴随着Na+增加,K+趋于减少,而Mg2+和Ca2+含量并未随之下降。幼苗根部对Na+有较强的富集和截流作用。应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乌桕的耐海水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种源的基本耐性顺序为:XN1>HZ2>SC4>GCH1>HS1>GC2。(5)轻度(NaCl质量分数0.2%)盐胁迫对叶绿体影响较小,叶绿体基本能维持其结构和膜的完整性;而重度(NaCl质量分数≥0.6%)盐碱胁迫下,叶绿体膜趋于溶解,结构受损,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变大,类囊体腔增大,片层紊乱,结构模糊,排列不齐,基粒片层垛叠数目减少,高度降低;淀粉粒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甚至消失,嗜锇颗粒数量增多。盐胁迫对幼苗线粒体的影响较小。(6)干旱胁迫下,乌桕植株外部形态表现为叶片下垂、下部枯黄,甚至萎蔫;RWC逐渐下降,而叶绿素变化不显着,类胡萝卜素增加,Pn与Gs总体上下降,SOD和POD活性上升, MDA增加,脯氨酸积累,但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保存尚完好。综合评价表明,HS2、SC4种源综合评价指数最大,其抗旱性略强。
秦景[10](2011)在《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耐盐生理及耗水特性》文中认为本文以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 A. Los.)、银水牛果(Shepherdia argentea (Pursh) Nutt.)、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为试验材料,通过系统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形态、叶片水分和光合生理响应以及林木蒸腾耗水规律,深入探讨该区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耐盐机理及耗水特性,为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中抗逆树种的筛选及栽培奠定基础,进而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特性干旱胁迫对沙棘、白桦和银水牛果三种幼苗的株高生长、单株叶面积、生物量均产生了显着抑制,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总体来说,白桦的生长及生物量对干旱胁迫反应最剧烈,沙木蓼次之,银水牛果和沙棘的表现最好。干旱胁迫下沙棘和银水牛果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在W1(>22.7%)至W3(7.6%-15.1%)处理下为气孔限制,在W4(<7.6%)处理下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沙木蓼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在W1和W2处理下为气孔限制,在W3和W4处理下为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而白桦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在W2(15.1%~22.7%)处理下就转为非气孔限制。(2)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判别萎蔫试验中,白桦土壤水分下降最快,在萎蔫试验30天、土壤含水量降低至5.75%时,出现严重的萎蔫现象。沙棘的土壤水分下降最慢,且忍耐干旱的时间最久,在45天、土壤含水量降低至3.85%时,才出现萎蔫。沙木蓼和银水牛果在40天时出现萎蔫。由此判断,白桦的耐旱性最弱,银水牛果和沙木蓼的耐旱性强,沙棘的耐旱性最强。根据耗水指数排序,耐旱性强弱为:沙棘>银水牛果>沙木蓼>白桦。四种植物的清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可以应用y=a+b/x拟合;叶水势与土壤水势的关系可以应用y=axb拟合。利用土壤水分和土壤水势的两种判别模型,四种植物的判别结果一致,均为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树种。(3)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耐盐生理沙棘和白桦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即使在最低浓度下(200 mmol·L-1 NaCl)也受到了强烈的抑制,而沙木蓼尤其是银水牛果光合能力仅在最高盐浓度下(600 mmol·L-1 NaCl)受到明显的抑制。从整体表现看,银水牛果的耐盐性最强,沙木蓼次之,沙棘和白桦最弱。盐胁迫下,四树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着下降,植物叶片Na+含量显着增加,而K+、Ca2+的吸收受到抑制,造成植物体内离子不平衡。本研究进行了30d的盐胁迫持续观测,结果表明:白桦幼苗在400 mmol·L-1 NaCl处理23 d、600 mmol·L-1 NaCl处理18 d时全部死亡。沙棘幼苗在600 mmol·L-1 NaCl处理22 d时全部死亡。银水牛果和沙木蓼即使在最高盐浓度处理30 d时,叶片特性无明显变化。因此,银水牛果和沙木蓼都可以忍耐600 mmol·L-1 NaCl长达30d左右属于极其耐盐的树种。植物在短期盐胁迫时,气孔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受长期盐胁迫时,非气孔因素(如叶绿素含量降低、离子失衡、光合机构受损等导致的光合能力的下降)逐渐成为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而且树种耐盐性越弱,NaCl浓度越高,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的时间越早。(4)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两树种各月份液流速率呈明显的节律性。各树种液流通量变化趋势与液流速率一致,但因胸径差异,值差异较大。整个生长季,青海云杉1、青海云杉2、华北落叶松和沙棘耗水总量分别为449.46、3708.65、663.33和75.94 kg。四树种边材液流变化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和沙棘三树种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风速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可见树木边材液流受各种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
二、关于几种抗旱造林技术模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几种抗旱造林技术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胁迫和光抑制的研究现状 |
1.2.2 重要的光胁迫适应-热耗散的研究现状 |
1.2.3 光合色素热耗散的研究现状 |
1.2.4 异形叶的研究现状 |
1.2.5 苗龄的研究现状 |
1.2.6 臭柏的研究现状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
2.1 气候特征 |
2.2 土壤条件 |
第三章 臭柏生长和叶片形态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连年生长臭柏的生长和叶片形态指标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臭柏存活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2.2 臭柏生长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2.3 臭柏叶片形态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2.4 臭柏叶片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3 讨论 |
3.3.1 臭柏生长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3.2 臭柏叶片形态和叶片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臭柏对连年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4.1.2 连年生长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的测定 |
4.1.3 连年生长臭柏光合色素的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2.2 臭柏光合色素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3 讨论 |
4.3.1 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3.2 臭柏光合色素对连年光胁迫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臭柏异形叶解剖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臭柏异形叶解剖结构的测定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臭柏异形叶表皮系统特征对光胁迫的响应 |
5.2.2 臭柏异形叶横切面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臭柏异形叶表皮系统特征对光胁迫的响应 |
5.3.2 臭柏异形叶横切面结构对光胁迫的响应 |
5.3.3 臭柏异形叶气孔特征对光胁迫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臭柏异形叶对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臭柏异形叶光合和荧光指标的测定 |
6.1.3 臭柏异形叶光合色素指标的测定 |
6.1.4 臭柏异形叶叶片指标的测定 |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光胁迫对臭柏异形叶叶片指标的影响 |
6.2.2 臭柏异形叶光合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2.3 臭柏异形叶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2.4 臭柏异形叶光合色素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3 讨论 |
6.3.1 臭柏异形叶光合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3.2 臭柏异形叶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3.3 臭柏异形叶光合色素指标对光胁迫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相同叶形下不同苗龄臭柏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的测定 |
7.1.3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色素指标的测定 |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2.2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色素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2.3 不同苗龄臭柏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和荧光指标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3.2 不同苗龄臭柏光合色素对光胁迫的季节响应 |
7.3.3 不同苗龄臭柏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7.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区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相关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条件 |
2.3 气候条件 |
2.4 植被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三种造林技术简介 |
3.3.2 植株株高、株高、基径特征研究方法 |
3.3.3 植物构型及分形维数研究方法 |
3.3.4 植物水分生理研究方法 |
3.3.5 生物分配及异速生长研究方法 |
3.3.6 数据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三种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特征对比 |
4.1.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率变化特征 |
4.1.2 小结 |
4.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特征对比 |
4.2.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基本特征对比 |
4.2.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件分形维数特征对比 |
4.2.3 小结 |
4.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对比 |
4.3.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含水量特征对比 |
4.3.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束自比特征对比 |
4.3.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持水力特征对比 |
4.3.4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肉质化特征对比 |
4.3.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叶绿素特征对比 |
4.3.6 小结 |
4.4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关系特征 |
4.4.1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
4.4.2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异速关系特征 |
4.4.3 小结 |
4.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生长状况综合分析 |
4.5.1 相关性分析 |
4.5.2 主成分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抢墒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
5.1.2 水冲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
5.1.3 机械穴植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抗旱造林技术应用于林业工程中的问题 |
1.1 对抗旱树种的选择问题 |
1.2 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际操作状况不佳 |
1.3 林业工程管理模式与抗旱造林技术不匹配 |
2 抗旱造林技术应用问题的解决措施 |
2.1 选择合适的抗旱树种 |
2.2 不断创新造林模式和造林抗旱技术 |
2.3 将抗旱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
2.4 建立健全林业工程对抗旱造林技术实施的管理系统 |
3 结语 |
(4)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栗钙土分布与形成研究进展 |
1.2.2 栗钙土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
1.2.3 栗钙土造林研究进展 |
1.2.4 栗钙土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
1.2.5 酵母提取物应用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与植被 |
2.6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
3.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3.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
3.1.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1.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1.6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研究方法 |
3.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
3.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研究方法 |
3.2.4 造林技术试验布设 |
3.2.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
3.2.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研究方法 |
3.2.7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
3.2.8 数据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4.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
4.1.1 不同林龄间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 |
4.1.2 钙积次生化过程垂直分布规律 |
4.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与自然土壤碳酸钙含量相关性 |
4.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
4.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
4.2.2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
4.2.4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
5.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演变 |
5.1.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湿润峰位移的演变 |
5.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的演变 |
5.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的演变 |
5.1.4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入渗参数的模型建立 |
5.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演变 |
5.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量的演变 |
5.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持水能力的模型建立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1 造林技术对土壤钙积次生化的抑制作用 |
6.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容重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2.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pH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氮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3.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磷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讨论 |
6.4.2 小结 |
7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湿润峰位移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栗钙土造林苗木生长情况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 栗钙土造林苗木保存与生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1 苗木保存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1.2 苗木的生长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 栗钙土造林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1 苗木总根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2 苗木根表面积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2.3 苗木根尖数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 栗钙土造林苗木叶水分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1 苗木叶水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2 苗木叶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3.3 苗木叶水分饱和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
8.4 讨论与小结 |
8.4.1 讨论 |
8.4.2 小结 |
9 结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中的不足 |
1.1 林业工程抗旱树种选择情况 |
1.2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实际操作情况 |
1.3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模式、管理情况 |
2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措施的对应解决策略概括 |
2.1 合理选种、改善设施并增强抗旱造林实际效率 |
2.2 造林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的研发改进 |
2.3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与其他技术结合的措施建议 |
3 结论 |
(6)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筛选种植及抗旱保墒技术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选题背景 |
2 立题依据 |
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4 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 研究现状 |
1 乡土植物筛选种植与抗旱保墒 |
2 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筛选种植与抗旱保墒 |
3 喀斯特地区植物抗旱保墒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目前国内外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和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抗旱性植物筛选研究 |
1 喀斯特地区抗旱性树种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
2 喀斯特地区抗旱植物鉴定方法 |
3 植物抗旱性鉴定指标 |
4 喀斯特地区抗旱植物筛选过程 |
4.1 确定筛选植物的种类 |
4.2 拟筛选的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生长状况 |
4.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
4.4 植物抗旱性的综合比较 |
四 植物种植抗旱保墒耦合模式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3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4.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五 乡土植物种植及抗旱保墒关键技术 |
1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
2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2.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 |
六 乡土植物种植及抗旱保墒技术示范 |
1 示范点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
1.1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 |
1.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2.1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
2.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
3 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与工程布局 |
3.1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3.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4 工艺流程与工程示范过程 |
4.1 工艺流程 |
4.2 工程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 |
5.1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 |
5.2 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成效 |
5.3 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与关岭-贞丰花江顶坛小流域示范点建设对比分析 |
七 石漠化地区抗旱性植物种植及抗旱保墒效益监测评价 |
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2 监测布局与监测点 |
3 监测过程与实验过程 |
4 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 |
4.1 喀斯特地区保墒技术的效益评价 |
4.2 不同保墒技术的保墒效果评价 |
八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抗旱保墒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
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
2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 |
3.1 毕节撒拉溪抗旱保墒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
3.2 贞丰-花江抗旱保墒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
4 模式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
九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丛枝菌根真菌(AMF) |
1.1.1 AMF概述 |
1.1.2 AMF分类 |
1.2 AMF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方法 |
1.2.2 其它方法 |
1.3 影响AMF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
1.3.1 土壤状况 |
1.3.2 宿主植物 |
1.4 AMF的生态学效应 |
1.4.1 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 |
1.4.2 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1.4.3 对宿主生长的影响 |
1.4.4 菌丝效应 |
1.5 AMF提高宿主抗旱性的机制 |
1.5.1 菌丝网络增加宿主根系吸收范围 |
1.5.2 提高宿主的光合能力 |
1.5.3 增强宿主保水和抗氧化能力 |
1.5.4 促进宿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
1.5.5 稳定和改善土壤团聚体 |
1.5.6 AMF提高宿主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
1.6 刺槐根际微生物研究 |
1.6.1 刺槐AMF资源及分布 |
1.6.2 刺槐AMF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1.6.3 刺槐AMF的接种效应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府谷半干旱区不同林木根际AMF资源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样品采集 |
2.1.3 AMF分离与鉴定 |
2.1.4 AMF多样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AMF的形态特征 |
2.2.2 AMF的分布 |
2.2.3 AMF属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2.2.4 AMF种的分离频度 |
2.2.5 AMF种的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2.3 讨论 第三章 府谷半干旱区不同林木根际AMF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地概况 |
3.1.2 样品采集 |
3.1.3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测定 |
3.1.4 球囊霉素含量的测定 |
3.1.5 土壤含水量测定 |
3.1.6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1.7 土壤酶活性测定 |
3.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
3.2.2 土壤球囊霉素含量 |
3.2.3 土壤理化性质 |
3.2.4 土壤酶活性 |
3.2.5 AMF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
3.2.6 AMF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3.2.7 AMF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3.2.8 AMF与土壤因子的通径分析 |
3.3 讨论 第四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刺槐根际AMF资源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概况 |
4.1.2 样品采集 |
4.1.3 AMF分离与鉴定 |
4.1.4 AMF多样性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AMF的形态特征 |
4.2.2 AMF的分布 |
4.2.3 AMF属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4.2.4 AMF种的分离频度 |
4.2.5 AMF种的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半干旱区刺槐根际AMF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概况 |
5.1.2 样品采集 |
5.1.3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测定 |
5.1.4 土壤含水量测定和气候因子分析 |
5.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
5.2.2 土壤含水量、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气温 |
5.2.3 土壤理化性质 |
5.2.4 AMF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
5.2.5 AMF与年均降雨量和气温的相关性 |
5.2.6 AMF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5.2.7 AMF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通径分析 |
5.2.8 AMF相对多度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冗余分析 |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1.1 主要试剂 |
6.1.2 主要设备 |
6.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
6.1.4 培养基质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6.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
6.2.4 水分饱和亏缺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 |
6.2.5 叶绿体色素和SPAD的测定 |
6.2.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6.2.7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6.2.8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对侵染率及生长的影响 |
6.3.2 对水分饱和亏缺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
6.3.3 对叶绿体色素和 SPAD 的影响 |
6.3.4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6.3.5 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6.4 讨论 第七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7.1 试验材料 |
7.1.1 主要试剂 |
7.1.2 主要仪器设备 |
7.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
7.1.4 培养基质 |
7.2 试验方法 |
7.2.1 试验设计 |
7.2.2 O_2含量的测定 |
7.2.3 H_2O_2含量的测定 |
7.2.4 MDA含量的测定 |
7.2.5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7.2.6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7.2.7 SOD活性的测定 |
7.2.8 POD活性的测定 |
7.2.9 CAT活性的测定 |
7.2.10 APX活性的测定 |
7.2.11 GR活性的测定 |
7.2.12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差异检测 |
7.2.1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对O_2含量的影响 |
7.3.2 对H_2O_2含量的影响 |
7.3.3 对MDA含量的影响 |
7.3.4 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3.5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7.3.6 对SOD活性的影响 |
7.3.7 对POD活性的影响 |
7.3.8 对CAT活性的影响 |
7.3.9 对APX活性的影响 |
7.3.10 对GR活性的影响 |
7.3.11 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7.4 讨论与结论 |
7.4.1 AMF与活性氧代谢 |
7.4.2 AMF与脯氨酸 |
7.4.3 AMF与抗氧化酶活性 |
7.4.4 AMF与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第八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8.1 试验材料 |
8.1.1 主要试剂 |
8.1.2 主要仪器设备 |
8.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
8.1.4 培养基质 |
8.2 试验方法 |
8.2.1 试验设计 |
8.2.2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8.2.3 刺槐AQP基因的克隆 |
8.2.4 AQP基因的表达分析 |
8.2.5 qRT-PCR数据处理与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8.3.2 刺槐AQP基因的全长序列分析 |
8.3.3 刺槐AQP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多重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
8.3.4 刺槐AQP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8.3.5 刺槐AQP基因的表达分析 |
8.4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创新点 |
9.2 研究结论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作者简介 |
(8)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 集水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3 抗旱保墒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 |
2.1 甘南县概况 |
2.2 龙江县概况 |
2.3 齐齐哈尔绿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
3 抗旱树种选择与配置技术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供试树种 |
3.1.2 盆栽试验 |
3.1.3 主要参数测定 |
3.1.4 临时切片的制作方法 |
3.1.5 田间适应性调查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 |
3.2.2 不同树种叶片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 |
3.2.3 各树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
3.2.4 田间适应性表现 |
3.2.5 抗旱造林树种配置模式 |
3.2.6 树种配置示范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4 集水造林技术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供试树种 |
4.1.2 不同整地方式试验设计 |
4.1.3 坡面集水材料选择的试验设计 |
4.1.4 主要参数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石质荒山掘壕整地 |
4.2.2 土质荒山拉沟整地与环山拉沟筑埂整地 |
4.2.3 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的增肥作用 |
4.2.4 不同整地方式成本比较 |
4.2.5 不同坡面处理集水效果比较 |
4.2.6 不同坡面处理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
4.2.7 不同坡面处理效果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蓄水保墒造林技术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土壤表面覆盖试验 |
5.1.2 土壤蓄水保墒试验 |
5.1.3 保水剂施用量试验 |
5.1.4 主要参数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土壤表面覆盖效果比较 |
5.2.2 不同土壤蓄水保墒方式效果 |
5.2.3 不同处理措施成本比较 |
5.2.4 不同土壤保水、蓄水处理措施效果评价 |
5.2.5 保水剂适宜施用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乌桕实生苗培育及耐盐抗旱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木本植物耐盐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
1.1 木本植物耐盐生理研究进展 |
1.1.1 盐碱土主要成分 |
1.1.2 盐害对木本植物的影响 |
1.1.3 植物耐盐途径 |
1.1.4 植物耐盐生理基础 |
1.1.5 耐盐植物的选育 |
1.2 木本植物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
1.2.1 林木的抗旱性结构 |
1.2.2 林木主要生理过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3 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乌桕研究综述 |
2.1 乌桕树的基本特性 |
2.1.1 形态特征 |
2.1.2 基本生态学习性 |
2.1.3 经济价值 |
2.1.4 药用价值 |
2.1.5 木材特性 |
2.1.6 园林用途 |
2.2 乌桕人工林培育研究 |
2.2.1 品种选育 |
2.2.2 播种育苗 |
2.2.3 无性繁殖 |
2.2.4 人工林栽培 |
2.2.5 生态学习性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乌桕种子形态的地理变异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种源种子性状指标的变化 |
3.3.2 同一种源不同家系种子性状指标的变化 |
3.3.3 种子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3.3.4 种子性状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3.4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乌桕一年生播种苗生长动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4.2.2 观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苗高年生长规律 |
4.3.2 地径年生长规律 |
4.3.3 单株生物量的年变化 |
4.3.4 茎、根与单株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
4.4 乌桕苗期生长特点与培育措施 |
4.5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海水浸淹对乌桕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海水浸淹对不同种源乌桕幼苗生长的影响 |
5.3.2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无机离子分配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处理 |
6.2.2 测定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根茎叶离子分布的影响 |
6.3.2 海水浸淹下乌桕幼苗根茎叶离子比 K~+Na~+、Ca~(2+)Na~+、Mg~(2+)/Na~(2+)和Na+/(K~+Na++Ca~(2+)+Mg~(2+))]的变化 |
6.3.3 乌桕幼苗根茎叶 4 种离子〔 K~+Na~+Ca~(2+)+Mg~(2+)〕含量相关矩阵 |
6.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海水浸淹对乌桕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材料与处理 |
7.2.2 测定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净光合速率 (Pn)的影响 |
7.3.2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气孔导度( Gs)的影响 |
7.3.3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胞间 CO_2浓度的影响 |
7.3.4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蒸腾速率( Tr)的影响 |
7.3.5 海水胁迫对乌桕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7.3.6 光合参数与叶绿素指标的相关分析 |
7.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乌桕种源耐海水胁迫的综合评价 |
8.1 引言 |
8.2 植物抗性常用评价方法概述 |
8.3 海水胁迫下乌桕不同种源抗性的综合评价 |
8.3.1 材料方法 |
8.3.2 结果分析 |
8.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盐胁迫下乌桕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材料处理 |
9.2.2 样品制备 |
9.3 结果分析 |
9.3.1 乌桕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
9.3.2 乌桕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
9.3.3 乌桕细胞核及液泡的超微结构 |
9.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十章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10.1 引言 |
10.2 材料与方法 |
10.2.1 材料及试验设计 |
10.2.2 测定方法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及植株外形上的变化 |
10.3.2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叶片相对水分含量( RWC)的影响 |
10.3.3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两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0.3.4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几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0.3.5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丙二醛 (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 |
10.3.6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净光合作用速率( Pn)的影响 |
10.3.7 乌桕 5 种源抗旱性的初步评判 |
10.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
11.1 引言 |
11.2 材料与方法 |
11.2.1 材料及试验设计 |
11.2.2 指标测定与分析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 |
11.3.2 干旱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3.3 干旱胁迫下光合参数与光合色素指标的相关分析 |
11.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主要结论、研究特色与展望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2 研究特色 |
12.3 本研究的不足 |
12.4 展望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10)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耐盐生理及耗水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树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
1.1.1 树木生长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1.2 树木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1.3 叶片水分生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1.4 叶片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 树木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
1.2.1 树木生长形态对盐胁迫的响应 |
1.2.2 树木生物量对盐胁迫的响应 |
1.2.3 叶片水分生理对盐胁迫的响应 |
1.2.4 叶片光合作用对盐胁迫的响应 |
1.2.5 树木离子含量及其分配对盐胁迫的响应 |
1.3 林木蒸腾耗水研究进展 |
1.3.1 林木耗水测定技术的研究 |
1.3.2 林木耗水特性研究综述 |
1.3.3 树木蒸腾作用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关键技术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布设 |
2.3.1 盆栽干旱胁迫试验 |
2.3.2 盆栽NaCl胁迫试验 |
2.3.3 大田蒸腾耗水试验 |
2.4 研究内容 |
2.4.1 树种抗旱生理研究 |
2.4.2 树种耐盐生理研究 |
2.4.3 树种耗水特性研究 |
2.5 观测方法 |
2.5.1 土壤水分 |
2.5.2 气象要素 |
2.5.3 植物生长形态 |
2.5.4 叶片水分参数 |
2.5.5 叶片光合生理 |
2.5.6 植物离子含量 |
2.5.7 林木蒸腾耗水规律 |
2.6 数据处理 |
2.7 技术路线 |
3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
3.1 干旱胁迫对主要造林树种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3.1.1 干旱胁迫对树种幼苗株高的影响 |
3.1.2 干旱胁迫对树种幼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
3.1.3 干旱胁迫对树种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1.4 干旱胁迫对树种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3.2 早胁迫对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水分生理的影响 |
3.2.1 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缺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保水力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叶水势的影响 |
3.3 干旱胁迫下主要造林树种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 |
3.3.1 干旱胁迫下幼苗光合生理日过程 |
3.3.2 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响应曲线 |
3.3.3 干旱胁迫下幼苗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 |
3.3.4 干旱胁迫下主要造林树种蒸腾耗水规律 |
3.4 干旱胁迫下SPAC系统中不同界面水分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
3.4.1 土壤—大气系统的水分变化规律 |
3.4.2 叶片清晨叶水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3.4.3 清晨叶水势与十壤水势的关系 |
3.4.4 叶水势与大气水势的关系 |
3.5 小结 |
4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判别 |
4.1 植物的萎蔫系数与耗水指数 |
4.2 植物耐旱机理的判别 |
4.3 苗木适应土壤干旱胁迫方式的判别模型 |
4.4 苗木叶水势与土壤水分及土壤水势的数学拟合模型 |
4.5 小结 |
5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对盐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
5.1 盐胁迫对主要造林树种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5.1.1 盐胁迫对树种幼苗株高的影响 |
5.1.2 盐胁迫对树种幼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
5.1.3 盐胁迫对树种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5.1.4 盐胁迫对树种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5.2 盐胁迫对主要造林树种叶片水分生理的影响 |
5.2.1 盐胁迫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缺的影响 |
5.2.2 盐胁迫对幼苗叶片保水力的影响 |
5.2.3 盐胁迫对幼苗叶片叶水势的影响 |
5.3 盐胁迫对主要造林树种光合生理的影响 |
5.3.1 盐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响应曲线 |
5.3.2 盐胁迫下幼苗叶片瞬时光合参数的变化 |
5.3.3 盐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3.4 盐胁迫下幼苗离子含量的分布 |
5.3.5 盐胁迫下幼苗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 |
5.4 小结 |
6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 |
6.1 生长季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 |
6.1.1 试验地降水变化规律 |
6.1.2 试验地太阳辐射以及干旱情况变化规律 |
6.2 被测木边材面积的测定 |
6.3 生长季不同造林树种液流速率和液流通量变化 |
6.3.1 生长季树种液流速率连日变化 |
6.3.2 生长季树种液流通量连日变化 |
6.3.3 生长季树种蒸腾耗水特性比较 |
6.4 生长季不同树种耗水量比较 |
6.5 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特性 |
7.2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判别 |
7.3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耐盐生理 |
7.4 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关于几种抗旱造林技术模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臭柏对光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 张金玲.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D]. 郭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J]. 侯二亮. 花卉, 2020(10)
- [4]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D]. 席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J]. 仲冰. 科学技术创新, 2018(31)
- [6]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筛选种植及抗旱保墒技术与示范[D]. 郭杰.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2)
- [7]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D]. 何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8]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集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D]. 王韡烨.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9]乌桕实生苗培育及耐盐抗旱生理研究[D]. 金雅琴.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黄土高寒区主要造林树种抗旱耐盐生理及耗水特性[D]. 秦景.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