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说的结构──小说面面观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王大鹏[1](2021)在《唯有联结——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之小说形式悖论美学探究》文中认为英国着名小说家、批评家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论述了故事与情节、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图式与节奏等貌似二元背反的概念。福斯特强调对上述二元对立的联结,产生了在逻辑、真实性和结构上的三种悖论。通过这些表面对立、实则统一的三维悖论,福斯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形式悖论美学。
郭君杰[2](2021)在《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E.M.福斯特(1879-197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以丰富的主题意蕴受到极大的关注。福斯特的小说涉及了广阔的世界面貌,将传统与现代、欧洲与英国、同性与异性的文化矛盾冲突纳入到文学视野之中。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作家,作者并没有对社会面貌进行辛辣的讽刺,而是在想象的层面上开启了一个理想与现实混杂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望。但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这一理想化的建构终究是缺乏现实基础,使作品带上了乌托邦的色彩。本文旨在对E.M.福斯特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五部短篇幻想小说展开探讨,归纳总结作品中涉及的乌托邦构想,结合作品背后的思想根源,探究斯特小说中呈现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意义。论文主要从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世界、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构建方式及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福斯特小说呈现的乌托邦思想。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内容,分别从西方乌托邦思想与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构想、乌托邦思想与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的关系、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精神内涵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探究福斯特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意蕴。第一章先对乌托邦一词的概念的发展变化作辨析,从乌托邦的广义概念蕴含的乌托邦文学的发展变化作一介绍,并结合学者对乌托邦理论的研究出发,立足于福斯特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以及及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分析小说背后的乌托邦思想研究价值。第二章主要归纳总结福斯特小说中形成的乌托邦构想。作者在文本中构建了自然乌托邦、精神乌托邦、文化乌托邦。作者通过对理想自我、理想社会、理想自然的刻画,最终让处于混乱、麻木、冷漠中的人们看到一种希望的力量。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福斯特小说中乌托邦构想与福斯特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之间的联系。在福斯特的小说文本中之所以呈现了乌托邦式的理想情景,归根结底,是作者从自由——人文主义的思想出发,希望用爱和自由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联结,跨越阶级、种族、性别的界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但作者的这一思想仅仅是对美好社会的构想,超出了社会的现实情况,忽视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最终呈现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设想,仅仅是对于社会的美好期望,它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然而作者站在英国中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方案,在文本的隐性层面上,福斯特始终是在用一种英国中心论和文化霸权主义的狭隘眼光构建社会,使作者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带上了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英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双重色彩。第四章主要分析了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精神内涵。从怀旧、想象、希望、批判四个方面探究福斯特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意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上探究文本呈现的乌托邦精神内涵,从而体现了福斯特处在变革时代,面对世界积极的超越精神。最后对福斯特小说中呈现的乌托邦思想进行评价,探寻作者的乌托邦思想的积极意义。
林嘉慧[3](2021)在《科技与宗教的缝隙 ——菲利普·迪克的救赎神话》文中研究表明菲利普·K·迪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科幻小说作家之一。围绕着科幻文学的核心问题,迪克作品所描绘的末日解构了传统的救赎,也颠覆了人们关于宗教与科技的原有经验。在作品科技和宗教叙事的缝隙之中,他建构了一个人文主义的救赎神话。第一章分析迪克作品中的末日危机想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物理学重要概念“熵”是理解迪克小说独特性的突破口,熵的科学理论支撑了作品中关于世界末日的想象。他六十年代创作的众多小说都形成了互文,呈现出类同的熵式末日。这种末日想象与香农的信息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对赛博朋克流派影响深远。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了迪克的科幻小说从异教神话和现代宗教的两个方向解构了传统的救赎。第二章分析迪克的作品一方面以异教神话中异化的神解构了基督教的原宗教教义,通过对一系列宗教意象如圣餐和圣痕的解构,上帝不再是善的救赎。另一方面迪克作品的实验性叙事手法打破了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桎梏,其作品成为科幻文学“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第三章结合拟像与仿真理论,分析作品中科技力量对宗教的“祛魅”,引出了迪克所认同的真正救赎。小说以科技打造的拟像社会对真实的抹除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大众传媒垄断控制的意识形态陷阱。依托技术装置的宗教仅是一种虚拟体验,在狭隘的虚拟救赎被推翻之后,真正的救赎得以凸显。第四章分析迪克建构的救赎神话。这一神话有两个重要的基点:潜在的神圣世界与移情。迪克认为在被建构的现实世界之下存在着一处神圣的领域,只有真正的“人”——具有移情能力的个体,才能实现救赎的理想。其救赎神话隐含着一个清晰的人文主义的道德立场。一些对于迪克的标签式定义需要被重新斟酌。他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作家,而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家。由此重新认识迪克创作中可以把握的主线。明晰迪克在科幻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文学贡献。
陈愚[4](2020)在《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庆邦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小说创造了乡村与煤矿两大文学空间,通过空间表征它们的文化内涵。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点,探讨刘庆邦小说中呈现的空间叙事特性和表现出的文学意义,考察作家写作的小说文本中隐含对空间的理解和文化想象。在刘庆邦的小说中,乡村空间、煤矿空间在刘庆邦小说中成为富有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意义的文学空间。乡村空间表征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以及农村中的权力结构,而作家对风景书写则完成了乡村空间构建的过程。更进一步,风景成为反映豫东平原民风民俗的文学之镜,和使豫东平原获得柏拉图洞穴之喻式启明的文学之灯。相对于乡村空间,刘庆邦所型塑的煤矿空间则以煤矿人的集体记忆为线索成为煤矿人的集体认同的承载物,同时展现了矿工的生存状态和空间中权力运行的轨迹,在构建煤矿空间的过程中,特殊的空间意象成为刘庆邦煤矿书写的主要叙事策略。乡村与煤矿空间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在对立统一中产生丰富的意义。一方面,乡村与煤矿表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生历程作为联系乡村与煤矿空间的脉系,它在这两大空间中生成故乡与远方的抽象空间,表征着渴望实现人生突围的人在故乡与远方的张力中被撕扯成为精神的流浪者。
李然[5](2020)在《从叙事学角度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弗拉基米尔·弗拉季米罗维奇·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最着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颇丰,并且广受世界读者喜爱。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洛丽塔》曾荣登各国畅销图书榜首,并获得过多项世界文学奖项。纳博科夫拥有优秀的写作技巧,在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时,他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去发挥人物与情节的优势,从而将读者吸引到自己艺术世界中去,这正是纳博科夫能够获得读者青睐的原因之一。因此,为更深入了解纳博科夫处理其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关系的方法,本论文立足于国内外关于纳博科夫作品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叙事作品、访谈资料、理论着作等,以叙事学两种人物观点为理论依据,对其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概括纳博科夫的生平、作品以及国内外学术研究状况,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理论依据及意义。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叙事学理论,分别介绍叙事学的两种人物观,在此基础上阐述纳博科夫对两种人物观的看法,进而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从功能性人物观出发探讨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本章借鉴了功能性人物观代表者格雷马斯的人物理论,探讨作者在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关系时,将情节置于主要地位,人物作为情节发展的辅助工具的写作手法。第三章为从功能性人物观出发探讨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本章借鉴了心理性人物观代表者福斯特的人物理论出发分析纳博科夫的作品,目的在于探讨作者在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关系时,选择将人物置于重要地位,而将情节置于次要地位,进而突出人物的写作手法。第四章为从两种人物观的互补作用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首先阐述了两种人物观之间的互补作用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探究纳博科夫处理人物与情节关系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使人物与情节统一起来,发挥互补作用的写作手法。结语部分得出结论,即纳博科夫处理作品中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时,既可以让二者相互对立,也可以让二者相互统一,因此,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林长花[6](2020)在《格非小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格非,是一个学者兼作家。本文主要以格非的学术着作《文学的邀约》《小说叙事研究》为主线兼及他的小说创作,具体探讨他在这两本着作中所体现的基本小说观,包括:小说作者观、小说语言观、小说时间观和小说结构观。格非小说的核心理念,即他将文学活动包括小说的创作与阅读,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暗中进行的文学的邀约,是一种无关实用功利的知音式互动对话与平等交流。在他看来,小说创作中作者的意图表达、结构设置、时空操控和话语修辞等,实际上都是小说家为了特定的表达意图与艺术效果,而向读者发出的一种巧妙邀约、召唤和暗示,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文学的邀约。这构成了小说作者观、小说语言观、小说时间观和小说结构观的核心理念,也决定了本文主要章节的基本结构。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格非的小说作者观,强调了作者的意图、作者与读者以及作者的生与死等问题;第二章格非的小说时间观,主要探究了时间的有限性及其化解、时间的共时性并置呈现以及时间的加速与减速等问题;第三章格非的小说语言观,主要探讨了小说语言特征、小说语式以及小说人物话语等话题;第四章是格非的小说结构观,明确探讨了故事与小说结构、传统与现代的小说结构以及创作过程中的结构等问题。格非的小说观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且颇具启发性,对当今作家的小说创作,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具有积极价值与现实意义。
陈文娇[7](2020)在《福斯特短篇小说的反异化主题研究》文中提出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短篇小说创作贯穿其整个小说创作生涯,小说中对神话故事的改写和历史人物的带入使得福斯特短篇小说极具解读空间。他通过现代社会与自然文明的跨时空对话来揭示现代人贫瘠的精神世界和异化现实,小说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本文旨在研究福斯特短篇小说的反异化主题,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针对福斯特的生平、文学创作经历、国内外福斯特研究进行梳理,阐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反异化概念及福斯特反异化创作成因;分析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个人同性取向三个因素对福斯特产生的影响。第二章论述福斯特短篇小说中的反异化斗争;通过短篇小说中“异界”的构建、公学的批判以及与神话的互文,分析福斯特对异化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现代社会反异化之路的探寻。第三章论述福斯特的反异化主张,主要从回归自然与重新定义自我两个方面论述。结论部分对福斯特反异化写作做出辩证评价。目前国内有关福斯特的研究多集中于长篇小说和神话互文性解读,有关福斯特短篇小说的主题研究和反异化思想研究寥寥无几。因此,针对福斯特短篇小说反异化主题进行系统研究,对解读福斯特自由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文学创作动机和思想转变过程极具意义。
郑冬玲[8](2020)在《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年代。中国文坛更是如此,无论是文艺思潮、文学理论、还是小说作品形态在80时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命运在80年代似乎经历了过山车。而小说人物形象理论也在不断调整中逐渐前行。通过梳理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路径,探索小说人物形象理论逐步发生改变的原因,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是人学”命题的重新确立,学界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从整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三条:一是典型理论的发展路径;二是人物性格理论的发展路径;三是人物形态理论的发展路径。三条路径互相补充。第一是典型理论的发展路径。新时期之初,随着文学“一体化”状态的结束,学界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典型理论,并提出了一些建构性理论。然而,在经历短暂的繁荣之后,典型理论逐渐走向衰落。第二是性格理论的发展路径。它主要包含了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刘再复提出的性格二重组合论,其次是林兴宅提出的性格系统论。为了突破典型理论的局限,恢复人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刘再复和林兴宅分别从“人学”的角度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三是人物形态理论的发展路径。它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福斯特的人物形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其次是我国学者对人物形态理论的革新。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经历了从塑造典型人物到一元二重性格组合人物,再到圆形立体化人物的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小说人物形象理论出现了两个变化:第一是小说人物形象理论蕴含的政治性色彩越来越淡,审美性色彩越来越浓,第二是学界对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研究从关注外在的社会背景向关注人物内在的性格心理转变。
骞雨佳[9](2020)在《自由主义想象 ——E·M·福斯特作品中的世界图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M·福斯特是20世纪最优秀的英国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不仅是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风俗画,同时也包含有大量的异国描写。他从大英帝国出走四方,而后回望,展示了一个20世纪自由主义者眼中的世界图景。福斯特世界图景的产生有其一以贯之的思想背景——自由主义。在英国传统、家庭环境、教育经历、前辈思想家等多方面的影响下,福斯特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成为他追求一生的信条。而福斯特所描绘的世界图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板块:首先是英国图景,这是福斯特出生、成长、老去的地方。他深刻剖析了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英国及英国人的病状,也为这些病状找到了病因,并尝试通过个人关系的联结,建立打破阶级的反传统家庭。福斯特还描绘了城市英格兰和乡村英格兰的对峙,尽管现实中乡村英国逐渐被吞噬,但在福斯特的英国图景中,古老田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成为英国人的精神家园。其次是南欧图景,福斯特数次出游意大利和希腊,这几次旅行在他的心灵上打下深刻烙印。福斯特描绘了一种自由、奔放、热情的社会气息,将英国人的刻板、沉闷凸显地淋漓尽致,并使这些主人公在一次次的南欧旅行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找寻。不仅是现实世界,希腊还存在于福斯特的象征世界,代表了一个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地。最后是印度图景,福斯特三次访问印度,最终将这几次旅行融合成一部《印度之行》——他的长篇小说封笔之作。这一次他把英国人放在了一个更为艰难的环境当中,在殖民的背景里、在东西方联结的尝试里、在神秘的文化氛围里,揭露了自由主义的民族局限,并试图通过这样的环境促成英国人再一次进行对于自我的追寻,而这样的追寻是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的。这几个板块彼此交织,互相观照,勾画出了20世纪大英帝国盛极而衰时期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又完全是仅属于福斯特个人的,是他自由主义眼光下独特的图景。《印度之行》之后,尽管停止了小说创作,福斯特仍始终是自由主义的发声人,在他人生的后半段旅程,依然以个人价值与人际关系为最高追求,用他微弱的力量对抗着日益走向深渊的世界。
尹诗卉[10](2020)在《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文中研究指明福斯特人物理论是在20世纪西方叙事理论发展的高峰时期提出,并伴随英国小说理论的发展而产生,与同期出现的一系列系统化的小说叙事理论一样,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福斯特人物理论,即“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的人物划分理论。该理论最早于1929年经由吴宓译介传入中国,而此后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其接受与传播却一直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传播接受语境的改变,才为该理论重返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舞台提供了契机,此后便受到国内学术界的热捧,阐释性研究、汲取性研究、探究性研究等理论成果不断出现。到了21世纪,由于福斯特人物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制约该理论传播的因素的影响,使之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人物分析、鉴赏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本文从横向角度拓宽,一是厘清福斯特人物理论提出的渊源。福斯特在结合自己文学创作实践经验和批判性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提出该理论,既有文化根源,又有理论根源。二是对福斯特人物理论的内涵进行阐释分析,以消除以往对福斯特人物理论的误解。从纵向角度挖掘,一方面梳理该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发展脉络。该理论经历了早期译介、阐释性研究的接受阶段,以汲取性研究和探究性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对该理论接受传播进程中的争议观点进行探析,如:得出“圆形”与“典型”、“扁形”与“类型”的概念并不能等同等结论。三是对该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理论误解与翻译差异、中国文学理论主流观念、福斯特人物理论自身存在的不足等内容进行论述。
二、小说的结构──小说面面观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面面观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1)唯有联结——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之小说形式悖论美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逻辑悖论:故事与情节 |
二、真实性悖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
三、结构悖论:图式与节奏 |
四、结语 |
(2)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设想 |
第一章 西方乌托邦思想与E.M.福斯特 |
第一节 西方乌托邦思想 |
一、乌托邦词义溯源及演变 |
二、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
三、西方乌托邦思想 |
第二节 E.M.福斯特乌托邦意识的发轫与动因 |
一、福斯特的个人成长过程 |
二、E.M.福斯特所处的社会背景 |
三、沙缪·巴特勒的《乌有国》对福斯特的影响 |
第二章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构想 |
第一节 自然乌托邦 |
一、回归阿卡狄亚 |
二、人本身自然的力量回归 |
第二节 精神乌托邦 |
一、理想化的理性精神探索之旅 |
二、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完美结合 |
三、神话隐喻下的现实检验与精神期望 |
第三节 文化乌托邦 |
一、“同性”乌托邦 |
二、“世界主义”文化理想 |
三、机器文明下的反乌托邦世界 |
第三章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与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 |
第一节 福斯特式自由——人文主义的联结观 |
一、自由——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
二、福斯特式自由——人文主义的联结观 |
第二节 联结的乌托邦 |
一、用爱弥合差异与分歧 |
二、用和谐自由的人性建构现实世界 |
第三节 显性联结乌托邦下的隐性政治内涵 |
一、英国中心论 |
二、英国文化霸权主义 |
第四章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精神内涵 |
第一节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构建方式及其意义 |
一、想象——重塑英国中产阶级的文化意象 |
二、怀旧——对逝去英国传统文化的怀念 |
三、希望——理想英格兰的救赎之路 |
四、批判——对工业化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的精神内涵 |
一、福斯特对返归自然的与思考 |
二、福斯特对人本身超越精神的积极探索 |
三、福斯特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人文主义关怀与理性探索 |
四、对福斯特小说中蕴含的乌托邦思想的评价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科技与宗教的缝隙 ——菲利普·迪克的救赎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菲利普·迪克简介及其思想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立论与论述框架 |
第一章 科学的宇宙观:熵与末日想象 |
第一节 科学中的熵 |
第二节 迪克的熵式末日 |
第三节 略谈影响:赛博朋克的先声 |
第二章 神学解构:异神与救赎的失落 |
第一节 反圣餐:神吃人的倒置 |
第二节 迪克创作的宗教转向与科幻“新浪潮” |
第三章 “祛魅”与真正的救赎 |
第一节 “拟像”的世界 |
第二节 后现代的技术宗教 |
第三节 媒介操纵与“祛魅” |
第四节 真正的救赎 |
第四章 救赎的神话 |
第一节 被建构的现实与潜在的神圣世界 |
第二节 移情与真正的人 |
第三节 人文主义的道德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研究评述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2 刘庆邦空间叙事的缘起与类型 |
2.1 刘庆邦空间叙事的缘起 |
2.2 乡村与煤矿: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的类型 |
3 刘庆邦乡村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
3.1 刘庆邦乡土小说中乡村风景的重新发现 |
3.2 风景书写参与乡土空间的构建 |
4 刘庆邦煤矿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
4.1 记忆:煤矿空间与集体认同 |
4.2 空间意象:煤矿书写中的空间叙事策略 |
5 刘庆邦小说中的空间隐喻 |
5.1 乡村与煤矿:社会历史的表征空间 |
5.2 故乡与远方:隐喻人生的审美空间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从叙事学角度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зюме |
绪论 |
第一章 叙事学概述 |
一 叙事学 |
1、叙事学的产生与发展 |
2、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叙事学的现实意义 |
二 叙事学人物观 |
1、功能性人物观 |
2、心理性人物观 |
3、纳博科夫的人物观 |
第二章 从功能性人物观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一 格雷马斯的功能性人物观理论 |
1、人物在情节表层结构中的辅助功能 |
2、人物在情节深层结构中的辅助功能 |
二 从表层结构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服务情节的表现 |
三 从深层结构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服务情节的表现 |
第三章 从心理性人物观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一 福斯特的心理性人物观理论 |
二 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影响情节发展的具体表现 |
1、纳博科夫作品中扁平人物对于情节的影响作用 |
2、纳博科夫作品中圆形人物对于情节的影响作用 |
三 纳博科夫作品中情节辅助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 |
1、纳博科夫作品中通过设置意外情节辅助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 |
2、纳博科夫作品中通过调节情节中的时间关系辅助人物塑造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从两种人物观的互补作用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一 两种人物观之间的互补关系 |
二 《斩首之邀》中人物与情节的互补关系 |
1、从心理性人物观看《斩首之邀》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2、从功能性人物观看《斩首之邀》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格非小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格非的小说作者观 |
第一节 对作者意图的独特理解 |
第二节 重视作者与传统的密切联系 |
第三节 推崇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话 |
第四节 对“作者之死”论的反拨 |
第二章 格非的小说时间观 |
第一节 重视时间有限性的超越 |
第二节 重视时间的共时性并置呈现 |
第三节 重视时间的加速和减速操控 |
第三章 格非的小说语言观 |
第一节 对小说语言特征的思考 |
第二节 对小说语式的重视 |
第三节 对小说人物话语的理解 |
第四章 格非的小说结构观 |
第一节 关注故事与小说结构的关系 |
第二节 关注小说结构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关注创作过程的预设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福斯特短篇小说的反异化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福斯特的生平及其短篇小说 |
二、国内外福斯特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反异化概念及福斯特反异化书写成因 |
第一节 反异化概念的萌芽与发展 |
一、异化概念梳理 |
二、反异化概念的萌芽及发展 |
第二节 福斯特反异化书写成因 |
一、“更年期”英国的时代背景 |
二、家庭环境与性取向因素 |
三、福斯特本人的思想变化 |
第二章 异化社会的反异化斗争 |
第一节 以异界突显城市弊病 |
一、人与自然的陌生化关系 |
二、机械化协作的人际关系 |
三、金钱为主导的社会关系 |
第二节 从公学审视中产阶级 |
一、虚与委蛇自恃其才 |
二、处事冷漠伪善顽固 |
三、漠视自然规训异类 |
第三节 借神话启发异化群体 |
一、潘神指引自然人复归 |
二、塞壬领导的反抗斗争 |
三、从自然中来,回自然中去 |
第三章 异化人类的反异化出路 |
第一节 回归自然 |
一、反抗帝国的权威凝视 |
二、呼吁自然本性的复归 |
第二节 重新定义中产阶级 |
一、重构文化身份 |
二、重审自然原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典型理论的反思 |
第一节 从典型性格到社会典型 |
一 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的基本内涵 |
二 典型理论在俄国的变迁 |
三 典型理论在80年代以前中国文坛的变迁 |
第二节 80年代典型理论的新变 |
一 对典型理论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 |
二 艺术典型“中介说” |
三 走向衰落的典型理论 |
第三节 典型理论在中国盛衰的思考 |
一 典型理论在中国盛行半个世纪的原因 |
二 80年代典型理论走向衰落的原因 |
第二章 人物性格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性格理论兴起的背景 |
一 历史背景 |
二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性格组合论研究 |
一 性格二重组合论的基本内涵 |
(一)性格二重组合的两极性 |
(二)性格二重组合的整体性 |
(三)性格二重组合的深层性 |
(四)性格二重组合的模糊性 |
二 对性格二重组合论的评价 |
(一)性格二重组合论的价值 |
(二)性格二重组合论的局限 |
第三节 新兴的性格系统论 |
一 以系统法剖析人物性格的实践 |
二 以系统法剖析人物性格的意义 |
三 以系统法剖析人物性格的局限 |
第三章 人物形态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圆扁人物论的渊源及发展 |
一 福斯特的圆扁人物论 |
二 圆扁人物论在1990年以前中国文坛的传播历程 |
三 圆扁人物论在80年代中国文坛的发展 |
第二节 小说人物形态理论的革新 |
一 小说人物形态二分法的局限 |
二 小说人物形态三分法的基本内涵 |
三 小说人物形态理论的新变 |
第三节 对小说人物形态学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自由主义想象 ——E·M·福斯特作品中的世界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福斯特与自由主义 |
(一)自由主义传统的继承 |
(二)家庭环境及教育经历的影响 |
(三)福斯特的自由主义思想 |
二、福斯特笔下的英国图景 |
(一)“发育不良的心”——大英帝国的寓言 |
(二)乡村英格兰——最早的自由主义乌托邦 |
三、福斯特作品中的南欧图景 |
(一)意大利图景——找寻真我之地 |
(二)希腊图景——向古典致敬 |
四、福斯特绘制的印度图景 |
(一)真实与象征的印度——自由主义回音壁 |
(二)神秘与混乱的印度——精神腹地 |
五、自由延续——《印度之行》后的福斯特 |
(一)徘徊中的斗士 |
(二)晚年传记作品中的理想表达 |
结语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福斯特人物理论 |
第一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概述 |
第二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渊源 |
一、西方文化根源的影响 |
二、西方人物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内涵 |
一、扁形人物 |
二、圆形人物 |
第二章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接受阶段 |
第一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译介认识阶段 |
一、福斯特人物理论的早期介绍 |
二、福斯特人物理论的译介 |
第二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阐释接受阶段 |
一、福斯特人物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
二、福斯特人物理论与典型理论的比较研究 |
三、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早期运用 |
第三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传播语境的改变 |
一、西方文学理论传播的黄金时代 |
二、中西叙事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错位 |
三、亟待重构的中国古典性格论 |
四、“复杂性格”理论大讨论 |
第三章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汲取性研究 |
一、刘再复的人物理论 |
二、马振方的人物理论 |
第二节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 |
一、福斯特人物理论的探究性研究 |
二、人物划分的新尝试 |
三、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
第四章 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 |
一、政治因素对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
二、经济因素对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
第二节 理论误读与翻译差异 |
一、理论误读 |
二、翻译差异 |
第三节 中国文学理论主流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
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主流观念的影响 |
二、“复杂性格”大讨论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小说的结构──小说面面观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唯有联结——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之小说形式悖论美学探究[J]. 王大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2]E.M.福斯特小说中的乌托邦思想研究[D]. 郭君杰.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科技与宗教的缝隙 ——菲利普·迪克的救赎神话[D]. 林嘉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4]刘庆邦小说空间叙事研究[D]. 陈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5]从叙事学角度看纳博科夫作品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D]. 李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格非小说观研究[D]. 林长花.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福斯特短篇小说的反异化主题研究[D]. 陈文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8]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研究[D]. 郑冬玲. 郑州大学, 2020(02)
- [9]自由主义想象 ——E·M·福斯特作品中的世界图景[D]. 骞雨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福斯特人物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D]. 尹诗卉.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