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鹏[1](2021)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文中研究指明债券信用评级是对某一发行人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总体程度或某一特定债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按一定标准分类标示高低等级的经济活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随着地方债券发行应运而生,为市场相关方评估地方政府债务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状况提供信息服务,并成为推动地方债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研究多集中于债券运行机制或发行定价等方面,少有基于国际经验,从信用评级层面展开讨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尚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首先,信用评级是地方债券发行的必备要件,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总体信誉度的综合评估,贯穿于债券注册、发行及存续期间的各个环节,对债券定价、市场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起到制度保障作用。其次,当前中国地方债务存在管理不规范、过度举债以及隐性负债风险聚集等问题。信用评级可以详细、全面地揭示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状况,对发挥市场化约束机制,规范地方举债行为,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均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三,国外成熟市场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时间较长,在评级方法、配套制度和监管环境等方面上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中国可以取长避短,充分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推动自身地方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第四,未来随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分化,地方债券信用利差势必进一步走阔,从而放大市场投资人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评级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最直观、专业的综合评价,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影响,减少信息获取成本,为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第五,加强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关系到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和评级行业质量整体提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评级领域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抵制国际评级霸权主义,维护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用安全和经济利益。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既是一种创新型财政政策工具,又是规范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信用评级失效,市场定价失真,信息披露不足,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问题。本文从发挥债券信用评级作用、改进债券监管制度、建立债券保险制度和设立地方债务数据库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初登历史舞台之时,国外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如美国三大评级公司开展市政债券评级业务已近百年历史,评级体系完备,评级框架、方法和理念成为国际公认标准,评级质量在充分的历史数据中得到验证;日本本土评级机构在行业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在与国际评级公司的市场竞争不落下风,占据国内地方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高,为本国债券市场吸引到大量外国资本;印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市政债券评级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充分论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信用评级在运行机制、制度设计、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和发展经验,对其中优缺点加以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四方面借鉴之处,一是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二是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三是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四是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在实践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方面,本文阐述了国际评级机构关于市政债券信用评级的模式、流程和应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评级指标选取和结构设计方面做出针对性安排,构建了多层次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以2015至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层级评级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可以说,本文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独立性更强,评级结果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更高,评级信息更加公开与透明。最后,对改进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等方面。总体上,本文从历史脉络出发,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和信用评级的演化历程和发展趋势,方法应用和制度安排进行全面总结梳理,论述了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从国际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地方债券特征和信用评级机制加以多方位对比分析,总结其中的优缺点,并汲取有益经验,提出对中国的借鉴之处;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出发,创新性地设计并运用更贴近中国国情且更具有效性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可以说,本文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发挥信用评级在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提升债券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各方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林群丰[2](2020)在《美元锚到债务锚: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从最高点有所回落,央行创设了一系列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补充流动性,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大,给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带来一定影响,我们还注意到减税降负使得地方债大量发行。以上事件均与人民币发行机制相关,研究人民币发行机制问题不仅关系到央行采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配合货币政策的制定,事关货币政策的实施,更事关人民币国际化。本文首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研究自结构性货币工具创设以来,其是否已经成为新增人民币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并通过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合格抵押品的分析,指出国债已在人民币发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本文讨论了地方债参与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分析着眼于变革的重要意义和国债规模不足的现实情况,可行性分析着眼于法律保障、已有实践和地方债规模。接着,本文讨论了未来在国债、地方债双双参与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的情况下产生的效果,使得人民币价值构成发生了变化,也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本文讨论了地方债参与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信用风险和政策风险。本文得出的结论认为人民币正在经历从美元锚到债务锚的转变,国债、地方债未来将是新增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的主要价值锚。为使地方债更好发挥人民币价值锚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建议:降低地方债风险权重、适当增加政府债券供给、推进债券市场建设。
穆文峰[3](2020)在《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长期以来承担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建设、投资责任,然而对于保山市欠发达地区而言,财政资金有限,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投融资不断扩大,快速推进了城市化水平提升进程,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支出的扩张引起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在加快城市化水平提升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大和风险加剧。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在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权利的同时不断对政府债务进行规范。如何解决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融资需求又能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对如何有效解决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了探索,最后对保山市城市建设投融资提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通过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树立投融资绩效观念、创新和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融资体制,为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可持续性的资金保障。
岳凯[4](2020)在《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单纯依靠政府无偿注资是远远不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唯一投入主体,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行列中来,同时起到节省财政资金、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效率的作用。本文主题就是剖析当前地方投融资改革模式的成效与不足,探索能在成效与风险之间建立高水平均衡的地方投融资模式。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前些年大行其道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这些平台的风光一时尽管有其主客观原因,但也给财政运行带来的巨大风险,虽然尽管随后的地方投融资模式整体上有所进步,但在风险管控上并无根本性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集权式管理的统收统支模式,地方政府开始拥有较大的自主权限。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逐步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锐减,但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建设资金需求十分迫切,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其主要实现方式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以扩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为地方投融资平台提供了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本质上的操作主体仍然为地方政府,其融资依据依然以政府信用为主。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固然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但是其负面效应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与日俱增,地方政府乃至整个国家债务风险凸显。“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①。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政府债务越加严重,财政投资的规模边界约束越发明显,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约束势在必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主导思路是更加突出市场机制,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创新性的投融资模式快速发展。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上述投融资模式创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基础设施提供与财政运行安全的均衡问题,甚至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扩大了财政收支缺口,加大了政府债务风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①。国外公共基础设施的融资实践和债务管理经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欧美国家近年来兴起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浪潮,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大量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运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本在二战之后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积极吸收国内资金,集中全国之力用于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产业建设,为国内经济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在危机管理和债务管理方面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财政投资边界在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中的约束越发明显,因此更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审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和路径,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社会资本在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框架沿用了“理论阐释—现状分析—‘他山之石’—政策建议”的成熟架构。在基本理论板块,本文介绍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阐释了经典IS-LM模型及其陷阱,揭示了财政投资政策边界约束,导出改变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引入民间投资的必要性;在现状分析板块,本文剖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长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PPP模式、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典型案例,梳理了这些地方投融资模式更迭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经验借鉴板块,本文归纳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和相关风险管控方面的成熟经验,作为设计我国地方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方案时的参考对象;在政策建议板块,本文依据前述问题分析和他国经验,以及相关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能够实现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债务风险防控的双赢目标的理想模式。本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绪论。该章属于全文总括性介绍。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归纳及评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理论基础。界定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模式等基本概念,阐释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理论框架、经典IS-LM模型的含义与缺陷,揭示财政投资政策的“投资陷阱”与边界约束,导出单纯财政投资政策的局限性。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处于政策边界的无效区间后,再通过增加赤字扩大政府投资已经无能为力了,只会增加越来越严重的债务负担,甚至诱发系统性风险。循着上述理论分析路径,本章实证分析验证了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指出今后在财政投资政策面临边界约束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第三章,对我国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主要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了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展开的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为地方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第四章至第六章,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主要分析2014年以来,国家在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限制融资平台随意扩张的情况下,国家所鼓励和推进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政府投资基金、PPP等几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同时重点实证分析了近年来PPP项目和PPP投资规模对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影响。第七章,风险分析。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重点分析政府投融资行为增加杠杆累积政府债务所蕴含的风险,采用KMV模型对各省市债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八章,政策建议。分析评述西方发达国家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产品领域的历史和带来的成效,以及我国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根据前述现存地方投融资模式的问题分析尤其是风险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我们提出了下一步化解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对政府投融资方向做出展望。“不日新者必日退”①。本文力求在研究观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一是提出财政投资政策的边界性。以往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往往是以假定政府可以无限举借债务、扩大政府投资作为前提的,没有考虑财政投资的边界问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修正了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IS-LM模型,明确指出财政投资政策的边界性,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能无限扩大,否则将会出现过大的债务负担和财政运行风险。二是指出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以往关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一般都是从政府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政府投资增长后,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经过历史数据研判,我们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体趋势是政府投资比重下降,民间投资所占比重上升(尽管近年来的增速下降了),可以理解为民间投资逐步替代了政府投资,因此是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这与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政府投资是否挤出民间投资的视角是不同的,在当前的历史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市场程度。三是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近年来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实践可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运行风险。一方面,综合分析2015-2018年PPP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和各省市财政收支缺口的关系,得出PPP模式并没有减轻财政压力的结论,与之相反,过多过大的PPP项目可能还会加大财政收支缺口;另一方面,使用KMV模型和最新的政府债务数据,验证各省市近年来财政运行风险有所增加。
王江[5](2020)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H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历程,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各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增加,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密不可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在财政收入增速逐年放缓、政府支出责任逐年增大的背景下,资金匮乏问题成为了制约地方基建快速发展的核心问题。过去一二十年,地方政府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土地财政的基本思路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这些模式在特定时期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潜在的债务风险问题。随着2015年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了地方政府合法融资的唯一渠道,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是承担着稳投资、扩内需与补短板的重要职能,成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重要来源,对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特别是新增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尤其2017年财政部推出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债券品种持续丰富,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作为一种投融资新模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阐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内涵入手,借助西方公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依据,通过梳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在实证研究层面,本文以H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情况为例,通过引入介绍H省财政经济状况,重点对H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梳理分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入对美国市政债券特点和优势的介绍。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以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用管理的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效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同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刘松[6](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央政府制定了4万亿投资计划,地方各级政府为筹集配套资金,纷纷绕过《预算法》中不允许地方政府自行举借债务的规定,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举债主体大量举借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摸清底数,2011年和2013年,国家审计署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审计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庞大、借债主体多元、资金来源与使用结构复杂,借、用、还不规范,乱象丛生,债务风险逐渐显现。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思路,2014年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赋予了省级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权利,要求其在国务院规定的债务限额内按照“自发自还”的要求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举借债务,同年国务院发布了43号文,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三类清理,将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责任进行“确权”。通过存量债务的清理和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期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债务由以银行贷款为主置换为以债券为主也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地方政府债务得到展期,举债成本下降,地方政府债务的偿付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债的唯一渠道,但迫于现实需要,还是有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明股实债、政府购买和PPP等隐性方式进行变相举债,对此,中央政府在近几年接连下发了一系列文件,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加大问责和考核力度、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大债务监管力度等手段来进一步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力图堵住违法违规举债的漏洞,确保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地方政府之所以敢铤而走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渴望,确实是有举债融资的需要,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其债务融资有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目前的债务风险管理体制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债务风险监测和风险防控的体制机制上缺乏顶层设计,债务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不健全,政府预算刚性约束不足。新时代下,面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政府减税降费和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发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受限但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在满足地方政府合理举债融资需求进而保障地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情况下,更加有效的做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控工作,切实防范债务风险灰犀牛,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去探索和分析。要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先需要对债务风险进行识别和有效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对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进行具体的评价,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题是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围绕这个主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一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的理论分析。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和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对债务、公共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数据的可得性,选择以狭义的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债务风险的主要研究对象。接着用财政分权理论解释了地方政府存在以及举债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指出由于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委托代理关系和财政幻觉效应等因素使得地方政府具有过度举债的冲动,进而产生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运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从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预警等方面对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二是较为全面系统考查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管理制度的演化。根据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中的数据和全国人大报告、财政部以及其他公开渠道获取的数据,对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来源及支出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虽然新预算法出台前后通过法律法规的密集出台,从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举债渠道、资金使用、信息公开、考核问责、风险防控、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乱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和整治,赋予了省级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的权利,但总体来说,由于债务存量规模大、债务增量增长快、债务资金使用及管理方式粗放,债务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债务风险依然突出。三是评估了地方政府债务短期流量风险和中长期存量风险。选用债务负担率、负债率、偿债率、财政负担率和土地负担率5项指标对2016年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评估后,通过收集汇总全国30个省级政府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KMV模型对我国省级政府债务“入不敷出”的流量风险和“资不抵债”的存量风险进行了评估,流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当前有部分省份已经出现了债务流量风险。在引入地方政府存量资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债务风险测算结果显示各省份债务中长期风险相对于债务短期流量风险呈下降趋势,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在地方政府债务流量风险的评估中,本文构造了债务流动性杠杆率,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杠杆率和地方政府债务“入不敷出”的流量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两者高度相关,证明了债务流动性杠杆率是衡量债务流量风险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四是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根据美国、日本和德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本文通过提出假设,即体制因素、地方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应债能力、市场化因素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为了验证假设是否成立,选择财政分权程度代表体制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代表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因素、地方政府可偿债能力代表地方政府应债能力、市场化指数代表市场化程度因素,根据2012-2017年全国30个省级政府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体制因素、地方政府行为因素、地方政府应债能力和市场化程度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的研究,提出我国应该从下沉地方政府举债权、规范债务资金使用、增强信息公开和健全债务风险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来借鉴国外的经验做好债务风险管理。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对防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要深化政府间财税体制改革,通过合理匹配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来理顺财税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财力来源和支出责任,通过完善税种设置、规范转移支付和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要尽快完成转型,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二是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通过改进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加强问责追责来改变地方政府的过度举债冲动,通过硬化政府预算约束,增强信息透明度来打破中央政府的救助预期;三是要完善债务风险管理体制,通过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出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条例、完善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来健全债务风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专业的债务管理部门切实履行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合理构建科学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债务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化;四是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进一步丰富债券品种,扩宽债券投资人和资金来源范围,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便于公众监督,保障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做好政府信用评级,保障债券还款来源,避免偿债风险。
欧阳赢[7](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分类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下,虽然各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加快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使用,但是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举债行为的指导和督促力度仍是经济工作重点。坚决遏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稳妥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做好债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仍时刻不能放松。在此背景下,开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分类监管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与支撑。本文通过对研究背景作了基本介绍,梳理、归纳、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同时阐述了本文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效与影响,并简要介绍了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等。之后基于发展现状,构建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首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现状、监管现状进行整理,并在比对国外的监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存在的问题,随后基于委托代理、财政分权、风险管理等理论,构建文章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理论框架设计,本文开展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博弈分析,并确定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首先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随后,运用了博弈理论,从债务风险形成及监管的角度,构建中央政府监管和地方政府举债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论证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在确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方面,本文首先基于政府举债行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从信用的角度分析了债务风险与地方政府信用之间的关系。之后,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负效应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定Credit Metrics模型与KMV模型进行重点比对分析,并论证了 KMV模型可用于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KMV模型应用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并基于预测出的风险分类构建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机制。首先对确定的KMV模型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适用于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之后,基于2018年31个省市地方政府到期债务及财政收入等数据,对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出预测并开展实际验证,论证预测方法的可行性。随后,预测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数据,并对风险作出预判以及风险等级分类。在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类监管机制构建方面,首先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相关者体系图,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体系图中的监管相关者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相关者进行分类。基于预测2020年风险等级分类和监管相关者分类,构建了风险分类监管措施、政府监管主体协调机制和融资平台监管机制,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类监管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在风险形成机理、风险的评估与分配以及监管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具有创新。首先,本文运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与论证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在财税分权的机制下,中央政府的监管与地方政府的举债永远存在博弈。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这种博弈的副产品。通过5种情况的博弈假设,论证了这种博弈关系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源。其次,在论证了 KMV模型可用于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测评与分类。通过分析以往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研究的不足,重点比对CM模型与KMV模型,论证KMV模型更适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将评估范围从地方政府债券拓展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从财政收入、资产价值波动、违约等方面对KMV模型进行优化,并对31个省市区2018年的风险做出评估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实证KMV模型的可行性。之后,对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数据以及风险情况做出预判。最后,在梳理地方政府监管相关者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协调与监管机制。借用调查问卷与德尔菲法,梳理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相关者体系,并结合预估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类,提出不同类别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措施,构建基于地方政府的风险防控协调机制与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监管机制。
于长花[8](2019)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急剧增加。融资平台公司在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建设资金的同时,也积累了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规范化,2014年我国修订后的《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随后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地方债发行、使用、偿还等各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本文定义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是由国家规定的针对地方政府以发行债券方式直接融资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管理规定。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涉及发行主体、债务限额的确定、发行募集方式、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定价机制、二级市场交易结算机制、募集资金的使用、债券还本付息等方面的内容。首先,本文对地方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国内外地方债研究情况进行概括,指出国外地方债研究相对成熟,而国内研究则时间相对较短,但研究的内容更具有实践性,这些研究成果对完善地方债发行制度等方面均具有借鉴意义。第三,阐述了地方债存在的理论基础及完善地方债发行制度的必要性,地方债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不仅可以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防范财政风险,也能够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第四,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地方债发行定价市场化水平低,二级交易市场流动性差,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银行持有规模过大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利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长期发展,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本文在国际经验介绍部分,首先对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地方债发行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美国是最早发行市政债券的国家,信息披露和信用制度完善,市政债券发行由地方政府按照本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决定;日本的地方债发行由审批制转向协议审批制,并完善了相关制度规定;法国地方债的监管制度严格,中央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发行地方债需要提高市场化发行方法,减少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促进地方债投资者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建立地方债申报机制,增强地方债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推动地方债市场的发展;在完善地方债监管制度时,应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制度、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强化对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提出引入绩效评价机制,对地方债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此作为调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重要依据,从而推动地方政府提高地方债资金的使用效率。
龙小燕[9](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杨婷婷[10](2019)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政府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在弥补地方财力、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经济可能的“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地方政府债务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还存在隐性债务考虑不充分、风险成因定量研究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框架下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国家审计署、财政部等相关公开数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等4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接着运用常规指标、资产负债表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以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目标,分别从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中国建立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分税制改革后四个阶段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接着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现状(包括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隐性债务规模)、结构现状(包括行政层级、区域、举债主体、资金来源、债务投向、债务偿还期限等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深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文章从财政分权、政治体制、宏观政策和债务管理制度四个角度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财政分权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政治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催化剂,而债务管理制度因素则是风险形成的技术层面原因。第三,根据以上分析,从省级层面定量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30个省级政府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因素、政绩考核因素等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着影响。其中,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债务风险越低;政府间晋升竞争越激烈,债务风险越高。通过对比定量分析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逻辑可知,定量分析结果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这为管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多角度、全面、客观评估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首先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将债务风险分为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率风险和外在风险,并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等六大常规指标对债务风险进行逐项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存在一定举债空间,但债务隐性化问题严重,局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不容忽视。接着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总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角度分别对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资产角度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其总负债且还有一定空间;从流动性资产角度考虑,当或有债务转化率高于50%时,需警惕和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最后,在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政策目标下,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了综合测评。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较低,而经济较落后的西部省份债务风险得分反而较高,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第五,对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体制,梳理巴西和墨西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做法,并阐述哥伦比亚的债务风险预警经验,文章得出可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借鉴的几点启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有必要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也要结合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将风险管理纳入财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完善债务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地方政府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
1.2.1 地方政府债券融资 |
1.2.2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
1.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1.2.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
1.2.5 信用评级模型构建 |
1.2.6 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与霸权 |
1.2.7 对相关研究的评析 |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券涵义与相关理论 |
2.1 涵义界定与辨析 |
2.1.1 地方政府债务 |
2.1.2 地方政府债券 |
2.1.3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
2.1.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
2.2 相关理论及评述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2.2.2 发行债券风险理论 |
2.2.3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
2.2.4 信用风险理论 |
2.2.5 信用评级理论 |
2.2.6 相关理论评述 |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历程分析 |
3.1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 |
3.1.1 地方债务现状 |
3.1.2 地方债务演化进程和成因分析 |
3.2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及发行情况 |
3.2.1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 |
3.2.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结 |
3.3.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3.3.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演进过程 |
4.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 |
4.1.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基本原则 |
4.1.2 两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对比分析 |
4.1.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
4.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与现状 |
4.2.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 |
4.2.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历程 |
4.2.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现状 |
4.3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市场吻合度分析 |
4.3.1 地方债务的软预算约束导致评级结果同质化 |
4.3.2 评级信息披露不充分使评级缺乏可信度 |
4.3.3 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评级业务发展 |
4.3.4 评级行业监管机制尚未健全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及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
5.1 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
5.1.1 市政债券特征 |
5.1.2 市政债券监管制度 |
5.1.3 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
5.1.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
5.2.1 债券特征 |
5.2.2 债券监管制度 |
5.2.3 债券信用评级 |
5.2.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3 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
5.3.1 债券特征 |
5.3.2 债券监管制度 |
5.3.3 债券信用评级 |
5.3.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4 印度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
5.4.1 市政债券特征 |
5.4.2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
5.5 国际评级机构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分析 |
5.5.1 标准普尔公司评级方法 |
5.5.2 穆迪公司评级方法 |
5.6 国际经验总结和借鉴 |
5.6.1 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 |
5.6.2 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 |
5.6.3 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 |
5.6.4 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 |
第6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设计与应用 |
6.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
6.1.1 基本原则和评估步骤 |
6.1.2 评级指标选取与样本描述 |
6.1.3 评级指标权重确认 |
6.2 评级指标得分和评级结果测算 |
6.2.1 评级指标得分处理过程 |
6.2.2 评级结果分布状况 |
6.3 信用评级结果的区域性分析 |
6.4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评价 |
6.4.1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
6.4.2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有效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 |
7.2.2 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
7.2.3 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
7.2.4 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 |
7.2.5 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 |
7.2.6 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 |
7.2.7 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 |
7.2.8 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美元锚到债务锚: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理论 |
1.2.2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货币发行机制 |
1.2.3 人民币发行机制的演进 |
1.2.4 人民币发行机制与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 |
1.2.5 人民币发行机制的规范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人民币发行机制新变化 |
2.1 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的定性分析 |
2.2 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的定量分析 |
2.2.1 变量与数据 |
2.2.2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 |
2.2.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2.3 不同货币发行机制的比较 |
2.3.1 理论基础的差异 |
2.3.2 货币形成机理的转变 |
2.3.3 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信用特征 |
3 人民币发行机制的潜在变革 |
3.1 潜在变革的题中之意 |
3.2 人民币发行机制变革的必要性 |
3.2.1 发行机制变革的重要意义 |
3.2.2 发行机制变革的现实考虑:国债规模不足以支撑流动性需求 |
3.3 人民币之锚纳入地方债的可行性 |
3.3.1 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
3.3.2 地方债实质已参与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 |
3.3.3 地方债发行规模分析 |
4 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后的效果分析 |
4.1 人民币价值来源发生变化 |
4.1.1 政府财政收入的可能变革 |
4.1.2 从税项透视人民币价值来源 |
4.2 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 |
4.2.1 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 |
4.2.2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
5 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的可能风险及应对 |
5.1 地方债发行产生的信用风险及应对 |
5.1.1 信用风险引人关注 |
5.1.2 风险应对措施 |
5.2 发行机制转变产生的政策风险及应对 |
5.2.1 财税体制的衔接 |
5.2.2 货币政策风险 |
5.2.3 金融监管风险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降低地方债风险权重 |
6.2.2 适当增加政府债券供给 |
6.2.3 推进债券市场建设 |
参考文献 |
(3)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选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一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概念概念 |
一、地方政府 |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 |
三、城市基础设施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二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及进程 |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融资规范历程 |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融资模式 |
一、政府直接参与 |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
三、市场参与 |
第三章 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概况 |
第一节 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现状 |
一、保山市城市发展概况 |
二、保山市城市发展与规划情况 |
三、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
(一)保山市财政经济形势分析 |
(二)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四、资金投入情况 |
第二节 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融资概况 |
一、项目和资金以分散管理为主 |
二、资金渠道以自筹资金为主 |
三、实施主体以政府投资公司为主 |
第四章 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面临的问题 |
一、政府直接参与的投融资效率低下 |
(一)财政资金投入有限,限制了部分基础设施发展 |
(二)土地财政不可持续 |
(三)保山市地方政府债券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二、投融资平台效率低下 |
(一)保山市投融资平台的历史选择 |
(二)保山市投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 |
三、市场参与的投融资优缺点并存 |
(一)PPP模式 |
(二)其他模式 |
四、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投融资风险分析 |
(一)债务风险较高 |
(二)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 |
第二节 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支出责任与地方事权不匹配 |
(一)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不清晰 |
(二)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 |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选择——基于博弈论的分析 |
三、投融资管理有待提升 |
(一)投资体系不完善 |
(二)运作机制不规范 |
(三)缺乏绩效观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主要经验做法 |
第一节 省外政府投融资的主要经验做法 |
一、上海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绩效观 |
二、重庆市整合投融资平台公司 |
三、贵州省A市做法 |
第二节 省内地方政府投融资的主要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确定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换 |
第二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改革建议 |
一、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
(一)合理分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
(二)用好增收留用和以奖代补政策 |
二、调动财政筹集资金积极性 |
(一)增加土地出让增值收益 |
(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
(三)增加PPP财政承受能力空间 |
三、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与中长期预算机制 |
第三节 树立投融资绩效管理观念找准投融资着力点 |
一、树立投融资绩效管理观念 |
(一)树立全面绩效管理观念 |
(二)将政府投融资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 |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建议 |
第四节 适度举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
一、用好“前门”,严堵“后门” |
二、积极化解存量债务 |
三、重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建立 |
四、改进政绩考核方式 |
第五节 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
一、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 |
(一)厘清与地方政府的边界 |
(二)整合资源,盘活各类资产 |
(三)政府综合施策扶持 |
二、积极引导市场参与 |
三、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撬动资金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研究背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概念界定 |
1.3.2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效率或效果 |
1.3.3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防范化解方面 |
1.3.4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 |
1.3.5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和改革 |
1.3.6 综合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主要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投资、融资和投融资 |
2.1.2 政府投融资和地方政府投融资 |
2.1.3 公共基础设施 |
2.1.4 财政政策与财政投资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2 政府投资理论 |
2.2.3 政府债务理论 |
2.3 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的理论依据 |
2.3.1 理论分析 |
2.3.2 实证检验 |
2.4 财政投资政策边界和投融资风险的理论分析 |
2.4.1 IS-LM模型的修正 |
2.4.2 财政投资政策的债务边界约束 |
2.4.3 财政投资政策的预期收益边界约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融资平台公司 |
3.1 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动因 |
3.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性质与发展过程 |
3.2.1 地方融资平台的概念以及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
3.2.2 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 |
3.3 主要城市融资平台发展情况 |
3.3.1 以内部资金循环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上海模式 |
3.3.2 以构建风险防控“三不”防火墙为主要特征的重庆模式 |
3.3.3 以借贷资金“借、用、管、还”封闭性运作为主要特点的天津模式 |
3.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践经验和债务风险 |
3.4.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践经验 |
3.4.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展过程中蕴含的风险 |
3.5 政府融资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一——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 |
4.1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进程 |
4.2 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债的效果 |
4.3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存在的问题 |
4.4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债的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二——PPP模式 |
5.1 PPP模式的基本原理 |
5.1.1 PPP模式的概念 |
5.1.2 PPP模式的典型特征 |
5.1.3 推广PPP模式的意义 |
5.2 PPP模式发展情况 |
5.3 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与流程 |
5.3.1 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 |
5.3.2 以财政改革为契机,重构PPP管理流程 |
5.4 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制度体系不健全,顶层设计欠缺 |
5.4.2 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不到位,单纯作为新型融资模式 |
5.4.3 项目操作程序不规范,定价机制不合理 |
5.4.4 项目落地率低,后续融资困难 |
5.4.5 风险共担机制弱化,风险收益不对等 |
5.4.6 违规实施钻空子,变相积累债务风险 |
5.4.7 地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均衡 |
5.5 运用PPP模式是否增加财政运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5.5.1 指标构建与模型设定 |
5.5.2 数据说明 |
5.5.3 面板回归 |
5.6 完善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三——政府投资基金 |
6.1 国外政府投资基金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 |
6.2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运行情况 |
6.3 政府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
6.4 规范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
7.1 地方投融资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 |
7.1.1 国内风险传导机制 |
7.1.2 国际风险诱导机制 |
7.2 风险的逐步显现 |
7.2.1 整体杠杆率维持高位 |
7.2.2 与地方投融资行为相关的风险现状 |
7.3 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分析——基于KMV模型 |
7.3.1 模型和数据 |
7.3.2 实证模型 |
7.3.3 相关结论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
8.1 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
8.1.1 通过政府投融资筹集建设资金 |
8.1.2 开展基础设施的私有化改制 |
8.1.3 保持政府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调控作用 |
8.1.4 防控地方债务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
8.1.5 国际投融资运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8.2 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
8.2.1 加快特许经营和PPP领域立法,健全投融资法律框架 |
8.2.2 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长效机制 |
8.2.3 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投资项目 |
8.2.4 简化投融资管理体制,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
8.2.5 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严格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H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论文框架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政府债券 |
2、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3、项目收益专项债券 |
4、公共基础设施 |
(二)理论基础 |
1、西方公债理论 |
2、公共产品理论 |
3、财政分权理论 |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展历程、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展历程 |
1、普通专项债券阶段(2015—2017年) |
2、项目收益专项债券阶段(2017年—至今) |
(二)在公共基建领域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
1、提供资金保障,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 |
2、规范融资渠道,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3、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政府基建融资成本 |
4、增强协同效应,拉动地方投资增长与经济发展 |
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建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H省宏观经济和财政状况分析 |
1、宏观经济状况 |
2、财政收入和债务状况 |
(二)H省应用专项债券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 |
1、新增限额与实际发行规模 |
2、发债年限 |
3、应用领域 |
4、偿债资金来源 |
5、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贡献度 |
(三)H省专项债券应用具体案例分析 |
1、社会性基础设施—J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心项目 |
2、经济性基础设施—X县综合污水处理厂项目 |
(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基建类债券品种匮乏,偿债收益来源渠道狭窄 |
2、债券额度分配不足,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与替代效应 |
3、项目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信用评级机制尚不健全 |
4、基建投资领域存在交叉,易对其他模式形成“挤出”效应 |
5、部分项目预期收益不实,偿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
6、基建类债券管理规则缺位,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升 |
(五)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应用的国际经验借鉴—以美国为例 |
1、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 |
2、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 |
五、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建领域应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项目储备遴选阶段 |
1、完善债券储备管理制度体系,推进项目评审工作规范化 |
2、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严格落实偿债主体责任 |
3、明确专项债券适用边界,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督管理 |
(二)债券申报发行阶段 |
1、合理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保障公共基建项目融资需求 |
2、丰富基建类债券品种,努力拓宽偿债资金来源 |
3、构建多维度信息披露体系,健全信用评级增信机制 |
(三)资金使用管理阶段 |
1、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 |
2、完善偿债保障应急管理,分类设置灵活偿付机制 |
3、加强专项债务风险防控,强化债务考核问责力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债务 |
二、公共债务 |
三、地方政府债务 |
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举债的理论依据 |
一、财政分权理论 |
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举债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冲动与债务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冲动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及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 |
一、总体规模 |
二、分行政层级规模 |
三、分地域规模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及支出结构 |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 |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支出结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制度的演化 |
一、新预算法实施前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二、新预算法实施后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三、债务风险管理制度演变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及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
一、分类法 |
二、指标法 |
三、模型法 |
第二节 基于指标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及分析 |
一、风险评估指标的选择 |
二、风险评估及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流量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及分析 |
一、KMV模型 |
二、基于KMV模型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流量风险评估模型 |
三、风险评估 |
四、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引入存量资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及分析 |
一、地方政府可偿债存量资产的来源及规模 |
二、基于流量和存量双重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及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一、体制因素 |
二、地方政府行为因素 |
三、地方政府应债能力因素 |
四、市场化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三、实证检验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实证研究结果 |
二、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的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 |
一、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类型及用途 |
二、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 |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 |
一、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类型及用途 |
二、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来源及偿还 |
三、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德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 |
一、德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及用途 |
二、德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四节 共性与启示 |
一、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共性及特点 |
二、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
第六章 防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深化政府财税体制改革 |
一、合理匹配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 |
二、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 |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 |
第二节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
一、改进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机制 |
二、加强官员任期责任追究 |
三、硬化政府预算约束 |
第三节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 |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二、明确专业的债务管理部门 |
三、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 |
四、做好存量债务风险化解与增量债务风险防范 |
五、合理构建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第四节 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 |
一、完善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制度 |
二、完善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体系 |
三、扩宽债券投资人范围和资金来源 |
四、丰富债券品种,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 |
五、建立债券偿债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分类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 |
1.2.2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必要性 |
1.2.3 政府越来越重视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地方政府债务的基础理论研究 |
1.3.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研究 |
1.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基于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框架设计 |
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情况 |
2.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总体概况 |
2.1.2 2015-2017年我国各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情况 |
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现状 |
2.2.1 当前体制下的监管现状 |
2.2.2 国外监管体制综述 |
2.2.3 监管模式比对分析 |
2.3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问题 |
2.3.1 巨大的债务规模导致地方政府负债面广 |
2.3.2 多元的举债主体导致举债行为缺乏规范 |
2.3.3 缺乏统一的监管导致债务风险发生概率较大 |
2.4 核心研究框架设计 |
2.4.1 基础研究理论 |
2.4.2 核心研究框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博弈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3.1 地方政府债务内部风险及表现 |
3.1.1 规模风险 |
3.1.2 结构风险 |
3.1.3 效率风险 |
3.1.4 地方赤字债务风险 |
3.2 地方政府债务外部风险及表现 |
3.2.1 债务负担向中央财政转移的风险 |
3.2.2 逾期债务诱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
3.2.3 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风险 |
3.2.4 债务违约降低社会信用的风险 |
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3.3.1 研究概述 |
3.3.2 模型前提假设 |
3.3.3 博弈模型构建 |
3.3.4 博弈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确定 |
4.1 债务风险与政府信用关系分析 |
4.2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
4.2.1 传统债务风险衡量 |
4.2.2 Credit Metrics模型 |
4.2.3 KMV模型 |
4.2.4 KMV模型与CM模型比较 |
4.3 KMV模型可行性分析 |
4.3.1 从KMV模型本身考虑 |
4.3.2 从学者研究层面考虑 |
4.3.3 KMV模型评估原理考虑 |
4.4 本章小结 |
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优化与风险预测 |
5.1 模型优化 |
5.2 2018年风险评价与实际比对 |
5.2.1 参数选取 |
5.2.2 对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Dt的预测 |
5.2.3 预估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Rt并实际对比 |
5.2.4 增长率g和波动率σ的预测 |
5.2.5 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结果 |
5.3 2020年风险预测 |
5.3.1 2020年31省市地方政府应还债务预测 |
5.3.2 预估可用于偿还债务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R_t |
5.3.3 增长率g和波动率σ的预测 |
5.3.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5.3.5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类监管机制构建 |
6.1 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相关者识别 |
6.2 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相关者影响度评价 |
6.3 地方政府债务监管相关者影响度分析 |
6.3.1 分析步骤 |
6.3.2 信度分析 |
6.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4 影响度评价 |
6.4 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监管机制构建 |
6.4.1 分类监管机制构建基础 |
6.4.2 构建债务风险分类治理模式 |
6.4.3 政府协调机制构建 |
6.4.4 融资平台监管机制构建 |
6.4.5 监管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8)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概念和特征 |
2.1.1 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概念 |
2.1.2 地方政府债券的特征 |
2.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构成因素 |
2.2.1 发行主体 |
2.2.2 发行方式和债券期限 |
2.2.3 发行利率 |
2.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理论基础 |
2.3.1 财政分权理论 |
2.3.2 资产组合理论 |
2.3.3 制度变迁理论 |
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3.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的现状 |
3.1.1 确立了省级政府的发债资格 |
3.1.2 初步建立了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 |
3.1.3 逐步形成了市场定价机制 |
3.1.4 培育了以银行为主力的多元化投资主体 |
3.1.5 实行地方债限额发行管理 |
3.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的问题 |
3.2.1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
3.2.2 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
3.2.3 发行定价机制不完善 |
3.2.4 地方债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 |
3.2.5 地方债发行利率缺乏有效参考 |
3.2.6 未来偿债压力大——基于KMV模型测算 |
4 国际经验借鉴 |
4.1 美国 |
4.1.1 美国地方债发行概况 |
4.1.2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制度 |
4.2 日本地方债的发行制度 |
4.2.1 日本地方债发行制度概况 |
4.2.2 日本地方债发行制度 |
4.3 法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制度 |
4.3.1 法国地方债发行制度概况 |
4.3.2 法国地方政府发债制度 |
4.4 国际经验的启示 |
4.4.1 制定严格的地方债发行申核制度 |
4.4.2 完善发行风险监控机制 |
4.4.3 提高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 |
5 政策建议 |
5.1 制定年度安全发债规模 |
5.2 适当扩大专项债发行主体范围 |
5.3 建立地方债发行申报指标体系 |
5.4 建立严格的地方债监督机制 |
5.4.1 完善地方债信用评级机制 |
5.4.2 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地方债透明度 |
5.4.3 建立及时的风险预警系统 |
5.5 加快地方债市场化定价的进程 |
5.6 建立健全地方债市场流动机制 |
5.6.1 制定完善的地方债投资者准入机制 |
5.6.2 建立定向债交易机制 |
5.7 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硬约束,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六、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债务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性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建立前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四、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分析 |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测算 |
二、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
一、债务层级结构 |
二、债务区域结构 |
三、举债主体结构 |
四、资金来源结构 |
五、债务投向结构 |
六、债务期限结构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财政分权因素 |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 |
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不健全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政治体制因素 |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三、地方官员违规举债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宏观政策性因素 |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影响 |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债务管理制度因素 |
一、缺乏有力的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二、用债效率低 |
三、偿债无保障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二、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样本选择 |
一、模型设计 |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 |
一、规模风险 |
二、结构风险 |
三、效率风险 |
四、外在风险 |
第二节 运用常规指标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债务负担率 |
二、债务率 |
三、偿债率 |
四、债务依存度 |
五、或有债务比例 |
六、或有债务与综合财力比率 |
第三节 运用资产负债分析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一、构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
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分析 |
三、考虑流动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联合分析 |
第四节 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
一、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体系 |
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管理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况 |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 |
三、风险管理机制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及风险预警 |
一、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二、墨西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处置 |
三、哥伦比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
第四节 国际比较对我国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
一、对地方债务融资机制要利用和管理相结合 |
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要制度约束和市场监督相结合 |
三、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和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
四、应对地方债务危机要事前预警和事后处置相结合 |
第八章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正确处理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城镇化的关系 |
三、处理好债务风险管理与区域差异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央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
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 |
三、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面政策建议 |
一、健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 |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 |
三、积极应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四、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D]. 许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2]美元锚到债务锚:人民币发行机制转变研究[D]. 林群丰. 浙江大学, 2020(02)
- [3]保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融资研究[D]. 穆文峰.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岳凯.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5]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H省为例[D]. 王江. 郑州大学, 2020(02)
- [6]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研究[D]. 刘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7]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分类监管研究[D]. 欧阳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8]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研究[D]. 于长花.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9]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杨婷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