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电流接地系统非全相运行的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黄怡凌[1](2021)在《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及过负荷能力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距离保护是线路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单相高阻接地与非全相过负荷情况下,现有距离保护的应对措施还不够完善。本文对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与过负荷的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根据高阻接地时暂态量衰减较快的特征,定义了能够体现暂态量特征的半波衰减均比Wδ、半波奇异值比WA以及能谱熵WE,并结合贝叶斯分类器构建了接地故障分类器,应用于区分低阻接地与高阻接地。(2)提出了U cos φ/U1 cos φ1特征判据,应用于识别过负荷(含非全相过负荷)与单相接地,并分别结合U cos φ、接地故障分类信息完善了相间故障、单相高阻接地的识别环节。(3)提出了过渡电阻计算新方法。推导了过渡电阻、衰减时间常数与时延系数的关系,并应用最小二乘拟合与拍现象从广义S变换系数矩阵中提取衰减时间常数与时延系数,构建了高阻接地时的第三个独立方程(经典方案仅可列写两个独立方程),实现了过渡电阻的求解。(4)提出了基于过渡电阻计算值的阻抗特性自适应调整方法,以及零序保护自适应方法,并结合接地故障分类器形成了一种低阻接地时直接开放、高阻接地时定值随过渡电阻自适应的改进保护方案。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上述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案在应对各类过负荷时,均能够实现“短路时按相开放,过负荷时可靠闭锁”;在应对各类接地故障时,具有“低阻接地快跳,全线耐高阻”的性能特点。
朱浩男[2](2021)在《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配电网升级改造,电缆化率逐渐提升,伴随着系统对地电容逐渐增大,电压互感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电压互感器频繁故障主要原因有铁磁谐振和非谐振故障,由于系统对地电容的增加,其非谐振故障发生概率更大。鉴于此,论文针对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主要进行下述研究工作:首先,在分析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和非谐振故障特征基础上,基于瞬时对称分量法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期间及消失后两个暂态过程中电压互感器各相瞬时电流序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其次,利用ATP-EMTP建立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仿真模型,模拟不同对地电容、电压互感器铁芯励磁特性、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与故障点接地电阻等情况下的故障暂态过程,分析电压互感器—次侧电流与母线电压的变化情况,并计算各种影响因素下电压互感器绕组在故障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发现系统对地电容的增大是电压互感器频繁故障的主要原因。接着,从补偿对地电容与消耗电容储存能量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在系统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和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加装消谐器两种抑制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在过补偿状态下的抑制效果较好,补偿度越接近完全补偿效果越好。最后,基于户外试验场进行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试验,模拟不同对地电容和故障点接地电阻情况下的单相接地暂态过程,验证消弧线圈的抑制效果。为了更全面的研究消弧线圈的抑制效果,参照真型试验数据,搭建等效仿真模型,模拟了消弧线圈在不同励磁特性情况下的抑制效果,验证了消弧线圈在各种工况下对互感器均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张健磊[3](2021)在《基于广域相量信息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文中提出随着极端扰动造成的大规模停电事故日益频繁,在极端扰动下,配电网发生复故障的比例大大增加。学术界和工业界逐渐开始重点关注到与负荷直接相关的配电网对极端扰动的应对能力。作为直接服务于用户的关键环节,配电网能否可靠定位故障,对全网及时恢复供电与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网受到极端扰动后可靠故障定位是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极端扰动中,配网中发生复故障的几率增大,主要体现在故障重数多、故障类型多、高阻接地等特征,亟需提出一种适应于极端扰动下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5G数据通信已经实现商业化,其高可靠性、低时延性的优点为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通信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广域测量技术的发展,PMU成本、体积逐渐减小,可靠性、安装数量逐渐提高,安装在输电网枢纽变电站出线、发电厂和大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的PMU在未来可广泛应用于配电网的变电站、开闭所、柱上开关、环网柜等位置。其可以实现对节点相角及各电气量实时同步高速采集,幅值和相位误差仅为0.5%和0.01°。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广域相量信息的中压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基于μPMU的优化配置,以配置μPMU的节点为区域边界的划分原则,进行监测域划分,形成两种类型的监测域。在阶段1中,通过搜索算法中启动判据确定出含有故障的监测域,即可疑监测域。对于短路故障,采集监测域两端的突变点前后各三个周波的三相电流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求取正序电流相位,最后得到相位差。发生区内故障时,监测域两端相位差会发生改变并超过阈值,以此作为短路故障启动判据。对于断线故障,监测每一个监测域两侧的电压均方根值差△Vrms。对于区内故障,监测域两侧的电压均方根值差ΔVrms会发生改变并超过阈值,以此作为非全相断线故障启动判据。若为第一类监测域,则直接确定故障,若为第二类监测域,则快速启动阶段2故障定位算法,采用基于不平衡电流分量幅值比较的故障区段检测判据进行故障定位。利用正常运行时系统节点导纳矩阵代替故障后修正的节点导纳矩阵,产生不平衡电流分量,从而表明故障特征。最后通过设置不同故障场景,并考虑到过渡电阻、DG渗透率、负荷波动以及线路参数和量测误差等因素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原理简单,能够正确定位故障,不易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DG渗透率、过渡电阻和负荷波动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王聪[4](2019)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差动选线及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运行方式,而单相接地故障正是这种接地运行方式的多发故障,由于故障信号微弱,容易受到多种复杂情况的干扰,对故障发生后暂态量信号特征的提取十分困难,因此故障的选线及定位也成为继电保护研究的难点。随着生活生产的日益发展,快速而准确的选出故障线路并确定故障位置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工矿等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信号差的选线理论来解决现有选线方法存在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首先,论文分析了至今为止已经提出的比较成熟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及定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同时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故障电流的不同特征。其次,在总结不同接地方式故障零序电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性点补偿的差动式选线原理。通过设置人为中性点来改变系统的零序网络,再根据故障时稳态零序电流的特征判断故障线路。讨论了在不同补偿方式下,补偿中性点前后稳态故障信号差的特点,并总结故障判据。然后在选线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选线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出故障区间定位的判据。同时分析了补偿中性点经不同补偿元件接地情况下,故障点接地电流的大小变化,适当调整补偿参数以满足安全性与灵敏性的要求。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差动选线原理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中性点在不同补偿方式下故障判据的正确性,同时根据仿真结果,证明该中性点补偿差动选线及定位原理可靠性与灵敏性,然后在实验室搭建了380V配电系统模型,并利用零序电流互感器测量补偿中性点前后稳态故障分量差值,实验结果也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对日后选线方法的实际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34幅,表10个,参考文献68篇。
曹丽丽[5](2018)在《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分析与定位》文中研究指明在配电网中,断线故障已成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尤其是在绝缘导线应用之后,断线故障发生的概率增大。单相断线故障发生会造成大量电动机缺相运行,发热甚至烧毁;如果断线后线路下垂,容易发生烧焦土地,森林火灾以及人畜触电等十分严重的后果。目前对于断线故障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断线故障进行区段定位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尽量减少断线故障造成的损失对于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不接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配电线路可能发生的各种断线故障类型,包括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单相断线兼电源侧接地故障以及单相断线兼负荷侧接地故障,建立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断线故障分析模型,考虑断线位置、故障线路对地电容占系统总对地电容的比例、负载阻抗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和接地电阻的大小四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中性点偏移电压、断口前后三相电压和线电压等电气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断口前后三相电压与线电压有明显差异,且在特定条件下,故障相电压升高,两个健全相电压反而可能降低,这与传统小电流接地故障三相电压变化规律全然不同。依据故障特征分别提出了利用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幅值、相位关系进行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所提区段定位方法可利用配电网自动化平台或者故障指示器系统实现,提高了断线故障区段定位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最后使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配电线路仿真模型,分别对不同断线故障类型时故障特征的理论分析包括中性点偏移电压、断口前后三相电压及线电压进行仿真验证;并分别验证了本文所提的利用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幅值、相位关系进行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本文的工作,弥补了现有单相断线故障定位方法的不足,对提高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处理技术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康奇豹[6](2018)在《配电系统断线故障保护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用电量递增,用户对供电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近年来,由于气象灾害、线路老化和外力破坏等原因,断线故障呈多发态势。断线故障会导致负荷侧三相电压、电流不再对称,产生的负序、零序分量会对各类负荷特别是旋转设备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断线故障还会伴随接地故障形成复杂故障,易导致火灾和人畜触电危害,甚至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扩大停电范围。为此,本文以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传统配电线路和含PQ控制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断线故障电气量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归纳,最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断线故障判断和保护方案。对于传统配电线路,本文通过对称分量法和配电网电流特性来分析故障电流,并从系统结构出发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电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了线路两端相电压变化情况,通过以上方法对各种断线故障类型的故障电气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故障电气量变化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到了故障电流和故障线路两端电压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电流和零序电压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启动判据,基于三相电压电流的故障检测判据,以及以相电压幅值变化和线电压幅值变化为判断依据的故障隔离方案,这三部分构成了完整的保护方案。并且本文还考虑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互感器配置现状,并结合配电线路多样的运行情况和故障状态如互感器断线、非全相运行等特殊运行状况,对保护方案进行了优化。对于含PQ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首先依据相关并网标准对其控制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故障特性进行了研究。而后利用叠加原理,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后,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变化及其对配电线路故障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关结论并整理归纳了相关故障特征,总结了一般规律。最后在传统保护方案的基础上对故障检测判据做了相关改进,提出能适应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断线故障判断和保护方法。利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典型的1 OkV配电线路模型及含PQ控制策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模型,针对各种断线故障类型和配电网各种运行状况进行了算例仿真,对仿真数据进行了归纳和处理,验证了故障判断方法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陈雅芳[7](2016)在《低压系统断零与缺相故障诊断技术及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压配电网时常会发生输电线路被偷盗或其他外力影响而发生零线或相线断线的事件,影响着配电线路及用户设备的安全运行。但由于我国低压配网自动化水平不足,且断零和缺相故障具有隐蔽性,因此长期以来这两种故障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低压配电网发生断零缺相故障的发生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当三相低压供电系统零线断线时,用户端零线电位发生偏移,会导致部分单相负荷过电压而烧毁或欠电压而无法正常工作。其次,低压系统的三相负荷主要是异步电动机,当三相供电系统出现缺相运行情况时,非断线相会流过较大的电流,使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发热量增大,使得绝缘受损,甚至造成绕组烧毁。因此检测低压系统的缺相和零线断线,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很有必要。针对我国中性点直接接地的400V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发生断零和缺相故障引起电气特征参数变化的分析,总结出了自适应的零序差动电压检测断零故障的方法,以及基于线路负序电流幅值和相位突变量的缺相故障的检测方法。利用该判据可以有效辨识断零和缺相故障,仿真实验证明了判据的正确性,该方法原理简单,信号便于提取,能够及时判断断零和缺相故障并动作于信号或跳闸。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典型400V低压配电系统模型,对断零和缺相故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故障检测判据能够准确可靠地判断出断零和缺相故障,并具有较好的灵敏性,为故障保护装置提供了依据。对于不同用户负荷的重要程度,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电缆线路、架空线路或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配电网线路,讨论在这些类型的低压配网中如何选择关注结点设计布点方案,在准确判断断零缺相故障且及时切除相应线路电源的情况下,建议对不可停电的重要负荷投入后备电源,以达到更好地保护配电系统的安全的目的。
李博江[8](2014)在《变压器中性点气水间隙与避雷器并联保护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电网110kV、220kV系统属于有效接地系统,同时由于限制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及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等原因,按照行业有关标准,其中部分变压器中性点可不接地运行。当系统输电线路发生各种故障(主要为单相接地短路、雷电波侵入、非全相运行)时,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会产生幅值较高的过电压。同时,我国110kV、220kV变压器通常采用分级绝缘,其中性点绝缘水平比相线端部低得多,当变压器中性点上出现的过电压达到较高值时,将对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安全和避雷器构成威胁。因此,对电力系统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中性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为保护110kV、220kV系统中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绝缘,一般可以采用单独用避雷器、单独用空气间隙以及空气间隙与避雷器并联等三种保护方式,其中采用空气间隙和避雷器并联的保护方式最为普遍。但是空气间隙和避雷器并联的传统保护方式也存在若干明显的缺陷:空气间隙的距离大小较难掌握并且空气间隙的放电分散性较大,容易引发误动或者拒动的情况;空气间隙误动事故经常是因为空气间隙在较高的暂态电压作用下击穿,导致继电保护误动;避雷器和空气间隙的参数配合困难,要完全满足保护原则有一定的难度。为克服传统保护方式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气水间隙和避雷器并联的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新型保护方式,构建了其控制系统,研制了满足系统要求的控制装置样机。并针对110kV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成功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为此,本文先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和目的、MOA避雷器、流体电介质击穿理论以及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介绍,然后从如下五个方面,力求较完整地对这种新型保护方式以及相关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变压器中性点上可能出现的工频过电压和包括雷电过电压在内的暂态过电压,为中性点保护的配置提供依据。当110kV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工频稳态过电压不会超过43.8kV;当220kV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工频稳态过电压不会超过87.6kV;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且失地或非全相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工频过电压将达到系统相电压或更高;中性点雷电过电压一般不会超过避雷器在其标称冲击电流下的残压,等等。其次,由于MOA避雷器是本文提出的保护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MOA避雷器的伏安特性进行了相关试验和计算研究。试验方面,对110kV变压器中性点保护用避雷器Y1.5W--55/140进行了试验,测试了其直流伏安特性和交流全电流伏安特性和等效电容值。计算方面,针对在MOA避雷器的计算中所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即MOA伏安特性的拟合和相应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拟合试验数据建立了MOA直流伏安特性的新型数学模型—指数函数和幂函数混合模型,然后提出并采用基于Picard迭代原理的非线性离散系统多频输入稳态响应计算方法对相应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对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该计算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且该避雷器新型数学模型是正确有效的。第三,提出了“气水间隙”这一新型间隙概念。为研究和掌握气水间隙放电特性和机理,本文构建了专门的试验装置,进行了气水间隙工频放电特性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得出了若干规律:气水间隙比空气间隙和全水间隙容易击穿;当固定间隙总长度时,工频击穿电压与气段长度呈V型曲线关系;等等。空气和水是两种常见的流体,但两者具有不同的电特性,空气通常是绝缘体,而水通常是电阻很大的导体,因此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进行放电试验时,表现出了其自身特有的现象和规律。文章中基于气泡击穿理论和空气与水不同的电特性,对试验观察到的各种放电现象与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气水间隙的击穿机理进行了研究。第四,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气水间隙放电更普遍的规律,以便于工程应用,本文在上述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气水间隙的放电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利用数值拟合方法,建立了气水间隙工频放电特性相应的数学解析式。计算与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数学解析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第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气水间隙和避雷器并联的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新型保护方式,构建了其控制系统,研制了满足系统要求的控制装置样机;介绍了保护装置动作原理、动作条件和动作过程,提出了11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气水间隙较为适宜的间隙距离取值范围;针对典型故障情况下110kV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进行了整套保护系统的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间隙与保护方式,可以较好的克服传统保护方式的不足,以保护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绝缘。
夏振武[9](2014)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文中提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广泛采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对母线电压进行检测,由于PT铁芯的非线性励磁特性,当系统发生扰动时,可能会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从基本铁磁谐振电路、PT饱和引起的中性点工频位移过电压、谐波谐振过电压、谐振参数范围等方面分析铁磁谐振过电压机理,研究单相接地故障消除、弧光接地故障和系统非全相运行等谐振不同激发方式,总结铁磁谐振特点与危害。基于某城市轨道交通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激发方式引起的铁磁谐振;并基于单相接地故障消除的激发方式,研究系统运行方式、接地故障消除时刻初始相角、系统对地电容、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PT一次侧直流电阻和接地电阻等因子对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仿真表明单相接地故障消除激发的铁磁谐振与故障消除时刻初始相角密切相关,同时谐振过电压水平受系统对地电容、PT一次侧直流电阻和接地电阻等参数制约。根据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采用励磁特性好的PT、利用CVT代替PT、增加系统对地电容、4PT接地方式、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PT一次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PT开口三角接电阻等常用消谐措施对的抑制效果。仿真表明各常用消谐措施均可对铁磁谐振过电压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均存在自身的缺陷和适用范围。针对常用消谐措施的不足,提出利用阻抗可调变压器作为消弧线圈的新型消谐措施,并通过仿真验证新型消谐措施的有效性。
郑新桃[10](2014)在《基于波形伸缩变换和模糊K均值聚类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选线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配电网普遍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小电流接地方式中,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很高,一般占总故障的80%以上。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较小,且故障后三相电压仍保持对称关系,不会影响负荷的持续供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复杂多变、故障电流较微弱,且常伴有间歇性电弧,以及受线路结构参数、互感器非线性特性、电磁干扰等影响,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频谱特性、能量分布和衰减特性有着很大的差异,一直缺乏可靠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其接地选线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总结了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分析了稳态量选线方法的不足之处,说明利用暂态量进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优势。通过对谐振接地系统暂、稳态零序电流的分析,指出非故障线路间暂态零序电流波形的相似性强于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波形的相似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伸缩变换和模糊K均值聚类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选线新方法。选取故障后半个工频周期的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处理,运用相平面分析的方法对暂态零序电流作分段相平面变换,用另一种形态来表征暂态零序电流波形;然后利用能够综合反应幅值和极性信息的欧氏距离来构造各线路的特征量,并形成特征矩阵。结合系统各馈线只需分为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两类的特点,利用模糊K均值聚类的方法将特征矩阵分为两类,则自成一类的线路即为故障线路。在暂态零序电流信号的处理上,本文首次提出了暂态零序电流波形伸缩变换理论,伸缩变换处理较好地解决了非故障线路间暂态零序电流数值型属性大小不一的影响,提高了非故障线路间暂态零序电流波形的相似度,提高了选线的裕度。利用A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10kV谐振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不同接地电阻、不同接地相角、不同故障线路、不同故障位置、不同接地类型等单相接地故障情况进行大量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均能正确选线。综合考虑工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文中对零序电流互感器、消弧线圈补偿度、电磁噪声、采样不同步、间歇性电弧接地等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以上干扰条件下正确选线。大量仿真表明,本文所提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可靠性高、选线裕度高、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二、小电流接地系统非全相运行的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电流接地系统非全相运行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及过负荷能力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研究现状 |
1.2.2 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负荷能力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广义S变换的单相接地故障分类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时频特征分析 |
2.2.1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工频量分析 |
2.2.2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的暂态量分析 |
2.3 基于广义S变换的暂态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2.3.1 广义S变换的定义与计算 |
2.3.2 应用广义S变换提取暂态故障特征 |
2.4 基于暂态故障特征与分类理论的接地故障分类方法 |
2.4.1 分类理论的基本原理 |
2.4.2 应用分类理论与故障特征进行接地故障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U cos φ_1/U_1 cosφ_1的过负荷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压余弦Ucosφ的特征分析 |
3.2.1 过负荷时Ucosφ的特点分析 |
3.2.2 接地故障时Ucosφ的特点分析 |
3.2.3 Ucosφ识别过负荷与接地故障的局限性 |
3.3 Ucos φ/U_1 cos φ_1的特征分析 |
3.3.1 各类运行工况下Ucos φ/U_1 cosφ_1的取值分析 |
3.3.2 Ucosφ/U_1 cosφ_1的特征分析总结 |
3.4 应用Ucos φ/U_1 cosφ_1与故障分类方法进行过负荷识别 |
3.4.1 接地故障分类方法在识别高阻接地与过负荷中的应用 |
3.4.2 接地故障与事故过负荷的识别算法 |
3.5 仿真验证 |
3.5.1 相间故障的仿真 |
3.5.2 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 |
3.5.3 过负荷的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高线路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暂态时频特征的过渡电阻计算方法 |
4.2.1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衰减系数提取算法 |
4.2.2 基于拍现象的时延系数提取算法 |
4.2.3 利用衰减系数与时延系数计算过渡电阻 |
4.3 基于过渡电阻值的自适应保护方案 |
4.3.1 自适应零序保护 |
4.3.2 自适应阻抗动作特性 |
4.4 具有耐受高阻接地能力的保护方案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电压互感器故障 |
1.2.2 电压互感器模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 |
2.1 理论分析 |
2.1.1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 |
2.1.2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 |
2.2 暂态特征 |
2.2.1 铁磁谐振 |
2.2.2 非谐振故障 |
2.3 本章小结 |
3 10kV配电网仿真模型 |
3.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
3.1.1 励磁特性 |
3.1.2 仿真模型 |
3.2 其他设备 |
3.2.1 输电线路 |
3.2.2 变压器 |
3.3 配电网仿真模型及暂态特征判断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电压互感器暂态电流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 |
4.1 暂态过程影响因素 |
4.1.1 故障消失时刻 |
4.1.2 系统对地电容 |
4.1.3 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 |
4.1.4 接地电阻 |
4.2 电压互感器功率损耗计算 |
4.3 电压互感器暂态电流抑制措施 |
4.3.1 消耗电容存储能量 |
4.3.2 补偿系统对地电容 |
4.4 本章小结 |
5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 |
5.1 系统介绍 |
5.1.1 主接线 |
5.1.2 设备参数 |
5.1.3 试验步骤 |
5.2 真型试验及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基于广域相量信息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故障定位总体框架及可疑监测域的确定 |
2.1 总体框架 |
2.2 基于μPMU优化配置的监测域划分 |
2.2.1 μPMU概述 |
2.2.2 基于系统可观性的μPMU配置 |
2.2.3 监测域划分 |
2.3 确定可疑监测域流程及原理 |
2.3.1 短路故障下可疑监测域的判据 |
2.3.2 非全相断线故障下可疑监测域的判据 |
2.4 基于不平衡电流分量幅值的精准故障定位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不平衡电流分量幅值的精准故障定位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不平衡电流分量的故障区段定位 |
3.2.1 节点导纳矩阵元素变化分析 |
3.2.2 不平衡电流分量判别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平衡电流分量幅值的有源配电网复故障定位 |
4.1 引言 |
4.2 不平衡电流分量的计算 |
4.2.1 节点导纳矩阵元素变化分析 |
4.2.2 不平衡电流分量判别原理 |
4.3 复故障定位方法对不同故障场景的适应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算例 |
5.1 引言 |
5.2 单一故障仿真算例 |
5.2.1 故障位于MA1类监测域 |
5.2.2 故障位于MA2类监测域 |
5.2.3 单一故障仿真测试 |
5.3 复故障仿真算例 |
5.3.1 同一故障区段存在复故障仿真算例 |
5.3.2 不同区段发生复故障仿真算例 |
5.4 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5.4.1 抗过渡电阻能力分析 |
5.4.2 DG渗透率对定位方法影响分析 |
5.4.3 负荷波动对定位方法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差动选线及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补偿差动式选线及定位原理的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补偿中性点差动选线原理 |
3.1 中性点阻性补偿方式 |
3.2 中性点容性补偿方式 |
3.3 中性点感性补偿方式 |
3.4 故障区间定位 |
3.5 分布式区间定位 |
3.6 本章小结 |
4 安全性与灵敏性分析 |
4.1 不接地系统接地电流 |
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3 中性点经电阻或电容补偿系统 |
4.4 三种补偿方式的比较 |
4.5 感性补偿故障电流特点 |
4.6 灵敏度要求 |
4.7 断线故障的处理 |
4.8 本章小结 |
5 故障仿真 |
5.1 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
5.2 故障仿真 |
5.3 选线装置集成设计仿真 |
5.4 利用选线装置设计区间定位 |
5.5 本章小结 |
6 故障实验及数据分析 |
6.1 实验设计 |
6.2 误差来源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分析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断线故障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断线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电压分析 |
2.1 中性点偏移电压变化分析 |
2.2 电源侧相电压及线电压变化分析 |
2.3 负荷侧相电压及线电压变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相断线兼电源侧接地故障电压分析 |
3.1 中性点偏移电压变化分析 |
3.2 电源侧相电压及线电压变化分析 |
3.3 负荷侧相电压及线电压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相断线兼负荷侧接地故障电压分析 |
4.1 中性点偏移电压变化分析 |
4.2 电源侧相电压及线电压变化分析 |
4.3 负荷侧相电压及线电压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相断线故障定位方法 |
5.1 单相断线故障区段定位判据 |
5.2 利用线电压进行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定位的方法 |
5.3 利用相电压进行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定位的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真验证 |
6.1 仿真模型与参数设定 |
6.2 故障特征的仿真验证 |
6.2.1 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仿真波形与数据 |
6.2.2 单相断线兼电源侧接地故障仿真波形与数据 |
6.2.3 单相断线兼负荷侧接地故障仿真波形与数据 |
6.3 故障区段定位方法的验证 |
6.3.1 利用线电压单相断线故障定位方法的仿真验证 |
6.3.2 利用相电压单相断线故障定位方法的仿真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配电系统断线故障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传统线路断线故障电气量特征分析 |
2.1 配电网中性点偏移电压分析 |
2.2 单相断线故障分析 |
2.2.1 单相断线简单故障 |
2.2.2 单相断线且电源侧接地故障 |
2.2.3 单相断线且负荷侧接地故障 |
2.2.4 单相断线故障线电压变化特征分析 |
2.3 多相断线故障分析 |
2.3.1 两相断线简单故障 |
2.3.2 两相断线且电源侧接地故障 |
2.3.3 两相断线且负荷侧接地故障 |
2.3.4 两相断线故障线电压变化特征分析 |
2.4 算例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DG配电线路断线故障电气量特征分析 |
3.1 IIDG模型研究 |
3.1.1 正常状态下IIDG控制模型 |
3.1.2 不对称故障状态下IIDG控制模型 |
3.1.3 考虑故障穿越特性的IIDG控制模型 |
3.2 含DG配电线路断线故障特征分析 |
3.2.1 IIDG位于故障点上游 |
3.3 算例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断线故障保护方案研究 |
4.1 断线故障保护的启动 |
4.1.1 断线保护启动判据 |
4.1.2 轻空载线路启动判据 |
4.2 断线故障的检测 |
4.2.1 单相断线故障判据 |
4.2.2 多相断线故障判据 |
4.2.3 特殊运行情况对断线故障判断的影响分析 |
4.3 断线故障的隔离 |
4.3.1 故障点位于分支线 |
4.3.2 故障位于主馈线 |
4.3.3 考虑PT不完全配置的断线故障隔离方法 |
4.4 算例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低压系统断零与缺相故障诊断技术及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断零故障的措施 |
1.2.2 国内外对缺相故障的措施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低压配电线路断零故障判据研究 |
2.1 低压配电网断零故障特征分析 |
2.1.1 中性点偏移电压研究 |
2.1.2 中性点电压偏移与三相负载的关系 |
2.2 低压配电网断零故障判据 |
2.2.1 基于中性点偏移电压的断零故障判据 |
2.2.2 中性点偏移电压获取方法 |
2.2.3 自适应的零线断线检测方法 |
2.3 断零故障检测的灵敏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低压配电线路缺相故障判据研究 |
3.1 低压配电线路缺相故障后特征量变化规律 |
3.1.1 单相断线后特征量变化规律 |
3.1.2 断线加接地复杂故障分析 |
3.1.3 多相断线后特征量变化规律 |
3.2 低压配电网缺相故障判据 |
3.2.1 基于序电流幅值变化量的缺相故障判据 |
3.2.2 基于序电流相位变化的辅助判据 |
3.3 负序电流的获取 |
3.4 缺相故障检测的灵敏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缺相与断零故障判据仿真及结果分析 |
4.1 低压配电网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1 MATLAB/Simulink简介 |
4.1.2 低压配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 断零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 缺相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低压系统断零缺相故障解决方案研究 |
5.1 断零缺相故障解决方案基本思想 |
5.2 断零缺相保护器动作机制 |
5.3 布点实施方案 |
5.3.1 架空线布点方案 |
5.3.2 电缆布点方案 |
5.3.3 电缆架空线混合布线的布点方案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变压器中性点气水间隙与避雷器并联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MOA避雷器研究情况 |
1.2.2 流体电介质击穿理论 |
1.2.3 空气间隙特性及大气条件影响研究情况 |
1.2.4 保护间隙与保护方式研究情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 |
2.1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理论分析与计算 |
2.1.1 雷电过电压 |
2.1.2 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中性点过电压 |
2.1.3 非全相运行引起的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 |
2.2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的仿真计算 |
2.2.1 仿真模型说明 |
2.2.2 仿真计算结果 |
2.3 结合计算结果进行保护事故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OA避雷器伏安特性研究 |
3.1 MOA避雷器试验 |
3.1.1 MOA避雷器直流伏安特性试验 |
3.1.2 MOA避雷器交流全电流伏安特性试验 |
3.1.3 MOA避雷器等效电容量试验 |
3.2 基于Picard迭代原理的非线性离散系统多频输入稳态响应计算方法 |
3.2.1 多频输入的非线性离散系统稳态响应的计算方法 |
3.2.2 多频输入的非线性离散系统存在唯一稳态响应的充分条件 |
3.2.3 判断是否满足李普希次条件的方法 |
3.2.4 流程图 |
3.2.5 实例分析 |
3.3 MOA避雷器伏安特性计算研究 |
3.3.1 直流伏安特性拟合 |
3.3.2 避雷器等效电路 |
3.3.3 避雷器交流伏安特性理论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水间隙及其放电机理研究 |
4.1 试验装置结构 |
4.2 放电过程与试验数据 |
4.3 规律分析与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水间隙放电特性数学解析研究 |
5.1 试验数据分析 |
5.2 数学解析研究 |
5.3 数学解析式验证 |
5.4 空气间隙、气水间隙气段和气水间隙水段的工频放电特性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气水间隙与避雷器并联新型保护方式研究 |
6.1 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与保护动作要求 |
6.1.1 中性点过电压 |
6.1.2 避雷器和保护间隙并联保护方式的动作要求 |
6.2 气水间隙与避雷器并联新型保护方式 |
6.2.1 组成结构 |
6.2.2 设备型号与元件构成 |
6.2.3 工作原理 |
6.3 气水间隙距离确定 |
6.4 气水间隙与避雷器并联新型保护方式模拟试验 |
6.5 该新型保护方式的优越性分析 |
6.6 控制装置动作时间特性的影响 |
6.7 MOA避雷器劣化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主要获奖情况 |
致谢 |
(9)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机理分析 |
2.1 基本铁磁谐振电路 |
2.2 PT非线性励磁特性 |
2.3 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 |
2.3.1 工频位移过电压 |
2.3.2 谐波谐振过电压 |
2.3.3 铁磁谐振参数范围 |
2.4 铁磁谐振的激发方式 |
2.4.1 单相接地故障消除 |
2.4.2 弧光接地故障 |
2.4.3 系统非全相运行 |
2.5 铁磁谐振特点与危害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仿真研究 |
3.1 实际系统简化计算 |
3.2 不同激发方式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
3.2.1 单相接地故障消除 |
3.2.2 弧光接地故障 |
3.2.3 三相非同期合闸 |
3.3 影响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参数 |
3.3.1 系统运行方式 |
3.3.2 接地故障消除时刻初始相角 |
3.3.3 系统对地电容 |
3.3.4 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 |
3.3.5 PT一次侧直流电阻 |
3.3.6 接地电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消谐措施仿真研究 |
4.1 改变系统参数 |
4.1.1 采用励磁特性好的PT |
4.1.2 利用CVT代替PT |
4.1.3 增加系统对地电容 |
4.1.4 4PT接地方式 |
4.1.5 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
4.1.6 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4.2 阻尼谐振能量 |
4.2.1 PT一次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
4.2.2 PT开口三角接电阻 |
4.3 消谐措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4.4 消谐措施综合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消谐措施及仿真研究 |
5.1 新型消弧线圈工作原理 |
5.2 新型消弧线圈控制策略 |
5.2.1 滞环比较PWM控制 |
5.2.2 周期采样PWM控制 |
5.2.3 三角波比较PWM控制 |
5.2.4 单极倍频SPWM控制 |
5.3 新型消弧线圈仿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波形伸缩变换和模糊K均值聚类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暂态选线方法概述 |
1.3 相似性理论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中的研究现状分析 |
1.4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难点分析 |
1.4.1 单相接地故障系统模型的建立 |
1.4.2 影响接地故障选线的因素 |
1.4.3 小结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谐振接地系统主要设备分析 |
2.1.1 消弧线圈 |
2.1.1.1 消弧线圈的作用 |
2.1.1.2 装设消弧线圈的优点 |
2.1.2 Z型变压器 |
2.2 稳态零序电流特征分析 |
2.3 暂态零序电流特征分析 |
2.3.1 等值回路 |
2.3.2 暂态电容电流 |
2.3.3 暂态电感电流 |
2.3.4 暂态接地电流 |
2.4 暂态零序电流相似性分析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用相平面和聚类分析法的接地选线研究 |
3.1 时间序列相似性研究综述 |
3.1.1 欧氏距离 |
3.1.2 动态弯曲距离 |
3.1.3 编辑距离 |
3.2 暂态零序电流伸缩变换理论 |
3.2.1 传统规范化处理 |
3.2.2 伸缩变换处理 |
3.3 相平面方法 |
3.3.1 相平面和相轨迹 |
3.3.2 相轨迹的性质 |
3.3.3 暂态零序电流相平面分析 |
3.4 分段线性化表示法 |
3.4.1 分段累积近似法 |
3.4.2 自顶向下法 |
3.4.3 自底向上法 |
3.4.4 定长逐段线性化表示法 |
3.4.5 暂态零序电流的分段线性化表示 |
3.5 聚类分析方法 |
3.5.1 聚类方法的基本理论 |
3.5.1.1 聚类的定义 |
3.5.1.2 聚类的数据结构 |
3.5.1.3 距离与相似性函数 |
3.5.2 主要的聚类分析方法 |
3.5.3 模糊K均值聚类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谐振接地系统仿真建模和接地选线方法 |
4.1 谐振接地系统的ATP仿真建模 |
4.1.1 ATP简介 |
4.1.2 谐振接地系统的ATP仿真模型 |
4.1.3 各仿真模块的ATP建模 |
4.2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原理 |
4.2.1 接地选线思路 |
4.2.2 故障时刻检测方法 |
4.2.3 基于相平面分析的特征矩阵的构造 |
4.2.4 利用模糊K均值聚类进行接地故障选线 |
4.3 接地选线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地选线方法的ATP仿真验证 |
5.1 几种故障仿真分析 |
5.1.1 相电压过峰值小电阻接地故障 |
5.1.2 相电压过峰值大电阻接地故障 |
5.1.3 相电压45°小电阻接地故障 |
5.1.4 相电压45°大电阻接地故障 |
5.1.5 相电压过零点小电阻接地故障 |
5.1.6 相电压过零点大电阻接地故障 |
5.2 接地选线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
5.2.1 波形伸缩变换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2 零序电流互感器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3 消弧线圈补偿度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4 电磁噪声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5 采样不同步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6 不同馈线数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7 线路末端高阻接地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2.8 电弧接地对选线方法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四、小电流接地系统非全相运行的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距离保护耐受过渡电阻及过负荷能力的方法研究[D]. 黄怡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配电网电压互感器非谐振故障分析研究[D]. 朱浩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基于广域相量信息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D]. 张健磊. 山东大学, 2021(12)
- [4]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差动选线及定位方法研究[D]. 王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5]不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分析与定位[D]. 曹丽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配电系统断线故障保护方案研究[D]. 康奇豹. 山东大学, 2018(01)
- [7]低压系统断零与缺相故障诊断技术及解决方案研究[D]. 陈雅芳.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0)
- [8]变压器中性点气水间隙与避雷器并联保护研究[D]. 李博江. 武汉大学, 2014(06)
- [9]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D]. 夏振武. 安徽大学, 2014(09)
- [10]基于波形伸缩变换和模糊K均值聚类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选线研究[D]. 郑新桃. 福州大学, 2014(09)
标签:中性点论文; 接地系统论文; 接地变压器论文; 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论文; 单相接地故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