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面平整度质量保证措施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田晓,高鹏[1](2020)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交通事业这个方面,交通事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建设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而在大量工程的建设之中,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建设经验。巴基斯坦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极为迅速,城乡道路的车辆迅速增加,日益增大的车流量对于道路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巴基斯坦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对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特点有了解,道路的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特点是,工程量大、内容复杂,对于施工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管理。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有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其运用的范围非常广,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路面的平整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路面平整度的科学控制,不仅有效提高了路面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程度,而且还会对于汽车的油量消耗、磨损状况等等方面有影响。在巴基斯坦KKH二期项目中,有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因此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向頔[2](2020)在《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国,每年的公路建设里程位于世界前列。路面工程直接反映了公路的外观质量和行车舒适性,沥青材料凭借其良好的路用性能成为了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首选。但是,国内的沥青路面饱受一些质量通病的长期损坏。路面质量问题一部分取决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设备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不够专业、承包商偷工减料等。仅让施工单位对这些人为因素进行自我监管是不够的,委托监理方对施工过程监控是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监理方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整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研究路面质量验收主控项目和影响因素,确定了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关键参数,包括沥青生产环节的沥青含量、集料级配、拌合温度和拌合时间,以及路面施工环节的施工机械工作参数。设计了各参数的监控响应范围和警告规则。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前端硬件和基于Web网页的后端软件,系统通过网页程序、SMS信息和现场警示灯对施工过程予以监控和反馈。该监控系统在麻昭高速已成功实施,与未实施系统的路段相比,部署了监控系统后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密度和在统计学意义上得到了显着改善。本文提出的监控系统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所分析和储存的信息也能为以后的路面养护提供决策支持。此外,针对GPS在隧道内无法有效定位施工机械的问题,本文开发了基于UWB(超宽带)技术的隧道内定位子系统。相比于容易受到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无线载波定位技术,UWB技术的高精度和抗衰减能力使其十分适用于半封闭的复杂隧道环境。对于可简化为一维场景的长直隧道,设计了基于平差调整的UWB粗定位系统,其在视距条件下的典型定位误差在10 cm以内。针对在非视距条件下UWB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设计了UWB/SINS二维精定位系统。通过分析UWB和SINS的噪声的来源和特性,在松组合的反馈校正型间接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剔除极端非视距条件,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简化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对UWB/SIN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系统比UWB单独定位系统降低了25.43%的定位误差,自适应滤波比标准卡尔曼滤波又能降低11.39%的误差,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自适应滤波的优越性。此外,在隧道现场进行了多次定位实验,定位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辅助隧道内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
吕华林[3](2019)在《沥青砼路面平整度控制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国道G106线鳌头镇西瓜地至梯面镇联民段路面改造工程为例,从施工组织、基层施工质量、沥青拌和料质量、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影响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探讨沥青砼路面平整度控制技术。
任岗[4](2019)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动态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中长期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km,繁重而集中的建设任务对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质量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而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在质量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高速公路工程质量评价大多是针对项目后评价,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性过程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不能很好地反映项目实施过程的实际质量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PDCA循环的动态质量评价控制模型,为更好的实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动态控制提供借鉴。本文基于质量的概念和内涵,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给出了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的定义,分析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的现状,指出目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施工质量全过程动态评价的思想,从人机料法环以及构成高速公路项目的单位工程的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工程质量评价的影响要素,建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速公路项目过程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X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结合PDCA控制理论,对该项目实施过程质量进行了三次阶段性综合评价,在评价前确定质量目标,通过评价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实现高速公路项目过程质量动态控制和项目质量的循环式上升,最终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可为今后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评价和动态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曾露[5](2018)在《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地热再生是一种较为先进、环保且快速的沥青路面维护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它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沥青和矿料,还可通过层间的热粘结来确保各沥青层的结构整体性。所以该工艺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效益更为显着。但项目施工现场由于质量控制的问题,限制了路面性能和服务水平的发展。就地热再生项目的施工质量受到许多要素制约,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应对这些影响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对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中的质量控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调查分析就地热再生及质量控制的基础理论,结合室内试验与施工现场检测,选取厚度、强度、平整度等指标进行了旧路面检测与评价。从技术、经济、环保等角度,对就地热再生与传统养护方式进行方案对比,选定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方案。通过配合比设计与控制,确定益阳大道项目的再生剂掺量及新沥青添加比例。从全要素、全过程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分析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基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和施工工艺,从施工全要素来分析益阳大道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质量控制的方法及工具来研究加热环节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摊铺与碾压质量控制这三大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其进行应用与评价。这不仅丰富了就地热再生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可指导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实践,从而更好地保证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孙德庆[6](2017)在《探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文中指出公路平整度即公路工程质量核心标准,从根本上影响着公路行车的安全。我们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体的分析,同时给出有效的控制举措,希望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
曲忠[7](2017)在《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已成为我国目前主流的路面结构形式,其噪音低、抗滑性能好、安全性高、车辙小、能见度高、平整度好、舒适性强的特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平整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对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28省道苏虞张公路改扩建工程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实例进行撰写。
石礼峰,刘子于[8](2016)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分析》文中指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随之而来的就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交通运输压力,道路工程建设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规模也越来越大,大多数的道路工程建设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结构形式,由于整个路面建设的工作强度高、实际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以及施工操作工序较多等特点对道路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直接的影响到整个路面施工的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多条道路监理工作经验,首先分析施工过程中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王火明[9](2014)在《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是由单个小尺寸(平面尺寸通常在30×30cm以下)预制块体铺筑在砂垫层上形成的一种特殊路面结构,可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辅助施工,其施工灵活且受天气影响小,对环境污染少。预制块路面是一种可以拆卸的“活路面”,块体可以重复利用,且便于就地取材,工程成本及环境压力小。因此,预制块路面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路面结构型式。目前在国外高等级公路中已有应用,但在国内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还是空白。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及破坏模式与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有着本质不同,以致在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养护维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受适用场合及使用规模的限制,国内缺乏对这种路面结构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目前尚无系统完善的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理论和结构设计方法,对其施工工艺、排水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验收标准等也几乎处于空白,因而严重制约了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论文依托云南磨(黑)至思(茅)高速公路建设,针对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结构设计方法、路面渗水特性及结构防排水设计、路用性能评价、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等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借助室内大型足尺环道试验场,按1:1比例铺筑不同结构组合的预制块路面,试验段考虑了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两种基层型式、考虑了细砂、水泥+细砂、乳化沥青砂浆三种接缝材料和2mm、5mm、8mm、10mm四种接缝宽度、考虑了2cm、4cm、6cm三种砂垫层厚度、块体尺寸为29cm×19cm×16cm(长×宽×高),通过调整铺砌方式考虑了16cm、19cm、29cm三种块体结构层厚度。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承载板试验实测不同结构组合下的预制块路面荷载-弯沉曲线,研究了块体平面尺寸、接缝材料类型、接缝宽度、砂垫层厚度、基层类型等对预制块路面承载力的影响,试验证实了块体层“拱效应”的存在;在荷载作用下块体层表现出“变刚度”的承载力特性,最终揭示了预制块路面承载力机理;2、提出了临界弯沉、荷载扩散系数、永久变形影响系数等预制块路面结构设计关键参数,通过承载力试验确定了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两种基层条件下,不同块体尺寸、砂垫层厚度和不同接缝宽度下的预制块路面临界弯沉值、荷载扩散系数取值范围、永久变形影响系数取值范围;3、通过室内足尺环道试验测试了在不同标准轴载作用次数下预制块路面平整度和接缝宽度的变化,研究了接缝宽度、砂垫层厚度、块体厚度以及荷载作用次数对预制块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模型;4、通过接缝渗水试验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接缝的渗水特性,研究了接缝材料、接缝宽度对渗水系数的影响,确定了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接缝的渗水系数取值范围,建立了预制块路面单位面积(1m2)的渗水量计算方法;5、运用ANSYS软件建立预制块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分析计算了块体厚度、基层厚度、路基模量等对于路表弯沉、基层顶面压应力和基层底面拉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路基模量是影响预制块铺面路表弯沉值的最主要因素,块体厚度和基层厚度对于基层底面拉应力有一定影响;6、建立了以路表车辙深度和基层底面拉应力为控制指标的基于力学的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提出适用于柔性基层的预制块路面车辙深度计算方法和适用于半刚性基层的预制块路面基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轴载换算方法和设计指标容许值范围;7、提出了适合于高速公路应急车道、服务区的预制块路面典型结构型式,制定了预制块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基于论文研究成果指导铺筑了600m混凝土预制块路面试验段,获得了成功。论文研究成果涉及了预制块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及结构设计方法、预制块路面结构组合及路用性能评价、预制块路面排水特性及排水结构层设计、预制块路面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质量验收方法以及经济性评价,为推动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申发义[10](2014)在《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关键工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快发展和汽车数量持续大幅增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频繁出现早期破坏现象。分析主要原因与路面本身材料选择和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不当有关,因此,针对沥青路面材料质量选择和施工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研究迫在眉睫。吉草高速是吉林省干线公路黑大公路(G202)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客货运输,该工程是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通关注,工程质量的优劣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核心。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普通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吉草高速建设项目为依托,对沥青路面的原材料的选择、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等施工工序以及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各关键工序的流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在进行大量调研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吉草高速材料选择的具体标准,指导吉草高速路面材料的优选;在进行室内试验后,对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并对材料选用以及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从沥青混合料施工时通常出现的离析、压实度不足或过度及平整度不足等现象作为切入点,分别对这三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善方法和措施。
二、路面平整度质量保证措施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路面平整度质量保证措施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概述 |
2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3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的措施分析 |
3.1 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提高 |
3.2 关于自动找平装置的有效运用 |
3.3 对于沥青混合材料的质量控制 |
4 结语 |
(2)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沥青路面质量问题 |
1.1.2 隧道施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
1.2.2 隧道内定位技术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
2.1 施工检查验收 |
2.1.1 压实度 |
2.1.2 平整度 |
2.1.3 厚度 |
2.2 施工质量监控 |
2.2.1 沥青拌合环节 |
2.2.2 路面施工环节 |
2.3 本章小结 |
3 GPS/UWB/SINS定位技术研究 |
3.1 GPS定位技术 |
3.2 UWB定位技术 |
3.2.1 工作原理 |
3.2.2 定位算法 |
3.2.3 不确定性分析 |
3.2.4 基于平差调整的UWB一维定位 |
3.3 惯性导航技术 |
3.3.1 基本原理 |
3.3.2 姿态解算 |
3.3.3 导航推算 |
3.3.4 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UWB/SINS隧道内联合定位系统设计 |
4.1 反馈校正型间接卡尔曼滤波 |
4.2 松组合 |
4.3 噪声自适应 |
4.3.1 噪声协方差矩阵 |
4.3.2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
4.4 极端视距条件判别 |
4.5 实验室实验与仿真 |
4.5.1 评价指标选取 |
4.5.2 实验室实验与噪声初值灵敏度分析 |
4.5.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仿真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
5.1 基于物联网的施工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
5.1.1 总体架构 |
5.1.2 硬件组成 |
5.1.3 软件设计 |
5.2 系统实施与分析 |
5.3 隧道现场定位实验 |
5.3.1 UWB一维定位实验 |
5.3.2 UWB/SINS定位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沥青砼路面平整度控制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沥青砼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 |
3 提高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
3.1 施工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的控制 |
3.2 路基与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 |
3.3 沥青混合料的控制 |
3.4 加强摊铺、碾压施工工艺控制 |
3.5 桥头、涵洞两端及伸缩缝处理质量的控制 |
3.6 摊铺作业施工接缝处理质量的控制 |
4 结语 |
(4)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动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动态评价与控制理论基础 |
2.1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概述 |
2.1.1 质量的概念内涵 |
2.1.2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内涵 |
2.1.3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
2.2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概述 |
2.2.1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的定义 |
2.2.2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动态评价的原则 |
2.2.3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
2.3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动态评价与控制相关理论方法 |
2.3.1 施工全过程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3 PDCA动态控制理论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3.3 各单位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3.3.1 路基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3.3.2 路面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3.3.3 桥梁与隧道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3.3.4 安全与环保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3.4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动态评价模型 |
4.1 建立因素集 |
4.2 建立评语集及其判断矩阵 |
4.3 确定因素集的权重 |
4.4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5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五章 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动态评价与控制 |
5.1 工程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自然环境 |
5.1.3 工程质量目标 |
5.2 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第一次动态评价与控制 |
5.2.1 质量评价的质量目标 |
5.2.2 质量评价的过程及结果 |
5.2.3 建立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5.3 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第二次动态评价与控制 |
5.3.1 质量评价的质量目标 |
5.3.2 质量评价的过程及结果 |
5.3.3 建立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5.4 X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第三次动态评价与控制 |
5.4.1 质量评价的质量目标 |
5.4.2 质量评价的过程及结果 |
5.4.3 建立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
2.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
2.1.1 就地热再生施工原理 |
2.1.2 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
2.2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势 |
2.2.1 就地热再生的优点 |
2.2.2 就地热再生施工的技术经济意义 |
2.3 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 |
2.3.1 质量控制原则 |
2.3.2 质量控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益阳大道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案的选定 |
3.1 项目概况 |
3.2 旧路面状况检测及其评价 |
3.2.1 路况调查 |
3.2.2 旧路面性能检测与评价 |
3.3 就地热再生方案的提出与比选 |
3.3.1 道路结构特性与工艺优势 |
3.3.2 方案的提出及其对比 |
3.4 选定实施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益阳大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 |
4.1 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 |
4.2 混合料原材料试验 |
4.2.1 原路面材料试验 |
4.2.2 新添加混合料原材料试验 |
4.3 新添加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
4.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益阳大道就地热再生全面施工质量控制 |
5.1 施工全要素质量控制 |
5.2 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
5.2.1 施工前路面检测 |
5.2.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
5.2.3 施工后验收检测 |
5.3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
5.3.1 加热环节质量控制 |
5.3.2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
5.3.3 摊铺与碾压质量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探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方式 |
3 结论 |
(7)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简介 |
2.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
2.1 沥青混凝土原材的选择 |
2.2 路面基层不平整 |
2.3 摊铺作业的影响 |
3. 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措施 |
3.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3.2 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控制 |
3.3 摊铺控制 |
3.3.1 沥青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应与现场摊铺能力相匹配 |
3.3.2 合理控制摊铺速度 |
(8)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分析 |
1.1 存在着路基沉降不均匀的现象 |
1.2 沥青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
2 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分析 |
2.1 提高相关标高的合格率, 为路面平整度提供支持 |
2.2 注重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的实际配制管理 |
2.3 注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碾压管理 |
3 结语 |
(9)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预制块路面结构组成及特点 |
2.1 路面结构组成及适用场合 |
2.1.1 结构组成 |
2.1.2 块体材料 |
2.1.3 适用场合 |
2.2 路面结构特点及典型破坏形式 |
2.2.1 路面结构特点 |
2.2.2 典型破坏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研究 |
3.1 预制块路面使用性能试验 |
3.1.1 抗滑性能试验 |
3.1.2 接缝渗水试验 |
3.1.3 平整度测试 |
3.2 预制块路面结构承载力试验 |
3.2.1 承载机理分析 |
3.2.2 室内承载板试验 |
3.2.3 接缝特性对承载力的影响 |
3.2.4 砂垫层厚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
3.2.5 块体几何尺寸对承载力的影响 |
3.2.6 临界弯沉值的确定 |
3.2.7 荷载扩散系数的确定 |
3.2.8 永久变形影响系数的确定 |
3.3 预制块路面结构耐久性试验 |
3.3.1 试验段铺面结构 |
3.3.2 路面平整度及接缝宽度的变化 |
3.3.3 接缝宽度对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 |
3.3.4 砂垫层厚度对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 |
3.3.5 砌块厚度对永久变形的影响 |
3.3.6 轴载作用次数对永久变形的影响 |
3.3.7 预制块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
3.4 预制块路面力学模型及有限元计算分析 |
3.4.1 力学模型及结构分析方法 |
3.4.2 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 |
3.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
4.1 预制块路面设计方法概述 |
4.1.1 CBR 法 |
4.1.2 基于弹性层理论的方法 |
4.1.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法 |
4.1.4 各种设计方法评述 |
4.2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设计 |
4.2.1 总体思路 |
4.2.2 设计原则 |
4.2.3 设计流程 |
4.2.4 设计指标选取 |
4.2.5 设计指标计算 |
4.2.6 轴载换算 |
4.2.7 设计指标容许值 |
4.2.8 预制块厚度设计 |
4.3 预制块铺面典型结构推荐 |
4.3.1 应急车道预制块铺面典型结构 |
4.3.2 服务区预制块铺面典型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渗水特性及排水设计 |
5.1 一般路面排水设计及要求 |
5.2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渗水试验研究 |
5.2.1 接缝类型 |
5.2.2 接缝类型对渗水系数的影响 |
5.2.3 接缝宽度对渗水系数的影响 |
5.2.4 不同接缝类型不同时间段的渗水量 |
5.3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渗水设计参数 |
5.3.1 设计渗水系数 |
5.3.2 渗水量预估模型 |
5.3.3 模拟降雨试验 |
5.4 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排水设计 |
5.4.1 预制块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
5.4.2 预制块路面排水结构层设计 |
5.4.3 应急车道排水设计 |
5.4.4 服务区排水设计 |
5.4.5 预制块路面防水损坏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制块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
6.1 路面结构层及原材料要求 |
6.2 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 |
6.3 路面验收及养护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依托工程实践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7.1 依托工程实践 |
7.2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关键工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质量标准及配合比控制研究 |
2.1 吉草高速原材料选用标准的探讨 |
2.1.1 关于粗集料的压碎值讨论 |
2.1.2 粗集料针片状含量控制标准 |
2.2 吉草高速材料控制的标准建议 |
2.2.1 吉草高速集料的建议控制标准及措施 |
2.2.2 吉草高速沥青的建议控制标准及措施 |
2.3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
2.4 配合比设计的控制要求 |
2.5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析的控制 |
3.1 沥青混合料离析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分类 |
3.1.2 各类型离析的影响因素 |
3.2 沥青路面离析检测与评价方法介绍 |
3.2.1 有损检测法 |
3.2.2 无损检测法 |
3.3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预防与控制技术 |
3.4 集料离析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及压实度控制 |
4.1 路面的平整度控制 |
4.1.1 路面平整度要求及评价指标 |
4.1.2 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
4.1.3 控制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及检测结果 |
4.2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控制 |
4.2.1 提高沥青路面压实度要求的必要性 |
4.2.2 标准密度的选择对压实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 |
2、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 |
3、分析了石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压碎值会有很大的变异性,尤其在高温时,压碎值会有很大的降低,基于这个原因,提出了高温压碎值控制指标 |
4、沥青路面离析的控制 |
5、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
6、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路面平整度质量保证措施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J]. 田晓,高鹏. 居舍, 2020(27)
- [2]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 李向頔.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沥青砼路面平整度控制技术探讨[J]. 吕华林. 公路与汽运, 2019(04)
- [4]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动态控制研究[D]. 任岗.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5]益阳大道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控制[D]. 曾露.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6]探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 孙德庆. 科学技术创新, 2017(19)
- [7]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控制[J]. 曲忠. 四川水泥, 2017(03)
- [8]施工过程中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分析[J]. 石礼峰,刘子于. 江西建材, 2016(01)
- [9]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力学行为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王火明. 重庆交通大学, 2014(12)
- [10]沥青路面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关键工序研究[D]. 申发义. 吉林建筑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