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广州音响唱片展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樊强[1](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陈忆澄[2](2020)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思尧[3](2020)在《都市“游牧” ——图瓦当代音乐组合“恒哈图”乐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恒哈图乐队是一支来自图瓦共和国的乐队,图瓦传统的民歌、演唱方式和乐器都是其音乐的核心元素。恒哈图也是一支“游牧”的乐队,不断在城市中巡演的他们,用音乐开拓了自己的“游牧”世界。恒哈图乐队还是一支多元化的乐队,音乐样式、音乐传播方式、音乐活动等方面的多元化使其活跃至今。图瓦共和国处于亚洲的中心,周围群山环绕,形成较为封闭又物种丰富的自然环境。因此,其传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同时,又拥有多样的声音素材,也孕育了图瓦人独特的声音世界、歌唱方式和传统乐器,这些都成为恒哈图乐队的源泉。恒哈图乐队演出和教学也使其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图瓦人逐水草而居,“游牧”是他们不可割舍的部分,恒哈图乐队也透过巡演方式、音响效果等方面表现着“游牧”元素。恒哈图乐队自1992年成立,便带着图瓦民族音乐元素开启了世界之旅,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游牧”世界,推动图瓦音乐走向世界。时至今日,其足迹已遍布世界34个国家,200多个地区,且拥有着广泛的知名度。恒哈图乐队在满足观众对图瓦音乐的聆听需求的同时,还大大拓宽了听众群体范围,使图瓦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活跃于城市间的恒哈图乐队,随着社会潮流和受众审美变化的影响,多年来一直在坚守中变化,在继承中创新,为图瓦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20多年间,乐队经历了诸多变化,组成人员先后4次变动,音乐样式、音乐传播方式、音乐活动等方面也逐步多元化发展。如今的恒哈图乐队呈现出以图瓦民族音乐为根,多种音乐元素相融合的独特音乐风格。除常规巡演外,乐队还参与电影配乐,开展音乐交流会、大师班等活动,力图通过多层面推广图瓦音乐文化。恒哈图乐队的音乐风格与运营模式为图瓦音乐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民间音乐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民间音乐的生命力在当今的语境下依然蓬勃。本文以相关文献及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以民族音乐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对恒哈图乐队的起源经历、音乐活动、演出场所以及音乐风格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从音乐多元化的视角,描述当代城市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恒哈图乐队,窥探民间音乐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新的发展方向。
何依兰[4](2020)在《人音版与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在《课标》的引领下,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按其要求编写了高中音乐教材,陆续出版并在普通高中学校广泛使用。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料,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教材明确教师的教授,引导学生的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述了音乐教材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作指导,遴选了两种版本的高中音乐教材,即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以及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和音乐教材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分别对两版教材的总体特点和框架结构、单元主题、单元内容、音乐知识、音乐活动以及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掌握各版本音乐教材的特色及优、缺点,总结音乐教材尚待改进之处,并结合教学实践从个人角度为修订高中音乐教材和教师使用教材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何牧文[5](2020)在《当代扬琴艺术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传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扬琴作为在我国流行多年的小众传统民族乐器,自明朝传入至建国前的时期内始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受制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扬琴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较其他民族乐器依旧显得不够成熟。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扬琴艺术也快速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方向迈进,扬琴音乐的发展逐步进入了繁荣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专业化教学中,扬琴艺术体系不断整合发展,其中变化最大的时期是自20世纪末起,这一时期的扬琴艺术无论在演奏技巧、音乐创作、教学体系等理论方面,还是在乐器改革、音乐传播发展等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之前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本文以音乐社会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将扬琴的发展传播过程带入音乐社会学概念中,使扬琴音乐的发展传播过程成为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音乐现象。首先,介绍了建国前后扬琴艺术的发展情况,根据音乐社会学原理对扬琴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进行基本的社会学分析,结合扬琴音乐的生产结构特性,对扬琴音乐的创作活动中的主动性、从属性、多重性以及伺服生产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其次,在音乐社会学的基础上对扬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音乐现象加以分析,并总结出扬琴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得以继续传播发展的内在动因。对扬琴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受众群体进行大致分类,具体分析了三种受众群体的类型及转化关系,指出现有受众群体及传播方式的差异及不足,扬琴艺术的基层发展不如高层次发展,故需要根据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与传播方式。最后,通过剖析扬琴艺术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传播过程中不断顺应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证明音乐社会学原理适用于各类乐器和任何事物,即不管时间和空间怎样发展变化,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客观规律。
吴静[6](2020)在《谭盾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之民族音乐特征及演绎》文中认为自1915年,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诞生以来,中国钢琴音乐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与西方钢琴音乐相比较,中国钢琴音乐尚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并不多见,并且风格和技术领域的定义不够严格。《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我国着名作曲家谭盾在大学期间创作的作品,该组曲由《秋月》、《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荒野》、《古葬》、《云》、《欢》8个乐章组成,结合了大量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并且在世界级舞台上演出,受到国内外听众的喜爱与赞赏,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之一。本文从民族音乐特征、版本比较以及演奏技法几个维度对《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组曲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归纳出该作品所蕴含的民族音乐特征,探讨如何使用钢琴演奏出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与韵味。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忆》组曲的民族音乐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组曲中民族乐器特征多样化,民歌小调的改编以及巫楚音乐文化的体现的描述,解析组曲中所蕴含的民族音乐特征,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2.对《忆》组曲的不同版本进行梳理。本文对该作品的乐谱版本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选取郎朗、Anna Goldsworthy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演奏家从音乐二度创作的角度,探究多样化风格。3.对《忆》组曲的演绎及演奏技法进行探究归纳。基于前文对该作品音乐特征分析以及对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对于该作品中的演奏技法,如:模仿民族乐器音色、民歌小调旋律以及巫楚音乐意境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并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归纳总结该作品的演奏技法,进而为该作品更好的演绎提供参考依据。
种雪[7](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金湘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文化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思想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使得中华文化能有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正逐步步入“地球村”。随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民族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大众的广泛追捧和喜爱,使一批非西方作曲家在学习和掌握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民族文化,进入世界音乐舞台。尹一桑、武满彻等作曲家的国际成就和影响,也推动了谭盾、陈其钢等一代青年作曲家的崛起,为世界音乐界注入了新的活力。音乐的感染力是通过多层次、艺术化的音响效果来实现的,乐队作为一种音响的艺术,在呈现时有它独特的魅力。20世纪末叶,民族乐器演奏水平高度发展,作曲理论与技术相对成熟,一批作曲家开始对民族交响乐的创作进行探索。金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技法、风格和个性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金湘的作品充满了奔放与柔情。虽然在美国留学,经常与现代音乐打交道,但他并没有迷失。他始终坚定地继承着民族传统,抒发着内心的声音。金湘的作品彰显了他的人文情怀,打破了传统与现代的藩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文章共分三个部分对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阐述:首先是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如何传承与发展;其次是对金湘创作理念的分析;最后是通过音乐本体,分析民族交响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主题、和声、结构、美学思想等。
刘秀珍[8](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李雅琦[9](2019)在《取精用宏 和而不同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间音乐内容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规定“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脉,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同时,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音乐教材的研究,因此要使传统艺术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就必须要重视民间音乐在教材中的编写。本文以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三版高中《音乐鉴赏》中的中国民间音乐内容进行文本分析与思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与方法、现状与核心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部分则是在研究三版教科书与教师用书的编排结构以及单元板块的基础上,具体对三个版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间歌曲与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发现三版教材中国民间音乐在教学内容及安排上大同小异,而在呈现形式以及音乐活动安排上各具千秋。第三部分主要对三版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编写进行思考,发现人音版在内容选取与活动安排上最为丰富;湘艺版在内容呈现形式上最为和谐;花城版在单元章节设置上最具特色,并据此提出完善单元框架设计、适当增删教学内容与优化内容呈现形式等建议。
刘振[10](2019)在《泉港北管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泉港北管,于福建地区而言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地方性乐种,最突出之特点便是其“混杂性”,如泉港北管的曲目源流分别来源于江苏、安徽、浙江及广东等地区,并取自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京剧等乐种之乐曲;其乐队所使用的提弦、月琴源于京剧,北嗳仔、北双清及伬胡均借用于莆仙戏,壳仔弦、乞食琴来自歌仔戏等;其音乐本体主要受到了南音及莆仙戏的影响;等等。如此外来乐种何以能扎根、繁盛于艺术多类、繁杂之泉港?经过历史漫长的浸礼,其于当地发生了哪些文化变迁?这都值得学术界去探讨、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流行于现泉州市泉港区的地域性乐种,名泉港北管,又称小调、小曲、曲仔、北曲,当地人多直称为北管,并无涉“台湾北管”或其它地域内“北管”,以此为辨别。由于历史材料的缺失及历史阔别之久远,故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以在世艺人口述、历史材料及少量历史物证为基础而构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搜集法、田野调查法、参与实践法、深度访谈法及音乐形态学、结构学分析法,对泉港北管的历时变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耙梳、研究,对其变迁内容进行详尽的展现、比较及分析,并对泉港北管未来发展之路予以鄙见。从宏观来说,笔者以长期搜索、梳理材料及研究为证,认为泉港北管主要于历时的传承、音乐形态、乐队构成、文化功能等方面发生变迁。从微观来说,泉港北管的曲谱来源呈现出地域、乐种多元化;当代创作于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发生转变;泉港北管受到了莆仙戏、南音之影响,并否认泉港北管流派之存在;其传承群体由单一趋向多元化,参与民俗仪式由多元走向单一化;泉港北管彼时与此时之文化功能同样不为一致;等等。总括而言,以笔者之视野观之,以上研究几乎涵盖了泉港北管的变迁整体外貌。
二、2003广州音响唱片展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广州音响唱片展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都市“游牧” ——图瓦当代音乐组合“恒哈图”乐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恒哈图之源 |
第一节 自然之源 |
一、地理环境 |
二、族源历史 |
第二节 文化之源 |
一、多信仰体系 |
二、多方式生活 |
第三节 音乐之源 |
一、图瓦的音色认知 |
二、图瓦的声音模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邂逅恒哈图 |
第一节 恒哈图成长之路 |
一、前身与起源 |
二、成员变化及个人经历 |
第二节 恒哈图之乐器 |
一、图瓦传统乐器 |
二、西方弹拨乐器 |
第三节 恒哈图之呼麦 |
一、起源之争 |
二、风格与分类 |
三、学习与技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恒哈图的“游牧”世界 |
第一节 “游牧”之迹 |
一、从美国到世界 |
二、从小酒馆到大剧院 |
第二节 “游牧”之音 |
一、声音名片 |
二、演出曲目之变 |
第三节 “游牧”之根 |
一、歌词中的韵律 |
二、歌曲中的“世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音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恒哈图乐队 |
第一节 音乐样式多元化 |
一、多种音乐样式相融 |
二、单一音乐样式的加入 |
第二节 音乐传播方式多元化 |
一、自然传播 |
二、技术传播 |
第三节 音乐活动多元化 |
一、音乐交流会 |
二、大师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人音版与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音乐教材研究意义 |
三、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步骤 |
五、研究方法 |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与音乐教材概述 |
1.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概念与目标 |
1.2 音乐教材的概念 |
1.3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与音乐教材的关系 |
2.两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分析 |
2.1 简介两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 |
2.2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 |
2.3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 |
3.两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比较研究 |
3.1 对两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框架结构的分析比较 |
3.2 对两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以及呈现方式的分析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当代扬琴艺术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扬琴艺术发展和音乐社会学的历史发展现状 |
一、建国前中国扬琴艺术的历史发展概况 |
(一)中国扬琴起源概述 |
(二)传统扬琴发展 |
二、建国后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情况概述 |
(一)当代中国扬琴型制发展 |
(二)当代扬琴艺术创作及风格的发展 |
三、音乐社会学在当代的发展情况概述 |
(一)音乐社会学与扬琴艺术的学科联系 |
(二)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明确扬琴艺术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扬琴艺术 |
一、扬琴艺术的生产结构 |
(一)扬琴创作中的积极主动性行为 |
(二)扬琴音乐生产的从属性和多重性 |
(三)扬琴音乐教育、音乐评论的伺服生产 |
二、扬琴艺术与“传必求通”的传播发展联系 |
(一)扬琴型制的演变与发展 |
(二)地域经济文化差异对扬琴音乐流派的影响 |
(三)作品风格、体裁和题材的多元化发展 |
三、扬琴音乐社会生产的本质 |
(一)富于创造硬性的音乐生产 |
(二)适应社会精神需求的生产 |
(三)非盈利、非商品性的生产 |
第三章 扬琴艺术音乐现象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
一、音乐职业对于扬琴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
(一)音乐职业出现的社会动因 |
(二)音乐从职者的社会需求 |
(三)音乐从职者的活动特点与社会功能 |
二、当代扬琴艺术的受众分析与发展思考 |
(一)扬琴音乐受众群体的基本现象分析 |
(二)受众群体分类系统图及其分析 |
三、扬琴艺术在音乐社会学中的传播与发展思考 |
(一)扬琴音乐的多元化教学活动 |
(二)扬琴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传播渠道 |
(三)提升扬琴艺术的专业性认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谭盾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之民族音乐特征及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谭盾及《忆》组曲背景介绍 |
二、《忆》组曲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民族音乐特征 |
第一节 民族乐器特征的多样化 |
第二节 民歌小调的改编 |
第三节 巫楚音乐文化的体现 |
第二章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之版本比较 |
第一节 乐谱版本比较 |
第二节 演奏家介绍 |
第三节 演奏版本比较 |
第三章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演绎 |
第一节 模仿民族乐器音色的演奏技法 |
第二节 民歌小调旋律的演奏技法 |
第三节 巫楚音乐意境的演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文化自信视域下金湘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一节 何为文化自信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
第四节 金湘及其创作理念 |
一、金湘简介 |
二、金湘音乐创作的五大学科分类 |
三、歌剧思维的四个方面 |
四、金湘传统音乐“三个层面”的分析 |
第二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主题旋律分析 |
第一节 主题旋律形态 |
一、持续性主题 |
二、扩展型主题 |
三、方向型主题 |
第二节 主题节奏形态 |
一、均分型节奏 |
二、长短音节奏 |
三、连音节奏 |
四、方整型态 |
五、自由散化 |
第三节 旋律调式调性 |
一、民族性五声调式 |
二、调性中心音 |
三、调性游移 |
小结 |
第三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和声技法分析 |
第一节 纯五度复合和弦 |
一、根据数量分类 |
二、根据首音关系分类 |
第二节 附加音和弦 |
小结 |
第四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的结构分析 |
一、西方传统曲式结构的保持与变化 |
二、多重结构与音色布局 |
三、民族乐队中音色的融合与统一 |
四、特色乐器与新音色的挖掘 |
小结 |
第五章 金湘民族交响音乐中的中国传统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取精用宏 和而不同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间音乐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比较研究 |
(二)中国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研究 |
(三)音乐教材中中国民间音乐内容文本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音乐教材 |
(二)中国民间音乐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概述 |
第一节 三版教科书编写比较 |
一、整体架构科学有序 |
二、单元设计略有不同 |
第二节 三版教师用书编写比较 |
一、框架设计各有特点 |
二、板块设计各有千秋 |
第二章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民间歌曲与歌舞音乐内容的文本比较 |
第一节 教学内容及安排的总体比较 |
一、曲目选择以民间歌曲为主 |
二、教学目标大致相同 |
三、课时安排差异不大 |
第二节 人音版中国民间歌曲与歌舞音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逻辑清晰、图文并茂 |
二、音乐活动:类型全面丰富 |
第三节 湘艺版中国民间歌曲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插图丰富、重点突出 |
二、音乐活动: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
第四节 花城版中国民间歌曲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导入内容具体、排版紧凑 |
二、音乐活动:重视本土民歌的传承 |
第三章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民间器乐内容的文本比较 |
第一节 教学内容及安排的总体比较 |
一、重视对合奏作品的收录 |
二、教学目标略有差异 |
三、课时安排大体相同 |
第二节 人音版中国民间器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形式简单、插图较少 |
二、音乐活动:各类活动比重相当 |
第三节 湘艺版中国民间器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编排合理、插图多样 |
二、音乐活动:重视对乐曲的鉴赏 |
第四节 花城版中国民间器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编排新颖、形式多样 |
二、音乐活动:重视自主探究学习 |
第四章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戏曲音乐内容的文本比较 |
第一节 教学内容及安排的总体比较 |
一、作品选择以京剧为主 |
二、教学目标略显不同 |
三、课时安排有所差异 |
第二节 人音版中国戏曲音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以文字说明居多 |
二、音乐活动:类型多样 |
第三节 湘艺版中国戏曲音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侧重点突出 |
二、音乐活动:关注音乐本体 |
第四节 花城版中国戏曲音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编写思维清晰 |
二、音乐活动:注重知识积累 |
第五章 湘艺版与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说唱音乐内容的文本比较 |
第一节 教学内容及安排的总体比较 |
一、收录乐曲体裁丰富 |
二、教学目标大体相同 |
三、课时安排差异略大 |
第二节 湘艺版中国说唱音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编排简洁、空白处多 |
二、音乐活动:重视艺术表演活动 |
第三节 花城版中国说唱音乐内容编写特点 |
一、呈现形式: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
二、音乐活动:重视音乐要素探究活动 |
第六章 对三版教材中国民间音乐内容编写的思考 |
第一节 三版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编写的优点 |
一、人音版:内容广泛、教学安排合理 |
二、湘艺版:图文并茂、重视合作学习 |
三、花城版:逻辑清晰、重视本土音乐传承 |
第二节 三版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编写的不足 |
一、人音版:过于重视知识学习 |
二、湘艺版:内容分散、课时紧张 |
三、花城版:细节方面存在不足 |
第三节 对三版教材中国民间音乐内容编写的建议 |
一、完善单元框架设计 |
二、适当增删教学内容 |
三、优化内容呈现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泉港北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界定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对泉港北管概述性介绍 |
(二)关于泉港北管的考源及流变研究 |
(三)关于对泉港北管历史、现状考察,再对其发展进行思考、讨论 |
(四)关于泉港北管与台湾北管相关研究 |
(五)关于泉港北管演唱、演奏教程或教材的编创 |
(六)关于泉港北管工尺谱及原创曲目出版 |
四、田野调查 |
(一)深入田野 |
(二)资料收集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泉港北管曲谱来源及音乐形态之变迁 |
第一节 泉港北管传统曲谱来源 |
一、泉港北管溯源说 |
二、泉港北管曲目来源的地域、乐种多元化 |
第二节 泉港北管的当代创作 |
一、泉港北管当代创作梳理 |
二、泉港北管当代创作分析 |
三、泉港北管创作当代变迁 |
四、泉港北管戏曲化之历程及其困难 |
第三节 泉港北管受其它乐种之影响及演唱语言之变 |
一、泉港北管莆仙化 |
二、泉港北管南音化 |
三、演唱语言之变 |
四、再论流派是否存在 |
第二章 泉港北管乐队之变迁 |
第一节 泉港北管乐队中乐器的取舍流变 |
一、传统语境中的乐队组合 |
二、乐队器物的加入与淘汰 |
第二节 泉港北管乐队阵式的变迁 |
一、传统乐队阵式排列 |
二、新编乐队阵式排列 |
第三章 泉港北管传承之变迁 |
第一节 单一到多样:传承群体多样化 |
一、单一孤立的传统传承群体 |
二、多元并存的现代传承群体 |
第二节 多元到单一:当下民俗仪式单一化 |
一、多元的传承仪式 |
二、单一的传承变迁 |
第三节 传承方式的变迁 |
一、传承方式之变 |
二、教学方法之变 |
三、泉港北管传承地域之变化 |
第四章 泉港北管文化功能之变迁 |
第一节 泉港北管在传统语境中的文化功能 |
一、参与多样仪式活动,满足多重仪式功能 |
二、规范与教化:规范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沾惹恶习 |
三、维护与凝聚:增进乡邻友好团结,调解村民之间矛盾 |
四、虚荣与时尚:满足崇尚“野蛮人”的心理 |
第二节 文化功能变迁之特征 |
一、文化功能削减与弱化 |
二、泉港北管“丧葬”符号唯一化 |
结论 |
附录 :采风实记 |
参考文献 |
一、工具书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期刊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2003广州音响唱片展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现当代艺术传播中的媒介转化研究[D]. 陈忆澄. 东南大学, 2020
- [3]都市“游牧” ——图瓦当代音乐组合“恒哈图”乐队研究[D]. 陈思尧.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4]人音版与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比较研究[D]. 何依兰. 西南大学, 2020(01)
- [5]当代扬琴艺术在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传承与发展[D]. 何牧文.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谭盾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之民族音乐特征及演绎[D]. 吴静.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7]文化自信视域下金湘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发展[D]. 种雪. 新疆艺术学院, 2020(07)
-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取精用宏 和而不同 ——三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间音乐内容研究[D]. 李雅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泉港北管变迁研究[D]. 刘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