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经前侧入路手术临床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彭宇杰,章彩珍,徐顶立,王扬,马维虎[1](2021)在《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上颈椎由枕骨髁(C0)、寰椎(C1)、枢椎(C2)及其相互连接的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结构组成。该部位解剖结构重要且复杂,若发生畸形、肿瘤、外伤、结核或风湿等病变,会导致上颈椎失稳,压迫脊髓、椎动脉和神经。上颈椎疾病通常症状较重且致残、致死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C0~2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暴露和置钉都较为困难,
周建伟[2](2021)在《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联合侧方单钉棒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侧方单钉棒固定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之间,我组收治的38例胸椎结核病例,清创植骨均从后外侧胸膜外入路进入,而根据病情不同,固定方式分别采用侧方单钉棒固定或后方钉棒系统固定,现回顾性分析此38例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38例病人随访均大于18个月(平均50.8±21.9个月)。平均手术时长297.0±68.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2.6±252.0ml,术后住院天数11.1±3.6天,术前CRP平均18.3±24.1mol/L,分别为1.1±1.2mol/L,8.2±4.4mm/h。术前VAS评分平均7.5±1.6,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0.6±0.8分,较术前显着降低。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平均6.3±4.7°,末次随访角度丢失约1.4±1.6°。神经功能评价按照ASIA分级,术前评价为B级共2例,C级3例,D级11例,E级22例。末次随访时,B级1例,E级37例,较术前显着改善。全部患者末次随访时均已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例于术后2个月出现手术切口部位窦道形成,经清创手术后治愈,并于二次手术后9个月复查时已形成骨性融合。2例患者术中出现壁层胸膜破裂,并于术中及时修补,对症治疗后痊愈。全部病例未出现脊髓损伤,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清创植骨融合术联合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治疗胸椎结核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后外侧胸膜外入路清除病灶的基础上,侧方单钉棒固定方式更适用于下段胸椎单节段病变及稳定性良好的病例,优势在于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而后方椎弓根固定强度更高,更适合于多节段病变,稳定性差,病情复杂的病例。
李成立[3](2021)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动物模型建立及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大鼠模型,并探讨不同压迫程度颈椎退行性病变与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组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轻度压迫组(n=30)、重度受压组(n=30),然后再按时间节点把压迫模型分为4、8、12周3小组。模型组在大鼠C5-7节段,切除椎板间的部分韧带,分别植入1.6mm×0.8mm×0.4mm和5.5mm×1.6mm×0.8mm两种尺寸的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压迫材料,建立轻度、重度压迫2组模型;对照组不置入水凝胶,同时2个模型组切除颈后肌群部分肌肉,加速颈椎退变。在术后第4、8和12周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斜板爬坡试验,处死后取C5-7节段椎间盘和脊髓部分,采用HE染色对相应节段的脊髓部分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TUNEL法对脊髓凋亡情况进行测定;然后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模型组和对照组C5-7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的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由斜板爬坡试验结果可知,4、8、12周各压迫模型组建模前与对照组术前的运动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各模型组大鼠所能承受的斜板角度均有下降,其中术后8,12周较对照组下降显着,且各组间差异明显(P<0.05)。大鼠脊髓标本HE染色发现,术后第4周,压迫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脊髓组织形态的退变程度在统计学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段的轻度压迫组出现神经元细胞变性、皱缩,重度压迫组神经元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出现明显皱缩,脱髓鞘并且空泡变性;至造模手术12周,轻度压迫组较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变性加重,出现严重脱髓鞘,轴突空泡变性;重度压迫组神经元细胞开始坏死,弥漫脱髓鞘和轴突空泡变性。同时,各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量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术后8和12周模型组小鼠椎间盘中的IL-1β等上述炎性因子的m RNA和蛋白含量均呈高表达水平,且表达水平随压迫程度和造模时间而上调。小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为压迫材料成功建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的脊髓损伤程度随造模术后时间递增,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各炎症因子逐渐增高,且表达水平依赖于退变程度和造模时间变化。第二部分经皮大通道内镜在颈椎后路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符合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和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颈后入路的经皮大通道内镜治疗,术后全部患者经同一医师进行定期随访并评估,随访期为12个月,收集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及住院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等)。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手术效果,行颈椎X线评估颈椎曲度(CSA、C2-7Cobb角)变化,CT、MRI观察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情况,JOA评分,VAS评分,颈椎曲度(CSA、C2-7Cobb角)行统计学分析,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在颈后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天、3个月和12个月)JOA和VAS评分与减压前1天评分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C2-7Cobb角术后与减压前1天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CSA角只在术后3天时与减压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45~110分钟,平均68.6±23.8分钟,术中失血量20~85ml,平均28±14.8ml,住院时间3~8天,平均4.5d。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在颈后路的临床效果,其中优良病例为29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达93.75%。术后CT和MRI显示脊髓或神经根管处压迫已解除。小结:颈后入路的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PED)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康复快的手术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第三部分颈椎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模拟经皮大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及C4-C7椎间盘应力的影响,为临床及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大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手术减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后C4-7椎间盘的活动度和最大应力。结果:术后模型中,C4-5椎间盘活动度和正常组相比较没有变化,C5-C6节段在手术模型组中前屈,背伸,左右弯曲及左右旋转上均较正常模型组活动度有所增加,其中左侧屈和右侧屈方向上活动度较正常增加最大,分别增加了4.61%和5.13%。C6-7节段在前屈背伸及侧弯上活动度较正常组略有增加,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为右侧弯曲时增加了6.07%,左旋时手术组较正常组活动度增加了0.5%,右旋时较正常组减少了0.11%。颈椎后路经椎板减压术后C5-C6节段的前屈、后伸的应力分别减少了1.64%和1.77%,左侧屈、右侧屈和左旋转最大应力较正常模型分别增加了1.64%、1.13%、1.81%,C4-5椎间盘2组应力保持不变。C6-7椎间盘应力,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除了前屈时减少,其他方向上均有增大,其中在右侧弯时最大应力增加最大为11.43%。C4-7在不同工况施加相应应力获得的两组模型整体最大应力值在前屈及后伸上分别减少了4.69%和10.08%,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右旋转上的最大应力值较正常模型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右侧屈时增加最大为9.95%。小结: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不会导致颈椎不稳的表现,但在颈椎动态活动时,相应椎间盘的应力有所增加,可能促进后期颈椎后期的退行性改变,总体来说术后各节段的活动度和最大应力能达到甚至是优于原来的正常状态。
曾艳平[4](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胡飞[5](2020)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 股直肌在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中的应用解剖学观察研究背景和目的:由于髋关节前侧肌肉配置极不规则,而且体位变动和术中牵拉会导致解剖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发生改变,因此DAA对于初学者而言存在较大的困难和较长的学习曲线。股直肌是构成DAA深层间隙的主要肌肉,股直肌的毗邻关系影响到整个DAA的显露过程,如何正确地处理股直肌及其毗邻关系是完成DAA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步骤,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研究与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尸体标本中模拟DAA显露过程,观察股直肌的形态其毗邻关系的变化,为髋关节前路手术的安全操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6具经过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湿性尸体标本,按照髋关节DAA入路的手术途径进行逐层解剖分离,观察股直肌形态及其毗邻解剖关系的变化。结果:①位于内下方的缝匠肌和外上方的阔筋膜张肌构成DAA第一层,两肌共同发起自髂前上棘,在起始部形成联合肌腱,没有明显肌间隙,在距离髂前上棘约(50±5.6)mm处两肌开始逐渐分开,分别走向大腿内外侧。股直肌肌腹从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分叉处穿出,体积较大,位于大腿前侧正中区域。②股直肌直头起自髂前下棘,位于浅层联合肌腱的下方,起始段腱性部分长约(50.3±6.2)mm,宽度约为(10±3.3)mm,沿股前区中线下行,远端肌腹部分走行于大腿正中皮下。臀中肌发起自髂骨上半部,呈扇形止于股骨近端的大转子背外侧面。臀中肌前上部分位于皮下,其前缘覆盖股直肌。臀中肌前缘与股直肌之间不是并列平行关系,从横断面观察臀中肌前缘覆盖着股直肌的外侧半,两组肌肉构成DAA入路的深层肌间隙。③股直肌以粗大腱性直头起自髂前下棘凸起部,扁阔的返折头起自髋臼内上方,两个起点的交汇点距离髂前上棘约(20±3.5)mm。股直肌近端(26±32)mm部分与髂腰肌相毗邻,髂腰肌从盆腔前方穿出后紧贴髋关节前内侧关节囊走行,髂外动脉和股动脉从髂腰肌与股直肌间隙内移行、穿出。④股动脉沿髂腰肌股直肌间隙内后侧走行,距离股直肌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28±6)mm。旋股外侧动脉发起于股深动脉的起始部,升支沿着股直肌外侧缘上行至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分成2~3个细小分支,并组成血管网。⑤髋关节前关节囊起始于髋臼上缘的盂唇,完整包裹整个前侧股骨头颈部,止于转子间线。内侧关节囊被股直肌起始部覆盖,需用锐刀将股直肌返折头向内侧剥离,才能显露关节囊的内侧部分。前侧关节囊的远端被股外侧肌覆盖。⑥切除前关节囊可显露股骨头的面积约占整个股骨头表面积的1/3~1/4,大部分股骨头位于髋臼窝内不能直接显露,锯断股骨颈后从前方取出股骨头较为困难。该入路股骨颈的前面、内侧面能得到充分显露,股骨颈截骨的操作空间也较大。股骨颈的内侧面邻近髂腰肌,股骨颈的外侧面邻近股骨大转子肩部,股骨颈后侧面邻近髋臼后壁,在截断股骨颈时,内外侧面都应当用拉钩妥善保护。结论:股直肌直头、返折头及近端交汇移行部是直接前方入路操作最困难的解剖部位,正确辨识股直肌毗邻关系是完成DAA入路的关键点。第二章 侧卧位直接前路全髋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背景和目的:全髋置换采用直接前侧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具有保留外展肌群和术后快速康复的优点,但是在平卧位开展DAA对髋臼和股骨的显露有限,由此导致假体对线不良和术中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有学者已经尝试在侧卧位下进行DAA全髋置换,并推测侧卧位可能更有益于术中假体的准确安装,但是目前尚缺乏有关侧卧位DAA全髋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对照性研究,本课题将其与临床常用的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THA术后假体的影像资料作比较,目的是评估采用侧卧位DAA方法安放假体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92例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男109例,女83例,年龄60~81岁,随机分成两组:102例采用DAA入路;90例采用PLA入路。随访时间4.1~5.6年,平均5.1年。所有患者术后摄片和股骨近端CT检查,图片资料应用PAC(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软件处理,分别对两组髋臼杯的前倾角、外展角、旋转中心水平移位距离、旋转中心的垂直移位距离、臼杯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的例数、臼杯位于“靶向角度”内的例数、股骨柄在冠状位和矢状位的中置率、股骨柄的前倾角、柄-髓腔匹配率、股骨偏心距的差异、小转子-泪滴间距、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松动、异位骨化进行评估。结果:DAA组臼杯前倾角为(14.3°±4.2°),PLA组为(8.6°±3.8°),DAA组臼杯前倾角比PLA组大(P=0.001);DAA组臼杯外展角为(41.3°±3.2°),PLA组为(41.5°±3.3°),P=0.454。DAA组有96例(94%)前倾角和外展角都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PLA组为83例(92%),P=0.602。DAA组臼杯前倾角有82例(80.4%)位于靶向前倾角区间,PLA组为59例(65.6%),P=0.020;DAA组臼杯外展角有90例(88.2%)位于靶向外展角区间,PLA组为73例(81.1%),P=0.169;DAA组臼杯有74例(72.5%)前倾角和外展角都位于靶向角度区间,PLA组为48例(53.3%),P=0.006。DAA组髋臼假体旋转中心水平移位距离为(0.80±0.13)mm,PLA组为(0.73±0.11)mm,P=0.122。DAA组髋臼假体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为(0.85±0.07)mm,PLA 组为(3.96±0.21)mm,P=0.031。DAA组股骨柄在冠状位中置率为93.1%,PLA组为94.4%,P=0.709;DAA组股骨柄在矢状面中置率92.2%,PLA组为95.6%,P=0.332。DAA组股骨柄的前倾角为(11.2°±1.3°),PLA 组为(11.8°±1.1°),P=0.708。DAA 组有 89例(87.2%)髋股骨柄与股骨髓腔匹配良好,PLA组为78例(86.7%),P=0.904。DAA组术后患侧股骨偏心距与健侧的差异平均值为3.1mm,术后重建率为89.8%;PLA组术后患侧股骨偏心距与健侧的差异平均值2.9mm,术后重建率为88.9%,P=0.602。DAA组双下肢长度差异的平均值为(2.5±0.5)mm,93例肢体长度差异小于5mm,可接受率为91.2%;PLA组双下肢长度差异的平均值为(2.8±0.3)mm,80例肢体长度差异小于5mm,可接受率为88.9%;两组间双下肢长度差异的可接受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596)。两种入路影像学可观察到的并发症包括:DAA组有一例术中大转子骨折,予以钢丝缝扎,3个月后完全愈合;另有1例在安装股骨柄时引起股骨距骨折,骨折线位于小转子上方,不影响假体稳定性,没有做特殊处理。PLA组1例骨折大转子尖部撕脱骨折,2例股骨距骨裂纹骨折,一例发生术后脱位。到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没有假体松动、下沉。DAA组有7髋出现异位骨化,PLA组为6髋,两组间异位骨化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957)。结论:(1)从髋臼侧假体位置分析,侧卧位DAA臼杯的前倾角和外展角更接近靶向角度,旋转中心的垂直移位更小,髋臼假体定位的准确度比PLA入路高。(2)从股骨侧假体位置分析,在侧卧位行DAA全髋置换股骨侧操作是安全、便捷的,能够取得与PLA入路相似的股骨柄中置率和髓腔匹配可接受率,不会增加柄的对线不良和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第三章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疗效分析研究背景和目的:全髋置换是治疗强直髋最有效方法,由于强直髋解剖和病理生理的改变给THA的手术显露和假体安装都带来很大困难,与普通置换相比较,强直髋置换的手术难度和风险性都显着增高。因此,对于强直髋置换,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入路和体位以改善显露、降低手术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侧卧位DAA-THA具有创伤小、脱位率低的优点,在普通髋置换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对于像强直髋这种活动度丧失、畸形重的髋关节病变,采用侧卧位DAA-THA是否安全有效?是否能让患者获得最大裨益?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侧卧位DAA和PLA全髋置换治疗AS强直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目的是评价侧卧位DAA-THA应用于强直髋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采用全髋置换治疗的128例AS伴髋关节强直患者,其中男109例,女19例;年龄26~66岁,平均43岁;88例为纤维性强直,34例为骨性强直。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成两组:72例采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年龄(43.6±11.3)岁;56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年龄(42.4±12.5)岁。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病例数、肌酸激酶、ΔCRP值、VAS评分、阿片类止痛药用量、髋关节总活动度和屈曲度、Harris评分、外展肌力、BASFI评分、髋臼杯的前倾角和外展角、股骨柄的中置率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DAA 组的切口长度较 PLA 组短[(8.6±1.6)cm 与(12.8±1.8)cm]、手术时间较PLA组短[(82± 15)min与(96±19)min]、手术失血量较PLA组少[(486±40)ml 与(620±50)ml]、输血率较 PLA 组少(20.8%与 60.7%)、术后第一天晨5:00AM肌酸激酶较PLA组低(506u/L 与972u/L)、ΔCRP值较PLA组小[(32±3.7)u与(45±3.8)u],有显着差异。DAA组术后第一天和第五天VAS评分低于PLA组;术后1个月以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DAA组有43例(59.7%)术后不需要额外的杜冷丁止痛,PLA组有21例(37.5%),P=0.013。DAA组阿片类药物使用总剂量为3400 mg,PLA组为4600 mg,P=0.021。随访2~6年,平均4.3 ± 1.4年。DAA组术后2个月总活动度为(120.6°± 16.2°),屈曲度为(74.7°±13.6°);PLA组术后2个月总活动度为(90.5°±13.2°),屈曲度为(60.4°± 11.4°),两组无显着差异。两组的总活动度和屈曲度在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均没有统计学差异。Harris评分:DAA组术后1个月为72.2±5.3,PLA 组为 63.8±4.2;DAA 组术后 2 个月为 81.2±5.2,PLA 组为 78.8±4.5,术后一个月和两个月评分有显着差异;但两组术后1年以后无统计差异。DAA组术后2个月时外展肌肌力优良率为72%,PLA组为31%,P=0.000;DAA组术后6个月时外展肌肌力优良率为86%,PLA组为54%,P=0.01;两组间1年以后的外展肌肌力优良率无显着差异。DAA组和PLA组的BASFI评分在末次随访时都较术前有明显降低,但无显着差异。X片测量DAA组髋臼杯前倾角(18.9°±2.1°)较PLA组(12.6°±1.9°)大,有统计意义。DAA组臼杯外展角(42.6°±2.6°)与PLA组(43.1°±2.1°)比较差异无显着性。DAA组股骨柄柄的中置率为91.7%,PLA组柄的中置率为92.9%,无显着差异。DAA组术中并发症包括3例股骨近端骨折,1例TFL撕裂。PLA组术中并发症包括2例股骨距骨折,3例髋臼侧过度磋磨致骨缺损(2例后壁,1例前上壁)。DAA组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红肿,2例LFCN损伤,2例小腿DVT。PLA组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DVT,1例切口感染,2例脱位,。DAA组8髋(11.1%)出现异位骨化,Brooker Ⅰ级5髋,Ⅱ级3髋;PLA组15髋(26.8%)出现异位骨化,Brooker Ⅰ级8髋,Ⅱ级6髋,Ⅲ级1例。DAA组异位骨化发生率较PLA组低(P=0.022)。结论:对于AS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采用侧卧位DAA-THA,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早期功能好,值得临床推广。
魏峰[6](2020)在《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胸椎是脊柱结核比较常发生的部位,近年来,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一期两路手术进行了切口改良,即采用弧形切口后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及脊柱内固定术,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本次临床研究我们对改良弧形切口一期后路与传统一期两路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证据支持。目的通过对一期改良弧形切口后入路与传统一期两路两种手术方式应用于胸椎结核治疗效果的对比,探讨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为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胸椎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选择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即一期后路改良弧形切口入路组(行改良弧形切口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经肋横突关节病灶清除、植骨融合32例),对照组即传统一期两路组(行后路钉棒内固定、侧方入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6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观察指标(Cobb’s角矫正角度)、实验室检验观察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核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Cobb’s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s角矫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1月、3月血沉与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2%,小于对照组复发率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一期后路改良弧形切口入路手术方法治疗比采用一期两路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后凸畸形矫正更好,脊柱稳定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
何春耒,黄世桥,杨千绮,艾芳,陈睿云[7](2020)在《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分别是前侧入路组(57例)、后侧入路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2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Harris评分评价),随访期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侧入路组手术切口、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用时均明显低于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术后随访各时点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访各时点前侧入路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术后均无骨水泥反应,其他并发症也不多见,有且均为轻微,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后侧入路更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
林豪[8](2020)在《颈长肌及椎动脉在颈椎MRI中的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时至今日,大部分研究是从大体标本上测量了颈长肌、椎动脉及其相关结构的数据,仅有一篇文献是从健康人颈椎MRI中测量颈长肌与钩状突的相关数据,但它所测量的数据单一,并且没有对比颈椎病患者与非颈椎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椎MRI中颈长肌与椎动脉的相关参数在颈椎手术中的关系,并对比它们在颈椎病患者与非颈椎病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探讨其对于提高颈前路手术安全性的指导意义。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最终收集了80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颈椎MRI资料,包括颈椎病患者与非颈椎病患者,入院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其中男性32人,女性48人。根据年龄分为4个组。测量的参数包括从C2/3至C6/7各个椎间盘层面的颈长肌间距、双侧颈长肌距离、椎动脉间距、双侧椎动脉距离、双侧颈长肌高度。结果:双侧颈长肌间距从C2/3至C6/7逐渐增加,双侧颈长肌高度从C3/4至C6/7逐渐减少,双侧椎动脉距离在各水平无明显差异,椎动脉间距从C3/4至C6/7逐渐增加。男性的颈长肌高度较女性更大。颈椎病患者与非颈椎病患者相比,双侧颈长肌距离和颈长肌高度更大,颈长肌间距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颈长肌间距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椎动脉距离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椎病患者的颈长肌距离、颈长肌间距和颈长肌高度均大于非颈椎病患者。牵拉颈长肌的安全距离为C2/3、C3/4和C4/5水平左侧6mm,右侧6.5mm;C5/6水平左侧6.5mm,右侧7mm;C6/7水平左侧7mm,右侧8.5mm。因为右侧颈长肌距离更大(P<0.05),推荐选择右侧进行手术。
林豪,罗小辑[9](2020)在《颈椎前路手术应用解剖研究进展》文中提出1958年,有学者首次提出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时,从颈椎前侧入路行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良好治疗效果[1]。颈椎前侧入路可用于治疗颈椎感染、肿瘤骨折、退行性病变等[2]。颈椎前路手术可以去除压迫血管、神经根或脊髓的致压物,从而缓解症状[3]。两侧颈长肌内侧缘之间操作可以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则需要扩大侧方减压,需要切除增生的钩椎关节。在此过程中,需要开放横突孔前壁并把椎动脉推向外侧,此时
袁腾飞,孟肖利,刘绍严,李鉴,赵兵,万经海[10](2019)在《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6例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采用了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后正中入路13例,经前侧方入路12例,前后联合入路分期手术1例;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随访4~60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无明显脊柱畸形发生。结论大多数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能够经半椎板入路一期手术切除;与传统的全椎板手术方式相比,半椎板入路创伤较小,几乎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二、颈椎经前侧入路手术临床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经前侧入路手术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术入路 |
1.1 口咽入路 |
1.2 咽后入路 |
1.3 鼻腔入路 |
2 内固定技术 |
2.1 经寰枢椎关节螺钉内固定 |
2.2 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 |
2.3 齿突螺钉内固定 |
3 结语和展望 |
(2)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联合侧方单钉棒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
1.2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 |
1.3 脊柱结核的病理生理学 |
1.4 脊柱结核的诊断 |
1.5 脊柱结核的治疗发展历史 |
1.6 胸段脊柱结核的特殊性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处理 |
2.2.2 术中操作 |
2.2.3 术后处理 |
2.2.4 评价指标 |
2.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围术期相关资料 |
3.2 影像资料随访 |
3.3 并发症情况 |
3.4 神经功能情况 |
3.5 内固定不同组间比较的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后外侧胸膜外入路 |
4.1.1 手术操作要点 |
4.1.2 病灶清除范围的把握 |
4.1.3 入路优劣势和适应症探讨 |
4.2 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的比较 |
4.3 手术指征和时机的把握 |
4.4 植骨方式及植骨材料的选择 |
4.5 抗结核药物在胸椎结核治疗中的角色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对照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动物模型建立及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皮大通道内镜在颈椎病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颈椎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的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典型病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股直肌在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中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侧卧位直接前路全髋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影像学评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疗效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术臼杯置入角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录:英文论文1 |
附录:英文论文Ⅱ |
(6)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典型病例 |
综述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对象 |
1.2 一般资料 |
1.3 手术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 特殊体位与要求 |
1.3.3 前侧入路 |
1.3.4 后侧入路 |
1.3.5 术后处理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两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 论 |
(8)颈长肌及椎动脉在颈椎MRI中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颈椎前路手术应用解剖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颈椎前路手术应用解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椎动脉 |
2 颈长肌 |
3 颈椎 |
4 小结 |
(10)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手术方法 |
1.4 术后处理与后续治疗 |
1.5随访 |
2 结果 |
3讨论 |
四、颈椎经前侧入路手术临床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J]. 彭宇杰,章彩珍,徐顶立,王扬,马维虎. 脊柱外科杂志, 2021(03)
- [2]一期经后外侧胸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联合侧方单钉棒或后方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分析[D]. 周建伟. 兰州大学, 2021(12)
- [3]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D]. 李成立.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置换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 胡飞. 山东大学, 2020(04)
- [6]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D]. 魏峰.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7]经前侧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 何春耒,黄世桥,杨千绮,艾芳,陈睿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16)
- [8]颈长肌及椎动脉在颈椎MRI中的解剖学研究[D]. 林豪.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颈椎前路手术应用解剖研究进展[J]. 林豪,罗小辑. 现代医药卫生, 2020(06)
- [10]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J]. 袁腾飞,孟肖利,刘绍严,李鉴,赵兵,万经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