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的发展走向何方?

小城镇的发展走向何方?

一、小城镇发展走向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君,王林容,齐立博[1](2021)在《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发展路径探索——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城镇是城尾乡首,是城乡过渡的主体和代表,是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苏南地区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率已经接近80%,在城乡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小城镇发展依然面临许多困惑。本文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常熟市为例,详细剖析了该类地区小城镇呈现出的特点与困境,提出特色多元发展、政策复合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等发展路径,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城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高祎博[2](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陈水映[3](2020)在《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创建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学界对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学术跟进也正在朝着多元面向展开。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强调“产”“城”“人”“文”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发展理念。新时期,旅游特色小城镇的产城融合发展对于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完善中国城镇空间形态和布局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深化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截至目前,针对旅游特色小城镇自身特性来讨论产城融合发展议题的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论文以此为背景提出期待解决的主要研究问题: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何种机制推动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产生哪些深层次影响?探讨这些议题,对当下旅游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又有怎样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启发?基于以上追问,文章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以河南省神垕镇为例,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扎根理论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援引演化经济地理学、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理论体系,沿着“产城融合—影响因素—发展机制—空间效应—发展启示”的逻辑主线,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理论抽象。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文章提炼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产业发展能力、旅游吸引力、城镇建设、地方精神、政府作为和外部情境等6个主范畴、19个次范畴和69个下属概念构成,其中部分影响因素与前人研究新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议题获取的成果相呼应;同时,文章在对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也针对旅游特色小城镇本身特质提炼出部分新的概念和范畴,如城镇建设对应的“景镇一体化”、旅游吸引力对应的“文化积淀”等。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发展能力、旅游吸引力、城镇建设、地方精神4个因素对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较为显着,其中产业发展能力发挥主导作用,城镇建设起着辅助作用,地方精神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内生力量,而旅游吸引力通过统合协调推动着城镇传统产业的旅游化升级和城镇整体风貌的景观化重构。(2)文章以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剖析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演化过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历史关联性,包括产业主导机制和城镇辅助机制。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主导机制是传统产业演化与旅游化升级,传统产业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和技术持续创新为基础,具有高度路径依赖演化特点,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新时期进行旅游化升级,逐渐形成了传统产业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辅助机制是城镇协同演化与旅游功能重构。在产业演化进程中,城镇功能随产业发展而进行协同演进和适应性调整,经历了迂回曲折、不断调适和跃迁的演化路径。文章建构了在历史演化视角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分析框架。(3)论文以极化-涓滴效应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从“镇村联动”这一空间整体视角出发,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在产业辐射效应、文化联动效应和城镇延伸效应三个方面的测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健康距离模型对案例地所辖的14个行政村进行了定量测度。测量结果显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经济增长、文化复兴、现代乡土社会培育等均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这与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相一致,体现了小城镇产城融合的时代价值。同时,空间效应亦受乡村地理距离、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因素影响。与已有研究相比,文章的创新贡献如下:(1)拓展了产城融合理论涉及面。已有研究大多是结合大城市新城区、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等城市空间的产城融合发展议题进行探讨,文章以旅游特色小城镇为空间单元,将产城融合与旅游特色小城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功能重构以及镇村联动等方面联系起来。并从历史演化视角,进一步构建了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协同演化的机制,探讨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为什么”和“如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这一研究成果为旅游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理论解释空间。(2)发展了对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认知。文章研究得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是一个动态演化、长期历史积累的过程,这一演化过程不但依赖产业和城镇的协同演化,而且还依赖地方精神、政府作为、外部情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部分创建者因过度迎合市场,追逐短期效益,导致旅游特色小城镇面临千镇一面、后续乏力的严峻问题。文章这一认知,对于进一步完善旅游特色小城镇创建的理论体系和指导实践都有意义。(3)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框架,深化和发展了“镇村联动”发展理念。文章基于极化-涓滴效应为理论视角,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空间效应评测指标体系,并测度了产业辐射效应、文化联动效应和城镇延伸效应的表现。文章通过观照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议题,加深了对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外部性理论的探索和认知,实现了旅游学术研究与实践需要的有效衔接。

赵川中[4](2020)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文中提出从广泛联系农村地区,到减缓“民工潮”社会压力,再到带动“三农”领域发展,我国小城镇所发挥的价值也跟随城镇化的深入而逐渐提升,成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小城镇在类型、规模、所处城镇化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从小城镇发展动力上来看,传统的小城镇通过连接农村来提供商贸服务功能,工业型小城镇通过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提供产业带动功能,城郊型小城镇通过承接大城市外溢提供疏散功能,旅游型小城镇通过开发自然风景资源提供游憩功能,小城镇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在研究中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几个村庄凝聚成可自给自足城邦之时,便是城市形成之时。其初衷是为了生存,其持续动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1,亚里士多德这一本源性的阐述解释了城市存在的本质,而城市因规模过大产生负面效应的时候,便会有居民考虑离开大城市。目前,城镇化率较高的大城市在空间上正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掘,城市中心城区边界扩张并涵盖郊区的速度逐渐放缓,大城市之于其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关系也由吞并向各自独立转变。这些未被内化为城市中心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动能上面临着被动增长推力减少和主动发展经验不足的挑战,在空间上面临着空间发展分散、设施不够均好、城乡二元分化等问题。本论文正是以大城市周边这一地理区位共性入手,探寻该类小城镇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研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空间发展策略。为了明晰我国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状态,本研究采取了问卷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系统盘点我国小城镇因毗邻大城市,而出现的无序、分散的典型空间特征。并通过遥感数据揭示背后的空间形态原因,包含组团不紧凑导致服务设施效率低下、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管控引导不够致使组团缺乏协同、城乡观念差异分化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为提高策略制定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本研究采取了指标选取、体系构建、赋值研究的方法,将重点、难点进行析出。最终,提出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一、转变空间发展思路,镇、村统筹考虑;二、面向实施管理,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三、倡导价值观的多元化,塑造和谐共融的城乡风貌;四、注重历史记忆的传承,强化居民归属感。在实证研究上选取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在研究该镇自1984年以来的空间演进规律后,进行了四大空间发展策略的适用性分析,最后在国土资源评价、空间结构、生态网络、组团结局、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期望通过本研究为当下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翟羽佳[5](2020)在《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在不断向前推进,特色小镇的提出与建设为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旅游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对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及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经过近几年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大力建设,各地也都分别培育出一批以发展旅游为主、产业特色显着、宜居宜业和富有活力的小镇,并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地区在进行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时出现盲目跟风、急于求成、定位不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已建成的一些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能力不足,不能以一个健康的形态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为避免各地对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盲目跟风以及为已在规划建设中的旅游特色小镇找出提升小镇未来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通过对与特色小镇、旅游特色小镇以及旅游发展潜力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结合当前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从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旅游发展保障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的因素;在总结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旅游学与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征询相关专家意见,从产业发展潜力、旅游发展潜力和发展保障潜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随之,选取云南省的弥勒可邑小镇、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和屏边滴水苗城三个省级旅游特色小镇为案例地做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各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统计学中的多目标线性函数法对三个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进行测评并对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发展潜力测评结果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小镇中,弥勒可邑小镇发展潜力值最高、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次之、滴水苗城发展潜力得分值最低;最后,根据对三个旅游特色小镇各层级发展潜力测评结果的详细分析,从产业发展、旅游发展以及小镇系统功能完善等几个方面为三个旅游特色小镇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潘兵[6](2020)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小城镇伴随国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在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下,我国小城镇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区域化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特色发展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现阶段中国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已经出现分化特征,但这种分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初级“区域分异”向高级“区域分工”的阶段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分类管理”引导小城镇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小城镇转型实践中的现实需求,也是城镇化理论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浙江省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行地,在小城镇特色培育方面一直给予极大的政策扶持,其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政策与经济的双轮驱动下,各发展要素不断聚集在浙江省小城镇空间区域,为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提供了机遇。本研究基于此背景下选择了浙江省小城镇作为研究案例,立足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探索专业化分工发展的新路径方案,为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国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采用min-max标准化、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小城镇职能评价的各项指数;运用优化后的哈里斯-纳尔逊统计分析法划分了浙江省小城镇的主导职能类型,确定小城镇的职能发展方向。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浙江省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方案,对省域小城镇的政策供给予以分类指引。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小城镇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外高度专业化小城镇的案例梳理,明确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总结国外小城镇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路径方法;接着在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下,分析城乡融合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剖析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的现状,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对小城镇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指出在未来路径设计中需重视其对小城镇发展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展开实证分析,对小城镇建设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角度提出小城镇专业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类管理引导区域平衡发展是诸多发达国家小城镇培育政策制定的核心思想;扩大小城镇政府职权、营造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氛围、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在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城乡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再组合过程,城乡融合发展和小城镇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城乡发展要素在小城镇这个特定空间集聚、融合的过程。目前,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的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格局尚未建立,制度要素城乡供给差异明显。而城乡融合战略的提出有效打破了生产要素和制度要素的现状困境,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全面促进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发展,基础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化分工协作。要充分认识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制度要素均等供给给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政策制定要以建立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格局、优化制度要素城乡合理配置为原则,引导小城镇的专业化分工发展。(3)基于数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浙江省实证研究表明,目前省域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空间极化、人口区域集化以及职能类型分化;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经济、人口、职能的空间格局分析,发现是否毗邻都市区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由分异到分类、再到分工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方案。不同城镇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与分工方向,其发展路径和政策供给导向理应有所差异,要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与职能比较优势,分区域(都市区和非都市区)、分类型(综合服务型、旅游服务型、工业生产型、农业发展型和一般型)针对性提出战略指引与政策供给,从而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

马程[7](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周悠然[8](2019)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西张庄“毛呢小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创造性的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特色小镇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以建制镇为重点打造的创新型空间,它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制度创新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镇的建设从浙江省的成功试点到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如今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国家也针对特色小镇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政策的支持。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与与会代表团讨论指出,要始终保持特色小镇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央和各地区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中也提出了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和设计,指出政府部门要大力加强对特色小镇的引导和规划,但是在特色小镇的实际的建设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建设特色小镇仅仅是为了政绩工程跟获取国家政策的优惠等,这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初衷相违背,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特色小镇开创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特色小镇的建设本身就是需要多方主体和复杂的组织系统的共同的运作,因此优化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显得至关重要。西张庄镇作为山东省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小镇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极具特色的毛呢纺织产业资源,开拓出了一条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小镇建设之路。然而因为特色小镇的建设起步时间不长,战略发展构图不清晰,中央和省市层面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原因,所以镇政府在推进“毛呢小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建设资金不足,政府面临财政压力;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发展受限制;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配套亟待跟进;“毛呢小镇”建设用地指标少;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其成因,包括政策落实不到位、镇政府财力薄弱;政府存在越位现象,职能定位不准;政府服务职能缺位,配套政策不完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繁琐;政府人才引进力度不足;镇政府权力的有限性,以上这些因素制约了小镇的发展速度。对此,本研究以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先是系统论述我国特色小镇的产生,包括特色小镇的酝酿、提出与正式的确立;特色小镇的发展,从浙江省的试点到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并详细描述特色小镇建设的四大主体,包括政府、市场、企业与社会,从而证实了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职能发挥的重要性。其次基于西张庄镇以毛呢纺织产业为主的建设现状,依据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失灵理论,通过对西张庄镇的实地调研、文献研究法对西张庄“毛呢小镇”政府在申报与规划、建设中职能的发挥作出阐述,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西张庄镇目前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探究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西张庄“毛呢小镇”建设中政府职能的优化建议,主要包括:保障镇政府建设“毛呢小镇”的资金;政府与市场明确分工,合力推进小镇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强调小镇软环境的发展;保障毛呢小镇的建设用地指标;聚焦人才引进培育,探索人才振兴新路径;发展特色小镇,坚持强镇扩权来优化政府职能,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西张庄“毛呢小镇”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并为其他地区优化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带去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李乘[9](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周新年[10](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二、小城镇发展走向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发展走向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发展路径探索——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对象
3 常熟市小城镇发展之现实特征
    3.1 多轮行政区划调整后小城镇数量大大减少
    3.2 重点中心镇数量大量减少
    3.3 城镇化率不再是考量小城镇发展的首要指标
    3.4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
    3.5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
    3.6 强镇扩权试点镇起到片区副中心作用
4 发展建议
    4.1 特色多元发展
    4.2 政策复合发展
    4.3 城乡网络化发展
    4.4 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5 结语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机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
        1.1.2 实践经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提升传统小城镇建设质量
        1.1.3 现实需求:产城融合是特色小城镇发挥长效机制的关键
        1.1.4 理论诉求: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学术探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城)镇
        2.1.2 旅游特色小城镇
        2.1.3 产城融合
        2.1.4 空间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2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特色小城镇功能定位相关研究
        2.3.2 产城融合发展机制相关研究
        2.3.3 产城融合发展效应相关研究
        2.3.4 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建设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案例地选择
        3.1.1 案例地基本概况
        3.1.2 案例地历史沿革
        3.1.3 案例地典型性
    3.2 数据来源
        3.2.1 深度访谈
        3.2.2 二手资料
        3.2.3 现场观察
        3.2.4 调研问卷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度与内涵: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影响因素
    4.1 编码原则
        4.1.1 理论敏感性
        4.1.2 持续比较
        4.1.3 注重个人创造性
    4.2 数据收集
    4.3 编码过程与结果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主轴编码
        4.3.3 选择性编码
        4.3.4 饱和度检验
    4.4 产城融合影响因素内涵
        4.4.1 产业发展能力
        4.4.2 旅游吸引力
        4.4.3 城镇建设
        4.4.4 地方精神
        4.4.5 政府作为
        4.4.6 外部情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同演化: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
    5.1 产业与城镇协同演化的逻辑关联
    5.2 神垕镇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5.2.1 传统农工小镇(唐朝至1949年):自然散漫发展时期
        5.2.2 半工半农小镇(1950年至1978年):功能集聚发展时期
        5.2.3 工业小镇(1979年至1999年):计划式扩展时期
        5.2.4 旅游特色小城镇(2000年至今):产城融合发展时期
    5.3 传统产业演进与旅游化升级:产城融合主导机制
        5.3.1 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5.3.2 文化氛围、社会网络与产业成长的路径依赖
        5.3.3 市场开拓、传统产业旅游化升级与旅游消费集聚地形成
    5.4 城镇协同演化与旅游功能重构:产城融合辅助机制
        5.4.1 顺应自然和生产规律:城镇功能自适应演化
        5.4.2 生产导向、功能匹配与城镇空间的调适
        5.4.3 政府作为、景镇一体化与城镇旅游功能重构
        5.4.4 地方精神传承、文旅融合与城镇旅游能级提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镇村联动: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空间效应
    6.1 产城融合空间效应内在机理及指标体系构建
        6.1.1 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空间效应内在机理分析
        6.1.2 空间效应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6.1.3 空间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6.1.4 空间效应测量模型
    6.2 样本基本情况
    6.3 产业辐射效应: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6.3.1 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创业
        6.3.2 激活乡村要素资源
        6.3.3 盘活乡村集体经济
    6.4 文化联动效应:涵养乡土文化生态
        6.4.1 旅游开发,促进乡土文化复兴
        6.4.2 以镇带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6.5 城镇延伸效应:反哺乡土社会
        6.5.1 要素延伸,增强乡村宜居功能
        6.5.2 统筹规划,促进镇村空间和社会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启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取向
    7.1 产业为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动能培育
        7.1.1 尊重传统产业的自然演化和生长规律
        7.1.2 旅游要素融入与传统产业升级
        7.1.3 城镇功能完善与传统产业新动能培育
    7.2 民生为本:创建多元平衡的城镇功能体系
        7.2.1 践行多元受益的包容性发展
        7.2.2 实现小城镇发展的空间正义
        7.2.3 构建镇村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机制
    7.3 文化为脉:地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旅游化生产
        7.3.1 传统文化的在地化延续
        7.3.2 传统文化旅游化再生产与新呈现
        7.3.3 地方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强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神垕镇镇政府提供档案资料统计表
附录二: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创业人员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三:神垕镇下辖行政村村委会成员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四:神垕镇居民等人员随机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五: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1.1.2 大城市的发展走向区域协同合作
        1.1.3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问题亟待解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1.2 核心边缘理论
        2.1.3 增长极理论
    2.2 国外相关案例
        2.2.1 美国华盛顿雷斯顿小镇
        2.2.2 英国伦敦韦林花园小城镇
        2.2.3 日本大阪千里新镇
        2.2.4 国外相关案例小结
    2.3 国内相关案例
        2.3.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
        2.3.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
        2.3.3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2.3.4 国内相关案例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研判
    3.1 空间发展情况调查
        3.1.1 公众问卷
        3.1.2 小城镇实地踏勘
        3.1.3 调查情况小结
    3.2 空间发展诱发因素与问题诊断
        3.2.1 组团不紧凑导致设施服务效率低下
        3.2.2 土地所有权差异诱发“贴边”建设
        3.2.3 管控引导不够致使城镇功能分散
        3.2.4 城乡观念差异造成居民生活空间分化
    3.3 空间发展策略的拟定与修正
        3.3.1 基于OSM模型的策略拟定
        3.3.2 基于关联度的策略修正
        3.3.3 赋值与结果研究
        3.3.4 修正情况小结
    3.4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策略
        3.4.1 倡导镇村统筹的全域规划
        3.4.2 宏观目标和发展路径并重
        3.4.3 塑造和谐共存的城乡风貌
        3.4.4 注重历史记忆的实体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4.1 青光镇概况与特征
        4.1.1 区位与交通
        4.1.2 人口与产业
        4.1.3 历史与文化
    4.2 青光镇空间发展阶段辨识
        4.2.1 集镇和工业基地的双核分置阶段
        4.2.2 村宅和厂房相间的沿路蔓延阶段
        4.2.3 贴边建设严重的空间分散阶段
        4.2.4 刚性管控下的增长减速阶段
        4.2.5 空间发展阶段辨识小结
    4.3 大城市周边空间发展策略在青光镇的适用性分析
        4.3.1 “消化”天津外环的超尺度公园存在困难
        4.3.2 空间组织无序分散的问题亟待解决
        4.3.3 多元化的空间需求未能满足
        4.3.4 对近代工业遗存的重视程度不够
    4.4 青光镇空间发展策略
        4.4.1 进行面向实施的国土资源评价
        4.4.2 建立镇域和镇区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4.4.3 构建“大生态、小组团”的生态网络
        4.4.4 塑造“产、城、村、田”交融的组团格局
        4.4.5 营造留有近代工业记忆的公共空间
    4.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特色小镇
        2.1.2 旅游特色小镇
        2.1.3 旅游发展潜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旅游系统理论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旅游产业发展要素
        3.1.1 产业发展状况
        3.1.2 旅游资源
        3.1.3 旅游需求
        3.1.4 区位交通条件
    3.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3.2.1 经济发展水平
        3.2.2 生态环境条件
    3.3 旅游发展保障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全面性原则
        4.1.3 典型代表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选择
    4.3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实证研究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分析
        5.1.1 案例地选择
        5.1.2 弥勒可邑小镇基本概况
        5.1.3 屏边滴水苗城基本概况
        5.1.4 曲靖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基本概况
        5.1.5 三个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5.2 案例地发展潜力测评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2.3 综合评价模型
    5.3 三个旅游小镇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5.3.1 状态层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5.3.2 综合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5.4 三个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4.1 弥勒可邑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4.2 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4.3 屏边滴水苗城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下小城镇发展的新机遇
        1.1.2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小城镇发展的新需求
        1.1.3 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亟待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文献与案例
    2.1 相关理论
        2.1.1 城乡融合发展
        2.1.2 专业化分工
        2.1.3 产业集聚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小城镇发展研究
        2.2.2 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2.2.3 研究评述
    2.3 研究视角的选择
    2.4 案例借鉴与经验总结
        2.4.1 日本北荣町(Kitaei-cho)动漫小城镇
        2.4.2 美国格林威治(Greenwich)基金小城镇
        2.4.3 法国维特雷(Viterre)工业小城镇
        2.4.4 经验启示
第三章 城乡融合发展及其对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3.1 城乡融合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
    3.2 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现状分析
        3.2.1 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面临困境
        3.2.2 制度要素城乡供给明显差异
    3.3 城乡融合政策对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3.3.1 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全面促进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发展
        3.3.2 基础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化分工协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浙江省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
    4.1 浙江省小城镇的经济空间极化特征
    4.2 浙江省小城镇的人口区域集化特征
        4.2.1 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4.2.2 人口时空变迁特征分析
    4.3 浙江省小城镇的职能类型分化特征
        4.3.1 职能评价指标体系
        4.3.2 职能分布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的策略与建议
    5.1 政策导向
        5.1.1 区域化分工发展
        5.1.2 差别化政策供给
    5.2 策略建议
        5.2.1 分区域战略指引
        5.2.2 分职能政策供给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1.3.1 小城镇
        1.3.2 特色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3.4 形态类型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4.1 街道层面
        2.4.2 群组层面
        2.4.3 建筑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1 背景介绍
        3.1.1 张謇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3.2.1 唐闸基本情况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3.5.2 产业兴镇(实业)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3.5.4 紧密联系农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4.1.1 地理区位
        4.1.2 分布规律
        4.1.3 集聚程度
        4.1.4 镇域形态
        4.1.5 镇区规模
        4.1.6 形状指数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5.2.1 基础数据
        5.2.2 街道结构类型
        5.2.3 群组肌理类型
        5.2.4 建筑界面类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7.2.1 尺度小
        7.2.2 密度低
        7.2.3 高度矮
        7.2.4 功能混合
        7.2.5 不稳定
        7.2.6 生态宜居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7.3.1 街道系统
        7.3.2 建筑群组
        7.3.3 城镇界面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7.4.1 交通区位型
        7.4.2 产业市场型
        7.4.3 历史文旅型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8)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西张庄“毛呢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特色小镇
        1.3.2 政府职能
        1.3.3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理论
        1.3.4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失灵理论
        1.3.5 服务型政府理论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特色小镇的产生与发展
    2.1 特色小镇的产生
        2.1.1 特色小镇的酝酿
        2.1.2 特色小镇的提出
        2.1.3 特色小镇的正式确立
    2.2 特色小镇的发展
        2.2.1 浙江省的成功试点
        2.2.2 特色小镇的全国推广
        2.2.3 国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2.3 特色小镇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推动
        2.3.1 特色小镇建设的参与主体
        2.3.2 特色小镇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参与
3 西张庄“毛呢小镇”的申报与建设
    3.1 西张庄“毛呢小镇”的申报
        3.1.1 三部委发布特色小镇的申报通知
        3.1.2 “毛呢小镇”的逐级上报
        3.1.3 “毛呢小镇”的政府评估
    3.2 西张庄“毛呢小镇”的规划
        3.2.1 山东省住建厅颁布创建通知
        3.2.2 西张庄镇政府对“毛呢小镇”的规划
    3.3 西张庄“毛呢小镇”的建设
        3.3.1 中央划定小镇建设中政府的职责
        3.3.2 山东省制定对小镇的资金扶持
        3.3.3 新泰市政府加快推进小镇建设
        3.3.4 西张庄镇政府负责小镇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
4 西张庄“毛呢小镇”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西张庄“毛呢小镇”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4.1.1 建设资金不足,镇政府面临财政压力
        4.1.2 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发展受限制
        4.1.3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配套亟待跟进
        4.1.4 “毛呢小镇”建设用地指标少
        4.1.5 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缺失
    4.2 西张庄“毛呢小镇”发展中政府职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策落实不到位,镇政府财力薄弱
        4.2.2 政府存在越位现象,职能定位不准
        4.2.3 政府服务职能缺位,配套设施不完善
        4.2.4 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繁琐
        4.2.5 政府人才引进力度不强
        4.2.6 镇政府权力有限,制约小镇发展速度
5 优化“毛呢小镇”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建议
    5.1 保障镇政府建设“毛呢小镇”的资金
    5.2 政府与市场明确分工,合力推动小镇建设
    5.3 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强调小镇软环境的发展
    5.4 保障“毛呢小镇”的建设用地指标
    5.5 聚焦人才引进培育,探索人才振兴新路径
    5.6 发展特色小镇,坚持强镇扩权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9)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范畴
    1.3 概念的界定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1.3.5 权力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6 论文的框架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2.1.5 小结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2.2.5 小结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3.1.3 小结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3.2.5 小结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3.4.1 岛洲型聚落
        3.4.2 沙洲型聚落
        3.4.3 新沙洲型聚落
        3.4.4 小结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3.5.3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4.4.6 小结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4.5.3 顺德社的类型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5.5 本章小结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6.3.1 城郭型墟市
        6.3.2 乡村传统墟市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6.3.4 小结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7.1.1 顺德区划沿革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7.5 本章小结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8.4.1 工业化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9.3.1 理论总结
        9.3.2 余论
附表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
    二、史书、古籍、史料
    三、族谱、碑刻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六、外文文献
    七、其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小城镇发展走向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发展路径探索——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A]. 黄丽君,王林容,齐立博.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小城镇规划), 2021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D]. 陈水映. 西北大学, 2020
  • [4]大城市周边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天津青光镇为例[D]. 赵川中.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D]. 翟羽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潘兵.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8]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西张庄“毛呢小镇”为例[D]. 周悠然.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10]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小城镇的发展走向何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