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一、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萍,张晓彤[1](2021)在《GP与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临床对比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7-07-01-2019-07-31实施化疗的97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采用GP方案(GP组)化疗,49例患者采用TP方案(TP组)化疗。比较2组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的近期疗效、血清中VEGF和CYFRA21-1水平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GP组化疗有效率为58.33%,高于TP组的4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261。化疗前,GP组与TP组患者VEGF、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GP组VEGF水平为(174.5±26.1) ng/L,低于TP组的(195.0±28.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01;GP组CYFRA21-1水平为(18.22±5.26) ng/mL,低于TP组的(21.04±5.5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P=0.012。GP组患者Ⅰ~Ⅱ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8.75%,低于TP组的87.76%,Z=-2.261,P=0.024;GP组患者Ⅰ~Ⅱ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8.75%,低于TP组的79.59%,Z=-2.360,P=0.018;GP组和TP组患者腹泻、皮疹、脱发、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采用GP和TP方案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GP方案对于降低VEGF和CYFRA21-1水平及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效果更好。

张书林,黄盛源,刘忠林,罗冲[2](2021)在《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T淋巴细胞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06%,与对照组的54.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脱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临床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且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小,相对具有更优的应用优势。

朱琳[3](2021)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肿瘤科收治的5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40%、80.40%,均高于对照组(40.80%、75.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5、1.032,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P-9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NSCLC的近期疗效较为显着,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邓仁芬[4](2021)在《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消岩汤加减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及天津市肿瘤医院经一线治疗4-6周期后病情稳定、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128例。分析、比较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组(观察组,62例)、化疗维持治疗组(对照组,66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癌中医症状积分、安全性,进一步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TNM分期、化疗维持药物、维持治疗周期、病理类型、中医证型、转移情况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究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可能获益人群。结果:本研究纳入128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其中观察组62例、对照组6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病理类型、原发灶部位、淋巴结有无转移、远处转移部位数、一线化疗后疗效评价、化疗维持方案、维持治疗前KPS评分等方面基线特征均衡,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观察指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 PFS):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相较单纯化疗维持能延长m PFS,分别为6.3 vs.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察指标:(1)OS: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较单纯化疗维持对中位总生存期(Media Overall Survival,m OS)有延长趋势,分别为14.8 vs.13.5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客观疗效评价:观察组ORR为11.3%,DCR为77.4%;对照组ORR为7.6%,DCR为65.2%,观察组ORR、DCR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PS评分: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中位KPS评分治疗后90分相比于比治疗前80分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KPS评分,中位KPS评分90分vs.80分,观察组显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疗效,观察组改善明显获益,总有效率分别为72.6%vs.2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角色功能、情感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领域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两组间单项肺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观察组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咯痰5个症状改善优于化疗维持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观察组在其余症状改善方面普遍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两组总体肺癌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观察组总体症状改善显着获益,总体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7.7%vs.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两组血液、肝、肾毒副反应分级主要为Ⅰ度、Ⅱ度,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分级情况普遍较低,其中,贫血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Ⅲ度不良反应较少,观察组包括1例白细胞减少、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对照组包括3例白细胞减少、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及2例贫血,两组均未出现Ⅳ度血液、肝、肾毒性。(7)亚组预后因素分析:对观察组行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ⅢB期、鳞癌、肺脾气虚证、>4周期(长疗程)维持治疗的人群可能会在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中获益;对观察组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维持治疗周期是影响PFS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对于ⅢB期而言Ⅳ期是影响PFS预后的危险因素,>4周期(长疗程)维持治疗是影响PFS预后保护因素。结论: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具有延长PFS,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安全性良好,其中,ⅢB期、鳞癌、肺脾气虚证、长疗程(>4周期)维持治疗患者疗效更佳。

黄小青,马庆辉,刘锦基[5](2021)在《不同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CYFRA21-1、IGF-1、VEGF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及长春瑞宾分别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NSCLC患者均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联合吉西他滨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组(联合多西他赛组)、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治疗组(联合长春瑞宾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3周);比较治疗第1、2及3个疗程后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CYFRA21-l、IGF-l、VEGF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3组患者的毒副反应。结果随着疗程的增加,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升高(P <0.05),联合长春瑞宾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同疗程联合吉西他滨组和联合多西他赛组(P <0.05); 3组患者治疗前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YFRA21-l、IGF-l、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PTT、PT、TT、DD、FIB、CYFRA21-l、IGF-l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VEGF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P <0.05),联合长春瑞宾组和联合吉西他滨组治疗后的TT水平低于联合多西他赛组(P <0.05); 3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贫血、恶心、腹泻、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23,P>0.05)。结论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及长春瑞宾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佳,其机制可能与3种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清CYFRA21-l、IGF-l水平及提高VEGF水平有关。

朱云腾[6](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康莱特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NSCLC(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系统性评价,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并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使用过康莱特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相关信息整理分析,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和临床联合用药规律,结合TOPSIS法分析康莱特注射液临床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网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平台(Wang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关中药注射剂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纳入,并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数据采用Wingbug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软件Stata 16.0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网状关系图、漏斗图等。2.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遴选该院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使用过康莱特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用药信息,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整理、清洗。利用SPSS 19.0、Clementine 12.0和Excel 2010等统计软件对整理过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性统计分析,同时采用加权TOPSIS法对该院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网状meta分析结果临床有效率: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治疗NSCLC优于单独使用GP,艾迪注射液联合GP治疗方案优于参附注射液联合GP(P<0.05);生活质量:艾迪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鸦胆子乳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联合G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于单独使用GP方案(P<0.05);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14种中药注射液联合GP方案与单独GP方案无统计学差异(P>0.05)。2.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分析2.1患者基本信息统计通过对所有数据规范化清洗整理后,纳入1517例住院患者信息,共计1987例次独立病历。对1517例住院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性患者有833例(占54.9%),女性患者684例(占45.1%),男性多于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96岁,平均年龄68岁,60岁~80岁年龄阶段的患者最多,有822例(占54.2%);收集的患者信息癌肿分类最多的为肺癌322例(21.2%),其次为结直肠癌238例(15.9%)、胃癌166例(10.9%);除去无肿瘤分期记录的862例,有分期记录的具体如下:Ⅰ期19例(占1.3%),Ⅱ期39例(占2.6%),Ⅲ期73例(占4.8%),Ⅳ期524例(占34.5%);有癌肿家族史记录(直系亲属或3代以内旁系亲属及配偶)的患者364例占24.0%,有药物过敏史记录的患者306例占20.2%,有食物过敏记录的患者24例占1.6%。2.2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统计通过对1987例次独立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康莱特注射液临床治疗中全部采用静脉滴注,一日一次方式给药;临床给药剂量大多数以单次剂量200 ml为主有1842例,占总病例数92.7%,最大日剂量为200 ml,最小日剂量为100 ml;康莱特注射液临床用药疗程最多的前三组为21天(191例次,占9.6%)、14天(123例次,占6.2%)、8天(110例次,占5.5%),平均疗程13天,临床给药疗程以11-20天疗程段居多(834例次,占比42.0%),其次为1-10天疗程段(827例,占比 41.6%)。2.3联合用药情况统计对使用康莱特注射液期间同时使用的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与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种药物分别为氯化钾注射液、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人血白蛋白、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呋塞米注射液、胰岛注射液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对肺癌、结直肠癌、胃癌患者联合用药情况分析,主要以消化系统大类中的止吐药、免疫功能用药以及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使用较多,具体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消癌平注射液等。2.4加权TOPSIS法评价分析对1987例次独立病历分析,相对接近度大于等于80%的1129例(占56.8%),相对接近度在60%~80%的658例(占33.1%),相对接近度在60%以下的有200例(占 10.1%)。结论1.网状meta分析基于网状meta分析和累积排序概率结果,黄芪多糖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艾迪注射液较其他中药注射剂相对有效;中药注射剂联合GP方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有效率。2.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的适宜性通过对1987例次独立病历进行分析,结合加权TOPSIS法制定的康莱特注射液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可知该院康莱特注射液在给药方式、给药频次、给药剂量、适应症方面基本符合说明书要求,但在康莱特注射液使用疗程上与说明书规定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药疗程不足。该院康莱特注射液整体使用情况较为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对临床联合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987例次独立病历中,共发生不良反应437例次,多表现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发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结直肠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肝癌患者。由于本研究中患者群体的特殊性,大部分为晚期肿瘤患者,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且大部分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此外,研究过程中存在原始数据记录不完整、数据缺失等现象。因此,根据以上信息无法将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康莱特注射液的使用直接相关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临床联合用药情况通过对整体联合用药情况分析可知,康莱特注射液临床治疗中主要与营养补充剂、消化系统用药、抗肿瘤中药注射剂联用较多;其次,对肺癌患者联合用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采取姑息治疗的患者联用频次较高的为祛痰平喘药、止吐药,采取化疗方案的肺癌患者主要以止吐药、免疫功能调节剂、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等使用较多,大部分为预防用药,以降低化疗所产生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临床联合用药整体较为适宜。

杨鸣[7](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包志伟,鲁雪莲,程新芹[8](2021)在《舒尼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肾转移患者的Cr、BUN、PRO水平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讨论舒尼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肾转移患者的Cr、BUN、PRO水平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医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接收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肾转移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尼替尼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以及血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RR为60.42%,对照组患者ORR为27.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Scr、BUN指标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指标均有升高,但观察组Scr(124.72±14.65)mol/L、BUN(7.29±1.9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Scr(131.58±15.67)mol/L、BUN(8.34±2.1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NSE、Pro-GRP指标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NSE(20.15±5.24)mol/L、ProGRP(56.73±8.49)ng·L-1明显低于对照组NSE(22.74±6.17)mol/L、ProGRP(61.52±7.15)ng·L-1,两组比较差异显着,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恶心呕吐以及乏力等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肾转移患者舒尼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血清指标,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俊,唐培,张富宏[9](2020)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间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控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贫血、腹泻、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呕吐和乏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5.6%,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顺铂对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均较好,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能更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姣,陈松[10](2020)在《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研究组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吉非替尼化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NSE、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NSE、CYFRA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NSE、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缓解率为67.65%,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17.65%、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9.4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1.18%、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着降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CYFRA21-1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GP与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临床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1.2 化疗方法
    1.3 VEGF和CYFRA21-1水平检测
    1.4 疗效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近期疗效
    2.2 VEGF和CYFRA21-1水平
    2.3 毒副作用
3 讨 论

(2)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10,11]
        1.4.2 生活质量[12]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T淋巴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1.3.2 血清相关指标检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VEGF与MMP-9水平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3 讨论

(4)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结果
讨论
    1 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维持治疗背景与现状
    2 中药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背景与优势
    3 消岩汤的立方思想及其联合化疗对NSCLC的作用探讨
    4 消岩汤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
    5 消岩汤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1 维持治疗的概况
    2 现代医学维持治疗晚期NSCLC研究现状
    3 中医药维持治疗晚期NSCLC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CYFRA21-1、IGF-1、VEGF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
        1.3.2 治疗效果评价
        1.3.3 凝血指标检测
        1.3.4 血清CYFRA21-1、IGF-1及VEGF水平
        1.3.5 毒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疗效
    2.3 凝血功能指标
    2.4 血清CYFRA21-l、IGF-l、VEGF水平
    2.5 毒副反应
3 讨论

(6)基于数据挖掘的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康莱特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评价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联合GP方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方法与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5 排序概率
        2.6 小样本效应
    3. 讨论
第三章 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描述性统计研究
        2.2 相关性分析研究
        2.3 分层卡方检验
        2.4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用药分析
        2.5 加权TOPSIS法康莱特注射液合理用药评价
    3. 研究方法
        3.1 病历收集与筛选
        3.2 患者信息和治疗信息收集
        3.3 规范并录入所收集的数据信息
        3.4 数据信息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3.5 加权TOPSIS法
    4. 研究结果
        4.1 基础信息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4.3 不良反应与各因素的卡方检验
        4.4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用药情况
        4.5 加权TOPSIS法的评价结果
    5. 讨论
        5.1 康莱特注射液临床应用的适宜性
        5.2 相关性分析
        5.3 分层卡方检验
        5.4 康莱特注射液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情况
        5.5 康莱特注射液使用合理性评价
    6. 展望与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1. 前言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舒尼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肾转移患者的Cr、BUN、PRO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7]
        1.1.2 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9]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定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情况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Pro-GRP指标比较情况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情况
3 讨论

(9)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0)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清NSE、CYFRA21-1水平
    2.2 临床疗效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四、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GP与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临床对比观察[J]. 王颖萍,张晓彤. 社区医学杂志, 2021(24)
  • [2]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鳞癌的效果比较[J]. 张书林,黄盛源,刘忠林,罗冲. 医学信息, 2021(24)
  • [3]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 朱琳. 世界复合医学, 2021(11)
  • [4]消岩汤加减联合化疗维持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 邓仁芬.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不同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CYFRA21-1、IGF-1、VEGF水平的影响[J]. 黄小青,马庆辉,刘锦基.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7)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康莱特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回顾性研究[D]. 朱云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7]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舒尼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肾转移患者的Cr、BUN、PRO水平影响[J]. 包志伟,鲁雪莲,程新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2)
  • [9]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杨俊,唐培,张富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11)
  • [10]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 杨姣,陈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19)

标签:;  ;  ;  ;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诺维本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