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下岗职工子女的厌学症

关注下岗职工子女的厌学症

一、关注下岗职工子女厌学综合症(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瑾[1](2019)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基于Y省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救助事业发展中,对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不可置否。目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核心阶段,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趋近,党中央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将社会救助放于关键位置,对加强和改善社会救助提出了严格要求。近年,多件流浪乞讨人员极端事件接连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因此,社会救助进程中,对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进行深入研究不可或缺,对加快建设流浪人员等社会底层群体的救助制度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在对流浪乞讨人员及其救助管理的概念阐释的基础上,选取善治理论、正义论、人权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分析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观察法和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对S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研究调查。通过对S市流浪乞讨问题的现状及政府救助管理状况作调查研究,对救助机构工作人员及受助人员访谈,同时收集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救助数据、对人员构成、服务对象等进行调查研究。从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来源地方式、入站方式求助内容、离站方式几方面来描述S市流浪乞讨人员结构。将S市流浪乞讨人员分为贫困流浪乞讨型、疾病流浪乞讨型、未成年流浪乞讨型、暂时困难流浪乞讨型和其他型等五种类型。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S市社会救助管理组织结构、针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对流浪乞讨人员展开社会救助的服务内容等几方面对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不健全、救助对象情况复杂、救助管理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不足、社会救助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等。最后结合和S市的实际情况,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转变服务理念、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实施分层救助和管理、提高救助主体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S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提出完善和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尽管各救助主体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开展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实验实践,但并未将实践经验推广和应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总体仍停留在过去以物质救助为主的固有模式上。其次,目前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还是以自愿原则为主,若其不愿接受救助,则不能强制对其救助。但现实中大部分职业乞讨人员拒绝救助管理站对其救助,造成流浪乞讨人员犯罪数量上升,和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犯罪行为打击不力局面,社会治安存在巨大隐患。最后,救助临时性限制了教育矫治的效果。仅靠在救助管理站内十几天甚至几天矫正教育,效果极差。部分受助人员特别是受助未成年儿童由于种种原因沾染不良习气较重,甚至仇视社会和家庭,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讨论。

付琼[2](2018)在《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机制建设研究 ——以江西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认为自1983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实行了成本分担制度,贫困生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经过三十多年发展,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研究发现:随着高校贫困生存在人数增加,贫富差距增大,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增多,产生消极影响增强。本文从有助于高校贫困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助于高校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助于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有助于践行“立德树人”社会主义大学教育思想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外高校贫困生研究、实践和发展现状,并以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旅游商贸学院4所高校、高职学生、贫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探索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机制。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机制,本文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拟建立由党委政府牵头,政法委主导,教育部门主协调,卫生部门,公检法司参与其中的心理干预机构,在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上形成合力。初步设想为:成立各级政府心理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各级各部门心理干预工作机构和高校提升心理干预工作机构级别,并将心理干预实践下移,重视一线,重点在于村、社区、司法所、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二是在制度建设上,强化预警,强化应对,强化处置,尤其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联动。在高校层面,着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积极关系,着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心理教师和政治教师在专业上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实现“预防为主,处置为辅,以人为主,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李想[3](2017)在《历史新课标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含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我们要积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深入理解中学历史新课标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要在历史新课标引导下,准确把握中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方向,即针对中学生处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期,既要充分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又要积极引导他们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同时还要遵循历史新课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求,积极开展认知训练以提升中学生的感性认识,积极开展思维训练以提升中学生的理性认识。这些训练需要调动中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感到,中学历史课堂面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困境,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现今的中学生大多患有"独生子女综合症",即因任性骄纵而表现为缺乏责任担当;或因公德淡漠而表现为缺乏诚信友善;或因感情脆弱而表现为缺少坚毅勇气。另一方面,现今的一些中学生患有"问题家庭并发症",即因出身失亲家庭而导致情感错位;或因出身贫困家庭而导致性格障碍;或因出身土豪家庭而导致观念扭曲。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即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找到问题根源,进行分类施教,利用历史人物,进行学生的情感激励;讲述历史故事,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讲授人文道理,进行学生的精神启迪。总之,我们一定要辛勤抚育祖国的花朵,使我们的中学生青少年逐渐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勇敢自信的态度和科学进步的价值观。

张新平[4](2017)在《昨夜西风》文中研究指明一王大强是一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一点发现让宋晓婉亦喜亦忧。喜的是,她喜欢这种意外的惊喜,喜欢这种不在意料范围内的惊诧,喜欢不走寻常路的顽皮,喜欢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还没有醒过味来的时候,马上又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敞亮。作为一个严肃的妇产科医生,她的专业范围

田里[5](2016)在《趋向更加相似的差异—东北M镇八位农村教师个体工作动机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教师个体工作动机角度切入,旨在具体的微观环境中还原教师个体工作动机产生、发展、变化、调适的过程,进而让教师更加的了解自己,让学校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更了解教师,激发教师个体工作动机,产生对教学有益的行为;同时能让政策制定者针对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真正的吸引、留住优秀的人才在农村教师队伍当中。本研究以东北M镇S村小为田野地点,以S村小八位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叙事的方法展现了性别、年龄、阅历、进入教师队伍方式各异的八位农村教师个体工作动机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形成总是先有“工作愿望”出现,随着“工作愿望”不实现就会产生不可抗拒的后果,这时“工作愿望”转化为“工作意图”,意识阶段转为行为实施阶段。在行为实施阶段,结合具体的情境教师个体产生工作情感,同时还伴有个体对自身“偏好”、“愿望”、“价值观”以及“长期目标”的自我认知。有时个体高工作情感和高自我认知相一致,就会产生高教师个体工作动机;有时个体低工作情感和低自我认知一起出现,就会产生低教师个体工作动机;有时出现工作情感和自我认知不一致的情况,这时个体为了追逐那些个体或群体的终极目标,就必须依靠“意志力”来支持自己的行为。无论高教师个体工作动机,还是低教师个体工作动机都是-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状态,经过长时间的与具体情境的适应,最终教师个体工作动机将趋于相似的差异。研究通过对八位农村教师所处环境、工作动机权衡阶段、工作动机调整阶段和工作动机自我认知阶段的考察发现:教师初始入职工作动机保持高度现实取向;高教师个体工作动机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个体成就需求、归属需求的满足;微观生态环境下教师个体工作动机最终趋于相似的差异;“关键事件”影响突出,必要时打断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发展进程。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三点提升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思考: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弱化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外部影响因素;建构农村学校教师心理支持机制,满足个体成就需求和归属需求;创设农村学校微观生态环境,促使个体工作动机与群体工作动机相适。最后对本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继续研究的构想进行说明。

赵少伟[6](2016)在《小组工作回应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压力的研究 ——以昆明呈贡L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因为相关政策缺失、学校师资制度不合理以及自身社会支持网络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工资福利待遇差以及社会认可程度低等压力问题。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在介入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压力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结合自身实际与L学校现实状况,以L学校驻校社工的身份,通过小组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建立教师互助支持网络以达到改善L学校教师当前压力状态的目的。同时,笔者通过实务经验总结对社工角色与权力关系、服务持续化、社会工作本土化以及政策应对方面提出了思考,希望对社会工作介入打工子弟学校教师问题提供借鉴。

李欣[7](2014)在《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充实丰富,但是犯罪这个古老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特别是暴力犯罪,虽然各国都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其仍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极端暴力的犯罪,其行为的残忍程度已经超越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范围和道德良知底线。暴力犯罪与侵财类犯罪相比虽然绝对数量稍低,但是其具有严重的人身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为保障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安全感,打击、治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治理效果却差强人意。单纯依靠刑事打击难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犯罪学角度出发对引发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导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和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暴力犯罪心理矫治及预防的对策。然而我国关于暴力犯罪的专门研究,尤其是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角度分析、设计暴力犯罪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这首先体现在国内外关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专门解释学说理论方面。犯罪的心理成因及机制在犯罪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但是专门针对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解释学说并不是很多,而且往往更倾向针对特殊群体暴力犯罪心理成因进行分析,例如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女性暴力犯罪心理分析。就决定因素来说也侧重从单一因素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甚至在分析暴力犯罪心理时简单归结于犯罪人的残忍等主观单一因素,忽视客观社会及生物生理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容易导致暴力犯罪心理矫治及预防策略设计的偏差,最终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暴力犯罪治理效果。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犯罪心理成因及机制学说中与暴力犯罪心理形成密切相关的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异常生物因素论等理论以及犯罪原因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及解释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与此相对应,我们应在暴力犯罪“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的基础上,对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犯罪人心理矫正与治疗、行为人自我控制力培养、社会环境因素改造等方面思考,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暴力犯罪心理矫治和预防的针对性策略。此外,我国目前关于暴力犯罪心理研究的整体结构不是很完整,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也使得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不能给予具体工作强有力的支撑、支援。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同时,将在暴力犯罪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的经验以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于理论体系,使其更新和完善。文章在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主要内容与观点、论文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介绍。暴力犯罪与侵财类犯罪相比虽然绝对数量稍低,但是其具有严重的人身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打击治理的重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暴力犯罪进行治理,可效果却差强人意。单纯依靠刑事打击难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从犯罪学角度出发对暴力犯罪的心理及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犯罪心理矫治及治理对策。文章运用心理、文献、统计、比较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角度入手,探讨了有关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解释学说,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以及暴力犯罪心理的矫治等问题,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社会多发的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社会治安稳定的暴力犯罪进行思考和研究。界定了暴力犯罪的相关概念,总结了暴力犯罪的心理特征。主要对暴力犯罪相关概念、特征等问题进行阐释。首先对暴力犯罪、攻击、犯罪心理结构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分析了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以及暴力犯罪心理特征等问题,以期能够理清有关暴力犯罪及其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相关学说的利弊,提出关于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新观点。主要介绍了有关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或具有借鉴性的学说理论,结合犯罪心理成因及机制学说中与暴力犯罪心理形成密切相关的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异常生物因素论等理论以及犯罪原因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阐述了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首先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内部因素。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不完全的心理过程、病变或扭曲的个性心理倾向、特定或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控制系统缺陷;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神经(气质)类型、异常的生物因素、遗传负因、疾病、精神障碍等。行为因素包括:不健康的活动内容、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模仿不良的行为模式等。其次从社会环境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两方面分析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在客观因素。宏观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气、习俗、特定自然条件等,也称大社会环境因素。宏观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个体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性质和类型以及犯罪率的高低都会产生影响。微观环境因素,是指个体生活的具体环境,包括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和生活环境、具体情境等因素,也称小社会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比宏观环境因素更为直接地影响着个体暴力犯罪心理的形成。最后提出了关于暴力犯罪心理防治策略的设计。主要从犯罪人心理矫治,行为人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客观社会环境的改善和治理等方面对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预防进行了构想,以期能够对暴力犯罪的治理尽一份微薄之力。

常雅慧[8](2014)在《下岗家庭中的孩子们-H市G社区下岗职工子女生命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调整,职工下岗进入高峰期。下岗不仅意味着个人失去工作岗位,更意味着整个家庭将失去与工作岗位相关联的福利、社会支持与心理归属感等。当家庭系统功能失去平衡,家庭正常的形态将面临失衡所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身处其中的孩子们成为这一危机境遇中最为脆弱而易被忽视的群众。本文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追溯性研究近20年来“下岗”这一充满时代烙印的社会生活事件对于下岗家庭及其子女生命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下岗”作为父母经历的生命事件,影响家庭运行方式与子女个人成长经历,突出表现为家庭经济类型与家庭关系的转变,子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对父亲非连续性角色的反叛、对母亲自觉与非自觉的归依、对同辈群体的积极妥协、对家庭境遇的内在负面情绪投射等生活情感变化;二、“下岗”作为家庭经历的社会生活事件,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具有代际差异。代际关系的扭曲、社会身份的迷失、类似成人经历的向下延伸分别是对于祖父母代、父母代、子代最为显着的影响;三、下岗职工子女在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同群特征”,体现为强烈的自卑感与成就动机、敏感多疑、焦虑紧张、独立性、坚毅性、顺应性等人格特征,以及对工作和家庭的偏好、对保障性工作的自觉渴望、重视家庭的中心地位等价值取向;四、下岗职工子女的职业发展具有“个体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下岗职工子女职业成就差异的因素包括社会性别、历史年龄、职业发展动机、职业发展动机的具象化、社会影响力和敬业精神,回归方程为y=-0.766x1+0.148x2+0.365x3+0.709x4+0.876x5+0.88x6。

李涛[9](2014)在《底层社会与教育 ——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文中研究表明底层社会是一个值得学界和政界高度关注的重点公共空间,发生在这个空间中的人和事用清晰而阵痛的事实真相提醒我们: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当下,发展仍然具有城乡、区域、行业、群体等深层意义上的非均衡性,制度和权利依旧具有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状态上的非平等性;另一方面,现代国家在实质公正意义上具有政治合法性现实依据的“差异补偿”性公共政策设计与实践还相当任重道远。生活在底层社会中因发声“无力”、“无效”、“无能”而无法掌控自身阶层命运的底层群体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良心,学术研究者和政策设计者究竟是用“冷性暴力”的漠视态度、“他者代言”的精英姿态、“越位臆断”的书斋方式,还是用“暖性亲切”的同情态度、“主体理解”的底层姿态、“在场发言”的田野方式,去揭示底层群体内在分化的真实利益诉求、理解底层群体外在复杂的行动逻辑、设计与底层群体深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这实质上是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良心考验的第一步。本研究深入到由“农业县域”、“西部村落”、“贫弱家庭”、“基层乡校”等多维因素组成的中国西部农业县(四川省芥县)这一微观田野现场,从“底层社区”、“底层家庭”、“底层学校”、“底层群体”四个维度出发,解蔽隐匿在底层社会内部通过各种教育阻滞因素(宏观制度、中观环境、微观文化)如何共谋了底层再生产从而导致底层内生循环的深层真相与发生困局,具体而言:第一,从“底层社区”这一维度出发,深入挖掘芥县从1900年到2014年共115年间在中国宏观社会结构演进和教育公共政策变迁下县内乡校百年变更的复杂历史,发现作为底层空间“教化”和“文明”中心的农村学校从外部“植入”到向外部大规模“剥离”进而加剧农村教育衰败的现象,从而提出农村学校被大规模从底层村落中剥离出来是一个不同于“文字下乡”的“文字上移”过程,通过多主体、多场域的田野观察和话语分析,发现“文字上移”这一新生学术命题的内在发生逻辑是由村落社会的变迁性因素(附属于城市而缺乏独立公共性精神的村落文化、村落内知识权力制衡的支点崩溃、农民群体阶层分化而底层诉求困难、消费主义盛行导致选择性的教育致贫)和教育内生性因素(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欠缺、教育局人员编制短缺”与“事权增加”)所共同导致的,要改善这种因“文字上移”而致使底层社区获得文字困难的现局,引入反规范性正义理论下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底层公共政策创新思路设计或许是一个使“文字留村”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尝试。第二,从“底层家庭”这一维度出发,首次尝试性对一个完整底层行政村落“农户家庭”、“农户个体”以及辖区内“乡校学生和家长”有关“读书效用性”问题展开量化实证调查,发现如下结论:其一,按“子女接受教育状况”分层标准来看,子女正在接受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对读书有用性的认同度总体高于子女已经接受完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但是在正接受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子女接受教育阶段越高,农户家庭对教育有用性的认同度占比越低,而在子女已完成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对读书有用性认同度最高的反而是无子女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段即辍学的农户家庭,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有用的组内占比最高,子女仅完成高中教育阶段学习的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的组内占比最高;其二,按“农户与土地结合关系状况”分层标准来看,家庭收入结构中越依附于土地收益的农户阶层,其认为读书无用的组内占比越高;其三,按“财富拥有关系状况”分层标准来看,家庭年收入处于5-10万之间的“村庄富裕阶层家庭”对读书的有用性认同度最高,而家庭年收入处于1万以下的村庄贫困阶层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按“家庭结构类型”分层标准来看,权力和活动中心越趋向于单一性的家庭类型,其对于读书无用性的组内占比认同度越低;其四,按“子女性别因素”分层标准来看,女性子女家庭读书无用论的认同较之男性子女家庭更甚;其五,男性农民比女性农民更认同读书无用,学生和家长较之其他社会群体对读书有用性的认同度更高;其六,尽管在农户家庭、农户个体中大多数认为读书有用,但读书无用论仍占有相当比例,且存在话语表达与行为逻辑的不一致性,从而证明“读书无用论”确实在底层社会中真实广泛发生。第三,从“底层学校”这一维度出发,通过对作为“学生”的云乡少年们“反学校文化”的生产和作为“教师”、“学校管理者”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编座”的空间政治艺术两个方面研究展开,发现底层学校内部实现底层再生产的微观秘密。其一,对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22名少年深入的微观质性研究发现,乡间少年们通过“瞧不起作为‘知识代言者’的农村老师”、“在课堂中制造各种混乱对学习表达抗拒”、“在日常规定性作息中对规定性的时间权威表达抗争”、“在摄像头下采取剧场表演对敞视化的空间权威表达抗争”、“组建多类型的同辈群体(兄弟帮、师徒制、亲戚制、情侣制等)采取“计划式”违规范式对关系权威表达抗争”、“以找乐子、暴力与偷窃等方式摆脱无聊和寻找刺激”等方式共同构成了反学校文化,这种在底层学校中由乡间“少年们”所生产的“反学校文化”具有与英国工业镇中的“小子们”、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中的“子弟们”所生产的“反学校文化”相似又相异的特点:首先,相比于“反学校文化”生产中小子们的“优越性”心态和子弟们的“自卑性”心态,少年们具有“屌丝”与“土豪”的交替性心态;其次,相比于“反学校文化”中对待“知识和文凭”,小子们具有明确“否定性”和子弟们具有明确的“肯定性”而言,少年们却在话语言说和行为表达中凸显出明显的非统一性和态度模糊性;再次,相比于“反学校文化”中对教育结构真相是否“洞察”,小子们显然达到了“部分(局部)洞察”,子弟们显然没有“洞察”,而少年们则具有“部分(局部)洞察”的痕迹。其二,对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物理性的“座次空间”展开质性研究,发现八年级以“榜样塑造型”为目标的“中心-边缘”座次编排和九年级以“功能分区型”为目标的“前排-后排”座次编排,使个体在教室场域中通过不断确证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趋向不同的群体聚合、内化不同的行为塑造,进而达成学校在教育层面上关于不同学生个体职业选择的主体性分流和机制性筛选。第四,从“底层群体”这一维度出发,在对“中国梦”需要加强“底层关怀”的理论进路中,具体剖析了底层群体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核心教育困难:一方面来自于“留守本土”的底层群体所面临的教育筛选轨道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走他乡”的底层群体所面临的教育筛选轨道上的困难。前者主要从“幼儿园到就业市场”这一纵向线条展开机制性分析,发现不被底层群体重视的幼儿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中的不公正、底层义务教育段学校的发展困难、初中后分流的阶层性结构因素、薄弱的家庭资本要素、二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底层知识青年“就业难”、“流动难”和“城市融入难”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留守本土底层群体教育筛选轨道中实现“中国梦”的阻滞性因素;后者则主要从“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这一横向截点展开深入性理解,发现无论是“反对性”还是“支持性”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意见都无法帮助底层群体实现艰难的中国梦:一方面,如果“异地高考”不开放,那么不均衡的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的高校财政供给关系、不公平的高考录取比例等制度性阻滞因素将继续剥夺外出底层群体的“中国梦”;另一方面,如果“异地高考”开放,那么该公共政策则极可能给底层群体带来三重风险:首先,中国城市的中低层群体不能获益,相反很可能成为共同的牺牲者;其次,外出务工的底层群体也不能真正获益,相反遭受“二次剥夺”;再次,加剧底层社会和农村教育的进一步衰落。

位巧灵[10](2014)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作为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未来,而且影响着一个社会长治久安。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不只是体现在其数量的庞大上,还体现在社会危害性。所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理论界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总体来讲对关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及社区矫正的研究不多。在司法实践中也往往因为现行在法律和政策处理不当而缺少实际的可操作性。本文试图从分析未成年犯罪的现状及成因方面来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并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上在借鉴。全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相关理论概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文的创新点是从多个视角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进行解读,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观点做一个深入调研和系统梳理,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法律因素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预防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机基本理论的阐述,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事犯罪行为。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1)社会心理学理论,(2)犯罪心理学角度。第三部分是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的设计旨在以河南省项城市羁押的未成年人为例,分析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及社会关系,为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及疏导提供资料。第四部分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征及成因分析。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入手,总结其特征类型,重点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第五部分是预治对策,根据第四部分中分析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及救助对策。预防方面主要从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的预防、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阐述。救助方面主要从司法机关的救助、社区机构救助和社会组织救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关注下岗职工子女厌学综合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下岗职工子女厌学综合症(论文提纲范文)

(1)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基于Y省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研究理论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浪乞讨人员
        二、社会救助
        三、救助管理
    第二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研究理论视角
        一、人权理论
        二、正义论
        三、善治理论
    第三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研究理论分析框架
        一、社会救助内容
        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主体
第三章 S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结构与类型
    第一节 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简介
    第二节 S市流浪乞讨人员结构
        一、性别及年龄结构
        二、身体状况
        三、来源地方式
        四、入站方式
        五、求助内容
        六、离站方式
    第三节 S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类型
        一、贫困流浪乞讨型
        二、疾病流浪乞讨型
        三、未成年流浪乞讨型
        四、暂时困难流浪乞讨型
        五、其他
第四章 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现状
    第一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分析
    第二节 S市社会救助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S市人民政府救助工作程序
        二、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救助流程
    第三节 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服务内容
        一、针对成年人员提供服务
        二、针对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第五章 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困境
    第一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不健全
        一、安置政策不完善,长期滞站现象无从应对
        二、缺乏配套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扶持政策
        三、社会救助制度本身弊端显露,应急措施无法可依
        四、相关制度不能有效衔接
    第二节 社会救助对象情况复杂
        一、救助管理对象的甄别界定不够明确具体
        二、特殊人群社会救助难,缺乏长效机制
        三、少数民族、境外群体救助难度大
    第三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二、社工、社保等专业救助人才缺乏
        三、社会救助资金缺口较大
    第四节 社会救助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一、管理方式及内容单一,社会力量参与度低
        二、跨地区部门协同力度有待加强
        三、慈善组织和企业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第五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一、救助管理理念落后
        二、救助机构对流浪者拒绝救助现象无从应对
        三、社会救助仅停留于物质,精神层面缺乏
        四、社会救助信息网络化建设水平低
第六章 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扶贫力度
        二、改进和细化救助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救助体系
    第二节 由社会救助管理向社会救助服务理念转变
        一、转变救助理念
        二、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
    第三节 建立社会救助多部门联动机制
        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加入救助队伍
        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
        三、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协同联合救助能力
    第四节 实施流浪乞讨人员分层救助和管理
        一、明确救助对象和范围
        二、按照人员类别分类救助和管理
        三、外籍人员及少数民族同胞特殊管理
    第五节 提高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主体管理能力
        一、建立长效化与常态化协同机制
        二、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第六节 加快社会救助基础设施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完善基础设施
        二、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技能
        三、培养引进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访谈受助人员基本情况
    附录二 流浪乞讨人员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机制建设研究 ——以江西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实践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实践及发展趋势
        1.2.2 国外研究、实践及发展趋势
    1.3 具体研究举措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2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2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成因
    2.1 贫困生主要心理问题
        2.1.1 抑郁寡欢和强颜欢笑的背后
        2.1.2 自卑自怜和过度自尊的矛盾
        2.1.3 焦虑焦躁和冷血冷漠的复杂融合
        2.1.4 敏感虚荣和迟钝抱怨的双重存在
    2.2 贫困生主要心理问题成因
        2.2.1 社会原因..经济文化区域不平衡
        2.2.2 学校原因..心理干预校际差异
        2.2.3 家庭原因..成长环境与背景的反差
        2.2.4 个人原因..心理素质人格缺陷的现实
    2.3 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的统计分析及调试目标
        2.3.1 基本特征
        2.3.2 心理调适目标
3 江西四所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案例分析
    3.1 四所高校开展心理调适案例情况
        3.1.1 南昌大学贫困生心理调适案例分析
        3.1.2 华东交通大学贫困生心理调适案例分析
        3.1.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贫困生心理调适案例分析
        3.1.4 江西旅游商贸学院贫困生心理调适案例分析
    3.2 调适的初步结论
        3.2.1 调适的具体效果
        3.2.2 成功调适得到的启示
4 建设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机制的对策
    4.1 建立学生心理干预机构
        4.1.1 心理干预机构的组织框架
        4.1.2 心理干预组织的职责
    4.2 建立心理干预长效制度
        4.2.1 及时介入
        4.2.2 长期积极干预
        4.2.3 学校、社会和家庭联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致谢

(3)历史新课标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中学历史新课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求
    2.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
    2.2 历史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导向
    2.3 历史新课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要求
        2.3.1 在认知训练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2 在思维训练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困境主要表现
    3.1 "独生子女综合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偏向
        3.1.1 骄纵任性而缺乏责任担当
        3.1.2 公德淡漠而丧失诚信友善
        3.1.3 情感脆弱而鲜少坚毅勇气
    3.2 "问题家庭并发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偏向
        3.2.1 "失亲家庭"造成情感错位
        3.2.2 "贫困家庭"造成性格障碍
        3.2.3 "土豪家庭"造成观念扭曲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困境的主要对策
    4.1 用历史人物加以情感激励
    4.2 用历史故事进行心理疏导
    4.3 用人文道理给予精神启迪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5)趋向更加相似的差异—东北M镇八位农村教师个体工作动机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问题
    二、现有研究综述
        (一) 教师个体工作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二) 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理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三) 针对特定学科背景的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研究
        (四) 现有研究评析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实现路径
        (一) “动机”概述
        (二) 教师个体工作动机概念界定
        (三) 研究架构诠释
        (四) 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生态调适系统的构建
    四、研究方法
        (一) 研究整体规划
        (二) 研究方法介绍
        (三) 研究对象介绍
        (四) 研究伦理说明
    五、研究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教师所处的环境
    一、教师所处的自然环境
        (一) M镇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二) M镇的域内资源
        (三) M镇的交通
    二、教师所处的M镇社会环境
        (一) M镇名字的由来
        (二) M镇的历史
        (三) M镇的百年大集
    三、教师所处的S村小环境
        (一) M镇S村小的历史
        (二) M镇S村小的现在
        (三) M镇S村小的校本教研与考核机制
        (四) M镇S村小的人员流动
    小结:适应与被适应孕育着个体和环境的冲突
第二章 我的工作动机的权衡阶段
    一、A老师:不甘心知识被埋没,S村小最早那批代课教师
        (一) 高中时一直学习很好,但阴错阳差没有参加高考
        (二) 参加过剧团,有机会去林区工作,代课教师身份进入教师队伍
        (三) 父亲、岳父是教师,中学语文老师说不当教师白瞎了
    二、B老师:成为教师是我的荣耀,工人编制的教师
        (一) 报考时采取“双保险”,结果被技工学校的教育专业录取
        (二) 一心一意想当老师,我的性格不适合干别的
        (三) 父亲、爱人、大爷、妹妹、妹夫都是教师,从小耳濡目染觉得教师职业特别好
    三、C老师:成绩优异想读大学,但父亲做主考取了中师
        (一) 父亲的小思想决定了我的大前途
        (二) 快速拿下大专毕业证、本科自考毕业证,为入职教师做准备
        (三) 老公公、丈夫、小姑子夫妇都是教师,只羡慕教师的学识,不羡慕他们的职业
    四、D老师:从小立志不做农民,以委托生成绩考入中师
        (一) 小时候干农活被癞蛤蟆吓哭,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二) 考试时被别人“加分”超过,以委培生成绩考入中师
        (三) 二姐是教师,上学时羡慕教师的权威
    五、E老师:很想走出去看看,为减轻家里负担报考中师
        (一) 家里孩子多,为减轻家里负担报考中师
        (二) 刚开始工作就被学校末位淘汰掉,转校开始了新的教学生活
        (三) 二哥是教师,姑姑靠自己努力攻读博士学位对我影响很大
    六、F老师:不想学习,不想当老师,以自费生成绩考取师范
        (一) “大家族”思想牵挂,奶奶不想让我远走
        (二) “抗上”精神强,从中心校来到村小
        (三) 父亲、爱人是教师,报考时有教师瞧不起,有教师真心相劝
    七、G老师:小学想当教师、高中想当大夫,回到家乡任教的特岗英语教师
        (一) 家里父亲开诊所,那时想当一名大夫
        (二) 受母亲“求稳”“实际”思想影响,回乡考取特岗教师
        (三) 姥爷、舅舅、小姨和姨夫都是老师,初中老师总是“一碗水端不平”
    八、H老师:没有太大理想,走一步算一步,往返于城乡之间的特岗班主任
        (一) 高考所有志愿都填写师范专业
        (二) 独生子女,不远走,“随大流”报考特岗教师
        (三) 妈妈、老姨是老师,小学老师的负面语言对我性格影响很大
    小结
        (一) 工作动机权衡阶段的行为个体保持着高度的现实取向
        (二) 工作动机权衡阶段的行为个体在建构“工作意图”的过程中受“重要人物”影响
第三章 我的工作动机调整阶段
    一、A老师:特长得以发挥,享受每一天的教学生活
        (一) 音乐“悟生”成才,爱好文学,学校文体活动总导演
        (二)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
        (三) 让“意外”成为课堂的亮点
    二、B老师:创设课堂情境,因人而异培养学生
        (一) 从教具到课件,学会电脑“先人一步”
        (二) 学习上的事要坚定信心
        (三) 纪律上的事要改变习惯
    三、C老师:每天都面对“必须”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乐趣
        (一) 生活规律,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来
        (二) 讲课从没有耐心到和颜悦色,孩子认为和我讲的每一件事都是“趣事”
        (三) 农村教育有自己的特点,需要适应型的人才
    四、D老师:特别自卑,怕不能胜任工作
        (一) 第一节课讲得不好,被领导找谈话
        (二) 精心准备一节公开课,为自己找回信心
        (三) 做教师工作压力很大,压力来自于家长、同事和学生
    五、E老师:做事雷厉风行,不做不喜欢的事情
        (一) 不喜欢完全照搬教案,那样感觉上课像演讲
        (二) 开展“智慧园”活动,使班级团结在一起
        (三) 老师对学生性格影响很大,小班长性格挺像我
    六、F老师:我给学生们上课像哥们
        (一) 以前教体育课,现在教科学课“得心应手”
        (二) 学生给我“面子”才能上好我的课,公开课把学生和老师都磨到“没棱没角”
        (三) 小学生需要更多的责任心
    七、G老师:教好学生上课,这需要方法和智慧
        (一) 努力进行英语教学,考试成绩却还是不理想
        (二) “小奖励”对三年级学生激励效果明显,对六年级学生却不行
        (三) 想要教好学生,还要了解她的家庭环境
    八、H老师:教学经验很重要,我觉得自己很“外”
        (一) 对农村情况不熟悉,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差别很大
        (二) 学生的“底子”不一样,课堂不能照顾全面
        (三) 努力培养班级学生的良好习惯,想让别人都说他们好
    小结
        (一) 高工作情感教师:源于行为个体兴趣、工作本身、教师与学生感情
        (二) 低工作情感教师:源于外界期待、必要性强加和“关键事件”的影响
        (三) 中等工作情感教师:源于个体工作情感与S村小微观生态环境系统的适应
第四章 我的工作动机的自我认知阶段
    一、A老师:我的知识得以传承,很有成就感
        (一) 大家尊重我是因为我的为人,不是我的职业
        (二) 当年很多“弃行”的同学,过的没有我丰富
        (三) 我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让人“另眼相待”
    二、B老师: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挣钱的多少,现在的工作干的非常随心
        (一) 转行的同学虽然经济比我富有,但是精神上我比他们富有
        (二) 农民看老师只看钱,以点盖面
        (三) 对教师的评价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先立德再树人
    三、C老师:适应了这个职业,现在也比较满意了
        (一) 以前总去迎合老人的“口碑”,有点失去自我
        (二) 教师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了“独立”的经济地位
        (三)责任、为人父母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动机
    四、D老师:不太适合这个职业,想自己做点小买卖
        (一) 在单位感觉融入不到别的老师的“圈子”
        (二) 宁可做“通勤”妈妈,也没有勇气去考“研修”
        (三) 做老师挺有“面子”,不想离开
    五、E老师:做老师“事务性”事情太多,时间长了有点“重”(chong)
        (一) 有时干无用功,影响精力和积极性
        (二) 我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这个工作不新颖
        (三) 教师身份为我带来家庭地位,家里大事都听我的
    六、F老师:一直安逸的生活,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一) 多次有机会转行都没走成——野心不大
        (二) 我不是爱一行干一行,而是干到这一行,就想办法改变自己
        (三) 中规中矩的教师+农民的生活,现在就是为了孩子而活着
    七、G老师:我就是喜欢农村教师的这种氛围和生活
        (一) 和其他的特岗同学相比,自己的工作很顺心
        (二) 和实习的城里小学相比,现在的工作很轻松
        (三) 通过与周围人的比较,自己的工作很稳定
    八、H老师:当教师和当特岗教师不是一回事
        (一) 每天通勤3小时,拿到编制后很想回市区
        (二) 家不是农村的,工作却到了农村
        (三) 和同学比有点脱节,学生家长也比我“潮”
    小结
        (一) 高工作动机教师:源于行为个体高工作情感与高自我认知相一致
        (二) 低工作动机教师:源于行为个体低工作情感与低自我认知相一致
        (三) 趋中工作动机教师:源于行为个体工作情感与自我认知相适应
结论
    一、研究发现
        (一) 教师初始入职工作动机保持高度现实取向
        (二) 高教师个体工作动机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个体成就需求、归属需求的满足
        (三) 微观生态环境下教师个体工作动机最终趋于相似的差异
        (四) “关键事件”影响突出,必要时打断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发展进程
    二、提高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策略
        (一) 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弱化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 建构农村学校教师心理支持机制,满足个体成就需求和归属需求
        (三) 创设农村学校微观生态环境,促使个体工作动机与群体工作动机相适应
    三、研究不足
        (一) 教师个体工作动机生态调适系统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 研究对象的丰富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继续研究构想
        (一) 进一步丰富研究对象
        (二) 选取特定视角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校长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着作情况

(6)小组工作回应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压力的研究 ——以昆明呈贡L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背景
        1. 背景概述
        2.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依据
    (一) 概念界定
        1. 压力
        2. 教师压力
        3. 打工子弟学校
        4. 学校社会工作
        5. 支持性小组
    (二) 文献综述
        1. 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
        2. 关于社工介入压力问题的研究
        3. 关于打工子弟学校社工介入的研究
    (三) 理论依据
        1. 生态系统理论
        2. 认知行为理论
        3.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二、L学校教师压力状态评估
    (一) 实务点介绍
    (二) L学校教师压力状态评估
        1. L学校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2. L学校教师工作环境及压力分析
        3. L学校教师生活保障及压力分析
        4. L学校教师满意程度分析
    (三) 小组工作介入的优势分析
        1. 社工介入的思路分析
        2. 小组工作介入的优势分析
三、小组工作介入的实务过程
    (一) 小组简介
    (二) 小组过程与记录
    (三) 小组评估
    (四) 小组反思
        1. 不足之处
        2. 成功之处
四、讨论与小结
    (一) 讨论
        1. “吐槽会”的思考
        2. 社工陪伴者角色与社工服务的持续化
        3. 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思考
        4.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群体的政策回应
    (二)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与观点总结
        (一)文献综述
        (二)观点总结
    三、 论文基本框架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暴力犯罪及其心理概述
    第一节 暴力犯罪概述
        一、 暴力犯罪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 暴力犯罪的分类
        三、 我国暴力犯罪的特点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认知结构要素
        二、 情绪情感要素
        三、 意志结构要素
        四、 个性心理倾向要素
        五、 个性心理特征要素
    第三节 暴力犯罪心理特征
        一、 暴力犯罪的认知特征
        二、 暴力犯罪的情绪情感特征
        三、 暴力犯罪的意志特征
        四、 暴力犯罪的动机特征
        五、 暴力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二章 暴力犯罪心理成因理论介评
    第一节 以心理学为视角的理论介评
        一、 本能论——源自人类本能的攻击性
        二、 挫折攻击理论——源自挫折的攻击性
        三、 补偿理论——源自追求优越的攻击性
    第二节 以社会学为视角的理论介评
        一、 模仿理论
        二、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以生物学为视角的理论介评
        一、 染色体异常理论
        二、 内分泌失调理论
        三、 物质代谢异常理论
    第四节 本文观点:主体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论
第三章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第一节 生理因素对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 遗传:先天的暴力潜因
        二、 性别:男女攻击方式存在差异
        三、 年龄: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较高
        四、 生化物质:体内微量元素失衡致使情绪不稳、暴力性增强
    第二节 心理因素对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 认识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 不良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
        三、 不良意志品质的影响
        四、 不良个性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行为因素对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一、 不良行为的定式
        二、 不良行为的模仿
第四章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
    第一节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宏观环境因素
        一、 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失范
        二、 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心理失衡
        三、 暴力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四、 特定自然条件的刺激和诱发
    第二节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环境因素
        一、 家庭背景下暴力观念的代际传承
        二、 学校教育的缺陷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三、 情境因素的诱发和影响
第五章 暴力犯罪心理的防治
    第一节 暴力犯罪心理矫治
        一、 开展心理矫治的必要性
        二、 心理矫治与犯罪人心理矫治的界定
        三、 犯罪人心理的矫正
        四、 犯罪人心理的治疗
    第二节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二、 培养自我监督能力
    第三节 影响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的改善与治理
        一、 转变不当教育方式
        二、 营造良性文化氛围
        三、 完善矫治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8)下岗家庭中的孩子们-H市G社区下岗职工子女生命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设计与文献评述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二章 “相互联系的生活”:家庭的代际传递
    2.1 “新钢”:工业文明的记忆棒
        2.1.1 令人羡慕的“呼老大”
        2.1.2 停滞不前的“老新钢”
        2.1.3 都市里的“贫民窟”
    2.2 “脱嵌”:家庭生活的转变
        2.2.1 家庭经济受损
        2.2.2 家庭领导权的微妙转换
        2.2.3 家庭关系的震荡与冲突
    2.3 “下移”:脱嵌生活中的孩子们
        2.3.1 对父亲非连续性角色反叛
        2.3.2 对母亲自觉与非自觉的归依
        2.3.3 对同辈群体的积极妥协
        2.3.4 对家庭境遇的内在负面情绪投射
第三章 “生活的时间性”:家庭的代际差异
    3.1 祖父母代:代际关系的扭曲
        3.1.1 从“反哺”到“啃老”
        3.1.2 “啃老”产生和维持的内在逻辑
    3.2 父母代:社会身份的迷失
        3.2.1 从“国企职工”到“下岗职工”
        3.2.2 地位变迁和适应性反应
    3.3 子代:类似成人经历的向下延伸
        3.3.1 承担向下传递的家庭责任
        3.3.2 影响家庭角色与经济角色的因素
第四章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子女的同群心理特征
    4.1 人格特征
        4.1.1 自我认知:强烈的自卑感与成就动机
        4.1.2 情绪特质:敏感多疑与焦虑紧张
        4.1.3 意志特质;独立性与坚毅性
        4.1.4 顺应特质:依赖与抑制
    4.2 价值取向
        4.2.1 工作、休闲与家庭生活的偏好差异
        4.2.2 对保障性工作的自觉渴望
        4.2.3 家庭的中心地位
第五章 “个体的能动性”:子女的职业发展
    5.1 主体性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1.1 因变量正态分布检验
        5.1.2 拟合优度检验
        5.1.3 残差检验
        5.1.4 方差检验
        5.1.5 参数显着性检验
        5.1.6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 主体性因素作用过程分析
        5.2.1 社会性别
        5.2.2 历史年龄
        5.2.3 教育资源受限
        5.2.4 职业发展动机
        5.2.5 职业发展动机的具象化
        5.2.6 社交影响力与敬业精神
第六章 结论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下岗职工子女生命历程问卷调查
    附录2 个体生命历程问卷调查
    附录3 下岗职工家庭子女访谈大纲
    附录4 下岗职工家庭父母、祖父母访谈大纲
    附录5 学校教师、居委会工作人员访谈大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底层社会与教育 ——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 教育与社会流动
        (二) 底层的学术传统与概念认定
        (三) 再生产的理论
    三、研究内容、概念、方法与样本选择
        (一) 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第二章 “文字下乡”、“文字上移”、“文字留乡”:中国西部农业县乡校的百年变更——芥县的微观研究
    一、私塾与学校的对抗——从旧式教育到新式教育:1900-1949 年
        (一) 大部分嵌于村落但逐步衰落的私塾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教化功能
        (二) “废书院设学堂”使新式学校逐步覆盖到广大芥县农村区域,进而有效降低了文盲率
    二、建国后“文字下乡”的艰难历程:1949-1985 年
        (一) 彻底走向终结的私塾与不断壮大起来的新式小学
        (二) 内嵌于乡镇中的小学“带帽”初中班逐步发展为初级中学
        (三) 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城乡差距明显
    三、1985 年后“文字上移”的初步趋势:1985-2000 年
    四、2001 年后“文字上移”的深度进程:2001-2012 年
    五、2012 年后“文字留村”的政策努力:2012 年至今
第三章 “文字”何以“上移”?——中国乡校被剥离出底层村落的田野观察
    一、中国乡村教育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
    二、百年来中国村落社会变迁与转型使“文字上移”成为可能
        (一) 沦为城市附属而缺乏独立公共性精神的中国村落文化:社会变迁与结构性转型因素
        (二) 现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从根基处让中国村落社会公共文化走向解体:知识权力制衡的支点崩溃
        (三) 被并轨于城市生产体制之后传统村落社区中的农民群体出现阶层分化:底层诉求成为“悄悄话”
        (四) 村落社会中“消费主义”的兴起:选择性的教育致贫与底层群体选择的无力
    三、地方教育发展中的现实困难使“文字上移”成为必然
        (一) 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欠缺:“向城性”潜在流动率过高致使公共政策设计注定要予以积极疏导
        (二) “人员编制短缺”与“事权的增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加快推进农村学校的集中性规模办学步伐
        (三) 乡村子弟们“城镇化”的身份认同与“异域”想象:逃离乡土的内在精神诉求
    四、“文字上移”后的中国乡村教育:在“城镇化”与“乡土性”之间
        (一) 乡村教育在“一体化”与“统筹城乡”的话语逻辑下被完全导向“城镇化” 的实践步骤中
        (二) 乡村教育在“一体化”与“统筹城乡”的话语逻辑下陷入“乡土性”的乌托邦想象中
第四章 “文字留乡”:底层中国的教育公正——社会分层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共政策创新思路探索
    一、底层研究的视角
    二、近三十年中国社会分层的历史演进与结构变迁:底层社会的主体性形成
    三、实现城乡底层社会教育公正的困难:缺乏精细化社会分层基础上的有效底层表达
    四、教育公正的传统理论更新:从“规范正义”到“反规范正义”
    五、一项公共政策体系开发思路设计:以“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为例
    六、一个具体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体系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一) 国家视角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二) 地方政府视角下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三) 农村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第五章 中国底层家庭社会分层结构下的“读书无用”——基于芥县雍村的社会学调查
    一、传统中国村落社会为何尊崇读书和读书人?
    二、中国村落空间内部关于“读书无用”观念的结构性真相
    三、中国村落社会“读书无用论”观念背后:不容忽视的几项社会学因素
        (一) 中国“单位制”解体与“就业方式”改变使缺乏社会关系网的农村读书人陷入就业困境并影响村落社群对读书效用的传统观念
        (二) 中国不断开放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抵消了村落人传统中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功效性
        (三) 乡校的大规模撤并使村落社会沦为文化荒漠,“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底层的流行顺理成章
第六章 乡间少年、底层学校与反学校文化的生成——云乡学校内部场域底层再生产隐性预演的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一)
    一、英国的“小子们”、北京的“子弟们”与云乡的“少年们”:“再生产”的三类“当事人”
    二、乡间“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抵制权威与反控制
        (一) 被瞧不起的知识代言者:农村老师们
        (二) 学习的抗拒:课堂中的混乱
        (三) 反规定性的日常作习:一种对时间权威的抗争
        (四) “摄像头”下的剧场表演:一种对空间权威的抗争
    三、乡间“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非正式群体
        (一) “兄弟帮”:从“革命”到“反革命”的角色蜕变
        (二) “兄弟帮”:规则、职能与“计划式”违规
        (三) “兄弟帮”的其他同类群体:师徒制、亲戚制、情侣制
    四、乡间“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找乐子、无聊与刺激
        (一) 找乐子
        (二) 无聊与刺激
    五、底层村落学校内部底层再生产的文化机制:一个比较分析
        (一) “屌丝”与“土豪”心态的交替性发生作用
        (二) 对文凭和知识的态度
        (三) “洞察”到或“部分洞察”到了吗?
第七章 座次、身份认同与职业选择——云乡学校内部场域底层再生产隐性预演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二)
    一、从“编班”的政治策略到“编座”的政治艺术
    二、八年级“中心-边缘”座次编排中的政治艺术
        (一) 八年级以“榜样塑造型”为目标的“中心-边缘”座次编排
        (二) “中心-边缘”座次编排后被规训的学习目标与再生产
        (三) “中心-边缘”座次编排中的当事人意见:“我们”与“他们”的不同理解与各自想象
        (四) “中心-边缘”座次编排中的设计者真相:一维化教室的创设
    三、九年级“前排-后排”座次编排中的政治艺术
        (一) 九年级以“功能分区型”为目标的“前排-后排”座次编排
        (二) “蝙蝠式”生存状态的“差学生”黄平为何要假意考普通高中?——一种对座次的抗争
        (三) “功能分区型”座次编座后九年级“好学生”群体的内部分化
    四、底层学校中作为隐性课程的座次社会功能:一种再生产的意义
第八章 底层群体艰难的“中国梦”:教育梦想筛选轨道中的底层再生产——从“起跑线”到“就业市场”(一)
    一、“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
        (一) “中国梦”更需要关怀作为“形而下”的群体与个体
        (二) “中国梦”需要高度警惕被隐匿地置换为中国精英们的“梦想秀”
    二、“中国梦”真正实现的核心和关键在社会底层:一个有关中国底层群体的述说
        (一) “中国梦”真正实现与否的衡量对象在底层
        (二) 底层研究所面对的中国百年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以“工人”和“农民”为 中心的讨论
    三、“教育梦”筛选轨道中的底层再生产:从“起跑线”到“就业市场”的分析
        (一) 底层“教育梦”:进入“中国梦”讨论核心区间的尝试性范例
        (二) “邻村”的幼儿园:底层社会中可有可无的教育场所
        (三) “就近入学”中的再生产秘密:“公平”还是“不公平”?
        (四) “民工预备培训学校”:沦为底层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五) 初中后的分流: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抑或终止学业
        (六) 难以企及的重点大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困难
    四、游弋的病毒——底层知识青年流动梦想的破灭
第九章 底层群体艰难的“中国梦”:有关阶层流动梦想的“异地高考”为何如此举步维艰?(二)
    一、“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一个简明的问题史呈现
    二、要求放开“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的舆论诉求何以如此紧迫?
        (一) 中国三十年整体社会结构变迁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特征变化的客 观诉求
        (二)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十年演进加剧了“异地高考”的紧迫性
    三、政治社会学视角下“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共性博弈:谁的利益与何种公平?188
    四、“反对性”意见下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被“二次剥夺”的底层群体与被“加剧衰落”的底层社会
        (一) 不能使中国城市的低层群体获益,相反很可能成为共同的牺牲者.190
        (二) 一般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并不能真正获益,相反很可能遭遇“二次剥夺”
        (三) 进一步加剧中国农村社会的衰败和农村教育的衰落
    五、“支持性”意见下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一种对底层制度性阻滞的深层困局..195
        (一) 优质高等教育全民性价值与地方性利益之间的内部深层博弈
        (二) 有限度设门槛的“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实质上是另一种更为精细化的身份区隔与隐匿化的群体分化
    六、超越“异地高考”议题本身:几个容易忽视的政治社会学发生根源
        (一) “底层社会”的粗线条性政策设计与“个体化社会”的主体性形成
        (二) 政策误区导致“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乡校从村落社区中轻易剥离”等公共危机,进而加剧中国农村教育的衰败并刺激农村生源加速外流诱发“异地高考”洪流
        (三) “文凭中国”与“本科出身论”的思想共谋从深层激发“异地高考”的投机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10)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法
        1.3.2 文献分析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概念
    2.2 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2.2.1 社会心理学角度
        2.2.2 犯罪心理学角度
3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3.1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3.2 未成年人犯罪特征
        3.2.1 犯罪行为具有冲动性
        3.2.2 犯罪行为具有模仿性
        3.2.3 团伙犯罪特征明显
        3.2.4 文化程度偏低及法制观念淡薄
        3.2.5 父母离异的家庭较多
    3.3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
        3.3.1 财产型犯罪
        3.3.2 报复型犯罪
        3.3.3 暴力型犯罪
        3.3.4 冲动型犯罪
        3.3.5 无知型犯罪
        3.3.6 从属性型犯罪
4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4.1 主观原因
        4.1.1 受好逸恶劳的享乐主义思想侵蚀
        4.1.2 法制观念淡薄
        4.1.3 判别是非能力差
        4.1.4 争强好斗的性格影响
        4.1.5 青春期生理的变化
    4.2 客观原因
        4.2.1 家庭原因
        4.2.2 学校原因
        4.2.3 社会原因
5 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对策
    5.1 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预知
        5.1.1 未成年人犯罪前的主要表现行为
        5.1.2 未成年人犯罪前的不良行为
    5.2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5.2.1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5.2.2 家庭教育
        5.2.3 学校教育
    5.3 未成年人犯罪救助对策
        5.3.1 司法机关救助
        5.3.2 社区机构救助
        5.3.3 社会组织救助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注下岗职工子女厌学综合症(论文参考文献)

  • [1]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基于Y省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D]. 王婷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2]高校贫困生心理调适机制建设研究 ——以江西省部分高校为例[D]. 付琼. 江西财经大学, 2018(12)
  • [3]历史新课标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究[D]. 李想. 延边大学, 2017(02)
  • [4]昨夜西风[J]. 张新平. 唐山文学, 2017(03)
  • [5]趋向更加相似的差异—东北M镇八位农村教师个体工作动机发展的叙事研究[D]. 田里.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小组工作回应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压力的研究 ——以昆明呈贡L学校为例[D]. 赵少伟. 云南大学, 2016(02)
  • [7]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治研究[D]. 李欣. 吉林大学, 2014(03)
  • [8]下岗家庭中的孩子们-H市G社区下岗职工子女生命历程研究[D]. 常雅慧. 西北大学, 2014(10)
  • [9]底层社会与教育 ——一个中国西部农业县的底层教育真相[D]. 李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10]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位巧灵.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关注下岗职工子女的厌学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