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遗产在中国》展览在京开幕(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燕[2](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薄宏涛[3](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张阳[4](2019)在《陕西省文物出境展览研究》文中认为陕西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十分悠久而且灿烂的历史。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4个王朝在陕西境内建都,陕西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1100余年。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陕西古代辉煌历史的骄傲,也是陕西开展“文化走出去”及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陕西省文物对外展览交流,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5年,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精选80种147片拓片亮相日本参加“中国两千年的美——古陶瓷和西安碑林拓本展览会”,揭开了陕西对外交流的序幕。1985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授权下,陕西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览”,从此,陕西开始自主筹办文物出境展览。55年间,陕西共在全球范围内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个城市举办文物出境展览269个,共计463场次。文物出境展览吸引海外观众超过一亿人次,为陕西和世界架起了友好的桥梁,也为提升陕西知名度及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贡献。本论文通过全面梳理目前有记录的,陕西省自1965年至2019年底确定举办的文物出境展览,对其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研究,总结现有的经验及特点,寻找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尝试为未来的文物出境展览提供新思路。同时对文物出境展览与文化外交、中华文化走出去及国家形象的关系进行简单探讨。
杨莽华,黄续[5](2019)在《2018年度中国建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2018年中国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落实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工作的使命和任务,将城市建设与新时代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创新有机结合,成为当前建筑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主要趋势。本文选取2018年中国建筑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成就与事件,总结2018年我国建筑领域的建设实践工作,分析年度建筑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与趋向,以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提供借鉴。通过对2018年规划界、建筑界的实践、理论以及相关活动的梳理,可以看出城市建设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和新区健康发展,注重村镇建设和保护,建筑设计遵从环境文脉、场所精神以及文化性、生态多样等原则。各类相关活动和会议层出不穷,不仅带动了设计者的学理提升,而且为今后的设计之路指明了方向。在理论建设领域,相关学者面对当下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做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注重本土实际的理想探索,这对我国建筑创作的内涵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孙玉芳[6](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海鑫[7](2018)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也是全人类长征现象中最具影响力的壮举,其影响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围绕长征逐渐形成了饱含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长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内容。长征文化将以更加鲜活的文化形态演绎长征,以更加厚重的文化形态传承长征,以更具穿透力的文化形态向世界传播长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弘扬者,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坚定推动者和引导者。80多年来,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从未间断,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最具有时代感知能力和时代担当的政党,始终牢记和勇于担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准确把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长征文化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那就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长征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可以让外界借助长征文化更好地读懂中国。中国共产党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是长征文化参与国际间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重要途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文化环境中,努力使长征文化等中华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形成与世界大国形象和地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在新时代发挥长征文化“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国际性作用,这对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长征文化饱含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彰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等人类共同价值是推动其国际传播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长征文化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影响受众包括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阶层人员,他们都对长征文化有着高度的评价,这是持续推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良好基础。总体来看,尽管长征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情况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因此,在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既要认真地总结传播经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播中的不足,不仅要巩固好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现有成果,也要不断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是一项持久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当前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新形势与新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环境相比以前更加复杂,国际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努力通过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使长征文化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处于并保持主动地位,是亟需深入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新课题。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主要有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能力不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需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需打造,这些都是在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当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形势,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针,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在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路径中获取启迪,充分分析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经验,借鉴早期国际传播路径。然后针对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分别对构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新的体制机制,培育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练就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打造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这些方面展开思考,在新时代发挥好长征文化“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国际性作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不仅在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介绍中国经验,也在传播彰显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中国精神。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前景是光明和广阔的,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其提供持续的政策保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其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新的发展机遇方面,习近平同志倡导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广泛支持,饱含人类共同价值的长征文化将为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张心[8](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荆琰清[9](2016)在《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30多年我国的岩画研究中,我们一直关注岩画点基础信息的统计和整理,关注岩画的制作年代和族属,关注岩画图像的艺术风格和价值,关注岩画的消失和保护,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岩画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当今天我们发现岩画类文化遗产的信息仅在少数人构成的学术圈里传播,在大众还未能够清楚了解岩画的价值和意义之前,大量的岩画开始受损甚至消失。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传承能够延续文化的生命”。要想保护和传承岩画类文化遗产,要想让研究继续下去,大众传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要想通过大众传播提高受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提高公众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通过舆论影响在全社会树立积极、健康、可持续的“文化遗产”观念,就必须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创造真实的文化遗产信息,并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使这些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本论文通过梳理“文化遗产信息”概念的演化过程,构思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方法,结合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深入发掘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从岩画类文化遗产出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数量以及我国近些年岩画研究的情况,分析了世界范围内岩画类文化遗产研究的现状以及遭遇的瓶颈,提出打破瓶颈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其次解释了研究相关的“文化遗产”、“信息”和“大众传播”这三个概念,并指出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研究领域,论文的研究主要依靠大众传播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综述中,提出我国“文化遗产”观念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是促使“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出现的背景,已有的贺兰山岩画研究成果中缺乏岩画学、文化遗产学和大众传播学相互结合的范例。第二章首先通过梳理论文题目中“文化遗产信息”概念产生的过程,明确“文化遗产信息”的含义和本质,回答了“文化遗产信息”是什么的问题。其次依据文化遗产信息在大众传播中的功能将文化遗产信息分类,并具体描述了文化遗产信息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本质和特点,在两者之间建立了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再次对主要文化遗信息大众传播渠道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研究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具体思路。第三章将研究视角转入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首先分析岩画类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指出岩画类文化遗产在世界遗产分类体系不明确,是造成大众传播中岩画类文化遗产媒介形象模糊的主要原因。其次描述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概况,详细描述了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信息内容。从传承、开发、研究以及文化遗产观念的形成和树立专业自信五个方面探讨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意义。提出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具有的特殊性。第四章首先研究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大众传播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9年30多年的历史,运用分期的方法将这段历史分为萌芽、兴起和蓬勃发展三个时期,通过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具有间断性、集中性以及重视学术性的传播特点。其次分析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媒介利用现状。通过对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内容、文本以及受众调查问卷的具体研究,客观地分析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现状。第五章是针对第四章研究内容所做的整理和思考。首先通过第四章分析研究,找到了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中存在的主要的六点误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次指出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探讨了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研究视角投向岩画类文化遗产信息的大众传播问题,以大众传播和文化遗产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初步建立了研究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框架和思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研究、文本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对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方式、内容、特点、意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了长期以来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效果不佳,大众认知度较低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本文的意义在于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于贺兰山岩画以及我国其他地区岩画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关注,推动岩画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研究。
张安华[10](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世界遗产在中国》展览在京开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遗产在中国》展览在京开幕(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3)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4)陕西省文物出境展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界定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 需说明的事项 |
第二章 文物出境展览概述 |
2.1 文物出境展览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文物出境展览的概念 |
2.1.2 举办文物出境展览的要求 |
2.1.3 禁止出境文物 |
2.2 我国文物出境展览情况 |
2.3 文物出境展览的类型 |
2.3.1 自主策划型 |
2.3.2 境外主导型 |
2.3.3 合作举办型 |
2.4 文物出境展览的流程 |
2.5 举办文物出境展览的意义 |
第三章 陕西省文物出境展览分析 |
3.1 陕西省文物出境展览概述 |
3.2 陕西自主举办的文物出境展览 |
3.2.1 陕西自主举办文物出境展览的主题 |
3.2.2 以展览举办的地区及国别进行分析 |
3.2.3 以展览举办时间进行分析 |
3.2.4 以展览的主题进行分析 |
3.3 陕西省协助举办的文物出境展览 |
3.4 陕西文物出境展览的特点 |
3.5 陕西文物出境展览存在的问题 |
3.6 陕西文物出境展览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四章 基于陕西省文物出境展览的思考 |
4.1 文物出境展览与文化外交 |
4.2 文物出境展览与中华文化走出去 |
4.3 文物出境展览与国家形象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理论 |
2.1 长征文化相关理论分析 |
2.1.1 文化 |
2.1.2 长征文化 |
2.1.3 长征精神 |
2.1.4 文化软实力 |
2.1.5 国际传播 |
2.1.6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3 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 |
2.2.4 习近平文化自信新思想 |
2.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分析 |
2.3.1 国家主体 |
2.3.2 企业主体 |
2.3.3 社会组织主体 |
2.3.4 个人主体 |
2.4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原则 |
2.4.1 坚持以受众为本 |
2.4.2 坚持实事求是 |
2.4.3 坚持彰显人类共同价值 |
2.4.4 坚持推进文化交流 |
2.5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基础分析 |
2.5.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经济基础 |
2.5.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政治基础 |
2.5.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基础 |
2.5.4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媒介基础 |
第3章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洲际概况及评析 |
3.1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 |
3.1.1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概况 |
3.1.2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评析 |
3.1.3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价值 |
3.2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 |
3.2.1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概况 |
3.2.2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评析 |
3.2.3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价值 |
3.3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 |
3.3.1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概况 |
3.3.2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评析 |
3.3.3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
3.4 长征文化在其他大洲传播 |
3.4.1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传播的概况 |
3.4.2 长征文化在拉丁美洲传播的概况 |
3.4.3 长征文化在非洲传播的概况 |
3.4.4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传播的评析 |
3.4.5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传播的价值 |
3.5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与意义 |
3.5.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 |
3.5.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 |
第4章 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分析 |
4.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4.1.1 文化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
4.1.2 文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
4.1.3 长征文化传播内容不全面 |
4.1.4 长征文化表现方式单调 |
4.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能力不强 |
4.2.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具有局限性 |
4.2.2 缺乏国际化人才队伍 |
4.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需改进 |
4.3.1 中国的长征文化国际话语权较弱 |
4.3.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媒介影响力有待提升 |
4.3.3 长征文化产品在国际竞争力不强 |
4.3.4 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需改善 |
4.3.5 异质文化间的文化冲突 |
4.3.6 同质文化间未深入交流 |
4.4 长征文化国际交流不通畅 |
4.4.1 长征文化认同有待提高 |
4.4.2 长征路线申遗有待推进 |
第5章 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对策 |
5.1 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启迪 |
5.1.1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积极参与推动 |
5.1.2 长征文化早期传播影响重大的原因 |
5.1.3 借鉴长征文化早期传播的优秀经验 |
5.2 构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新的体制机制 |
5.2.1 做好长征文化传播体制保障 |
5.2.2 提高长征文化开放水平 |
5.2.3 充实长征文化传播内容 |
5.2.4 丰富长征文化表现方式 |
5.3 培育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 |
5.3.1 培育和发展多样化国际传播主体 |
5.3.2 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
5.4 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 |
5.4.1 增强中国对长征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
5.4.2 提高长征文化传播媒介国际影响力 |
5.4.3 提高长征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
5.4.4 练就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 |
5.4.5 推动异质文化交往化解文化冲突 |
5.4.6 寻求共通点促进同质文化深入交流 |
5.5 打造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 |
5.5.1 搭建长征文化交流平台提升文化认同 |
5.5.2 推进长征路线申遗提高长征文化认同 |
结束语 推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8)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
一、 历史信息价值 |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
第一节 政府 |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
第四节 公众 |
一、 “本地型”公众 |
二、 “外地型”公众 |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
二、 舆论参与 |
三、 志愿服务参与 |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岩画类文化遗产的发展境遇与研究瓶颈 |
二、大众传播是打破瓶颈的最佳途径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方法 |
一、与研究相关的几个概念:“文化遗产”、“信息”和“大众传播” |
二、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生成“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特殊土壤 |
二、现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缺失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二章 “文化遗产信息”概念、分类及特征 |
第一节 “文化遗产信息”是什么? |
一、“文化遗产信息”概念的产生和演化 |
二、“文化遗产信息”的含义和本质 |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信息的分类 |
一、文教科普:传播最基础的文化遗产知识 |
二、品德培养:引导社会风尚 |
三、艺术传承:丰富当代艺术元素 |
四、商业塑造:完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市场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
一、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联系 |
二、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信息的区别 |
第四节 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主要关注的媒介类型及特点 |
一、传统媒介:不可遗忘的传播阵地 |
二、新媒体:需要慎重对待的大众传播后起之秀 |
三、展览:让城市成为流动的展示空间 |
第五节 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思路 |
一、迫在眉睫的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 |
二、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思路 |
第三章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概述 |
第一节 岩画与文化遗产 |
一、岩画的定义 |
二、岩画的分类 |
三、岩画的内容题材及主要研究方法 |
四、岩画的文化遗产性质 |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综述 |
一、贺兰山岩画的地理位置 |
二、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制作方式 |
三、贺兰山岩画的年代、族属及内涵 |
四、贺兰山岩画的文化遗产价值 |
第三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解析 |
一、文化遗产本位信息 |
二、文化遗产衍生信息 |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意义 |
一、推动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
二、加快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三、辅助拓宽贺兰山岩画研究思路 |
四、引导大众建立积极健康的文化遗产观念 |
五、帮助岩画工作者树立专业自信 |
第五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特殊性 |
一、年代跨度大,缺乏大量的历史资料 |
二、文献资料碎片化,不易整理 |
三、对岩画文化遗产信息的定位不准确 |
四、研究起步早,发展滞后 |
第四章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的历史 |
一、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历史分期 |
二、在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初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
第二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现状 |
一、传统媒介:多样化的传播平台 |
二、新媒体:快捷的传播渠道 |
三、出版物:学术信息传播的阵地 |
四、展览:亦动亦静的展示方式 |
第三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内容研究 |
一、以文化遗产本位信息为主的传播内容 |
二、以文化遗产衍生信息为主的传播内容 |
三、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内容特点 |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
一、传播频率研究 |
二、受众调查问卷分析 |
第五章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对策及思考 |
第一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误区 |
一、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结合不当 |
二、传播频率设计不当 |
三、为吸引受众的关注,频繁传播有待考证的推测性信息 |
四、忽视受众需求,传播目的不明确,对传播效果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
五、传播“两头重,中间轻” |
六、长久以来没有对贺兰山岩画媒介形象进行过完整的建构 |
第二节 提高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效果的紧迫性 |
一、受众认知度与大众传播投入不成比例 |
二、学术研究陷入瓶颈 |
三、贺兰山岩画遗产亟待保护 |
第三节 如何加强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效果 |
一、建立清晰的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媒介形象 |
二、保持持续有效的大众传播 |
三、有效利用受众反馈 |
四、制作高水品的信息产品 |
五、建设具有专业水平的传播团队 |
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持与学者的互动 |
七、合理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传播引起受众的关注 |
八、适当娱乐化,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
第四节 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的价值 |
一、促成岩画研究领域和大众传播领域的合作 |
二、反思当下,规划未来 |
三、为岩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
2、对外传播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
第一节 审美动因 |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 |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
第三节 政治动因 |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
第四节 经济动因 |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
第一节 艺术媒介 |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展示路径 |
一、艺术品外展 |
二、开放性展示 |
第二节 市场路径 |
一、画廊的展销 |
二、艺术品拍卖 |
三、艺术博览会 |
第三节 收藏路径 |
一、博物馆收藏 |
二、私人的收藏 |
第四节 教育路径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海外艺术教育 |
第五节 旅游路径 |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
第六节 艺术路径 |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四、《世界遗产在中国》展览在京开幕(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3]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4]陕西省文物出境展览研究[D]. 张阳. 西北大学, 2019(04)
- [5]2018年度中国建筑发展研究报告[A]. 杨莽华,黄续. 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2019
- [6]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7]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D]. 刘海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9]贺兰山岩画文化遗产信息大众传播研究[D]. 荆琰清.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10]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