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雨潭》的艺术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1](2021)在《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文中认为朱自清的散文是五四时期公认的白话散文典范和现代汉语的楷模,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朱自清散文将文与诗、画在内在神韵、情致等方面互相融合,流露出含蓄蕴藉之美,他不仅开启了"诗化散文"观点的先河,更在艺术方法与技巧上,通过对古典散文传统方法与理论的借鉴,将自然、清雅的古典诗意美融入现代白话散文语体当中。
任海燕[2](2021)在《明末清初遗民诗人邢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朱鑫宇,周莉[3](2020)在《论衔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文人们如苏轼、朱自清等名作,探究其如何利用"衔接"理论使得行文流畅轻快,结构严谨,更让文章增添多样性和层次感,并风趣易懂,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乔静[4](2020)在《朱自清散文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吕建霖[5](2020)在《从人教社五个版本教材《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看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文中认为随着2019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颁布,教材的知识、选文、助读和练习的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本文关注到人教版的纵向比较,选取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1981版、1990版、2002版、2004版、2019版五个版本的共同篇目《荷塘月色》,将其课后练习设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纵向比较。课后练习设计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套教科书的价值所在和编排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荷塘月色》练习设计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和特点也随之变化,本文将从一个小口切入,探寻练习设计背后所体现的语文教育理念。本文依据国家指导性文件,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二维分类,对五个版本人教版《荷塘月色》的练习设计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五个版本人教版《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异同点,探讨其不足和功用,在“变”与“不变”中追寻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辩证、多角度审视、探究语文教育理念的发展路径,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章就本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四个方面做了讨论。第二部分主要是确定研究五个版本练习设计的理论依据——国家指导性文件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国家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支撑,对其编排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对五个版本练习设计的分类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对练习设计的分类更加全面细致。第三部分是在布卢姆分类理论的指导下,梳理、比较、分析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的练习设计,探究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共性、设题界限清晰、设题顺序简明有序。从练习数量、练习类型、学习任务的形式、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四个方面,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发现不同点。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五个版本练习设计的功能作用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反思,以期对五个版本的练习设计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二,追寻不同时期《荷塘月色》练习设计背后的语文教育理念:教学中要针对文本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到“学”材的转变;从语文能力到语文核心素养;从语言运用到文化修养;以及单元篇章的联系加强。其三,审视、探究语文教育工作者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的路径,有所启示:立足课程标准,把握学科内涵;以核心素养为本,重塑语文教育目标;更新教育理念,在反思中成长;联系实际,注重学习的迁移拓展;提升学习参与度,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戴月[6](2020)在《朱自清散文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朱自清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文本,一直以来因其独特的散文魅力和深远的教育影响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和喜爱。在语文教学层面,对于朱自清散文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经验总结多,方法探讨少;内容解读多,教学结合少;常规设计多,创新教学少。因此,立足作品本身,参照多元解读,分析教学实践并整合创意思路的创新教学设计成为教学研究的一种需求。希望能够借助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体现对于朱自清散文的深度研讨,呈现朱自清散文的多层次价值,提出较有新意的设计形式与教学思路,探索中学散文教学创新和拓展的新路径。朱自清散文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包含三个研究层面。第一层面是基于朱自清散文再解读的基础研究,一方面以《朱自清全集》为研读对象,对朱自清散文作品的美学特征、写作特点和教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以朱自清散文的多元解读为研究内容,做出解读评价,整理解读思路并归纳教学要点。第二层面是基于朱自清散文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一方面选取恰当教学样本,以表格分析的方法进行样本教学案例分析;另一方面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当前散文教学实践的主要特征、基本问题和创新思路。第三层面是结合朱自清散文的再解读和朱自清散文的教学案例分析,以朱自清入选教材的四篇散文为例,进行朱自清散文的创新教学设计。这里的创新教学设计以教学案例为呈现形式,包括结合新时代语文教学需求和创意课堂思路的优化教学案例设计,亦包括结合群文阅读等潮流阅读理念的创新阅读教学方案。
解舒淇[7](2020)在《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文中研究说明朱自清是我国近代伟大的诗人、学者和散文作家,在当代散文作家当中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散文在构思、情感、语言、意境等方面都具有艺术特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散文在情感上真诚、深切;在构思上有伏笔、有线索、不乏点睛之笔;在语言风格上既大胆又淳朴,语言的锤炼非常到位。
杨绍军[8](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吴婷[9](2019)在《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被称为“白话美文的典范”。朱自清以一颗敏感的心灵观照世界,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对身边人、熟悉物、常见景进行细致的刻画,塑造了许多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展现出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饱含着对自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建构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散文艺术世界,表现了为人与作文的完美统一,洋溢着中国传统美学温柔敦厚的气息。正因其散文的经典性,朱自清的多篇散文作品被中学语文教材收录,成为中学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内容。基于此,如何进行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命题。研究朱自清散文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对朱自清散文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质有所把握,也要对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实践有所研究。因此,论文从朱自清散文创作思想与艺术特质出发,结合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讨论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目的在于理解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探索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研究创新点。正文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总体上梳理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思想,即文学“为人生”、“意在表现自己”、“雅俗共赏”的美学追求;把握其散文的艺术特质,即结构严谨精美、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感人;同时说明朱自清散文的教学价值,包括培养学生惜时奋进、热爱生活的观念,提高学生对人情美、自然美的体悟能力。第二章观照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实践及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实习记录、案例分析,指出中学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包括情感解读偏向政治化、过分偏向写景技巧、朗读技巧指导的缺失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对中学语文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从教师维度指出文本解读能力欠缺、朱自清的文艺思想研究表面化的原因,从学生维度指出偏向于功利化的外部学习动机、散文阅读积累不足的原因。第三章提出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本章首先从阅读教学理论出发,结合对话式教学与文本细读理论说明中学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展开。其次从阅读教学实践出发,具体指出教学内容的策略主要有:品味绘画美与音乐美的语言、感受中和主义的抒情之美、鉴赏具有女性气质的意象、赏析奇特的联想与想象;教学方法的策略主要有: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加强朗诵,读出真挚情感、对比阅读,体会细腻化风格、读写迁移,进行模仿性写作与鉴赏性写作。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从中学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延伸到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探讨。论文一方面为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为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周润芝[10](2019)在《群文阅读在初中游记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群文阅读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推广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自提出后就引起了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前期的探讨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并且在一线的教学中得到应用。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充阅读面和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游记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较多,通常以整单元的形式出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具体实践中,游记散文教学却不受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古代游记散文直接被当成文言文来教,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教学内容也缺乏其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学生缺乏对游记散文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显着。目前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在实际运用中也具有激发兴趣、推广阅读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其理论基础,将群文阅读和初中游记散文教学二者相结合,探讨群文阅读在游记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本论文首先统计分析了人教版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游记散文篇目,并设计问卷调查初中游记散文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指出群文阅读概念里包含的核心要素和理论依据,然后从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选、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推广群文阅读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来论证在游记散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可行性。其次提出了群文阅读在游记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设置议题的三个依据,要在教学目标、教材课文和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来设置;选取文本时要遵循立足教材和议题、篇幅难度适中、体式要多样等组织原则;提出结合其他版本教材、不同形式文本结合使用、学生小组选文的文本组织技巧;并指出在游记散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四个课堂切入视角,即从写作手法、作家风格、历史发展、人文内涵四个角度切入。最后附上初中游记散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游记散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梅雨潭》的艺术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雨潭》的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感的真挚美 |
二、诗画结合的意境美 |
三、精巧缜密的结构美 |
四、口语化的语言美 |
五、结语 |
(3)论衔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古人诗文中的文字衔接 |
二、当代文人文字衔接的运用 |
三、结语 |
(5)从人教社五个版本教材《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看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练习设计变动的规律值得探究 |
(二)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在教材体系中的价值需要挖掘 |
(三)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理念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践行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研究 |
(二)关于《荷塘月色》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内容分析法 |
3.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语文练习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国家指导性文件对语文练习设计的要求和建议 |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二、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建议 |
三、考试大纲的要求和建议 |
第二节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
一、知识维度的类别 |
二、认知过程维度的类别 |
三、布卢姆认知理论的意义 |
第二章 人教社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之比较 |
第一节 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题目维度的梳理比较 |
一、1981版《荷塘月色》练习设计题目维度分析 |
二、1990版《荷塘月色》练习设计题目维度分析 |
三、2002版《荷塘月色》练习设计题目维度分析 |
四、2004版《荷塘月色》练习设计题目维度分析 |
五、2019版《荷塘月色》练习设计题目维度分析 |
第二节 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共同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共性 |
二、设置题目的界限和顺序 |
第三节 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不同点 |
一、练习设计的数量 |
二、练习设计的类型 |
三、学习任务的形式 |
四、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 |
第三章 以理念为导向的《荷塘月色》练习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评价反思 |
一、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功能作用 |
二、五个版本《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练习设计背后的理念追寻 |
一、针对文本特点和遵循认知规律 |
二、单元篇章的联系加强 |
三、“教”材到“学”材的主体转变 |
四、语文能力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建构 |
五、语言运用到文化修养的内涵提升 |
第三节 《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的启示 |
一、立足课程标准,把握学科内涵 |
二、以核心素养为本,重塑语文教育目标 |
三、更新教育理念,在反思中成长 |
四、构建教学共同体,共同发展 |
五、联系实际,注重学习的迁移拓展 |
六、提升学习参与度,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朱自清散文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和教育价值 |
第一节 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 |
一、朱自清散文美学溯源 |
二、朱自清散文主题类型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点 |
一、“求新求真”的语言艺术 |
二、“严谨有变”的结构艺术 |
三、“情文互生”的抒情艺术 |
第三节 朱自清散文的教育价值 |
一、文质兼美的散文文本典范 |
二、丰富多彩的散文技巧宝库 |
三、契合主流的深刻作品内涵 |
四、洋洋大观的散文作品集合 |
第二章 朱自清散文的多元解读 |
第一节 入选教材朱自清散文的多元解读 |
一、《背影》的多元解读 |
二、《荷塘月色》的多元解读 |
三、《春》的多元解读 |
四、《绿》的多元解读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多元解读的评价 |
第三章 朱自清散文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入选教材的朱自清散文教学案例分析 |
一、《背影》教学案例分析 |
二、《荷塘月色》教学案例分析 |
三、《春》教学案例分析 |
四、《绿》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二节 以朱自清散文教学为例的中学散文教学审思 |
一、当下中学散文教学的特点 |
二、当下中学散文教学的不足 |
第四章 朱自清散文的创新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朱自清散文创新教学思路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创新教学设计实践 |
一、《背影》、《荷塘月色》创新教学设计 |
二、朱自清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文章文本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朱自清散文研究 |
(二) 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朱自清散文及其教学价值 |
第一节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思想 |
一、文学“为人生” |
二、意在表现自己” |
三、“雅俗共赏”的美学追求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质 |
一、结构严谨精美 |
二、语言清新自然 |
三、情感真挚动人 |
第三节 朱自清散文的教学价值 |
一、培养学生惜时奋进、热爱生活的观念 |
二、提高学生对人情美、自然美的体悟能力 |
第二章 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成因 |
一、教师维度的成因 |
二、学生维度的成因 |
第三章 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从阅读教学理论观照朱自清散文教学 |
一、对话式教学下的朱自清散文 |
二、文本细读下的朱自清散文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策略 |
一、品味绘画美与音乐美的语言 |
二、感受中和主义的抒情之美 |
三、鉴赏具有女性气质的意象 |
四、赏析奇特的联想与想象 |
第三节 朱自清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
一、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
二、加强朗读,读出真挚情感 |
三、比较阅读,体会细腻化风格 |
四、读写迁移,进行模仿性与鉴赏性写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群文阅读在初中游记散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群文阅读研究概述 |
(二)游记散文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图表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游记散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初中语文教材游记散文篇目的统计与分析 |
二、初中生游记散文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 |
(二)调查结果的综述分析 |
三、初中语文教师游记散文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 |
(二)调查结果的综述分析 |
第二章 群文阅读与初中游记散文教学的适应性分析 |
一、群文阅读概念厘定 |
(一)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 |
(二)群文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区别 |
(三)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区别 |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游记散文教学的可行性 |
(一)群文阅读的理念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为群文阅读提供了便利 |
(三)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适合推行群文阅读 |
(四)群文阅读有利于解决游记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群文阅读在初中游记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一、议题的设置 |
(一)议题的特征 |
(二)设置议题的依据 |
二、文本组织的原则和技巧 |
(一)文本组织的原则 |
(二)文本组织的技巧 |
三、初中游记散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切入视角 |
(一)写作手法视角 |
(二)作家风格视角 |
(三)历史发展视角 |
(四)人文内涵视角 |
第四章 初中游记散文群文阅读教学案例与分析 |
一、《登勃朗峰》之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
二、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梅雨潭》的艺术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 刘一. 青年文学家, 2021(29)
- [2]明末清初遗民诗人邢昉研究[D]. 任海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论衔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J]. 朱鑫宇,周莉. 汉字文化, 2020(24)
- [4]朱自清散文中学阅读教学研究[D]. 乔静. 深圳大学, 2020
- [5]从人教社五个版本教材《荷塘月色》练习设计看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D]. 吕建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朱自清散文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戴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J]. 解舒淇. 名作欣赏, 2020(08)
- [8]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9]朱自清散文的阅读教学研究[D]. 吴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群文阅读在初中游记散文教学中的应用[D]. 周润芝.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