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型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际[1](2021)在《黑磷催化剂制备及黑磷烯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磷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在储能、光催化、电子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已报道的黑磷制备工艺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限制了黑磷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于磷碘锡三元络合物(Sn24P19.3I8)催化红磷蒸汽转化的黑磷制备方法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连续化的方法,但现有的Sn24P19.3IO8催化剂为无孔粉末状固体,难以满足连续化设备所需的催化活性、机械强度以及比表面积。另一方面,晶型的磷单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特性和适合的带隙结构,在光催化水裂解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背景,本论文通过研究Sn24P19.3I8的成型方法提升其催化性能,通过构建黑磷/晶型红磷异质结提升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析氢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发现在催化法制备黑磷的过程中引入了二碘化锡作为助催化剂可以辅助黑磷晶胞的形成并进一步加速黑磷晶体的生长,在引入二碘化锡后黑磷的平均产率从83%上升至87%,且产物为纯净的正交型黑磷晶体。(2)制备三种成型催化剂,分别为Sn24P19.3I8/SiO2催化剂,Sn24P19.3I8自成型催化剂以及Sn24P19.3I8/Crd(堇青石)催化剂,均展现出高于Sn24P19.3I8粉末的催化活性,其中,Sn24P19.3I8/Crd(堇青石)成型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以及催化活性最高。(3)设计并制作了一套模拟连续化生产的微型反应器,进一步评价了Sn24P19.3I8/Crd(堇青石)成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使黑磷产率提升至93%。这一实验也验证了前人推测的Sn24P19.3I8催化黑磷生长的机理。(4)以所制备的黑磷为原料,通过电化学剥离得到黑磷烯,将其与晶型红磷纳米带复合,构建出了新型的复合异质结光催化剂,在未加入牺牲剂的条件下其在可见光下的产氢速率高达579μmol h-1g-1。另外我们对此催化剂光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姜国栋[2](2021)在《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微型马铃薯也叫马铃薯原原种,简称微型薯,是繁育脱毒种薯的原种。脱毒种薯具有质量好、无病毒感染等优良性状,可使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原产量的1.3-1.5倍,高的可增产3-4倍。为解决西南丘陵地区微型薯机械化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螺旋搅种单行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确定排种器的关键结构参数,利用EDM-MBD耦合的方法研究种勺线速度、螺旋转速、螺旋与种勺的距离对排种器性能的影响,为了得到工作参数的最佳组合,本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的方法,对排种器排种性能进行试验检测。具体研究如下:(1)对微型薯三轴尺寸进行测量,通过查阅文献得到微型薯的本征参数及接触参数;并采用逆向工程技术,提取微型薯几何轮廓,分别利用基于有限元的快速填充方法建立了微型薯离散元模型,将微型薯粘结模型作为DEM-MBD联合仿真离散元模型。(2)按照微型薯种植模式及微型薯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单行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并对播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3)本文选用Recur Dyn软件作为MBD仿真软件,将其与EDEM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将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三项作为试验指标,验证了DEMMBD联合仿真模拟播种机关键部件工作过程方法的可行性及建立的微型薯粘结颗粒模型的准确性。基于DEM-MBD联合仿真对排种器进行了仿真试验,分别选取了种勺线速度、螺旋转速、螺旋与种勺的距离作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作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所得的结果,确定了合格指数大于90%,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小于5%的时候,各试验因素取值范围分别为:种勺线速度为0.3~0.5m/s、螺旋转速为5~7 r/s、螺旋与种勺的距离为20~30mm。(4)通过台架试验所得的结果,确定了排种器最佳的结构及工作参数,选用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作为台架试验的试验指标,以种勺线速度、螺旋转速、螺旋与种勺的距离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螺旋与种勺的距离为25mm,种勺线速度为0.37~0.48m/s,螺旋转速为5.8~6.6r/s时,合格指数≥92.0%,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4.0%。用优化结果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可以满足微型薯播种作业要求。
赵奇,郭运宏,杨玉珍,陈丽培,罗青[3](2021)在《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文中指出为探究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的能力,采用浸种法研究了342.3 mg·L-1蔗糖浸种处理对0、100、200、400 mg·L-1硫酸铜处理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与玉米铜胁迫恢复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蔗糖浸种可显着提高一定程度铜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相对根长、相对株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生理生化指标与蔗糖处理对铜胁迫恢复指数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相对根长(0.799)>相对株高(0.775)>根长(0.767)>脯氨酸含量(0.749)>POD活性(0.740)>可溶性蛋白含量(0.699)>可溶性糖含量(0.673)>CAT活性(0.664)>叶绿素含量(0.647)>SOD活性(0.601)>株高(0.579)。综上可知,蔗糖浸种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玉米幼苗的铜胁迫,抗性鉴定时选择相对根长、相对株高、根长、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等强关联指标可以提高选择效率,这为玉米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姚晓东[5](2020)在《引导社会资本推动苏州乡村产业集聚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对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有着重要意义。苏州市在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仍然存在着社会资本投入缺乏政策支撑、地区集聚度和行业集聚度的差异导致苏州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等问题。苏州市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度还有待提高。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咨询访谈和案例研究等方法,从社会资本和产业集聚两个维度展开,以苏州市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为重点目标,系统性调研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苏州市乡村产业的产业结构、社会资本在乡村产业集聚中的作用、乡村产业竞争力以及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集聚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健全的投资环境制约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二是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影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三是财政主导的投资模式挤兑社会资本的进入;四是利益为主的投资心态偏离了社会资本的初衷;五是乡村产业的现状条件降低了社会资本进入的动力;六是农村资产金融服务平台的缺失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进而提出苏州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在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上,一是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完善乡村产业投融资机制;二是应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建立资本与乡村良好生态体系;三是应坚持“合作、创新、共亨、共赢”建立资本进入乡村产业新路径;四是应坚持“企业主导,政府监管”建立乡村产业投融资对接平台;五是应坚持“绿色、生态、高效、创新”推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六是应坚持“产业发展,人才先行”加快涉农金融与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对策上,一是应明确资本建设重点,调整产业投资政策;二是应推行农民合作组织,释放政府行政资源;三是应完善投资配套政策,建立投资资本保护;四是应搭建乡村融资平台,健全资本合作机制;五是应打造乡村产业集聚区,促进智慧农业发展,六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强乡村治理力度。从而为苏州市政府建言献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宏图。
李姚旺[6](2020)在《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动态建模、经济性评估及协同调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储能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被称为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在诸多储能技术中,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因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成本低、清洁环保、可多能联储/联供等优点而备受瞩目,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近年来,世界上诸多国家已相继开展了AA-CAES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已建成了多座AA-CAES示范电站,这些示范电站的成功运行极大地推动了AACAES技术在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但是,AA-CAES技术目前尚处于工程示范阶段,AA-CAES系统建模与运行理论尚不成熟,亟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鉴于此,本文从AA-CAES系统动态建模技术、经济性评估方法和协同调度策略三个重要方面开展研究,为AA-CAES技术在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与推广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AA-CAES系统动态建模问题,提出了AA-CAES全系统动态仿真建模方法,该方法为研究AA-CAES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奠定了基础。首先,基于我国兆瓦级AA-CAES示范系统的实际机型配置情况,构建了AA-CAES系统各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进而搭建了各关键部件的动态仿真模型,形成AA-CAES全系统动态仿真元件库。之后,基于实验数据验证了各关键部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所构建的动态仿真元件库,搭建了兆瓦级AA-CAES全系统仿真模型,并开展了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分析;此外,面向微电网应用场景,详细分析了兆瓦级AA-CAES系统发电过程的动态特性,并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了AA-CAES系统在微电网中用作事故备用电源的技术可行性。(2)针对AA-CAES系统经济效益评估问题,提出了同时考虑AA-CAES系统能量管理功能和事故备用功能的AA-CAES系统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面向海岛微电网的兆瓦级AA-CAES系统经济性评估中,该方法对进一步拓展兆瓦级AA-CAES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指导意义。首先,构建了面向典型日优化运行的AA-CAES电站运行约束集合。之后,以系统年化全寿命周期成本为评估指标,提出了AA-CAES电站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基于某海岛微电网中的调度资源配置情况和负荷情况,开展了详细的经济性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风光资源丰富、燃料价格高、供电可靠性低、故障恢复时间长的海岛微电网系统能够成为AA-CAES技术的优势应用场景。(3)针对含AA-CAES电站的电力系统日前调度的问题,提出考虑AA-CAES电站备用特性的电力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充分考虑了AA-CAES电站的备用性能,能够同时优化系统各调度资源的出力计划和备用计划。首先,综合考虑AA-CAES电站运行工况、动态特性、运行状态、气压约束和储热量约束对其备用容量调节范围的影响,建立了AA-CAES电站的备用约束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AA-CAES电站、常规机组和风电的协调互动,构建了含AA-CAES电站的电力系统电能与备用日前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针对AA-CAES电站备用容量调节范围不连续的特点,引入了常规机组备用容量购买下限约束,以实现系统备用容量连续可调。仿真结果表明:提供备用能够成为AACAES电站的重要收益来源,且AA-CAES电站的宽工况运行性能对其备用能力影响较大。(4)针对含AA-CAES电站的电力系统实时调度问题,提出了考虑AA-CAES电站变工况特性的电力系统实时调度策略,该策略能够准确反映AA-CAES电站的运行状态,并能够同时优化系统各调度资源在实时调度阶段的出力计划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on Generation Control,AGC)阶段的参与因子。首先,详细分析了AA-CAES电站关键部件在变工况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建立了能够反映AA-CAES电站变工况特性的储能电站运行约束模型。然后,考虑AA-CAES电站在AGC阶段的功率调节行为对实时调度的影响,建立了AA-CAES电站AGC容量约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AACAES电站的电力系统实时调度模型,该模型中考虑了系统AGC容量需求约束、AGC调节速率需求约束和AGC调节任务量需求约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调度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仿真结果也表明了在实时调度阶段考虑AA-CAES电站变工况特性的必要性。(5)针对含AA-CAES电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考虑AA-CAES电站冷热电联供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能够准确量化AA-CAES电站在各时段的储热状态、供热能力和供冷能力,实现冷、热、电协同优化。首先,详细分析了冷热电联供场景下AA-CAES系统中储热装置的运行特性。然后,计及载热介质的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AA-CAES电站的冷热电联合调度约束集合。之后,通过分段线性近似法和二进制离散法,将储热器中载热介质温度和质量的求解过程解耦,从而将调度约束集合中的复杂非线性约束转为其近似线性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含AA-CAES电站的微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调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常玉栋[7](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郭书[8](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侯淑琴[9](2019)在《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马铃薯具有粮、菜、饲、加工等多种用途,而且产量高、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既可做粮食、蔬菜、又可以进行精细加工淀粉、薯片、薯条、工业原料、医疗等多种用途。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把马铃薯列为自己国家的主食。五寨县是全国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域之一,现已成为五寨县农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支柱性产业,有力推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马铃薯产业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发展潜力在五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本文立足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分析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在马铃薯种子品种应用、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加工、营销、贮藏及产业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铃薯种薯繁育规模小,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使得种薯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当地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使用;其次,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及人们传统农业种植思想的限制,马铃薯的机械化作业程度比较低,大大的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再次,在马铃薯贮藏方面,受贮藏条件的限制及不合理的贮藏亦造成了马铃薯产后的严重损失;最后,在马铃薯精深加工及市场开发方面,五寨县马铃薯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龙头企业规模小、产品商标注册、产品认定、原产地标识注册等滞后,外销缺乏稳定渠道。本文通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五寨县地方资源优势从马铃薯种薯繁育及种植方向、马铃薯产品加工方向、马铃薯及其产品市场开发方向等三方面对今后的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出路进行分析,对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产业发展方向,证实马铃薯是促进五寨县农民增产增收的首选产业。
胡维德[10](2020)在《涤纶用阻燃涂层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各类民用、装饰用和产业用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快速扩大,由纺织品引发的火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大小火灾都会给社会造成5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而由易燃纤维制品引发的严重火灾就占了火灾总次数的一半,因此,对纤维及及其纺织品进行阻燃处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涤纶(PET)织物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效果优异,耐热和耐光性好,在大多数使用条件下都能保持形状稳定,其织物具有洗可穿性。另外,还具有优秀的阻抗性(如,抗有机溶剂、肥皂、洗涤剂、漂白液、氧化剂等)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因此有广泛的服用和产业用途。但涤纶织物可燃性强,燃烧速度快,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熔滴和有毒烟气,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其进行阻燃整理十分必要,涤纶阻燃一般通过纤维阻燃和后整理阻燃两种方式获得。纺织品涂层法整理是在织物表面均匀涂覆高分子物质,使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从而对纺织品产生保护作用。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抗迁移性好、无废水、环保效益好。本文通过涂层整理法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微型量热分析仪等手段,研究探讨了涤纶织物的阻燃效果以及阻燃机理。并研究了交联剂对阻燃涂层织物的耐水洗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水性聚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和有机硅等涂层胶,与有机磷系阻燃剂进行复配,制得涤纶用阻燃涂层胶。对阻燃涂层胶结构及其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对阻燃涂层胶的机械稳定性、黏度、含固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磷系阻燃剂与水性丙烯酸酯类的涂层胶有较好的的配伍性,可以制得稳定的阻燃涂层胶。(2)利用自制阻燃涂层胶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涂层整理,分析涂层厚度、烘焙时间、烘焙温度等对阻燃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阻燃涂层整理工艺。对阻燃涂层织物的阻燃性能及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阻燃涂层胶厚度为120μm,烘焙温度为180℃,烘焙时间为3min时,阻燃效果最佳。(3)选取无醛交联剂与阻燃涂层胶复配,研究交联剂对阻燃涂层整理织物耐水洗牢度的影响,并将涂层法与浸轧法阻燃整理的涤纶织物的物理及服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对阻燃涂层织物进行耐水洗牢度与耐摩擦牢度的测试,并对涂层法和浸轧法整理的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及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剂对阻燃涂层织物的耐水洗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经过涂层法与浸轧法整理的涤纶织物阻燃机理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微型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型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黑磷催化剂制备及黑磷烯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2 黑磷的结构及性能 |
1.2.1 黑磷的结构及表征 |
1.2.2 黑磷的性能 |
1.3 黑磷的合成 |
1.3.1 矿化法制备黑磷的研究进展 |
1.4 黑磷的剥离 |
1.4.1 超声液相剥离法 |
1.4.2 机械剥离法与电化学剥离法 |
1.5 黑磷的光催化应用 |
1.5.1 黑磷基的半导体异质结 |
1.5.1.1 Ⅰ型异质结 |
1.5.1.2 Ⅱ型异质结 |
1.5.1.3 Z-scheme结构 |
1.5.1.4 单质磷基异质结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测试表征 |
2.1 实验用品 |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2 激光拉曼光谱(Raman) |
2.2.3 热重-差热分析(TGA-DTA) |
2.2.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测试(BET)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2.2.6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AFM) |
2.3 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2.3.1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
2.3.2 瞬态荧光光谱(PL) |
2.3.3 光催化析氢性能测试 |
2.4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
2.4.1 电化学电极材料的制备 |
2.4.2 莫特-肖特基曲线(Mott-Schottky) |
2.4.3 交流阻抗图谱(EIS) |
2.4.4 瞬态光电流响应曲线(IT) |
第三章 黑磷矿化法工艺探索及其成型催化剂的制备 |
3.1 矿化法制备黑磷工艺的探索及优化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2.1 四碘化锡的制备实验 |
3.1.2.2 二碘化锡的制备实验 |
3.1.2.3 磷碘锡三元络合物(Sn_(24)P_(19.3)I_8)的合成实验 |
3.1.2.4 传统矿化法制备黑磷实验 |
3.1.2.5 矿化法的优化制备 |
3.1.2.6 矿化法工艺参数探索实验 |
3.1.2.7 黑磷的洗涤方法 |
3.1.3 实验表征与分析 |
3.1.3.1 XRD分析 |
3.1.3.2 EDS图谱分析 |
3.1.3.3 工艺优化前后黑磷产率的对比分析 |
3.1.3.4 探究各工艺条件对黑磷产率的影响 |
3.2 矿化法催化剂的成型及负载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Sn_(24)P_(19.3)I_8/SiO_2成型催化剂的制备实验 |
3.2.2.2 磷碘锡三元络合物自成型催化剂的制备实验 |
3.2.2.3 Sn_(24)P_(19.3)I_8/Crd(堇青石)成型催化剂的制备实验 |
3.2.3 实验表征与分析 |
3.2.3.1 磷碘锡三元络合物(Sn_24P_(19.3)I_8)的热重分析 |
3.2.3.2 三种成型催化剂的实物图片 |
3.2.3.3 磷碘锡三元络合物(Sn_(24)P_(19.3)I_8)自成型催化剂及Sn_(24)P_(19.3)I_8/Crd(堇青石)成型催化剂的XRD图谱分析 |
3.2.3.4 三种成型催化剂的机械强度评测 |
3.2.3.5 三种成型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3 黑磷产业化反应器的设计 |
3.3.1 前言 |
3.3.2 黑磷连续化制备装置的设计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微型反应装置实物图 |
3.3.3.2 产物黑磷的XRD图谱 |
3.3.3.3 产物黑磷的EDS图谱 |
3.3.3.4 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对比分析 |
3.3.3.5 黑磷的矿化法的“中间态”机理验证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1D/2D nRP@nBP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析氢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块状黑磷的制备实验 |
4.2.2 块状晶型红磷的制备实验 |
4.2.3 黑磷纳米片的制备实验 |
4.2.4 红磷纳米带的制备实验 |
4.2.5 1D/2D nRP@nBP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实验 |
4.2.6 nRP-nBP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7 助催化剂的负载 |
4.3 试验表征和分析 |
4.3.1 拉曼图谱分析 |
4.3.2 扫描电镜SEM表征 |
4.3.3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
4.3.4 光催化析氢活性评价 |
4.3.5 光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4.3.6 光电流响应曲线 |
4.3.7 EIS活性阻抗 |
4.3.8 荧光光谱漫反射 |
4.3.9 莫特肖特基 |
4.3.10 固体紫外及Tauc曲线分析 |
4.3.11 光催化产氢机理浅析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发表成果、参加会议) |
(2)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链勺式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链勺式播种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标 |
1.3.3 论文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整机及关键部件设计 |
2.1 微型薯种植农艺要求 |
2.2 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微型薯EDEM离散元建模 |
2.3.1 微型薯的测定 |
2.3.2 微型薯轮廓模型 |
2.4 排种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5 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 |
2.5.1 种勺的设计 |
2.5.2 主动链轮的设计 |
2.5.3 种箱设计 |
2.5.4 螺旋搅种器设计 |
2.5.5 开沟器设计 |
2.5.6 覆土机构的选取 |
2.6 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 |
2.6.1 传动系统设计 |
2.6.2 动力系统的方案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关键部件仿真试验 |
3.1 DEM-MBD联合仿真原理简介 |
3.1.1 仿真数据交换机理 |
3.1.2 联合仿真步长设置 |
3.1.3 联合软件选用 |
3.2 螺旋搅种机构的仿真试验 |
3.3 开沟覆土排种器仿真试验 |
3.4 基于DEM-MBD的排种器机构仿真试验 |
3.4.1 虚拟样机建模及仿真参数设置 |
3.4.2 仿真试验 |
3.4.3 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种器台架试验 |
4.1 台架试验及设备 |
4.2 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设计方案及试验结果 |
4.3 回归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
4.3.1 合格指数 |
4.3.2 重播指数 |
4.3.3 漏播指数 |
4.4 各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效应分析 |
4.4.1 各试验因素对合格指数的影响 |
4.4.2 各试验因素对重播指数的影响 |
4.4.3 各试验因素对漏播指数的影响 |
4.5 最佳参数优化及验证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整机装配及田间试验 |
5.1 样机加工及装配 |
5.2 田间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条件 |
5.2.3 试验内容及方法 |
5.2.4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1.3.1 玉米生长状况指标测定 |
1.3.2 生理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蔗糖浸种对铜胁迫下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5 灰色关联度的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引导社会资本推动苏州乡村产业集聚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 |
2.1.2 乡村产业振兴的概念 |
2.1.3 乡村产业集聚的概念 |
2.1.4 资源禀赋的概念 |
2.1.5 社会资本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资本三大基础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3 社会资本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2.3.1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
2.3.2 社会资本是实现产业振兴的物质保障 |
2.3.3 社会资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第三章 苏州市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社会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问卷调查法 |
3.1.3 调查访谈法 |
3.2 苏州市乡村产业集聚现状 |
3.2.1 苏州市乡村产业集聚效果显着 |
3.2.2 农文旅产业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新亮点 |
3.2.3 苏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集群效应 |
3.3 社会调查分析 |
3.3.1 基于属地农民层面的调查分析 |
3.3.2 基于中小微型企业层面上的调查分析 |
3.3.3 基于政府层面上的调查分析 |
3.4 苏州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3.4.1 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
3.4.2 率先设立城乡一体化引导基金 |
3.4.3 创新乡村投融资模式 |
3.4.4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成效显着 |
3.5 相城区望亭镇推动乡村产业集聚案例分析 |
3.5.1 望亭镇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三产融合发展 |
3.5.2 望亭镇旅游风景区建设促进农文旅一体产业发展 |
3.5.3 望亭镇引导社会资本集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
3.6 吴中区临湖镇推动乡村产业集聚案例分析 |
3.6.1 临湖镇“江南味稻”引领农产品品牌产业发展 |
3.6.2 临湖镇“太湖原乡”品牌推动农文旅一体产业发展 |
3.6.3 临湖镇引导优质社会资本与市属国企协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
3.7 苏州市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的瓶颈和原因分析 |
3.7.1 不健全的投资环境制约了社会资本的进入 |
3.7.2 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影响了社会资本的进入 |
3.7.3 财政主导的投资模式挤兑社会资本的进入 |
3.7.4 利益为主的投资心态偏离了社会资本的初衷 |
3.7.5 乡村产业的现状降低了社会资本进入的动力 |
3.7.6 农村资产金融服务平台的缺失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 |
第四章 国内外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路径比较 |
4.1 国外案例分析 |
4.1.1 日本典型案例分析 |
4.1.1.1 日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的路径 |
4.1.1.2 日本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
4.1.1.3 经验借鉴 |
4.1.2 美国典型案例分析 |
4.1.2.1 美国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
4.1.2.2 美国引导中小型企业参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
4.1.2.3 经验借鉴 |
4.2 国内案例分析 |
4.2.1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典型案例分析 |
4.2.1.1 新会区推动乡村产业集聚路径 |
4.2.1.2 新会区引导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集聚路径 |
4.2.1.3 经验借鉴 |
4.2.2 湖北省潜江典型案例分析 |
4.2.2.1 潜江乡村产业集聚路径 |
4.2.2.2 经验借鉴 |
4.3 国内外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产业集聚的模式及启发 |
4.3.1 国内外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产业集聚的模式 |
4.3.1.1 国外典型的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产业集聚的模式 |
4.3.1.2 国内典型的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乡村产业集聚的模式 |
4.3.2 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五章 引导社会资本推动苏州乡村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
5.1 引导社会资本推动苏州乡村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
5.1.1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完善乡村产业投融资机制 |
5.1.2 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建立资本与乡村良好生态体系 |
5.1.3 坚持“合作、创新、共亨、共赢”,建立资本进入乡村产业新路径 |
5.1.4 坚持“企业主导,政府监管”,建立乡村产业投融资对接平台 |
5.1.5 坚持“绿色、生态、高效、创新”,推进乡村产业集聚发展 |
5.1.6 坚持“产业发展,人才先行”,加快涉农金融与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
5.2 引导社会资本推动苏州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对策 |
5.2.1 明确资本建设重点,调整产业投资政策 |
5.2.2 推行农民合作组织,释放政府行政资源 |
5.2.3 完善投资配套政策,建立投资资本保护 |
5.2.4 搭建乡村融资平台,健全资本合作机制 |
5.2.5 打造乡村产业集聚区,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
5.2.6 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加强乡村治理力度 |
5.3 创新点与不足 |
5.3.1 创新点 |
5.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动态建模、经济性评估及协同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AA-CAES技术的发展与工程示范现状 |
1.3 AA-CAES系统建模、经济性评估及调度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AA-CAES全系统动态仿真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AA-CAES系统关键部件动态建模 |
2.3 关键部件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2.4 AA-CAES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 |
2.5 模型应用算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AA-CAES系统经济性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面向典型日调度运行的AA-CAES电站运行约束集合建模 |
3.3 AA-CAES系统经济性评估模型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AA-CAES电站备用特性的电力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策略 |
4.1 引言 |
4.2 AA-CAES电站的备用能力分析 |
4.3 计及AA-CAES电站备用特性的电力系统日前调度模型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含AA-CAES电站的电力系统实时优化调度策略 |
5.1 引言 |
5.2 面向电力系统实时调度的AA-CAES电站运行约束集合建模 |
5.3 含AA-CAES电站的电力系统实时调度模型 |
5.4 算例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考虑AA-CAES电站冷热电联供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
6.1 引言 |
6.2 面向冷热电联合调度的AA-CAES电站运行约束集合建模 |
6.3 计及AA-CAES电站冷热电联供特性的微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
6.4 算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与结构 |
三、数据来源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反贫困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
五、龙头企业 |
六、兼业农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三、要素分配理论 |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五、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分析 |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
一、思路和方法 |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
一、理论分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
一、概述 |
二、变量统计特征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
一、合作背景 |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微观 |
二、造型艺术 |
三、微观造型艺术 |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
一、社会分工 |
二、习艺经历 |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
一、微雕艺术流派 |
二、微画艺术流派 |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
四、现实主义题材 |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
一、创作材料 |
二、创作技法 |
三、创作工具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
一、微观之美 |
二、奇特之美 |
三、神秘之美 |
四、精致之美 |
五、形态之美 |
六、色彩之美 |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
一、变化与统一 |
二、对比与调和 |
三、比例与尺度 |
四、对称与均衡 |
五、过渡与呼应 |
六、主从与重点 |
七、轻巧与稳定 |
八、条理与秩序 |
九、节奏与韵律 |
十、古韵与时尚 |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1.1 马铃薯的概述 |
1.1.1 马铃薯生物学特性 |
1.1.2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1.1.3 马铃薯的药用价值 |
1.1.4 马铃薯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
1.2 五寨县马铃薯文化 |
1.3 马铃薯产业在五寨县的经济地位 |
2.马铃薯的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
2.1 .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
2.2 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情况 |
2.3 马铃薯贮藏保鲜情况 |
2.4 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3.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4.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五寨县马铃薯的产业发展现状 |
1.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
1.1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历史 |
1.2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2.1 五寨县马铃薯种植产业布局 |
1.2.2 五寨县马铃薯繁育体系发展现状 |
1.2.3 五寨县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现状 |
1.2.4 五寨县马铃薯贮藏能力现状 |
1.2.5 五寨县马铃薯加工能力现状 |
1.2.6 五寨县马铃薯市场销售现状 |
1.3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
1.3.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优势 |
1.3.2 自然条件优越 |
1.3.3 交通条件便利 |
1.3.4 科技水平提高 |
1.3.5 政府支持力度大 |
1.4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1 五寨县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存在的问题 |
1.4.2 五寨县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4.3 五寨县马铃薯贮藏中存在的问题 |
1.4.4 五寨县马铃薯精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1.4.5 五寨县马铃薯销售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五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1.五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对策 |
1.1 科学繁育 |
1.2 抓好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
1.3 确保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达标 |
2.五寨县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对策 |
2.1 机械化种植 |
2.2 高巧包衣技术 |
2.3 间作套种 |
2.4 起垄栽培技术 |
2.5 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2.6 对薯农进行专业培训 |
3.五寨县马铃薯贮藏产业的发展对策 |
3.1 马铃薯贮藏窖的建设 |
3.2 科学的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引进 |
3.2.1 物理贮藏 |
3.2.2 化学药剂处理 |
3.3.3 机械贮藏 |
4.五寨县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4.1 整合实力壮大龙头企业 |
4.2 .延伸五寨县马铃薯加工产业链 |
4.3 丰富马铃薯种植品种 |
5.马铃薯饮食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5.1 发展鲜食马铃薯产业 |
5.2 建设马铃薯产品消费体验 |
6.马铃薯产业市场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
6.1 狠抓“三品认证”,创优品牌,开拓市场 |
6.2 完善营销体系 |
6.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五寨县马铃薯知名度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涤纶用阻燃涂层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阻燃涤纶织物的发展状况 |
1.1.1 涤纶织物阻燃整理的意义 |
1.1.2 阻燃涤纶织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涤纶织物的燃烧与阻燃机理 |
1.2.1 涤纶织物的燃烧 |
1.2.2 纺织品阻燃机理介绍 |
1.3 涤纶用阻燃涂层整理工艺的概况 |
1.3.1 涤纶织物的一般阻燃整理工艺 |
1.3.2 涤纶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工艺 |
1.3.3 涤纶阻燃涂层整理常用的阻燃剂 |
1.3.4 涤纶阻燃涂层整理常用的涂层胶 |
1.3.5 涤纶阻燃涂层胶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涤纶阻燃涂层胶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设备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阻燃涂层胶的制备 |
2.2.4 涤纶织物的阻燃涂层工艺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涂层胶与阻燃剂的配伍性 |
2.3.2 聚丙烯酸酯类涂层胶与阻燃剂的稳定性 |
2.3.3 增稠剂对阻燃涂层胶的增稠性能影响 |
2.3.4 阻燃涂层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 |
2.3.5 阻燃涂层涤纶织物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涤纶阻燃涂层工艺与阻燃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设备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阻燃涂层胶的制备 |
3.2.4 涤纶织物的阻燃涂层工艺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阻燃涂层工艺对涤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3.3.2 阻燃涂层涤纶织物的物理及服用性能 |
3.3.3 阻燃涂层涤纶织物的耐久性 |
3.3.4 阻燃涂层涤纶织物的热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涤纶阻燃涂层胶的性能改善及不同阻燃整理工艺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设备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阻燃涂层胶的制备 |
4.2.4 涤纶织物的阻燃后整理工艺 |
4.2.5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交联剂用量对阻燃涂层织物耐水洗性能的影响 |
4.3.2 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增重率的影响 |
4.3.3 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整理工艺对阻燃织物的结构与热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微型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黑磷催化剂制备及黑磷烯光催化性能研究[D]. 吴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链勺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设计与试验[D]. 姜国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J]. 赵奇,郭运宏,杨玉珍,陈丽培,罗青. 核农学报, 2021(03)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引导社会资本推动苏州乡村产业集聚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 姚晓东. 广西大学, 2020(07)
- [6]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动态建模、经济性评估及协同调度方法研究[D]. 李姚旺.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7]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9]五寨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 侯淑琴.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10]涤纶用阻燃涂层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胡维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