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施农业成为莒县农民增收新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可霖[1](2021)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三农”工作的立足点与关键点是农民收入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问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对利润较为集中的二三产业关注较少,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动力受限。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下简称农村三产融合)为我国“三农”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对丰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的影响机制。对于农民收入水平而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农业产业内部融合、纵向融合和横向融合等不同融合模式对农民收入提高产生直接影响,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升农民素质等方式促进农业收益增加,间接促进收入水平提高;对于农民收入结构而言,农村三产融合通过实行订单农业、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增加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其次选取2009—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各省农村三产融合水平,从测度结果来看,各省市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整体处于递增趋势,其中东部沿海与农业发达省份农村三产融合水平较高。第三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着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占比、经营性收入,同时降低经营性收入占比,有助于农民改变依赖经营性收入和农业生产收入的现状,对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有重要影响。最后从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大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提高与农民收入水平提升,优化农民收入结构。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王金[3](2020)在《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涉农“一号文件”是比较系统、全面的农村发展指南,指明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见证了农村社会近40年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先后出台了22份涉农“一号文件”(具体指1982年-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和2004年-2020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政策支持。研究历年来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及其转变规律,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启示,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少走弯路”,推动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目的在于明确历年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进行系统梳理,构筑一幅中国农村改革的浓缩画卷,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在不同时期的转变,目的在于明确发生转变的具体内容,阐述转变的规律。我国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经历了两大转变,即由“经济振兴”“农村支持城市”“政社合一”和以“农”为本等刚性需求向“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村民自治”和以“民”为本等柔性约束转变,再由这些单一层面向“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农民主体”等综合层面转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原因及特点。从原因上看,主要在于国民经济增幅稳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及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驱动。通过对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发生转变的内容及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转变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政策上的递进性、目标上的一致性、主题上的创新性、内容上的关联性。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发展带来的启示,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围绕“三农”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在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摸索乡村建设规律、在涉农“一号文件”指导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性提出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发挥农民主体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大最优路径,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满足农民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
张雷[4](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忻州市人民政府[5](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弘强[6](2019)在《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对“质量兴农”问题的任务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脱贫攻坚”纳入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列入各经济欠发达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土地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基础要素。农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提升村集体经济战斗力的最新手段,其发展呈现出南方城市优于北方城市的现状。作为辽宁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县级城市,大连瓦房店市正在尝试依靠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方式,助力广袤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然而,瓦房店市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合作社未达到预期的产量及收益,持股百姓家庭收入提升较弱,村集体经济脱贫进程较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深度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状况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对大连市委组织部下派的部分驻村第一书记的访谈记录,有针对性的对瓦房店市部分乡镇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抽样调研。其次,在大连市及大连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整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分别从组织构架、生产管理模式、盈利分配模式、监管政策、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仍存在不足之处,合作社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合作社组织构架“形同虚设”、持股入社群众参与度较低、合作社经营缺乏科学规划、合作社经营风险不共担等诸多方面成为制约瓦房店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如何更好促进辽南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发展角度出发,在“以合作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增长、完善政策支持、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经济收益”等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骆莲莲[7](2019)在《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产业主体,而旅游业作为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性的综合性产业,对拉动国内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面对旅游消费旺盛和需求多元化的现象,现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增长。为此,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日照市作为典型的海滨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却存在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开发力度不足等弊端,导致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受限。新发展理念对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笔者希望以新发展理念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实地观察法,分析日照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等资源优势,分析日照市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新发展理念为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尝试提出符合新发展理念并且适合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孙竹雪[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们党注重通过惠农政策来带动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大国的历史现状,农业“左倾”错误的惨痛教训以及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现实,都进一步促进新时期“三农”政策的出台、发展和演变。“三农”政策正确与否,事关“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借助政策来引导农村发展,以期破解发展难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自1978年,党中央在两大时间阶段共出台21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党中央关注“三农”发展的专有代名词,其中包含着系统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三农”政策始终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持续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三个中心任务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时期内“三农”主要矛盾,出台不同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三农”重难点问题,政策的着力点也发展转变。总的来说,“三农”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政策演变立足现实矛盾,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政策与时俱进,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政策服务于我国整体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在“三农”政策带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农村逐步走向振兴。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中央对“三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三农”问题复杂,农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三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政策制定如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解决突出矛盾;政策执行、落实成效如何保障;政策发展如何逐步走向法治化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总结政策发展规律,吸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对于不断完善“三农”政策发展新路径,保证“三农”政策发挥实效、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三农”政策来强基础、补短板,促进好政策落地生花,确保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
韩兆辉[9](2018)在《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促进南疆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村民生,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现实问题。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要坚持从新时代新特点新任务出发,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结合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制约因素和主要特点,对南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区域布局优化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区布局优化、棉花产业优势区布局优化、现代特色林果产业区布局优化、现代畜牧业生态区布局优化、设施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布局优化、农产品市场建设布局优化的建议。研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南疆高标准农业生产开发平台,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南疆现代农业经营服务平台、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平台,南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支持南疆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平台等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七大平台”的主要措施,提出加快推进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范丹丹[10](2018)在《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引领和示范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促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的顺德区,农业资源独特,宋代开始,便进行大规模围垦造田,种稻养鱼,栽果植桑,叠土为基,兴起基塘农业。明代以后,桑蚕业迅速发展,桑基鱼塘生产结构逐渐形成。清代以后,顺德掀起了“挖田为塘,废旧树桑”的高潮,桑基鱼塘迅速发展。近年来,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摸索出鱼塘、花基齐发展的态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如何突破瓶颈成为示范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特点及功能类型等理论知识,通过选取顺德区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两大核心示范区作为对该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型进行案例研究,得出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具有生态环境好、主导产业明显、科技文化优势突出、产业势头强劲等优势和土地流转效率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政策扶持力度仍待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及生产水平较低等劣势,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提出应从注入创新理念、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创新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等方面推进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顺德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施农业成为莒县农民增收新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设施农业成为莒县农民增收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1.2.2 农民收入相关研究 |
1.2.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一二三产业 |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1.3 农民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分析 |
3.1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 |
3.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的间接影响 |
3.2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
3.2.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
3.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
第4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民收入现状 |
4.1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4.1.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 |
4.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 |
4.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4.2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4.2.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 |
4.2.2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现状分析 |
第5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 |
5.1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2.2 模型设定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 |
6.2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
6.3 加大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涉农“一号文件”的阶段划分及重点内容 |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改革初期(1982年-1986年):加快农业发展 |
一、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
二、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
三、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
四、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4年-2012年):促进农民增收 |
一、稳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 |
二、采取措施巩固农业基础 |
三、开始重视农村社会事业 |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13年-2020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四、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第二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第一节 农业经济改革初期向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转变 |
一、“经济振兴”转变为“新农村建设” |
二、“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 |
三、“政社合一”转变为“村民自治” |
四、以“农”为本转变为以“民”为本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的转变 |
一、“新农村建设”转变为“乡村振兴” |
二、“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 |
三、“村民自治”转变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
四、以“民”为本转变为“农民主体” |
第三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及特点 |
第一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原因 |
一、国民经济增幅稳固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
三、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
四、总体布局日益完善 |
五、现代化的目标驱动 |
第二节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的特点 |
一、政策上的递进性 |
二、目标上的一致性 |
三、主题上的创新性 |
四、内容上的关联性 |
第四章 涉农“一号文件”关注重点转变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
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
一、建立科学考评监督机制 |
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四、构建人才振兴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大力夯实农业基础是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 |
一、创新农业产业形态 |
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
三、强化农业创新发展 |
四、构建农业开放格局 |
第三节 发挥农民主体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 |
一、激发农民主体作用 |
二、强化农民组织程度 |
三、提升农民主体责任 |
四、精准帮扶贫困人口 |
第四节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治领导 |
二、传承优质乡土文脉,优化人文底蕴 |
三、注重农村绿色发展,美化生态环境 |
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净化社会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村土地制度 |
1.2.2 农村土地流转 |
1.2.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1.2.4 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产生背景与经营现状 |
2.1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
2.1.1 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互促共进 |
2.1.2 以合作社利益共享为牵引决胜脱贫攻坚战 |
2.1.3 成立试点土地股份合作社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 |
2.2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现状分析 |
2.2.1 瓦房店市自然与区位条件 |
2.2.2 大连市及瓦房店市合作社现实情况 |
2.2.3 试点乡镇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情况 |
2.3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
2.3.1 瓦房店市共营制土地股份合作社 |
2.3.2 土地股份合作社共享发展帮助农民精准脱贫 |
2.3.3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升村集体经济内源动力 |
3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合作社未形成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种植手段 |
3.1.2 合作社未发挥出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的预期作用 |
3.1.3 农耕业土地股份合作社亏损严重 |
3.2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发展中问题的成因 |
3.2.1 缺乏因地制宜的科学性规模化种植规划 |
3.2.2 政府配套资金及人才扶持政策缺位 |
3.2.3 社员农户对合作社经营风险共担能力不足 |
4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发展对策建议 |
4.1 多措并举以合作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 |
4.1.1 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增产增收 |
4.1.2 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
4.1.3 拓展多元化经营模式提升合作社服务能力 |
4.2 增强制度保障完善政策支持 |
4.2.1 健全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指导细则 |
4.2.2 落实“三权分置”健全土地合作机制 |
4.2.3 发挥党组织监督力切实发挥民主决策力 |
4.3 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收益 |
4.3.1 “党建+新模式”创建品牌实现多方共赢 |
4.3.2 拓展农产品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B 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7)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2.1 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条件分析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日照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分析 |
2.2.1 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
2.2.2 社会旅游资源初具规模 |
2.3 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3.1 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2.3.2 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3 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
第三章 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1 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 |
3.1.1 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能 |
3.1.2 协调发展促进发展平衡 |
3.1.3 绿色发展保障发展可持续 |
3.1.4 开放发展拓展发展空间 |
3.1.5 共享发展推进协同共赢 |
3.2 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挑战 |
3.2.1 文化旅游资源创新能力不足 |
3.2.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 |
3.2.3 整体性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
3.2.4 缺乏相关的对外宣传与合作 |
3.2.5 共享方式和共享手段匮乏 |
第四章 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径 |
4.1 提高创新能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
4.1.1 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
4.1.2 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大力开发 |
4.1.3 设计多样的文化旅游体验活动 |
4.2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旅游资源配置 |
4.2.1 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协调发展 |
4.2.2 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协调机制 |
4.3 强调绿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 |
4.3.1 提升全民生态旅游意识 |
4.3.2 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4.3.3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保障体系 |
4.4 扩大开放合作,释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
4.4.1 促进与周围旅游城市的合作 |
4.4.2 加强对外宣传开拓旅游市场 |
4.4.3 加快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
4.5 坚持共享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
4.5.1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政策 |
4.5.2 加强本土文化宣传教育 |
4.5.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三农”政策的社会历史原因 |
一、传统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
(一) 农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二) 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比重高 |
(三) 我国农业仍为传统农业模式 |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左倾”错误的教训 |
(一)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基本概况 |
(二)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带来的后果 |
(三) “左”倾错误对“三农”政策实施的教训 |
三、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
(一)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概况 |
(二)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原因 |
(三) 农村改革对“三农”政策发展的启示 |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 |
一、1978—1991年:实现农民自主经营权阶段 |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
二、1992—2002年: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 |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
三、2003—2017年: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实现城乡 一体化化阶段 |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转变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发展 |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部署 |
(一) 产业振兴——物质基础 |
(二) 人才振兴——智力支持 |
(三) 文化振兴——精神支撑 |
(四) 生态振兴——发展底线 |
(五) 组织振兴——制度保障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创新的表现 |
(一) 新的政策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 新的政策导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 新的政策布局:内容全面目标长远 |
(四) 新的政策要求:农村全面提档升级 |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实施成效 |
(一) 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就 |
(二) 农村基层政治取得突出成就 |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三农”政策的评析 |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政策演变特点 |
(一) “三农”政策演变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 |
(二) “三农”政策演变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三) “三农”政策演变始终坚持较强的服务性 |
二、“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足 |
(二) 农民自身政策参入度不高 |
(三) 政策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三、关于“三农”政策发展演变的启示 |
(一) 政策制定要着眼“三农”突出矛盾 |
(二) 政策内容要尊重农民合法权益 |
(三) 政策执行要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
(四) 政策落实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2.1 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基本概况 |
2.1.1 阿克苏地区基本概况 |
2.1.2 喀什地区基本概况 |
2.1.3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基本概况 |
2.1.4 和田地区基本概况 |
2.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 |
2.2.1 农产品产业体系 |
2.2.2 多功能产业体系 |
2.2.3 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 |
2.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
2.3.1 南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
2.3.2 农业结构总体优化不够 |
2.3.3 结构调整受人口、资源、生态以及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
第3章 优化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3.1 优化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 |
3.2 优化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及目标 |
3.3 南疆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区域布局优化 |
3.3.1 粮食安全保障区布局优化 |
3.3.2 棉花产业优势区布局优化 |
3.3.3 现代特色林果产业区布局优化 |
3.3.4 现代畜牧业生态区布局优化 |
3.3.5 设施农业产区布局优化 |
3.3.6 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布局优化 |
3.3.7 农产品市场建设布局优化 |
3.4 构建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七大平台” |
3.4.1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 |
3.4.2 构建南疆高标准农业生产开发平台 |
3.4.3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 |
3.4.4 构建南疆现代农业经营服务平台 |
3.4.5 构建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平台 |
3.4.6 构建南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 |
3.4.7 构建支持南疆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平台 |
第4章 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4.1 加快推进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
4.1.1 统筹推动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体系建设 |
4.1.2 加快形成新的粮棉优势区域布局 |
4.1.3 支持南疆现代畜牧业发展 |
4.1.4 支持南疆发展现代林果业 |
4.1.5 支持南疆特色农业发展 |
4.1.6 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
4.1.7 增强城乡发展一体化能力 |
4.1.8 实施南疆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建设工程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现代化 |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2.1.3 现代农业示范区 |
2.1.4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系统论理论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概述 |
3.1.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
3.1.2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布局 |
3.1.3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业发展情况 |
3.1.4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
3.2 顺德区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概述 |
3.2.1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概况与产业布局 |
3.2.2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 |
3.2.3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
3.2.4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方式 |
3.3 顺德区陈村花卉现代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概述 |
3.3.1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概况与产业布局 |
3.3.2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 |
3.3.3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
3.3.4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发展方式 |
4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 |
4.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 |
4.1.1 土地流转机制 |
4.1.2 科技支撑机制 |
4.1.3 投资融资机制 |
4.1.4 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4.1.5 政府扶持机制 |
4.2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 |
4.2.1 政府推动型 |
4.2.2 企业推动型(市场带动型) |
4.2.3 行业协会(合作社)推动型 |
5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示范区的土地流转效率受制于土地资源缺乏 |
5.2 示范区基础设施和品牌文化的建设水平仍显不足 |
5.3 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
5.4 政府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远不足够 |
5.5 农业组织化生产和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
6 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 国外经验借鉴 |
6.1.1 澳大利亚乳液示范农场经验介绍 |
6.1.2 马来西亚兰卡威农业技术园经验介绍 |
6.1.3 斯塔尔斯示范农场经验介绍 |
6.2 国内经验借鉴 |
6.2.1 湖北宜昌水产业加工示范区经验介绍 |
6.2.2 广东湛江水产业示范区经验介绍 |
6.2.3 云南滇中国家级花卉示范区经验介绍 |
7 对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以创新方法给示范区发展注入新理念 |
7.2 有效解决示范区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
7.3 积极探索示范区金融改革,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
7.4 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助推示范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
7.5 创新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 |
8.3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设施农业成为莒县农民增收新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可霖.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涉农“一号文件”的关注重点研究[D]. 王金.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5]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6]瓦房店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 陈弘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新发展理念下日照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骆莲莲.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D]. 孙竹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 韩兆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D]. 范丹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