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学科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微[1](2021)在《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文中提出黄汉升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专家。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五届、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其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和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王伟,岳文泽,吴燕,唐燕,黄玫,张磊,许景权,徐勤政,何子张,丁奇,谭迎辉,刘合林,车乐,邵华,林永新,纪立虎,席广亮,陈鸿,相欣奕,牛强,罗亚,史文正,郭健,刘芳,伍灵晶,陈宏胜,张杨[2](2021)在《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文中指出"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冯海涛[3](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水金[4](2021)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一个比较优势的视角》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遵循西方的传统,但在后疫情时代公共管理暴露出的逆全球化危机、价值危机、身份危机、能力危机及技术危机使得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需要被重新认识。中国公共管理在面对疫情时展现出了价值优势、制度优势、能力优势、文化优势以及治理优势,这表明中国公共管理必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之路。具体而言,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时,都需要将其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要在历史传承中寻求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撑和文化基因,要从中国革命与改革的真实图景中构建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图景,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积极构建全球治理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要在比较优势中寻求重建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并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推进公共管理的超越式发展。
汤贞敏[5](2021)在《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时代背景、内涵指向与实现策略》文中指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把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义,需深刻领悟高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有机体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需深刻领悟全面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使命担当。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坚持把高等教育发展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水平高等教育,充分激活高校的人才、智力、科技资源,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人才队伍。
刘旭光,段明佐[6](2021)在《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的学术争鸣探析》文中认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鲜活实践,围绕党内法规概念的规范化凝练、党内法规属性功能的争论与明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以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发展史等方面,国内学界有着大量丰富的研究,其中也不乏针锋相对的观点争鸣。通过梳理总结十八大以来学界围绕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相关的争论与共识,可为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践提供智力资源。
谢延龙[7](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高度凝练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部分,内容包括教育战略定位、教育方针、教育战略主题、教育类别层级发展、教育重点领域发展五个方面。教育战略定位经历了从经济、文化到民生的转变,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基本发展战略;教育方针确立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完整体系;教育战略主题以教育结构优化、公平而有质量、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高质量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为主要发展内容;教育类别层级发展聚焦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师德师风、高素质、尊师重教为基本遵循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重点领域发展以教学质量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全新学生资助制度为目标追求。
冯建军[8](2021)在《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文中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张昆[9](2021)在《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对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思考》文中指出2002—2021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连续进行了五轮全国性一级学科评估,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国内高校的学科生态及其演变脉络;参评高校及学科也得以明确自己的历史方位,了解自己的优劣短长,为以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参照。在五轮评估中,每轮都较前轮有所改进,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反思这五轮评估,结论是高校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支点做文章,牢牢抓住学生、教师、教学、平台诸环节,这对于完善后继的学科评估体系,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李冰[10](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二、把学科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学科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 |
二中国体育学的学科属性特征与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条件 |
三中国体育学科体系构建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趋势与关键问题 |
四 中国体育学发展的关键点与建议 |
(2)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贯通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是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成功要义 |
从“九龙治水”到“五指成拳”—国土空间治理转型 |
规划被降位了吗?—谈谈面向“两统一”职责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新任务 |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顶层设计与实践保障 |
1 边界重构 |
2 地域重组 |
3角色再造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空间治理最重要的目标,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是空间治理最重要的手段 |
创新政策工具,实施多维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 |
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必须解决好规划体系的空间协同问题 |
以社会治理牵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
从开发许可到规划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关键 |
兼容并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
整体性治理:规划要促进而非决定资源优化配置 |
1“双评价”与“双评估”工作重在“数字治理的起点”而非“扩张发展的举证” |
2“多规合一”工作重在“协同治理的融合”而非“部门职责的并集” |
3“三线”划定工作重在“治理体系的梁柱”而非“指标博弈的主场” |
4指标管理工作重在“治理机制的密钥”而非“数字游戏的红线” |
5整治修复与更新工作重在“系统治理的抓手”而非“工程项目的清单” |
6政策配套与机制工作重在“治理实施的路径”而非“强制约束的条文” |
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属性的四点思考 |
和谐成长视角下的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 |
1依循空间和谐成长规律,差别化考虑不同的城市发展类型,划定“三线”与确定发展指标 |
2区域联动许可和谐调配,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刚性定位,基于战略留白地进行调配管制 |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两个层次能否分开编制? |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应体现规划的底线思维和科学弹性 |
国土空间规划应体现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
1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需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 |
2 国土空间规划应体现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 |
3国土空间规划应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 |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创新探索生态空间专项规划技术 |
引入公共卫生新盟友,以人民健康为导向规划国土空间 |
多源时空大数据助力国土空间系统治理 |
“一张图”数字赋能国土空间整体智治、善治 |
1整体统筹—实现“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三位一体 |
2业务层面—聚焦“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绩效考核”关键环节 |
3 管理层面—体现“建好、用好、管好”工作目标 |
4 技术层面—打造“数化、连接、赋能”关键能力 |
规划后治理制度—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的思考 |
“刚柔并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落地与实施 |
1“底数”尽细,规划“留白” |
2刚性强管,弹性释能 |
3集聚高效,分类施策 |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实现要素更快、更准、更活的配置 |
规划教育是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系统的重要基础 |
以法典化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4)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一个比较优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疫情时代西方主导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陷入危机与挑战 |
(一)公共管理面临的逆全球化危机 |
(二)公共管理面临的价值危机 |
(三)公共管理面临的身份危机 |
(四)公共管理面临的治理能力危机 |
(五)公共管理面临的新技术革命危机 |
二、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比较优势 |
(一)中国公共管理的价值优势 |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制度优势 |
(三)中国公共管理的能力优势 |
(四)中国公共管理的文化优势 |
(五)中国公共管理的治理优势 |
三、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学科重建与体系再造 |
(一)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时需要将其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 |
(二)要在历史传承中寻求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撑和文化基因 |
(三)要从中国革命与改革的真实图景中构建中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图景 |
(四)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积极构建全球治理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 |
(五)要在比较优势中寻求重建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 |
(六)要在后发优势中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的治理转型 |
(七)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推进公共管理的超越式发展 |
(5)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时代背景、内涵指向与实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 |
(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二)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奋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三)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基于充分洞悉世界格局深刻调整、总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 |
二、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指向 |
(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深刻领悟高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有机体 |
(二)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深刻领悟高等教育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 |
(三)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深刻领悟全面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使命担当 |
三、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实现策略 |
(一)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坚持把高等教育发展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二)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水平高等教育 |
(三)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坚持充分激活高校的人才、智力、科技资源 |
(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坚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五)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求坚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人才队伍 |
(6)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的学术争鸣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党内法规的概念内涵 |
(一)党内法规“软法论”之争 |
(二)“党内规章制度”范畴论 |
二、党内法规的属性特征研究争鸣 |
(一)突出强调政治属性 |
(二)法、政双重属性论 |
(三)强调道德义务属性 |
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 |
(一)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关系的论争 |
(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实现 |
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 |
(一)建党百年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史 |
(二)聚焦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
五、学界相关研究学术争鸣的省思与启示 |
(一)牢固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 |
(二)切实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法治化实施水平 |
(三)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学科体系的建设质量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战略定位的发展探索 |
(一)教育在国家治理中基本定位的发展 |
(二)教育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发展探索 |
(一)教育方针的确立 |
(二)教育方针的性质:“为谁培养人” |
(二)教育方针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
(三)教育方针的任务:“怎样培养人”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探索 |
(一)教育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 |
(二)教育质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
(三)教育投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 |
(四)教育资源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教育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
(六)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七)教育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价值要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类别层级发展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义务教育普及阶段,普九和扫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外延式发展阶段。 |
2.内涵式发展阶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民办教育鼓励发展阶段。 |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阶段。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人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是成人教育阶段。 |
2.从十六大到十九大是继续教育阶段。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是尊师重教阶段。 |
2.十六大和十七大是师德与素质提升阶段。 |
3.十八大和十九大是师德、素质与尊师重教并举阶段。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重点领域发展的探索 |
(一)学校层面重点问题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教学质量提升阶段。 |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学生发展阶段。 |
(二)教育特殊扶助性重点问题的发展 |
六、结论 |
1.宏观教育方针和战略定位的发展之路。 |
2.中观教育战略主题的发展之路。 |
3.微观教育类别层级和重点领域的发展之路。 |
(8)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体论 |
1.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
3.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
4.扞卫和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5.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论 |
1.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
2.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 |
3.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教育的人民立场 |
5.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论 |
(一)宏观层面 |
1.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
2.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
3.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
(二)中观层面 |
1.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
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三)微观层面 |
1.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
2.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 |
3.建立课程育人的机制,彰显教材的国家事权 |
4.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
(9)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对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与学科评估 |
二、前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回顾 |
三、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特点 |
第一,突出思政教育。 |
第二,重视教材建设与科研育人。 |
第三,创新教师评价。 |
第四,突出质量,弱化数量。 |
第五,强调均衡发展。 |
四、五轮学科评估引起的思考 |
(10)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
2.3.1 革命性 |
2.3.2 彻底性 |
2.3.3 现实性 |
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
3.1.2 宗教改革运动 |
3.1.3 宗教批判运动 |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
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
小结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
小结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
6.3.1 消灭私有制 |
6.3.2 “自由人联合体” |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
小结 |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把学科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成就·经验·反思·构建:中国体育学若干重要议题探骊——黄汉升教授学术访谈[J]. 王晓微.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 [2]到中流击水——国土空间规划青年笔谈[J]. 王伟,岳文泽,吴燕,唐燕,黄玫,张磊,许景权,徐勤政,何子张,丁奇,谭迎辉,刘合林,车乐,邵华,林永新,纪立虎,席广亮,陈鸿,相欣奕,牛强,罗亚,史文正,郭健,刘芳,伍灵晶,陈宏胜,张杨. 城乡规划, 2021(06)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D]. 冯海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之路:一个比较优势的视角[J]. 李水金.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21(06)
- [5]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时代背景、内涵指向与实现策略[J]. 汤贞敏. 高教探索, 2021(11)
- [6]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的学术争鸣探析[A]. 刘旭光,段明佐.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7卷 总第55卷)——律师法学研究文集, 2021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J]. 谢延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8]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J]. 冯建军.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05)
- [9]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回归教育本身——对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思考[J]. 张昆. 出版广角, 2021(17)
- [10]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