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聆听冯玉祥将军的一次演讲(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玲[1](2021)在《现代性的另一种诉求 ——近代中国留美生基督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冯叶[2](2020)在《张钫文教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钫是以军功出身的民国时期军阀,虽长久带军征战,但身上却不乏文人气息,他一生热爱慈善,醉心文教活动,在豫陕地区颇有名望,被河南人民称为“大家长”。在近代河南教育曲折发展的大背景下,张钫通过新旧教育的学习经历、家国情怀的激励及亲友影响逐渐认识到了开办文教活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自身条件上,张钫身居要职为兴办文教活动提供了便利,积极兴办实业为文教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在社会条件上,张钫受到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影响及社会上多方力量的支持,不断激励着他为祖国兴办教育,输送人才。双重条件共同推动张钫坚持文教活动的热情。张钫的文教活动涉及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活动、帮助青年学子等多个方面。在张钫长达四十多年的文教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主张。在学校教育中,他认为办好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紧跟世界趋势发展西式教育,立足中国现状注重乡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张钫认为要培育出能够服务社会、开创风气、维辅国政的实用性人才。在保护传统文化中,张钫认为要增强文化的引导力,让百姓自发形成保护文化的觉悟,发扬优秀文化,走出国门,扩大影响。张钫的文教思想和实践活动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不仅开启了民智,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从现实意义看,张钫的文教活动也颇有启迪作用,为我国目前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都起到一定借鉴意义。在历史学提倡研究目光下移的大背景下,展开对张钫文教活动的研究,不仅顺应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增加对张钫文教活动的了解,并对张钫的文教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黄秋硕[3](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提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靳茜[4](2019)在《星星之火:中共山西汾阳早期党组织创建研究(1919-1936)》文中指出山西汾阳西依吕梁山,东濒汾河水,扼吕梁之咽喉,踞晋陕之要冲,是近代以来晋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统治晋西的中心区域,也是美国公理会基督教势力盘根错节的重要场域,其创办的铭义中学、汾阳医院,与由书院改制的公立河汾中学一道成为党员和党组织的孵化器。1923年夏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汾阳支部和1925年夏中共汾阳特别支部分别于河汾中学和铭义中学建立,就使得汾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晋西开展宣传和革命活动的中心场域。但随着1927年阎锡山在山西掀起清党运动以后,中共汾阳党组织在与阎锡山地方政权、美国公理会基督教势力、冯玉祥及汾阳军校武装力量等各种势力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实现了从1927年12月停滞到1931年5月重建的过程。中共汾阳特别支部的重建是汾阳社会各种势力平衡作用下的产物,当1933年冯玉祥率军赴察北抗日后,汾阳社会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中共汾阳特别支部便再次陷入阎锡山的白色恐怖中,于1934年再次遭到破坏。汾阳社会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关系网络使得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的孕育、生存和发展别具特色。探究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的创建问题,就是要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入手探究“中共早期党组织是如何在县域社会立足和生存的?”,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内因为进路,通过对中共汾阳早期地方党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党员、党组织、革命活动——进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融入对外因的宏观考察,梳理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两起两落的独特创建历程,回答“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是如何诞生的?它处于什么样的关系网络中?它如何立足生存并实现自身发展?”等问题,进而分析中共早期地方党组织在创建过程中的特点。这既是还原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独特历史的一次实践,也将为考察中共地方党组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县域社会实现“扎根”提供良好的素材。党员是党组织诞生的前提和基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共早期党组织的状态和气质。汾阳早期的一批中共党员主要以河汾中学和铭义中学的青年学生为主,多是富裕家庭或者基督教家庭出身,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汾阳各县及孝义、柳林、临县的曲峪镇和碛口镇,在毕业后多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在具体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充分借助了地缘、血缘和业缘这三种传统的“社会资本”。汾阳早期党员的这些共性特征表明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与生俱来就与新式学校、基督教势力、地方传统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共汾阳党团组织的建立是党团员数量和革命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1923年社青团汾阳支部和1925年中共汾阳特别支部分别在河汾中学和铭义中学成立,使得汾阳乃至晋西有了宣传动员和开展革命活动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共汾阳党团组织分别诞生在两所学校的实践亦表明:虽然学校很适合孕育各种组织,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诞生党组织,它还受到核心领导人、学校的开放程度、所占有的社会资本以及后期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影响。革命活动是中共宣示自身存在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共早期谋求生存的必要手段。中共汾阳党组织自诞生以来就处在了阎锡山地方政权、美国公理会基督教势力的包围之中,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率军退驻汾阳,使得汾阳社会的关系网络更为复杂。中共汾阳早期党组织在与阎锡山地方政权、美国公理会基督教势力、冯玉祥及汾阳军校武装力量的互动中,首要目标是谋求生存,所以它充分利用和借助地方政权、基督教势力、武装力量等势力就成为一种常态。
陈景拴[5](2019)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务院摄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央政府受战争与政争的影响变动十分频繁,直到北伐前夕,作为西方代议制政体三大核心的总统、国会、内阁已失其二,北京政府仅剩一个摄政内阁艰难维持局面。摄政内阁结束后北京政府上演了一出极为短暂的军政府过场,随即就由南京的国民政府派人接收了。张作霖陆海军大元帅的就职以及《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颁布预示了民元时期引进的西方代议制政体在中国的终结。可以说北京摄政内阁既是民元引进的西方代议制政体在中国的最后存留形式,又是西方代议制政体向军政府体制以及南方党军体制过渡的桥梁与枢纽。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由于总统与副总统的缺失共计产生了七届摄政内阁,分别为周自齐摄政内阁、高凌霨摄政内阁、黄郛摄政内阁、胡惟德摄政内阁、颜惠庆摄政内阁、杜锡珪摄政内阁以及顾维钧摄政内阁。而摄政内阁的产生则是源于《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与第六条所规定的国务院摄政制度,即“大总统缺位时由副总统继任至本任大总统任满之日止,大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以副总统代理之;副总统同时缺位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同时国会议员于三个月内自行集会组织总统选举会行次任大总统之选举。大总统应于任满之日解职,如届期次任大总统尚未选出或选出后尚未就职次任副总统亦不能代理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国务院摄政制度在袁世凯时代虽然经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的修改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袁世凯的称帝行为却使得《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在其败亡后并不为国人所接受,因此《大总统选举法》才能一直发挥其效力。《大总统选举法》本是国家宪法的一部分,而通过《大总统选举法》与《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以及西方某些国家宪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大总统选举法》中有关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法律条文其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使得国务院摄政制度所适用的条件显得较为模糊与不确。尤其是在第二届高凌霨摄政内阁时期,中央政局反而因国务院摄政制度的实行平添了许多纷扰,国会与总统各执一词,摄政内阁因此而不成体统。但在民国北京政府后期的几届摄政内阁中,特别是在颜惠庆摄政内阁、杜锡珪摄政内阁以及顾维钧摄政内阁时期,人们往往不再纠结于国务院摄政制度所依据的法律条文是否适用于当下的摄政内阁,而更多的是在讨论北京摄政内阁是否能称之为中央政府的问题。由于摄政内阁仅是非常时期的政治产物,其持续的时间越久,政府就会愈加萎靡不振,这从第一届周自齐摄政内阁就可以看得出来。但在民国北京政府后期,随着总统与国会的缺失,摄政内阁迟迟不能蜕变为正常状态下的政府,而这种非常态的状况只能使得政府的处境越来越糟。在此期间实力派虽曾作出过重选总统与重组国会的尝试,但都因各种原因而作罢,北京政府也只能在这种变态的政治形式中尝尽苦头后抑郁而终。
缪平均[6](2018)在《周恩来在七贤庄》文中认为周恩来说:"经过大革命和白色恐怖的锻炼,坚定了我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我做工作没有灰心过,在敌人公开压迫下没有胆怯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第一次到七贤庄:斡旋西安事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参加亚非会议回国途经西安时,住在西安人民大厦。繁忙之隙,他让大厦汽车队队长、他熟识的黄金友为他开车,径直驶向北新街方向的七贤庄。当年,周恩来曾在这里为中
李园园[7](2018)在《来华传教士雷鸣远抗日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一直享受不平等条约保护,并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影响的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存在很大隔阂。为消除隔阂,推动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来华传教士雷鸣远主动改变了传教方式。在天津“老西开”事件中,雷鸣远以实际行动抗击了当时外籍传教士中普遍存在的狭隘国家主义,并因之受到排挤。1927年再次来华的雷鸣远选择加入中国国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雷鸣远积极投身于抗战中,除利用报刊、演讲等手段号召鼓动民众积极抗战外,他还带领天主教徒奔赴前线展开医疗救护。全面抗战爆发后,雷鸣远再次组织担架连为中国军队服务。基于抗击日本的侵略以及天主教本土化目标的需要,雷鸣远接受了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任务,组织成立华北战地督导民众服务团(简称华北督导团),开赴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区进行活动。雷鸣远所率领的华北战地督导团在山西晋南、晋东南地区展开一系列活动,如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战时教育、习俗改造、文化宣传、组训民众等。这些活动不仅使该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而且有效地动员到民众投身于抗战洪流中,同时也藉此进一步提升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形象,在当地民众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然限于人员配置、经费、物资等方面的不足,乃至交通因素的制约,这些都影响到华北督导团的活动效果。纵观雷鸣远不同时期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他积极地推动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努力理顺宗教与国家的关系,这些对于推动当下宗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黄新炎[8](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研究说明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刘涛[9](2017)在《冯玉祥的日本观》文中研究表明冯玉祥的日本观阶段性明显,"北京政变"和"九一八"事变是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北京政变"之前,冯玉祥盲目仇视日本,"北京政变"后冯玉祥的日本观表现为矛盾的双重性。到了 "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深,冯玉祥的日本观发展为坚定抗日救亡的思想。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冯玉祥日本观的形成和发展。冯玉祥入伍开始,就对日本抱有仇视的心理。此时的冯玉祥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认为帝国主义是侵略中国的元凶,加之自身认识的局限,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日本人民区分开来。"北京政变"是冯玉祥军政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阶段冯玉祥与日本的交往增多,一方面为了自身发展主张与日本合作,另一方面仍对日保持警惕,保持反日态度。这一阶段冯玉祥日本观内容复杂,是与冯玉祥所处的位置和局势相关。"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深,冯玉祥坚定地举起抗日大旗,其日本观发展为抗日救亡思想。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冯玉祥日本观的内涵。虽然冯玉祥的日本观阶段性明显,每个阶段有所不同,但主要体现在抗战时期的抗日救亡思想。冯玉祥认为中日两国必有一战,冯玉祥提出的抗战策略是坚持"持久的游击战"以及联合日本的反战人士,冯玉祥坚信抗战终会胜利。第三部分主要写了冯玉祥日本观的影响和评价。虽然冯玉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部份时间身处闲职,但坚决地举抗日大旗,积极鼓励西北军旧部抗日,其麾下旧部西北军将领如宋哲元、张自忠、佟麟阁等人,英勇抗战,在抗日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中,冯玉祥奔波各地演讲鼓舞人心,掀起"献金运动"等运动支持抗日。冯玉祥表现出坚决抗日的态度,以及坚信抗战必胜的信念,在同时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表现出了可贵之处。"九一八"事变之后,冯玉祥的抗日救亡思想,是其日本观中的闪亮部分。这一阶段也是冯玉祥日本观完善成熟的时期,他已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本质,并积极思考抗日战略,在认真研究日本国情后坚信中国抗战必胜。冯玉祥积极投身抗日洪流中,领导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鼓舞西北军旧部投身抗战,壮大抗日力量,在抗日最艰苦的年代,冯玉祥更是四处奔走,鼓舞民众信心。目前学界对冯玉祥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其日本观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此作一初步的尝试,试图丰富冯玉祥的研究成果。
陈新煌[10](2016)在《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探索》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对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他的艺术教育实践进行梳理,主要探索与分析陶行知的艺术教育实践对现今艺术教育推广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的初衷、创新点、切入点,并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叙述陶行知艺术教育思维的形成过程。陶行知的研究者们把他的教育思想划分为7个阶段。在本章中,我把这7个阶段中他的艺术教育思维从其教育理论中抽离出来分别进行论述。第三章育才学校的艺术教育实践是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重点时期。通过对当时育才学校开设艺术特修课和组织生活教育中的艺术实践活动的阐述,我试图在本章中描绘出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全景。第四章育才的创造月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时刻,在这个阶段陶行知试图用创造月的形式鼓励育才学校的师生们尝试将艺术教育与普及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本章第三节创造月的意义则主要探讨艺术教育与普及教育实践相结合会给陶行知的育才学校带来哪些变化以及对于普及教育来说,艺术教育的介入如何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第五章作为总结部分,将通过分析陶行知的艺术教育实践为何没有在他去世后继续由他的学生们发扬光大,反思他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并结合如今市教委提出的艺术教育进课堂的举措,进而思考在如今的中小学中推进艺术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聆听冯玉祥将军的一次演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聆听冯玉祥将军的一次演讲(论文提纲范文)
(2)张钫文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二、学术史梳理 |
(一)近代河南教育研究现状 |
(二)张钫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背景及动因 |
第一节 近代河南时代背景 |
一、近代河南的社会背景 |
二、近代河南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动因 |
一、家庭教养与学习经历 |
二、家国情怀推动 |
三、好友影响 |
第二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条件 |
第一节 自身条件 |
一、身居高位有实力 |
二、创办实业有财力 |
第二节 社会条件 |
一、教育救国 |
二、各界支持 |
第三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内容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一、创办各级学校 |
二、资助各级学校 |
三、张钫的教育办学理念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活动 |
一、支持社会教育 |
二、保护民族文化 |
三、援助文化传人 |
四、张钫的文化活动理念 |
小结 |
第三节 扶助青年人才 |
一、帮助青年人才 |
二、张钫的人才理念 |
第四章 张钫文教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成效 |
一、开启民智 |
二、培养人才 |
第二节 张钫文教活动的不足 |
一、缺乏健全体制 |
二、个人影响过大 |
结语 |
附录 :张钫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星星之火:中共山西汾阳早期党组织创建研究(1919-193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为什么是汾阳: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研究对象与问题意识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出生与出身:汾阳早期的中共党员 |
第一节 汾阳诞生的第一个中共党员——李舜卿 |
第二节 党员的社会构成 |
第三节 党员的发展策略 |
第二章 从河汾到铭义:早期党组织的诞生 |
第一节 信人还是信党:河汾中学诞生的团组织 |
第二节 铭义中学诞生的党组织 |
第三节 早期党组织诞生的特点 |
第三章 革命与反革命:早期党组织的生存策略 |
第一节 裂缝中求生存——与地方政权的合作与斗争 |
第二节 借宗教兴革命——公理会势力下的红色火种 |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并存——汾阳军校下的中共汾阳党组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务院摄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务院摄政制度的实施缘起 |
一、国家政制效法欧美 |
二、南北军政格局的递嬗 |
第二章 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法律依据 |
一、1913 年《大总统选举法》 |
二、1914 年《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
三、从西法看中法之问题 |
第三章 历次内阁摄政述论 |
一、周自齐摄政内阁 |
二、高凌霨摄政内阁 |
三、黄郛摄政内阁 |
四、胡惟德摄政内阁 |
五、颜惠庆摄政内阁 |
六、杜锡珪摄政内阁 |
七、顾维钧摄政内阁 |
第四章 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消亡与历次摄阁之共性 |
一、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悄然消亡 |
二、摄政内阁之共性 |
结语 |
附录 历次摄政内阁成员表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汇编 |
二、报刊 |
三、着作 |
四、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周恩来在七贤庄(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次到七贤庄:斡旋西安事变 |
往来七贤庄: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奔走 |
七贤庄中的歌声:忙绿中的短暂欢聚 |
七贤庄中做准备:粉碎第三次反共高潮 |
(7)来华传教士雷鸣远抗日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抗战时期天主教的研究 |
(二) 战地服务团相关研究 |
(三) 雷鸣远及其抗战活动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拟解决问题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来华初期雷鸣远的中国立场 |
一 传教策略的革新 |
(一) 本土化传教路线 |
(二) 扩大交际、广泛参加社会活动 |
(三) 重视教育、创办报刊 |
二 维护中国利益 |
(一) 提倡“宗教救国” |
(二) 雷鸣远与“老西开”事件 |
第二章 抗战前期雷鸣远的实践活动 |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宣传 |
二 奔赴前线展开医疗救护 |
第三章 雷鸣远领导的华北督导团的创立 |
一 雷鸣远与国民党关系 |
(一) 国民党借助雷鸣远影响力 |
(二) 雷鸣远加入国民党抗战动机 |
二 华北督导团的成立 |
三 华北督导团人员组成及架构 |
(一) 人员组成 |
(二) 组织体系 |
第四章 华北督导团的工作开展 |
一 社会工作 |
(一) 社会救济 |
(二) 卫生医疗 |
(三) 消除陋习 |
(四) 发展教育 |
(五) 设立交通服务站 |
二 宣传工作 |
(一) 宣传机构 |
(二) 宣传方式 |
(三) 宣传内容 |
三 政训工作 |
(一) 训练战地干部工作人员 |
(二) 改造红枪会 |
(三) 训练战地难民、民众 |
四 信徒宗教活动 |
第五章 督导团开展活动的成效、影响及不足 |
一 成效 |
(一) 恢复生产 |
(二) 吸引动员民众抗日 |
(三) 改善天主教在中国的形象 |
二 影响 |
(一) 当时社会影响 |
(二) 当地民众记忆中的督导团 |
三 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8)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冯玉祥的日本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冯玉祥日本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北京政变"之前:仇视日本 |
一、冯玉祥仇视日本 |
二、冯玉祥仇视日本的原因 |
第二节 "北京政变"到"九一八"事变:对日本认识的双重性 |
一、冯玉祥对日认识的双重性 |
二、冯玉祥对日本认识双重性原因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之后:坚决抗日 |
一、冯玉祥坚定地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
二、冯玉祥坚定抗日的原因 |
第二章 冯玉祥日本观的内涵 |
第一节 "中日必有一战" |
一、把日本当作假想敌 |
二、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 |
第二节 抗日的战略: "持久的游击战" |
一、"持久抗日" |
二、"游击战" |
第三节 "反战的日本人是我们的朋友" |
一、"和日本民众主张无异" |
二、受孙中山"联日"思想影响 |
第四节 "日本终(被)我中国所灭也" |
一、中日国际形势对比 |
二、中日国内情况对比 |
第三章 冯玉祥日本观的影响和评价 |
第一节 冯玉祥日本观的影响 |
一、抗日同盟军的组建 |
二、对旧部参加抗战的激励和影响 |
三、在民众中的宣传 |
第二节 冯玉祥日本观的评价 |
一、抗日坚决性 |
二、抗战必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初衷 |
第二节 创新和切入点 |
一、切入点 |
二、创新性 |
第二章 陶行知艺术教育思维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关注农村普及教育 |
第二节 打通“课堂”前后台的教科书 |
一、打通“课堂”前后台的千字课本 |
二、转换教师学生角色关系的小先生制 |
第三节 与戏剧碰撞,与艺术结缘 |
第四节 艺术化的小先生 |
第五节 艺术教育进课堂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育才学校的艺术教育实践 |
第一节 育才学校的筹建 |
一、选址 |
二、学校构造 |
三、课程设计和师资 |
四、招生 |
第二节 艺术特修课 |
一、音乐组 |
二、戏剧组 |
三、绘画组 |
四、舞蹈组 |
第三节 创建艺术的氛围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育才的创造月 |
第一节 创造月 |
一、《化学之舞》晚会 |
二、育才在创造 |
第二节 鼓励创造——从创造月到创造年 |
第三节 创造月的价值 |
一、新的教学方式探索——主动与客动 |
二、平民教育中的隐藏逻辑——规范与自由 |
三、范式在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反思 |
第一节 陶行知的消失 |
第二节 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未来的艺术教育之路思考 |
附录一 《化学之舞》剧本 |
附录二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三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之进行方针与计划 |
附录四 《歌曲合集》 |
附录五 小先生制全国普及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参与创作的实践 |
致谢 |
四、聆听冯玉祥将军的一次演讲(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的另一种诉求 ——近代中国留美生基督信仰研究[D]. 李静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张钫文教活动研究[D]. 冯叶.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星星之火:中共山西汾阳早期党组织创建研究(1919-1936)[D]. 靳茜. 山西大学, 2019(01)
- [5]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务院摄政制度研究[D]. 陈景拴. 河南大学, 2019(01)
- [6]周恩来在七贤庄[J]. 缪平均. 党史纵横, 2018(09)
- [7]来华传教士雷鸣远抗日活动研究[D]. 李园园. 山西大学, 2018(04)
- [8]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9]冯玉祥的日本观[D]. 刘涛. 安徽大学, 2017(08)
- [10]陶行知艺术教育实践的探索[D]. 陈新煌.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