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termination of Partial Molar Volumes of EPA and DHA Ethyl Ester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论文文献综述)
彭斌[1](2021)在《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s)是指甘油骨架上同时含有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的结构甘三酯,因其在人体中独特的代谢途径和在免疫系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等成为油脂领域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MLCTs已被合成主要有四种,及MLL、MML、LML、MLM,大多数在结构上是脂肪酸链长和位置的差别。有研究表明MLCTs在降低体重预防肥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同时MLCTs在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MLCTs具有较高的潜在营养价值,或可用作植物油替代品。1,3-二油酸-2-中链脂肪酸(OMO)型结构酯是一类具有类似母乳结构酯1,3-二油酸-2-棕榈酸(OPO)的新型甘油三酯,由两个油酸分布在甘油骨架的sn-1,3位,一个中链脂肪酸分布在甘油骨架的sn-2位组成,是一种LML型的MLCTs。理论上,这种结构酯既可能有MLCTs的功能,也可能有母乳结构酯的部分功能。然而,目前关于类母乳OMO型结构酯及其功能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深入了解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性质和功能,提升工业上OMO型结构酯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本研究采用香樟籽油与油酸(甘油三酯与脂肪酸)、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甘油三酯与甘油三酯)二种方式酶法合成高OMO型结构酯含量的MLCTs,GC/HPLC-APCI-MS技术检测分析结构酯上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和位置分布;研究微量水分油体系中常见四种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和AO IM)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过程中,酶催化性能和结构变化规律;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外界因素如何影响脂肪酶结构和OMO型结构酯合成过程中过渡态四面体的形成及反应能垒等催化机制;最后研究探讨OMO型结构酯对油酸诱导的人肝细胞LO2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可为二种方式酶法合成结构酯提供普适性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樟树籽油和油酸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合成了高OMO含量的MLCTs,并对其酰基迁移速率(RAM)进行了研究。在底物樟树籽油与油酸的摩尔比为1:4、酶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60 oC、反应时间为24 h的最佳条件下,OMO结构酯的产率(YST)最大可达64.45%,同时RAM为28.66%。在底物摩尔比(r2=0.999,P<0.01)、酶用量(r2=0.988,P<0.01)、温度60 oC以下(r2=0.923,P<0.05)和反应时间24 h内(r2=0.940,P<0.05),YST与RAM呈显着正相关。而在温度60 oC以上(r2=-0.682,P>0.05)或反应时间24 h以上(r2=-0.594,P>0.05)时,YST与RAM呈负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温度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位点盖子的打开程度增加,有助于底物侵入酶活性中心催化三元体。当温度高于333 K(60 oC)时,促进了活性中心催化三联体的重排,导致酶催化活性降低和引发酰基迁移。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甘油三酯与脂肪酸酸解合成结构酯在高温下酰基迁移的触发机制,发现在无溶剂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是平衡YST和RAM的关键因素。2、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的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酯酯交换反应中,通过促进酰基迁移,合成了高OMO含量的结构酯。正交试验L25(55)结果表明,在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摩尔比为50:50、酶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60 oC、反应时间为2 h、水活度为0.07的条件下,OMO结构酯的最大产率为45.65%。低水活度下,酰基迁移率较高(10.86%vs 5.07%无水体系),由于中链脂肪酸向甘油骨架上sn-2位置迁移,促进了OMO型结构酯的合成。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低含水量(5%)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稳定Lipozyme RM IM的整体结构,有助于固定脂肪酶催化的活性中心,使底物更容易插入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酶的活性。3、以椰子油和菜籽油为原料,在微量水分油体系中,通过不同脂肪酶催化反应合成了OMO型结构酯,通过实验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比较了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和米曲霉固定化脂肪酶(AO IM)四种脂肪酶的稳定性,阐明了Novozym 435在OMO型结构酯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机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表明,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减少导致酶活性的降低。与Lipozyme RM IM和Novozym 435相比,Lipozyme TL IM和AO IM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可能是由于Lipozyme TL IM的短链覆盖了活性位点,AO IM的活性中心与水之间形成氢键。在四种脂肪酶中,AO IM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3 h时OMO型结构酯产率为30.7%,48 h内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结果表明,在OMO型结构酯的合成过程中,添加Novozym 435(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显着降低了反应能垒(有脂肪酶CALB时反应能垒为64.4 KJ/mol,无脂肪酶时为332.7KJ/mol),由于过渡态四面体中间体的形成,有助于生成OMO型结构酯。微量水分油体系可能是脂肪酶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替代反应环境,研究对脂肪酶在甘油三酯酯交换合成结构酯过程中的稳定性/不稳定性及催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认识。4、反应环境对脂肪酶的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MD模拟和FTIR研究了正己烷、甲醇、超临界CO2(sc CO2)、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M][BF4])以及三油酸甘油三酯(作为无溶剂体系处理)等五种非水相体系和水相体系,对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结构性质的影响。均方根偏差(RMSD)分析表明,脂肪酶CALB在正己烷(0.239nm)和三油酸甘油三酯(0.188 nm)中的结构变化均小于在水溶液(0.275 nm)中的结构变化,说明脂肪酶CALB在正己烷和三油酸甘油三酯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此外,回旋半径(Rg)分析表明,在甲醇中,脂肪酶CALB结构的致密性显着降低(P<0.05),导致脂肪酶稳定性下降。二级结构分析表明,在非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β-折叠和γ-转角的含量减少,α-螺旋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增加。基于残基接触图谱的三级结构分析,非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一级结构比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一级结构保留得更多。FTIR结果表明,正己烷和三油酸甘油三酯是适宜的反应环境,有利于脂肪酶CALB各化学键的稳定。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反应环境与脂肪酶CALB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脂肪酶CALB稳定的反应环境。5、研究探讨了不同甘油三酯对油酸诱导的人肝LO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及其机制。用油酸(OA)、OA+椰子油(CO)、OA+菜籽油(RO)、OA+CO和RO的物理混合油(CROM)、OA+CO和RO的酯交换油(CROI,富含MLCTs)、OA+OMO(MLCTs中的一种)和OA+OPO,与OA组对比,OA+CROI和OA+OMO培养肝细胞LO2显着降低细胞内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此外,CROI和OMO下调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蛋白的表达,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富含MLCTs的CROI和OMO型结构酯能改善油酸诱导的LO2细胞脂质积聚,调节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黎崎均[2](2021)在《富含EPA微藻的高效预处理与藻油制备》文中指出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一种人体不能自主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EPA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患病几率。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因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长速度快、EPA含量高、容易扩大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规模化商业生产EPA的微藻之一,也成为目前EPA藻油生产的研究热点。但在微藻生产EPA油脂的过程中,存在EPA产率低、油脂提取困难以及精炼过程损耗大等问题。本论文以微拟球藻为研究对象,对微藻培养、细胞破壁、油脂提取、油脂精炼的过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并评价了微藻油脂生产工艺的经济效益。首先,为了提高微拟球藻的EPA产率,本论文采用了超声和添加聚乙二醇等处理方式,并考察了温度对微拟球藻EPA产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EPA产率,综合考虑微藻细胞生长状况以及EPA含量,18℃是微拟球藻生产EPA的最佳温度,其最高产率可以达到30.81 mg/(L·d)。超声处理和添加聚乙二醇同样可以提高EPA的产率,每天超声1 min或添加2%的聚乙二醇可以使微拟球藻的EPA产率提高约20%。其次,为提高油脂的提取效率,本论文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微拟球藻进行破壁处理。挤压膨化处理的优化实验结果显示,模头构造、螺杆与模头间距(δ)以及物料含水率等因素对细胞破壁效果具有显着影响。挤压膨化处理使大部分微拟球藻细胞破裂,从而降低了油脂提取过程的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提高油脂的品质具有积极的效用。此外,本论文还对微藻油脂的提取溶剂进行筛选,并将固定床应用于藻油提取过程。结果表明低毒的正己烷/乙醇溶剂可以替代氯仿/甲醇溶剂用于微藻油脂提取,且提取效率达到95%以上。膨化破壁造粒结合固定床提取新工艺以较低的溶剂用量(2.17 mL/g)和较短的提取时间(2 h)获得更高的油脂得率(21.55%)。然后本文利用Fick定律修正模型拟合了中性脂、糖脂、磷脂在正己烷或者乙醇溶剂中的提取过程,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微藻细胞破壁后,脂质的扩散系数提高了 4个数量级。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时,中性脂的扩散速度明显快于糖脂、磷脂,扩散系数高出2~4倍,而乙醇为提取溶剂时,不同脂质的扩散系数差异较小。基于不同脂质扩散系数的差异,采用两段式提取策略可以获得以不同脂质为主体的油脂产品。第一段采用正己烷提取15min,可以获得中性脂含量45%~50%的油脂,第二段采用乙醇提取60 min,可以获得磷脂含量47%~50%的油脂。在两段提取过程中采用固定床浸没提取方法,可有效提升操作效率和减少试剂用量。为了明确正己烷/乙醇双溶剂体系获得的微拟球藻粗油脂的组成,本论文采用薄层层析法结合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粗油脂中甘油酯的总含量达到51.49%,且其中含量较多的组分为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14.03%)、甘油三酯(TAG,9.27%)、磷脂酰乙醇胺(PE,6.22%)、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5.81%)、游离脂肪酸(FFA,5.79%)、磷脂酰胆碱(PC,3.53%)。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EPA主要分布在极性脂中,主要以MGDG、DGDG和PE的形式存在。再次,本论文采用选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吸附剂进行脱酸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本文着重考察了超声、微波、碱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使微晶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氢键被破坏,结晶度降低,化学反应性增强。与常用吸附剂相比,碱处理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油脂回收率和磷脂保留率,分别为95.11%和97.83%。与传统碱炼脱酸相比,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的油脂回收率和磷脂保留率更高,可以保留油脂中更多的营养成分。最后,根据藻厂生产数据以及中试实验数据,本论文对微拟球藻生产富含EPA的微藻油脂的工艺进行成本估算。结果显示富含EPA的微藻油脂预估成本为170.96元/kg,其中成本占比最多的步骤是微藻培养,占总成本的33.77%,其次是微藻采收(22.23%)以及干燥(19.41%)。而通过市场调研,该类藻油的市场价值为300~400元/kg,估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大规模投产。
祖述冲[3](2020)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林区6个不同产地采集的红松籽开展了红松籽资源评价研究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在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评价方面:其资源形态特征,红松籽的平均籽长、籽宽、籽厚、长宽比、长厚比、籽壳厚是确定红松籽筛分、脱壳的技术参数,平均千粒重干重、平均含水率是确定红松籽运输和储存的技术参数,平均出仁率可评估红松籽原料的优劣和预期产量;其资源化学特征,红松籽仁的平均含油率为63.71%,是目前已知含油量较高的油料之一;红松籽仁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91.94%,皮诺敛酸的平均含量为14.98%;其资源禀赋特征,营造25年结籽的人工红松林,不仅比需80年结籽的天然红松林结籽周期短,而且单产产量高、千粒重重,嫁接苗植苗培育人工红松林6年结实,超过野生红松籽千粒重,皮诺敛酸含量优于野生红松籽;说明人工红松籽的资源禀赋优势可充分满足红松籽油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在红松籽油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提取率最高,过氧化值最低。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人工红松籽仁出油率升高、皮诺敛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油渣中的残油率降低。工艺放大实验,出油率为60.80%,是目前出油率最高的红松籽油提取工艺;不同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以及Fe2+还原力,酶解红松籽油均比传统加工红松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单因素法优化得到红松籽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红松籽油固化率为70.95%,含油率为26.88%,激光粒度仪、FTIR、1H-NMR、DSC、TGA、XRD、SEM检测结果表明:与β-环糊精晶体结构相比包合物呈低结晶态,热稳定性与β-环糊精相似;工艺放大实验,所得红松籽油固化率为69%、含油率为27%;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包合物组与红松籽油相比,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皮诺敛酸脂肪酶浓缩法和尿素包合的最优纯化工艺结果显示,皮诺敛酸的纯度为93.51%,得率为13.56%。3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有:(1)应用资源属性特征理论和方法对人工红松籽和野生红松籽进行资源评价研究,说明人工红松籽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满足红松籽精深加工对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的需求;(2)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并工艺放大实验,人工红松籽仁与野生红松籽仁相比,出油率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皮诺敛酸含量高,油渣残油率低,证明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是先进的制油工艺;(3)应用β-环糊精法固体包合红松籽油并进行工艺放大实验,固化率和含油率均为最高,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4)应用脂肪酶浓缩和尿素络合纯化综合法纯化红松籽油中的皮诺敛酸,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皮诺敛酸的纯度和得率均为最高。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方面的资源评价为红松籽精深加工工艺原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研制出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红松籽油中高纯度皮诺敛酸纯化工艺,为我国红松籽精深加工提供了先进技术。
滕桂平[4](2020)在《结构脂质合成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结构脂质(SLs),是结构脂质合成研究的热点领域,本研究选择以紫苏油、辛酸和癸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法、酶法合成制备MLCT,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及结果如下:一、用气相色谱法结合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对7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选择以富含α-亚麻酸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紫苏油为长碳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料,与中碳链饱和脂肪酸原料—辛酸、癸酸通过酸解的形式进行合成制备,为考察合成反应的各种实验影响因素,建立了高纯辛酸甲酯、癸酸甲酯等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标准曲线,以测定合成产物中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的辛酸、癸酸含量并计算其插入率。二、进行了固体超强酸SO42-/ZrO2催化紫苏油与辛酸、癸酸反应合成MLCT的系统实验研究,以合成得到的结构脂质上辛酸、癸酸插入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时间、超强酸用量、脂肪酸含量与植物油的摩尔比四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该合成反应实验因素影响顺序为:反应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最佳反应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为140 oC,底物摩尔比1:3,催化剂用量3%,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经3次平行验证实验,辛酸、癸酸的平均插入率分别3.54%、7.51%。化学法合成结构脂质总体反应效率较低。三、以具sn-1,3位置特异性的脂肪酶Lipozyme TL IM为催化剂,系统进行了离子液体及超临界CO2两个体系中酶催化紫苏油与辛酸、癸酸反应合成MLCT结构脂质的实验研究。(1)在离子液体体系中,以合成得到的结构脂质甘油三酯上辛酸、癸酸插入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底物摩尔比四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离子液体体系下酶法合成反应实验因素影响顺序为:脂肪酶用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反应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 oC,反应时间15 h,底物摩尔比1:3,酶用量为总底物的8%,在此条件下3次平行验证实验得到辛酸、癸酸的平均插入率分别为30.88%、65.31%。(2)在超临界CO2体系中,以合成得到的结构脂质上辛酸、癸酸插入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底物摩尔比以及体系压力五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体系下酶法合成反应实验因素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为40 oC,时间6 h,酶添加量为11%,底物摩尔比为1:3,体系压力30 MPa,在此条件下3次平行验证实验得到辛酸、癸酸的平均插入率分别为:33.16%、75.30%。(3)在酶法超临界CO2体系合成MLCT的最优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和离子液体双绿色混合体系的初步实验研究,辛酸、癸酸的插入率分别为44.27%、101.46%,初步结果显示混合体系合成效率更高。四、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合成MLCT结构脂质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和超临界CO2体系中比固体超强酸SO42-/ZrO2化学催化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且反应产物色泽好;酶法中的超临界CO2体系好于离子液体体系,是一种非常由前景的MLCT合成路线及体系。五、对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析合成产物MLCT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组成的方法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对超临界流体色谱色谱柱种类,系统背压,流动相B种类及流速、梯度洗脱程序进行了考察,发现色谱柱种类、系统背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较大;建立的SFC法对经过酶法合成得到的MLCT结构脂质分离效果较好,用QDa质谱得到物质质量电荷比,结合碳数规则,在通过GC分析已知脂肪酸种类的基础上,初步推导出合成得到的MLCT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组成类型,但对合成原料紫苏油甘油三酯组成分离分析难度较大。
张磊[5](2019)在《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的加速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让整个社会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节能减排问题。对于以消耗石油和白色污染为代价的聚合物材加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由于长链分子的高构象熵、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效应和分子间的拓扑缠结,聚合物材料的成形成性过程存在工艺窗口窄、流动行为复杂和产品缺陷多等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使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技术进一步降能降耗、节省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廉价、生物兼容和可调性强的流体,将二氧化碳引入到聚合物加工工艺中,可以实现对聚合物微观凝聚态演变的干预和介观结构形成的调控,从而提升聚合物产品力学性能和服役性能。这种优势引起传统聚合物加工行业的高度重视,开发了包括聚合物发泡注塑工艺在内的多种二氧化碳辅助的聚合物成形工艺。此外,这种优势还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开展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在组织工程、药物输运、电磁屏蔽、超级隔热、吸声、吸油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目前,人们围绕聚合物/二氧化碳的二元体系,在聚合物流场中气体相的形态演变和聚合物在高压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凝聚态演变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然而,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气泡在聚合物注塑流场中形态演变的全过程尚未探明,聚合物发泡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其消除方法尚不明确,工艺参数对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影响规律缺乏理论解释;加压二氧化碳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尚未探明,如何通过改变二氧化碳压力实现对聚合物晶体形貌的控制缺乏理论指导。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关于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不可压缩、非等温、非稳态三维多相流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具型腔排气边界条件设置方法,将聚合物熔体的人为损耗降低到1 ‰以内。采用能量方程/PIMPLE耦合算法,解决了大黏度比两相界面温度求解发散问题;采用基于场量的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提高了宏观尺度流场中微小气泡界面追踪的精度。基于该模型,本文研究了在注塑流场厚度截面上温度场和速度场对气泡形态演变过程的影响规律,预测了在剪切和泉涌流场中不同初始大小和位置的球形气泡的变形、破裂和溃灭过程;结合聚合物发泡注塑(Polymer Foaming Injection Molding,PFIM)短射实验,揭示了发泡注塑制件表面泡坑、银纹、塌陷形貌的形成机理。(2)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非等温非稳态的多相-VOF模型,提出一种采用隐式区域耦合算法同步求解模具和型腔区域温度场的方法,并进行快速热循环(Rapid Heat Cycle Molding,RHCM)辅助的PFIM工艺实验研究。基于模拟和实验结果,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物熔体、空气在模具型腔内的瞬态流动行为,研究了模具温度对气泡在泉涌流场中的变形、破裂和塌陷的影响,揭示了 RHCM/PFIM工艺所成形的塑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3)基于两相流模型开发了一种非等温流固耦合模型。该模型采用隐式耦合传热算法考虑注塑模具与聚合物熔体之间的耦合传热。模型精确预测了RHCM/PFIM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析了 RHCM/PFIM工艺过程中热响应特征,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获得的泡孔结构,揭示了 RHCM/PFIM工艺过程中的塑件内部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4)开发了一种原位高压显微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温度和压力可以闭环控制的样品池。在不同样品厚度、分子量、温度、二氧化碳压力条件下,本文采用该系统研究了 PLLA样品在加压二氧化碳中的晶体生长过程。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参数,本文研究了雪花晶体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结合原子力显微镜,阐明了雪花状PLLA晶体的生长模式。(5)建立了一种原位高压多光学观测系统,该系统由光学、偏振光学和小焦激光散射三部分组成,可以研究0.1 μm-1 cm尺度范围内的聚合物凝聚态演变过程。本研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在二氧化碳中的晶体尺寸和晶体数量密度的统计数据。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树枝状晶体在高压二氧化碳中的生长行为,发现了一种通过节奏式生长形成的竹节状树枝晶。(6)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引入到PLLA样品的熔融等温结晶中,制备了一种可以排除链分子和晶间缠结的螺旋梯田状晶体。根据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的表征结果,确定了晶间相分子的链构象,研究了无定形链的构象状态对多层片晶形貌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关于晶片外翻起源的理论解释。(7)利用自建的原位高压显微系统,实现了一种可以在线升压的结晶实验。通过这种单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碳压力对PLLA晶体长大的影响规律,基于两步形核模式提出一种用于计算在二氧化碳中聚合物晶体二次形核速率的新模型。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中结晶自由能、扩散活化能、混合能、吸附能、平动能的定量计算,本文给出了高压二氧化碳对聚合物晶体二次形核的影响机理。
郑振霄[6](2019)在《海豹油中DPA的纯化及抗炎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PAn-3(docosapentaenoic acid,本文中的DPA均指DPAn-3)是一种珍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本文指EPA、DPA和DHA),主要分布在海豹、海狗和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的脂肪组织中,在鱼油中的含量很少。近期的研究表明DPA在调节脂类代谢、增强内皮细胞迁移以及抑制动脉硬化等方面具有比DHA和EPA更好的功效,但囿于其来源和分离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对DPA生物活性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尚未系统开展。炎症是机体组织对内外环境有害刺激所产生的复杂生理和病理反应,是十分常见的基础病理过程,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综合征等)都与炎症有着密切的联系。HUFA在体内可以通过调控与炎症相关的代谢通路,调节炎症因子的合成,发挥较强的抗炎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HUFA抗炎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PA和DHA,对DPA的研究很少。本文以海豹油毛油为原料,通过精制及乙酯化得到海豹油乙酯,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海豹油乙酯中的HUFA,制得HUFA浓缩物,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富集HUFA浓缩物中的DPA和DHA,制得DPA、DHA浓缩物,再通过银离子络合法进一步富集DPA,最后通过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得DPA单体。随后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和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C57BL/6小鼠为炎症的体外和体内模型系统地研究了DPA的抗炎活性及机制,旨在为DPA的分离纯化及抗炎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为了得到稳定的、利于后期纯化的原料,首先对海豹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得到精制油,之后采用氢氧化钠-乙醇对其进行酯化处理得到海豹油乙酯,并以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为指标评价了精制和酯化对海豹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和酯化可以显着降低海豹油中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酸价,提高海豹油的皂化值及碘值,提升海豹油的品质,而对海豹油中EPA、DPA和DHA的含量没有影响。(2)采用尿素包合法对海豹油乙酯中的HUFA进行富集,并以HUFA的质量分数和得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尿酯比、结晶温度及结晶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优的尿包工艺,制得HUFA浓缩物。结果如下,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的HUFA的富集条件为尿酯比2.38:1,结晶温度12℃,结晶时间2.3 h。此条件下,得到产物中EPA,DPA,DH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97%,11.08%,31.30%,总得率为82.31%。(3)以尿素包合处理后的海豹油为原料,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其中的DPA和DHA进行富集,然后用银离子络合法进一步富集DPA,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络合参数,最后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得DPA单体。结果如下,分子蒸馏可以显着提高样品中DPA和DHA的质量分数,分别从11.60%,30.15%提高到21.24%,54.35%;硝酸银络合法可以显着提高DPA的质量分数,在优化后的操作工艺条件(油与AgNO3溶液的质量比为1:2.75,反应温度为8.5℃,时间为5 h)下,得到的产物中DPA的质量分数为37.42%,得率为88.21%;经过制备液相色谱得到DPA单体。(4)以LPS诱导的RAW264.7为炎症的体外模型,研究了DPA的抗炎活性,并和EPA和DHA进行了比较。MTT实验和Griess实验确定了LPS的作用浓度为0.8μg/mL,HUFA干预的低、中、高浓度分别为20μmol/L,40μmol/L和60μmol/L;采用Elisa法测定了RAW264.7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分泌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EPA、DPA和DHA均可以有效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合成,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合成,并且DPA在抑制IL-1β合成及促进IL-10合成方面更具特效。(5)采用Trizol法提取了RAW264.7的总R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A260/A280对提取RNA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之后采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为cDNA,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rescent quantitive PCR,RT-qPCR)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HUFA干预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图中,有两条明显的亮带,分别为18S和28S,其中28S要明显亮于18S,这说明提取的RNA完整,提取RNA的A260/A280值在1.852.05之间,说明RNA没有被蛋白、苯酚或其它杂质污染,也没有发生降解,满足后续反转录的要求。RT-qPCR的结果表明,EPA、DPA和DHA均可以显着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基因的表达,上调抗炎因子IL-10基因的表达,并且DPA可以更显着地下调TNF-α和IL-1β基因的表达,上调IL-10基因的表达。(6)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DPA对其进行干预并通过DSS诱导小鼠出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建立炎症的体内模型。以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及形态损伤评分,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及病变评分等指标评价了DPA对UC的干预效果,结合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炎症因子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研究了DPA抗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了DPA对NF-κB信号通路中IκB、p50和p65等关键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探究了DPA抗炎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活化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DPA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上IκB降解、抑制p50/p65的磷酸化及入核,调节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和抗炎因子(IL-10)之间的平衡,发挥强的抗炎活性,并且这种效果强于EPA和DHA。综上所述,海豹油经精制和酯化品质得到显着提升,而对样品中DPA含量的没有影响,尿素包合法可以显着提高样品中HUFA的质量分数,但不能实现HUFA之间的分离,分子蒸馏技术可以有效富集DPA和DHA,银离子络合法则可以显着提高DPA的质量分数得到DPA浓缩产物,经制备液相色谱得到DPA单体;体外和体内试验表明,DPA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上的p50/p65入核,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基因的表达,上调抗炎因子(IL-10)基因的表达,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细胞中及DSS诱导的UC小鼠体内炎症的发展,发挥了较强的抗炎活性。
赵泓博[7](2019)在《南极磷虾油分级制备及其品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南极磷虾油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也是南极磷虾相关产品中营养功效、附加值都相对较高的产品,这也使其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南极磷虾产品之一。现阶段南极磷虾磷脂的提取技术主要有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和微波酶辅助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酶水解结合溶剂法等。虽然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效率较高,便于连续操作,但磷虾磷脂的提取率较低,操作步骤繁琐,而且残留的有机溶剂的含量易超标,并且有些有机溶剂具有较高毒性,这些原因都使此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超临界萃取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残留,但仍为“一锅端”的粗放提取。仅仅关注了脂质的提取效率,而所提取磷虾油的组成却受限于磷虾原料,难以保持一致,尤其是磷虾油中的磷脂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对磷虾脂质进行分级提取,制备不同脂质组成的磷虾油,既可丰富磷虾油的种类,制备不同功能特性的磷虾油,又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出目标组成比例的磷虾油产品,恒定磷虾油终端产品品质。具体研究如下:1、“两步法”分级制备南极磷虾油首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对热干南极磷虾粉进行第一步提取,获得一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和一级提取南极磷虾粉;其次采用无水乙醇对一级磷虾粉进行第二步提取。分别考察了夹带剂和萃取时长对一级和二级提取磷虾油品质的影响。结果可知,(1)有无夹带剂或延长萃取时间对一级磷虾油的提油量影响不显着;(2)延长超临界萃取时间可有效地提取一级磷虾油的甘三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等非极性脂质,对二级磷虾油的极性脂质有显着富集作用;(3)在相同萃取时间条件下,夹带剂的使用可显着提高一级磷虾油脂质分离效果;2、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制备南极磷虾调和油以天然植物油(大豆油)作为载体助溶剂,建立了“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法”萃取南极磷虾油的工艺方法。考察了不同超临界分离釜压力对制备得到磷虾调和油品质的影响。结果可知,(1)通过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萃取法可显着地提高磷虾调和油的萃取效率,相比较单纯超临界萃取法,其萃取率从6.65%提高到30.84%;(2)在分离压力6 MPa,8 MPa和10 MPa条件下,磷虾调和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磷虾调和油的非极性脂含量有一定地提高,但其极性酯含量则差异不显着;(4)磷虾调和油的PUFA含量显着高于单纯超临界萃取的磷虾油;(5)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磷虾调和油,有效地去除了磷虾油部分不良特征风味。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采用的“两步法”分级制备南极磷虾油,可有效富集磷虾油磷脂含量。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萃取的磷虾调和油,可显着地提高脂质萃取效率,并改善了脂质品质,对开发南极磷虾油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谢丹[8](2019)在《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功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极磷虾油指提取自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中的脂质,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脂类组成而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广泛关注,但标准的缺失、组成的复杂以及加工方式的差异极易导致南极磷虾油产品品质不稳定,进而限制了对其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制约了行业发展。本论文围绕南极磷虾油的加工、组成与功能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在考察溶剂种类对南极磷虾油得率及组成影响的基础上,开发南极磷虾油分级制备技术,制取三种组成差异显着的分级南极磷虾油,并评价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及抗炎活性,旨在探明其组成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科学指导南极磷虾油生产。首先,采取七种常用制油溶剂分别从全脂南极磷虾粉中提取南极磷虾油,考察溶剂种类对得油率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醇类溶剂(乙醇、异丙醇)得油率较高,所提虾油中磷脂含量也较高,但微量成分含量相对较低;烷类溶剂(异己烷、己烷、亚临界丁烷)和乙酸乙酯因不能有效提取磷脂,导致得油率较低,微量成分含量居中;丙酮因对磷脂的选择性最差,其得油率也最低,但含有最高水平的虾青素、甾醇及较高水平的生育酚和维生素A。磷脂酰胆碱与磷脂酰乙醇胺是南极磷虾油中的主要磷脂,分别占总磷脂质量的87.35%95.16%和4.84%12.07%,溶剂种类对二者比例无显着影响。同时还发现南极磷虾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多与磷脂结合,二者含量与磷脂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整体而言,提取溶剂显着影响了南极磷虾油得率和磷脂、EPA、DHA及各微量成分含量。其次,开发了一种分级提取南极磷虾油的工艺。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选取丙酮进行一级提取,在温度5℃、料液比1:2、提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得到一级南极磷虾油(KO1):磷脂含量2.39 g/100 g,虾青素、生育酚、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分别为519.00 mg/kg、29.65 mg/100 g、33.54 mg/100 g和28.13 mg/g,EPA与DHA总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11.52%;以一级提取后的饼粕为原料,采用己烷进行二级提取,在温度30℃、料液比1:2、提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得到二级南极磷虾油(KO2):磷脂含量35.02 g/100 g,虾青素、生育酚、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分别为30.03 mg/kg、11.57 mg/100g、11.84 mg/100 g和18.69 mg/g,EPA与DHA总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26.17%;以一、二级提取后的饼粕为原料,选择乙醇进行三级提取,在温度30℃、料液比1:3、提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得到三级南极磷虾油(KO3):磷脂含量62.79 g/100 g,虾青素、生育酚、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分别为9.50 mg/kg、3.73 mg/100 g、2.62 mg/100 g和9.01mg/g,EPA与DHA总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41.39%。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在磷脂含量及微量物质含量上差异显着,不仅丰富了产品种类,也为后续研究南极磷虾油组成与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原料。再次,通过对清除自由基能力、细胞抗氧化能力(CAA)、氧化诱导时间以及Schaal烘箱加速氧化等多指标测试,评价了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能力,探讨其组成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种化学法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中,FRAP法和DPPH法不适用于评价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能力,ORAC法和ABTS法尽管在测量数值上具有差异,但三种南极磷虾油抗氧化能力呈现的趋势均为KO2>KO1>KO3;CAA与氧化诱导时间的结果也与此一致。此外,Schaal加速氧化实验表明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低估了南极磷虾油的氧化程度,磷脂、吡咯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证实非酶褐变参与了虾油的氧化过程,但由于组成的不同,三种南极磷虾油在氧化与非酶褐变程度上存在差异:KO1含有最多的生育酚和虾青素,二者含量在储藏期间稳步下降,呈现了对KO1的保护作用,但生成了最少的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美拉德产物—吡咯;KO3吡咯生成量最多,但由于缺乏生育酚和虾青素的保护,其酸价在储藏期间仍大幅度增高,磷脂也迅速降解;KO2则由于天然生育酚和虾青素的保护、适度的吡咯生成量、以及磷脂和生育酚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等,呈现出最高的氧化稳定性。最后,评价了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炎活性。以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为模型,考察不同浓度的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的细胞活性、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生成量、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的分泌量、以及TNF-α、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AW264.7细胞对KO1和KO2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0μg/mL,对KO3的最大耐受浓度为100μg/mL;在25、50、100μg/mL的给药浓度下,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均能抑制细胞中NO的生成量、TNF-α、IL-1β、IL-6的分泌量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炎症相关诱导酶iNOS、COX-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KO3在中、高给药浓度下,抗炎活性显着高于KO2与KO1,但在低浓度下,抗炎活力大小为KO3≈KO2>KO1。整体而言,高磷脂或EPA、DHA含量的南极磷虾油抗炎活性更强。综上所述,南极磷虾油的组成受到提取方法的显着影响,进而影响其抗氧化能力和抗炎活性,提示今后南极磷虾油的研究及开发应注重典型加工过程对组成、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以实现南极磷虾油品质功能导向的精准调控与高效制造。
张凌云[9](2019)在《海洋鱼油中EPA和DHA的富集纯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鱼油因其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的食用、保健和医疗作用,是保健品和药品市场中重要的一员。虽然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但鱼油产业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立足于海南海鱼废弃内脏的再利用,通过提炼鱼油、富集鱼油中的EPA和DHA,实现海鱼下脚料的高值化,降低成本的同时符合环境友好的需求,为海洋鱼油的开发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工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鱼油脂肪酸的制备:选择农贸市场中难以区分的的海洋混合鱼废弃内脏为原料,以胰蛋白酶水解的方法制备鱼油。本文对传统的皂化-酸化制备脂肪酸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确立最佳反应条件为:每10g鱼油使用含有3.0gNaOH的乙醇水溶液,在50℃下反应20min。相比于传统制备脂肪酸的方法,反应时间更短、反应温度更低,能够有效地降低EPA、DHA因长时间高温加热带来的损耗。(2)HPLC法测定鱼油中EPA和DHA的含量:建立了 HPLC测定EPA和DHA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使用XDB(C18)Agilent色谱柱,柱温38℃,检测波长200nm,流速1.0mL/min,每次进样10μL,流动相乙腈-水85:15等度洗脱。EPA甲酯出峰于19.7min,DHA甲酯出峰于24.5min。本方法稳定准确,分析时间较短。实验采用的混合海鱼内脏酶解提炼的鱼油中,EPA含量为2.0%,DHA含量为7.6%,EPA和DHA总的含量为9.6%,有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3)尿素包合法富集EPA和DHA:实现了尿素包合富集EPA和DHA方法的优化,考察了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用量、甲醇用量四个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优条件:脂肪酸(g):尿素(g):甲醇(mL)=2:6:48,4℃冷冻2h。富集后的脂肪酸EPA含量5.47%,回收率47.86%;DHA含量为40.79%,回收率93.92%;总含量高达46.26%,总回收率84.33%。富集后的脂肪酸产品EPA、DHA含量超过了市售大量保健品(普遍低于30%),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4)脂肪酶酯化法富集EPA和DHA及分子对接模拟作用原理:为了得到EPA、DHA含量更高的脂肪酸产品,采取了脂肪酶选择性酯化的方法进行实验。对8种脂肪酶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 AYS脂肪酶,进一步考察了酶用量、投料条件、月桂醇用量、反应时间、酶解温度、摇床转速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终实验方案,得到EPA、DHA总含量84%以上的产品,总回收率在70%以上,并初步尝试酶催化合成甘油酯。此产品接近于对EPA、DHA成药纯度的要求。研究发现,脂肪酶对于不同的脂肪酸具有选择性的差异。为了深入探索和合理阐释脂肪酶作用的原理,本研究采用了分子模拟的方法,测试AYS脂肪酶在对接时酶活性中心和脂肪酸的距离差异,以解释脂肪酶对不同脂肪酸的选择性差异。
李佩雷[10](2019)在《新型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裂殖壶藻油脂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2-expanded ethanol,CXE)是一种将压缩CO2加到乙醇中,导致液相急剧膨胀,从而形成的混合流体,具有扩散速度快、溶解能力可调的特点。由于其操作温度低、压力适中,能够较好地保护热敏性、易氧化物质的生理活性,CXE作为一种新兴的优良介质,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分离和化学反应。基于相平衡性质,本文将CO2-乙醇二元体系划分为两相区、亚临界区及超临界区,考察了在不同相平衡状态下CXE提取裂殖壶藻油脂的能力和效率,并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萃取进行对比。最后从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综合评估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油脂品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优化了有机溶剂提取裂殖壶藻油的工艺。首先采用索氏提取法、酸热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三种常见方法从微藻干粉中提取油脂,确定油脂含量。然后,以温度、超声功率、液固比为影响因素,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温度36?C、超声功率225 w、液固比17:1。在该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4.6%。(2)以乙醇为夹带剂,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从裂殖壶藻中提取油脂的新工艺。基于气液相平衡性质,确定了夹带剂乙醇的加量范围,并对提取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二氧化碳的使用量。通过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52?C、压力38 MPa、乙醇摩尔分率0.04。该条件下,微藻油脂的回收率约为88.2%,显着高于纯超临界CO2萃取的回收率(71.9%)。根据Peng-Robinson方程考察了混合流体的密度变化对油脂溶解度的影响,部分解释了操作条件对油脂回收率的影响。(3)考虑到CO2的物态变化,基于CO2-乙醇相平衡原理,将CXE细分为两相CXE、亚临界CXE及超临界CXE,综合评估了不同相平衡区域内的CXE从微藻中提取油脂的能力。结果显示,亚临界CXE中溶解了大量CO2,形成了具有特定极性的单相流体,最大油脂回收率可达92.4%,与有机溶剂完全提取基本相当。此外,乙醇膨胀导致流体的粘度、扩散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改变,提高了流体的传质能力。在20g微藻的固定床层连续提取中,以亚临界CXE为溶剂,每毫升乙醇可提取到15.6 mg油脂,显着高于两相CXE、超临界CXE及有机溶剂的提取效率(36 mg/mL)。该研究揭示了采用CXE进行提取时,充分考虑相平衡性质的必要性。(4)从油脂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评估了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微藻油脂的品质。研究表明,在不皂化物含量、酸价及过氧化值等方面,CXE提取油和超临界提取油的品质均优于有机溶剂提取油。气相色谱分析显示,CXE提取油中DHA含量高达41.92%,高于超临界CO2提取油(37.09%)和有机溶剂提取油(38.96%)中的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CXE提取油的中值抑制浓度(IC50)为2.49 mg/mL,比其他两种方法提取到的油脂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综上所述,在提取易氧化、热敏性的高品质产品方面,亚临界CXE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
二、Determination of Partial Molar Volumes of EPA and DHA Ethyl Ester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termination of Partial Molar Volumes of EPA and DHA Ethyl Ester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结构酯的主要特征 |
1.2 结构酯的合成技术 |
1.2.1 化学法合成技术 |
1.2.2 酶法合成技术 |
1.2.3 基因工程合成技术 |
1.2.4 几种合成技术的比较 |
1.3 结构酯的功能研究 |
1.4 类母乳结构酯的酶法合成 |
1.5 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技术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6 结构酯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的代谢 |
1.7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选题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水相中樟树籽油和油酸酸水解酶法合成OMO型结构酯 |
2.1 前言 |
2.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OMO结构酯的小规模酶促合成 |
2.3.2 MLCT的分离与纯化 |
2.3.3 甘油三酯种类的分离与鉴定 |
2.3.4 总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5 二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6 酰基迁移率的分析与测定 |
2.3.7 OMO型结构酯的扩大规模试验 |
2.3.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合成产物MLCTs的甘油三酯组成 |
2.4.2 反应条件对产物甘油酯脂肪酸分布和OMO型结构酯得率的影响 |
2.4.3 反应条件对酰基迁移率的影响 |
2.4.4 OMO型结构酯的得率与酰基迁移率的关系 |
2.4.5 扩大实验中产物MLCTs的理化性质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水相中椰子油和高油酸菜籽油酶法酯酯交换合成OMO型结构酯 |
3.1 前言 |
3.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椰子油和菜籽油酶法酯酯交换 |
3.3.2 甘油三酯的分离和鉴定 |
3.3.3 总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4 二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5 酰基迁移率的测定 |
3.3.6 正交实验设计 |
3.3.7 MCTs和LCTs酯化反应中的酰基转移 |
3.3.8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椰子油和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
3.4.2 合成产物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3.4.3 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结果 |
3.4.4 酰基迁移对OMO型结构酯合成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种脂肪酶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空间构象和活性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脂肪酶催化酯酯交换 |
4.3.2 甘油三酯的分离和鉴定 |
4.3.3 脂肪酶水解活性测定 |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量脂肪酶结构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脂肪酶类型对OMO型结构酯产率的影响 |
4.4.2 不同反应时间脂肪酶水解活性的变化 |
4.4.3 不同反应时间脂肪酶FTIR光谱的变化 |
4.4.4 脂肪酶CALB在水相和非水相体系中FTIR光谱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外界因素对脂肪酶结构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不同温度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含水量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的建立 |
5.3.3 不同脂肪酶在微量水分油体系中结构模型的建立 |
5.3.4 水相和非水相环境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建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温度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 |
5.4.2 含水量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 |
5.4.3 微量水分油体系中不同脂肪酶结构稳定性 |
5.4.4 水相和非水相环境对脂肪酶CALB结构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反应条件参数对脂肪酶结构的影响 |
5.5.2 脂肪酶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结构的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量子化学计算OMO型结构酯合成中各阶段过渡态及能垒 |
6.1 前言 |
6.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6.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反应路径的建立 |
6.3.2 反应过渡态搜寻 |
6.3.3 反应能垒计算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OMO型结构酯过渡态及能垒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在人肝细胞中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肝细胞LO2培养 |
7.3.2 不同甘油三酯孵育肝细胞LO2的MTT试验 |
7.3.3 试剂盒测试LO2细胞中t-TG和t-Chol含量 |
7.3.4 油酸诱导的肝细胞LO2脂质堆积模型 |
7.3.5 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不同甘油三酯对LO2细胞脂质积聚的影响 |
7.4.2 油酸诱导LO2细胞脂质堆积 |
7.4.3 OMO型结构酯减轻油酸引起的肝细胞脂质堆积 |
7.4.4 OMO型结构酯调节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酶的表达,预防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 |
7.5 讨论 |
7.5.1 椰子油和菜籽油对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5.2 MCTs和LCTs的物理混合物和酯交换产物对油酸诱导的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5.3 OMO和OPO对油酸诱导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温度通过影响脂肪酶活性位点催化三联体关键残基间的距离来影响酶活性 |
8.1.2 微量水活度可通过促进脂肪酶RM IM催化的酯交换作用中的酰基迁移来提高OMO型结构酯的形成 |
8.1.3 并非所有非水相溶剂都显示出比水溶剂更高的脂肪酶CALB结构稳定 |
8.1.4 底物结合脂肪酶活性位点通过形成瞬时过渡态四面体结构生成OMO型结构酯 |
8.1.5 新型OMO型结构酯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酶蛋白的表达来改善油酸在肝细胞LO2中引起的脂肪堆积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富含EPA微藻的高效预处理与藻油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EPA简介 |
1.1.1 EPA的物化性质 |
1.1.2 EPA的生理功能 |
1.1.3 EPA的来源 |
1.1.4 微藻生产EPA |
1.2 微藻细胞的破壁 |
1.2.1 微藻细胞壁概述 |
1.2.2 机械破壁 |
1.2.3 物理破壁 |
1.2.4 化学破壁 |
1.2.5 生物法破壁 |
1.3 微藻油脂提取 |
1.3.1 溶剂浸提法 |
1.3.2 亚/超临界萃取法 |
1.4 油脂提取动力学模型 |
1.4.1 基于Fick定律的动力学模型 |
1.4.2 基于费率法的动力学模型 |
1.4.3 现象动力学模型 |
1.5 微藻油脂分析 |
1.6 油脂精炼 |
1.6.1 油脂脱胶 |
1.6.2 油脂脱酸 |
1.6.3 油脂脱色 |
1.7 微藻生产EPA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1 EPA产率较低 |
1.7.2 油脂提取效率低 |
1.7.3 油脂精炼损耗大 |
1.8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处理对微拟球藻EPA产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藻种和培养基 |
2.2.3 实验设计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微拟球藻的影响 |
2.3.2 超声对微拟球藻的影响 |
2.3.3 聚乙二醇400 (PEG400)对微拟球藻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挤压膨化破壁造粒预处理工艺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设计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挤压膨化条件优化 |
3.3.2 膨化对油脂提取的影响 |
3.3.3 膨化后微藻的微观结构变化 |
3.3.4 膨化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微拟球藻油脂提取及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3 实验设计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藻油脂提取 |
4.3.2 微藻油脂提取动力学 |
4.3.3 两段式提取 |
4.4 小结 |
第5章 微拟球藻食用油脂组分定量分析及EPA分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拟球藻油脂分类 |
5.3.2 中性脂组分分析 |
5.3.3 糖脂组分分析 |
5.3.4 磷脂组分分析 |
5.3.5 EPA的分布 |
5.4 小结 |
第6章 碱性微晶纤维素在微藻油脂脱酸过程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处理方式对微晶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
6.3.2 微晶纤维素的脱酸效果 |
6.3.3 碱性微晶纤维素与其他吸附剂的比较 |
6.3.4 碱性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与传统碱炼脱酸的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富含EPA微藻油脂生产的经济性评估 |
7.1 引言 |
7.2 工艺流程以及成本核算 |
7.3 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提取动力学不同模型的拟合曲线及参数 |
附录B 数据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籽资源评价与红松籽精深加工对我国红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
1.1.1 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加工利用正在向由以原料粗加工为主向以原料精深加工为主的的战略方向转变 |
1.1.2 红松籽精深加工将有利促进我国红松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2 红松籽的资源属性特征 |
1.2.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1.2.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1.2.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1.3 红松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中的一个新油种 |
1.3.1 食用植物油概述 |
1.3.2 红松籽油概述 |
1.4 干式酶解法提取红松籽油工艺研究 |
1.5 红松籽油包合物工艺研究 |
1.5.1 喷雾干燥法 |
1.5.2 物理吸附法 |
1.5.3 复合凝聚法 |
1.5.4 乳液聚合法 |
1.5.5 分子包埋法 |
1.6 皮诺敛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1.6.1 低温结晶法 |
1.6.2 分子蒸馏法 |
1.6.3 精馏分离法 |
1.6.4 吸附分离法 |
1.6.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6.6 脂肪酶浓缩法 |
1.6.7 尿素络合法 |
1.7 课题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7.1 解决的问题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红松籽资源属性特征的资源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红松籽的采集 |
2.3.2 红松籽资源形态特征测定 |
2.3.3 红松籽资源化学特征测定 |
2.3.4 红松籽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红松籽的资源形态特征 |
2.4.2 红松籽的资源化学特征 |
2.4.3 红松籽的资源禀赋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与理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红松籽的预处理 |
3.3.2 红松籽仁含油量计算 |
3.3.3 红松籽油提取率计算 |
3.3.4 红松籽粕残油率计算 |
3.3.5 不同工艺对红松籽油提取率影响 |
3.3.6 固体酶制剂的筛选 |
3.3.7 红松籽油提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8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 |
3.3.9 红松籽油脂肪酸成分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红松籽仁的含油量 |
3.4.2 不同红松籽油提取工艺的出油率、提取率及籽粕残油率 |
3.4.3 提取酶的选择结果 |
3.4.4 松籽油的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提取工艺单因素优化 |
3.4.5 松籽油提取最优工艺验证 |
3.4.6 红松籽油的理化性质检测(脂肪酸成分分析) |
3.4.7 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检测 |
3.5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技术方案 |
3.5.1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3.5.2 红松籽油干式酶解法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过氧化值及丙二醛检测方法 |
4.3.2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 |
4.3.3 红松籽油贮藏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红松籽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
4.4.2 温度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3 光照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4.4 空气对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红松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清除DPPH自由基 |
5.3.2 清除ABTS自由基 |
5.3.3 Fe~(2+)还原能力 |
5.3.4 清除羟(~-OH)自由基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4.2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5.4.3 Fe~(2+)还原力分析 |
5.4.4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制备及检测方法 |
6.3.2 单因素优化实验方法 |
6.3.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 |
6.3.4 红松籽油包合物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6.4.2 红松籽油包合物最优工艺验证 |
6.4.3 红松籽油包合物表征结果 |
6.4.4 生物利用度检测结果 |
6.5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技术方案 |
6.5.1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实验 |
6.5.2 红松籽油固体包合物制备工艺放大流程图 |
6.6 本章小结 |
7 红松籽油中皮诺敛酸(PLA)纯化制备工艺与结果验证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红松籽油游脂肪酸的制备 |
7.3.2 PLA脂肪酶浓缩法制备 |
7.3.3 PLA含量测定 |
7.3.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制备 |
7.3.5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 |
7.3.6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PLA标准曲线 |
7.4.2 PLA脂肪酶浓缩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3 PLA脂肪酶浓缩法结果验证 |
7.4.4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单因素优化结果 |
7.4.5 PLA尿素络合纯化法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结构脂质合成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肪、甘油三酯与脂肪酸 |
1.1.1 脂肪(油脂) |
1.1.2 甘油三酯与脂肪酸 |
1.1.3 三种不同链长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和生物活性 |
1.2 结构脂质 |
1.2.1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 |
1.2.2 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 |
1.2.3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 |
1.3 结构脂质的研究现状 |
1.3.1 结构脂质合成方法 |
1.3.2 结构脂质分析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及合成原料确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主要实验方法 |
2.3 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与讨论 |
2.3.1 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的分析 |
2.3.2 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的改进 |
2.3.3 7种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
2.3.4 中长链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LCT结构脂质的化学法合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主要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 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
3.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5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LCT结构脂质的酶法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主要实验方法 |
4.3 离子液体体系下酶法合成MLCT结果与分析 |
4.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3 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
4.3.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3.5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6 结论 |
4.4 超临界CO_2 体系下酶法合成MLCT结果与分析 |
4.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3 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
4.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4.5 体系压力的影响 |
4.4.6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7 结论 |
4.5 离子液体与超临界CO_2混合体系下酶法合成结构脂质初步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脂质甘油三酯组成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超临界流体色谱甘油三酯组成分析方法学建立 |
5.3.1 超临界流体色谱色谱柱的考察 |
5.3.2 系统背压的考察 |
5.3.3 流动相B种类的考察 |
5.3.4 流动相流速的考察 |
5.3.5 梯度洗脱程序的考察 |
5.3.6 超临界流体色谱甘油三酯组成分析方法 |
5.4 结构脂质合成反应产物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
5.5 紫苏油甘油三酯组成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二氧化碳气泡在聚合物流场中的动态演变 |
1.2.1 聚合物流场中气泡形态演变 |
1.2.2 注塑充填流场的数值模拟 |
1.2.3 聚合物/二氧化碳两相流数值模拟 |
1.2.4 二氧化碳气泡在聚合物流场中形态演变的数值模拟 |
1.3 聚合物在高压二氧化碳中的结晶行为 |
1.3.1 二氧化碳辅助聚合物成形技术的应用 |
1.3.2 二氧化碳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 |
1.3.3 原位高压显微光学研究方法 |
1.4 该课题方向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物注塑流场中超临界流体气泡的形态演变规律 |
2.1 引言 |
2.2 数学建模 |
2.2.1 控制方程 |
2.2.2 界面追踪 |
2.2.3 界面张力 |
2.2.4 黏度模型 |
2.2.5 边界条件 |
2.2.6 计算方法 |
2.3 模型验证 |
2.4 聚合物发泡注塑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注塑流场中性面上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2 注塑流场中性面上不同初始位置和尺寸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3 偏离注塑流场中性面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4 非注塑流场中性面上不同初始位置和尺寸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模具温度对聚合物发泡塑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 |
3.1 引言 |
3.2 数学建模 |
3.2.1 控制方程 |
3.2.2 界面追踪 |
3.2.3 黏度模型 |
3.2.4 界面张力 |
3.2.5 边界条件 |
3.2.6 计算方法 |
3.3 模型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RHCM/PFIM工艺中的气泡演变 |
3.4.2 非对称模具温度所引起的气泡的偏心分布 |
3.4.3 模温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 |
3.4.4 RHCM/PFIM中熔接痕附近的表面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模具温度对聚合物发泡塑件内部泡孔结构的影响机理 |
4.1 引言 |
4.2 数学建模 |
4.2.1 控制方程 |
4.2.2 界面追踪 |
4.2.3 黏度模型 |
4.2.4 边界条件 |
4.2.5 计算方法 |
4.3 模型验证 |
4.4 实验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HCM/PFIM热相应分析 |
4.5.2 实心层的厚度变化 |
4.5.3 芯层的泡孔结构 |
4.5.4 小气泡带的位置 |
4.5.5 小气泡带的形成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雪花状左旋聚乳酸晶体在二氧化碳中的生长过程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材料 |
5.2.2 样品制备 |
5.2.3 二氧化碳处理 |
5.2.4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经加压二氧化碳处理的PLLA薄膜的形貌 |
5.3.2 雪花晶的结构分析 |
5.3.3 雪花晶的生长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加压二氧化碳对左旋聚乳酸晶体形核长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材料 |
6.2.2 样品制备 |
6.2.3 测试 |
6.2.4 原位高压多光学观测系统 |
6.2.5 二氧化碳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LLA在低温二氧化碳中的结晶 |
6.3.2 PLLA在高温二氧化碳中的结晶 |
6.3.3 PLLA在加压二氧化碳中的结晶动力学 |
6.3.4 PLLA晶体在形核限制效应中的节奏式生长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二氧化碳中聚乳酸晶体的分子构象和晶片结构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材料 |
7.2.2 薄膜制备 |
7.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 |
7.2.4 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LLA提纯 |
7.3.2 二氧化碳中的薄膜结晶 |
7.3.3 螺旋梯田晶体 |
7.3.4 分子形态 |
7.3.5 松弛折叠的形成 |
7.3.6 多层片晶中的晶片外翻 |
7.4 本章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聚乳酸在二氧化碳中晶体生长的分子机理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2.1 二氧化碳处理 |
8.2.2 实验结果 |
8.3 理论模型 |
8.3.1 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状态方程 |
8.3.2 分子形核模型 |
8.3.3 二氧化碳诱发的附加能变 |
8.3.4 模型参数 |
8.3.5 计算方法 |
8.4 计算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8.6 附录 |
8.6.1 S-L模型的计算结果 |
8.6.2 分子形核模型的计算结果 |
8.6.3 扩散活化能和临界形核自由能 |
8.6.4 二氧化碳引起的形核过程中的额外自由能 |
8.7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海豹油中DPA的纯化及抗炎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DPA概述 |
1.2 DPA的生物活性 |
1.2.1 抑制类花生酸的生成 |
1.2.2 增强内皮细胞迁移的能力 |
1.2.3 调节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
1.2.4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1.3 HUFA的富集、纯化方法 |
1.3.1 低温溶剂结晶法 |
1.3.2 尿素包合法 |
1.3.3 分子蒸馏法 |
1.3.4 银离子络合法 |
1.3.5 色谱法 |
1.3.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7 脂肪酶法 |
1.4 炎症 |
1.4.1 炎症因子 |
1.4.2 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 |
1.4.3 HUFA与炎症 |
1.4.4 炎症模型 |
1.5 立题的背景和依据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HUFA浓缩油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化指标 |
2.3.2 脂肪酸组成 |
2.3.3 尿酯比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2.3.4 结晶温度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2.3.5 结晶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2.3.6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尿素包合法富集HUFA的工艺 |
2.3.7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DPA的分离与纯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PA、DHA的富集 |
3.3.2 银离子络合法富集DPA |
3.3.3 制备液相色谱纯化DPA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DPA调控RAW264.7 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O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2 LPS作用浓度和时间的筛选 |
4.3.3 DP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4.3.4 不同作用模式下HUFA对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 |
4.3.5 DPA对炎症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m RNA的表达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NA质量分析 |
5.3.2 特异性扩增分析 |
5.3.3 炎症因子m RNA表达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DP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DPA抑制小鼠体重下降及DAI的升高 |
6.3.2 DPA抑制结肠的缩短及大体表观评分的升高 |
6.3.3 结肠组织的H&E染色及病理评分 |
6.3.4 DPA抑制结肠组织及血清中MPO活性 |
6.3.5 DPA调控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分泌 |
6.3.6 DPA调控炎症因子m RNA表达量 |
6.3.7 DPA调控NF-κB信号通路 |
6.3.8 DPA抗炎功效的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7)南极磷虾油分级制备及其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极磷虾简介 |
1.2 南极磷虾油提取工艺 |
1.2.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
1.2.3 酶解法结合有机溶剂提取 |
1.2.4 压榨法 |
1.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与油脂分离技术 |
1.3.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概述 |
1.3.2 油脂及脂肪酸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1.4 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活性物质研究风味油脂研究进展 |
1.4.1 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活性物质概述 |
1.4.2 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两步法”分级制备南极磷虾油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4.1 超临界萃取条件优化 |
2.2.4.2 脂质分类组成分析 |
2.2.4.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4.4 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定量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超临界萃取南极磷虾油提油量 |
2.3.2 脂质分类组成分析 |
2.3.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3.4 分离釜剩余虾粉醇提后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体助溶剂协同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制备南极磷虾调和油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设备 |
3.2.4 实验方法 |
3.2.4.1 载体助溶剂协同超临界萃取南极磷虾调和油 |
3.2.4.2 酸值测定 |
3.2.4.3 过氧化值测定 |
3.2.4.5 脂质组成分析 |
3.2.4.6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2.4.7 电子鼻检测 |
3.2.4.8 风味物质分析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助溶剂协同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率 |
3.3.2 脂质组成 |
3.3.3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4 酸值 |
3.3.5 过氧化值 |
3.3.6 电子鼻 |
3.3.7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极磷虾概述 |
1.1.1 南极磷虾的生物资源量 |
1.1.2 南极磷虾的开发现状 |
1.2 南极磷虾油的主要组成 |
1.2.1 脂质类别 |
1.2.2 脂肪酸组成 |
1.2.3 微量成分 |
1.3 南极磷虾油的制取 |
1.3.1 溶剂提取 |
1.3.2 无溶剂提取 |
1.3.3 超临界/亚临界流体提取 |
1.3.4 酶法辅助提取 |
1.4 南极磷虾油的生理活性 |
1.4.1 抗炎作用 |
1.4.2 预防心血管疾病 |
1.4.3 支持妇女健康 |
1.4.4 神经保护作用 |
1.4.5 抗癌作用 |
1.5 南极磷虾油的市场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溶剂提取对南极磷虾油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南极磷虾油的提取 |
2.3.2 南极磷虾油得率的计算 |
2.3.3 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测定 |
2.3.4 南极磷虾油总脂脂肪酸的组成测定 |
2.3.5 南极磷虾油磷脂及甘三酯组分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6 南极磷虾油中微量物质的测定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的得率 |
2.4.2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的磷脂含量及组成 |
2.4.3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在磷脂及甘三酯中的分布 |
2.4.4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的微量物质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工艺流程 |
3.3.2 各级提取的脂质得率及脂质提取率的计算 |
3.3.3 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测定及各级磷脂提取率的计算 |
3.3.4 南极磷虾油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3.5 南极磷虾油中微量物质的测定及各级微量物质提取率的计算 |
3.3.6 南极磷虾粉中总脂的提取 |
3.3.7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南极磷虾粉的总脂以及各主要指标含量 |
3.4.2 一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3 二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4 三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5 最优工艺条件下南极磷虾油的分级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化学法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 |
4.3.2 细胞法评价磷虾油的抗氧化性能 |
4.3.3 Oxitest仪测定氧化诱导时间 |
4.3.4 Schaal烘箱加速储藏实验 |
4.3.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化学清除自由基能力 |
4.4.2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CAA) |
4.4.3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氧化诱导时间 |
4.4.4 Schaal烘箱加速储藏实验评价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氧化稳定性 |
4.4.5 南极磷虾油的组成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炎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RAW264.7 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 |
5.3.2 细胞活力的测定 |
5.3.3 NO生成量的测定 |
5.3.4 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 的分泌量 |
5.3.5 TNF-α、IL-1β、IL-6、iNOS和 COX-2 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
5.4.2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炎症细胞产NO的影响 |
5.4.3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细胞炎症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5.4.4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细胞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5 南极磷虾油组成与细胞抗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海洋鱼油中EPA和DHA的富集纯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鱼油EPA和DHA的研究背景 |
1.1.1 EPA和DHA的生理效果 |
1.1.2 EPA和DHA的应用 |
1.1.3 国内外海洋鱼油的开发 |
1.2 EPA和DHA的富集纯化方法 |
1.2.1 尿素包合法富集纯化EPA和DHA |
1.2.2 脂肪酶法富集纯化EPA和DHA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鱼油脂肪酸的制备和EPA及DHA的含量测定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鱼油脂肪酸的制备 |
2.2.1 鱼油制备 |
2.2.2 鱼油脂肪酸的制备 |
2.2.3 鱼油脂肪酸制备条件的优化 |
2.3 HPLC测定鱼油中EPA和DHA |
2.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2 HPLC条件设计及方法学考察 |
2.3.3 EPA、DHA含量分析 |
2.4 小结 |
3. 尿素包合法富集鱼油中的EPA和DHA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 尿素包合法单因素实验 |
3.2.1 包合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
3.2.2 包合温度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
3.2.3 尿素用量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
3.2.4 甲醇用量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
3.3 尿素包合法正交实验及验证 |
3.4 小结 |
4. 脂肪酶催化法富集鱼油中的EPA和DHA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 脂肪酶催化反应实验方法步骤 |
4.3 脂肪酶酯化法富集EPA和DHA影响因素实验 |
4.3.1 脂肪酶种类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4.3.2 酶用量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4.3.3 投料条件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4.3.4 酶解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4.3.5 酶解温度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4.3.6 摇床转速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
4.3.7 讨论 |
4.4 脂肪酶催化合成甘油酯 |
4.4.1 脂肪酶种类对酯化率的影响 |
4.4.2 脂肪酶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4.4.3 讨论 |
4.5 分子对接讨论脂肪酶作用原理 |
4.5.1 受体结构准备 |
4.5.2 配体结构准备 |
4.5.3 对接 |
4.5.4 对接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成果 |
致谢 |
(10)新型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裂殖壶藻油脂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藻及微藻油脂的概述 |
1.1 微藻的概述 |
1.2 微藻的培养及油脂积累 |
1.2.1 微藻的代谢类型 |
1.2.2 微藻培养系统 |
1.2.3 微藻油脂的积累 |
1.3 微藻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
1.4 微藻的生物学应用 |
1.4.1 生物柴油 |
1.4.2 污水处理 |
1.4.3 食品、保健品 |
1.4.4 动物饲料 |
2 微藻油脂提取方法概述 |
2.1 有机溶剂提取 |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 |
2.3 新型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 |
2.3.1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的定义及特点 |
2.3.2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
2.3.3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在分离提取领域的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有机溶剂提取微藻油脂的工艺研究与优化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微藻粉的制备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索氏提取 |
2.2.2 酸热法提取 |
2.2.3 超声波辅助提取 |
2.2.4 油脂得率的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提取方法对微藻油脂得率的影响 |
3.2 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3.2.1 不同溶剂对微藻油脂得率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微藻油脂得率的影响 |
3.2.3 液固比对微藻油脂得率的影响 |
3.2.4 超声功率对微藻油脂得率的影响 |
3.2.5 提取时间对微藻油脂得率的影响 |
3.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1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及结果 |
3.3.2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3.3.3 验证试验 |
4 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夹带乙醇萃取微藻油脂的工艺研究与优化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操作方法 |
2.2.2 油脂回收率及二氧化碳摩尔分率的计算 |
2.2.2 夹带剂乙醇加入量的确定 |
2.2.3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2.2.4 超临界二氧化碳夹带乙醇流体的密度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提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3.2 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及响应面模型 |
3.3 操作压力及温度对微藻油质提取的影响 |
3.4 夹带剂对微藻油脂提取的影响 |
3.5 优化结果及验证试验 |
4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微藻油脂的工艺研发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CXE提取实验设计 |
2.2.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
2.2.3 有机溶剂提取 |
2.2.4 油脂提取能力及效率评估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温度对CXE提取微藻油脂提取的影响研究 |
3.2 不同气液平衡态下CXE提取微藻油脂的评测 |
3.3 CXE与有机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比较研究 |
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方法提取的微藻油品质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微藻油的理化性质分析 |
2.2.2 微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 |
2.2.3 微藻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方法提取的微藻油理化性质的比较 |
3.2 不同方法提取的微藻油的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3.3 不同方法提取的微藻油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Determination of Partial Molar Volumes of EPA and DHA Ethyl Ester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D]. 彭斌. 南昌大学, 2021(02)
- [2]富含EPA微藻的高效预处理与藻油制备[D]. 黎崎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籽资源评价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D].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结构脂质合成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D]. 滕桂平. 贵州大学, 2020(01)
- [5]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19(02)
- [6]海豹油中DPA的纯化及抗炎活性的研究[D]. 郑振霄.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7]南极磷虾油分级制备及其品质分析[D]. 赵泓博.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8]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功能评价[D]. 谢丹. 江南大学, 2019(01)
- [9]海洋鱼油中EPA和DHA的富集纯化方法研究[D]. 张凌云. 海南大学, 2019(06)
- [10]新型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裂殖壶藻油脂的工艺研究[D]. 李佩雷.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