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艺术与人——水天忠及其学术史

历史、艺术与人——水天忠及其学术史

一、历史·艺术与人——水天中和他的学术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崔陶梦[1](2021)在《潜在的作用力 ——1985年黄山会议的形成、观念与影响》文中认为

肖洒[2](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路明[3](2021)在《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晚清社会积贫积弱,文化和教育的危机对于中华民族堪为灾难。挽救危亡的根本集中到教育变革之上。学制作为教育变革的对象首当其冲。象征新学的学制系统为教育近代化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的近代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也由此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学制也是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一个变量的建设过程。作为本文研究高等艺术教育的原点,围绕学制的建立、更迭、废止、重塑、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着重探讨其发生、发展对于高等艺术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本文研究以近代由国家主导设计的《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四部学制为基本脉络(见附录)。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研究开端,至1949新中国成立作为本文陈述和讨论的基本时间逻辑。可以说,在学制的建立过程中,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制度化建设上经历了学习泰西、师法日本、借鉴美国的演变历程,复杂多变的时局也是促成每一次抉择和转换的历史背书。本文考察的高等艺术教育指涉三大场域,其一是晚清尚未有学制建立时的实业学堂教育,通过对各类实业学堂相关图绘课程的考察,初步建立起高等艺术教育的最初面貌,其中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为考察中心;其二,依据晚清陆续推出的两个学制,在学制指导下的相关制度规约中梳理出以两江师范学堂为考察中心的早期图画手工教育;其三是民初学制的建立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完善,以上海美专、北京美专和杭州艺专为考察中心,兼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学系的师范艺术教育。四部学制确立了从军工学堂的“图绘”到高等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考察在这个视阈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的自我生长与不息变动,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反思,为当代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康蕾[4](2021)在《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以中央美术学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以下简称“马训班”)与罗工柳油画研究班(以下简称“罗研班”)的教学与创作思想为研究中心。主要涉及建国初期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处境、“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四个方面。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素材、记录性文字、学员作品,试图梳理“马训班”与“罗研班”的前因后果、教学思想、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等等。文章希望通过对比“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理念、教学成果,重新建构对新中国初期油画教学和美术教育的认知。一方面,“马训班”与“罗研班”导师身份的差异,表明新中国美术教育开放学习和自我革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两班学生的学术成果延续与发展其导师的教学理念。“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实践,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等方面具体体现为从“规训”、“研习”到“创新”之转变。

姜宝昌[5](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闫慈[6](2021)在《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文中研究说明艺术运动社既是一个以林风眠为首、由留法艺术家群体主导的现代社团组织,同时又有着乡缘、学缘等中国传统人际网络成分。它的崛起离不开蔡元培的支持,而“艺术运动”正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具体化实践。与同时代众多艺术团体一样,作为集体势力它昙花一现,但其高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以及人道主义艺术观下的形式语言探索却为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极有意义的路。本文采用艺术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献史料扒梳和图像考证基础上,运用交叉比较研究的方式,将社团整体的实践活动与艺术观点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侧重于艺术思想的文化史研究和阐释,构建艺术风格与社会时代诸因素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章整体结构共分五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五章节构成。第一章从民国艺坛之变的角度切入,在纵向上,考察新文化运动前后艺坛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潜在影响。在这个转捩多变的时代,有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美术革命”具有的时代意义。作为旨在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浪潮下,“美术革命”以激进的战斗式标语强调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价值优势,它象征着一个时代对西方文明的科学主义信仰,更为中国艺术界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思想文化冲击,开启了中国艺术大传统由写意走向写实、由精英走向大众、由超轶走向现实的现代之路。二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口号的提出。在蔡氏的人道主义德育观、以德育为中心的美育观与“审美不涉及功利”的现代美学观之间,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中国早期启蒙主义美学的一种重要特征。这种启蒙主义美学观及其中西文化调和论的立场,为艺术运动社成员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其“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更是艺术运动社开展社会化“艺术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三是勤工俭学运动与欧洲艺术留学浪潮的兴起。它不仅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员基础,同时改变了早期留日学人统领艺坛的格局,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探索吸纳了更为理性系统的西方资源。所有这些因素的书写,皆从文化史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艺术运动社的活动、艺术思想的特征与实质、艺术风格的隐喻及其命运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参照。第二章围绕艺术运动社群体活动展开书写。首先,阐述自清末至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下的集群结社现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概述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成的现代艺术团体“艺术运动社”,论其起源、发展和变迁,针对社团人员的结构性分析,确定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物个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和李金发。其次,艺术运动社创建的首要目的和全部努力皆在促成一场社会性的“艺术运动”。这项艺术改革事业具体包括:新时代的新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宣传、报刊丛书出版、开设研讨会和艺术展览会、建立专业化的艺术学校、组织美术馆、博物院、音乐院、戏剧院等众多方面。因此,本节选取出版、教育、展览三个具有系统性的角度,详细考察该团体的实践活动,把握其主要特征。再次,艺术运动社自其前身霍普斯会时期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以“研究和介绍世界艺术,整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新艺术”为宗旨,而这种艺术立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改变。这就是说,团体成员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艺术观念。通过对史料文本的原境考察,概而述之为“创造民族时代艺术”,具体又包含艺术本体论和艺术价值论两方面内容。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林风眠、吴大羽和李金发三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家个案为切入点,透视艺术运动社的多角度色彩及其具有的时代价值。林风眠以创作和文论的双向实践,成为艺术运动社推动“艺术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带领下,旨在用艺术改造社会、启蒙大众、以艺术培养具有“人本”精神之现代国民的“艺术运动”得以全方位实施。“艺术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虽然发生时间上略显滞后,但从社会学角度看,在“运动”的生成条件和范式上具有结构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二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上具有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点,尤其鲜明地体现在林风眠所持的现代人道主义艺术观上。林风眠的早期艺术理想,是包含着艺术社会属性和艺术本体论两个方面内容的:一是,从伦理学上界定艺术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二是,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艺术思想。这两方面恰恰同构共生于他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立场的知识分子文化眼光之中,反映在创作实践上就是——把对人类生存命运和普遍人性的关怀融入作品思想内涵,并与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相贯通;将自然人性中的自由等个体性价值追求转化为艺术创作上的个性标准,由此与艺术价值独立和形式语言创新相链接。而这种特点也不为林风眠所独有,可以说是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普遍精神诉求,尤其在吴大羽、林文铮、李树化等人的艺术创作中时时流露,只不过他们以各有侧重的不同方式分别实践。以启蒙大众为目标的“艺术运动”虽然湮灭在革命洪流之中,但这场运动所张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新文化运动高倡的“人本”精神交相辉映,将“人类”和“个人”视为鹄的的特殊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这群艺术家的新文化理想。由此,他们将艺术的内容与探索人性表达联系起来,以艺术家的视角展现出有关“人”的现代性观念思考。一方面,“艺术”超越了隶属宗教、政治或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论层面而获得现代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身处中华民族由王朝共同体向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转型的现实情境,“艺术”又超越了自身“技”的革新层面而突出“道”的建构功能。艺术运动社群体以“人类”和“个人”为鹄的,给予艺术特定的社会功能属性和本体论内涵,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叠合启蒙大众的思想关怀,它建构出有别于“五四”科学主义思潮介入美术的另一种艺术现代化方案,并为其后坚持不懈的形式创新、东西方艺术融合等造型语言探索奠定了学理基础。这种艺术观既体现了中国美术观念的现代之变,更映射着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多项选择,展现了中国美术在现代转型中所面临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复杂交织的独特现代性面貌,其意义也已超出现代主义艺术史叙事的解释框架。

刘大勇[7](2020)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下各美术门类佳作汇聚的平台,它是迄今为止持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美术活动之一。70年的风雨历程,全国美展已逐渐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向标、晴雨表与加油站。油画作为全国美展的一个重要画种,其发展脉络也同时体现出新中国主流美术形态的变化。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于中国油画体系建构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加之笔者近年来着重从事油画这一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故而希望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究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魅力。具体而言,本论文整体结构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通过对新中国全国美展发展道路的整体回顾,对全国美展及其油画创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梳理,并将国家艺术体制、社会文化变迁与油画主题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论析,旨在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提供总结的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结合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创作实践,分别对油画作品的题材选择、形式表现以及审美表达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思考与独特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艺术传统的观念及理论,逐步阐述以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主要视阈的“中国经验”的形成动因及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通过前文的梳理与阐述所得出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还需要通过比较的视野来凸显其独特性。本章运用中西比较与国内比较两种视野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进行整体性的审视,在时间、空间和观念价值的多维度比较发现“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并予以辨析和确证。通过比较发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所反映出的当前美术界的现象,在中国美术创作与生态机制层面发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与实施举措。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前文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进一步阐述全国美展油画作品所具有的多样价值,同时对蕴含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当中的“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发展寻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并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和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提供一定的可资利用的理论依据及有益经验。综上所述,在国际社会复杂变革的文化语境中,如何明确中国的“文化身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积极探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视觉艺术形式塑造“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精神”,成为近些年中国美术界持续思考与实践的方向。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艺术间的频繁交流与互渗已然是不争的事实。美术创作如何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握时代精神、坚守民族底色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核心目标。“中国经验”与油画艺术创作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并发展,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经验”以何种走向在其中形成显性表现,成为未来中国油画艺术个性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答光明[8](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海晓龙[9](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王威力[10](2020)在《《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术思潮》创刊于新潮美术兴盛的1985年,至1987年底被迫停刊,前后创刊3年,出刊22期,221位投稿人、约刊登288篇文章,总印数近30万册。该期刊产生了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社会影响。1986年《中国美术报》评选1985年全国美术界十件大事,《美术思潮》的创刊位列其首,时与《江苏画刊》、《中国美术报》,并称“两刊一报”。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美术思潮》的创刊的背景及内容分类,作为新潮美术的一部分,它以改革开放后艺术思想解放、创作自由为时代背景,不仅关注“西方前卫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而且有自身的形象特征。第二章《美术思潮》的批评倾向及主题推理,对该刊发表的288篇文章进行分析和整理,美术理论研究性的文章约占总数量的80%。非美术理论研究性的文章约占总数量的20%,分析该刊形成倾向性,总结出《美术思潮》的两个不同主题。第三章研究《美术思潮》关于新潮美术批评的主题,作为美术理论刊物,《美术思潮》所发表探讨新潮美术理论文章,围绕四个方面展开,首先强调美术理论的观念更新;其次推介新潮的艺术家及艺术理论家;再次讨论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最后用比较意识研究新美术现象。第四章专题研究《美术思潮》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主题,把该刊中有关中国画问题的形式改造、观念更新文本分别解析。最后结语部分本文总结《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在新潮美术运动中的重要意义。

二、历史·艺术与人——水天中和他的学术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艺术与人——水天中和他的学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2)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一、选题缘起
        二、术语阐释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运用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一、研究目的
        二、总体构思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致谢

(3)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基本思路及意义
第一章 学制的前奏:晚清学堂教育勃兴
    第一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施策
    第二节 近代学堂的开蒙与兴起
    第三节 学堂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辩
    第四节 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代表的图绘课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制萌发:晚清图画手工教育发轫
    第一节 日本艺术教育改革与引介
    第二节 废旧立新与《壬寅学制》的初创
    第三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学校艺术教育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以两江师范学堂为代表的师范艺术教育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制更迭:民初高等艺术教育拓进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承续
    第二节 美国学制影响下的《壬戌学制》
    第三节 近代美育思想对学制的推动
    第四节 近代艺术教育家的践行与检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制推广: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探索
    第一节 不息变动的私立上海美专
    第二节 首创美术专门教育的国立北平艺专
    第三节 兼容并包的国立杭州艺专
    第四节 师资养成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制审视:近代学制对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第一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学制规约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第三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回音
    第四节 近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启迪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引言
第一章 众力合一: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处境
    第一节 培养与转型: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的师资组成
    第二节 引进来,历史的需要:马克西莫夫与“马训班”的产生
    第三节 学回来,历史的选择:罗工柳与“罗研班”的产生
第二章 从规训到研习:“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系统化与正规化:“马训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第二节 正规化与民族化:“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第三节 重视基础与鼓励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异同
第三章 从研习到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
    第一节 选送报考与择优录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招生情况
    第二节 新中国的现实主义:“马训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第三节 油画探索的民族性:“罗研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第四节 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再创造:两班学生对教学理念的延续与演绎
第四章 价值与省思:“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意义
    第一节 油画教学体系化与油画创作中国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
    第二节 包容、独立与演进: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进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口述史的访谈与整理
附录二:靳尚谊先生访谈录
附录三 杜键先生访谈录
致谢

(5)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一、理念的提出
    二、理念的成因
        (一)承学经历
        (二)时代思潮
        (三)自觉意识
    三、理念的表现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四、理念的开拓性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结论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论题缘起
    1.2 研究概况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转捩的时代
    1.1 “美术革命”的文化冲击
    1.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1.3 艺术留学浪潮和海归
第二章 艺术运动社发展始末
    2.1 集群结社与美术新青年
        2.1.1 转型时代的集群结社现象
        2.1.2 艺术运动社的创立与发展
    2.2 艺术运动社的群体探索
        2.2.1 “理性”精神:学理研究与思想传播
        2.2.2 艺术创作联动的美术教育事业
        2.2.3 现代美术展览会与艺术社会化探索
    2.3 “艺术运动社”理念:创造民族时代艺术
        2.3.1 艺术本体论:个性与创造
        2.3.2 艺术价值论:情感表达与社会美育
第三章 “艺术运动”旗帜:林风眠
    3.1 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现代性
    3.2 一个全盘性的启蒙方案:艺术运动
        3.2.1 艺术运动与“人”的培养
        3.2.2 艺术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范式比较
    3.3 艺术运动学理:林风眠的艺术价值观
        3.3.1 艺术社会属性论
        3.3.2 艺术本质论
    3.4 “人类”与“个人”:艺术创作的两个关注点
        3.4.1 早期绘画语言的演变
        3.4.2 现代主义的视觉表征
        3.4.3 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第四章 “艺术运动”先锋:吴大羽
    4.1 艺术思想中的“人本”精神
        4.1.1 早期艺术活动及其艺术观的形成
        4.1.2 “表现性”艺术思想与“人本”精神
    4.2 多样化的风格探索
        4.2.1 充满张力的色彩表现
        4.2.2 写实性主题创作与表现性人体、风景画
第五章 “艺术运动”游离者:李金发
    5.1 功利与情感并重的艺术观
        5.1.1 家庭与人生观
        5.1.2 “艺术家”:一种文化精英身份的选择
        5.1.3 “诗”:走向个体的内心世界
    5.2 个人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
    5.3 寻求社会机会的写实雕塑
        5.3.1 雕塑学习与实践经历
        5.3.2 写实雕塑与个性表现
结语:“艺术运动”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7)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全国美展的专项研究
        (二)中国油画的分类研究
        (三)中西美术创作理论的专题研究
        (四)“中国经验”的研究
    三、“中国经验”概念厘定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五、研究难点
第一章 全国美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及油画创作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1949—1976:“新文艺”的建构
        一、文艺思想的确立与美术体制的初步建立
        二、全国美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三、文艺为政治——单一的创作模式
    第二节 1976—2000:承接与拓进
        一、文艺方针政策的恢复与调整
        二、文化碰撞中的过渡与转换
        三、回归“真实”与“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2000—2019: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
        一、全球化危机与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
        二、“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
        三、“主旋律”下的多元发展
第二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题材选择
    第一节 题材的本土化选择
        一、现实生活题材
        二、“主旋律”题材
        三、风景题材
    第二节 题材选择之维: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
        一、时代精神与“言志载道”传统的新变
        二、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表现的确立
        三、时代精神与题材选择的“中国经验”
第三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形式表现
    第一节 形式的中国性呈现
        一、转化传统绘画语言
        二、援用民间艺术资源
        三、借用民族文化符号
    第二节 形式创作之维:艺术对兼容并包的体现
        一、兼容并包与艺术语言壁垒的破除
        二、兼容并包与艺术从俗表达的趋势
        三、兼容并包与艺术形式创作的“中国经验”
第四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审美表达
    第一节 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一、真实性的抒写
        二、隐喻性的修辞
        三、诗意化的追求
    第二节 审美观念之维:艺术对虚实相融的践行
        一、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情感追求
        二、虚实相融与表达对象的审美感受
        三、虚实相融与审美空间确立的“中国经验”
第五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比较认识与问题思考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一、题材选择的中西比较
        二、形式表现的中西比较
        三、审美表达的中西比较
    第二节 国内比较视野下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
        一、统一语境下的同质“经验”
        二、域外视野下的融合“经验”
        三、多元背景下的兼容“经验”
    第三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问题思考
        一、民间创作与官方立场的不同步性
        二、艺术思潮与社会文化的不同步性
        三、艺术表达与审美评价的不同步性
第六章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与“中国经验”的启示
    第一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价值内涵
        一、社会价值
        二、审美价值
        三、文化价值
    第二节 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中国经验”的启示
        一、“中国经验”的具体阐释
        二、“中国经验”的共通理念
        三、“中国经验”的文化内核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录
    第五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名单
        第五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0 年第四期)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5 年第二期)
        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89 年第十一期)
        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1995 年第二期)
        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0 年第一期)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05 年第一期)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0 年第一期)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15 年第二期)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载《美术》2020 年第二期)

(8)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二)、创作理念分析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第二节 西画东渐
    第三节 抗战美术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第三节 蔡亮素描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译着
    二,专着
    三,期刊文章
    四,报纸文章
附录1 :蔡亮信件
附录2 :蔡亮手稿
附录3 :“文革”材料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附录5 :蔡亮年表
致谢

(9)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价值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问题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一、误读与初显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二、探索与融会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三、自信与彰显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美术思潮》的创刊背景及内容分类
    (一) 创刊的背景
    (二) 《美术思潮》的内容分类
        1. 《美术思潮》对西方前卫艺术的传播
        2. 《美术思潮》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再发现
    (三) 本章小结
二、《美术思潮》的批评倾向及主题推理
    (一) 《美术思潮》的批评倾向
        1. 对美术批评概念的分析
        2. 对美术批评范围的界定
    (二) 《美术思潮》批评的主题推理
        1. 主题的归纳演绎分析
        2. 栏目及关键词分析
    (三) 本章小结
三、《美术思潮》关于新潮美术的批评
    (一) 强调美术理论的观念更新
    (二) 推介新潮艺术家及艺术理论家
    (三) 讨论现代主义哲学美学
    (四) 用比较意识研究新美术现象
    (五) 本章小结
四、《美术思潮》关于“中国画问题”的讨论
    (一) “形式重改造”
        1. 形式与内容的解析
        2. 形式改造的两条路径
    (二) 观念再更新
        1. 《美术思潮》作者挑起中国画观念更新的旗帜
        2. 观念更新的爆发
        3. 举办“国画新作邀请展”和国画创作讨论会
    (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历史·艺术与人——水天中和他的学术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潜在的作用力 ——1985年黄山会议的形成、观念与影响[D]. 崔陶梦. 四川美术学院, 2021
  • [2]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3]近代学制视野下高等艺术教育演进研究[D]. 路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D]. 康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5]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D]. 闫慈. 上海大学, 2021
  • [7]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的“中国经验”研究(1949-2019)[D]. 刘大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9]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美术思潮》中的理论批评主题研究[D]. 王威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历史、艺术与人——水天忠及其学术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