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心意[1](2021)在《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结构的安全不仅取决于梁、柱受力构件的整体质量,还取决于构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因此,欲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就必须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的受力性能开展深入研究。参考钢结构构件连接方式,本文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间采用型钢连接件的钢结构连接方式,并设计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主要预制构件包括:装配式组合节点、装配式混凝土梁、装配式混凝土柱。装配式混凝土梁和柱的两端均带型钢连接件,通过型钢连接件与组合节点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本文开展了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装配式梁柱构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2个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和2个装配式混凝土柱构件在静力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测得梁柱构件混凝土的裂缝开展情况、关键截面应力-应变曲线、荷载-挠度曲线和破坏模式。验证了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整体可靠性及相关连接方式的可行性,找到设计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合理的构造形式和设计建议。(2)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一系列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型钢连接件长度等参数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3)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对变刚度梁挠度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研究预埋型钢连接件对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的刚度和挠度的影响,考虑梁构件及相关连接方式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提出合理的设计建议,以便于工程应用。
邵昱稼[2](2021)在《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强钢绞线抗拉强度高而且便于运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与聚合物砂浆结合使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但聚合物砂浆容易开裂,会造成外界环境对构件产生二次损伤,影响到结构耐久性。ECC(engineer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是一种经系统微观力学设计,在拉伸和剪切荷载下呈现高延性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多缝开裂和假应变硬化的特性。为了更有效地提升RC梁在经过抗弯加固之后构件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并充分发挥ECC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特性,ECC与高强钢绞线网组合使用形成的一种新的加固方法被提出。采用ECC的特性能有效防止大面积的裂缝出现,因此采用ECC代替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中的聚合物砂浆,能弥补聚合物砂浆的缺点,最大程度发挥高强钢绞线与ECC的优势。由于试验成本高,数量有限,有必要通过有限元模拟对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受弯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并与相关试验在弯矩-挠度曲线、极限荷载值、屈服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来验证建模的正确性。确认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之后,参数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ECC极限拉伸强度,ECC初裂强度,ECC极限拉应变,预应力水平,持荷水平和徐变对加固梁的影响。最后结合理论推导,提出了适用于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的结论如下:(1)通过本文的建模方法进行建模与现有文献中的试验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与得到的模拟计算结果在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以及钢绞线被拉断时的跨中挠度这三个特征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9.58%、3.21%和8.35%,且模拟计算得到的弯矩-挠度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程度良好,表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2)在承载力方面,对加固构件屈服强度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和持荷水平。构件屈服强度与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纵筋配筋率呈正相关;与持荷水平呈负相关。对加固构件极限强度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构件极限强度与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呈正相关。预应力水平和持荷水平对极限强度的影响不大。(3)在变形能力方面,对加固构件极限挠度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持荷水平。构件极限挠度与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强度,持荷水平呈正相关;与混凝土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呈负相关。对加固构件延性有明显影响的参数是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拉伸强度,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持荷水平。构件延性系数与混凝土强度,钢绞线加固率,钢绞线极限强度,持荷水平呈正相关;与纵筋配筋率,钢绞线弹性模量,预应力水平呈负相关。(4)现有加固规范中并未给出考虑了ECC拉伸性能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根据有限元模拟,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结合ECC抗拉强度的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RC梁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考虑了预应力的屈服强度计算公式,两个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和有限元模拟值均吻合良好。
李辉[3](2021)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Prestress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Laminated Beams,简称PSRCL梁)是指首先预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外壳,待外壳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其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制部分,然后将预制部分运输至现场安装后再进行内部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最终形成部分预制与部分现浇的叠合梁。PSRCL梁可以有效简化现场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临时支撑和模板,大幅地降低造价成本,提升建筑工业预制化程度。国内外关于PSRCL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开展较少,为有效促进PSRCL梁的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充满型型钢和非充满型型钢两种类型的PSRCL梁形式,并分别结合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1、完成了两种类型的15个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预应力程度、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预应力施加顺序以及预应力筋布置形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性能影响及规律。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2种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进一步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各自建议了一种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2、完成了两种类型的18个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剪跨比、预应力程度、预应力筋布置形式以及预应力施加顺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剪性能影响及规律。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剪试验结果分析,分别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5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进一步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分别建议了一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3、结合两种类型的15个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结果,分别分析了预应力程度和预应力施加顺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类型的PSRCL梁裂缝宽度与变形的影响及规律。进一步结合两种类型的PSRCL梁受弯试验结果分析,分别提出了适合于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开裂弯矩、裂缝宽度、刚度以及变形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4、通过上述三部分的研究,建立了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受弯承载能力、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PSRCL梁的开裂弯矩、裂缝宽度、刚度以及变形的计算方法,形成了PSRCL梁的设计方法,可为本文新提出的两种类型的PSRCL梁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陈瑞[4](2021)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及截面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部位是关键部位,连接部位力学性能的可靠性对结构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借鉴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结合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做法,并通过试验研究、数值仿真分析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组合节点间型钢连接部位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验证该连接方式的可行性,为该类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试验和理论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组合节点间型钢连接部位的静力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制作了 2个采用型钢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试件进行梁端单向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组合节点间型钢连接部位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破坏机理及力学性能。(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试件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有限元分析中各项参数选取和设置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型钢强度、预制梁纵筋配筋率、型钢腹板厚度、型钢翼缘厚度对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组合节点间型钢连接部位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3)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叠加原理,对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组合节点间型钢连接部位截面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根据力扩散原理对型钢连接部位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并对相关现行国家标准中关于纵向受力钢筋与型钢翼缘焊接的构造要求进行了验算,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梁型钢连接部位截面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阎武通[5](2021)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弯剪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拼装桥梁是桥梁工业化建设中一种代表性的桥梁结构形式。节段间接缝的不连续性和体外预应力束的滑移及二阶效应导致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的力学性能相较整体现浇桥梁变得更为复杂,二者之间受力行为表现出显着差异。论文针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在弯、剪受力状态下的承载机理、数值模型和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的抗弯性能分析问题,构建了考虑箱梁剪力滞效应、体外束滑移和二阶效应以及接缝不连续行为三个力学特性的纤维梁-滑移索单元体系分析模型。在传统纤维梁单元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箱梁上下翼缘板翘曲变形自由度,推导建立了考虑剪力滞效应的箱梁结构纤维梁单元模型;根据体外预应力束的整体协调变形机制,推导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布束形式的体外预应力束滑移索单元模型;针对接缝的不连续力学行为,提出了基于修正混凝土本构模型的接缝单元模拟方法。基于所建立的单元理论模型在Open Sees平台进行了集成开发,形成了用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弯性能分析的体系模型。通过与缩尺试验梁及实桥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2)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模型对节段梁结构抗弯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总结了接缝、体内外配束比例及体外束布束形式等关键因素对抗弯承载力、体外束应力增量和结构变形模式的影响规律。根据极限状态下节段梁结构的变形模式,推导了体外束应力增量与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方程,结合失效截面的平衡方程,建立了体外束极限应力增量和有效高度变化的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体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3)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的抗剪承载机理研究方面,开展了6片试验梁的弯剪加载试验,得到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在弯剪复合作用下的典型失效模式、变形曲线、承载能力和不同加载阶段下各抗剪分量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剪跨比、接缝和体内外配束比对结构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初步分析了体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在弯剪作用下的承载机理。(4)建立了基于软化膜-体外滑移索单元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的抗剪承载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托ABAQUS软件开发了适用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弯剪性能分析的精细模型:考虑轴-剪复合作用的钢筋混凝土软化膜单元本构—转角软化桁架模型(RASTM-UMAT);考虑体外预应力束滑移和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多节点滑移索单元模型(UEL);以及基于“粘结-库伦摩擦本构”的节段间接缝“等效平缝”模拟方法。利用建立的精细模型对试验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预测对比,分析了各试验梁的失效模式及主应力分布规律。基于“桁架-拱”理论进一步揭示了节段梁结构的弯剪承载机理,进而提出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5)在弯剪承载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铁木辛克梁理论在已建立的抗弯性能分析模型中引入剪切变形,推导了考虑弯剪复合作用的混凝土节段梁柔度法纤维梁单元列式,并提出了基于改进积分点截面的柔度法单元接缝模拟方法。基于推导的单元列式进行了单元开发,与已建立的体外束滑移索单元构成分析体系模型,用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的弯剪性能分析。利用试验梁对分析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弯剪复合作用的分析模型拓展了抗弯性能分析模型的适用范围,对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的抗弯及抗剪性能均能较好地预测分析。
高红帅[6](2020)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的黏结材料一般采用复合砂浆进行防护,但容易出现复合砂浆开裂钢丝绳锈蚀等问题,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替代复合砂浆作为黏结材料可以解决开裂的问题。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将预应力钢丝绳的主动加固和聚氨酯水泥增大截面的被动加固进行有效结合,发挥了两种加固方式的优势。本文依托吉林省重点科技项目--“聚氨酯水泥-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桥梁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0107),首先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研究,最后采用此加固技术对实桥进行了抗剪加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和水泥组成,两者的反应速度和凝结时间通过催化剂调整,高强度、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是致密均质的,制备过程要防止气泡产生,水是气泡出现的重要原因,水泥的炒干脱水是制备过程的关键步骤。基于抗压和抗折试验得到了聚氨酯水泥的最优配合比,聚灰比对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聚灰比大的材料主要表现为韧性,反之为脆性。(2)环境温度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弯曲和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在弯曲性能方面,温度升高,聚氨酯水泥弯拉强度和破坏荷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破坏应变和破坏位移均增大,劲度模量减小。聚氨酯水泥低温时表现为脆性破坏,温度升高后转变为弹塑性破坏,高温时表现为柔性破坏。在疲劳性能方面,弯拉劲度模量和残余劲度模量低温时表现为先缓慢减小后快速减小的特点,高温时一直表现为缓慢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初始弯拉劲度模量和每次加载耗散能均逐渐减小,但滞后角和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基于经典疲劳理论,提出了温度和外力耦合作用下聚氨酯水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提出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3)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三种方式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抗剪加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和钢丝绳配绳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验梁的破坏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特征荷载和位移、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效果最好,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复合加固中钢丝绳对混凝土提供预压力提高其核心强度,限制裂缝开展,发挥箍筋作用直接参与抗剪,聚氨酯水泥加固层增加了剪跨区的受剪面积和剪切刚度,其高强度的特点发挥出类似混凝土抗剪的作用,其高韧性的特点发挥出类似钢筋抗剪的作用,钢丝绳和聚氨酯水泥两者结合显着提高了加固梁的抗剪性能。(4)采用ABAQUS建立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说明ABAQUS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抗剪加固梁进行有效合理的计算。基于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外部参数、原梁参数和加固参数进行了拓展分析,可以发现温度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降低的趋势,但降低幅度很小;剪跨比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但其大于3后,加固梁抗剪承载力不再提高;混凝土强度、配箍率、配筋率与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关系;原梁损伤程度增加,加固梁极限承载力减小,损伤程度大于70%,加固效果不变;钢丝绳配绳率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关系;预应力水平小于0.35,加固梁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但大于0.35后承载力提高幅度很小;聚氨酯水泥U形粘贴加固效果最好;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较小时,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的趋势,但粘贴厚度大于一定数值后,承载力不再增长。(5)基于B区和D区的概念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梁剪跨区分为D-D梁、D-B-D短梁、D-B-D长梁三种类型,建立其拉压杆模型,总结了各杆件的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剪跨比加固梁的抗剪作用机理,D-D梁剪力传递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并按比例分配,D-B-D梁剪力全部为间接传递,D-B-D短梁B区长度小,力流只发生一次间接传递,D-B-D长梁B区长度大,力流会发生多次间接传递,将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模拟值对比,发现其吻合程度很好,验证了拉压杆模型计算加固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有效性。考虑剪切变形对挠度的影响,研究了 D区和B区斜压杆角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可以较好的预测正常使用阶段加固梁的变形。(6)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粘贴钢板对两座钢筋混凝土 T梁桥进行抗剪加固,并进行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加固后腹板剪切刚度增强,T梁的挠度和主应变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降低程度多,加固效果好。在不同温度下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的T梁桥进行了两次荷载试验,发现温度对加固后挠度和主应变的影响均小于5%,影响程度较小。
刘中良[7](2020)在《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因质量轻、强度高、耐疲劳和抗腐蚀性能优越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中。CFRP加固技术按照材料所处位置有外贴法和内嵌法两种,由于内嵌法是将CFRP嵌入混凝土内部,可大幅度降低外部环境对加固材料的损耗,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内嵌CFRP加固方式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发现开槽尺寸、槽间距和胶的质量对试件破坏方式和加固效果有较大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内嵌加固法的工程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法,对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方面:(1)设计新型锚具,包括夹持单板型锚具和夹持双板型锚具,并通过试验验证锚具可提供可靠夹持力,在普通内嵌加固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法,给出施工步骤。(2)考虑加固方式、CFRP加固量及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了12根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并得到如下结论:内嵌锚具加固法与普通内嵌加固法的加固效果大致相同,且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在保证加固梁不发生超筋破坏的前提下,增加CFRP加固量有利于提高CFRP利用效率;采用内嵌锚具加固法时,槽内抹入填充材料可以防止CFRP提前破坏,提高加固梁极限承载能力。(3)提出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挠度和裂缝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实际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王硕[8](2020)在《GFRP-ECC复合梁受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Fiber Reinforced Ploymer,简称FRP筋)具有轻质高强、抗疲劳和耐腐蚀性等诸多优良特性,在土木、水利、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FRP筋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是解决钢筋锈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FRP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弯时变形和裂缝宽度较大,为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使用具有增韧、阻裂特性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替代受拉区混凝土,形成FRP-ECC复合结构,在提高结构承载力的同时,限制其裂缝和变形的发展,提高其延性。为研究GFRP-ECC复合梁的受弯性能,对10根GFRP-ECC复合梁进行静力受弯试验,重点分析ECC替代高度、GFRP筋配筋率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对构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并对整个加载过程中试件的应力应变进行理论分析,建立GFRP-ECC复合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表明:(1)GFRP-ECC复合梁的跨中荷载-挠度曲线可以近似看作三段直线,开裂前后荷载-挠度曲线转折部分较GFRP筋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转折部分更为平缓。同等条件下,增大ECC替代高度和配筋率均可降低试件跨中挠度,限制裂缝发展速度,减小裂缝宽度。(2)ECC替代高度、GFRP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均可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ECC替代高度为200mm时对极限承载力影响更加显着,但ECC替代高度和混凝土强度对初裂荷载影响较弱。(3)ECC改善了试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使用性能,GFRP-ECC复合梁的使用荷载高于GFRP筋混凝土梁的使用荷载,且随着ECC替代高度的增加,使用荷载不断增大,延性性能得到提高。(4)结合现有FRP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对GFRP-ECC复合梁受弯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GFRP-ECC复合梁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公式合理性。
华云涛[9](2020)在《TRE复合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沿海和岛礁地区河砂资源短缺问题,发挥纤维增强聚合物(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筋优异的耐氯盐侵蚀性能,FRP筋和海水海砂混凝土的组合正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江苏省重点研究开发项目“TRC/ECC模板FRP筋海砂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了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和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ECC(Textile Reinforced ECC,简称TRE)替代受拉区混凝土保护层来提升梁的使用性能。主要试验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直径、粘结长度、混凝土种类、筋材表面形式、种类和箍筋约束等参数对B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带肋BFRP筋的滑移曲线可分为微滑移阶段、滑移阶段、下降阶段和残余阶段。减小筋材直径和粘结长度,箍筋约束和筋材表面粘砂均有利于提高粘结性能;海水海砂对粘结性能基本无影响。基于能量方面对粘结性能的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2)得到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与试验粘结-滑移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分析了配筋率、截面高度、筋材直径和筋材类型对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裂缝宽度和挠度远大于钢筋梁。增大配筋率或截面高度可提高梁的抗弯刚度,从而提高承载力、减小筋材应变、挠度和裂缝宽度。轴向刚度相近的梁具有相似的受弯性能。直径较小的BFRP筋有利于减小裂缝宽度,但对承载力和挠度无显着影响。曲率限值0.005/d可满足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和裂缝宽度要求。(4)基于GB50608-10和收集的试验数据,对短期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基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BFRP筋双筋矩形截面海水海砂混凝土梁设计方法。(5)分析了复合层类型、纤维网层数和基体厚度对TRE复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体厚度和纤维网层数的增加,复合梁的破坏模式由少筋破坏向平衡破坏过渡。复合层可适当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和承载力。TRE相比ECC和TRC复合层能更有效地延缓梁的刚度退化,改善梁在使用荷载下的挠度和裂缝宽度,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复合层有利于改善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破坏时的脆性特征,梁TRE20-3的延性计算指标比对照梁提升了29.1%。(6)基于截面分析法提出了预测复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最优配网率计算公式。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该论文有图90幅,表28个,参考文献150篇。
蒙博[10](2019)在《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文中指出纤维增强复合筋(FRP筋)具备较高的抗拉强度、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可以较好的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问题,对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FRP筋应力—应变关系是线弹性,且FRP筋的弹性模量较小,FRP筋混凝土梁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与裂缝宽度较大,影响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采用GFRP筋代替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部分钢筋形成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针对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设计了10根混凝土梁,其中有8根为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其中3根为超筋梁和5根适筋梁)、1根钢筋混凝土梁、1根GFRP筋混凝土梁。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如下:(1)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破坏形式分为3种: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对混杂配筋梁3种破坏的破坏特征、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裂缝的发展情况、挠度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给出了梁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荷载—GFRP筋应变曲线等,分析了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挠度、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2)对混杂配筋梁的三种破坏形式: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的界限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等强度”与“等弹性模量”下的配筋率。对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和正常使用状态下裂缝宽度、裂缝平均间距和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超筋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短期荷载下混杂配筋梁的弯曲刚度、以及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与平均裂缝间距相应计算方法。当等效名义配筋率不变时,增加FRP筋占比,可以明显的提高极限承载力,当FRP筋占比不变时增加配筋率,极限承载力的提升幅度很小,说明FRP筋对于极限承载力的提升有很多大的作用。(3)通过改进传统延性指标、改进能量延性指标以及J指标研究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的延性,分析对比了三种延性指标的优缺点,建议采用J指标作为混杂配筋梁的延性指标。该指标在矩形截面梁及T形截面梁分别大于等于4和6。随着FRP筋在总配筋率占比增加,J延性指标越来越小,且越来越来接近4。
二、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国内外发展 |
1.3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装配式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3.2 装配式混凝土柱研究现状 |
1.4 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2.2 试验梁柱试件尺寸、配筋及制作 |
2.2.1 试验梁试件尺寸及配筋 |
2.2.2 试验柱试件尺寸及配筋 |
2.2.3 试验梁柱试件制作与加工 |
2.3 试验梁柱构件材料性能 |
2.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
2.3.2 钢材材性试验 |
2.4 试验梁加载及测量方案 |
2.4.1 试验梁加载方案 |
2.4.2 试验梁测量方案 |
2.5 试验柱加载及测量方案 |
2.5.1 试验柱加载方案 |
2.5.2 试验柱测量方案 |
2.6 装配式梁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1 梁试件破坏过程及特征 |
2.6.2 荷载-位移关系 |
2.6.3 型钢应变 |
2.6.4 钢筋应变 |
2.7 装配式柱试验结果及分析 |
2.7.1 柱试件破坏过程及特征 |
2.7.2 荷载-位移关系 |
2.7.3 型钢应变 |
2.7.4 钢筋应变 |
2.8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梁构件模型建立 |
3.1.1 模型参数 |
3.1.2 网格划分及相互作用 |
3.2 有限元柱构件模型建立 |
3.2.1 模型参数 |
3.2.2 网格划分及相互作用 |
3.3 材料本构关系 |
3.3.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3.2 钢材本构关系 |
3.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3.4.1 模型验证 |
3.4.2 梁构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
3.4.3 柱构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混凝土梁挠度理论分析 |
4.1 引言 |
4.2 梁刚度计算 |
4.2.1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计算 |
4.2.2 装配式混凝土梁的刚度计算 |
4.3 梁挠度变形理论分析 |
4.3.1 普通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的挠度变形 |
4.3.2 两段变刚度悬臂梁的挠度变形 |
4.3.3 三段变刚度悬臂梁的挠度变形 |
4.3.4 理论计算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规加固方法对比 |
1.2.2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简介 |
1.2.3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概述 |
1.2.4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5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6 混凝土构件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钢绞线网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建模与验证 |
2.1 ABAQUS简介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2.2.2 钢筋本构模型 |
2.2.3 钢绞线本构模型 |
2.2.4 聚合物砂浆本构模型 |
2.2.5 ECC本构模型 |
2.2.6 网格划分 |
2.2.7 接触设置 |
2.2.8 分析步的设置 |
2.2.9 边界条件的设置 |
2.2.10 预应力的设置 |
2.2.11 预加载的设置 |
2.2.12 徐变的设置 |
2.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3.1 试验概况 |
2.3.2 弯矩-挠度曲线对比 |
2.3.3 有限元机理分析 |
2.3.4 特征值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影响因素分析 |
3.1 混凝土强度 |
3.1.1 构件的设计 |
3.1.2 弯矩-挠度曲线 |
3.1.3 特征值对比 |
3.2 纵筋配筋率 |
3.2.1 构件的设计 |
3.2.2 弯矩-挠度曲线 |
3.2.3 特征值对比 |
3.3 钢绞线加固率 |
3.3.1 构件的设计 |
3.3.2 弯矩-挠度曲线 |
3.3.3 特征值对比 |
3.4 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 |
3.4.1 构件的设计 |
3.4.2 弯矩-挠度曲线 |
3.4.3 特征值对比 |
3.5 钢绞线弹性模量 |
3.5.1 构件的设计 |
3.5.2 弯矩-挠度曲线 |
3.5.3 特征值对比 |
3.6 ECC极限拉伸强度 |
3.6.1 构件的设计 |
3.6.2 弯矩-挠度曲线 |
3.6.3 特征值对比 |
3.7 ECC初裂强度 |
3.7.1 构件的设计 |
3.7.2 弯矩-挠度曲线 |
3.7.3 特征值对比 |
3.8 ECC极限拉应变 |
3.8.1 构件的设计 |
3.8.2 弯矩-挠度曲线 |
3.8.3 特征值对比 |
3.9 预应力水平 |
3.9.1 构件的设计 |
3.9.2 弯矩-挠度曲线 |
3.9.3 特征值对比 |
3.10 持荷水平 |
3.10.1 构件的设计 |
3.10.2 弯矩-挠度曲线 |
3.10.3 特征值对比 |
3.11 徐变 |
3.11.1 构件的设计 |
3.11.2 弯矩-挠度曲线 |
3.11.3 特征值对比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截面受弯计算方法 |
4.1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梁的屈服强度计算 |
4.1.1 基本假定 |
4.1.2 屈服强度的简化计算 |
4.2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4 型钢混凝土叠合梁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充满型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材性试验 |
2.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2.3.1 加载装置 |
2.3.2 加载制度 |
2.3.3 测量方案 |
2.4 试验结果 |
2.4.1 破坏形态 |
2.4.2 荷载-挠度曲线 |
2.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2.4.4 荷载-应变分析 |
2.4.5 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规律 |
2.5 参数分析 |
2.5.1 预应力程度 |
2.5.2 预应力施加顺序 |
2.5.3 预制部分混凝土强度 |
2.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充满型PSRCL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 |
3.2.3 材性试验 |
3.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3.3.1 加载装置 |
3.3.2 加载制度 |
3.3.3 测量方案 |
3.4 试验结果 |
3.4.1 破坏形态 |
3.4.2 荷载-挠度曲线 |
3.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3.4.4 荷载-应变分析 |
3.4.5 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规律 |
3.5 参数分析 |
3.5.1 预应力程度 |
3.5.2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3.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SRCL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现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国外SRC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2 国内SRC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3 叠合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 |
4.3.1 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σ_(pu) |
4.3.2 ξ_p与Δσ_p关系 |
4.4 PSRCL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4.1 PSRCL-Ⅰ受弯梁 |
4.4.2 PSRCL-Ⅱ受弯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满型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件设计 |
5.2.2 试件制作 |
5.2.3 材性试验 |
5.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5.3.1 加载装置 |
5.3.2 加载制度 |
5.3.3 测量方案 |
5.4 试验结果 |
5.4.1 破坏形态 |
5.4.2 荷载-挠度曲线 |
5.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5.4.4 荷载-应变分析 |
5.5 参数分析 |
5.5.1 剪跨比 |
5.5.2 预应力程度 |
5.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5.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充满型PSRCL梁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件设计 |
6.2.2 试件制作 |
6.2.3 材性试验 |
6.3 加载和测量方案 |
6.3.1 加载装置 |
6.3.2 加载制度 |
6.3.3 测量方案 |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1 破坏形态 |
6.4.2 荷载-挠度曲线 |
6.4.3 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 |
6.4.4 荷载-应变分析 |
6.5 参数分析 |
6.5.1 剪跨比 |
6.5.2 预应力程度 |
6.5.3 预应力施加顺序 |
6.5.4 预应力筋布置形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SRCL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国外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2.1 美国ACI318-11 的拉-压杆模型 |
7.2.2 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准则的拉-压杆模型 |
7.2.3 基于变形协调的桁架-拱模型 |
7.3 国内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1 现有SRC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2 叠合梁现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3.3 现有PC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4 PSRCL受剪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7.4.1 PSRCL-Ⅰ受剪梁 |
7.4.2 PSRCL-Ⅱ受剪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PSRCL梁开裂弯矩、裂缝宽度与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8.1 引言 |
8.2 PSRCL受弯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 |
8.2.1 PSRCL受弯梁截面正应力 |
8.2.2 PSRCL受弯梁开裂分析 |
8.3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1 参数分析 |
8.3.2 现有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3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8.3.4 PSRCL受弯梁裂缝宽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8.4 PSRCL受弯梁变形计算方法 |
8.4.1 参数分析 |
8.4.2 现有截面刚度计算方法 |
8.4.3 PSRCL受弯梁变形计算方法 |
8.4.4 PSRCL受弯梁变形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4)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及截面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连接研究现状 |
1.2.1 钢筋锚固或搭接连接 |
1.2.2 套筒灌浆连接 |
1.2.3 焊接与螺栓连接 |
1.3 新型连接方式的提出 |
1.3.1 新型连接的构造思路 |
1.3.2 新型连接的构造做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件设计 |
2.2.1 试件尺寸与配筋 |
2.2.2 试件加工及制作 |
2.3 材料力学性能 |
2.3.1 钢材力学性能 |
2.3.2 混凝土力学性能 |
2.4 试验方案 |
2.4.1 加载装置 |
2.4.2 加载方案 |
2.4.3 测量方案 |
2.5 试验结果 |
2.5.1 试验现象 |
2.5.2 应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材料本构 |
3.1.2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3.1.3 相互作用 |
3.1.4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
3.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2.1 破坏形态对比 |
3.2.2 荷载-应变曲线对比 |
3.3 有限元参数分析 |
3.3.1 模型设计 |
3.3.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3.3 钢材强度的影响 |
3.3.4 预制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 |
3.3.5 梁连接区段型钢腹板厚度的影响 |
3.3.6 梁连接区段型钢翼缘厚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及截面设计方法研究 |
4.1 框架梁连接部位截面承载力计算 |
4.1.1 基本假定 |
4.1.2 结合段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3 结合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 型钢连接做法的构造要求 |
4.2.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4.2.2 纵向受力钢筋与型钢翼缘的焊接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弯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发展历程 |
1.2.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国内应用现状 |
1.3 研究现状 |
1.3.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弯性能研究现状 |
1.3.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剪性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总体思路 |
第2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弯性能分析模型 |
2.1 概述 |
2.2 考虑剪力滞效应的纤维梁单元模型研究 |
2.2.1 剪力滞效应 |
2.2.2 理论模型建立 |
2.2.3 单元二次开发 |
2.2.4 模型验证 |
2.3 体外束滑移索单元模型研究 |
2.3.1 理论模型 |
2.3.2 单元开发 |
2.3.3 模型验证 |
2.4 接缝力学模型 |
2.5 体系模型应用 |
2.5.1 缩尺模型试验分析 |
2.5.2 实桥试验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3.1 概述 |
3.2 各因素对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
3.3 既有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
3.4 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方法 |
3.4.1 建议计算方法 |
3.4.2 方法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 |
4.2.1 试件设计 |
4.2.2 试件制备 |
4.2.3 材性测试 |
4.2.4 试验加载方案 |
4.2.5 试验量测方案 |
4.3 试验结果 |
4.3.1 主要试验结果 |
4.3.2 试件破坏现象 |
4.3.3 结构承载力及变形特征 |
4.3.4 混凝土应变 |
4.3.5 普通钢筋应变 |
4.3.6 预应力束应力变化 |
4.4 试验分析 |
4.4.1 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4.2 各组份抗剪贡献分析 |
4.4.3 规范中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弯剪复合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承载机理分析 |
5.1 概述 |
5.2 弯剪复合作用下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 |
5.2.1 分析模型框架 |
5.2.2 钢筋混凝土结构轴-剪复合作用下的本构模型 |
5.2.3 考虑滑移效应的预应力束单元开发 |
5.2.4 键齿接缝简化模拟方法 |
5.2.5 加载控制方法 |
5.3 试验梁失效分析 |
5.4 基于桁架-拱理论的节段梁结构承载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弯剪复合作用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分析模型 |
6.1 概述 |
6.2 考虑弯剪相互作用的节段梁单元模型 |
6.2.1 单元力学特性需求分析 |
6.2.2 单元理论模型 |
6.2.3 节段间接缝的等效模拟方法 |
6.2.4 单元状态的迭代计算 |
6.2.5 纤维的材料本构模型 |
6.2.6 纤维截面剪应变不均匀分布的计算方法 |
6.3 计算程序的设计及开发 |
6.4 模型验证与应用 |
6.4.1 混合配束节段梁弯剪性能分析 |
6.4.2 全体外配束节段梁弯剪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技术的提出 |
1.2.1 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 |
1.2.2 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2.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聚氨酯水泥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聚氨酯水泥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水泥的制备过程 |
2.2.1 原材料 |
2.2.2 制备过程 |
2.3 聚氨酯水泥配合比的选择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抗压和抗折试验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聚氨酯水泥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
2.4.1 试件制备 |
2.4.2 试验方法和装置 |
2.4.3 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2.5 聚氨酯水泥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2.5.1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 |
2.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2.5.3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2.5.4 疲劳寿命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件设计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件制作过程 |
3.4.1 试验梁浇筑施工 |
3.4.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施工 |
3.5 试验装置和测点布置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试验梁破坏过程分析 |
3.6.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3.6.3 荷载和位移特征点分析 |
3.6.4 箍筋应变分析 |
3.6.5 混凝土或聚氨酯水泥应变分析 |
3.6.6 钢丝绳应变分析 |
3.6.7 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验证 |
4.3.1 荷载位移曲线 |
4.3.2 特征荷载 |
4.3.3 荷载应变曲线 |
4.4 有限元拓展分析 |
4.4.1 环境温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2 剪跨比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3 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4 配箍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5 配筋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6 原梁损伤程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7 钢丝绳配绳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8 钢丝绳预应力水平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9 聚氨酯水泥粘贴方式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10 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抗剪承载力和实用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B和D区的抗剪加固梁类型划分 |
5.2.1 B区和D区的概念 |
5.2.2 加固梁类型划分 |
5.3 构件D区拉压杆模型的选择 |
5.4 加固梁D区拉压杆模型的建立 |
5.5 加固梁剪跨区拉压杆模型 |
5.5.1 D-D梁拉压杆模型 |
5.5.2 D-B-D短梁拉压杆模型 |
5.5.3 D-B-D长梁拉压杆模型 |
5.6 加固梁拉压杆模型验证 |
5.7 加固梁变形研究 |
5.7.1 剪切变形计算的重要性 |
5.7.2 拉压杆模型 |
5.7.3 斜压杆倾斜角度 |
5.7.4 加固梁跨中变形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钢丝绳-聚氯酯水泥在实桥抗剪加固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桥工程概况 |
6.2.1 实桥一工程概况 |
6.2.2 实桥二工程概况 |
6.2.3 T梁尺寸和配筋信息 |
6.3 实桥T梁破损状况 |
6.3.1 实桥一T梁破损状况 |
6.3.2 实桥二T梁破损状况 |
6.4 抗剪加固方案 |
6.4.1 实桥一加固方案 |
6.4.2 实桥二加固方案 |
6.5 加固效果验证 |
6.5.1 静载试验 |
6.5.2 加固效果分析 |
6.6 所提加固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7)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外贴CFRP加固研究 |
1.2.2 内嵌CFRP加固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概况 |
2.1 锚具设计 |
2.2 试验材料性能 |
2.3 试验梁设计 |
2.4 试验梁加固处理 |
2.5 测点布置 |
2.6 试验加载 |
3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 |
3.2 试件破坏形态 |
3.3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3.4 应变分析 |
3.4.1 混凝土应变分析 |
3.4.2 CFRP板与钢筋应变分析 |
3.4.3 内嵌锚具加固梁跨中挠度与CFRP板应变关系曲线 |
3.5 荷载-裂缝宽度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4 内嵌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理论计算 |
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1.1 普通内嵌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
4.1.2 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
4.2 挠度计算 |
4.2.1 内嵌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计算方法 |
4.2.2 普通内嵌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
4.2.3 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
4.3 裂缝计算 |
4.3.1 普通内嵌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
4.3.2 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GFRP-ECC复合梁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FRP筋力学性能及应用 |
1.2.1 FRP筋的力学性能 |
1.2.2 FRP筋工程应用 |
1.3 ECC力学性能及应用 |
1.3.1 ECC的研究现状 |
1.3.2 ECC工程应用 |
1.4 复合梁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构件概况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件设计和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3 加载方案 |
2.3.1 试验装置 |
2.3.2 加载方式 |
2.3.3 测量方式 |
2.4 基本力学性能 |
2.4.1 立方体抗压性能试验 |
2.4.2 ECC拉伸性能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GFRP-ECC复合梁受弯结果分析 |
3.1 试验现象描述 |
3.2 混凝土/ECC截面平均应变曲线 |
3.3 荷载-挠度曲线 |
3.3.1 ECC层厚度对荷载-挠度曲线影响 |
3.3.2 配筋率对荷载-挠度曲线影响 |
3.3.3 混凝土强度提高对荷载-挠度曲线影响 |
3.4 GFRP筋荷载-应变曲线 |
3.5 GFRP-ECC复合梁荷载分析 |
3.5.1 初裂荷载分析 |
3.5.2 极限荷载分析 |
3.6 正常使用性能分析 |
3.7 GFRP-ECC复合梁裂缝分析 |
3.7.1 裂缝分布分析 |
3.7.2 裂缝宽度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GFRP-ECC复合梁受弯性能理论分析 |
4.1 基本假定和本构模型 |
4.1.1 基本假定 |
4.1.2 本构模型 |
4.2 GFRP-ECC复合梁正截面受弯理论分析 |
4.2.1 弹性阶段理论分析 |
4.2.2 带裂缝发展及受拉破坏理论分析 |
4.2.3 带裂缝发展及受压破坏理论分析 |
4.3 GFRP-ECC复合梁变形分析 |
4.3.1 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刚度计算 |
4.3.2 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 |
4.3.3 挠度试验值与计算值比较 |
4.4 GFRP-ECC复合梁延性分析 |
4.4.1 延性系数 |
4.4.2 延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受弯承载力简化算法 |
5.1 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1 基本假定 |
5.1.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5.2 GFRP-ECC复合梁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5.2.1 基本假定 |
5.2.2 受拉破坏极限承载力计算 |
5.2.3 平衡破坏极限承载力计算 |
5.2.4 受压破坏极限承载力计算 |
5.3 极限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比较 |
5.3.1 算例 |
5.3.2 GFRP-ECC复合梁试验值与计算值比较 |
5.4 极限承载力因素分析 |
5.4.1 复合高度对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5.4.2 配筋率对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5.4.3 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对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TRE复合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的简介 |
1.3 海水海砂混凝土基本性能 |
1.4 FRP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
1.5 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
1.6 ECC/纤维编织网材料的简介 |
1.7 当前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1.8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试验方案设计 |
2.1 材料性能 |
2.2 B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设计 |
2.3 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设计 |
2.4 TRE复合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设计 |
3 BFRP筋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拉拔试验结果 |
3.3 试件破坏模式 |
3.4 粘结-滑移曲线 |
3.5 粘结强度分析 |
3.6 粘结-滑移曲线的能量分析 |
3.7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4 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破坏形态 |
4.3 开裂弯矩和抗弯承载力 |
4.4 筋材和混凝土应变 |
4.5 跨中挠度分析 |
4.6 裂缝开展 |
4.7 延性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5 短期荷载下FRP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公式修正 |
5.1 引言 |
5.2 基于GB50608-10的短期荷载下最大裂缝宽度公式的修正 |
5.3 修正公式适用性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双筋截面设计方法 |
6.3 基于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设计方法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TRE复合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开裂形态和破坏模式 |
7.3 开裂弯矩和抗弯承载力 |
7.4 跨中挠度分析 |
7.5 裂缝宽度分析 |
7.6 复合梁使用性能评估 |
7.7 荷载-应变关系 |
7.8 延性评估 |
7.9 本章小结 |
8 TRE复合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 |
8.1 引言 |
8.2 承载力计算 |
8.3 复合梁最优配网率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总结和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FRP筋性能 |
1.2.1 FRP筋生产工艺 |
1.2.2 FRP筋主要力学性能与特点 |
1.2.3 FRP筋与混凝土黏结原理 |
1.3 国内外对FRP筋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目前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目前研究进展 |
1.4 FRP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目的 |
第2章 试验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材料力学性能 |
2.2.1 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试验 |
2.2.2 钢筋力学性能 |
2.2.3 GFRP筋力学性能 |
2.3 试验方案 |
2.3.1 试验设备 |
2.3.2 混凝土梁设计与制作 |
2.3.3 加载过程与测量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试验结果 |
3.1 引言 |
3.2 试验现象 |
3.3 试验结果讨论 |
3.3.1 混凝土应变沿梁高分布 |
3.3.2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
3.3.3 极限承载力分析 |
3.3.4 钢筋应变和GFRP筋应变分析 |
3.3.5 梁裂缝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受弯正截面受力性能 |
4.1 引言 |
4.2 梁平截面基本假定 |
4.3 梁的破坏形式 |
4.4 适筋梁破坏全过程 |
4.5 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
4.5.1 钢筋屈服时适筋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
4.5.2 混杂配筋适筋梁极限承载力 |
4.5.3 混凝土压碎钢筋未屈服时超筋梁抗弯承载力 |
4.6 梁弯曲刚度及挠度 |
4.6.1 梁弯曲刚度 |
4.6.2 弯曲挠度计算 |
4.7 混凝土梁正常使用状态下平均裂缝间距和最大裂缝宽度 |
4.7.1 混凝土梁正常使用状态平均裂缝间距 |
4.7.2 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延性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延性的基本概念 |
5.2.1 延性的定义 |
5.2.2 延性系数的种类及其表示方法 |
5.3 混凝土梁的延性特点及延性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型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 王心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D]. 邵昱稼.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3]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D]. 李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型钢连接及截面力学性能研究[D]. 陈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弯剪性能研究[D]. 阎武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6]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 高红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7]内嵌锚具夹持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D]. 刘中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GFRP-ECC复合梁受弯性能研究[D]. 王硕.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9]TRE复合BFRP筋海水海砂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D]. 华云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GFRP-钢筋混杂配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 蒙博.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