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饼干厂生产废水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平,宋旭,熊忐利[1](2021)在《淀粉糖生产废水高浓度臭气治理工程实例》文中提出某淀粉糖生产企业污水处理站的臭气治理工程处理规模为8 000 m3/h。针对其臭气成分复杂、浓度高的特点,对臭源采用碳钢骨架+氟碳纤膜的方式进行加罩收集,并采用碱洗+生物过滤的组合工艺对臭气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该组合工艺处理效率高、效果稳定,对硫化氢、氨气、臭气浓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和98%以上,处理后排放的气体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该工程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低,可为同类高浓度臭气治理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刘天禄[2](2019)在《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对象为某大型综合性炼化企业废水处理场的废水,该废水污染物来源多、成分复杂,CODcr、氨氮、油类等浓度变化幅度大,经“隔油-气浮-生化”工艺处理后,排水各项指标已不能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针对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工艺(Carrier fluidized biofilm Reactor,CFBR)进行了工业化规模的现场实验,研究了好氧过程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SC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强化脱氮机理,对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DMT)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筛选出5株DMT生物降解菌种,构建了优势菌群。设计了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Fixed-bed Membrane Bioreactor,FBMBR),分析了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对废水处理场排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探索部分回用处理场出水的可能性。研究结论如下:(1)CFBR工艺废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法工艺(Actived Sluge technology,AS),生物脱氮效果良好,适用于废水处理场的改造,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废水处理场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石油类小于5mg/L、CODcr小于60mg/L、氨氮小于15mg/L。(2)CFBR工艺可以强化SCND作用,同步实现SND作用。系统SCND的NO2--N积累率可以达到80%以上,SND的NOx--N饱和常数为5.33,SND反硝化作用效果明显提高,TN去除率能够达到80%以上。CFBR工艺最佳运行参数为DO为2.0~3.0mg/L,pH为7.5~8.0,温度为30~35℃,HRT为10~12h,吨废水耗碱量为20g/m3。(3)采用DMT逐量分批驯化方法,筛选分离得到5株DMT高效降解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别为多杀巴斯德氏菌,蜡状芽孢杆菌,为嗜中温甲基杆菌,食酸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DMT降解条件优化实验表明,DMT降解细菌适宜条件为:温度在28℃~36℃之间,pH值为7.5~8.0,菌种投加比例为5%。(4)在HRT为1.25h、气水比为0.5:1、选择填料A的条件下,FBMBR工艺装置出水CODcr小于35mg/L、BOD5小于5mg/L、氨氮小于3mg/L、悬浮物小于5mg/L、浊度小于5 NTU,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业循环水补水指标要求。(5)FBMBR装置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混合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混合液的比阻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可以忽略。装置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缓解SMP对膜的污染,降低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延长超滤膜的清洗周期与使用寿命。
钟玉娇[3](2018)在《可食勺子生产工艺研究及年产3000吨可食勺子的工厂设计》文中指出可食性淀粉餐具是以淀粉为原料,辅以其他食品添加剂,复合后在模具中热压成型而得到的成品。本文选用面粉、淀粉、米粉为原料,添加糖、盐、添加剂、油辅料,开发出性能口感良好的可食勺子最优配方及工艺。在此基础上设计现代化工厂,为可食勺子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可食勺子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的研究设定可食勺子的初始配方,并针对可食勺子配方中淀粉、米粉、添加剂及油添加量四个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评价吸水率、硬度、感官评分三个指标的变化。确定淀粉的最佳添加区间:10-30 g、米粉的最佳添加区间:10-30 g、添加剂的最佳添加区间:0.5-1.5 g、油的最佳添加区间:10-20 g。正交试验中,选用极差法计算,综合分析得到:淀粉最佳添加量为20 g,添加剂最佳添加量为1.0 g,米粉最佳添加量为20 g,油最佳添加量为15 g。最后分析得出可食勺子的最优配方为:面粉100 g,淀粉20g,米粉20 g,油15 g,绵白糖10 g,添加剂1 g,盐1 g,水56 g。通过验证最优配方生产出的可食勺子品质较高,相关理化性质测定结果如下:脂肪8.78%、蛋白质6.23%、总糖12.51%、粗纤维0.75%、灰分0.52%、水分3.54%、酸价1.21 g/100 g、过氧化值0.05 g/100 g,均在国标规定范围内。(2)不同贮藏条件对可食勺子质构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温度、湿度贮藏条件对可食勺子水分含量、质构特性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当可食勺子在高湿环境下贮存时,能在短时间内就达到饱和的状态,它的吸湿速率较高,而高温也能起到活跃水分子的作用,使水分更快进入可食勺子内部,加大其吸湿速率。可食勺子在高温高湿贮存24 h后,其硬度下降,内聚性、咀嚼性增强,这导致其强度减弱,易折断,咀嚼费力,难下咽。而低温低湿的贮存环境能够长时间有效保证可食勺子的质量与口感。(3)年产3000吨可食勺子工厂设计通过对厂址选择、全厂布局、工艺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公用设施、劳动组织及经济效益估算等的初步设计,得到以下结果:1)确定了可食勺子的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布置图;2)按照生产规模完成生产车间的设备选型,估算设计水、电等其他公共设施;3)项目建成后预计能达到5000多万元的年净利润,投资回收快,风险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应振洲[4](2018)在《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维生素行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战略。简单而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使得过剩产能行业供给和需求逐步匹配,从而化解金融风险,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有效出清,重新回到新的发展轨道上。维生素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周期行业,产品价格因为供需矛盾经常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种波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维生素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以环保,安全生产为手段的供给侧改革,维生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轨道。本文以博弈论为主要理论基础,通过古诺寡头模型等具体分析手段对维生素行业企业竞争策略和策略演化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模型分析过程中通过引入供给侧改革,特别是环保趋严去产能的外部冲击变量,静态和动态分析对行业格局变化的影响。决定产量的古诺模型告诉我们,每家维生素企业的利润既取决于自身的产量决定也取决于竞争对手的产量决定。在这个模型中,博弈参与双方给出一个策略组合并且满足所制定的生产产量互相是对方的最佳策略就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那么我们可以预见理性的维生素企业将选择这个理性维生素产品的产量。我们可以分析出以环保治理为主要手段的供给侧改革将会加速行业洗牌和出清,使得中小维生素企业逐步退出,大企业因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逐步控制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导致的规模经济,又反过来增加了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最终的稳态将是寡头格局的理性限产保价状态。行业剩下的几家大企业控制产量保持价格处于较高位置从而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现实世界也确实如博弈论所揭示的那样,寡头企业主动控制自身产量,使得维生素各个子行业维持紧平衡状态,通过较高的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我们通过新和成和兄弟科技两家维生素行业龙头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维生素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价格的快速上涨和短期暴利带来的副作用。除了吸引潜在的新进入者外,也会给经销商库存和下游饲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扰,从更高一个层面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国内相关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赚取短期利润的同时,兼顾下游接受能力和长期利益,避免陷入投机赚暴利的不良状态。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继续加强环保和安全监管,让投入资金改善环保的企业真正获益,引导行业进一步集中,使得中国维生素企业获取更大的全球产品定价权。
刘欣[5](2017)在《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磷是地球上生命系统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磷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关乎着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规模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磷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在全球磷矿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的背景下,中国亦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断推动全球磷资源再分配。然而,当前中国的磷循环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一方面磷矿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保障不容乐观;另一方面过量的磷排入地表水环境,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因此,系统把握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磷循环过程机制,为制定我国磷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提供新思路和决策依据,对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研究从磷资源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磷元素的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将磷资源开发利用与磷废物处理排放归一化考虑,建立了具有拓扑结构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重建了 1600-2012年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其次,本研究改进了区域涉磷活动的富营养化潜势空间化评估方法,量化了“涉磷活动-磷排放-磷环境归趋-生态系统损害”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磷循环格局刻画了 2012年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的空间格局和富营养化潜势图谱,识别富营养化潜势的“热点”区域;最后,本研究将国际贸易理论从商品层面延伸到元素层面,构建了全球磷贸易与供需分析模型,解析了 1988-2012年全球及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随供应链贸易再分配的过程。具体结果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具有拓扑结构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包括10类主要人类活动过程和4类环境介质(陆地、海洋、大气、水体),并基于独立核算优先原则构建了 102条主要磷流的核算方法。该模型是迄今为止基于过程质量守恒原理建立的、时间范畴跨度长、涉磷过程涵盖丰富、磷流路径剖析深入的国家层面磷循环分析模型,在全面性、细致性、科学性上具有突出的优势。(2)本研究运用自主研发的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首次重建了中国近四个世纪(1600-2012年)的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发现中国磷循环已从1600年左右以自然活动为主导的简单稳态模式转变为当今以人为活动为主导的复杂格局,磷贸易格局已经由净进口变成净出口,农田土壤中磷赋存量从“耗竭态”转变为“蓄积态”,农业面源已成为重要的地表水体磷负荷来源。(3)为了验证长时间尺度磷循环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磷流的替代计算方法进行互动式交叉检查,验证了独立型核算磷流活动水平数据和涉磷参数的准确性。磷流核算结果对比前人研究,尽管存在一些不一致性,但总体结论基本一致。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显示,早期磷流结果的不确定性更大,活动水平数据的不健全是造成大部分磷流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4)2012年中国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东部与中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明显,其中,最大单位网格磷排放量达到286吨,位于上海。相比于向水体磷排放的实物量,富营养化潜势的空间差异性更加明显,其中,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富营养化潜势显着。究其原因在于,该区域不仅向水体排磷量大,并且水网密集,水生态系统对总磷浓度的变化也较为敏感。(5)全球磷资源可获得性从1988年的25.8 Tg-P yr-1增长到2012年的30.8 Tg-P yr-1。其中,中国的磷资源可获得性随磷净出口不断下降,但其全球占比上升快速。在磷供应链末端,约62%的磷资源可获得性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和巴西。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磷资源可获得性空间分配的不公平程度随着时间和国际贸易的发生得到改善。
闻笑男[6](2015)在《基于混凝—沉淀工艺的地表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净水厂在生产大量饮用水的同时,也会导致很多生产废水的形成,废水的来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反冲洗废水。生产废水水量一般占净水厂总净水量810%。近年来,随着净水厂的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净水厂中生产废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大。在我国很多的净水厂生产废水基本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国家环保局文件明确表示,从2000年开始,新建或在建的大型净水厂生产废水需进行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后再进行排放。近几年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北方某市常年有大部分时间气温较低。因此,在北方某市某净水厂进行了低温低浊生产废水混凝处理研究。论文首先进行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水量计算及水质分析,计算了生产废水的总量及反冲洗废水量,之后采用公式法、小试、现场测定和生产废水的系统监测这四种方法确定污泥量,并讨论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对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的混凝处理机理进行研究,考虑了影响生产废水混凝效果的因素,包括:沉淀池生产废水中加药和不加药静沉实验研究;PAM对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沉降性研究,反冲洗废水本身的沉降性研究,滤池反冲洗废水和沉淀池生产废水混合沉降性实验研究。并对生产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进行了设计。同时在北方某市某净水厂进行了小试与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凝剂对生产废水的絮凝效果不同,试验中发现对于净水厂沉淀池生产废水的处理,应选用助凝剂PAM。对于某净水厂低温低浊水,其絮凝沉淀时间对混凝效果影响很大,絮凝沉淀时间越长混凝效果越好;净水厂污泥量的确定是后续生产废水的处理的前提。通过小试试验与中试试验确定了净水厂生产废水的最佳处理工艺,之后对生产废水的回用工艺和效益进行分析,说明了生产废水回用的必要性。
吴桂英[7](2013)在《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对山东L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山东省L村为研究个案,围绕这一个案,对该地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以后村民的生存方式于环境的深刻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比与分析,对围绕L村环境污染引发的环境维权和环境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经验层面对如下两个问题给予了回答,即乡村社会的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怎样的逻辑性关联;在现有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形态下,环境污染的治理面临哪些结构性与制度性困境,熟人伦理与乡村社会秩序又是如何作用并加强了环境污染的形成机制与环境治理的破坏机制的。研究试图通过环境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逻辑展开问题的分析,从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的关联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如下结论:与传统社会中村民的生存方式相比,现在村民的生存方式更具环境破坏性。村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生活者,而无论是作为生产者还是作为生活者,村民的行为都在污染着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村民作为生存者正在日益致害者化。而由村民的现有生存方式决定的乡村社会关系形态也从侧面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行为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突出地表现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同为致害者和受害者的村民,对于环境治理有着一种矛盾的情感,他们本身并不排斥污染治理,但又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不得不使自己受害。乡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是由不合理的生存方式造成的,而造成这种不合理生存方式的根源在于还不协调、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得生产按照资本的逻辑加速运转,在这种体制中,利润始终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经济行动主体有足够的动力将自己的生产成本外部化,只要外部化生产成本的代价小于由他的行动选择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资本的逐利本质使得生产系统的问题域只限于如何最大限度的攫取现有环境资源并从中渔利,而对于环境系统由此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和社会为此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则不加顾及。外部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路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又使得市场调节机制面临失灵。这时就要求政府在环境保护的责任上应有足够的担当,利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规制市场行为,堵住成本外部化的输出通道,从而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形成有序的运转。然而,现实中政府却往往担当着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角色,社会角色的错位致使它有意无意的将一只脚牢牢地踏到了“苦役踏车”的脚踏板上,与市场主体合力构成“苦役踏车”的左右两翼,共同促动其顺利前行。社会在市场与政府的合力下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同时也会出于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的满足,而屈从于前行的踏车。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政府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重心均置于城市社会之中,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均以城市社会和工业污染为依归,从而使得乡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处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正在被资本运转的逻辑日益解构,由村民群体结构而成的乡村社会单元也因村民的渐进式流出而开始式微。研究认为乡村环境问题是经济、制度和社会互动不良造成的结果,破解之道就是建立市场与政府的双向调节机制,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政府的政策规制下实行污染者付费制,同时加大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转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并试图重建乡村社会秩序。而所有这些治理策略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只有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并充分尊重和挖掘村民的智慧,环境治理问题才能找到可行的路径。此外,本研究还尝试拓展运用了“生活者的致害者化”和“生活环境主义”两个理论。研究发现,在中国本土,特别是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案例中,与日本本土的情形有较大的不同,这两个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案例中的现实情况,因此,笔者将其拓展为“生存者的致害者化”和“生存环境主义”,以期能够符合我国的本土实践。
刘妍[8](2012)在《大中型印染厂废水治理工程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次设计的是针对大中型印染厂废水的治理工程工艺设计。随着印染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废水被排放,严重污染着环境并危害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印染废水的治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了印染废水的特点,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含有PVA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等特点。本次设计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炭池法处理印染废水,在厌氧方法中,水解酸化法可以非常快速且很好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所以本设计前部分采用水解酸化池做预处理,后再经生物接触氧化池,本设计中生物接触氧化池选用的填料为蜂窝填料:它具有一定的比表面积,能在构筑物中均匀分布,对气泡有充分的切割能力,并具有较好的挂膜脱膜效果,使用寿命长等。印染废水的另一显着特点就是色度高,所以本设计采用生物碳池对其进行脱色处理,所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碳,活性炭吸附法就是利用多孔活性炭物质使废水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而去除的。本设计突出特点:①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简便的工艺,减少占地,降低成本。②技术先进,运行过程中操作简便。③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可用于灌溉农田,这样很好的利用了水资源,意义重大。本设计对污泥的处理也得到了比较成熟理论的指导,污泥浓缩后脱水最终外运处置。经过以上所述的处理工艺和单元流程,印染废水便可以达标排放了
王春辉,吕建国[9](2012)在《科技创新与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现状和资源化利用。分析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征,采用科技创新从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回收蛋白、废水处理以及企业废水处理的实际情况。改变这种现状,建议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根据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有效治理。
李文英[10](2012)在《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净水厂生产废水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如何高效处理并回用净水厂产生的生产废水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来自原水的污染物以及净水过程中投加的化学药剂,部分水质指标的数值是原水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与控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西北某市的A水厂和B水厂为研究对象,对生产废水经处理回用后出厂水中的浊度、氨氮、高锰酸钾指数、铝、丙烯酰胺和细菌总数等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出厂水水质的安全保障率和健康风险值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健康风险值较高的指标,进一步采用实验模拟的形式进行优化控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以A水厂和B水厂为研究对象,对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中各相关水质指标进行了长期检测。结果表明,两水厂出厂水中的浊度、氨氮、高锰酸钾指数和铝含量均能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但出厂水中的丙烯酰胺偶尔会有超标现象。A水厂2010年8月和10月出厂水的丙烯酰胺超标幅度分别为3.85%和12%;B水厂于2010年10月超标14%。(2)在长期出厂水水质检测的基础上,采用Q-Q图和非参数K-S检验方法,确定了出厂水中各指标的分布函数,并依据此分布函数对各指标的安全保障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水厂和B水厂出厂水中的浊度、高锰酸钾指数、铝和丙烯酰胺经检验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A水厂出厂水中的浊度、高锰酸钾指数和铝的安全保障率都为100%,而出厂水中的丙烯酰胺的安全保障率只有94.44%;B水厂出厂水中的浊度安全保障率为100%,而高锰酸钾指数、铝和丙烯酰胺的安全保障率分别只有99.33%、93.50%和96.36%。(3)采用美国科学院(NAS)公布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对A水厂和B水厂出厂水中安全保障率较低的铝和丙烯酰胺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水厂和B水厂铝的个人健康终生风险最大值分别为6.69×10-6和2.90×10-5,都低于最大可接受终生风险值7.0×10-5,但B水厂有11.05%的风险值和最大可接受终生风险在同一个数量级。目前,两水厂出厂水中的铝含量对人体的健康尚无影响,但B水厂已到了引起重视的地步。A水厂和B水厂出厂水丙烯酰胺的个人健康终生风险最大值分别为1.84×10-4和1.32×10-4,分别有4.48%和2.29%的风险值超过最大可接受终生风险7.0×10-5,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必须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加以遏制。(4)针对两水厂出厂水中丙烯酰胺超标及存在的健康风险问题,通过污泥脱水性能模拟实验,进行了PAM相关的优化控制研究,使其在满足污泥脱水效果的同时,使回用风险降到最低。结果表明,对不同浓度的浓缩污泥,投加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PAM均能有效降低污泥比阻值,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但使用阴离子型PAM,污泥脱水分离液中的丙烯酰胺残留量更低。在满足脱水效果的同时,并综合考虑脱水分离液中丙烯酰胺残留量和浊度,建议采用阴离子型PAM,A水厂和B水厂的PAM最佳投加量范围分别为0.16g/L-0.25g/L和0.09g/L-0.16g/L。在此条件下,两水厂出厂水中的丙烯酰胺残留量全年都在0.125μg/L以下,有效降低了出厂水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风险。
二、饼干厂生产废水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饼干厂生产废水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淀粉糖生产废水高浓度臭气治理工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1.1 项目简介 |
1.2 设计指标及排放要求 |
2 臭气处理工程设计 |
2.1 气体收集系统 |
2.2 处理工艺设备 |
2.2.1 工艺流程选择 |
2.2.2 主要设备及参数 |
2.3 在线监测仪表 |
3 运行效果 |
4 经济技术指标 |
5 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
6 结论 |
(2)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和循环利用现状 |
1.2 炼化污水污染和治理技术 |
1.2.1 炼化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炼化废水预处理方法 |
1.2.3 生物法原理 |
1.2.4 常规生物法工艺 |
1.2.5 载体流化床生物膜法 |
1.2.6 膜生物反应器 |
1.2.7 废水回用技术及工程 |
1.3 废水处理场水质及原工艺处理效果 |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特征污染物分析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分析仪器 |
2.1.4 接种污泥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污染物及分析方法 |
2.2.2 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2.2.3 活性污泥指标 |
2.2.4 活性污泥镜检指标 |
2.3 计算方法 |
2.3.1 SND率公式 |
2.3.2 NO_2~--N积累率公式 |
2.3.3 SND动力学模型 |
2.3.4 膜过滤阻力 |
第3章 CFBR工艺处理炼化废水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用水及水量测量 |
3.3 生物膜载体选择及特点 |
3.4 实验工艺 |
3.4.1 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
3.4.2 CFBR工艺特点 |
3.4.3 工艺影响因素及要求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生物膜培养 |
3.5.2 短程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3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4 稳定运行实验 |
3.5.5 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3.5.6 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及菌群优选 |
4.1 引言 |
4.2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研究 |
4.2.1 炼化废水中生物难降解污染物 |
4.2.2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生物降解 |
4.3 菌种筛选与混合菌群 |
4.3.1 菌种筛选 |
4.3.2 混合菌群构建 |
4.3.3 混合菌群接种量的配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水回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废水及回用标准 |
5.2.1 实验废水 |
5.2.2 废水回用方向 |
5.2.3 废水回用标准 |
5.3 研究内容 |
5.4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 |
5.5 生物膜填料 |
5.6 生物膜的培养 |
5.7 运行参数研究 |
5.7.1 运行参数优化 |
5.7.2 稳定运行实验 |
5.7.3 FBMBR各段的作用 |
5.7.4 高浓度废水影响 |
5.8 膜污染研究 |
5.8.1 TMP变化和膜过滤阻力 |
5.8.2 膜污染的成因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可食勺子生产工艺研究及年产3000吨可食勺子的工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
1.2 可降解餐具 |
1.2.1 可降解塑料餐具 |
1.2.2 植物纤维餐具 |
1.2.3 纸类餐具 |
1.2.4 可食性餐具 |
1.3 一次性可食用餐具发展状况 |
1.3.1 植物纤维型可食性材料 |
1.3.2 蛋白质型可食性材料 |
1.3.3 天然生物型可食性材料 |
1.3.4 淀粉型可食性材料 |
1.4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4.3 主要内容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可食勺子制作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技术路线与操作要点 |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3 正交试验设计 |
2.2.4 感官评价 |
2.2.5 吸水性测定 |
2.2.6 质构测定 |
2.2.7 可食勺子的理化性质测定 |
2.2.8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2 正交实验评定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 |
2.3.3 可食勺子的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贮藏条件对可食勺子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制备可食勺子方法 |
3.2.2 可食勺子在不同贮藏条件的贮藏实验 |
3.2.3 水分测定 |
3.2.4 质构测定及结果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贮藏条件对可食勺子水分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贮藏条件对质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年产3000吨可食勺子工厂设计 |
4.1 工厂设计 |
4.1.1 项目背景 |
4.1.2 设计依据 |
4.1.3 设计范围 |
4.1.4 厂址确定 |
4.1.5 总平面设计原则 |
4.1.6 工厂总布局预设 |
4.2 产品方案与工艺设计 |
4.2.1 产品方案 |
4.2.2 原料 |
4.2.3 工作日及班次设计 |
4.2.4 生产工艺流程 |
4.2.5 工艺论证与说明 |
4.2.6 产品质量标准 |
4.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及车间设计 |
4.3.1 可食勺子原辅料衡算 |
4.3.2 可食勺子包装物料衡算 |
4.3.3 设备选型 |
4.3.4 工厂车间设计 |
4.4 公用设施 |
4.4.1 概述 |
4.4.2 给排水系统 |
4.4.3 供电系统 |
4.4.4 供汽系统 |
4.5 环境保护工程 |
4.5.1 概述 |
4.5.2 处理措施及保护方法 |
4.6 劳动组织 |
4.6.1 可食性餐具工厂组织结构 |
4.6.2 人力资源配置 |
4.6.3 产品营销策略 |
4.7 技术经济分析 |
4.7.1 生产规模确定 |
4.7.2 固定资产确定 |
4.7.3 流动资产估算 |
4.7.4 成本预算 |
4.7.5 经济效益估算 |
4.7.6 效益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维生素行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1.1 问题提出 |
1.1.1 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 |
1.1.2 维生素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政策下的变化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进展 |
1.2.2 维生素行业的研究进展 |
1.2.3 供给侧改革对维生素行业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
第二章 维生素行业发展现状和行业格局 |
2.1 维生素行业发展现状 |
2.2 维生素行业供给格局 |
2.2.1 维生素E行业格局 |
2.2.2 维生素A行业格局 |
2.2.3 其他小品种维生素行业格局 |
2.3 维生素行业下游需求分析 |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对维生素行业影响的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纳什均衡的定义 |
3.1.2 维生素企业的古诺寡头模型 |
3.2 维生素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现行政策和措施 |
3.2.1 维生素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 |
3.2.2 维生素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
3.3 供给侧改革对行业的影响----以维生素B5为例 |
3.4 基于博弈论的维生素生产企业竞争分析及战略选择 |
3.4.1 维生素生产企业竞争中的纳什均衡 |
3.4.2 现实世界维生素行业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四章 维生素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
4.1 新和成——脂溶性维生素行业龙头 |
4.1.1 公司利润收入规模加速 |
4.1.2 维生素A、E、D3、H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
4.1.3 香精香料业务加速增长 |
4.1.4 蛋氨酸等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新行业的进入 |
4.1.5 学习跨国竞争对手,发展新材料等新业务 |
4.1.6 公司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2 兄弟科技——水溶性维生素行业龙头 |
4.2.1 通过增加新品利润收入快速增长 |
4.2.2 进一步巩固维生素B1、K3、B3 的全球领先地位 |
4.2.3 造影剂和香精香料新领域的进入 |
4.2.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框架及主要章节说明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磷循环格局刻画方法 |
2.2 磷循环的环境效应评估方法 |
2.3 磷循环的资源保障评估方法 |
第3章 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重建方法 |
3.1 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框架构建 |
3.2 主要磷流梳理及核算模型构建 |
3.2.1 大气(N_1) |
3.2.2 非耕地(N_2) |
3.2.3 内陆水体(N_3) |
3.2.4 海洋(N_4) |
3.2.5 磷矿采选(N_5) |
3.2.6 磷化工生产(N_6) |
3.2.7 农业种植(N_7) |
3.2.8 畜禽养殖(N_8) |
3.2.9 水产养殖(N_9) |
3.2.10 农产品加工(N_10) |
3.2.11 居民消费(N_11) |
3.2.12 废水处理(N_12) |
3.2.13 固废处置(N_13) |
3.3 中国磷循环测算系统边界与数据来源 |
3.3.1 时空范畴 |
3.3.2 活动水平数据来源 |
3.3.3 涉磷参数来源 |
3.4 中国磷循环全景分析模型的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近四个世纪磷循环格局演变分析 |
4.1 中国磷资源开发与利用 |
4.2 中国磷进出口贸易平衡 |
4.3 中国农业-畜禽-人类食物链特征 |
4.4 中国含磷废物及其环境排放 |
4.4.1 土壤磷库存变化 |
4.4.2 向水体磷排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磷循环测算结果的准确性验证 |
5.1 磷流交叉检查 |
5.2 自然磷流对比 |
5.2.1 大气沉降 |
5.2.2 风蚀 |
5.2.3 入海径流 |
5.2.4 海洋飞沫 |
5.3 人为磷流对比 |
5.4 未考虑磷流总结 |
5.4.1 燃烧 |
5.4.2 生物气溶胶颗粒 |
5.4.3 火山爆发 |
5.4.4 磷化氢 |
5.5 不确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磷循环的富营养化潜势评估 |
6.1 人类活动向水体磷排放的空间格局刻画 |
6.1.1 空间分配方法原理 |
6.1.2 空间分配因子数据来源 |
6.2 富营养化潜势空间化评估方法 |
6.2.1 环境归趋因子 |
6.2.2 生态损害因子 |
6.3 中国2012年向水体磷排放格局 |
6.4 中国2012年富营养化潜势图谱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 |
7.1 全球磷资源贸易与供需分析模型构建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国家分类 |
7.3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贸易格局 |
7.4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磷资源可获得性格局 |
7.5 磷资源可获得性的公平性评价 |
7.5.1 公平性分析方法简介 |
7.5.2 磷资源可获得性的公平性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磷循环测算的编程代码 |
1.1 基础数据准备过程 |
1.2 底层磷流运算代码 |
1.3 磷流结果整合代码 |
1.4 磷流运算执行命令 |
1.5 蒙特卡罗模拟代码 |
附件2: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混凝—沉淀工艺的地表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净水厂中生产废水的处理背景及意义 |
1.1.1 生产废水处理背景 |
1.2 生产废水回用的意义 |
1.2.1 生产废水的组成及特性 |
1.2.2 生产废水的危害 |
1.2.3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
1.3 国内外生产废水净水工艺研究现状及常见工艺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常见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
1.3.3 应用于生产废水处理的混凝沉淀工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区地表水净水厂生产废水特性 |
2.2 北方某净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概述 |
2.2.1 水厂概况 |
2.2.2 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
2.3 实验用水及水质 |
2.4 实验装置与仪器 |
2.4.1 实验装置 |
2.4.2 实验仪器 |
2.5 实验试剂与测定指标 |
2.5.1 实验试剂 |
2.5.2 分析指标 |
第3章 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量计算及水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净水工艺中生产废水量的计算 |
3.2.1 生产废水总量的确定 |
3.2.2 净水厂污泥量的计算 |
3.2.3 污泥量确定 |
3.2.4 污泥量的现场测定 |
3.3 反冲洗废水水量的计算 |
3.4 生产废水水质分析 |
3.4.1 沉淀池生产废水平均浓度测定 |
3.4.2 沉淀池生产废水排泥规律的研究 |
3.4.3 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混凝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凝处理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
4.2.1 投加PAC(聚合氯化铝)静沉实验研究 |
4.2.2 投加PAM(聚丙烯酰胺)之后静沉实验研究 |
4.2.3 PAM与PAC混合联用时静沉实验研究 |
4.2.4 PAM与石灰联用时静沉实验研究 |
4.2.5 PAM对生产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
4.2.6 PAM投加对干污泥量的影响研究 |
4.2.7 滤池反冲洗废水中投加PAM实验研究 |
4.3 水质指标的分析 |
4.3.1 不投加PAM生产废水水质分析 |
4.3.2 投加PAM生产废水水质分析 |
4.4 混凝处理实验研究 |
4.5 沉淀池生产废水混合沉淀与滤池反冲洗废水试验 |
4.6 生产废水中试实验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混凝处理的地表水净化工艺生产废水回用及效益分析 |
5.1 引言 |
5.2 生产废水的回用分析 |
5.3 生产废水的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对山东L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述评 |
1.2.1 生存方式与环境问题相关性研究 |
1.2.2 乡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 |
1.2.3 农民环境抗争与乡村环境治理研究 |
1.2.4 反思与批判 |
1.3 研究基本内容与思路 |
1.3.1 传统与现代的划分 |
1.3.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调查点的选择 |
1.4.3 资料的来源 |
1.5 调查点概况 |
1.5.1 区域地理 |
1.5.2 气候与灾变 |
1.5.3 农田灌溉与农业病虫害 |
1.5.4 村庄简介 |
第2章 乡村生存方式转型与乡村环境问题 |
2.1 传统生存方式与环境保护 |
2.1.1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 |
2.1.2 传统农民生活方式与环境 |
2.1.3 经济理性与环境理性的契合:传统乡村社会 |
2.2 现代生存方式与环境污染 |
2.2.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 |
2.2.2 现代农民生活方式与环境 |
2.2.3 经济理性与环境理性的断裂:现代乡村社会 |
2.3 加工业的引入与污染的加剧 |
2.3.1 肠衣加工业的发展历程 |
2.3.2 肝素钠的提炼 |
2.3.3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发展与环境何者先行? |
2.4 小结与讨论:生存者的致害者化 |
第3章 乡村社会关系与环境治理 |
3.1 村庄伦理与污染同意 |
3.1.1 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与伦理 |
3.1.2 利益均沾 |
3.1.3 危害的隐而不彰 |
3.2 西湾事件——一次成功的“环境维权” |
3.2.1 清水湾的变迁 |
3.2.2 探寻维权路,误入环保门 |
3.2.3 环保之路,还有多远? |
3.3 东沟事件——多方利益博弈 |
3.3.1 两次污染突发事件 |
3.3.2 守坝与开坝 |
3.3.3 红水与洪水 |
3.3.4 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4 建设肠衣小区的构想与失败 |
3.4.1 “发展是第一要务”与“稳定是第一责任” |
3.4.2 骑虎难下的治污方略 |
3.4.3 以污水的名义 |
3.5 小结与讨论:空间、秩序与村民理性 |
3.5.1 公共空间与村民理性 |
3.5.2 乡村伦理与村庄秩序 |
第4章 乡村环境治理的理想图景 |
4.1 乡村面源污染的治理 |
4.1.1 本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
4.1.2 治理图景 |
4.2 乡村点源污染的治理 |
4.2.1 本土尝试及其存在的问题 |
4.2.2 治理图景 |
4.3 乡村环境治理的理想图景 |
4.3.1 经济学视角之下的环境治理 |
4.3.2 社会学视角之下的环境治理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站在生存者的角度思考 |
5.1 生存机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5.2 生存环境主义的思考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大中型印染厂废水治理工程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 |
1.2 水解一混凝一复合生物池 |
1.3 涡凹气浮(CAF)-A/O |
1.4 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一生物接触氧化池 |
1.5 接触氧化一电解 |
第二章 设计项目概况 |
2.1 设计题目:大中型印染厂废水治理工程工艺设计 |
2.2 设计任务 |
第三章 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
4.1 格栅的设计计算 |
4.2 污水提升泉房的设计 |
4.3 调节池设计的计算 |
4.4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
4.5 生物接触氧化池 |
4.6 鼓风机房的设计 |
4.7 沉淀池 |
4.8 生物炭池 |
4.9 消毒池 |
第五章 污泥处理单元的设计说明及计算 |
5.1 污泥浓缩池 |
5.2 污泥脱水机房 |
第六章 废水处理构筑物布置及设备的选择 |
6.1 平面布置 |
6.2 高程布置 |
6.3 设备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科技创新与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马铃薯淀粉废水来源及其水质特征 |
1.1 马铃薯淀粉废水来源 |
1.2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水质特征 |
2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现状 |
2.1 化学絮凝法 |
2.2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
3 科技创新回收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 |
3.1 膜法回收蛋白 |
3.2 混凝沉淀法回收蛋白 |
4 科技创新开创水资源化新途径 |
5 科技创新深入研究的思路 |
(10)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水质标准的提升 |
1.2 生产废水概述 |
1.2.1 生产废水的组成及特性 |
1.2.2 生产废水的危害 |
1.3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
1.3.1 常规处理工艺 |
1.3.2 超滤膜工艺 |
1.4 生产废水回用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现状 |
1.4.2 国内现状 |
1.5 生产废水回用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现状 |
1.5.2 国内现状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2 净水厂简介及试验材料 |
2.1 净水厂水处理工艺概况 |
2.1.1 A 水厂水处理工艺简介 |
2.1.2 B 水厂水处理工艺简介 |
2.2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概况 |
2.2.1 A 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简介 |
2.2.2 B 水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简介 |
2.3 试验材料 |
2.3.1 水质检测指标的确定 |
2.3.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3 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风险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期间原水水质 |
3.2.1 A 水厂原水水质 |
3.2.2 B 水厂原水水质 |
3.2.3 原水水质特点 |
3.3 回用风险来源分析 |
3.4 A 水厂回用风险分析 |
3.4.1 浊度 |
3.4.2 氨氮 |
3.4.3 铝 |
3.4.4 高锰酸钾指数 |
3.4.5 丙烯酰胺 |
3.4.6 细菌总数 |
3.5 B 水厂回用风险分析 |
3.5.1 浊度 |
3.5.2 氨氮 |
3.5.3 铝 |
3.5.4 高锰酸钾指数 |
3.5.5 丙烯酰胺 |
3.5.6 细菌总数 |
3.6 本章小结 |
4 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风险评价 |
4.1 引言 |
4.2 水质安全性分析方法 |
4.2.1 水质指标分布函数 |
4.2.2 水质保障率的计算 |
4.2.3 出水水质指标的标准值 |
4.3 出厂水的安全性分析 |
4.3.1 浊度 |
4.3.2 高锰酸钾指数 |
4.3.3 铝 |
4.3.4 丙烯酰胺 |
4.4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4.4.1 健康风险评价概述 |
4.4.2 风险评价数学模型 |
4.4.3 日暴露剂量的确定 |
4.4.4 参考剂量的确定 |
4.4.5 风险评价标准值 |
4.5 出厂水的健康风险评价 |
4.5.1 铝 |
4.5.2 丙烯酰胺 |
4.6 本章小结 |
5 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风险控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污泥脱水性能参数的选定 |
5.2.2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
5.2.3 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
5.2.4 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 |
5.3 丙烯酰胺的全流程分析 |
5.3.1 A 水厂全流程分析 |
5.3.2 B 水厂全流程分析 |
5.4 A 水厂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浓缩池污泥的比阻值 |
5.4.2 PAM 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
5.4.3 PAM 对丙烯酰胺残留量的影响 |
5.4.4 PAM 对脱水分离液浊度的影响 |
5.4.5 PAM 对污泥含固率的影响 |
5.4.6 实验成果 |
5.5 B 水厂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浓缩池污泥的比阻值 |
5.5.2 PAM 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
5.5.3 PAM 对丙烯酰胺残留量的影响 |
5.5.4 PAM 对离心上清液浊度的影响 |
5.5.5 PAM 对污泥含固率的影响 |
5.5.6 实验成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饼干厂生产废水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淀粉糖生产废水高浓度臭气治理工程实例[J]. 陈志平,宋旭,熊忐利. 中国给水排水, 2021(08)
- [2]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D]. 刘天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可食勺子生产工艺研究及年产3000吨可食勺子的工厂设计[D]. 钟玉娇. 南昌大学, 2018(02)
- [4]供给侧改革对我国维生素行业影响研究[D]. 应振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5]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D]. 刘欣. 南京大学, 2017(06)
- [6]基于混凝—沉淀工艺的地表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D]. 闻笑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7]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对山东L村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的个案研究[D]. 吴桂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8]大中型印染厂废水治理工程工艺设计[D]. 刘妍.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9]科技创新与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研究[J]. 王春辉,吕建国. 甘肃科技, 2012(08)
- [10]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D]. 李文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