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incipal Component-Discrimin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文献综述)
夏小双[1](2021)在《中国小麦叶锈菌越夏区划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文中提出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真菌性气传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叶锈病有加剧危害的趋势。开展小麦叶锈菌越夏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温度敏感性研究、小麦叶锈菌的越夏区划和小麦叶锈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对小麦叶锈病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国698个气象站点7-8月最热10 d日均温和最热10 d日最高均温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7-8月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进行空间插值,获取了93个小麦叶锈菌越夏调查点的气象数据,再与调查点的越夏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麦叶锈菌越夏与7-8月最热10 d日均温和最热10 d日最高均温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P<0.01),与其他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着(P>0.05)。本研究的结果为小麦叶锈菌越夏区划以温度作为评判因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将采自全国12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小麦叶锈菌菌株分离纯化后接种到麦苗上,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养10 d后,调查叶片的病害严重度,计算病害抑制率,对病害抑制率与温度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了ET50和ET100。结果显示平均ET50和ET100分别为23.83℃和27.34℃,温度没有对小麦叶锈菌群体产生选择压力。本研究的结果为我国小麦叶锈菌的越夏区划提供了基础数据。以病害终止温度阈值27.34℃为小麦叶锈菌越夏区划的界限指标,利用Arc GIS对小麦叶锈菌的越夏范围进行了区划研究。根据区划结果,小麦叶锈菌的越夏区域从西南向东北延伸,形成了一条狭长的主越夏带,包括云南全境、贵州西部、四川中部、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北部、宁夏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部、河北西部和北部等地区。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19年采自河南、内蒙古、江苏、安徽、湖北、云南和贵州7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68份小麦叶锈菌样品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各麦区小麦叶锈菌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基因型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异的来源主要为群体内变异;各麦区群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北部春麦区、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群体的遗传距离更近,基因交流更频繁,云贵冬麦区群体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群体为媒介,与北部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群体相互交流。
雷林[2](2021)在《基于颜色量化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谷芽、苍术质量快速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中药生熟异治,生品与其炮制品功效各有侧重;炮制贵在适中,只有最佳炮制火候才能使药物达到最优药效。因此建立最佳炮制品标准至关重要。目前对于生品和炮制品以及不同炮制火候鉴别方法主要有:一是根据性状经验性判断,该法较为主观,且标准难以把握;二是内在指标测定如水分限度,浸出物含量,成分含量等,这些指标虽然客观准确,但测定方法操作较为繁琐,耗时较长。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种子类中药谷芽和根茎类中药苍术为例,对中药性状指标“颜色”进行量化评价,并与内在指标相关联;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快速识别方法。实现以下目的:1.建立谷芽、苍术颜色客观量化的评价方法,通过与内在指标相关联,建立以颜色指标快速识别谷芽不同炮制品、苍术不同火候炮制品的方法,并制定颜色指标范围值。2.以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谷芽不同炮制品、麸炒苍术不同火候炮制品的快速识别模型,并建立了谷芽的含水量预测模型和苍术的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2方法2.1谷芽、炒谷芽颜色识别模型及客观量化标准的建立首先以传统直观方法描述谷芽颜色,然后再采用色差仪测定谷芽与炒谷芽的色差值,应用L,a,b色彩空间,计算总色差值E,测定浸出物含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色差值L,a,b与浸出物的相关性,应用聚类分析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探究谷芽与炒谷芽的颜色差别并建立快速识别模型,再结合统计分析建立颜色标准范围。2.2不同火候麸炒苍术的颜色判别标准的建立及颜色与内在成分的关联性研究采用Photo Shop软件识别各批次样品的颜色值,采用HPLC法测定苍术素含量,GC法测定β-桉叶醇含量,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麸炒火候苍术外观颜色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建立鉴别模型,并结合统计分析建立最佳麸炒火候苍术的颜色标准范围;再运用Pearson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颜色值与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最后将市场上收集的麸炒苍术颜色数据代入鉴别模型和颜色标准中判断其火候,并对市场上样品的颜色与成分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验证Pearson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准确性。2.3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谷芽与炒谷芽的快速识别模型以及水分含量预测模型采用烘干法测定各批次谷芽的水分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各批次谷芽与炒谷芽的近红外光谱;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K值最邻近等模式识别方法对谷芽、炒谷芽进行分类判别;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谷芽水分含量预测模型。2.4近红外光谱鉴别麸炒苍术火候及建立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不同麸炒火候苍术的近红外光谱,HPLC法测定苍术素含量,GC法测定β-桉叶醇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麸炒火候苍术近红外光谱进行鉴别模型的建立,再将市场上收集的麸炒苍术的近红外光谱代入模型中判断其火候;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苍术素、β-桉叶醇的含量预测模型。3结果3.1谷芽、炒谷芽颜色识别模型及客观量化标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L越小,浸出物含量越高,浸出物与a和b无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可以很好地将谷芽与炒谷芽分开。在经验判断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下,以总色差值E按±2SD建立谷芽的色差标准,按±SD建立炒谷芽的色差标准,即谷芽E(78.6~83.6);炒谷芽E(74.0~77.6)。3.2不同火候麸炒苍术颜色判别标准的建立及颜色与内在成分的关联性研究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麸炒火候苍术颜色差异明显,可以准确区分出火候不及品、火候最佳品和火候太过品,建立最佳麸炒火候的颜色范围为:R(105.8~127.3),G(75.8~89.4),B(33.3~42.7),L(81.4~95.0);Pearson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均表明苍术颜色值与苍术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β-桉叶醇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颜色偏红、偏蓝、偏绿、偏明亮的样品具有更高的苍术素含量;对来源于市场的麸炒苍术火候判定结果为:火候不及率为66.7%;颜色和成分关联性验证结果与Pearson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颜色值高,苍术素含量一般也较高。3.3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谷芽与炒谷芽的快速识别模型以及含水量预测模型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K值最邻近四种分析方法中,谷芽、炒谷芽均可明显分为两类,分离效果较好;在水分含量预测模型中,其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912,均方根误差为0.596,模型预测效果良好。3.4近红外光谱鉴别麸炒苍术火候及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模型可准确鉴定出火候不及品、火候最佳品和火候太过品,其中来源于市场的麸炒苍术:火候不及品率为100%;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了苍术素与β-桉叶醇的含量预测模型,苍术素验证集的R2为0.9717,均方根误差为0.026,预测效果极好;β-桉叶醇验证集的R2为0.8287,均方根误差为0.052,模型效果略低于苍术素,但预测准确度仍然较高。4结论本研究基于颜色客观量化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谷芽和苍术不同炮制品的定性模型,从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方面对生炒谷芽和麸炒苍术火候进行鉴定,实现了谷芽、炒谷芽与麸炒苍术火候的快速鉴别,建立了谷芽、炒谷芽与最佳麸炒火候苍术的客观颜色标准,为企业和市场上谷芽与苍术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简便、快捷、客观的判断方法;构建的谷芽水分含量预测模型和苍术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准确率高,在企业饮片大批量生产中,利用含量预测模型的简便性与快速性,可降低水分测定和含量测定带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本研究以谷芽炮制品和麸炒苍术为示例,为中药饮片生产过程控制及相关指标含量快速测定提供一种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薛勇[3](2021)在《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的降维与分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流程工业核心关键设备的旋转机械其智能化程度正在快速得到提升。这种趋势使其运行过程中需要采集的状态监测数据量与日俱增,促使关于旋转机械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必须尽快步入“工业大数据”时代。但这诱发了如何有效地从低价值密度的海量数据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故障状态信息和决策知识这种新问题。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中最常用的关键部件,其轻微缺陷就可能导致整个机械系统发生故障,因此对滚动轴承开展降低故障数据集规模的降维与分类问题研究,这对于推动智能故障决策技术向可持续的数据科学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上述缘由,故本研究以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高维数据集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故障数据集的降维和分类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整个研究工作概况如下:(1)针对传统降维方法难以保持数据集其局部与全局几何结构特征的问题,以测地距离(GD)作为度量指标,提出一种改进t-SNE的故障数据集降维方法D-t-SNE。该方法的特点是将GD指标嵌入t-SNE算法中,利用此指标使算法具有保证降维前后两种数据集局部与全局几何结构特征基本保持不变的性能,从而达到有效减小高维与低维两种数据集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性及其造成的分类误差的效果。通过UCI数据集和轴承故障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高维故障数据集中有效信息利用率低导致的故障分类难度偏大问题,提出一种线性主成分判别分析(LPCDA)的故障数据集降维方法。该方法将类间可分性判别与主成分计算的思想融入线性判别分析(LDA)中,通过这两种思想使算法拥有剔除相关信息和冗余特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留能够反映机械运行状态中有价值的故障状态信息以及特征的主要成分。利用两种不同的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先进故障诊断技术落地应用较难、监测数据中有效信息利用率低,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机械设备故障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My SQL数据库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并将D-t-SNE和LPCDA算法嵌入到系统中。该系统由数据库和故障诊断过程中各个步骤对应的功能模块所组成,使用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并且还能够根据机械设备当前的异常状态,在数据库面板中对数据库中的典型故障案例进行查询。利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黄正澜懿[4](2020)在《榕江管鼻蝠分类地位有效性的探讨》文中指出管鼻蝠是近期翼手目分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蝙蝠研究相对滞后的类群。近10余年,受益于野外调查力度的加强及蝙蝠竖琴网的使用,仅中国境内发表的管鼻蝠新种近10种。然而随着新种数量的增加,部分新种发表时仅基于有限的标本或单一的分子标记,导致管鼻蝠在物种厘定上出现一些争议和困惑。因此,对该类存在争议的物种展开细致的分类厘定十分必要。榕江管鼻蝠Murina rongjiangensis为Chen等于2017年在贵州省榕江县发现的管鼻蝠新种,其外部形态和头骨形态与水甫管鼻蝠M.shuipuensis极为相似。本课题组经过前期的研究发现,该种定名时使用的标本量极为有限,且仅基于单一的线粒体标记,引用文献数据与证据等也均存在不足。为进一步明确M.rongjiangensis的分类地位,本课题组在上述新种模式标本产地及周边区域采集到管鼻蝠标本55号(18♀,37♂)。整合形态学、亲缘地理学及声波特征等不同方面证据核定M.rongjiangensis的分类地位,明确其与M.shuipuensis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COI和Cyt b基因序列、核基因RAG2序列及微卫星数据的亲缘地理学分析结果显示,M.rongjiangensis和M.shuipuensis亲缘关系较近,不支持前者作为独立有效种。虽然线粒体标记提示贵州与贵州以外种群在遗传上产生显着分化,但核基因标记和微卫星标记均呈现出混杂的结果,在缺少更多证据情况下本文倾向将其划分到水甫管鼻蝠复合群(M.shuipuensis complex)中。而且,鉴于贵州荔波水甫村(M.shuipuensis的模式产地)的部分单倍型相嵌于M.rongjiangensis支系中,暗示二者存在同域分布现象。2)亲缘地理学分析显示线粒体与核基因标记结果不一致,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显示雄性在异域间表现出更高的亲缘关系,雌性在同域间存在更高的亲缘关系,提示该类群存在偏雄扩散现象,而该行为及雄性介导的核基因渐渗现象导致了该研究中核基因标记和线粒体基因标记结果的冲突。3)外部形态、头骨形态指标及超声波声频参数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法区分M.rongjiangensis和M.shuipuensis,提示不应将M.rongjiangensis作为有效种。但头骨形态与超声波声频特征分析的结果显示:贵州和贵州以外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与西南地区和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形成的界限相符合,但今后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以核实该地理变异。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与其他管鼻蝠类似,M.shuipuensis复合群也存在性二型现象。4)毛色特征(如喉部毛发具有鲜艳的橘黄色)是M.shuipuensis和M.rongjiangensis两新种发表时的关键性指标之一,但本课题基于更大范围的采样工作,发现该复合群的喉部与腹部毛发存在毛色变异现象。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毛色的饱和度指标与个体牙齿磨损率显着相关,提示年龄可能是导致毛色变化的主要因素。该发现进一步表明仅基于有限标本情况下毛色作为分类依据应谨慎判断和使用。综上所述,M.shuipuensis和M.rongjiangensis存在同域分布,遗传分化小,外形及头骨形态、超声波和核基因亲缘地理学分析均无明显分化,因此M.rongjiangensis独立种的分类地位有效性不成立,应与M.shuipuensis为同物异名。而贵州以外种群和贵州种群虽在头骨形态、超声波和线粒体基因上存在地理变异,但核基因标记呈现混杂的状况,故暂将贵州以外种群划分至水甫管鼻蝠复合群。
陈亚南[5](2020)在《基于胆汁酸代谢的丙戊酸肝毒性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为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AED),可单独使用或联合其他AEDs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近年来因其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活性而成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鉴于VPA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其严重不良反应肝毒性引起了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目前普遍认为VPA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抑制线粒体β氧化功能酶、消耗肉碱和辅酶A、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和高氨血症等途径导致肝脏毒性,然而VPA肝毒性机制仍然存在争议。代谢组学致力于研究生物体对药物干预、疾病、环境以及遗传修饰等因素影响的最终应答,为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的探究以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本课题拟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中代谢图谱的变化,筛选差异性代谢物,探寻差异性代谢通路,并在动物和细胞中进行相关机制研究。研究方法:1、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样本的收集:收集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癫痫儿童(年龄≤16周岁)血清样本及病历信息,并根据肝功能指标将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NLF)组和肝功能异常(ABLF)组;2、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中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筛选:通过冰乙腈蛋白沉淀的方法对血清中代谢物进行提取,分别采用反相液相色谱(RPLC)和亲水性相互作用液相色谱(HILIC)两种分离模式进行色谱分离,并在电喷雾(ESI)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根据每种模式采集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判别分析(PCA-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内源性代谢物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变量重要性(VIP)≥1.0、模型与原始数据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p(corr)|)≥0.4以及两组样本间P<0.05进行差异性代谢物的筛选,并对筛选后的差异性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分析以匹配发生改变的代谢通路;3、VPA对小鼠肝脏胆汁酸谱的影响:C57B/6J雄性小鼠(体重20-22 g)每日灌胃250或500 mg/kg VPA溶液,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5 mL/kg),连续14天。通过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和H&E、油红O染色等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估VPA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基于HPLC-QTOF/MS的靶向胆汁酸谱检测技术对小鼠肝脏中18种胆汁酸进行定量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OPLS-DA等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VIP≥1.2进行差异性胆汁酸的初步筛选,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差异性胆汁酸进行组间差异分析。进一步对胆汁酸进行分类并做统计分析;4、VPA对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胆汁酸合成、转运和调节等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5、法尼酯X受体(FXR)在VPA肝毒性中的作用:不同浓度的VPA(0、1、2、5 mM)处理HepG2细胞24 h后,使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Immunoprecipitation等技术检测FXR、SHP、HDAC1、HDAC2、HDAC3以及乙酰化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利用FXR选择性激动剂GW4064(1μM)考察FXR的激动是否缓解VPA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1、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中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筛选:本研究共纳入23例服用VPA进行癫痫治疗的儿童患者,其中ABLF组13例,NLF组10例。通过PCA-DA分析,在不同的色谱系统和离子化模式下,ABLF和NLF两组患儿血清样品均明显区分,表明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代谢模式发生改变。通过单变量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最终得到25种差异性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显示,ABLF组患儿血清中脂肪酸通路、氨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尿素循环、胆汁酸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发生改变;2、VPA对小鼠肝脏胆汁酸谱的影响:(1)经过不同剂量VPA(250和500 mg/kg)处理小鼠14天后,VPA处理组小鼠血浆中总胆固醇和肝脏甘油三酯显着增加,而血浆中肝酶活性(ALT、AST和ALP)无显着性变化。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VPA处理组小鼠肝脏出现脂质累积;(2)根据热图和非监督性的PCA模型(3个主成分,R2X=0.944,R2Y=0.797)分析发现,三组小鼠肝脏胆汁酸谱明显区分,胆汁酸稳态受到干扰;与对照组相比,500 mg/kg组小鼠肝脏中绝大部分胆汁酸显着增加,并且500 mg/kg组小鼠胆汁酸谱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显着大于250 mg/kg组小鼠胆汁酸谱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3)进一步建立OPLS-DA模型(R2X=0.854,R2Y=0.706,Q2Y=0.549),R2Y和Q2提示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能较好,对胆汁酸数据进行200次置换检验后表明该模型未过度拟合;(4)根据VIP≥1.2筛选出与VPA肝毒性相关性较高的胆汁酸成分鹅脱氧胆酸(CDCA)和脱氧胆酸(DCA),经过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后,发现这两种胆汁酸呈VPA剂量依赖性增加,可能成为预测VPA肝毒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5)500 mg/kg组小鼠肝脏中总胆汁酸和非结合胆汁酸显着增加;3、VPA对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VPA处理组尤其是500 mg/kg组,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合成酶(CYP7A1、CYP8B1和CYP7B1)和转运体(BSEP和MRP2)的基因表达显着增加,而调节蛋白(FXR和SHP)的基因表达显着降低,氨基酸结合酶(BAAT和BACS)的基因表达无显着性变化;(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500 mg/kg组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合成酶(CYP7A1和CYP8B1)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氨基酸结合酶(BAAT和BACS)和调节蛋白(FXR和SHP)的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而转运体(BSEP和MRP2)的蛋白表达无显着性变化;4、FXR在VPA肝毒性中的作用:不同浓度的VPA(0、1、2、5mM)处理HepG2细胞24 h后,FXR、SHP和HDAC1-3的表达呈VPA浓度依赖性降低,蛋白质乙酰化水平增加,FXR选择性激动剂GW4064无法逆转VPA对FXR活性的抑制作用,并不能减轻VPA肝毒性。结论:1、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代谢模式发生改变,涉及脂肪酸通路、氨基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尿素循环、胆汁酸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其中胆汁酸稳态的干扰为首次发现;2、VPA通过影响胆汁酸的合成与结合进而干扰胆汁酸稳态,其中FXR介导的胆汁酸调节通路可能参与了VPA肝毒性的发生;3、通过GW4064激动FXR活性不能减轻VPA肝毒性,可能与FXR乙酰化修饰上调有关。
董微微[6](2019)在《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形态特征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上游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孕育着多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特有鱼类。长江上游也是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水能开发的重点,已建和拟建多座大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特别是特有鱼类产生严重影响。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与裸体异鳔鳅鮀(X.nudicorp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是异鳔鳅鮀属(Xenophysogobio)仅有的两个物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这两种鱼具有相近的形态特征和习性,如均为小型底栖鱼类、喜流水环境、产漂流性卵、基本重叠的分布区等,但也存在明显差异,如资源量大小、体表鳞片多寡等,是研究生物适应性良好的对象。三峡、向家坝及溪洛渡等水电站的建设,造成了异鳔鳅鮀和裸体异鳔鳅鮀生境的压缩和破碎,资源量显着下降。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收集、现场采样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异鳔鳅鮀和裸体异鳔鳅鮀分布格局历史和现状、形态特征和群体遗传等进行系统研究,旨在阐明这两种鱼的环境适应性差异及水利工程建设对其产生的潜在影响,为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渔获物和早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的分布区有重叠,但主要分布区存在差异。异鳔鳅鮀在长江上游江津至宜宾江段占有优势,裸体异鳔鳅鮀在金沙江下游的攀枝花至巧家江段更具优势。金沙江下游的平均水温显着低于长江上游江段,表明裸体异鳔鳅鮀更适应于低温环境。基于Maxent生态模型对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在末次冰盛期(22000年前)、中全新世(6000年前)、当前时期(1950-2000年的平均值)和未来时期(2050年)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重叠分布的长江上游是其共同的冰期避难所。2.选取25个形态特征,对异鳔鳅鮀和裸体异鳔鳅鮀的形态分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62尾样本发现裸体异鳔鳅鮀有4对须,第二对颏须长度在不同样本间存在差异,大多数样本第二对颏须约与第一对颏须长度等长。历史文献记载裸体异鳔鳅鮀共3对须,第二对颏须退化,仅个别标本可见遗迹。本研究调查结果与文献记载不一致。(2)PCA分析结果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种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分化,但有部分个体重叠。异鳔鳅鮀的群体间不存在明显的形态分化,但裸体异鳔鳅鮀的金沙江群体与长江群体出现形态分化。(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种间存在显着差异的形态指标为:眼径、眼后头长、胸鳍长、腹鳍长、臀鳍高长、背鳍高长、尾柄长、尾鳍长、头长、胸鳍前距、胸腹距、背吻距、背尾距、口角须长、第一对颏须长、第二对颏须长及第三对颏须长。裸体异鳔鳅鮀金沙江群体与长江群体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腹鳍长、背鳍基长、尾柄长、头长、胸鳍前距、腹鳍前距、眼间距和口角须长。3.采用线粒体DNA(Cyt b和D-loop)序列和微卫星DNA(SSR)等3种分子标记对异鳔鳅鮀和裸体异鳔鳅鮀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长江上游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均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金沙江下游裸体异鳔鳅鮀的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2)异鳔鳅鮀地理群体间不存在显着遗传分化,但基于Cyt b序列分析显示,异鳔鳅鮀存在同域分化现象。与之相比,裸体异鳔鳅鮀各群体间发生显着遗传分化。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裸体异鳔鳅鮀各群体分化符合距离隔离(Isolation by Distance,IBD)模型。(3)种群动态分析显示,异鳔鳅鮀和裸体异鳔鳅鮀的长江上游群体在晚更新世时期均发生了种群扩张事件,但裸体异鳔鳅鮀金沙江的群体未发生历史扩张事件。4.基于RAD-seq技术获得126,799个SNP位点,对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的群体结构和种群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异鳔鳅鮀遗传多样性略高于裸体异鳔鳅鮀,且两种鳅鮀间存在显着分化。裸体异鳔鳅鮀金沙江群体与长江群体存在显着遗传分化,与基于线粒体DNA和SSR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一致。(2)Structure分析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未发现种间基因渐渗现象;(3)基于PSMC进行种群动态分析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均在0.012 Ma开始出现种群扩张,但裸体异鳔鳅鮀的扩张速度低于异鳔鳅鮀,这可能是造成目前裸体异鳔鳅鮀资源量较低的原因之一。(4)GO注释结果显示,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种间的受选择位点主要与膜、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及对温度的应答等相关,这些受选择位点对响应温度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显示两物种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裸体异鳔鳅鮀金沙江群体与长江群体间的受选择性位点主要与膜、膜的组成成分和发育过程相关,显示其对温度的耐受程度存在差异。综上所述,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这两个近缘物种尽管在外形特征和习性上存在相同或相近之处,但在主要分布区、可量可数性状及遗传上存在明显差异,反应了它们局部适应性的差异。
张晓冬[7](2019)在《NIRS在炉甘石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主成分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炉甘石生品、伪品及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探索采用MIV优化的BP-ANN算法建立炉甘石所含ZnO含量的NIR快速测定模型。采用PLS算法建立煅炉甘石中氧化锌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模型,并探索炉甘石在煅制过程中终点判断的方法。实现对炉甘石、煅炉甘石的质量控制和对炉甘石煅烧过程的在线监控。方法:(1)采集炉甘石生品、伪品和炮制品的近红外图谱,每类样品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筛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建模谱段,分别建立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模型。(2)采集炉甘石样品的NIR光谱图,用FD法对光谱作预处理。以EDTA滴定法测得的炉甘石中氧化锌含量为参考值。采用K-S算法将样品划分为校正集和测试集。首先,对训练集样品,采用相关系数的平方(r2)-波数(σ)图初步筛选特征谱段,利用BP-ANN算法建立初步的炉甘石中氧化锌定量分析模型。再采用MIV算法对特征谱段再次优化。然后,以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对BP-ANN的隐含层节点数进行筛选。最后,得到测定炉甘石氧化锌含量的BP-ANN模型。(3)取8批不同大小、质地的水锌矿来源的炉甘石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煅烧。煅烧过程中测定ZnO含量、采集XRD图谱及近红外光谱,并对它们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PLS算法建立煅炉甘石中ZnO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模型。另外,对样品的XRD图谱变化规律进行总结,采用“K值”定量方法定义特征T值,当T值等于1时,炉甘石即煅烧完全。将样品的XRD特征T值与近红外光谱进行匹配,采用PLS算法建立预测T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1)光谱经一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的特征谱段为4 8004 000 cm-1,聚类模型的特征谱段为7 3007 000,4 8004 000cm-1。在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中,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4.34%;在聚类分析模型中,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6.23%。(2)所得到的测定炉甘石氧化锌含量的BP-ANN模型测定氧化锌含量范围为42.0569.98%,在内部交叉验证中RMSECV为1.66%,R2为95.75%,在外部验证中RMSEP为1.98%,R2为97.94%,RPD为6.11。(3)煅炉甘石氧化锌含量测定模型,其测定范围为41.1393.43%;训练集样品的内部交叉验证RMSECV为2.81%,验证集样品验证结果的R2值为94.93%、RMSEV值为3.09%,RPD值为4.52;预测集样品预测结果的R2值为97.75%、RMSEP值为1.89%,RPD值为6.44。T值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模型,内部交叉验证RMSECV为0.0721%,R2为96.01%,RPD为5.01;在外部验证中,RMSEP为0.0829%,R2为94.95%,RPD为4.64。由于模型对T值的预测准确率并不都是刚好100%,综合考虑模型对T等于1时预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及实验中的误差,本研究规定当T值在1.00±5%时即可判断炉甘石煅烧完全。结论:经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建立的炉甘石定性、定量模型效果均良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实现了炉甘石生品、伪品和炮制品的快速鉴别,炉甘石生品氧化锌含量的快速测定,煅炉甘石氧化锌含量的快速测定,和煅炉甘石煅烧程度的快速判断。为炉甘石及煅炉甘石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便、快捷、环保的方法,也为炉甘石煅烧加工过程提供了在线监控的新方法。
王丝丝[8](2019)在《考虑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特征提取及辨识》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伴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自身驾车利益(比如时间、空间)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致使道路上交通违法行为(例如近距离换道、频繁超车、不按规则让行等)屡见不鲜,甚者导致严重交通事故,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课题主要针对这类驾驶行为中的侵犯性驾驶行为展开研究,以期丰富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内容,为此类驾驶预警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查阅了国内外对侵犯性驾驶行为的研究资料,阐明了研究侵犯性驾驶行为的背景意义,综述了该驾驶行为的研究现状,系统了解了侵犯性驾驶行为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的研究不足,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其次,在广泛阅读、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目的,主要完成了适应侵犯性驾驶行为研究的驾驶倾向性问卷设计和判定。本次驾驶倾向性的判定是在研究分析侵犯性驾驶行为的产生机制和驾驶倾向性的外延内涵以及攻击性行为特点基础上,借鉴行为测量学中专家讨论、现场调查、信效度分析等手段完成。再次,完成侵犯性驾驶行为实验及多维数据预处理研究。首先通过实验获取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人生理-心理、车辆运行以及环境多维传感数据,然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算法,设计了多维传感器异常值检测模型,完成对传感数据异常值的剔除,为后续驾驶行为辨识模型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完成了实验数据的预处理。然后,完成对侵犯性驾驶行为的特征提取研究。首先对当前模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然后结合本研究对象的数据特点,针对简化数据维度和计算复杂度、提高后续辨识效率这一问题,建立了不同特征提取模型,对比验证、分析仿真结果,完成对不同驾驶倾向性驾驶员的侵犯性驾驶行为特征提取工作。最后,完成了驾驶行为辨识并为下一步预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初步思路。首先简述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研究、比较,然后基于神经网络基本模型利用Matlab工具和Python平台分别搭建了不同侵犯性驾驶行为深度神经网络辨识模型,最终完成对不同驾驶倾向性类型驾驶员的侵犯性驾驶行为识别,并提出了一种适应不同驾驶倾向性的精细化侵犯性驾驶行为预警系统初步思路。
刘文静[9](2018)在《基于大豆异黄酮特征的大豆产地溯源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重要粮食基地,其大豆具有质地优良,高油脂、高蛋白和高异黄酮等优点在国内市场和豆制品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黑龙江省品牌大豆面临质量安全和品牌真伪难辨等问题,使产地溯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寻找能够表征大豆产地来源的特征指标,是实现保护我省品牌大豆品质和产地溯源判别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2015年和2016年黑龙江省中的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和嫩江中储粮北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大豆样品进行异黄酮单体含量检测,利用方差、主成分、聚类、判别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筛选出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信息,研究其对大豆产地溯源的可行性,考察年份、产地、品种及其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的影响,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出有效的异黄酮单体溯源指标,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并进行验证,将大豆中的异黄酮单体特征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构建大豆异黄酮产地溯源数据库,达到对大豆产地溯源的目的。研究结果如下:1.改进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0.1%乙酸-水溶液和0.1%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0 mL/min。六种大豆异黄酮单体的线性范围为0.25μg/mL10.00μg/mL,决定系数R2≥0.9993,回收率的范围为99.62%114.00%,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0.96%7.99%。为后期产地溯源研究中检测大批量的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提供了技术支撑。2.对2015年黑龙江省不同产地的51份大豆样品中六种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进行检测,利用方差、主成分、聚类、判别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筛选出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指标,结果大豆产地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84.3%,对大豆产地判别具有良好的效果与应用价值。3.对2016年黑龙江省不同产地的76份大豆样品进行六种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的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大豆产地的正确判别率及交叉验证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98.7%,再次证明利用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指标进行产地溯源具有可行性且效果较好。4.考察产地、品种、年份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的影响,筛选出与产地直接相关的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指标,经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建立判别模型并进行验证判别分析,通过筛选出的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等3种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指标对大豆产地整体的正确判别率达81.1%,满足产地判别分析要求。5.通过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信息构建大豆产地溯源数据库并进行查询验证,结果表明,该数据库可有效地通过大豆异黄酮单体特征指标判别大豆的产地、年份以及品种,为后续完善大豆产地溯源研究提供参考。综上所述,利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判别模型及数据库可实现黑龙江大豆产地的溯源。可为今后利用大豆次生代谢物为特征指标,深入研究大豆产地、品种识别技术,溯源技术及召回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徐瑶[10](2018)在《黄帝陵古侧柏群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黄帝陵拥有我国覆盖面积最大、遗存数量最多的古侧柏群,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于探讨古树衰老机理及其表观遗传学特征,科学制定保护方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帝陵区古侧柏群为研究对象,利用SSR、ISSR和SRAP三种分子标记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并重点对轩辕庙院内19株古侧柏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中成功开发出24对SSR引物、另外分别筛选出7条ISSR多态性引物和33对SRAP多态性引物。其中24对SSR标记的平均多态性电泳条带数为2.333;7条多态性ISSR标记在轩辕庙19株古侧柏中共扩增出85条条带(含多态性条带69条,占81.18%);采用33对多态性SRAP标记对轩辕庙19株古侧柏进行电泳分析共检测到649条带(含多态性条带545,占83.98%),以上结果表明筛选出的SSR、ISSR和SRAP多态性引物均可有效地应用于后续侧柏遗传关系的研究。2.利用24对SSR标记对黄帝陵不同树龄侧柏居群进行遗传差异研究,其结果表明,黄帝陵古侧柏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24),同时表明黄帝陵古侧柏具有高于幼龄侧柏(50年左右)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古侧柏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95%),即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轩辕庙19株古侧柏和2000年左右的古侧柏具有更高的遗传差异,其遗传变异范围高于幼龄侧柏(50年左右)和1000左右的侧柏,说明轩辕庙的19株古侧柏可能具有比其他年龄段侧柏更多的遗传信息。3.协表征矩阵和相似系数矩阵的Mantel检验结果发现,基于SSR、ISSR和SRAP标记的两个矩阵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777和0.828,表明SRAP标记是这三种标记中最为有效的,能更好的体现轩辕庙古侧柏之间的亲缘关系。三种标记整合在一起后获得的相关系数(0.820)与SRAP的结果(0.828)相近,高于利用SSR和ISSR标记获得的相关系数,表明将三种标记整合在一起所获得的聚类结果要优于单独使用SSR和ISSR的结果,同时也表明SRAP标记更适合探究轩辕庙19株古侧柏的遗传关系。SRAP标记检测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285和0.429;SRAP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这19株古侧柏大体划分为3个亚群,其中的两个亚群分别以黄帝手植柏和汉武帝挂甲柏为代表;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的聚类分析获得了与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相似的结果,与三种标记的整合结果也基本一致,均表明黄帝手植柏和汉武帝挂甲柏存在着较大差异的遗传背景和遗传信息。
二、Principal Component-Discrimin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incipal Component-Discrimin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小麦叶锈菌越夏区划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叶锈病概述 |
1.1.1 小麦叶锈病的流行规律 |
1.1.2 小麦叶锈病的分布与危害 |
1.1.3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 |
1.2 影响小麦叶锈病发生流行的气象因子 |
1.3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及其应用 |
1.3.1 地理信息系统 |
1.3.2 地统计学 |
1.3.3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应用 |
1.4 小麦叶锈菌的分子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1.4.1 RAPD分子标记技术 |
1.4.2 AFLP分子标记技术 |
1.4.3 SSR分子标记技术 |
1.4.4 SNP分子标记技术 |
1.4.5 IGS分子标记技术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温度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回归分析 |
2.2.2 其他气象因子的空间插值处理 |
2.2.3 越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叶锈菌群体温度敏感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叶锈菌越夏区划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小麦叶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SR位点扩增多态性分析 |
5.2.2 不同群体基因型分析 |
5.2.3 不同群体生殖方式分析 |
5.2.4 不同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
5.2.5 不同群体遗传差异性分析 |
5.2.6 不同群体遗传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颜色量化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谷芽、苍术质量快速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颜色量化技术建立谷芽与炒谷芽的外观颜色判别标准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前处理 |
2.2 浸出物测定 |
2.3 色差值的测定 |
2.4 谷芽与炒谷芽色差值与浸出物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5 谷芽与炒谷芽的颜色分析 |
2.6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颜色描述 |
3.2 颜色值与浸出物含量测定 |
3.3 颜色与浸出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 聚类分析与B-NN分析结果 |
3.5 谷芽与炒谷芽颜色标准的建立 |
4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颜色量化技术建立麸炒苍术颜色判别标准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2 统计分析软件 |
1.3 样品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颜色值的测定 |
2.2 苍术素含量测定 |
2.3 β-桉叶醇含量测定 |
2.4 不同火候炮制品颜色差异分析及最佳炮制火候颜色标准的建立 |
2.5 苍术颜色与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6 苍术颜色与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7 市场收集麸炒苍术火候判断及颜色和成分关联性验证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火候麸炒苍术的颜色值和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 |
3.2 不同火候麸炒苍术颜色数据统计分析 |
3.3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 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
3.5 市场收集麸炒苍术火候判断及颜色和成分关联性验证 |
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谷芽与炒谷芽鉴别模型及水分含量预测模型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前处理 |
2.2 水分测定 |
2.3 近红外光谱测定 |
2.4 谷芽和炒谷芽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
2.5 水分含量预测模型 |
2.6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水分 |
3.2 谷芽与炒谷芽近红外光谱采集 |
3.3 谷芽与炒谷芽近红外光谱定性鉴别模型 |
3.4 水分含量预测模型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麸炒苍术火候鉴别模型及苍术素、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材料 |
1.2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3 统计分析软件 |
2 实验方法 |
2.1 苍术素含量测定 |
2.2 β-桉叶醇含量测定 |
2.3 近红外光谱测定 |
2.4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不同火候麸炒苍术定性模型 |
2.5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苍术素和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 |
3 结果分析 |
3.1 各批麸炒苍术样品苍术素和β-桉叶醇含量测定结果 |
3.2 近红外光谱采集 |
3.3 定性模型 |
3.4 苍术素含量预测模型 |
3.5 β-桉叶醇含量预测模型 |
4 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的降维与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简介 |
1.2 旋转机械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简介 |
1.3 线性和非线性降维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线性降维方法 |
1.3.2 非线性降维方法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算法的基本原理简介 |
2.1 引言 |
2.2 经典降维方法的数学原理 |
2.2.1 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 |
2.2.2 线性判别分析 |
2.2.3 主成分分析 |
2.3 故障诊断中经典的分类器简介 |
2.3.1 KNN分类器 |
2.3.2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
2.3.3 BP神经网络分类器 |
2.4 讨论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进的D-t-SNE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降维方法 |
3.1 引言 |
3.2 算法原理简介 |
3.2.1 测地距离指标GD |
3.2.2 t-SNE算法原理 |
3.3 建立的D-t-SNE降维算法与流程 |
3.3.1 建立的D-t-SNE算法 |
3.3.2 参数对降维效果的影响作用分析 |
3.3.3 确定的降维效果评价指标 |
3.3.4 建立的D-t-SNE算法与故障诊断模型 |
3.4 实验验证情况 |
3.4.1 Iris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 |
3.4.2 轴承故障模拟实验的验证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的LPCDA算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基本原理简介 |
4.2.1 类间可分性判别 |
4.2.2 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 |
4.2.3 主成分计算 |
4.3 建立的降维算法LPCDA与应用流程 |
4.3.1 建立的LPCDA算法 |
4.3.2 算法的优点分析 |
4.3.3 参数的影响作用分析 |
4.3.4 降维效果评价指标 |
4.3.5 基于LPCDA算法的故障诊断应用流程 |
4.4 实例验证 |
4.4.1 Wine数据集的仿真实验情况 |
4.4.2 轴承故障模拟实验的验证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基于C#的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设计的故障诊断系统方案 |
5.3 开发的故障诊断系统 |
5.3.1 创建数据库 |
5.3.2 建立的故障诊断系统 |
5.4 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验证情况 |
5.4.1 实验方案 |
5.4.2 验证结果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4)榕江管鼻蝠分类地位有效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管鼻蝠属的研究现状 |
1.1.1 管鼻蝠属的物种分类厘定研究 |
1.1.2 水甫管鼻蝠新种的发现与研究 |
1.1.3 榕江管鼻蝠新种的发现与研究 |
1.2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概述 |
1.3 系统发育学分析在管鼻蝠物种厘定中的研究概述 |
1.4 微卫星标记在翼手目种群遗传结构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标本的采集 |
2.2 系统发育学分析 |
2.2.1 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数据分析 |
2.2.2 微卫星的扩增和数据分析 |
2.3 形态学测量与分析方法 |
2.4 超声波的录制及数据分析 |
2.5 毛色校正及毛色变化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分子数据分析结果 |
3.1.1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3.1.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3.1.3 种群遗传结构 |
3.1.4 种群历史动态 |
3.1.5 微卫星的扩增与数据分析结果 |
3.2 形态学分析结果 |
3.2.1 外部形态特征 |
3.2.2 头骨形态特征 |
3.3 超声波数据分析结果 |
3.4 毛色变化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Murina rongjiangensis的分类学修正 |
4.1.1 Murina rongjiangensis定种依据中存在的问题 |
4.1.2 对Murina rongjiangensis进行物种厘定 |
4.2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4.3 毛色变化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展望及创新点 |
6.1 研究展望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胆汁酸代谢的丙戊酸肝毒性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丙戊酸肝毒性机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对象及样本收集 |
2.2.2 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的基本信息 |
3.2 代谢组学数据质量评估 |
3.3 VPA致肝功能异常癫痫患儿血清代谢轮廓分析 |
3.4 差异性代谢通路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丙戊酸干扰胆汁酸稳态的相关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与给药方案 |
2.2.2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
2.2.3 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 |
2.2.4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2.2.5 HPLC-QTOF/MS方法检测小鼠肝脏胆汁酸谱 |
2.2.6 Real-time PCR |
2.2.7 Western Blot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VPA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 |
3.1.1 VPA对小鼠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2 VPA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 VPA对小鼠肝脏胆汁酸谱的影响 |
3.3 VPA对胆汁酸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VPA对胆汁酸调节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法尼酯X受体在丙戊酸肝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细胞复苏 |
2.2.3 细胞传代 |
2.2.4 细胞冻存 |
2.2.5 MTT法测定VPA对 HepG2 细胞的毒性作用 |
2.2.6 细胞内ALT、AST和总胆汁酸测定 |
2.2.7 细胞油红O染色 |
2.2.8 Real-time PCR |
2.2.9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 |
2.2.10 Western Blot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浓度VPA对 HepG2 细胞的影响 |
3.2 VPA对胆汁酸合成、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1 VPA对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2 VPA对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核受体FXR在 VPA肝毒性的作用 |
3.3.1 VPA对 HepG2 细胞内FXR表达的影响 |
3.3.2 激动FXR核受体对VPA肝毒性的影响 |
3.3.3 VPA对 HepG2 细胞内FXR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形态特征及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分布与生境 |
1.1.1 鱼类分布研究方法 |
1.1.2 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 |
1.2 形态特征 |
1.2.1 形态特征在分类中的应用 |
1.2.2 形态特征的适应进化 |
1.3 群体遗传学 |
1.3.1 分子标记 |
1.3.2 群体结构 |
1.3.3 种群历史 |
1.4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概述 |
1.4.1 分类地位 |
1.4.2 地理分布 |
1.4.3 生物学特征 |
1.4.4 资源量 |
1.4.5 群体遗传学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分布格局及适生区预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渔获物调查 |
2.2.2 早期资源调查 |
2.2.3 适生区预测 |
2.3 结果 |
2.3.1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历史调查状况 |
2.3.2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调查现状 |
2.3.3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适生区预测 |
2.4 讨论 |
2.4.1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分布范围 |
2.4.2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适生区预测 |
小结 第3章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形态分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种间可数性状差异 |
3.3.2 形态学指标正态分布检验 |
3.3.3 形态指标聚类分析 |
3.3.4 形态指标差异分析 |
3.4 讨论 |
3.4.1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种间可数性状差异 |
3.4.2 形态指标聚类分析 |
3.4.3 形态指标差异分析 |
小结 第4章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群体遗传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制 |
4.2.4 实验步骤 |
4.3 结果 |
4.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2 系统发育 |
4.3.3 遗传结构 |
4.3.4 分化时间估算 |
4.3.5 种群历史动态 |
4.3.6 物种界定 |
4.4 讨论 |
4.4.1 遗传多样性水平 |
4.4.2 群体遗传结构 |
4.4.3 种群历史 |
4.4.4 物种界定 |
小结 第5章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群体基因组学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本采集 |
5.2.2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
5.2.3 文库构建及RAD测序 |
5.2.4 原始数据质控和过滤 |
5.2.5 SNP检测 |
5.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基因组DNA质检 |
5.3.2 原始数据质控及SNP检测 |
5.3.3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4.1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
5.4.2 种群历史 |
5.4.3 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环境适应性探讨 |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保护建议 |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致谢 |
(7)NIRS在炉甘石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近红外主成分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鉴别炉甘石生品、伪品和炮制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近红外光谱采集 |
2.2 主成分判别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二章 MIV优化的BP-ANN算法建立炉甘石氧化锌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模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品及鉴别 |
2 方法 |
2.1 含量测定 |
2.2 近红外光谱采集 |
2.3 r~2-σ图优选特征谱段 |
2.4 BP-ANN模型 |
2.5 MIV算法 |
2.6 模型验证与评价 |
3 实验结果 |
3.1 样品的常规分析 |
3.2 近红外光谱图及预处理 |
3.3 样品集划分结果 |
3.4 r~2-σ图 |
3.5 建立BP-ANN |
3.6 模型优化 |
3.7 BP-ANN模型评价 |
4 讨论 |
第三章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炉甘石的煅烧加工工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样品 |
1.3 炉甘石煅烧工艺研究 |
1.4 采用PLS算法建立煅炉甘石中ZnO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 |
1.5 采用PLS算法建立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预测T值 |
2 实验结果 |
2.1 炉甘石充分煅烧前后XRD图谱对比 |
2.2 炉甘石样品煅烧过程中ZnO含量变化与XRD特征T值变化 |
2.3 炉甘石煅烧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 |
2.4 测定煅炉甘石ZnO含量的近红外模型 |
2.5 预测XRD特征T值的近红外模型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矿物药炉甘石的本草考证与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考虑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特征提取及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驾驶行为 |
1.2.2 侵犯性驾驶行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侵犯性驾驶研究总结 |
1.4 内容安排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驾驶倾向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驾驶倾向性 |
2.2.2 攻击性行为 |
2.2.3 特质愤怒 |
2.2.4 行为测量 |
2.2.5 信效度 |
2.3 问卷编制 |
2.3.1 内容收集 |
2.3.2 编制步骤 |
2.3.3 调查手段 |
2.4 驾驶倾向性判别结果及分析 |
2.4.1 内部一致性检验 |
2.4.2 外部一致性检验 |
2.4.3 驾驶倾向性判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车环境高维数据异常值检测研究 |
3.1 概述 |
3.2 相关理论 |
3.2.1 K-means聚类算法 |
3.2.2 人工蜂群算法 |
3.2.3 改进群智能算法 |
3.3 实验设计及指标标定 |
3.3.1 实验设计 |
3.3.2 指标标定 |
3.3.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4 人车环境多维数据异常值检测 |
3.4.1 异常点检测基本原理 |
3.4.2 算法验证 |
3.4.3 人车环境多维数据异常点检测 |
3.4.4 人车环境多维数据异常点检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侵犯性驾驶行为特征提取研究 |
4.1 概述 |
4.2 特征提取相关理论 |
4.2.1 主成分分析 |
4.2.2 线性判别分析 |
4.2.3 改进Fisher线性判别方法 |
4.3 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建立 |
4.3.1 主要思想 |
4.3.2 特征提取步骤 |
4.3.3 数据准备 |
4.4 特征提取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1 主成分分析 |
4.4.2 主成分判别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辨识研究 |
5.1 概述 |
5.2 神经网络相关算法 |
5.2.1 神经元模型 |
5.2.2 激活函数 |
5.2.3 神经元个数的确定 |
5.2.4 混淆矩阵 |
5.3 考虑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辨识建模分析 |
5.3.1 基于自适应改进BP神经网络的侵犯性驾驶行为辨识 |
5.3.2 基于LM深度神经网络的侵犯性驾驶行为辨识 |
5.4 考虑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预警系统设计基本思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其它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大豆异黄酮特征的大豆产地溯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的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2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检测技术 |
1.3.3 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溯源中的应用 |
1.3.4 数据库在溯源体系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六种异黄酮含量方法的改进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2 2015 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2016 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2.3.1 材料与仪器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2.4 2015 年和2016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2.4.1 材料与仪器 |
2.4.2 试验方法 |
2.4.3 数据处理 |
2.5 大豆异黄酮产地溯源数据库的构建 |
2.5.1 数据库构建方法 |
2.5.2 测试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六种异黄酮含量方法的改进 |
3.1.1 色谱条件的确立 |
3.1.2 混合标准品色谱图 |
3.1.3 方法的线性范围 |
3.1.4 精密度试验 |
3.1.5 定量限及检出限 |
3.1.6 稳定性试验 |
3.1.7 回收率试验 |
3.1.8 改进的方法与国标的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
3.2 2015 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3.2.1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差异分析 |
3.2.2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主成分分析 |
3.2.3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聚类分析 |
3.2.4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判别分析 |
3.2.5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验证判别分析 |
3.3 2016 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3.3.1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差异分析 |
3.3.2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主成分分析 |
3.3.3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聚类分析 |
3.3.4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判别分析 |
3.3.5 不同产地大豆异黄酮的验证判别分析 |
3.4 2015 年和2016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3.4.1 不同产地大豆中异黄酮单体和含量分析 |
3.4.2 不同品种大豆中异黄酮单体和含量分析 |
3.4.3 不同年份大豆中异黄酮单体和含量分析 |
3.4.4 产地、品种和年份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分析 |
3.4.5 与产地直接相关的异黄酮单体主成分分析 |
3.4.6 与产地直接相关的异黄酮单体聚类分析 |
3.4.7 与产地直接相关的异黄酮单体判别分析 |
3.4.8 与产地直接相关的异黄酮单体验证判别分析 |
3.5 大豆异黄酮产地溯源数据库的构建 |
3.5.1 用户登录测试 |
3.5.2 数据库操作测试 |
3.5.3 数据库查询验证 |
4 讨论 |
4.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六种异黄酮含量方法的改进 |
4.2 2015 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4.3 2016 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4.4 2015 年和2016年主产区大豆中异黄酮产地溯源研究 |
4.5 大豆异黄酮产地溯源数据库的构建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黄帝陵古侧柏群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古树研究进展 |
1.2.1 古树的定义 |
1.2.2 古树的特殊价值 |
1.2.3 古树相关研究进展 |
1.3 侧柏研究进展 |
1.3.1 侧柏相关研究进展 |
1.3.2 黄帝陵古侧柏研究进展及现有保护措施 |
1.4 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的研究进展 |
1.4.1 遗传多样性简介 |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1.4.3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1.1 取样地概况 |
2.1.2 取样古树与方法 |
2.1.3 分子标记方法 |
2.2 研究内容 |
2.2.1 黄帝陵不同树龄侧柏居群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
2.2.2 黄帝陵轩辕庙古侧柏的SSR、ISSR和SRAP分析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SSR、ISSR和SRAP多态性引物筛选与检验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与检验 |
3.1.2 I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与检验 |
3.1.3 SRAP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与检验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黄帝陵不同树龄侧柏居群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基于SSR标记的黄帝陵不同树龄侧柏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2 基于SSR标记的AMOVA变异分析 |
4.1.3 基于SSR标记的主坐标分析 |
4.1.4 基于SSR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 |
4.1.5 基于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黄帝陵轩辕庙古侧柏的SSR、ISSR和SRAP分析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轩辕庙古侧柏SSR多态性分析 |
5.1.2 轩辕庙古侧柏ISSR多态性分析 |
5.1.3 轩辕庙古侧柏SRAP多态性分析 |
5.1.4 轩辕庙古侧柏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5.1.5 轩辕庙古侧柏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5.1.6 轩辕庙古侧柏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
5.1.7 基于SSR、ISSR和SRAP标记的轩辕庙古侧柏聚类分析 |
5.1.8 基于SRAP标记的轩辕庙古侧柏主成分分析 |
5.1.9 基于SRAP标记的群体结构分析 |
5.1.10 基于SSR、ISSR和SRAP标记的轩辕庙古侧柏主成分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Principal Component-Discrimin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小麦叶锈菌越夏区划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 夏小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基于颜色量化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谷芽、苍术质量快速评价的方法学研究[D]. 雷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的降维与分类方法研究[D]. 薛勇.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榕江管鼻蝠分类地位有效性的探讨[D]. 黄正澜懿. 广州大学, 2020
- [5]基于胆汁酸代谢的丙戊酸肝毒性相关机制研究[D]. 陈亚南.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异鳔鳅鮀与裸体异鳔鳅鮀形态特征及群体遗传学研究[D]. 董微微. 西南大学, 2019
- [7]NIRS在炉甘石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晓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考虑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特征提取及辨识[D]. 王丝丝.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9]基于大豆异黄酮特征的大豆产地溯源研究[D]. 刘文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10]黄帝陵古侧柏群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研究[D]. 徐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