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21世纪的人类住区:健康城市及其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阳建强[2](2020)在《公共健康与安全视角下的老旧小区改造》文中提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突发事件给城市发展和安全健康再次敲响警钟。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生活单元,也是城市最脆弱的地区,急需我们回归居住环境的初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从公共安全与健康视角重新审视老旧小区改造。论文介绍了健康城市运动的缘起与发展,从生态、安全、方便、宜居等方面分析了居住环境公共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要素,剖析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人口密度高、老龄化化现象严重、人口构成复杂、市政公用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和环境质量恶劣等健康安全问题与隐患。最后,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理论,提出充分认识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公共健康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旧住宅的健康安全标准与性能和加强老旧小区的社区自治与管理等规划建议。
周波[3](2019)在《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促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我国城市也迎来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在历史挑战面前,城市家具智能化不足、文化匮乏、人性化缺失等发展现状已难以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家具已经到了急需变革的发展阶段。未来城市是怎么样的形态?未来城市家具又是什么样?我们如何面对当下城市家具的境遇?面对严峻的现实,传统设计理念与思路已难以应对今天城市发生的变化,也无法应答明天城市家具发展的诉求,更无法响应未来城市家具变化的趋势。本文以未来城市愿景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为研究主题,通过对5G、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西方以及国内未来城市理论的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的归纳;中国城市2035年总体规划蓝图的研究综合分析并建构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愿景。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家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剖析,总结出未来城市家具分阶段的发展愿景,即到2050年,高级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家具和2035年的智能城市家具两个发展阶段。在城市家具愿景构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当下的城市家具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具的概念并建构了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研究体系和理论模型,并论述其要素构成、内涵意义等内容。本文基于城市现代化的愿景,提出了城市家具现代化的概念,并指出城市家具现代化就是城市家具的智慧化。在设计理论体系的应用方面,本文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以人车出行系统为限定条件,以未来城市街道空间为场所界面,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此形成智慧城市家具应用体系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城市家具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近期“智慧街道”的营造须以共享单车为核心模块的“智慧家具带”建设为核心内容,远期通过“智慧微枢纽”这样的新型机器人城市家具来扮演“智慧街道”以及“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微型中心的角色。最后,本文分别以“技术智能”和“设计智慧”两个角度的实践案例来验证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此类智慧城市家具研究文献稀少,本文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吴婕[4](2015)在《健康导向下的住区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的提升,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公众健康不断遭受威胁,民众苦不堪言。80年代健康城市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健康观念的认知,人们意识到健康问题不局限于医疗卫生领域,更多的受到周围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这些环境影响要素才是威胁公众健康的根源。城市建成环境的健康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只有营造健康城市环境,引导公众健康行为,才能有效提升公众健康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阵痛。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攀升,人车路权分配不公问题凸显,然而慢行系统建设滞后,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健康城市发展。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和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构建高品质城市生活,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在健康城市、低碳交通的引导下,慢行系统建设在我国各地逐步推广。目前在我国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方面,针对慢行系统综合评价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慢行系统环境健康性的评价,尚缺乏由理论上升至可操作层面的途径。因此,慢行系统综合评价亟待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健康、健康城市、慢行系统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构建健康导向下的住区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健康城市、慢行系统理论发展概况,归纳总结出相关规划策略、实践方法、评价指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住区慢行系统的健康影响要素,并根据人们对慢行系统物质健康要素和精神健康要素的需求,归纳出健康导向下的住区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主要由慢行交通环境、慢行设施环境、慢行景观环境、慢行安全性环境、慢行舒适性环境和慢行交往性环境等六方面构成,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与原则,并通过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确立了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并据此方法总结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通过评价指标的选取、筛选与修正,确定最终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评价准则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与量化,提出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科学的权重分配,并给出综合评分方法与分级标准,最终完成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最后,运用健康导向下的住区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万科城市花园的慢行系统健康性进行评价,以此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据此对慢行系统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陈菲然[5](2013)在《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初探 ——以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城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走上了快车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然而,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开发,其物质空间的诸多不健康因素逐渐显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利益的诱导下,园区开发商、入驻企业往往以牺牲城市空间质量和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政府部门为博取政绩在园区规划设计阶段贪大求全、开发建设阶段急功近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纵然创造了“值得骄傲”的建设速度和经济收益奇迹,但其以牺牲空间质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和政府政绩的行为有违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原则,不利于产业经济与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并且会严重影响园区企业职工和居民的身心健康。本论文试图引入健康城市规划相关理论,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功能配置与布局、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慢行交通体系、公共交通体系以及园区景观绿化等方面,结合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城市设计项目的实证研究,构建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计策略。论文希望能以城市物质空间设计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软、硬件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引导园区企业职工和居民养成健康的工作、生活模式。全文共分为六个主体章节,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缘起,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健康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逻辑模式。第二章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及产业群体的行为特征的阐述,从功能配置和空间形态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第三章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般性设计方法为基础,总结了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存在的诸多不健康因素,并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健康因素形成的深层社会与经济原因。第四章引述健康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健康城市应具有的品质特征,并提出健康城市规划的关键健康目标和实施途径。第五章结合健康城市规划理论,从园区功能配置与布局、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与绿化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慢行交通体系、公共交通体系、景观环境与建筑空间等方面构建新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计策略,指出健康城市规划理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计的普适性引导。第六章以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城市设计项目作为实证案例,探讨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计策略在具体园区城市设计项目中运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语总结本文的核心内容与要点,并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赵强[6](2012)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健康”、“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逻辑方式,针对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分析健康、生态、社区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健康生态社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治疗良药”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社区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概况,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架、指标项内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不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为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客观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与“社区疾病”有关的城市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社区,立足于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充分挖掘了各层级指标之间和同层级内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按照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的方法,创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数学模型,为社区决策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客观、实用的基础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详细介绍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案例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社区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单卓然,张衔春,黄亚平[7](2012)在《健康城市系统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文中研究说明健康城市系统理论研究是指导健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健康城市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缺乏系统性、共识性分析框架、属性研究滞后等问题。研究阐明了健康城市的五大系统—健康政治、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系统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关系,重点解读了健康城市的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提出基于政策、产业、文化、科技及空间形态等层面的促进手段。
左长安[8](2010)在《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BD作为一个高度集聚的空间形态,是一个人工非自律生态系统,在发展进程中一直是一个生态挑战与绿色探索相结合的过程。论文借鉴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原理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在绿色视野下分析当代CBD的生态发展趋势与挑战,解析绿色CBD概念模型及特征,探讨了CBD绿色发展关注的核心问题、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探索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实现CBD可持续发展。借鉴CBD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生态学原理,建构一个绿色视野下的CBD研究模型,在分析其生态特征、运行机制与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当代信息社会下,CBD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其绿色规划原理与方法。(第二章、第三章)在绿色视野下CBD的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包括:基于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设计——通过土地与空间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低碳交通体系的建构,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水资源、垃圾废弃物的循环和新能源的利用,并利用信息技术对CBD资源能源利用进行模拟,促进CBD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并提高利用效率(第四章);基于环境品质与健康宜居的规划设计——在高效集约的状态下,通过空间形态规划,塑造健康宜居的CBD微观气候与生态绿化系统,促进并提倡健康的出行、生活与工作方式(第五章);基于经济、社会、文化活力的规划设计——在效率和高品质的环境下,通过提升CBD空间经济效益完善经济功能与绿色转型等提升经济活力,通过促进人际交往的公共空间形态与时间规划等保障社会活力,通过延续文化结构塑造信心社会下的地域特征等延续文化活力(第六章);基于综合防灾减灾的规划——通过CBD灾害特征与挑战,提出分析CBD空间规划的综合防灾减灾策略(第七章)。并介绍天津大学与卡迪夫大学联合进的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CBD的绿色规划与评估体系研究(第八章)。
孙俊桥[9](2010)在《走向新文脉主义》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中的矛盾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割断历史文脉的“建设性破坏”、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的“千城一面”现象、顾此失彼的城市新旧协调问题、不顾文脉和建成环境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所引发的短期效应等,其实质都是对城市文脉和城市文化的忽视所致。这些日趋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城市的整体危机(环境、特色、文化危机…),从而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并在理论研究上表现为新形势下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新的科学方法的探索,力图在从建筑文脉扩展到城市文脉,意在新世纪时代用新文脉主义针对城市整体特色危机的解脱提供一种途径和方法。新文脉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城市文脉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特色的高度概括,它见证城市历史、代表城市现在、指引城市未来。也是城市精神的高度凝练。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鲜活的城市文化正逐渐成为彰显城市地域特色和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文脉主义理论的核心主体是建筑文脉及城市文脉,因此,对文脉进行研究有利于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城市建设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核心价值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应强调本土的、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对文脉现代化的弘扬,新文脉主义是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和城市特色的最高表现。它既是对城市文化过去的反思和总结,又是现在城市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探索和创造,并且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的方向和希望。从建筑文脉走向城市文脉的新文脉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做了如下创新工作:一、论文从分析各种文脉现象入手,对新文脉主义的构成作了高度的梳理和概括,重新对文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诠释,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文脉切片”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此模型分析了新文脉主义的主要特征;同时,针对城市的重要功能以及核心价值取向,对新文脉主义理论的构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二、论文从文化学、社会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对文脉的关系体,如历史脉络、地理文化观、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归纳,对影响文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探索性地提出“文脉切片”理论模型,结合文化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文脉演化机制,来模拟分析文脉的典型运动过程,从而在深层次上总结出文脉的运行规律,在构建新文脉主义的理论框架方面做了一些启发性的工作。三、城市特色本质在于建筑和城市文脉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论文鲜明地提出以城市文脉的传承、弘扬与可持续发展来彰显城市特色。文脉的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休戚相关,以文脉思想来统领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创新性的思路,也是新文脉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论文仔细梳理了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宪章、宣言、公约等,总结了国际国内文脉保护经验,提炼了蕴含于其中的文脉精髓,对于提升文脉的法制地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四、新文脉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理论构建和其生命力的要求,也是维护城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其理论价值更体现在实际运用上。论文针对这一目的,创新性地提出了实现新文脉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四条基本原则——“提炼内涵精粹、发掘文化内涵、开发活力基因、激励有机更新”和三条主要途径——“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新旧文脉合体、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以此指导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矛盾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旧城改造问题、城市新旧协调问题、城市新区规划和新建筑创作问题。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主线: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新文脉主义秉承《北京宪章》精神,倡导文化多元、维护文化多样性,坚持走现代建筑地域化和地域建筑现代化之路,以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地域城市特色;以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弘扬为手段,倡导形式追随文脉的设计思路,在城市建设中生态与文态并重,从而达到人居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进程、以及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的现实要求下,提升新文脉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的战略价值和地位,不仅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种种问题和矛盾的理论钥匙,更是和谐城市构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刘志波,黄倩[10](2008)在《健康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资阳市沱江东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性的、突出的城市问题,而由WHO倡导的健康城市运动,正是旨在寻求这一问题的整体化解决。健康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健康城市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括,阐述了健康城市规划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最后以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规划为例,对健康城市的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了框架性分析。
二、面向21世纪的人类住区:健康城市及其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的人类住区:健康城市及其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公共健康与安全视角下的老旧小区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健康城市运动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阶段(1987-1992年) |
第二阶段(1993-1997年) |
第三阶段(1998-2002年) |
第四阶段(2003-2008年) |
居住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的基本要素 |
生态 |
安全 |
方便 |
宜居 |
老旧小区存在的健康安全问题与隐患 |
建筑老化严重,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低下 |
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生命线存在危险 |
生活服务设施难以保障,公共活动空间不足 |
人口构成复杂,存在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
针对老旧小区公共健康安全的改造规划建议 |
充分认识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
加强公共健康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 |
提高旧住宅的健康安全标准与性能 |
加强老旧小区的社区自治与管理 |
(3)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
三、城市家具自我更新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历史 |
三、问题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认知 |
第一节 智慧城市研究 |
一、智慧城市界定 |
二、智慧城市沿革 |
三、智慧城市内涵 |
四、未来城市概述 |
第二节 城市家具研究 |
一、城市家具界定 |
二、城市家具概述 |
三、城市家具现状 |
第二章 新技术与未来智慧城市 |
第一节 5G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5G基本概述 |
二、5G与物联网 |
三、5G与智慧城市 |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人工智能基本概况 |
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 |
三、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 |
第三节 城市大脑是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 |
一、城市大脑发展概况 |
二、城市大脑的交通应用 |
三、城市大脑的开创意义 |
第四节 智能机器人与未来智慧城市 |
一、智能机器人技术概述 |
二、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城市应用 |
三、智能机器人的城市家具应用 |
第三章 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一节 未来城市理论研究 |
一、未来城市理论启蒙 |
二、未来城市理论发展 |
三、未来城市理论高潮 |
四、国内未来城市理论 |
五、未来城市最新研究 |
第二节 智慧城市实践研究 |
一、IBM的智慧城市实践 |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智慧城市实践 |
三、国内智慧城市实践 |
第三节 未来城市愿景 |
一、未来城市研究思辨 |
二、我国智慧城市问题 |
三、国家城市发展规划 |
四、未来智慧城市愿景 |
第四章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一节 城市家具新气象 |
一、智能城市家具概念分析 |
二、智能城市家具分类研究 |
三、智能城市家具案例赏析 |
第二节 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一、城市家具的生存现状 |
二、未来城市与未来城市家具 |
三、未来城市家具愿景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城市家具愿景 |
一、机器人城市家具愿景 |
二、“无人”城市家具愿景 |
三、“共享”城市家具愿景 |
第五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系统 |
第一节 “人”--行为主体研究 |
一、“人”的系统定位 |
二、人类学与设计人类学 |
三、受众人群的身心因素 |
四、社会弱势群体研究 |
第二节 “事”--人车出行系统 |
一、人车出行系统概述 |
二、人车出行系统分类 |
三、人车出行系统分析 |
四、未来人车出行愿景 |
第三节 “场”--城市街道空间 |
一、街道空间基本概述 |
二、街道空间分类研究 |
三、街道空间要素分析 |
四、未来街道空间形态 |
第四节 “物”--智慧城市家具 |
一、智慧城市家具概念界定 |
二、城市家具现代化理念剖析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理论模型 |
第五节 造“境”--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研究 |
一、造“境”--未来城市美学研究 |
二、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应用模型 |
三、智慧城市家具设计体系策略研究 |
四、共享单车“智慧家具带”设计策略 |
五、智能集约化“智慧路灯杆”设计策略 |
六、无人共享化“智慧微枢纽”设计策略 |
第六章 智慧城市家具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智能自行车城市级分布式能源共享系统 |
一、公共自行车面临的困境 |
二、新型跨界系统破解困局 |
三、系统构成与要素建构 |
四、新型跨界系统研究展望 |
第二节 地埋式垃圾箱系统研究 |
一、需求分析与切入点 |
二、垃圾收运系统简析 |
三、基础调研与设计要素 |
四、具体方案设计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4)健康导向下的住区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问题与公众健康矛盾的凸显 |
1.1.2 健康城市发展的紧迫性 |
1.1.3 构建健康慢行系统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解析 |
1.3.1 健康城市 |
1.3.2 慢行系统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健康城市研究 |
2.1.2 慢行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健康城市研究 |
2.2.2 慢行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3 慢行系统评价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 慢行系统的健康影响要素研究 |
3.1 人的健康与慢行系统健康的关系 |
3.1.1 人的健康依赖慢行环境健康 |
3.1.2 健康慢行环境促进人的健康 |
3.2 健康影响要素的内容 |
3.2.1 物质健康要素 |
3.2.2 精神健康要素 |
3.3 健康影响要素关系模型 |
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2 评价方法的介绍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
4.5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5.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4.5.2 初选评价指标 |
4.5.3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
4.6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
4.6.1 结构特征 |
4.6.2 构建思路 |
4.6.4 总体架构 |
5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量化及赋权 |
5.1 评价指标的分析计算 |
5.1.1 慢行交通环境指标 |
5.1.2 慢行设施环境指标 |
5.1.3 慢行景观环境指标 |
5.1.4 慢行安全性环境指标 |
5.1.5 慢行舒适性环境指标 |
5.1.6 慢行交往性环境指标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1 构造判断矩阵 |
5.2.2 一致性检验 |
5.2.3 权重结果 |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1 评价标准 |
5.3.2 评价结果 |
6 实证研究 |
6.1 武汉万科城市花园住区概况 |
6.2 武汉万科城市花园慢行系统健康性评价 |
6.2.1 指标值的获取与处理 |
6.2.2 指标的评分 |
6.2.3 综合评价 |
6.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1.1 慢行系统健康影响要素的确定 |
7.1.2 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万科城市花园慢行系统健康性评价与分析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初探 ——以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趋势 |
1.1.2 世界范围内掀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热潮 |
1.1.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
1.1.4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定义 |
1.4 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1.4.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1.4.2 健康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1.4.3 结论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计的基础研究 |
2.1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产业特征 |
2.1.1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产业行为划分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产业群体特点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产业特征 |
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位选择研究 |
2.2.1 园区的区位选择 |
2.2.2 园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2.3 高新技园的功能配置术产业 |
2.3.1 园区的功能分区 |
2.3.2 园区的功能组织 |
2.4 高新技术产业园城市空间设计 |
2.4.1 交通系统设计 |
2.4.2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2.4.3 空间界面设计 |
2.4.4 空间组织设计 |
2.4.5 景观环境设计 |
2.5 建筑单体的意象设计 |
2.5.1 建筑风格的“高技派”特征 |
2.5.2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
2.6 本章小结 |
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计的不健康因素及其形成原因研究 |
3.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健康因素凸显 |
3.1.1 物质空间的不健康因素 |
3.1.2 非物质空间的不健康因素 |
3.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健康因素的形成原因 |
3.2.1 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的误区与空白 |
3.2.2 社会大众对园区健康问题的忽视 |
3.2.3 园区建设过程中的不健康现象 |
3.3 本章小结 |
4 健康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的引介与研究 |
4.1 健康城市的基本理论 |
4.1.1 健康城市的理论基础 |
4.1.2 健康城市应具有的品质特征 |
4.2 健康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
4.2.1 健康城市规划的起源 |
4.2.2 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现状研究 |
4.3 健康城市规划的关键健康目标 |
4.4 健康城市规划的实施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
5.1 功能配置与布局的设计策略 |
5.2 园区交通体系设计策略 |
5.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
5.4 园区公共开敞空间与绿化系统设计策略 |
5.4.1 园区公共开敞空间设计策略 |
5.4.2 园区绿化系统设计策略 |
5.5 景观环境与建筑方面的设计策略 |
5.5.1 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
5.5.2 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
5.5.3 建筑细部及节能技术设计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太阳能新城城市设计实践研究 |
6.1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的背景 |
6.1.1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趋势 |
6.1.2 “新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
6.1.3 “新城”的产业行为 |
6.2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的基地背景 |
6.2.1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的区位选择 |
6.2.2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基地现状 |
6.3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设计理念与设计目标 |
6.3.1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设计理念 |
6.3.2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设计目标 |
6.4 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用地规模与功能配置 |
6.4.1 “新城”用地规模 |
6.4.2 “新城”功能配置 |
6.4.3 “新城”功能布局特征及其健康意义 |
6.5 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规划构思与整体布局 |
6.5.1 “新城”布局的基本原则 |
6.5.2 空间布局设计策略 |
6.5.3 “新城”整体布局的健康意义 |
6.6 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新城”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
6.6.1 “新城”交通体系设计策略及其健康意义 |
6.6.2 “新城”公共设施设计策略及其健康意义 |
6.6.3 “新城”公共开敞空间设计策略及其健康意义 |
6.6.4 “新城”绿化系统设计策略及其健康意义 |
6.7 建筑及景观环境设计 |
6.7.1 结合太阳能产业特性的建筑设计 |
6.7.2 景观环境设计策略及其健康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气候变化 |
1.2.2 城市环境恶化 |
1.2.3 人体机能弱化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
1.4.1 健康、生态、社区、健康生态社区概念界定 |
1.4.2 健康生态社区内涵、基本特征 |
1.4.3 与健康生态社区相关的典型社区概念和内涵辨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跨学科与跨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4 文献分析、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价值观的演进及城市“社区病”诊断 |
2.1 前工业文明:服从自然 |
2.1.1 西方朴素生态价值观 |
2.1.2 中国朴素自然观 |
2.2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
2.2.1 空想社会主义 |
2.2.2 城市美化运动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现代主义对自然的关注 |
2.2.5 邻里单元 |
2.2.6 《雅典宪章》 |
2.3 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 |
2.3.1 绿色运动和增长的极限 |
2.3.2 新城市主义运动 |
2.3.3 精明增长 |
2.3.4 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
2.4 多维生态价值观构成因素 |
2.4.1 生态平衡 |
2.4.2 经济发展 |
2.4.3 社会公平 |
2.4.4 健康宜居 |
2.5 城市“社区病”诊断 |
2.5.1 社区的伪生态绿色外表 |
2.5.2 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不完善 |
2.5.3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不足 |
2.5.4 环境污染及保护 |
2.5.5 社区地域性特征缺失 |
2.5.6 缺乏人文关怀和公众参与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 |
3.1 指标体系定义、构建意义和分类 |
3.1.1 指标、指标体系的定义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3.1.3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类型 |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3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3.1 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2 加拿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3 上海、苏州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4.1 生态城市概述 |
3.4.2 中新天津生态城 |
3.4.3 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 |
3.4.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
3.4.5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Masdar City in Abu Dhabi) |
3.4.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
3.4.7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1 英国 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
4.1.2 美国 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
4.2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
4.2.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
4.2.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
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4.2.5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要点(2010 版)》 |
4.2.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4.2.7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
4.3 国内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
4.3.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指标项分类比较 |
4.3.3 启示与优化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制定思路 |
5.1.1 既有指标体系构成方法总结 |
5.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引入 |
5.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
5.2.1 技术路线 |
5.2.2 评价模型 |
5.3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构建步骤 |
5.3.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
5.3.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
5.4 健康生态社区的评价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4.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与指标项系统 |
5.4.3 指标权重计算 |
5.4.4 指标测评函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为例 |
6.1 中新社区概况 |
6.1.1 社区现状概述 |
6.1.2 建设条件分析 |
6.1.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6.1.4 用地功能规划 |
6.1.5 道路交通规划 |
6.1.6 绿化及开放空间布局 |
6.1.7 水资源规划 |
6.1.8 能源利用规划 |
6.1.9 防灾规划 |
6.1.10 社区特色设计 |
6.2 中新社区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6.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
6.2.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
6.3 中新社区各参评项权重的确定 |
6.4 中新社区指标体系测评 |
6.4.1 根据门槛条件筛选指标项 |
6.4.2 指标项的量化赋值 |
6.4.3 中新社区评价结果综述 |
6.5 中新社区测评结果评价和分析 |
6.5.1 中新社区的总体趋势 |
6.5.2 中新社区的优势领域 |
6.5.3 中新社区的可提升领域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探索价值 |
7.1.1 国内外城市、社区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 |
7.1.2 多住区、多城市案例、多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2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
7.2.1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
7.2.2 生态、社会、经济、健康相融合的指标体系 |
7.3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健康城市系统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健康城市研究述评 |
1.1 政策管理层面的相关研究 |
1.2 规划及建设层面的相关研究 |
1.3 现状研究问题分析 |
2 健康城市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关系 |
2.1 健康城市系统的组成及内涵 |
2.1.1 健康政治系统 |
2.1.2 健康产业系统 |
2.1.3 健康文化系统 |
2.1.4 健康科技系统 |
2.1.5 健康空间系统 |
2.2 健康城市系统的结构关系 |
3 健康城市系统的双重属性 |
3.1 健康城市系统的保障性 |
3.1.1 政治保障—政治稳定, 科学发展 |
3.1.2 产业保障—门类合理, 过程清洁 |
3.1.3 文化保障—延续文化, 传承特色 |
3.1.4 科技保障—预测准确, 农业健康 |
3.1.5 空间保障—生态环境无害, 行为安全稳定 |
3.2 健康城市系统的促进性 |
3.2.1 政治促进—协调合作, 优化健康服务 |
3.2.2 产业促进—优化空间, 打造产业网络 |
3.2.3 文化促进—树立品牌, 加强体系建构 |
3.2.4 科技促进—资源再生, 循环开发利用 |
3.2.5 空间促进—环境质量升级, 行为良性循环 |
4 结语 |
(8)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0.2 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述评 |
0.3 研究原则与基本方法 |
0.4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0.4.1、创新点 |
0.4.2、研究框架 |
第一章、当代CBD 的绿色发展与规划设计理论 |
1.1、CBD 的历史沿革与绿色发展趋势 |
1.1.1、国外CBD 的历史沿革 |
1.1.2、国内CBD 的发展历程 |
1.1.3、当代CBD 绿色发展趋势 |
1.2、当代CBD 的特征与生态挑战 |
1.2.1、普遍特征 |
1.2.2、我国CBD 特征 |
1.2.3、当代CBD 面临的生态挑战 |
1.2.4、生态环境挑战的实质 |
1.3、CBD 的研究理论 |
1.3.1、人类生态学的CBD 与城市结构研究 |
1.3.2、CBD 内部结构与定界研究 |
1.3.3、零售业对CBD 影响研究 |
1.3.4、CBD 内部问题与生态研究 |
1.4、20-21 世纪CBD 城市设计中的绿色倾向 |
1.4.1、与“绿色探索”相伴的CBD 发展史 |
1.4.2、20 世纪初,将自然引入CBD,追求健康生活 |
1.4.3、50-70 年代,未来主义的绿色思想与生态设计萌芽 |
1.4.4、80 年代后,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及整体环境观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绿色视野下CBD 研究模型与特征 |
2.1、绿色视野下CBD 的研究模型 |
2.1.1、绿色理论对研究视野的影响 |
2.1.2、绿色视野下CBD 研究视角 |
2.1.3、绿色视野下CBD 的内涵 |
2.1.4、绿色视野下CBD 的内涵解析 |
2.2、绿色视野下CBD 的生态特征 |
2.2.1、生态系统特征 |
2.2.2、复合生态特征 |
2.3、绿色视野下CBD 的运行机制 |
2.3.1、绿色视野下CBD 运行状态 |
2.3.2、绿色视野下CBD 运行机制 |
2.3.3、绿色视野下CBD 运行结构 |
2.4、绿色视野下CBD 的核心问题 |
2.4.1、高度积聚条件下的有机均衡状态 |
2.4.2、快速发展环境中的持续最佳模式 |
2.4.3、高污染风险下的节能环保机制 |
2.4.4、极限效率状态下的人性与公平 |
2.5、绿色视野下CBD 的综合评价 |
2.5.1、当代规划与建筑评估体系介绍 |
2.5.2、基于CBD 特征的综合绿色评价 |
2.5.3、绿色视野下CBD 的定位与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绿色视野下CBD 可持续分析与规划方法 |
3.1、绿色视野下CBD 可持续性分析 |
3.1.1、基于效率与生态足迹的绿色分析 |
3.1.2、收入与库兹涅兹曲线的绿色分析 |
3.1.3、基于技术发展过程性的绿色分析 |
3.1.4、基于生活质量的社会接纳性分析 |
3.2、绿色视野下CBD 规划设计原理 |
3.2.1、生态视野下CBD 空间利用规律 |
3.2.2、绿色视野下CBD 生态规划原理 |
3.2.3、绿色视野下CBD 规划设计原则 |
3.3、绿色视野下CBD 规划设计方法 |
3.3.1、基于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设计 |
3.3.2、基于环境品质与居民健康的的规划设计 |
3.3.3、基于社会、经济、文化活力的规划设计 |
3.3.4、基于CBD 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规划设计 |
3.4、信息社会对CBD 绿色规划的影响 |
3.4.1、信息技术对CBD 绿色规划的影响 |
3.4.2、信息美学对CBD 绿色规划的影响 |
3.4.3、信息经济对CBD 绿色规划的影响 |
3.4.4、信息生活对CBD 绿色规划的影响 |
3.4.5、信息手段对CBD 设计方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基于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的绿色规划设计 |
4.1、CBD 能源资源集约利用规划设计核心问题 |
4.2、土地与空间资源的绿色利用规划 |
4.2.1、追求空间效率的立体规划 |
4.2.2、高度聚集形态的有机均衡 |
4.2.3、弹性与适应性的规划原则 |
4.3、 CBD 低碳交通体系绿色规划设计 |
4.3.1、CBD 交通特征与生态挑战 |
4.3.2、绿色交通模式的选择 |
4.3.3、高效立体的绿色交通规划 |
4.3.4、基于绿色交通的CBD 形态规划 |
4.4、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
4.4.1、CBD 形态与建筑独特的能耗特征 |
4.4.2、CBD 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
4.5、其他资源能源的集约循环利用规划 |
4.5.1、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
4.5.2、垃圾与废弃物处理 |
4.5.3、新型能源的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基于环境品质与宜居健康的绿色规划设计 |
5.1、CBD 健康宜居环境规划核心问题 |
5.1.1、健康与舒适度的相关研究 |
5.1.2、CBD 健康宜居环境规划的核心 |
5.2、基于健康宜居微观气候的CBD 规划设计 |
5.2.1、避免大气与噪声污染的规划 |
5.2.2、舒适阳光环境与缓解热岛的规划 |
5.2.3、CBD 风环境与空间形态规划 |
5.3、CBD 生态绿化系统规划设计 |
5.3.1、CBD 绿化系统的作用与挑战 |
5.3.2、CBD 绿化系统的有机构成元素 |
5.3.3、CBD 绿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 |
5.3.4、CBD 绿化系统的生态规划设计 |
5.4、基于健康生活工作方式的CBD 规划设计 |
5.4.1、增加日常运动的规划设计 |
5.4.2、增加精神愉悦的规划设计 |
5.4.3、增加日常交往的规划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基于经济、社会、文化活力的绿色规划设计 |
6.1、多样性与当代CBD 活力相关研究 |
6.1.1、CBD 活力的组成与关系 |
6.1.2、多样复合空间与活力的相关研究 |
6.1.3、塑造CBD 活力的绿色方法与原则 |
6.2、诱发经济活力的绿色CBD 规划设计 |
6.2.1、当代CBD 经济活力的挑战与核心问题 |
6.2.2、提升CBD 经济空间效益 |
6.2.3、信息经济下的绿色转变 |
6.2.4、合理推进CBD 的开发规划 |
6.2.5、发展CBD 消费空间功能 |
6.3、促进社会活力的绿色CBD 规划设计 |
6.3.1.、CBD 社会活力挑战与绿色核心问题 |
6.3.2、促进活力的CBD 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
6.3.3、CBD 活力的时间连续性与空间外部性 |
6.3.4、公众参与的CBD 公共空间规划 |
6.4、保持文化活力的绿色CBD 规划设计 |
6.4.1、有机延续CBD 传统文化结构 |
6.4.2、CBD 地域文化特色发扬塑造 |
6.4.3、CBD 多元文化的的有机融合 |
6.4.4、发挥CBD 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基于综合防灾减灾的绿色CBD 规划设计 |
7.1、CBD 灾害特征分析 |
7.2、CBD 规划设计中防灾减灾的挑战 |
7.2.1、易受灾元素难于设防,尤其是新致灾源与次生灾害 |
7.2.2、应急疏散的组织困难 |
7.2.3、安全容量过载,尤其是避难场所严重不足 |
7.3、CBD 规划设计中的防灾救灾对策 |
7.3.1、重点元素为“防灾主体”的“自防自救”理念 |
7.3.2、“平灾结合”的复合空间结构设计 |
7.3.3、公众参与的防灾规划体系与危机管理 |
7.3.4、信息网络平台与生命线系统的综合防灾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天津于家堡绿色CBD 规划及评估体系研究 |
8.1、基于地区生态适宜性的土地开发 |
8.2、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资源利用 |
8.3、基于经济社会承载力的活力营造 |
8.4、基于绿色高效的交通体系建构 |
8.5、基于综合防灾的安全系统建构 |
8.6、基于EEP 模型的能源资源利用评价 |
8.7、景观绿化设计及控制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走向新文脉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图片索引 |
1 绪论 |
1.1 城市文脉的提出 |
1.1.1 文脉的缘起与借用 |
1.1.2 文脉的传入与影响 |
1.2 文脉研究概述 |
1.2.1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 |
1.2.2 国内的研究与认识 |
1.3 文脉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方法 |
1.3.1 文脉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文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方法 |
2 文脉意识的觉醒 |
2.1 文脉意识的扩展 |
2.1.1 文脉:语言学与建筑学的释义 |
2.1.2 从建筑文脉到城市文脉 |
2.2 城市文脉危机 |
2.2.1 “千城一面”现象导致城市形象严重趋同 |
2.2.2 大行其道的“非理性设计”导致城市文化的衰落 |
2.2.3 “建设性破坏”造成城市记忆缺失 |
2.2.4 “功能至上”造成城市人本精神的丧失 |
2.3 走向新文脉主义 |
2.3.1 文脉——城市文明之根系 |
2.3.2 文脉观念的更新 |
2.3.3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 |
3 新文脉主义理念要义 |
3.1 文脉的内涵外延 |
3.1.1 文脉的内涵意义 |
3.1.2 文脉的外延认识 |
3.2 文脉的表现形态 |
3.2.1 文脉的显型表达 |
3.2.2 文脉的隐型表达 |
3.3 文脉的主要特征 |
3.3.1 原真性与变异性 |
3.3.2 时代性与多元性 |
3.3.3 整体性与有机性 |
3.3.4 动态性和连续性 |
3.3.5 表征性与内涵性 |
3.4 文脉的功能作用 |
3.4.1 识别功能 |
3.4.2 定位功能 |
3.4.3 发展功能 |
3.5 文脉的价值取向 |
3.5.1 展示历史价值 |
3.5.2 彰显精神价值 |
3.5.3 提升品质价值 |
3.5.4 强化创新价值 |
4 文脉关系与演化 |
4.1 文脉与史脉 |
4.1.1 文脉与建筑思潮和建筑流派 |
4.1.2 历史文化的积淀 |
4.1.3 史脉的价值评价 |
4.2 文脉与地脉 |
4.2.1 地理环境的文化观念 |
4.2.2 地域文化的现代意义 |
4.3 文脉与人脉 |
4.3.1 人本主义与人文资源 |
4.3.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
4.4 文脉与社会生活 |
4.4.1 社会变化与文脉的活跃性 |
4.4.2 生活习俗与文脉的丰富性 |
4.4.3 文脉的民族性 |
4.5 文脉的演化机制 |
4.5.1 演化机制的模拟 |
4.5.2 文脉的延续 |
4.5.3 文脉的断裂 |
4.5.4 文脉的错位 |
4.5.5 文脉的取代 |
4.5.6 文脉的融合 |
5 城市特色的文脉战略 |
5.1 城市文脉与城市特色 |
5.1.1 城市文化规划的战略定位 |
5.1.2 城市特色本质在于城市文脉 |
5.2 城市文脉的战略价值 |
5.2.1 城市故事是文脉价值的生动再现 |
5.2.2 城市个性是文脉可识别性的具体表达 |
5.2.3 城市文脉促进城市文态的健康发展 |
5.3 城市文脉战略价值的实现 |
5.3.1 文脉追求的城市文化意境 |
5.3.2 城市个性特色的文脉追求 |
5.3.3 城市新旧关系的艺术处理 |
5.3.4 城市文脉构建中的公共文化的强化 |
6 文化遗产保护的文脉统领 |
6.1 文脉的法制地位 |
6.1.1 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 |
6.1.2 文脉社会价值的法律提升 |
6.1.3 保护宪章的文脉精髓 |
6.1.4 文脉观升值的展现 |
6.2 国际文脉保护经验 |
6.2.1 欧美国家城市文脉保护与发展 |
6.2.2 日本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发展 |
6.2.3 发展中国家文脉的保护与发展 |
6.3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
6.3.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
6.3.2 以文脉思想深化保护制度建设 |
6.3.3 走出文化遗产保护的误区 |
6.4 建立旧城保护与改造的新文脉机制 |
6.4.1 旧城改造的反思─文脉的失落 |
6.4.2 以文脉理论指导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
7 文脉回归与可持续发展 |
7.1 城市文化反思与文脉回归 |
7.1.1 文化反思与软实力论 |
7.1.2 文脉理论的回归 |
7.2 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
7.2.1 可持续发展观与人居议程中的人本主义 |
7.2.2 文化遗产与文脉传承是人居环境的内涵要素 |
7.2.3 中国城市文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时代精神 |
7.3 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7.3.1 提炼内涵精粹 |
7.3.2 发掘文化内涵 |
7.3.3 开发活力基因 |
7.3.4 激励有机更新 |
7.4 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 |
7.4.1 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 |
7.4.2 提升城市文脉对城市规划的战略价值 |
7.4.3 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 |
8 新文脉主义前景展望 |
8.1 城市文化主导城市发展方向 |
8.1.1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之探索 |
8.1.2 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畅想(生态文脉城市) |
8.2 新世纪建筑的文脉走向 |
8.2.1 《北京宪章》的理论贡献 |
8.2.2 人居环境与城市建筑永恒的文脉追求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10)健康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资阳市沱江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康城市的含义 |
1.1 健康观念的转变 |
2 健康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2.1 健康城市规划的内涵 |
2.2 健康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
3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规划 |
3.1 规划区域背景 |
3.2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规划 |
3.2.1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规划理念和规划目标 |
3.2.2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
3.2.3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3.2.4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
3.2.5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
3.2.6 资阳市沱江东区的健康城市防灾规划 |
四、面向21世纪的人类住区:健康城市及其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公共健康与安全视角下的老旧小区改造[J]. 阳建强. 北京规划建设, 2020(02)
- [3]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 周波.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4]健康导向下的住区慢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吴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5]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初探 ——以宣化太阳能产业新城城市设计为例[D]. 陈菲然. 重庆大学, 2013(03)
- [6]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赵强. 天津大学, 2012(06)
- [7]健康城市系统双重属性:保障性与促进性[J]. 单卓然,张衔春,黄亚平. 规划师, 2012(04)
- [8]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 左长安. 天津大学, 2010(10)
- [9]走向新文脉主义[D]. 孙俊桥. 重庆大学, 2010(03)
- [10]健康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资阳市沱江东区为例[J]. 刘志波,黄倩.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