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简讯(论文文献综述)
裴世东[1](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张力[2](2019)在《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钟山一直是南京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其所在东郊之于南京的意义不仅限于人文、自然景观,而早已成为文化礼制、风水堪舆、地理政治的焦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神圣与权利的象征。在南京长达两千多年的城建史中,东郊纪念性场所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人文资源。论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近代史料的研究,梳理出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进历程;并通过分析堪舆古籍中有关钟山风水的记述,结合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证析,得出其成为以陵墓为主的纪念性空间的历史渊源。同时,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最新公开的《中山陵档案》,试图呈现东郊最主要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从设计筹备到施工建造再到运营维护的整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原始图纸、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政令规范等大量档案文献的交叉引证,推导出吕彦直在设计中山陵时的构思和形式来源;并通过对原始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直观呈现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材料结构逻辑和内部构造做法,揭示了作为传统复兴式建筑代表的中山陵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建筑学意义。最后,通过对道路、规划、绿化、市政等陵园建设各阶段制度性文献的分析,论文从宏观层面上展现了东郊纪念性场所空间形态从近代到现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试图通过中山陵园营建过程的分析,呈现出近代营造制度诞生并趋于成熟的过程。通过对珍贵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论文为之后研究中山陵以及近代建筑的学者提供了便利。并尝试通过对中山陵的客观分析,予以当代建筑营造一种历史性启示,为传统建筑形式于当代的复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张光润[3](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刘守祺[4](2002)在《上海市地质学会2001年工作回顾及2002年主要工作任务》文中认为 2001年工作回顾 上海市地质学会于2000年5月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重点是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把学会的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放在第一位,并以此推动学会各项工作,为学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1年学会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定好学会工作的位
顾小芸[5](2000)在《《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简讯》文中研究指明
吴立[6](2013)在《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洋钟桥、天门石家河古城谭家岭和三房湾等遗址构成了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较为完整的考古地层年代序列,是含有中全新世晚期古洪水灾变事件信息和丰富测年材料的典型考古遗址,具备了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条件。通过对这三处中全新世晚期典型遗址古洪水事件考古地层学和年代学、孢粉、锆石微形态、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等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结合研究区现代洪水沉积物特征指标的对比分析、文化遗址数量变化、时空分布、地层堆积特征、区域遗址变动情况及江汉平原众多中全新世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年代学数据、地貌高程、古洪水层埋深和文化层厚度等资料的统计,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与人类文明演进的互动响应关系进行系统的环境考古研究,以揭示该区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年代、特征过程、发生的环境背景与东亚季风降水变化的关系,并弄清古洪水事件对新石器时代各期文化和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钟桥遗址地层中第5层、第7层和第10层三个自然淤积层为三期古洪水沉积层;谭家岭遗址地层中第9层石家河文化早期淤积层是一种与古洪水有关大体经过较弱水动力搬运过程(物源较近)的湖沼相沉积层;三房湾遗址地层底部的第14层黄灰色土为古洪水沉积物,第15层灰色淤泥亦可能经历过洪水的影响,特别是其上部层位,而第13层青灰色淤泥应属湖沼相沉积,可能经历过流速较为缓和、有一定水面范围的浅水湖沼环境。其判别的主要依据有:①遗址古洪水层与该区现代洪水层沉积物在粒度分布频率曲线以及其它粒度参数特征方面的相似性;②古洪水层与现代洪水层磁化率值均较低,而文化层较高;③古洪水层与现代洪水层在锆石微形态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多为半浑圆状或浑圆柱状,有些已由四方双锥形被磨至近浑圆状,表明均有被流水长途搬运后留下的磨圆特征;④古洪水层的Rb/Sr值均高于文化层:⑤古洪水层的Cu含量较低,而文化层偏高;⑥与遗址的文化层相比,古洪水层所含孢粉总量比较少,经常出现水生草本和藻类,且有孢粉的远源再沉积现象,突出表现为古洪水层中松属和柏科等含量较高,可能为远距离搬运(流水或风力搬运)再沉积在新的堆积体中。2)结合江汉平原三个典型考古遗址文化地层对比,根据AMS14C和OSL测年结果以及考古器物断代,钟桥遗址在4800~4597cal.aBP之间、4479-4367cal. a BP之间和4168-3850cal. a BP之间分别出现三次古洪水事件;三房湾遗址古洪水事件发生在4913~4600cal.aBP之间。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众多文化遗址典型古洪水沉积层时代对比表明,屈家岭文化中晚期(4900~4600cal.aBP)和石家河文化末期至夏代(4100~3800cal.aBP)两次特大洪水事件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非常普遍。从106个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7000~3000cal.aBP考古遗址的文化层14C年代数据树轮校正结果和12个释光年代数据来看,4900-4600cal.a BP和4100~3800cal.aBP古洪水事件期与5000-3500cal. a BP考古遗址出现频数最低的两个时期相一致,这也相互映证了洪水发生年代的结论。3)地貌与古水文过程分析表明,钟桥遗址地层中古洪水层所反映的洪水规模至少应当与中-大洪水规模相当;三个古洪水事件沉积层可能并非由长江荆江段干流洪水直接泛滥沉积形成,应是由长江干流洪水涨水顶托冲入古扬水通道泛滥覆盖遗址所在区域而堆积形成的洪积物。天门谭家岭遗址与三房湾遗址所在的石家河古城区域现今仍属于汉江罗汉寺灌区的中心位置,因此,三房湾遗址地层底部存在的两期古洪水沉积层与史前时代汉江洪水的关系密切。对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发生规律、机制及其气候环境背景的进一步分析,其结果反映出5000-3000a BP气候干湿波动最大,但总体向干旱化趋势发展,本区中全新世主要的旱涝灾害、降温气候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段里,尤其是在5000-4500a BP及4000a BP前后的时段气候表现得尤其不稳定,江汉湖群也处于不稳定或持续变动期,这与屈家岭文化中晚期(4900~4600cal.a BP)和石家河文化末期至夏代(4100~3800cal.a BP)两次古洪水事件相对应,江汉平原地区5000~3000cal.a BP异常洪水事件发生与全新世大暖期后期气候逐渐恶化过程在发生时间上相吻合,表明这两次古洪水事件与气候环境变化驱动的江汉平原湖群扩张存在一定联系。4)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屈家岭文化至西周时期考古遗址总体上高程分布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这个时段中间存在两个遗址高程增加速度较快的时期,在屈家岭文化晚期以及石家河文化晚期与夏朝时期遗址高程的增加可能预示洪水位的提高。因此,在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遗址高程变化与古洪水事件、湖面变化三者间的关系是相一致的,即从屈家岭文化早期到晚期、从石家河文化晚期到夏朝时期由于洪水事件发生与湖面扩张而使这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高程增加。屈家岭文化早期江汉湖群已开始扩张,由于气候适宜且稳定,洪涝灾害较少,人类因稻作农业生产发展的刺激而在以平原低地为主的地方生活:屈家岭文化晚期发生了分布范围较广的特大洪水事件,湖泊扩大,人类居住地仅限于地势较高的岗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屈家岭文化末期至石家河文化中期湖群萎缩,遗址重新出现在低地平原;石家河文化晚期以后又进入了4000a BP前后的异常洪水事件期,湖群再次扩张,人类再次从低地平原迁出向高海拔区分布。夏朝时期整个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仅剩10处遗址,且均分布在海拔50m以上地区,表明该时期确实经历过显着的特大洪水事件,受洪水影响人类只能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生存。5)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因人口增加和稻作农业发展刺激人类活动向地势低平的江汉平原腹地持续扩展,而至石家河文化晚期江湖水位的波动上升引起洪患加剧,人类所面对的洪水威胁也越来越大,这种社会发展过程和环境变化过程特别是古水文过程的矛盾在石家河文化末期已特别突出,这是导致该区石家河文化最终走向衰落和灭亡的主要原因。具有全球意义的4000a BP前后气候异常引起的特大洪水事件,以及石家河文化末期该地区内部或同中原以及其它地区间的冲突,都加速了石家河文化的崩溃。夏商周文明与石家河文化已属于不同渊源的社会团体,彼此之间不能衔接。日本学者认为4000cal.a BP前后欧亚大陆广泛发生的夏季风减弱与气候干旱事件导致新石器时代末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衰落。本文的研究则表明,ca4000cal. a BP气候异常引起的特大洪水事件是长江中游区石家河文化消亡的重要环境因素。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史前洪水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终结和国家兴起的社会影响一直是历史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大多数的讨论都是基于早期青铜时代流传下来的着名神话“大禹治水”。这些洪水事件的可靠地质年代学及沉积学证据十分缺乏。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可靠年代的大洪水沉积记录增加了我们关于4000cal.a BP前后气候事件中国季风区短尺度快速气候变化的认识,同时也提供了可靠的大禹时代史前洪水证据来说明其对中国新石器文化衰落和青铜时代国家兴起的社会影响。
刘敏[7](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贡小雷[8](2010)在《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被拆除;而旧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率或再利用率很低,相关研究更显缺乏,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以循环经济为背景,力求建立一套旧材料再利用的方法技术体系,达到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促进发展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建筑生命周期循环系统,列举国内外循环利用的政策法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案例归纳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经济分析等研究方法。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1)回顾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论述我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体系、模数制度、材料搭配等方面的优势和节俭朴素的传统思想;归纳国内外目前旧材料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思想、经济、美学等因素。2)相关技术研究包括建筑拆除技术、材料加工技术和再利用设计方法;各项技术紧密联系,其中建筑拆解是技术体系中的难点。3)以中国建筑存量模型为工具,预测未来我国建筑拆除量及产生的旧材料宏观经济价值;强调自然资本的重要意义,提出广义商品价值的概念;而且,旧材料承载时代的历史信息,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文章最后,对旧材料再利用未来的研究方向及产业化道路提出了设想。通过本文的论述,首次对国内旧材料再利用课题进行了专项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补充,旨在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建筑生命周期循环系统的建立,扩展了建筑生命周期方法,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揭示了建筑要素运转的规律,为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颜家安[9](2006)在《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有专家断言;中国自然环境仍处于整体不断恶化之中。 海南岛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据调查,海南岛西汉前森林覆盖率约达90%,明清以来就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近100年来下降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本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已降至25.5%,1964年降至18.19%,1987年再降至7.2%,1999年仅为4%;在1956年至1999年的43年间,本岛还丧失了80%的珊瑚礁,红树林也由解放初期15万亩,下降到1982年的7.2万亩。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分布区域不断缩小,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旨在描述和阐释海南岛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的变迁过程、原因及其生态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新理念:创建海南生态特区。研究的空间范围是海南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植物和动物的变迁。时间上溯到第四纪全新世初(本岛第一个人类活动遗址三亚落笔洞,14C年代为10642±207aBP)。大尺度的时间似乎更能说明生态环境变迁的来龙去脉。 作为研究视角,动植物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生物环境中,人是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首当其冲的对象,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标志。海南岛生态环境近百年来变化最大、最快的就是动植物环境。 作为研究客体,海南岛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海南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其次,海南岛整个地形是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生态系统结构层次较为分明且结构完整,自成体系。第三,海南岛开发较迟,其生态结构的系统性尚未溃散,演变的连续性亦有规律可寻。 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大自然遗产,海南岛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南岛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今天的,也是明天的宝贵财富。它栖息着为数众多的生物种类,保存了难以替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和生物进化的果实。研究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阐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乃至世界正在消失的热带雨林的抢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南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生态示范省,海南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国内其他省生态建设乃至国际社会具有重
陈建斌[10](2006)在《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响应试验与灾变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广西南宁膨胀土为研究对象,以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响应分析和灾变机理为研究目的,通过室内膨胀土试验、现场膨胀土边坡响应试验、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数值分析,较为全面地演示了在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响应的演化规律,并分析了膨胀土边坡灾变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取了以室内土水特征曲线为标准、控制吸力的预先脱湿的备样方法,探讨了干湿循环对膨胀土强度参数和变形模量的影响规律,认为膨胀土在反复干湿条件下其强度和变形模量具有衰减性,并建立了反映干湿循环效应的抗剪强度公式和变形模量公式;通过对比不同尺寸三轴试样所得强度参数,认为裂隙性膨胀土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在等体积应力作用下非饱和膨胀土土体变形和含水量随吸力呈线性变化规律;2.在具有典型膨胀土广泛分布的广西南宁地区建立了缓坡、陡坡与坡面种草3种类型膨胀土边坡的原位监测系统,采用6参数小型气象站、土壤含水量TDR系统、重力烘干法、温度传感器、测斜管、沉降板和双环渗透仪,跟踪测试了边坡变形、含水量、温度等随气候变化的演化规律;认为降雨是引起膨胀土边坡灾变的最直接的外在气候因素,而蒸发效应是灾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由于蒸发所产生的土体裂隙是灾变发生的内在原因;采用现场测试数据建立了径流量经验公式和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变形的经验性预测模型;3.基于考虑热湿耦合的非等温流方程,结合不同的蒸发计算模型,建立了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分析大气蒸发效应对非饱和土吸力的影响程度,认为该模型比传统采用非饱和土等温流和潜在蒸发量的方法更具有合理性;在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中加入了植物的根部水分提取和蒸腾作用,以及考虑了由于水分变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行为;并对控制蒸发量、土体吸力和变形计算的多个参数(气象因子、土性参数和植物生理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认为气象参数中净辐射量和风速的影响最明显,而水力和热力等土性参数影响有限,叶面积指数LAI和根深是控制有植被覆盖土体的水量和变形的关键生理参数;4.在室内膨胀土试验和膨胀土边坡现场试验基础之上,结合试验现场所埋设的测斜管,测求了测斜管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通过有限元和极限平衡法计算
二、《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简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1)《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创新性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观点创新 |
1.5 论文章节安排与架构 |
1.5.1 章节安排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及其自然风水观于地形学上的证析 |
2.1 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的时空演变 |
2.2 择址钟山所体现出的自然风水观浅议 |
2.2.1 择钟山之钟灵毓秀 |
2.2.2 寻钟山之风水龙脉 |
2.2.3 顺地势以臻自然天成 |
2.3 东郊纪念性场所地理气候模拟分析 |
2.3.1 钟山地貌水系形态模拟 |
2.3.2 钟山地区气候概况分析 |
2.4 其自然风水观于现代地形学研究方法上的证析 |
2.4.1 风水理论中有关“气”的朴素科学观 |
2.4.2 关于“风”的模拟分析 |
2.4.3 关于“水”的因素分析 |
2.4.4 日照和植被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陵作为权力的象征性及其唤醒民族的精神性 |
3.1 中山陵:权力铸造的现代中国之九鼎 |
3.1.1 权力一统的符号化建构 |
3.1.2 继承遗志的政治性工程 |
3.2 革故鼎新:孙中山现代中国理想之容器 |
3.2.1 革去故——择址钟山的历史深意 |
3.2.2 鼎取新——孙中山革命理念之现代容器 |
3.3 超越物质性的民族复兴式纪念碑 |
3.3.1 民族解放的精神图腾 |
3.3.2 民权争取的社会基石 |
3.3.3 唤醒民心的精神殿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继承与批判:中山陵形式问题探析 |
4.1 不同时期中山陵形式问题探讨的差异性 |
4.1.1 方案竞赛阶段对中山陵形式的判断 |
4.1.2 工程完工后时人对中山陵样式的评价 |
4.1.3 当代学者对中山陵形式的分析 |
4.1.4 档案史料公开为中山陵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4.2 业主的需求和参赛者的构思 |
4.2.1 国民党内部的最初构思 |
4.2.2 业主对陵墓形式的具体要求 |
4.2.3 建筑师关于陵墓的方案构思 |
4.3 关于中山陵形式的两个关键问题释疑 |
4.3.1 “警钟”是刻意而为或是对清陵形态模仿之偶合 |
4.3.2 祭堂是中西合璧的混搭或是东方色彩的折衷主义式拼贴 |
4.4 对帝陵形制的批判性继承表达出的国族认同和体制先进 |
4.4.1 空间序列的适应性继承与纪念场所的开放式建构 |
4.4.2 民族图腾的选择性保留与装饰构件的去神权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体西用:中山陵建造技术研究 |
5.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发生和发展 |
5.2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
5.2.1 祭堂建造材料汇总 |
5.2.2 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3 非结构性材料研究 |
5.2.4 小结 |
5.3 中山陵结构体系研究 |
5.3.1 钢夯结构与土木结构于力学模型上的异同 |
5.3.2 基础结构研究 |
5.3.3 梁柱及屋架结构研究 |
5.3.4 小结 |
5.4 中山陵细部构造研究 |
5.4.1 屋面及吊顶构造研究 |
5.4.2 檐部及墙身构造研究 |
5.4.3 广场道路及给排水护坡构造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山陵园营造制度研究 |
6.1 近代建筑师的权责与义务 |
6.1.1 合同约定之权责 |
6.1.2 造价概算的编制 |
6.1.3 工程监督和控制 |
6.2 招投标制度及工程规范研究 |
6.2.1 招投标的制度化研究 |
6.2.2 工程规范的制度化研究 |
6.3 纪念陵园园区规划及管理制度研究 |
6.3.1 陵园园区规划研究 |
6.3.2 森林培育和园艺规划研究 |
6.3.3 陵园保护修缮和归档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的创新性 |
7.1.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7.1.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1.3 研究结论的创新 |
7.2 研究的启示性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1.书籍专着 |
2.学位论文 |
3.期刊论文 |
4.会议论文集 |
5.资料汇编、报刊及其他 |
二、中山陵档案目录 |
1.葬事筹备分册 |
2.陵园管理(上)分册 |
3.陵园管理(下)分册 |
4.陵墓及纪念工程分册 |
5.陵墓建筑图纸分册 |
(3)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上海市地质学会2001年工作回顾及2002年主要工作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2001年工作回顾 |
一、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定好学会工作的位 |
二、拓展学会职能 |
1、分担政府主管部门部分管理职能 |
2、主动承担政府课题工作 |
三、学术交流活动 |
1、国际地面沉降学术交流、研讨会 |
2、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 |
四、专业委员会工作情况 |
五、科普工作 |
1、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普工作 |
2、开展地球日活动 |
3、调整《上海地质》办刊方针 |
4、编撰科普小手册 |
六、人才举荐工作 |
2002年主要工作任务 |
一、工作思路 |
二、主要工作任务 |
1、筹办2002年上海国际工博会科技论坛地质分论坛 |
2、争取承办2002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 |
3、组织好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庆典活动 |
4、继续开展地学科研、调查、咨询项目工作 |
三、坚持探索,积极推进新的工作 |
1、探索学术交流和科普工作的新思路 |
2、扩大和改善与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渠道 |
3、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 |
(6)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际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历史与进展 |
1.2.2 考古地层学与环境考古地层学的关系 |
1.2.3 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
1.2.4 江汉平原古洪水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过程与工作量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环境和考古地层剖面选择 |
2.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1.5 水文 |
2.2 区域古文化发展概况 |
2.2.1 城背溪文化(8500~7000 a BP) |
2.2.2 大溪文化(6500~5100 a BP) |
2.2.3 边畈文化(6900~5900 a BP) |
2.2.4 油子岭文化(5900~5100 a BP) |
2.2.5 屈家岭文化(5100~4600 a BP) |
2.2.6 石家河文化(4600~3900 a BP) |
2.3 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剖面选择和采样 |
2.3.1 沙洋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 |
2.3.2 石家河-谭家岭遗址TJL-T0620削面 |
2.3.3 石家河-三房湾遗址SFW-T1610剖面 |
第三章 环境代用指标意义与实验方法 |
3.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1.1 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
3.1.2 粒度分析的实验方法 |
3.2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2.1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
3.2.2 磁化率测定的实验方法 |
3.3 锆石微形态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3.1 锆石微形态的环境指示意义 |
3.3.2 锆石矿物提取与微形态鉴定实验方法 #S6 |
3.4 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4.1 化学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3.4.2 化学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实验方法 |
3.5 孢粉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5.1 孢粉的环境指示意义 |
3.5.2 孢粉分析的实验方法 |
3.6 总有机碳和总氮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6.1 总有机碳和总氮的环境指示意义 |
3.6.2 总有机碳和总氮测定的实验方法 |
3.7 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实验方法 |
3.7.1 有机碳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3.7.2 有机碳同位素索测定的实验方法 |
第四章 古洪水沉积特征与判别考古地层分析 |
4.1 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 |
4.1.1 粒度 |
4.1.2 磁化率 |
4.1.3 锆石微形态 |
4.1.4 Rb/Sr及Cu化学元素含量 |
4.1.5 孢子花粉组合特征 |
4.2 谭家岭遗址TJL-T0620剖面 |
4.2.1 粒度 |
4.2.2 磁化率 |
4.2.3 锆石微形态 |
4.3 三房湾遗址SFW-T1610剖面 |
4.3.1 粒度 |
4.3.2 磁化率 |
4.3.3 锆石微形态 |
第五章 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年代分析 |
5.1 加速器质谱碳十四(AMS~(14)C)年代分析 |
5.1.1 钟桥遗址文化层与古洪水事件的AMS~(14)C断代 |
5.1.2 谭家岭遗址文化层界定及其~(14)C年代序列 |
5.1.3 三房湾遗址文化层与古洪水事件的AMS~(14)C断代 |
5.2 光释光(OSL)年代分析 |
5.3 剖面地层与古洪水事件年代综合对比 |
第六章 江汉平原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地层记录 |
6.1 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孢粉鉴定结果及其环境考古意义 |
6.1.1 孢粉鉴定结果 |
6.1.2 环境考古意义分析 |
6.2 钟桥遗址ZQ-T0405剖面元素记录的人类活动与环境信息 |
6.2.1 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元素含量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6.3 谭家岭遗址TJL-T0620剖面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记录 |
6.3.1 孢粉鉴定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6.3.2 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记录讨论 |
6.4 三房湾遗址SFW-T1620剖面环境演变的地球化学记录 |
6.4.1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及其环境意义 |
6.4.2 不同层位环境演变阶段的地球化学记录 |
6.5 荆州JZ-2010河湖相沉积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干湿变化 |
6.5.1 荆州江北农场JZ-2010河湖相沉积剖面概述 |
6.5.2 荆州江北农场JZ-2010河湖相沉积剖面的环境干湿变化记录 |
6.6 沔阳M1河湖相沉积记录的全新世古环境演化 |
6.6.1 沔阳M1孔概述及其沉积特征 |
6.6.2 沔阳M1河湖相沉积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 |
6.7 长湖地区孢粉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
6.7.1 长湖地区钻孔的孢粉资料 |
6.7.2 长湖湖泊钻孔的孢粉分析 |
第七章 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成因及其对江汉平原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影响 |
7.1 古洪水事件成因分析 |
7.1.1 地貌与古水文过程 |
7.1.2 古洪水事件对环境演变的响应 |
7.1.3 大气环流模式与季风雨带移动变化 |
7.2 古洪水事件与环境演变对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影响 |
7.2.1 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考古遗址分布特征 |
7.2.2 遗址高程变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
7.2.3 中全新世江汉平原古洪水事件与环境演变对文化遗址分布的影响 |
7.2.4 江汉平原4000 a BP前后文化兴衰与古洪水事件的关系探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8.2.1 创新点 |
8.2.2 存在问题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基础理论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公众参与 |
2.1.2 建筑遗产 |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应对策略 |
3.3.3 小结 |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
3.4.1 法律法规释义 |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
3.4.4 小结 |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3.1 管理规定 |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4.1 概念释义 |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4.2.1 知情权 |
4.2.2 参与权 |
4.2.3 监督权 |
4.2.4 公益诉讼权 |
4.2.5 小结 |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
4.3.1 定义 |
4.3.2 相关规定 |
4.3.3 存在问题 |
4.3.4 应对策略 |
4.3.5 小结 |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4.4.1 定义 |
4.4.2 相关规定 |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
4.4.3.1 大众教育 |
4.4.3.2 专业教育 |
4.4.3.3 职业教育 |
4.4.4 小结 |
下篇——天津篇 |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3 保护规划制定 |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
6.3 瓶颈期(2010——今)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
7.1.1 张强先生简介 |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
7.2.1 穆森简介 |
7.2.2 团队简介 |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4 比较分析 |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
7.4.2.1 必然性分析 |
7.4.2.2 问题分析 |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4 比较分析 |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7.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 |
1.1.2 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概念混淆 |
1.2 研究内容、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废旧材料再利用研究 |
1.3.1 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 |
1.3.2 废旧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1.3.3 抗震救灾中的再利用 |
1.4 国外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1 建筑拆解与相关理论的提出 |
1.4.2 建筑拆解的优化设计 |
1.4.3 废旧材料利用的环境效益 |
1.5 论文创新点 |
1.5.1 建立建筑拆解技术体系 |
1.5.2 量化拆解的减排成本 |
1.5.3 以"重构"方法解读材料再利用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相关技术 |
2.1 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
2.1.1 "从摇篮到坟墓"式的发展模式 |
2.1.2 循环经济思想的开端与发展 |
2.1.3 世界各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措施 |
2.1.4 国内循环经济的研究实践 |
2.2 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的环境意义 |
2.2.1 建筑生命周期循环系统 |
2.2.2 循环利用的重要作用 |
2.2.3 再利用方式的独特优势 |
2.3 废旧材料再利用的社会意义 |
2.3.1 材料产业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 |
2.3.2 近代技术进步带动建筑材料发展 |
2.3.3 旧建筑材料承载时代的历史信息 |
2.3.4 旧建筑材料不可复制的美学价值 |
2.4 废旧材料回收利用技术概述 |
2.4.1 废旧钢铁回收利用技术 |
2.4.2 废旧玻璃回收利用技术 |
2.4.3 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技术 |
2.4.4 废旧混凝土回收利用技术 |
2.4.5 废旧粘土砖回收利用技术 |
第三章 国外建筑拆解技术及废旧材料的生态利用 |
3.1 建筑拆解是减少建筑废弃物的重要途径 |
3.1.1 建筑废弃物数量、成分 |
3.1.2 各国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措施 |
3.1.3 建筑拆解及相关概念的提出 |
3.1.4 相关研究组织、机构 |
3.2 建筑拆解的实施策略与技术 |
3.2.1 建筑拆解的可行性 |
3.2.2 建筑拆解的步骤与方法 |
3.2.3 选择性建筑拆解技术 |
3.2.4 拆解的优化设计 |
3.3 废旧材料的生态利用 |
3.3.1 废旧材料的环境安全性 |
3.3.2 再利用交易市场 |
3.3.3 废旧材料利用的经济效益 |
3.3.4 废旧材料利用的环境效益 |
3.3.5 实施困难及其解决方法 |
3.4 为拆解而设计 |
3.4.1 建筑层次理论 |
3.4.2 设计原则 |
3.4.3 设计方法 |
3.4.4 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建筑拆除现状与技术策略 |
4.1 国内建筑拆除现状与存在问题 |
4.1.1 从旧城改造到"大拆大建" |
4.1.2 追求速度的建筑拆毁 |
4.1.3 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 |
4.2 技术策略与施工管理 |
4.2.1 前期准备 |
4.2.2 施工方法 |
4.2.3 常用设备 |
4.2.4 施工安全 |
4.3 废旧材料利用的经济效益 |
4.3.1 建筑拆除的经济原理 |
4.3.2 单体建筑拆除经济效益 |
4.3.3 全国范围建筑拆除经济效益 |
4.4 农村地区建筑拆除及材料利用 |
4.4.1 南楼地区农村的建筑拆除 |
4.4.2 废旧材料利用状况 |
4.4.3 阜新地区的废旧材料利用 |
第五章 物尽其用——废旧材料利用的低碳发展之路 |
5.1 建筑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1.1 建筑材料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1.2 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 |
5.1.3 循环经济模式的低碳效应 |
5.2 建筑拆除及其材料循环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 |
5.2.1 环境影响评价 |
5.2.2 建筑拆除的战略环境评价 |
5.2.3 评价方法与评价重点 |
5.3 微观层面"拆毁"与"拆解"的综合效益比较 |
5.3.1 建筑拆毁 |
5.3.2 建筑拆解 |
5.3.3 拆解的经济效益差距 |
5.3.4 拆解的环境效益优势 |
5.4 宏观层面建筑拆除量及综合效益 |
5.4.1 我国建筑存量及数学模型 |
5.4.2 建筑拆除量 |
5.4.3 建筑拆解的宏观综合效益 |
5.5 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废旧材料的低碳发展 |
5.5.1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
5.5.2 建筑拆解的碳汇价格 |
第六章 废旧建筑材料的重构与解读 |
6.1 形式重构的设计解析 |
6.1.1 重构概念研究 |
6.1.2 宗教文化领域的重构神灵 |
6.1.3 当代绘画艺术中的重构作品 |
6.1.4 电影艺术中的重构——蒙太奇 |
6.2 文化层面的建筑材料重构 |
6.2.1 新旧共生 |
6.2.2 时间提示与场景再现 |
6.2.3 工业元素与居住空间的融合 |
6.2.4 废旧材料的重构之美 |
6.3 建造体系的建筑材料重构 |
6.3.1 混凝土板的体系重构 |
6.3.2 我国古代开放性的建筑体系 |
6.3.3 节俭与朴素之美 |
6.4 工业产品集装箱的建筑重构 |
6.4.1 居住类建筑重构 |
6.4.2 公共类建筑重构 |
6.4.3 技术特点及中国的发展尝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基本框架 |
三、研究假设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节:研究区概况 |
一、海南岛自然生态描述 |
二、海南岛人文生态描述 |
第二章:海南岛第四纪古生态环境 |
第一节:海南岛第四纪古环境 |
一、古植被与古气候环境 |
二、古动物环境 |
第二节:先住民及其对环境的扰动 |
一、先住民 |
二、先住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
三、先住民对生态环境扰动的生态后果 |
小结 |
第三章:海南岛的森林变迁 |
第一节:汉代以来的森林变迁 |
一、汉唐时期的森林残损 |
二、宋元时期的森林残损 |
三、明清时期的森林残损 |
四、近百年森林的剧变 |
第二节 森林百年剧变原因探析 |
一、人口增长与森林剧变 |
二、森林采伐与森林变迁 |
三、橡胶种植与森林变迁 |
四、刀耕火种与森林变迁 |
五、热带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 |
六、森林火灾与森林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着名林木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历史上着名林木及其特征 |
二、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三、人类活动与着名林木变迁 |
第二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个案史研究 |
一、海南沉香树 |
二、花梨木 |
三、龙脑香科树木 |
四、松树 |
五、鸡翅木 |
六、海南藤 |
七、海南粗榧 |
八、方志记载的其它名木 |
小结 |
第五章:海南岛外来作物(植物)引种史 |
第一节:概述 |
一、移民引种时期 |
二、南洋华侨引种时期 |
三、民国政府引种时期 |
四、日本人引种时期 |
五、多渠道引种时期 |
第二节:热带作物引进史 |
一、橡胶作物 |
二、油料作物 |
三、果树作物 |
四、饮料作物 |
五、香料作物 |
六、栽培绿肥和饲料植物 |
第三节:造林树种引进史 |
一、桉树 |
二、相思、木麻黄和加勒比松 |
第四节:海南岛园林观赏植物引进史 |
一、常见观赏乔木外来种 |
二、常见观赏灌木外来种 |
三、常见观赏攀缘植物外来种 |
四、常见观赏草本花卉外来种 |
五、常见观赏棕榈植物外来种 |
六、常见观赏竹外来种 |
七、常见观赏地被及草坪植物外来种 |
小结 |
第六章: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
二、野生动物区系的演变 |
三、野生动物种群的变迁 |
四、野生动物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史个案研究 |
一、黑长臂猿 |
二、猕猴 |
三、麋鹿 |
四、坡鹿 |
五、黑熊 |
六、云豹 |
七、獭、狸 |
小结 |
第七章:海南岛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变迁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生物多样性 |
二、海南岛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二节: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
一、外来物种入侵 |
二、海南岛外来物种入侵及其风险 |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水土流失现况 |
二、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三、森林与水土流失 |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自然灾害的种类 |
二、海南岛灾害发生的时代特征及其趋势 |
三、森林与自然灾害 |
第五节:海南浆纸业发展与生态安全 |
小结 |
第八章: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性和一致性 |
二、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的义务与责任 |
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二节: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 |
一、海南的尴尬处境:经济特区与生态省 |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建海南生态特区 |
三、举全国之力,齐心共建海南生态区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响应试验与灾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饱和膨胀土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膨胀土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
2.2 非饱和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及其渗透系数预测 |
2.3 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非饱和膨胀土直剪和一维压缩试验 |
2.4 非饱和膨胀土三轴试验 |
2.5 非饱和膨胀土等体积应力收缩试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响应试验研究 |
3.1 现场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2 试验场地的自然环境 |
3.3 区域和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
3.4 试验场地测试仪器的安装和观测 |
3.5 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大气-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模型 |
4.3 不同蒸发模型条件下非饱和土吸力变化分析 |
4.4 大气—非饱和土耦合作用模型多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响应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测斜管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3 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响应数值模拟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简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2]南京东郊纪念性场所及中山陵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9(01)
- [3]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4]上海市地质学会2001年工作回顾及2002年主要工作任务[J]. 刘守祺. 上海地质, 2002(01)
- [5]《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简讯[J]. 顾小芸.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04)
- [6]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D]. 吴立. 南京大学, 2013(08)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8]建筑拆解及材料再利用技术研究[D]. 贡小雷. 天津大学, 2010(10)
- [9]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D]. 颜家安.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10]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响应试验与灾变机理研究[D]. 陈建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