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地合欢快速成苗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峰,史玉宝,曾燕,尚兴朴,李进瞳[1](2021)在《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中药材种子的质量优劣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中药材种子存在休眠和后熟的现象,不能适时播种,或播种后田间出苗率差,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中药材种子处理作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种子品质、提高适播性和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中药材种子处理的作用,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包衣与丸粒化,并对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赵培方[2](2020)在《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文中指出机收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甘蔗机收率较低,机收宿根产量衰退是主要限制因素。因地形及户均面积限制,我国大部分蔗区应以小型机收为主,但目前针对小型机收相关农艺研究报道较为缺乏。地下芽库是宿根蔗产量积累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收获方式(机收和人工收获)为主区,五个甘蔗品种ROC22、GT32、YZ05-51、FN39和YT93-159为副区,在大田条件下连续三年研究收获方式、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紧实度、破蔸率、缺塘面积、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萌发成苗、甘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同时研究处理间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响应以及蔗茎纤维组分与破蔸率的相关性。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盆栽模拟不同土壤紧实度处理对蔗芽内源激素、萌发形态和转录组差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机收宿根蔗大生长期株高、成熟期株高、株高整齐度、有效茎数、蔗汁重力纯度显着低于人工收获;单茎重、蔗糖分和纤维分含量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机收处理第一、二年宿根分别较人工收获减产5.84%和15.64%;随宿根年限的增加,5个甘蔗品种两种收获模式下,甘蔗宿根力均呈降低趋势,但机收处理的宿根力明显弱于人工收获,人工和机收的宿根力分别在75.8%-101.14%和60.16%-90.43%之间;ROC22、YZ05-51和GT32机收甘蔗产量及宿根力优于另外两个品种,较适宜机收。由于收获方式及品种对成熟期株高整齐度、有效茎数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建议在机收处理下筛选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2.机收显着增加土壤紧实度、破蔸率和缺塘面积。第二年和第三年宿根机收破蔸率与缺塘面积显着相关。缺塘面积与机收甘蔗产量呈极显着(P<0.001)负相关,而与人工收获甘蔗产量无显着相关性。到第二年宿根时机收甘蔗产量与破蔸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人工收获甘蔗产量无显着相关性;随宿根年限的增加,人工和机收处理下,甘蔗地下芽库数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人工收获呈增加趋势,而机收呈降低趋势;甘蔗地下芽库数量与上一季作物有效茎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地下芽库数量及萌发率与宿根发株成苗量和甘蔗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机收处理下的宿根成苗量和甘蔗产量更依赖地下芽库的萌发率;机收处理显着降低第三年宿根蔗蔸芽数量和第二年、第三年宿根地下芽库数量,显着降低三年宿根四月份和五月份苗量;GT32、YZ05-51和ROC22第三年宿根五月份苗量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宿根蔗地下芽库数量是新植蔗地下芽量的7-15倍,但缺塘导致地下芽库分布不均匀,对机收宿根蔗采取地下芽库输入的农艺措施有望缓解机收宿根蔗衰退;收获方式和品种对破蔸率、缺塘面积和宿根四月份苗量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建议在机收条件下筛选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3.机收处理显着增加近地端蔗茎纤维素含量,仅在第二年宿根时近地端蔗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处理间差异显着,人工收获半纤维素显着高于机收,木质素含量则显着低于机收;收获前甘蔗上部蔗茎与下部近地端20cm蔗茎纤维组分存在较大差别,近地端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机收破蔸率呈负相关,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正相关,其中,与木质素含量的负相关性最强,两年宿根均为显着负相关,两年宿根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39(P<0.001),表明收获前近地端木质素含量可作为筛选机收破蔸率的间接指标进一步深入研究。4.地下芽库内源激素ZR、IAA、ABA和GA3,以及IAA/ZR和GA3/ABA比值处理及品种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处理与品种存在极显着的交互效应,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在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控机制存在显着差异。两种收获处理地下芽库内源激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别,ZR与ABA、IAA与IAA/ZR、ABA与IAA/ZR、IAA/ZR与GA3/ABA在人工收获处理中无显着相关性,然而,在机收处理中呈显着相关性。机收处理的地下芽库IAA和ABA含量,IAA/ZR比值与地下芽库萌发率呈显着负相关,IAA和IAA/ZR与最终发株成苗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人工收获处理的相关性不显着。在五个甘蔗品种中,YZ05-51土壤紧实度胁迫下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响应幅度较强。在短期土壤紧实度胁迫处理下,YZ05-51四种内源激素和两种比值的相关性中,ZR含量与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GA3/AB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ZR和ABA含量及GA3/ABA比值显着调控紧实度胁迫后2 d-6 d蔗芽长、芽宽和芽长×芽宽变化。机收配套立即消除土壤紧实度胁迫的农艺措施,将有望缓解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萌发的影响。5.以YZ05-51三个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第5 d蔗芽为研究材料,三个处理共取9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质控后,9个样本共获得96.63 Gb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鉴定出7个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模块。其中随着土壤紧实度胁迫增强,有4个模块基因呈现上升趋势,而2个模块基因则呈现下降趋势。含上升趋势基因的模块命令为Cluster 1,而含下降趋势基因的模块则命名为Cluster 2。其中Cluster 1含有9,574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而Cluster 2则含有5,141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为了进一步探究Cluster 1和Cluster 2中差异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本试验选择了Cluster 1和Cluster 2中显着富集到Metabolism和Membrane trafficking通路中的基因进行了分析,Cluster 1中有36个基因富集到代谢通路,而Cluster 2中有11个基因富集到细胞内吞信号途径中。这些基因应为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相关的候选基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康文娟[3](2019)在《紫花苜蓿根瘤菌生物型划分及其转录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共生专一性的研究有助于根瘤菌资源的分类鉴定和精准利用。同一种内的根瘤菌株具有不同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也存在差异。因此,根据根瘤菌的表型差异以及与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可以将根瘤菌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型。本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分别设立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和兰州市安宁区的牧草试验站的甘农3号、甘农9号、陇中、清水和WL168HQ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从根瘤、根表皮、根中柱、茎、叶、花、种子等不同组织、根际土壤和田间土壤中分离根瘤菌株,对其进行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16S rRNA基因测序、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结瘤固氮基因测序和共生效应测定。通过研究根瘤菌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共生专一性,划分根瘤菌生物型,并对根瘤菌生物型和苜蓿品种高效匹配的专一性共生系统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旨在探寻根瘤菌生物型与苜蓿品种专一性共生的分子基础,为丰富专一性共生根瘤菌资源,强化苜蓿与根瘤菌的高效共生育种,培育高质量共生型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分离获得53株根瘤菌,其中以内生根瘤菌为主(43株),占总菌株的81.1%;非内生根瘤菌有10株,占总菌株的18.9%。根瘤菌表型多样性丰富,内生根瘤菌相对非内生根瘤菌表型多样性更丰富。碳氮源利用谱广泛,抗生素和染料抗性较强,对低浓度的NaCl、弱酸、弱碱和高温抗性较强。中华根瘤菌属(Ensifer)和根瘤菌属(Rhizobium)菌株在77%的相似性水平上分别聚集为6个和8个群,在10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别聚集为25个和20个群。不同栽培区域、苜蓿品种和组织部位来源的Ensifer属和Rhizobium属菌株表型多样性有差异,分别是来自兰州市安宁区牧草试验站(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99和1.733)、WL168HQ苜蓿(1.099和1.733)和根瘤(0.757和1.332)的菌株表型多样性最丰富。(2)根瘤菌株遗传多样性丰富,53株根瘤菌共产生22种16S rRNA-RFLP酶切类型。不同栽培区域、苜蓿品种和组织部位来源的菌株多样性差异明显,来自武威市凉州区牧草试验站(多样性指数为1.864)、甘农3号苜蓿(1.268)和根际土壤(1.386)的根瘤菌株遗传多样性最丰富。53株根瘤菌经16S rRNA和MLST分析分别与模式菌株Ensifer meliloti LMG 6133T、Rhizobium radiobacter ATCC19358T和Rhizobium rosettiformans W3T聚集在一起,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7%,被定种为E.meliloti(32株),R.radiobacter(20株)和R.rosettiformans(1株)。Rhizobium属菌株均不能扩增到nodC和nifH,不同E.meliloti菌株的nodC和nifH基因有共同来源,序列相似性达97%100%;nifH基因多样性高于nodC基因。遗传多样性与表型多样性没有直接关系。(3)根瘤菌株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存在差异。就单独接种效应,菌株QL2与甘农3号苜蓿、菌株G3L3与甘农9号苜蓿、菌株LP3与清水苜蓿共生匹配和适应能力强;在陇中和WL168HQ苜蓿上,不同菌株接种对植株共生能力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从总体共生效应来说,32株E.meliloti菌接种后,甘农3号、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品种上共生指标值的分散程度均小于陇中和WL168HQ苜蓿品种;即菌株在前3个苜蓿品种上具有相似的共生效应,在后2个苜蓿品种上的共生效应差异明显。说明E.meliloti菌株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主要由苜蓿品种基因型决定,其次为菌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与根瘤菌株的相互识别能力和共生敏感性存在差异。(4)以主成分分析中对共生效应贡献率最大的地上干重指标,代表根瘤菌株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共生效应,当接种根瘤菌的苜蓿品种地上干重显着高于(P<0.05)未接种处理CK时,将根瘤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效应标记为“正效应”E(Effective),显着低于(P<0.05)CK时标记为“负效应”I(Inhibitive),与CK差异不显着(P>0.05)时标记为“无效应”O(Noneffective)。以苜蓿品种甘农3号、甘农9号、陇中、清水和WL168HQ的顺序,将各根瘤菌株的共生效应标记符号进行合并,形成12种共生效应组合;根据效应组合中E、O、I组分数量的差异将所有菌株分为6种共生模型。共生效应组合EOOOO、OEOOO、OOEOO和OOOEO代表的菌株分别与甘农3号、甘农9号、陇中和清水苜蓿存在强烈的共生正效应专一性。EEOOO代表的菌株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存在共生正效应,OEOEO代表的菌株与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存在共生正效应。OIOEO代表的菌株与甘农9号苜蓿存在共生负效应专一性,与陇中苜蓿存在共生正效应专一性。OOOOI、OIOOO和OOOIO代表的菌株分别与WL168HQ、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存在共生负效应专一性。OOOII代表的菌株与清水和WL168HQ苜蓿均存在共生负效应。OOOOO代表的菌株与5个苜蓿品种均无共生效应。(5)32株E.meliloti菌经25种表型和6种共生模型,被划分为28种生物型。其中生物型Ⅲ(QL2)和Ⅴ(WLG1)与甘农3号苜蓿、生物型ⅩⅩⅦ(LL11)与甘农9号苜蓿、生物型Ⅳ(LL1)与清水苜蓿、生物型Ⅱ(LP3)和Ⅵ(G3L3)与陇中苜蓿存在强烈的专一性共生正效应,而生物型Ⅸ(G3L4)、Ⅹ(G3L7)、ⅩⅢ(G3L10和G3L13)、ⅩⅩⅥ(G3L12)、Ⅺ(G9L5)和ⅩⅨ(LL10)与甘农9号苜蓿、生物型Ⅻ(G3L9)与清水苜蓿、生物型ⅩⅦ(LL8)、ⅩⅩ(QL5)、ⅩⅩⅣ(QL4)和ⅩⅩⅤ(G3L5)与WL168HQ苜蓿存在专一性共生负效应。生物型Ⅷ(WLP2)与甘农9号和清水苜蓿及生物型ⅩⅩⅧ(LL2)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存在非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ⅩⅫ(G9L7)与清水和WL168HQ苜蓿存在非专一性共生负效应。生物型ⅩⅣ(G9L3和G9L8)与甘农9号苜蓿存在专一性共生负效应,与清水苜蓿存在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Ⅰ(G3L2)、Ⅶ(G3T2)、ⅩⅤ(G9L6、LL5、LL6)、ⅩⅥ(LL7)、ⅩⅧ(G3L6)、ⅩⅪ(G3L8)和ⅩⅩⅢ(G9L4)与5个苜蓿品种均无共生效应。所有生物型菌株接种WL168HQ苜蓿,均不产生专一性共生正效应,说明引进苜蓿品种与本地根瘤菌株的匹配能力较差。(6)选择4个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和2个非专一性共生正效应生物型菌株,分别接种相应的紫花苜蓿品种并进行根部转录组学分析,研究基于表型和共生效应划分根瘤菌专一性生物型的分子基础。不同生物型菌株在同一苜蓿品种上共生效应的差异是根瘤菌生物型划分的主要依据,而不同苜蓿品种对根瘤菌生物型划分的分子基础也不同。非专一性生物型菌株ⅩⅩⅧ(LL2)与Ⅷ(WLP2)接种甘农9号苜蓿的对比组合(表示为G9-LL2 vs G9-WLP2,下文同理),与其余3个苜蓿品种上的生物型对比组合没有共享基因,也没有显着富集的GO(Gene ontology)条目,说明基于甘农9号的生物型分类机制可能与其它3个苜蓿品种不同。对比组合G3-LL2 vs G3-QL2(非专一性与专一性)、Q-LL1 vs Q-WLP2(专一性与非专一性)和L-G3L3 vs L-LP3(专一性与专一性)共享68个差异基因,涉及到23条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5条未知功能代谢通路。专一性越强,生物型菌株间的差异基因数量和表达量越高,涉及到的代谢通路越多。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确定了3个与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高度相关的模块,证实了根据地上干重衡量共生效应的可靠性。68个共享差异基因中,有45个差异基因与WGCNA模块的代表基因重叠,表明这些基因与根瘤菌生物型划分相关。它们参与了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激素信号传导途径,主要编码苜蓿品种的类黄酮等nod基因诱导剂信号因子和根瘤菌株的结瘤因子,在根瘤菌株与苜蓿品种的共生专一性、植物先天性免疫反应和根瘤菌对植物免疫反应的抑制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为甘农3号、陇中和清水苜蓿品种上根瘤菌生物型的划分提供了分子基础。
童伶俐[4](2019)在《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树木的栽培历史有数千年之久,是城市生态系统关键自然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与自然相连接的重要纽带。然而由于人工建筑和硬质表面的竞争,污染的空气、水、土壤等因素影响,城市树木很难发挥自身的生物学潜能。因此,许多学者提出应加强对城市中珍稀和显着树木的保护和管理,重视其健康状况和发挥其景观生态价值。本研究以合肥市为研究区域,对城市显着树种的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显着树研究的基础上,对合肥市工业区(瑶海区)、政务区(政务文化新区)的城市显着树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团队之前建立的显着树认定指标体系和对合肥市一环以内主城区的城市显着树认定的研究,从中总结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的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的规律,揭示城市显着树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显着树的认定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本次研究区域内共认定显着树416株,加上之前一环以内确认的112株,共计认定显着树528株,其中因定性指标评定的显着树数量远低于定量指标的城市显着树数量。定量指标评分的城市显着树的分值在低分值范围内显着树数量分布较多,高分值范围内显着树数量分布较少,且合肥城市显着树的评分和数量总体上呈现随着评分分值越高、显着树数量分布越低的特征。三个城区的显着树数量分布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瑶海区(347株)、主城区(112株)和政务文化新区(69株)。主城区由于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更新速度快,早期树木在高频率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严重损失,且城市树木的栖息地处于高度狭窄和紧张的状态,造成主城区显着树数量较少的现状。而瑶海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主城区,其城市更新速度慢于主城区,早期树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受到的损失较低,树木拥有更充分的生长空间,导致瑶海区显着树数量高于主城区。在今后的城市更新建设中,应该注重对城市原有树木的栖息地和生长空间的保护,尽量减少原有树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有助于避免“种树不见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本次调查认定的416株显着树隶属于23科30属33种。其中,在数量上最占优势,重要性值最高的树种是二球悬铃木、香樟和毛白杨,相对丰度达31.73%、15.87%和6.63%,;最占优势地位、重要性值最高的科是悬铃木科、樟科和杨柳科。悬铃木科的二球悬铃木、樟科的香樟均为成荫快的速生树种,满足城市园林建设中对成景速度的追求,因而被广泛应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注意协调速生树与长寿树的比例,提升树种选择的可持续性与生态性。杨柳科植物分布较多,主要是由于该科树种尤其是毛白杨自占以来就比较适应合肥市处于江淮之间的气候条件,在合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分布较广。各城区间城市显着树的植物区系组成存在差异。瑶海区显着树种类最多,其次为主城区,政务文化新区树种类最少。瑶海区城市显着树种中相对丰度最大、最占优势地位、重要性值最高的树种和科分别是二球悬铃木和悬铃木科,政务文化新区是是香樟和樟科,主城区是枫杨和胡桃科。三个城区中,瑶海区所特有的显着树种最多,其次为主城区,而政务文化新区特有的显着树种最少。进一步统计发现,合肥城市显着树中榆科植物具有最多的种类,其次为豆科和杨柳科。(3)超过半数的显着树的树龄分布在20到40年之间,且随着树龄的增高,城市显着树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显着树的树龄分布存在明显的城区间的差异,主城区的城市显着树种的树龄分布最均匀且总体树龄最高,其次瑶海区,政务文化新区的城市显着树的树龄分布最不均匀,几乎全部集中分布在低龄范围内且整体树龄最低。显着树种中常绿阔叶树种占20.64%;常绿针叶树种占7.58%;落叶阔叶树种占67.23%;落叶针叶树种占4.55%。合肥城市显着树中乡土树种的数量共171株,占评定的总株数的32.39%;非乡土树种357株,占总株数的67.61%。乡土树种占评定的城市显着树树种总数的57.5%;非乡土树种17种,占树种总数的42.5%。显着树中的乡土树种的种类多于非乡土树种的种类,符合地域植物生长规律。但由于近些年城市绿化建设中大量引进外来树种且某些外来树种适应性强等因素,认定显着树中乡土树种的株数远少于非乡土树种。(4)瑶海区城市显着树平均树高最高(12.84m),其次为主城区,政务文化新区平均树高最低;主城区城市显着树平均胸径最大(0.58m),其次为瑶海区,政务文化新区平均胸径最小;瑶海区城市显着树冠幅面积最大(36278.31m2),其次为主城区,政务文化新区城市显着树冠幅面积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街道间也存在差异。调查的合肥市瑶海区五个街道中,长淮街道显着树平均树高最高(13.87m),其次为铜陵路街道、明光路街道、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平均树高最低。显着树的平均胸径最大的也是长淮街道(0.48m),其次为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铜陵路街道,明光路街道显着树平均胸径最小。显着树冠幅面积最大的是胜利路街道(11610.87m2),其次为明光路街道、铜陵路街道、长淮街道,三里街街道显着树冠幅面积最小。(6)对显着树种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知,主城区城市历史悠久、绿化发展成熟,其树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政务文化新区较新,且是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的规划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园林绿化建设中也更注重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其区域内的显着树树种多样性仅次于主城区。三个城区中,作为合肥市工业区的瑶海区物种多样性最低。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情况不同的是,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城市显着树种分布均匀度高于主城区,瑶海区的物种均匀度在三个城区中最低。(7)合肥市城市显着树分布区域主要分布集中在城市道路、居住用地和公园,且存在城区之间的差异。瑶海区显着树分布最多的立地位置为城市道路,政务文化新区城市显着树分布最多的立地位置为居住用地,而主城区城市显着树分布最多的立地位置为公园。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黄娟[6](2017)在《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事纷扰,内忧与外患频仍,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时续时断。不过,由于各地学者的多方努力和民国政府的倡导,曾编纂出1500余种方志,其中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包含着大量的潮州地区有关农史资料内容,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饶宗颐编撰的《潮州志》为考察对象,以民国时期为时间段,充分利用和挖掘该《潮州志》农史资料,并结合潮州地区地方志、民国广东潮汕地区农业资源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和各种农业资源调查报告书,从农林牧副渔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农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历史做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和科学的研究,力图勾勒出民国年间潮州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脉络及地域特色,加深人们对民国时期广东潮州地区地方农史资料内容与价值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民国年间,潮州农业生产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土地开发、粮食生产、林业和渔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特色。受近代资本市场的刺激,出现了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开始涌现,但没有形成规模,随着汕头开埠,潮州商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尽管如此,由于民国期间外患内战频繁,地方经济利益屈从于国家利益,加上封建势力依旧强大,灾祸频仍,严重地干扰了潮州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陷于枯竭,农民生活贫困,因此农业经济大发展和农业环境大动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时潮州农业的基本特征。分析民国时期潮州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对进一步探讨地方社会的农业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对当前“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谷红霞[7](2018)在《香榧微型嫁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是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中的优良变异类型的总称,是经过人工选育和嫁接繁殖栽培的品种类型。香榧多实生大苗嫁接繁殖,但是传统嫁接多2-2苗木,生产周期较长,且木质化嫁接苗嫁接口的愈合时间较长,微型嫁接刚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香榧的繁殖系数。微型嫁接用砧穗均为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材料,其愈合时间仅需要10天,可快速供应香榧优质小苗;另一方面,通过嫁接方法,生长愈合机理等研究,为微型嫁接技术的研发和工厂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微型嫁接技术体系、解剖学观察及愈合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开展了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实生榧树种子经3个月的层积催芽,平均萌发率达到64.0%;催芽后于冰箱4℃湿沙储藏的种子萌芽率32.0%和霉变率1.7%都低于袋藏的37.7%和12.3%,较为适宜催芽种子的储藏。10月份播种后2个月的萌芽率最好,达到95.0%。9、10月份催芽的周期为15天,继续生长15天就可作嫁接用砧木。(2)劈接法、接穗长度3cm、砧木高度3cm和外源激素IAA浓度为3mg/kg的微型嫁接榧树嫁接苗成活率和成苗率都较高。(3)香榧微型嫁接劈接苗愈合及生长情况均优于钻孔接和腹接苗,在15天内即可愈合完全;劈接法的嫁接成活率(89.7%)显着高于钻孔接(66.0%)和腹接(68.0%),且在萌芽动态与生长状况方面也具有较高的优势。接穗未保留顶端的微型嫁接苗比同一时间保留顶端的嫁接苗长势要好,提高了接穗利用率;且地径、苗高和新茬数3个生长因子之间极显着相关。微型嫁接可四季进行,6、7月份嫁接成活率达到90.0%,成苗率达到83.3%以上;4月份嫁接较差。(4)微型嫁接香榧苗愈合过程的解剖观察显示,愈合的关键是砧穗薄壁细胞产生的愈伤组织。嫁接口在嫁接第2天形成隔离层,第4天愈伤组织出现,第8天嫁接口愈伤组织相互接触及分化,到第10天砧穗已经愈合完全且输导组织形成。(5)育苗盒中培养的香榧嫁接苗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和后期的愈合及成活都优于培养箱。育苗盒嫁接口处的POD活性在嫁接后第2天降到最低值,之后的4-10天逐渐增长;CAT活性在嫁接后第6天出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呈显着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嫁接口中P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OD活性在接穗和叶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嫁接口和砧木之间呈显着正相关。
王锦[8](2015)在《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产业园区历经30年发展已遍布全国且趋于成熟。目前我国对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研究相对不多,本文以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规划理论、规划内容、特色塑造、规划实施可操作性等方面对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作出有益探索。本文以绿地系统规划为线索,以城市小区域规划尺度(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参考文献的查阅,以及对国内外产业园区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的成功案例借鉴分析,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及环境特点,总结归纳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及规划特点。最后通过作者参与的《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对该项目的规划进行深入剖析,将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特点融入其中,从而得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成功案例、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同时阐述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对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及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因素、主要内容、特色塑造、规划实施可操作性五方面内容进行理论阐述,总结归纳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及规划特点。第三部分: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实例论证。通过项目实例对第二部分的五方面内容进行实例剖析及论证,将理论融入到实践项目,对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及规划特点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总结与探讨。总结了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殊性、层级性、特色性及可操作性,并对园区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个人建议。本论文希望能理论结合实践,一方面探讨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探讨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性,为产业园区形象特征的塑立提供经验借鉴。
王聪丽[9](2015)在《沧州滨海区耐盐植物引种筛选及种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结合对研究区基本情况的了解及对当地植物种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22种藤本及乔灌木耐盐树种进行田间引种试验。通过对引进树种成活率的调查、生长量的测定,探讨了这些植物在当地盐地上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并结合对其经济及环境价值的评价,筛选出适宜当地盐土环境生长的耐盐植物;通过扦插及种子盆栽种植试验,对几种引种的耐盐植物进行繁殖方法的探讨,并对各供试材料的扦插苗及种子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内野生植物的调查发现,沧州滨海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共计65种,隶属22科39属,以禾本科、菊科、藜科、豆科植物为主,且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根据不同的盐土环境和植物优势种,最终可将研究区内植物群落分为强度耐盐性植物群落—碱蓬群落,中度耐盐性群落—二色补血草群落,以及包括芦苇群落及杂草类植物群落在内的轻度耐盐性群落。其中二色补血草、碱蓬、野西瓜苗3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观赏、药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开发推广价值。(2)通过田间试验对引种的22种耐盐植物,进行成活率、生长量以及生长状态进行综合调查测定,筛选出12种具有一定耐盐性的引种植物。其中紫薇、合欢、叶用枸杞长势良好,适应性较高,为成活率最高的植物,成活率均达100%,速生白蜡、女贞、桑树、栾树的成活率也达到了85%以上;其次,黄杨、火炬木、木槿、五叶地锦、普通白蜡的成活率也相对较高,成活率在67.5%70%之间。(3)扦插试验以紫薇、五叶地锦、叶用枸杞,3种对当地土壤环境适应性较好的耐盐植物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有0.0%、0.21%、0.30%、0.42%、0.53%,5个不同含盐量的处理。试验过程中对各植物扦插苗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等生理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试验结束后对扦插苗的生根数进行统计,计算抑制率。综合各植物扦插苗生长的表现得出:各植物的耐盐能由强到弱力为,叶用枸杞>五叶地锦>紫薇;紫薇扦插苗在含盐量为0.21%时其成活率为80%,五叶地锦在含盐量为0.21%、0.30%的土壤中成活率分别为87%和73%,成活率较高,叶用枸杞在土壤含盐量为0.40%左右时,成活率可达90%。(4)种子种植试验以紫薇、五叶地锦、合欢,3种植物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各植物种子的出苗率、相对出苗率、相对盐害率等各项耐盐性指标的分析发现,3种植物种子均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紫薇、五叶地锦、合欢三种植物种子在土壤含盐量为0.21%时的出苗率分别为:78%、87%、75%,3种植物种子中合欢种子的耐盐性最强。
杨海洋[10](2010)在《岩溶堆积型铝土矿采矿用地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平果铝矿区属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其岩溶堆积型矿床,矿体薄,呈大范围水平展布,平均每采出一万吨铝土矿石需占用土地4.46亩,矿区极度缺少复垦材料、气候条件差、缺少野生植被优良种源。平果铝是世界上最早开发成功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其开采方法、复垦技术、采矿土地管理等没有经验可借鉴。国内外大多数露天矿复垦工作在排土场或采空区边坡进行,其复垦材料充足,场地集中,复垦技术相对简单。平果铝由于采用平面拓展型开采,推进速度快、占地规模大,矿区极度缺少复垦材料,水土保持条件差,矿区耕地严重缺乏,生态复垦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极大。研究以加速土壤熟化、缩短复垦周期为重点,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工程复垦技术、菌根技术,加速土壤熟化及植被重建技术,探索采矿用地新模式,短时间内在矿区重建以农业耕地为主、林灌草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解决类似矿床“矿业-土地-民生”矛盾。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喀斯特岩溶矿区露天铝土矿“剥离-采矿-复垦-生态重建”一体化工艺系统和作业模式思想。突破单一的矿区土地复垦或闭坑后再进行矿区环境治理的传统模式,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将开采和复垦融为一体,将剥离、采矿和复垦等作业统一规划,平行立体作业,体现了低污染、高效率的绿色采矿特点。(2)建立了一整套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露天矿山条件的土地复垦技术与试验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包括工程复垦规划、施工技术、采空区石芽治理、水土保持、抗逆植物良种筛选、人工再造耕层土、土壤培肥技术和植被工艺、内生VA真菌筛选等方面。(3)以矿山采剥工艺为依托,将采矿技术、工程复垦技术与生态复垦技术融为一体,建立了采矿剥离、选矿还泥、复垦还地的联合工艺系统,为矿山实现矿产开发与生态恢复在时空上的最佳融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与管理体系。(4)研究了平果铝土矿生物复垦技术方案,包括平台耕地生物复垦技术方案和缓坡地生物复垦技术方案,对于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植被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适宜的植被品种资源调查,通过实验室适土性筛选试验、植物根系筛选试验及田间小区摸拟筛选试验,筛选到适宜平果铝土矿复垦区缓坡地复地条件、具有固土护坡和水土保持能力的优良先锋植被品种。(5)突破传统”采矿征地”用地方式,创造性地试点成功国内第一个”采矿临时用地”新模式,形成了一整套采矿用地改革制度和矿业土地管理规范,解决了“矿业-土地-民生”矛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续,是创建“两型社会”有效的途径。专家将该改革试点模式与1978年安徽”小岗村”土地承包模式相提并论。
二、保护地合欢快速成苗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地合欢快速成苗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材种子处理的作用 |
1.1 破除休眠 |
1.2 提高种子活力 |
1.3 促进幼苗长势 |
1.4 防治病虫害 |
2 中药材种子的处理方法 |
2.1 物理法 |
2.1.1 机械损伤处理。 |
2.1.2 温汤浸种处理。 |
2.1.3 层积处理。 |
2.1.4 超声波处理。 |
2.2 化学法 |
2.2.1 化学药剂处理。 |
2.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
2.3 种子包衣和丸粒化 |
3 展望 |
3.1 化学试剂处理中药材种子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
3.2 种子包衣技术将成为重要的简化高效栽培手段 |
3.3 绿色环保的物理及生物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2)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前言 |
1.1 机收对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小型机收研究进展 |
1.1.1 机收对蔗糖产业发展的意义 |
1.1.2 小型机收甘蔗研究进展 |
1.2 机收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
1.2.1 机收导致宿根蔗减产 |
1.2.2 机收破蔸率 |
1.3 机收农机农艺融合 |
1.3.1 机收农机农艺研究进展 |
1.3.2 适宜机收品种选育 |
1.4 土壤紧实度对植物的胁迫 |
1.4.1 土壤紧实度增加对植物的影响 |
1.4.2 机收土壤压实对甘蔗的影响 |
1.5 地下芽库研究进展 |
1.5.1 地下芽库概念 |
1.5.2 影响蔗芽萌发的因素 |
1.6 内源激素对逆境的响应 |
1.6.1 植物ZR、IAA和 IAA/ZR对逆境的响应 |
1.6.2 植物GA3、ABA和 GA3/ABA对逆境的响应 |
1.7 转录组技术及其在逆境胁迫的应用 |
1.7.1 转录组技术 |
1.7.2 甘蔗抗逆转录组分析 |
1.8 研究目的意义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试验概况 |
2.1.2 收获处理 |
2.1.3 数据收集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机收对甘蔗株高及整齐度的影响 |
2.2.2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的影响 |
2.2.3 机收对甘蔗宿根力的影响 |
2.2.4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机收显着影响宿根蔗株高及整齐度 |
2.3.2 机收导致甘蔗显着减产并降低宿根力 |
2.3.3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机收对宿根蔗发株基础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概况 |
3.1.2 收获处理 |
3.1.3 数据收集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机收对宿根蔗成苗基础的影响 |
3.2.2 机收对不同品种地下芽库构成的影响 |
3.2.3 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萌发的影响 |
3.2.4 地下芽库与宿根蔗发株成苗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机收对地下芽库数量的影响 |
3.3.2 机收对地下芽库萌发率和成苗量的影响 |
3.3.3 收获方式及品种交互作用对适宜机收品种选育的影响 |
3.4 小结 |
4 收获前蔗茎纤维组分与机收破蔸率的相关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概况 |
4.1.2 收获处理 |
4.1.3 数据收集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机收对不同部位蔗茎纤维组分的影响 |
4.2.2 品种间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含量差异分析 |
4.2.3 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与机收破蔸率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土壤紧实度胁迫对蔗芽萌发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田间试验 |
5.1.2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成苗指标差异比较 |
5.1.3 短期紧实度胁迫下YZ05-51的蔗芽萌发形态及生理特性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机收对不同品种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5.2.2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的蔗芽萌发响应 |
5.2.3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YZ05-51蔗芽萌发的形态差异及生理特征 |
5.3 讨论 |
5.3.1 紧实度胁迫下蔗芽内源激素变化 |
5.3.2 紧实度胁迫下内源激素对蔗芽萌发的调控 |
5.3.3 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特性 |
5.4 小结 |
6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的RNA-seq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蔗芽RNA提取及质量分析 |
6.2.2 测序结果统计 |
6.2.3 Unigene组装及注释分析 |
6.2.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6.2.5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生长的关键基因鉴定 |
6.2.6 关键基因荧光定量q RT-PCR检测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紫花苜蓿根瘤菌生物型划分及其转录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研究进展 |
1.2.1 根瘤菌与苜蓿共生系统 |
1.2.1.1 共生系统建立 |
1.2.1.2 宿主植物信号分子 |
1.2.1.3 根瘤菌结瘤因子、结瘤基因和固氮基因 |
1.2.2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 |
1.2.2.1 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
1.2.2.2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3 根瘤菌株与苜蓿品种结瘤固氮专一性研究 |
1.2.3.1 宿主植物对结瘤固氮专一性的影响因素 |
1.2.3.2 根瘤菌对结瘤固氮专一性的影响因素 |
1.2.4 根瘤菌生物型研究 |
1.2.5 紫花苜蓿-根瘤菌互作转录组学研究 |
1.2.5.1 转录组测序的优势 |
1.2.5.2 苜蓿的转录组测序 |
1.2.5.3 根瘤菌的转录组测序 |
1.2.5.4 根瘤菌与苜蓿共生系统转录组学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花苜蓿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样地概况和苜蓿材料 |
2.2.1.1 样地概况 |
2.2.1.2 苜蓿材料 |
2.2.2 培养基和营养液 |
2.2.2.1 培养基配方 |
2.2.2.2 营养液配方 |
2.2.3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3.1 主要试剂 |
2.2.3.2 主要仪器 |
2.3 方法 |
2.3.1 根瘤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
2.3.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3.1.2 分离及纯化 |
2.3.1.3 初步鉴定及保存 |
2.3.2 根瘤菌株回接鉴定 |
2.3.2.1 种子处理和幼苗培育 |
2.3.2.2 根瘤菌菌液制备和回接鉴定 |
2.3.3 表型特征 |
2.3.3.1 唯一碳源、氮源利用 |
2.3.3.2 抗生素耐受性测定 |
2.3.3.3 染料抗性测定 |
2.3.3.4 抗逆性测定 |
2.3.3.5 生理生化反应 |
2.3.4 表型特征数值分类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根瘤菌株来源及形态特征 |
2.4.1.1 根瘤菌株数量及来源 |
2.4.1.2 根瘤菌株形态特征 |
2.4.2 根瘤菌表型特征 |
2.4.2.1 唯一碳源、氮源利用分析 |
2.4.2.2 抗生素耐性 |
2.4.2.3 染料抗性 |
2.4.2.4 抗逆性 |
2.4.2.5 生理生化反应 |
2.4.3 根瘤菌表型多样性 |
2.4.3.1 数值分类分析 |
2.4.3.2 表型多样性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紫花苜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根瘤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试验试剂和设备 |
3.2.3.1 主要试剂 |
3.2.3.2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根瘤菌DNA提取 |
3.3.2 16SrRNA基因RFLP分析 |
3.3.2.1 16SrRNA基因PCR扩增 |
3.3.2.2 16SrRNA基因RFLP测定 |
3.3.3 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4 持家基因atpD、glnII和 recA序列测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 |
3.3.4.1 atpD、glnII和 rec A基因PCR扩增 |
3.3.4.2 atpD、glnII和 rec 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4.3 atpD、glnII和 rec A基因合并序列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5 结瘤基因nodC和固氮基因nifH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5.1 nodC和 nifH基因PCR扩增 |
3.3.5.2 nodC和 nifH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根瘤菌群体结构 |
3.4.1.1 16SrRNA基因PCR-RFLP分析 |
3.4.1.2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
3.4.1.3 持家基因atpD、glnII和 rec A序列分析 |
3.4.1.4 持家基因atpD、glnII和 rec A多位点序列分型定种 |
3.4.1.5 结瘤基因nodC和固氮基因nifH序列分析 |
3.4.2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
3.4.2.1 根瘤菌16S rRNA-RFLP类型在栽培区域和苜蓿品种上的分布特征 |
3.4.2.2 根瘤菌16S rRNA-RFLP类型在苜蓿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特征 |
3.4.2.3 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共生专一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试验种子 |
4.2.2 根瘤菌株 |
4.2.3 培养基和营养液 |
4.2.4 试验试剂和仪器 |
4.2.4.1 主要试剂 |
4.2.4.2 主要仪器 |
4.3 方法 |
4.3.1 种子处理和幼苗培育 |
4.3.2 根瘤菌菌液制备和接种 |
4.3.3 接种效果测定 |
4.3.3.1 结瘤指标 |
4.3.3.2 生长指标 |
4.3.3.3 叶绿素含量 |
4.3.3.4 粗蛋白含量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根瘤菌与甘农3 号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
4.4.2 根瘤菌与甘农9 号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
4.4.3 根瘤菌与陇中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
4.4.4 根瘤菌与清水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
4.4.5 根瘤菌与WL168HQ紫花苜蓿品种结瘤固氮效应 |
4.4.6 紫花苜蓿品种与根瘤菌的共生效应差异性分析 |
4.4.7 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品种共生专一性模型建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紫花苜蓿根瘤菌表型的生物型划分及其分子基础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试验种子 |
5.2.2 根瘤菌株 |
5.2.3 培养基和营养液 |
5.2.4 试验试剂和仪器 |
5.2.4.1 主要试剂 |
5.2.4.2 主要仪器 |
5.3 方法 |
5.3.1 基于表型和共生模型的根瘤菌生物型划分 |
5.3.2 转录组样品准备和采集 |
5.3.2.1 种子处理及幼苗培育 |
5.3.2.2 菌液制备 |
5.3.2.3 根瘤菌株接种 |
5.3.2.4 样品采集 |
5.3.3 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5.3.3.1 提取RNA |
5.3.3.2 总RNA的质量检测 |
5.3.4 cDNA文库构建及上机检测 |
5.3.5 转录本De novo组装和基本注释 |
5.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5.3.7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5.3.8 差异表达基因q RT-PCR验证 |
5.3.9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根瘤菌生物型划分 |
5.4.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基本注释 |
5.4.2.1 转录组测序数据 |
5.4.2.2 转录组数据基本注释 |
5.4.3 不同生物型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系统的差异基因筛选结果分析 |
5.4.4 不同生物型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系统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5.4.5 不同生物型菌株与苜蓿品种共生系统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5.4.6 根瘤菌生物型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 |
5.4.7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5.4.8 根瘤菌共生生物型的分子基础分析 |
5.4.9 差异基因的q RT-PCR验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城市树木 |
1.1.1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
1.1.2 城市生态建设的意义 |
1.1.3 城市树木建设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
1.2 城市树木的功能 |
1.2.1 城市树木的生态功能 |
1.2.2 城市树木的文化功能 |
1.2.3 城市树木的经济功能 |
1.2.4 城市树木的美学功能 |
1.3 单株树木相关概念的研究 |
1.3.1 古树名木 |
1.3.2 大树 |
1.3.3 冠军树 |
1.4 显着树的概念内涵 |
1.5 城市显着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5.1 城市树木保护策略的研究 |
1.5.2 城市古树及珍稀树木的研究 |
1.5.3 城市显着树评选、评估及管理体系研究 |
1.5.4 城市环境下树木生长机理研究 |
1.5.5 城市显着树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1 研究目的 |
2.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3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 |
2.3.1 研究范围 |
2.3.2 研究内容 |
2.3.3 研究方式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概况 |
3.1.1 合肥市总体概况 |
3.1.2 合肥市瑶海区概况 |
3.1.3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概况 |
3.1.4 合肥市主城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城市显着树调查方法 |
3.2.2 显着树树种结构和多样性指标计算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城市显着树的评定及得分情况 |
4.1.1 总体情况分析 |
4.1.2 不同城区的显着树评定及得分差异 |
4.2 城市显着树种植物区系组成、相对丰度及属种相对频率分析 |
4.2.1 城市显着树种植物区系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 |
4.2.2 城市显着树属和种的相对频率分析 |
4.3 城市显着树种的年龄结构、生活型及乡土性特征分析 |
4.3.1 城市显着树的年龄结构特征 |
4.3.2 城市显着树的生活型特征 |
4.3.3 城市显着树的乡土性特征 |
4.4 城市显着树树高、胸径及冠幅面积分布特征 |
4.4.1 显着树树高分布特征 |
4.4.2 显着树胸径分布特征 |
4.4.3 显着树冠幅分布特征 |
4.5 城市显着树种断面积、相对优势及重要性值分布特征 |
4.5.1 树种层面的显着树断面积、相对优势及重要性值分析 |
4.5.2 从科层面分析 |
4.6 城市显着树多样性特征 |
4.6.1 城区层面的显着树多样性分布特征 |
4.6.2 街道层面的显着树多样性分布特征对比 |
4.7 城市显着树立地位置分布特征 |
4.7.1 总体特征 |
4.7.2 不同城区显着树立地位置分布特征对比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城市“显着树”调查表 |
2. 调查区域城市显着树定量评分统计表 |
3. 调查区域城市显着树定性评价统计表 |
4. 合肥城市显着树种总数量及拉丁文学名统计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学术回顾 |
1.3 研究可行性及一般程序 |
1.4 饶本《潮州志》农史资料编纂体例创新和发展 |
2 农业环境和农地制度 |
2.1 农业环境 |
2.1.1 地貌和气候 |
2.1.2 地质土壤和水文 |
2.1.3 森林植被及其破坏 |
2.2 耕地面积和农地制度 |
2.2.1 耕地面积 |
2.2.2 所有制 |
2.2.3 租佃制度 |
2.2.4 纳租种类和数量 |
2.3 本章小结 |
3 作物栽培 |
3.1 粮食作物 |
3.1.1 总体情况 |
3.1.2 水稻 |
3.1.3 甘薯和小麦 |
3.2 园艺作物 |
3.2.1 蔬菜和果树作物 |
3.2.2 油料和糖料作物 |
3.2.3 纤维作物和花卉栽培 |
3.3 病虫害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 |
4.1 渔业资源 |
4.2 海洋捕捞和咸水养殖 |
4.2.1 海洋捕捞 |
4.2.2 咸水养殖 |
4.3 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 |
4.3.1 淡水捕捞 |
4.3.2 淡水养殖 |
4.4 水产制造业 |
4.5 各县渔业概述 |
4.5.1 饶平县 |
4.5.2 南澳县 |
4.5.3 澄海县 |
4.5.4 汕头市 |
4.5.5 潮阳县 |
4.5.6 惠来县 |
4.6 日本侵略对潮州渔业的破坏 |
4.7 本章小结 |
5 农村其他生业和农民生活 |
5.1 其他生业 |
5.1.1 畜养业 |
5.1.2 农产品加工类 |
5.2 农民生活 |
5.2.1 一般农民的生活 |
5.2.2 渔民生活 |
5.3 本章小结 |
6 民国潮州农业的转型 |
6.1 现代经营和现代技术的兴起 |
6.1.1 粮食作物种植的新变化 |
6.1.2 经济作物种植的现代化 |
6.1.3 现代林地行政的兴起 |
6.1.4 畜养业的转变 |
6.2 现代农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 |
6.2.1 建立了专业化管理机构 |
6.2.2 成立了农会组织 |
6.2.3 出现了一批带有现代农业企业性质的公司 |
6.2.4 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香榧微型嫁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香榧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概论 |
1.1.1 香榧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2 香榧良种壮苗培育技术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
1.2 微嫁接的研究概论 |
1.2.1 微型嫁接技术的研究 |
1.2.1.1 影响微型嫁接成活的因素 |
1.2.1.2 微型嫁接的研究进展 |
1.2.1.3 微型嫁接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2 芽苗砧嫁接技术的研究 |
1.2.2.1 芽苗砧嫁接的研究进展 |
1.2.2.2 芽苗砧嫁接技术的研究意义 |
1.3 嫁接苗的愈合机理研究 |
1.3.1 嫁接苗解剖学研究 |
1.3.2 嫁接苗相关生理指标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砧木的培养 |
2.2.2 接穗的采集 |
2.3 试验方法 |
2.3.1 冰箱贮藏种子的生活力测定 |
2.3.2 嫁接方法 |
2.3.2.1 劈接法 |
2.3.2.2 钻孔接法 |
2.3.2.3 腹接方法 |
2.3.3 嫁接苗生长动态 |
2.3.3.1 不同影响因素对榧树-榧树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
2.3.3.2 不同影响因素对香榧-榧树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
2.3.4 香榧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解剖观察和相关生理指标 |
2.3.4.1 香榧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解剖观察 |
2.3.4.2 香榧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2.3.4.2.1 过氧化物酶POD——愈创木酚法 |
2.3.4.2.2 过氧化氢酶CAT——H_2O_2法 |
2.3.4.2.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榧树实生种苗的萌发状况 |
3.2 不同影响因子下榧树嫁接苗的成活统计 |
3.3 香榧嫁接苗的萌发与生长动态 |
3.3.1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苗接芽萌发的影响 |
3.3.2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苗接芽生长动态的影响 |
3.3.3 不同接穗类型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嫁接时间对香榧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
3.3.4.1 不同嫁接时间对嫁接苗成活的影响 |
3.3.4.2 不同嫁接时间对嫁接苗生长量的影响 |
3.3.4.3 不同嫁接时间嫁接苗生长 |
3.4 香榧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解剖观察和相关生理指标 |
3.4.1 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解剖观察 |
3.4.1.1 隔离层形成期 |
3.4.1.2 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期 |
3.4.1.3 愈伤组织连接期 |
3.4.1.4 维管束分化形成期 |
3.4.2 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相关生理指标 |
3.4.2.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3.4.2.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
3.4.2.3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
3.4.2.4 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榧树实生种苗的萌发状况 |
4.2 不同影响因子对榧树嫁接苗成活的影响 |
4.3 香榧嫁接苗的萌生与生长 |
4.3.1 不同嫁接方法对香榧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嫁接时间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
4.4 香榧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解剖观察和相关生理指标 |
4.4.1 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解剖观察 |
4.4.2 嫁接苗愈合过程中的相关生理指标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园区概况 |
1.1.2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研究 |
1.2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相关概念 |
1.2.1 产业园区 |
1.2.2 绿地系统规划 |
1.2.3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产业园区国内外案例借鉴 |
1.4.1 产业园区国外案例 |
1.4.2 产业园区国内案例 |
1.4.3 对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启发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内容 |
1.7 研究的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实例论证法 |
1.7.3 归纳总结法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2.1 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 |
2.1.1 特殊的地理区位 |
2.1.2 产业新城功能结构的构建模式 |
2.1.3 “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
2.2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因素 |
2.2.1 自然资源因素 |
2.2.2 人文资源因素 |
2.3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
2.3.1 规划总则 |
2.3.2 规划目标 |
2.3.3 规划结构 |
2.3.4 规划布局 |
2.3.5 树种规划 |
2.4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 |
2.4.1 特色塑造的意义 |
2.4.2 特色塑造的目标 |
2.4.3 特色塑造的构成要素 |
2.4.4 特色塑造的内容 |
2.5 产业园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
2.5.1 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性 |
2.5.2 规划实施面临的问题 |
2.5.3 加强规划可操作性的对策 |
2.5.4 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评价 |
第三章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以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3.1 昆明经开区发展特征 |
3.1.1 区位特征 |
3.1.2 产业结构特征 |
3.1.3 空间结构特征 |
3.1.4 土地利用特征 |
3.1.5 产业新城模式发展 |
3.2 昆明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因素 |
3.2.1 自然资源因素 |
3.2.2 人文资源因素 |
3.2.3 重要因素分析 |
3.3 昆明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
3.3.1 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
3.3.2 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总则 |
3.3.3 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
3.3.4 经开区绿地系统结构 |
3.3.5 经开区绿地系统布局 |
3.3.6 经开区绿地系统树种规划 |
3.4 昆明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特色塑造 |
3.4.1 特色塑造的意义 |
3.4.2 特色塑造的目标 |
3.4.3 特色塑造的构成要素 |
3.4.4 特色塑造的内容 |
3.4.5 特色塑造小结 |
3.5 昆明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
3.5.1 构建分层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
3.5.2 制定相关绿地建设设计导则 |
3.5.3 年度计划分解,落实近期规划 |
3.5.4 多部门一体化协作 |
第四章 总结与探讨 |
4.1 论文主要结论 |
4.1.1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殊性 |
4.1.2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层级性 |
4.1.3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性 |
4.1.4 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
4.2 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沧州滨海区耐盐植物引种筛选及种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耐盐植物概述 |
1.2.2 耐盐植物引种 |
1.2.3 耐盐植物筛选 |
1.3 苗木市场现状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2.2 土壤状况 |
2.3 气候状况 |
2.4 试验地概况 |
2.4.1 土壤类型 |
2.4.2 社会经济概况 |
3 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
3.1 调查内容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沧州滨海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3.2.2 沧州滨海地区主要植物群落 |
3.2.3 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 |
3.2.4 沧州滨海盐生植物的应用价值 |
3.3 小结 |
4 耐盐植物田间引种筛选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试验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4.2.1.1 试验田土壤的pH值 |
4.2.1.2 试验田土壤的含盐量 |
4.2.1.3 试验田土壤的有机质 |
4.2.2 供试树种生长状况调查分析 |
4.3 引种树种综合价值评价 |
5 盆栽种植试验 |
5.1 试验材料 |
5.1.1 五叶地锦 |
5.1.2 紫薇 |
5.1.3 叶用枸杞 |
5.1.4 合欢 |
5.2 试验设计 |
5.2.1 不同浓度梯度扦插基质的配制 |
5.2.2 五叶地锦、紫薇、叶用枸杞的扦插试验 |
5.2.3 种子种植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插穗在不同含盐量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
5.3.2 盐浓度对各植物插穗生根数量的影响 |
5.3.3 不同盐分含量对各植物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
5.3.4 不同盐分含量对各植物种子相对出苗率的影响 |
5.3.5 不同盐分含量对各植物种子相对盐害率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岩溶堆积型铝土矿采矿用地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开展的研究工作情况 |
1.2.2 国内开展的研究工作情况 |
1.3 本文研究对象 |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喀斯特地区采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影响 |
2.1 喀斯特矿区的自然特征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植被特征 |
2.1.3 地质特征 |
2.2 喀斯特矿区人文特征 |
2.3 人为干扰特征 |
2.3.1 采矿与基建工程的影响 |
2.3.2 滥垦乱伐的影响 |
2.3.3 政府政策影响 |
2.3.4 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
2.4 平果铝矿区地理环境情况 |
2.4.1 矿区位置、地形、地貌与交通 |
2.4.2 矿区气候因子条件 |
2.4.3 野生植被与植物资源 |
2.5 矿区生态经济调查与评价 |
2.5.1 铝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
2.5.2 土地利用与土壤资源状况 |
2.5.3 矿区经济状况 |
2.6 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矿区生态重建一体化工艺系统 |
3.1 概述 |
3.2 一体化工艺系统简介 |
3.3 一体化工艺系统的基本思路 |
3.4 一体化复垦规划设计 |
3.5 一体化系统—剥离工艺 |
3.5.1 剥离工艺概述 |
3.5.2 剥离作业程序 |
3.6 一体化系统采矿工艺 |
3.6.1 平果铝土矿回采工艺 |
3.6.2 矿山开采工艺技术特点 |
3.7 一体化系统复垦工艺 |
3.7.1 复垦土地类型 |
3.7.2 复垦施工步骤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喀斯特矿区工程复垦技术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工程复垦目标和原则 |
4.2.1 工程复垦目标 |
4.2.2 工程复垦原则 |
4.3 工程复垦技术方案 |
4.3.1 工程复垦技术特点 |
4.3.2 工程复垦技术方案 |
4.4 复垦地几何参数 |
4.4.1 平台地的地表坡度 |
4.4.2 覆土层厚度 |
4.4.3 缓坡地坡度和坡长 |
4.5 工程复垦设计及施工 |
4.5.1 工程复垦设计 |
4.5.2 工程复垦施工 |
4.5.3 复垦竣工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喀斯特岩溶矿区生物复垦试验研究 |
5.1 平台耕地生物复垦技术方案 |
5.2 缓坡地生物复垦技术方案 |
5.3 先锋植被品种筛选 |
5.3.1 实验室筛选试验 |
5.3.2 适土性筛选试验 |
5.3.3 植物耐酸性土壤能力排序 |
5.3.4 植物根系试验 |
5.4 田间小区模拟筛选试验 |
5.4.1 试验任务 |
5.4.2 试验地建设 |
5.4.3 试验设计 |
5.4.4 参试各品种植物生长势调查 |
5.4.5 试验小结 |
5.5 复垦平台绿肥作物筛选 |
5.5.1 品种筛选原则 |
5.5.2 参试品种 |
5.5.3 试验观测 |
5.5.4 试验小结 |
5.6 平台耕地作物品种筛选试验 |
5.6.1 参试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
5.6.2 栽培技术 |
5.6.3 筛选试验统计分析 |
5.6.4 试验小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植被工艺与土壤培肥试验研究 |
6.1 矿区旱地传统耕作技术调查 |
6.2 植被工艺试验目标 |
6.3 植被工艺试验内容 |
6.3.1 种植设计 |
6.3.2 套作轮作试验 |
6.3.3 抗旱技术措施试验 |
6.3.4 种子处理技术应用 |
6.3.5 缓坡地营造混交植物群落 |
6.4 平果矿区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
6.4.1 矿山复垦用土壤材料肥力调查 |
6.4.2 土壤培肥技术 |
6.5 微生物培肥技术开发与应用 |
6.5.1 豆科植物接种要瘤菌技术应用 |
6.5.2 禾本科植物接种菌肥技术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采矿用地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
7.1 概述 |
7.2 平果铝采矿用地改革沿革 |
7.3 矿区土壤资源和用地特点 |
7.4 采矿用地新模式改革试点 |
7.5 采矿用地试点方案 |
7.5.1 改革试点原则和内容 |
7.5.2 采矿用地新模式试点步骤 |
7.5.3 采矿用地临时用地试点措施 |
7.6 采矿用地新模式实施效果 |
7.7 采矿用地新模式的创新点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 |
四、保护地合欢快速成苗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张峰,史玉宝,曾燕,尚兴朴,李进瞳.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7)
- [2]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D]. 赵培方. 广西大学, 2020
- [3]紫花苜蓿根瘤菌生物型划分及其转录组学分析[D]. 康文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4]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D]. 童伶俐.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民国潮州农业史研究[D]. 黄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香榧微型嫁接技术研究[D]. 谷红霞.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8]产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王锦.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9]沧州滨海区耐盐植物引种筛选及种植试验研究[D]. 王聪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10]岩溶堆积型铝土矿采矿用地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D]. 杨海洋. 中南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