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1)在《运用化学史发展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王雪英[3](2021)在《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研究》文中提出“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Osborn 1963)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当前,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想快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疑问,靠的就是人才,而成为人才最关键的因素即要具备创造性思维。时代的发展召唤创造性人才,加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成为了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品质。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除了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育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和以往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比,体现出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即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发展。如语文核心素养中就包含了“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国当代着名的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育改革家、全国着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他非常热爱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宁鸿彬老师自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他不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十分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语文教育思想。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未来语文教育观、创造性思维教育观以及高效语文教育观。其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在语文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各地的许多语文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等人纷纷学习他的思维理论。他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是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探索、总结出的智慧结晶。他极力主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语文思维学研究的先驱”。虽然宁鸿彬老师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距离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对于现在而言,仍旧对于当下的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个章节。引言主要是论述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等等。第一章主要是对创造性思维观进行基本的概述。简要阐明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概念,这是本论文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二章则探析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原因。笔者将重点从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客观原因以及主观原因这两方面进行探寻。第三章则结合宁鸿彬老师的一些具体教学案例,梳理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内容,这是正文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内容着重从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以求异思维训练作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重视联想、想象等能力的培养,强调思维品质的培育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所具有的特点。第五章则分析和总结宁鸿彬老师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这是这篇论文的研究意义以及价值所在。通过对宁鸿彬老师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研究,语文教师应该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其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其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三,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其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语部分主要是强调宁鸿彬老师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对于当下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符合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前瞻性。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应对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不二选择。

刘静[4](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要求也不断提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综合型人才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五个维度,其中也体现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思维的培养。科学思维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课程,有较强的好奇心,此时的化学课程兼具启蒙性与基础性,此阶段学习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将会对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初中生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展开了研究,共包含六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在布鲁纳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对化学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三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延职附中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现状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其次从思维的六个维度对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科学思维现状及提升科学思维的方法;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第四章论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思维的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策略。第五章根据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现状及期望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实施于实习学校的四个班级,并利用SPSS25.0对实践前后的学习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第六章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反思了研究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深入调查并完善本课题。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1)通过对化学教师的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对科学思维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的指导与实践,没有真正落实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2)从思维的六个维度对九年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较低,形象思维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较好,发散思维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3)通过检验发现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在实践前化学思维水平相当,在实践后实验班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升幅度明显强于普通班。(4)从整体情况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因材施教,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吕竹[5](2021)在《基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世纪我国更加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对人才有着更高要求,强调公民应具备面对复杂任务时创新性思考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阶段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应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现已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教学,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因此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教师自身应提高运用结构不良问题的意识,提升结构不良问题的设计能力,使问题具有开放性。现阶段如何在问题式教学中进行结构不良问题的设计,从而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对“问题式教学”与“结构不良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探索,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厘清结构不良问题包括条件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情境开放四类,并对结构不良问题的特点、功能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根据研究主题,对课堂观察和教学设计分析的样本进行筛选和确定。通过对教师问题式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现状的调查以及视频、文本案例分析,归纳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设计与应用存在的不足:教师相关理论储备不足、情景素材来源有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问题设计趋于良好、结构不良问题设计不熟练,为本文后续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问题设计策略,包括:依据课程标准,设置问题核心要点;根据学生认知差异,设计问题层次;提升教师学科素养,追求问题质量;选择合适素材,进行问题研究;提升创新思维,设计多样化问题。结合以上研究,选取《土壤的形成》一节进行教学设计,为高中地理教师进行结构不良问题设计提供参考。

郭蝈[6](2021)在《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基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为导向,大力开展知识创新、国家培养大量的拥有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当前现代化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教学作为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性内容,通过丰富的音乐形象用以构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培养学习者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音乐创造力等方面施展着重要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其思维呈现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这个时期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内容聚焦于初中音乐创造教学,以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为个案研究,将创造教学这种教学理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于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现状调研、实施对策等多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仔细解读,分析并整理清楚初中音乐创造教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从创造教学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去把握其含义,在对初中音乐教学价值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培养创造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去挖掘创造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第二部分:以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造音乐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调查对象的选择(学校的选择、教师的选择、学生的选择)入手,并结合初中生的心理与思维发展特点,以及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途径,编制有效的调查问卷及真实的访谈内容,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对音乐创造教学常规课与音乐创造教学优质课进行了对比,从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中分析并反思,当前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更加宏观的了解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应该将“创造”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不违背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其音乐教育审美育人作用。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获得相关的研究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第三部分是对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的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音乐教师创新创造意识淡薄;音乐教学创造理念滞后;学生缺乏对音乐课程的重视;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提升策略。要关注学生创造性的过程;有特色的进行创造教学;鼓励教师创新创造。并从七年级教材上册、八年级教材上册、九年级教材下册中抽取了三课内容,进行成功的案例设计,且付诸于实践,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教学案例评析,为初中音乐创造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及策略。

王建蓉[7](2021)在《基于大数据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时代赋予了教师更加重要的使命,同时也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能力,还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然而,中学新手化学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其专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基于对教师学习力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本研究从认知派学习观出发,认为教师学习力是教师获取知识,并坚持不断发展自我,不断创新教学工作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源动力。因此,研究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现状及提升策略是有效解决新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理论探析—模型构建—量表开发—应用研究—对策建议”为主线,对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现状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探析:分析国内外学习力、教师学习力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从认知派学习理论出发,定义教师学习力的内涵,并探讨其构成要素。第二部分为模型构建:依据对文献梳理初步得出教师学习力的构成要素和对10位一线中学新手化学教师的访谈结果,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学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征询10位教育专家的意见,经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构建出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新手化学教师的学习力检测模型包括六个一级维度,分别是教师学习基础力、教师学习动力、教师学习毅力、教师学习内化力、教师学习迁移力、教师学习创造力。第三部分为量表开发:根据新手化学教师的学习力检测模型,本研究开发了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量表。运用SPSS 26.0对量表进行预测试,证明量表信效度良好,适用于实证研究。为确保量表的科学性,运用Rasch模型对量表进行了第二轮预测试,根据Rasch模型质量参数、怀特图及概率曲线图结果显示,进一步确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运用量表对1073名中学新手化学教师的学习力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新手化学教师的学习力水平普遍偏低,其中教师学习基础力最高,其次是教师学习创造力、教师学习内化力,教师学习毅力、教师学习迁移力,教师学习动力最低。不同性别的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水平不具有显着性差异,而具有不同学历背景、在不同地区任教的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水平均具有显着性差异。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中学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的提升策略。在学校层面:引导新手化学教师组建学习型组织;为新手化学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丰富学习资源;注重为教师提供政策激励教师学习。在个人层面:新手化学教师要合理规划时间,运用有效策略提升学习效率,确定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还要注意提升意志品质,增强学习自控力,注意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创造力。

周玉珍[8](2020)在《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学校对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极大地影响和限制着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教学弊端越来明显,课堂教学基本停留在低阶思维阶段,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是有所缺失的,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相对缺乏创新和团队精神。而项目式教学提倡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理念开展教学,它构建起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交流、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展开研究,通过设计、优化项目式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开发相关教学案例等,去探究和创新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促进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教学实验选取了中山市S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和特点制定了相应教学实验计划,把课程内容分为图像编辑工具与文字输入、色彩校正与蒙板通道、滤镜特效三大模块,对应设计了宣传栏、婚纱照、电影海报的综合任务开展项目式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取了“模拟公司”的运行模式,每个项目任务的探究分为项目主题设计、项目计划制定、项目教学实施、项目展示评价四个环节。经过三个进阶式的项目教学实践,运用SPSS工具分析班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量表》前后测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比对照班的学生有明显提升;而两个班级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测试成绩水平相当,说明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学中,并不会导致学生的低阶思维能力的下降。结合《项目式教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情况,综合得出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学习者通过参与项目式教学流程中所做的分析、策划、交流、合作、设计、创作、展示、评价等活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邱莉芝[9](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市2所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加大,将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之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需要,主要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级技能型人才,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创造性思维是中职生综合素养之一,因此探讨突出中职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人工智能是时代的产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将人工智能与中职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建立联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智慧的特征,甚至有时能超越人的极限,它对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冲击是全面的,对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中职教学内容、中职教学方式方法、中职教育评价提出了挑战,最主要的是它影响着人才的输出,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科学的使用。本研究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角度出发,以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为主对柳州的两所中职学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中遇到的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相关问题,揭示了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问题。他们处于重要的身心发展阶段,心理机制不成熟,缺少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低等。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师并未能处理好这些问题,中职教师群体表现出他们发展不平衡、观念认识不足、教育教学传统、经验技术滞后等,严重阻碍了课堂上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适应人工智能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中职教育工作现状和中职教师、中职学生的现状,积极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对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积极作用,总结并提出了中职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优化策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智能教学常态化;构建智能化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技术发展;整合云端化资源,建构全新的学习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突出个性化教学;理顺联合化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化;打造服务化输出,推进教学标准国际化。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1.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2.适应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现实需要
        4.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2.关于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观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二)创造性思维教育观概念的理解
二、宁鸿彬创造性思维观形成的原因
    (一)宁鸿彬创造性思维观形成的客观原因
        1.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推动
        2.相关理论对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影响
        3.传统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足
    (二)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形成的主观原因
        1.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实践经验
        2.受到他人的影响
三、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1.“三不迷信”
        2.“三个欢迎”
        3.“三个允许”
    (二)以求异思维训练作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突破口
        1.多端性训练
        2.变通性训练
        3.独特性训练
    (三)重视想象、联想等能力的训练
        1.联想能力的训练
        2.想象能力的训练
    (四)强调思维品质的培育
        1.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培育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培育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5.培育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四、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凸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把思维训练放在核心地位
五、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对当下语文教学启示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1.给予学生赞赏和表扬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努力提升语文教师素养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充实语文教学内容
        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2.授予学生思维方法
        3.提高教师思维培育的理论修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课程标准
        1.1.2 我国对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1.3 科学思维对于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初中化学教学科学思维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科学思维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调查内容设计
    3.4 调查内容及分析
        3.4.1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3.4.2 学生调查统计分析
    3.5 调查结果小结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融合科学思维的初中教学 原则与策略
    4.1 融合化学科学思维教学设计的原则
        4.1.1 启发性原则
        4.1.2 探究性原则
        4.1.3 批判性原则
        4.1.4 概括性原则
    4.2 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思维教学策略
        4.2.1 从课本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4.2.2 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4.2.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4.2.4 梳理教学目标与内容,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评价体系
        4.2.5 设置多样性的课外作业,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第五章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及分析
    5.1 实践方案
        5.1.1 实践目的
        5.1.2 实践对象
        5.1.3 实践内容与方法
    5.2 教学实践案例设计
        5.2.1 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5.2.2 具体案例展示
    5.3 实践结果分析
        5.3.1 普通班学生前后测差异分析
        5.3.2 实验班学生前后测差异分析
        5.3.3 普通班对比实验班学生前后测差异分析
    5.4 分析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二 初中化学课堂科学思维的培养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前测试题
    附录四 后测试题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变革发展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地理教育国际宪章鼓励基于问题的教学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四)地理课堂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应用不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问题式教学
        (二)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问题
        (二)问题式教学
        (三)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结构不良问题概述
    一、结构不良问题特点
        (一)开放性
        (二)指向性
        (三)相对性
        (四)复杂性
    二、结构不良问题分类
        (一)条件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二)策略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三)结论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四)情境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
    三、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功能
        (一)促进高级知识获取
        (二)增强学习内部动机
        (三)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四)加强获取及解读信息能力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提高实践能力
第四章 问题式教学中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
    一、问卷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问卷结构及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文本与视频案例中问题设计分析
        (一)视频分析
        (二)文本分析
    三、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教师相关理论储备不足
        (二)情境素材来源有限
        (三)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
        (四)问题设计趋于良好
        (五)结构不良问题设计不熟练
第五章 问题式教学中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策略
    一、依据课程标准,设置问题核心要点
        (一)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二)利于教学目标达成
    二、根据学生认知差异,设计问题层次
        (一)掌握认知水平
        (二)明确认知风格
    三、提升教师学科素养,追求问题质量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二)积累丰富教学经验
    四、选择合适素材,进行问题研究
        (一)勤于收集整理素材
        (二)建立问题素材库
    五、提升创新思维,设计多样化问题
        (一)条件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二)策略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三)结论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四)情境开放型结构不良问题设计
第六章 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设计案例
    二、教学设计评析
结论
    一、结论
    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问题结构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时代对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2.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的要求
        3.本人研究兴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创造教学的概念界定
        1.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
        2.初中音乐创造教学内容
    (二)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
        1.实践性价值
        2.审美性价值
二、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现状调研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1.学校的选择
        2.教师的选择
        3.学生的选择
    (二)调查问卷及访谈内容编制
        1.问卷的发放收集情况
        2.学生调查问卷内容设置
        3.教师访谈问卷内容设置
    (三)课堂观察分析
        1.音乐创造教学常规课
        2.音乐创造教学优质课
        3.常规课与优质课对比分析
三、初中音乐创造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音乐教师创新创造意识淡薄
        1.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相关内容不熟悉
        2.教师音乐创造教学缺乏连续性
        3.教师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
    (二)音乐创造教育理念滞后
        1.学校缺少教师创造教学方面的培训
        2.音乐创造活动中简易乐器使用率低
    (三)初中音乐创造教学中学生存在问题
        1.学生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不够
        2.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3.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 要关注学生创造性过程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豁朗阶段
        4.加工阶段
    (二)有特色的进行创造教学
        1.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
        2.伴随音乐做相关身体律动
        3.配合相关视频图片引发问题
    (三)鼓励教师创新创造
        1.加强教学模式创新
        2.加强教学曲目创新
        3.加强教学教具创新
    (四)初中音乐创造教学成功案例设计
        1.课例1“丰收锣鼓”
        2.课例2“红河谷”—环球之旅
        3.课例3“夫妻双双把家还”—梨园风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7)基于大数据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4.3 文献述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学习力
        2.1.2 教师学习力
        2.1.3 新手化学教师
        2.1.4 大数据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派学习理论
        2.2.2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2.3 终身学习理论
        2.2.4 学习型组织理论
3 研究设计及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德尔菲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访谈法
        3.2.5 数据分析法
4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构建
    4.1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1.1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4.1.2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的访谈结果分析
    4.2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确立
        4.2.1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指标体系的解读
    4.3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量表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4.3.1 量表的开发与编制
        4.3.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分析
5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应用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方法
    5.4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的现状分析
        5.4.1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整体水平
        5.4.2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组群差异分析
        5.4.3 新手化学教师不同层面学习力水平分析
    5.5 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的提升策略
        5.5.1 学校层面提升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
        5.5.2 教师个人层面提升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构建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
        6.1.2 开发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量表
        6.1.3 调查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现状
        6.1.4 提出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提升策略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6.2.1 研究局限性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1.1.2 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带来巨大冲击
        1.1.3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亟需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1.2 研究问题和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设计与创新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现状
        2.1.1 高阶思维概念的缘起
        2.1.2 国外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2.1.3 我国对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2.2 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研究
        2.2.1 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发展情况
        2.2.2 项目式教学促进高阶思维的提升研究
    2.3 研究现状分析
    2.4 相关概念界定
        2.4.1 高阶思维能力
        2.4.2 项目式教学
    2.5 理论基础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5.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剖析
        3.1.1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师生访谈
        3.1.2 中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3.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与高阶思维能力量表
        3.2.1 课程性质
        3.2.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目标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关联
        3.2.3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知识点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3.2.4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与维度分析
        3.2.5 高阶思维能力量表体系
4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项目式教学流程设计
    4.1 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知识点选取分析
        4.1.1 高阶思维教学方法分析
        4.1.2 课程知识点分配与选取分析
    4.2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和作用分析
    4.3 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原则和流程
        4.3.1 项目教学的实施原则
        4.3.2 项目式教学流程
        4.3.3 中职学校开展项目式教学可行性分析
5 应用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生高阶思维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介绍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设计
        5.1.3 实验测评工具
        5.1.4 数据处理工具
        5.1.5 实施网络教学平台
        5.1.6 实验计划
        5.1.7 实验前测
    5.2 进阶教学基础篇一:学校宣传栏图片设计
        5.2.1 学情分析
        5.2.2 项目教学目标
        5.2.3 项目情景
        5.2.4 项目主题分析
        5.2.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5.2.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5.2.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5.3 进阶教学提高篇二:婚纱照后期精修
        5.3.1 学情分析
        5.3.2 项目教学目标
        5.3.3 项目情景
        5.3.4 项目主题分析
        5.3.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5.3.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5.3.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5.4 进阶教学拓展篇三:电影海报设计创作
        5.4.1 学情分析
        5.4.2 项目教学目标
        5.4.3 项目情景
        5.4.4 项目主题分析
        5.4.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5.4.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5.4.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5.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5.1 课程测试成绩分析
        5.5.2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比较分析
        5.5.3 学生项目式学习情况问卷分析
6 研究总结、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量表
附录3 :课程测试题
附录4 :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5 :微型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附录6 :综合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市2所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一)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时代
    (三)创造性思维
    (四)中职教育
    (五)教学策略
二、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创造性思维的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人工智能时代对中职教育的挑战
    (一)对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挑战
        1.从应用性人才到高素质人才
        2.注重科学管理的培养方式
        3.崇尚人工智能的非理性思维
        4.提倡融合人才的培养方向
    (二)对中职教育内容的挑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2.教学内容更新慢
        3.教学活动范围有限
        4.教学重心转移
    (三)对中职教学方式方法的挑战
        1.教学方式单一化
        2.教学技术落后
        3.个性化教学欠缺
        4.教师主导地位
    (四)对中职教育评价的挑战
        1.考核标准增加
        2.评价方式优化
        3.注重差异性评价
        4.评价主体扩充
四、中职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职教师教学现状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三)信效度检验
五、中职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缺失的教学致因
    (一)中职教师方面
        1.观念陈旧,认识不充分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3.教学技术滞后
        4.教学经验不足
    (二)中职学生方面
        1.学习动机不强
        2.学习兴趣低下
        3.学习信心不足
        4.学习方法欠缺
        5.学习自主性欠缺
六、优化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智能教学常态化
    (二)构建智能化平台,推进教育教学技术发展
    (三)整合云端化资源,建构全新的学习模式
    (四)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突出个性化教学
    (五)理顺联合化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化
    (六)打造服务化输出,推进教学标准国际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职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化学史发展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行动研究[D]. 刘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宁鸿彬创造性思维教育观研究[D]. 王雪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 刘静. 延安大学, 2021(11)
  • [5]基于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结构不良问题设计研究与实践[D]. 吕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音乐创造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为例[D]. 郭蝈. 延安大学, 2021(11)
  • [7]基于大数据新手化学教师学习力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王建蓉. 西南大学, 2021(01)
  • [8]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D]. 周玉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柳州市2所中职学校为例[D]. 邱莉芝.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标签:;  ;  ;  ;  ;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