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心脏外科手术自体输血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华,闻庆平,卞晓明,郑文君[1](2022)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患者血液管理指用循证医学证据并联合多学科, 结合现有针对血液保护的相关手段, 最大限度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输血率, 既能减少输血相关不良反应, 又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转归。伴随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措施提出更高要求, 现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患者血液管理措施进行总结, 介绍了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取得的研究进展。
张严[2](2021)在《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心脏手术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方法本研究招募了2020年1月-2020年8月期间,114名行体外循环下开放性心脏手术的患者,年龄在18-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2-4级。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将病人分成aPRP组,non-aPRP组。aPRP组术前进行血小板分离,室温下保存,中和鱼精蛋白后回输患者,non-aPRP组为空白对照组。记录并评估患者术中,术后异体血产品的输入量,术中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30天死亡率,肾功能,肝功能指标,肺部感染。结果两组之间凝血功能,术后引流量,急性肾损伤,肝功能指标,术后30天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与non-aPRP组相比,aPRP组术中红细胞,血浆输入减少,分别为(0.57±1.0)U vs(1.56±1.8)U(P<0.000),(203.6±212.5)ml vs(365.2±177.3)ml(P<0.000),围术期总的红细胞输入率显着减少,(3.1±2.1)U vs(5.1±3.2)U(P<0.000);aPRP组24小时内拔管率较对照组增加,57.9%vs 38.6%(P=0.039);与non-aPRP相比,术后ICU住院时间减少(1.8±1.1)天vs(3.7±5.0)天(P=0.007);实验组谷草转氨酶较对照组降低(P=0.020);aPRP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5.3%vs 29.8%(P<0.050)。结论aPRP可以减少心脏手术的异体血输入量,增加了24小时拔管率,减少ICU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策略,减少术后并发症。
石雯迪[3](2021)在《体外循环静脉引流控制方法的仿真分析及改良设计》文中提出体外循环是心脏手术最基本的医疗技术,是心脏手术的基本保障。其中血泵代替心脏工作,而静脉流量与回心血量的意义相同。良好的静脉引流加上充分的动脉灌注,不仅能保证整个体外循环的正常工作,还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干净的手术野,方便外科操作。在体外循环的前并行和后并行期间静脉流量的控制非常重要,过度膨胀对心肌损害很大。一些经验丰富的体外灌注医生会使用阻断钳夹闭部分静脉引流管路来减少引流量,这种方法应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装置就能完成。目的:对阻断钳控制静脉引流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的仿真模拟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良设计,以优化静脉引流,为临床应用寻找到更好的方法。方法:1使用Solid Works2018软件对阻断钳夹闭部分管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模型制作。具体参数:管路内径为3/8英寸,长度为100mm,阻断钳位于中央并从侧方夹闭管路的1/2,形成一个截流孔,使血液通过的横截面积减少1/2。2使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内部血液流动的仿真模拟。具体参数:流体为水,常温且无变化,管壁光滑,管路呈垂直状态,流动过程考虑重力,流量分别为2.4L/min和4.8L/min。3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得出阻断钳夹闭部分管路的流体动力学结果。观察内部流体的宏观流动规律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流体流动性质的变化、流场的分布以及可能造成的血液破坏。4对四种不同的状态(管路全开放、阻断钳夹闭1/4、1/2、3/4管路)和三个引流负压(模拟心脏到回流室的垂直距离:50cm、70cm、90cm)进行体外流动模拟测试,记录相同时间(20s)内的引流量和回流室入口处的压强。分别对流量相同时(4.8L/min)阻断钳夹闭1/4、1/2、3/4管路内部的血液流动进行仿真模拟。5优化静脉引流控制方法,原理与阻断钳控制方法相同即改变血液通过的横截面积。结果:1阻断钳夹闭部分管路会导致内部流体动力学发生剧烈改变:(1)流体到达截流孔前,速度无明显变化且均匀分布,这时血液受到的剪切力较小,产生的破坏也较少。当流体通过截流孔时,速度突然增加且上升幅度较大,血液在此处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可能导致溶血。在截流孔后方有一段滞留区,此处速度几乎为零,容易形成血栓。远离截流孔流体的速度逐渐恢复均匀。(2)当流体到达截流孔前,管路内流线分布均匀、流场稳定,但在通过截流孔的前后流线就出现了明显变化。由于截流孔入口处管路的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流体在这里与侧壁冲击产生倒流,形成一个回流区。部分流体在通过截流孔后持续作回旋运动,产生了明显的漩涡,形成滞留区。2体外流动模拟结果:(1)当全开放引流管路时,模拟心脏内容量的下降趋势并不是匀速平稳的,存在平台期,考虑是由于过度引流引起的血液暂时性流出中断。(2)当引流负压为70cm H20时,流量基本随时间匀速增长,回流室入口处的压力差较小且较平稳;当引流负压为50cm H20和90cm H20时,流量增长存在猛增期,且回流室入口处的压力差波动较大。(3)引流负压一定,在相同时间内,管路全开放和夹闭1/4的引流量大小并无明显差异,回流室入口处的压力差波动较大;夹闭1/2时的引流量减少,但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倍数关系,且回流室入口处的压力差波动较小,整体较平稳;夹闭3/4时,管路阻塞严重,引流量基本为零。(4)当流量相同时,夹闭1/4管路时的流速变化很小,流场稳定;夹闭1/2管路时结果同前文分析;夹闭3/4管路时流体很难通过,流速剧增。3优化后的静脉引流控制装置整体流场效果较好且能精准调节血液通过的横截面积。结论:1阻断钳夹闭部分管路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1)血液通过的横截面积突然缩小,血流速度也会突然增加,这种急剧的流速变化对血液的有形成分来说是非常有害的,它会使细胞受到的剪切力明显增大,导致溶血。(2)当阻断钳夹闭部分管路侧壁时,会形成一个截流孔,其内部的流场呈不对称式,血流的状态会发生改变,使管路内产生涡流现象,引发溶血。(3)截流孔的附近存在回流区和滞留区,易产生血栓。(4)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精准调节,无法得知夹闭的具体程度,可能出现管路阻塞,产生安全问题。2使用阻断钳夹闭部分管路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可缩小血流通过的横截面积,进而减少静脉引流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静脉引流管路内部的阻力,降低静脉系统的压力差。临床操作时要注意控制夹闭范围在1/2左右,才能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不引起严重并发症。3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静脉回流室的位置来改变患者心脏与静脉回流室之间的垂直距离,以控制静脉引流量。本文认为70cm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高度。4改良后的静脉引流控制装置的整体流场效果较好,可有效地减少对血液的破坏,提高体外循环的安全性,同时可以精准调节血流通过时的横截面积。这个装置符合精准医疗的理念,能减少医源性的血液破坏和潜在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可推广的实用价值。“精准”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精准控制(数字控制)是将来电脑程控的重要基础。目前此装置正在专利申请中,未来将对模型进行加工,待下一步体外测试和改进。
马满姣[4](2020)在《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不合理性异体输血及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不合理性异体输血背景及目的:尽管术中自体血回输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但使用自体血回输的患者仍不能完全避免输注异体红细胞。本研究旨在了解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及了解此类患者不合理输注异体红细胞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临床资料。估算手术结束时将自体红细胞回输完毕后的理论血红蛋白,将理论血红蛋白大于100g/L还接受异体红细胞输注的情况定义为不合理输血。比较不合理输血患者与其他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并对此类不合理输血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487名患者在术中使用了自体血回输。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的患者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为31.4%(467/1487),异体红细胞不合理输注率为26.0%(341/1313)。接受不合理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较合理输注者年龄更小(t=4.656,P<0.001),体重更轻(t=3.910,P<0.001),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更低(t=2.822,P=0.005),但是有更高的自体血回输量(U=-10.926,P<0.001)和更高的估计失血量/估计血容量的比值(U=-17.067,P<0.001),而不论是否存在术前贫血(U=-1.396,P=0.163)。导致此类不合理输注异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OR=1.975,P=0.005)和估计失血量/估计血容量(OR=5.392,P<0.001)。结论: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患者存在不合理输注异体红细胞的现象;患者的术前血红蛋白和估计失血量/估计血容量是导致此类患者不合理输注异体红细胞的原因。在输血前需要测定血红蛋白水平以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医生需要更新血液保护和合理用血的认识,以改善患者的医疗质量。第二部分: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的回顾性分析背景及目的:有证据显示联合使用多种血液保护技术可以降低围术期异体输血率。比较近6年来接受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液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对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异体输血情况的影响,及其接受异体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013年组和2019年组的临床指标及围术期血液保护方法,比较氨甲环酸组和非氨甲环酸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围术期异体输血情况,比较输血组和非输血组的临床指标,并用逻辑回归分析该类患者接受异体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013年组(n=37例)和2019年组(n=40例)两组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氨甲环酸的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3年组未使用氨甲环酸,2019年组大部分患者(77.5%)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术后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率增加(21.6%→37.5%)。两组在估计失血量/估计血容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2019年组围术期输血情况以及术后第一天血红蛋白水平较2013年组有下降趋势。氨甲环酸组(n=31例)和非氨甲环酸组(n=37例)两组的基本情况、估计出血量和围术期异体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和EBL/EBV是预测该组患者术中输注异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6年来,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出血量无明显变化,医生正在尝试联合使用不同的血液保护方法,逐渐接受更低的术后第一天血红蛋白值,但未充分考虑自体血回输节俭异体输血的作用。
郑少强,周雁,李绍良,王庚[5](2019)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骨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贫血症状[1]。目前,大量研究证实,EPO除了促红细胞生成外,还可以通过促进有丝分裂、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对机体非造血细胞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3]。近年来,EPO在改善围手术期贫血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术前严重贫血及术中失血量大的外科手术中使用EPO来纠正贫血,减少同种
曹时亮[6](2019)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序贯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及背景]: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操作复杂,术中组织损伤大,出血量较多,有较高的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输血率。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并释放的药物,对于贫血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逐渐应用于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血液管理中,其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波动,并降低同种异体输血率。然而,目前对于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中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具体使用方案仍无相关共识。在既往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探究了术前术后短期序贯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为围术期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方法]:本研究在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中,对比了三种不同的围手术期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其中A组35例患者自手术前三天开始,予以150IU/kg/Q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同时予以3天的200mg/Qd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B组35例患者自手术当日开始,予以150IU/kg/Q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同时予以3天的200mg/Qd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C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围术期仅使用3天静脉滴注200mg/Qd蔗糖铁治疗。本研究对比了3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总红细胞丢失量,网织红细胞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102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其中,A组35名患者,B组35名患者,C组32名患者。结果显示,A组、B组和C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分别为490.84ml、806.76ml和924.21ml,其中,A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显着低于B组及C组患者(A组vs.B组:P值=0.007;A组vs C组:P值<0.001)。B组与C组患者之间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485)。A组、B组和C组间围术期总红细胞丢失量结果比较与总失血量结果相似。A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显着小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37),且其在术后第5天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48)。B组与C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A组,B组,C组患者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中,相比于手术当日开始使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或单独铁剂治疗,术前术后短期连续每日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显着降低围手术期总红细胞丢失量及总失血量,减少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波动。在安全性方面,术前术后短期连续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不会增加血栓、过敏反应等并发症风险。因此,术前术后短期连续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满意,可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中应用,改善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滕如阳[7](2018)在《术前急性血小板分离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术前急性血小板分离对体外循环下心脏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11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体外循环(CPB)辅助下心脏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血小板分离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病例入选标准:ASA分级ⅡⅢ级,体重6075kg,年龄406O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行择期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双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例,预计体外循环时间大于2小时;术前血小板大于150×109/L,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前血红蛋白(Hb)大于130 g/L,红细胞压积大于35%;术前2周未服用抗凝剂及抑制血小板的药物,无肝、肾及血液系统合并症。病例排除标准: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小板小于50×109/L,低蛋白血症;合并贫血、血液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既往有心脏手术史;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近期使用抗凝药,如7天内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或24小时内使用低分子肝素。麻醉前用药为术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0.1mg/kg,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 mg/kg和舒芬太尼1u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23 mg/(kg·h)、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2 g/kg、维库溴铵0.1 mg/kg和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机械通气期间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3035mmHg。血小板分离组(P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完成,中心静脉穿刺成功后,采用血液回收仪(Haemonetics Cell Saver 5+)经右颈内静脉导管抽取血液,以60ml/min的速度进行采集分离血小板,全血以枸橼酸钠-枸橼酸葡萄糖溶液(ACD-A)抗凝,速度2滴/秒,抗凝比例1:10,预计采集全身血容量(设定血容量男性70ml/kg,女性65ml/kg)血小板总数的20%30%。同时经外周静脉输入6%羟乙基淀粉(万汶),必要时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一般需要45个循环才能完成,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储存于血小板采集袋,室温下震荡保存。分离的红细胞和贫血小板血浆根据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和循环功能状态决定是否回输。整个血小板分离过程在肝素化之前完成,分离过程采集的血量以等量6%羟乙基淀粉补充。分离的血小板、红细胞和贫血小板血浆在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正常后回输给患者。对照组(C组):术前不进行血小板分离,只是用血液回收仪回收,将术中出血和停机后机器余血回收洗涤后直接经静脉回输给患者。检测术前、CPB结束后、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血常规、血凝常规和血栓弹力图指标,观察麻醉诱导期至体外循环开始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观察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引流量及围术期患者输入异体血和血制品的数量情况。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ICU滞留时间、二次开胸例数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和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的引流量:对照组(C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的引流量明显大于血小板分离组(P组)的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的引流量无明显差异。围术期异体血输注情况:血小板分离组(P组)的异体浓缩红细胞(RBC)、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输注量和输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情况:两组的各项指标在围手术期的时间变化趋势一致。红细胞浓度和压积在体外循环结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浓度和压积与术前相比都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较术前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离组(P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体外循环结束、术后24 h,血小板分离组(P组)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无明显差异。凝血常规各指标在体外循环停机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与术前比较,体外循环术结束时,两组患者PT、APTT均较术前延长,Fib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C组)比较,血小板分离组(P组)PT、APTT在体外循环结束时较对照组(C组)短,纤维蛋白原浓度较对照组(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指标中,在体外循环结束时,两组患者反应时间(TEG-R)和凝集时间(TEG-k)较术前延长,血凝速度(TEG-α)较术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组)凝血的最大振幅(MA)在体外循环结束、术后24h较术前低(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离组(P组)各时点凝血的最大振幅(MA)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血小板分离组(P组)凝血的最大振幅(MA)在体外循环结束、术后24h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无明显差异。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诱导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时点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分离组(P组)使用的血管活性药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两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二次开胸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血小板分离组(P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和ICU滞留时间较对照组(C组)短(P<0.05),住院费用较对照组(C组)降低(P<0.05)。结论:术前血小板分离回输技术应用于体外循环辅助下的心脏双瓣膜置换手术中,能有效保护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可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率和输注量,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陆祝选,苏相耿[8](2016)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最早被发现的造血因子,也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和疗效最确切的造血因子,早期主要用于贫血等相关疾病的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EPO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EPO能提高血红蛋白(Hb)水平,对减少围手术期异体输血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EPO的临床应用概况进行综述。
朱孔娟[9](2015)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异体血需求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异体血需求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柱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术前7天以及手术前日皮下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各5000IU,对照组不用r Hu EPO,根据围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决定是否输血。记录患者术前7天、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术后1个月(分别记为-7,-1,+1,+3,+7,+30天)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血小板计数(PLT),记录术前7天、术前1天、术后第1、3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输入量及B超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实验组-1天RBC、Hb、HCT、RET%相比于-7天明显升高(F=56.50、111.86、58.26、195.02 P<0.05);实验组RBC、Hb、HCT、RET%在-1,+3,+7,+30天显着高于对照组(RBC:t=9.41、3.16、4.29 Hb:t=4.33、2.35、5.28 HCT:t=5.22、3.29、3.39 RET%:t=6.49、12.97、13.46 P<0.05);两组PLT术后+1、+3天时较术前下降显着,+7天升高且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显着性(F=27.99、36.21 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PLT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T与APTT在+1、+3天时与术前相比明显延长(PT:F=88.68、45.62;APTT:F=47.51、49.42;P<0.05),相同时间两组PT、APTT、Fib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着性(P>0.05),实验组异体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1 P<0.05),两组B超检查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结论出血量较多的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减少术中异体血输入,且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未发栓塞等并发症,用药安全。
黄钦,芶大明[10](2014)在《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不断发展,心脏外科手术量不断递增,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半左右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需要输血,年用血量达1500万单位,并且我国用血量每年以10%递增[1],但是献血人次每年基本保持不变,血液严重供需失衡。对于一个需要输血的患者而言,输入异体同种血可能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严重的输血反应、免疫抑制作用而使肿瘤复发
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心脏外科手术自体输血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心脏外科手术自体输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心脏手术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麻醉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体外循环 |
2.6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
2.7 血液回输 |
2.8 ICU 管理 |
2.9 定义 |
2.10 统计分析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心脏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体外循环静脉引流控制方法的仿真分析及改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不合理性异体输血及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不合理性异体输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第二部分: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的回顾性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术中自体血回输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骨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EPO的结构 |
二、EPO的生理功能 |
三、EPO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
1.EPO与铁剂联合使用: |
2.EPO与自体输血联合应用: |
四、EPO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
1.EPO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
2.EPO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
3.EPO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
(6)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序贯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案 |
3、数据收集 |
4、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患者基本资料 |
2、血液学指标 |
3、围手术期失血量 |
4、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输血率 |
5、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 |
6、并发症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血液管理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术前急性血小板分离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麻醉实施方法、手术及体外循环实施方法和术后监护方案 |
3. 试验方案 |
4. 指标测定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围术期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
3. 患者围术期凝血常规指标变化 |
4. 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指标 |
5. 患者血小板分离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
6. 患者血小板分离期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 |
7. 患者围术期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
8. 术后引流量、围术期异体血输注量 |
9.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期间费用 |
讨论 |
1. 体外循环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影响 |
2.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
3.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对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异体输血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图 |
致谢 |
(8)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EPO在储存式自体输血中的应用 |
2 EPO在肿瘤、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
3 EPO在骨科中的应用 |
4 EPO在心脏手术、颅脑外科、ICU中的应用 |
(9)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异体血需求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
1.1.2 主要药品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实验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2章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的比较 |
2.2 用药后两组指标比较 |
2.3 不良反应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围术期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液保护策略 |
1.1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 |
1.2 抗血小板药: |
1.3 术前自体献血 (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 PAD) : |
1.4 其他: |
2 术中血液保护措施 |
2.1 止血药物 |
2.1.1 抑肽酶: |
2.1.2 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 |
2.1.3 新药: |
2.1.4 乌司他丁: |
2.1.5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 |
2.1.6 重组的Ⅶ因子激活物 (Ⅶa) : |
2.1.7 去氨加压素 (DDAVP) : |
2.2 自体血液保护的措施 |
2.2.1 急性等溶血液稀释: |
2.2.2 CPB转机中稀释式自体输血: |
2.2.3 术中血液回收 (cell salvage, CS) : |
2.2.4自体血逆行预充 (retrograde autologous priming, RAP) : |
2.2.5 CPB患者余机血回输: |
2.2.6 CPB患者手术方法的改进: |
3 输血指征掌握 |
4 麻醉管理 |
5 术后 |
6 结语 |
四、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心脏外科手术自体输血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的研究进展[J]. 张庆华,闻庆平,卞晓明,郑文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01)
- [2]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心脏手术预后的影响[D]. 张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体外循环静脉引流控制方法的仿真分析及改良设计[D]. 石雯迪.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4]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的不合理性异体输血及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的回顾性分析[D]. 马满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骨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J]. 郑少强,周雁,李绍良,王庚.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06)
- [6]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序贯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意义[D]. 曹时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术前急性血小板分离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D]. 滕如阳. 青岛大学, 2018(06)
- [8]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概况[J]. 陆祝选,苏相耿. 内科, 2016(05)
- [9]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异体血需求和凝血功能的影响[D]. 朱孔娟. 青岛大学, 2015(02)
- [10]体外循环中高危风险出血患者多模式血液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J]. 黄钦,芶大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