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韩永清,陈丽霞,李艳萍,张晓霞,张海燕[1](2021)在《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1选题的理论意义初中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从阅读中借鉴、模仿、创新,"有例可仿""以读促写"。建立方便实用、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是放手不管,也不是长篇大论,而是有抓手、有序列、有层次的逐步推进,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以读促写"写作教学模式的要求。"说到根本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阅读教学入手,从基本训练入手。
刘铭铭[2](2021)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文中研究说明
王莉[3](2021)在《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研究》文中认为
蒋婷婷[4](2021)在《基于交际语境理论的中学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
黄玉青[5](2021)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研究 ——以海南省W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
陈叶凤[6](2020)在《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影响个体的思维能力和进入社会后的交际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利于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急需探寻可以改善当前写作教学现状的良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初中写作教学迎来了改革的契机。笔者在进行该研究前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研究工作,即文献分析法;编写了关于初中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下微写作活动概况的调查问卷,即问卷调查法;将以往的写作教学案例和当今的网络微写作教学案例展开比较和分析,即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几种研究方法的使用,争取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研究的是基于腾讯QQ和微信软件下的微写作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一共分为五章。前两章是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依据的阐释;第三章是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探讨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模式,主要从教学理念、内容、策略和课外延伸等方面阐述如何在QQ和微信平台下,利用微写作增强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第五章关于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示例与反思,对前文涉及的部分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初步的尝试和运用。本论文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具备一定的新颖性,提出了改善传统写作教学的策略,以初中生在QQ和微信平台下的写作为例,通过网络微写作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希望能够给一线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重视初中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下的微写作活动,科学指导与评改,切实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陈闪闪[7](2020)在《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吴勇是全国着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名师,他提出的“童化”作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其作文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作文教学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其中包括“童化”作文教学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以及预期效果;“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与实施策略;“童化”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局限之处以及其对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着和研读“童化”作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书面材料,分析与论述“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通过有目的地观察“童化”作文教学视频,总结吴勇老师“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基于访谈提纲与吴勇老师进行面对面交谈,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为本论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本文归纳出吴勇“童化”作文教学以下基本特征:习作教材适合学生写作训练;习作目标指向学生现实交往;习作内容定位“中国童年故事”;习作方法强调“精准性知识”;习作评价立足交流评改。在此基础上,“童化”作文教学将儿童游戏、阅读、想象、生活实践与文化体验等融于习作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与此同时,上述研究成果也给予现实中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五点启示:突显学生习作主体地位;活用习作教材内容;彰显习作交往功能;挖掘习作“故事”属性;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黎红香[8](2020)在《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文化观念落后,语言环境影响,优质教育资源欠缺,推行课改时间晚等原因造成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相对较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选取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对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展开实地调查,结合自身在剑河县南哨中学的教学实践所见与反思,探询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症结及原因。通过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际和写作教学规律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本文从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阐述剑河县乡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激发写作动机、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技能和优化写作教学环境四个方面针对黔东南民族地区剑河县乡镇初中的学校领导、学生、教师提出改进对策。第一,激发写作动机。要通过师生共同制定目标与计划,实行一对一写作帮扶机制与建立结对学习小组,科学写作教学设计,档案管理学生作文,打造学生作文展示平台与完善激励机制等手段激活学生写作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第二,丰富写作内容。要重视教材,运用好教材中丰富的写作实践训练题目和写作教学素材。文中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和课文后面补充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方便教师了解教材写作教学内容安排和根据梳理表格制定写作教学计划安排。要重视地方特有民族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写作教学资源。文中对剑河县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并以南哨镇为例进行了写作教学运用地方特有民族文化资源的设想与运用。第三,提高写作技能。要根据课标要求和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技能和制定学生写作基本能力训练计划;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好写作教学引路人;学生养成良好写作学习习惯,做写作学习用心人。第四,优化写作教学环境。要师生合作,营造优良的写作课堂教学环境和汇合多方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有效帮助改善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帮助提高黔东南民族地区乡镇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岳小琴[9](2017)在《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写作是写作主体在对自然、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用书面语言进行的有针对性表达的活动。写作能力是一个有文化人的必备能力。初中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初中作文能力如果能得到有效提高,将会对学生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深刻影响。有效的初中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考能力,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写作各种文体的能力,作文修改的能力。当前初中写作教学是有成绩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足够重视,语文教师有许多好的指导方法,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较前有较大提高。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对初中写作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了解不够,命题缺乏针对性,自身写作能力不高,指导方法欠缺等等。学生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视不够,兴趣不弄;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写作题材匮乏;阅读量不够,缺乏积淀;文体意识淡薄,结构层次混乱;缺乏真情实感;书面表达不好,书写格式不规范;没有修改能力等等。家庭方面主要在与学校教育脱节,不重视学生写作等等问题。为了搞好初中写作教学,我们必须坚持听说读写相结合、先放后收、师生配合、兼顾素质与应试的原则。在具体操作方面,应当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在观察生活和社会的同时,训练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明确文体意识,不断提高书面写作能力,教会学生重新润色自己作品的方法等等。家长也应关心孩子的写作状况,营造良好环境,为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加一把力。如此,我所期望的初中写作教学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
黄真金[10](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二、搞好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 选题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
2.1 课题研究思路 |
2.2 课题研究目标 |
2.3 课题研究内容 |
3. 课题研究成果 |
4. 几点思考 |
(6)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微写作 |
二、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 |
第二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兴起和发展 |
一、自发:网络微写作的兴起 |
二、自觉:网络微写作的发展 |
三、网络微写作与大作文的关系 |
第三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特征 |
一、即时性 |
二、真实性 |
三、碎片式 |
第四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
一、促进写作形式多样化 |
二、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
三、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
第二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依据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教育即生活 |
二、语文核心素养 |
三、学习动机理论 |
四、微写作理论 |
第二节 现实依据 |
一、大作文难度大 |
二、写作兴趣不浓 |
三、网络写作普遍 |
第三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与实施 |
二、教师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三、学生网络微写作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现状调查下网络微写作教学的困境 |
一、写作功利化,训练研究欠缺 |
二、写作随意化,规范指导不够 |
三、写作分离化,整体计划不强 |
四、写作封闭化,利用资源有限 |
第三节 产生网络微写作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写作理念较落后 |
二、未纳入正式课程 |
三、与大作文相冲突 |
四、生活视野欠开阔 |
第四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理念 |
一、规范性:纳入正式写作计划 |
二、创新性:重视激发写作创意 |
第二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内容 |
一、有序的主题写作训练 |
二、多样的分项写作训练 |
三、精彩的活动写作训练 |
第三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策略 |
一、听说带写 |
二、以读促写 |
三、立规明写 |
四、随心实写 |
五、花样评写 |
第四节 善用网络平台推广微写作成果 |
一、创建家校公众号公布美文 |
二、成立家校交流群关注过程 |
三、巧用腾讯新闻储写作素材 |
四、登录电子图书馆自我学习 |
第五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示例与反思 |
第一节 “寄写于玩,图文并茂”——《学写游记》课例展示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不足 |
1.1.3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具有研究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
1.5.2 吴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
1.5.3 总结与述评 |
1.6 概念界定 |
1.6.1 作文 |
1.6.2 “童化”作文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方法 |
1.8.1 文献法 |
1.8.2 观察法 |
1.8.3 案例分析法 |
1.8.4 访谈法 |
第2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 |
2.1 “童化”作文的现实依据 |
2.1.1 学生写作无内容 |
2.1.2 学生写作无动力 |
2.1.3 学生写作无方法 |
2.2 “童化”作文的理论依据 |
2.2.1 学生观:尊重学生 |
2.2.2 写作教学观:教学写作知识 |
2.3 “童化”作文的预期效果 |
2.3.1 教师:“教有所为” |
2.3.2 学生:“学有所得” |
第3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 |
3.1 习作教材:适合训练 |
3.1.1 辩证看待习作教材 |
3.1.2 将习作教材与学生对接 |
3.1.3 开发习作教材 |
3.2 习作目的:实现交往 |
3.2.1 树立交往意识 |
3.2.2 创设交往情境 |
3.2.3 具备“语用”知识 |
3.2.4 搭建对话平台 |
3.3 习作内容:书写“童年故事” |
3.3.1 留心学生的“故事” |
3.3.2 打开学生的“故事” |
3.3.3 包容学生的“故事” |
3.4 习作方法:运用“精准性知识” |
3.4.1 明确“精准性知识”的定位 |
3.4.2 优化“精准性知识”的呈现 |
3.4.3 完善“精准性知识”的环节 |
3.5 习作评价:在标准中交流 |
3.5.1 交流评改,教评结合 |
3.5.2 构建标准,精细评价 |
第4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及实施策略 |
4.1 “童化”作文实践过程 |
4.1.1 激发兴趣,主动习作 |
4.1.2 巧用范文,获取知识 |
4.1.3 激活言语,现场表达 |
4.1.4 运用知识,精准训练 |
4.1.5 指导评改,交流文化 |
4.2 “童化”作文实施策略 |
4.2.1 用游戏激发兴趣 |
4.2.2 用例文搭建阶梯 |
4.2.3 用想象丰富内容 |
4.2.4 用实践加深体验 |
4.2.5 用文化拓展题材 |
第5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评价与启示 |
5.1 “童化”作文教学评价 |
5.1.1 创新之处 |
5.1.2 局限之处 |
5.2 “童化”作文教学启示 |
5.2.1 突显学生习作主体 |
5.2.2 活用习作教材内容 |
5.2.3 彰显习作交往功能 |
5.2.4 挖掘习作“故事”属性 |
5.2.5 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一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学校简介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访谈调查情况及分析 |
第二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二节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三节 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三章 剑河县乡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改进对策 |
第一节 激发写作动机 |
第二节 丰富写作内容 |
第三节 提高写作技能 |
第四节 优化写作教学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一)初中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二)初中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问卷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一、初中写作教学概述 |
(一)什么是写作和写作能力 |
(二)写作能力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
(三)写作教学的作用 |
1.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2.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二、初中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 |
(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想像的能力 |
(二)培养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
(三)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
(四)培养学生写作各种文体的能力 |
(五)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
三、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取得的成绩 |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教学有足够的重视 |
(二)语文教师写作指导中有许多好的方法 |
(三)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较前有所提高 |
四、初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1.部分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视不够 |
2.部分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命题等方面缺乏针对性 |
3.一些语文教师本身写作能力不高 |
4.一些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引导方法欠缺 |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1.许多学生对写作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浓 |
2.许多学生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写作题材匮乏 |
3.大多数学生阅读量太少,缺乏积淀 |
4.很多学生文体意识淡薄,结构层次混乱 |
5.较多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 |
6.书面表达问题较多 |
7.书写、格式问题比较严重 |
8.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
(三)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
2.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对学生写作重视不够 |
五、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建议 |
(一)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
1.听说读写紧密结合 |
2.先放后收 |
3.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
4.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兼顾 |
(二)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3.促使学生关注社会 |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
5.教会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 |
6.增强学生文体意识 |
7.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
8.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
(三)对教师的建议 |
1.教师要养成坚持写作的良好习惯 |
2.教师专职化 |
3.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激发教师写作的责任感和动机 |
(四)对家长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搞好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 韩永清,陈丽霞,李艳萍,张晓霞,张海燕. 首届"何以为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2]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D]. 刘铭铭.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3]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研究[D]. 王莉. 安庆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交际语境理论的中学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 蒋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研究 ——以海南省W中学为个案[D]. 黄玉青.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D]. 陈叶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7]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D]. 陈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黔东南民族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 ——以剑河县乡镇中学为例[D]. 黎红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D]. 岳小琴. 延安大学, 2017(03)
- [10]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