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地区工业硫酸盐气溶胶对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言[1](2021)在《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的背景以及气溶胶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卫星遥感气溶胶的发展历程,利用卫星遥感宏观观测分析我国气溶胶十年间的主要分布位置,以此确定研究区为北京市;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基数据,根据季节详细分析北京地区各物理、光学参数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十年间的气溶胶类别以及辐射效应变化;最后结合气象资料利用HYSPLIT模型,采用后向轨迹模式聚类、潜在源分析等方法,按季节分析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分别就六大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及CO)的浓度变化规律模拟潜在污染源,为北京地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北京地区AOD平均值2006年最高为0.97,2009年最低为0.70,十年间总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地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84.3±11.52 w/m2,大气气溶胶年平均辐射强迫值为50.96±10.02 w/m2,大气层顶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33.34±3.65 w/m2。十年间北京地区主要为粗模态与细模态混合存在,主要为强吸收性和中吸收性细模态大气颗粒物,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粗模态大气颗粒物,吸收与非吸收的混合型大气颗粒物中非吸收性粗细大小混合颗粒物同样较少。大气颗粒物以前向散射为主,散射相函数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变化中,春季粗、细模态气溶胶粒子散射吸收的变化最多,其中吸收性混合型以及粗模态颗粒物占40%。夏季主要是非吸收性细粒子和弱吸收性细粒子气溶胶为主,四季当中强散射型细粒子含量为季节最高,受高温高湿影响O3含量明显增多。秋季的混合型气溶胶粒子少于春季,冬季由于城市供暖燃烧吸收型颗粒物增多,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气溶胶颗粒物。西北远距离输送一直贯穿四季,除夏季对北京地区影响较弱以外,其他季节的远距离输送基本均来自西北方向。本地源以及近距离输送在夏季和秋季占比较大。秋季和冬季西北远距离输送为主要风向,秋季轨迹污染物浓度最高。其中北京地区六项污染物PM2.5年平均值为80μg∕m3;PM10年平均值117μg∕m3。SO2年平均15μg∕m3;NO2年平均值54μg∕m3;O3年平均值为59μg∕m3;CO年平均1.2μg∕m3。一天当中SO2和O3约在中午或下午达到峰值,除SO2和O3之外其他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均是从下午15点之后直至夜间浓度逐渐升高到峰值。全年SO2、CO几乎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浓度月变化规律均为夏季低冬季高。春季PM10主要来自于外蒙古国,PM2.5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近距离输送,而NO2和O3的污染输送也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夏季同样受石家庄南部区域近距离污染较多,远距离输送占比最少。PM10污染轨迹条数仅有PM2.5的一半。秋季虽然由京津翼南部近距离污染的轨迹最多,多为清洁轨迹,但来自这个方向的污染轨迹浓度较高,且主要NO2污染来自这个方向。秋季易受蒙古国东部大气颗粒物影响,这个方向传输的PM10约占PM2.5的一半,O3主要来自这个方向。冬季轨迹主要来自西部以及西北方向的远距离输送,这个方向的污染物主要为PM2.5,且浓度较高,其次PM10,冬季NO2远距离输送显着。近距离输送轨迹仅占22.78%,并且多为清洁轨迹。WPSCF与WCWT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直观的表现对北京贡献较大的污染源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结果能够互相验证。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在污染产生过程中,周边城市的工业排放以及车辆、供暖燃烧都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人为活动污染控制不可忽视,因此,关注周边城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加强控制人为排放,并且关注西北方向远距离污染物输送,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这对后续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污染防控以及制定相应的大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吕欢[2](2021)在《南京北郊地区黑碳辐射效应对臭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臭氧(O3)浓度持续上升,已成为我国首要污染物,以O3污染为特征的光化学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南京北郊地区2014年3月~2015年2月O3及其前体物和气象数据简要分析了本地大气O3污染特征。并利用由Mie散射理论、TUV模式和NCARmm模式组合而成的箱模式研究了气溶胶光学性质、辐射、光解系数以及O3之间关系。最后基于PMF对VOCs来源解析的结果,讨论了不同辐射条件下VOCs源减排生成O3的差异。观测期间南京北郊地区大气O3的平均浓度为(22.05±20.05)×10-9,其中共有15d(50h)O3浓度超出标准,超标时段主要集中在6、7月份。温度和相对湿度(RH)是影响南京北郊大气O3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O3浓度与温度呈高度正相关,而与RH呈负相关关系。VOCs各组分的反应活性大小分布为烯烃>芳香烃>烷烃>炔烃,其中乙烯、丙烯以及甲苯等是O3的主要贡献物种。黑碳(BC)的光学厚度越大,BC对光解系数的衰减量越大,但其衰减能力越小。光解系数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近地面BC对它的衰减最大。当BC/PM2.5的值为5%时,由于BC的光学性质不同,辐射可产生的偏差约为0.94%~1.97%,O3的偏差约为1.54%~3.06%。其他条件不变时,辐射与O3浓度显着相关(R=0.997),二者随BC光学性质的变化时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变化趋势。新鲜BC粒子对辐射的衰减量随着谱分布中值半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谱宽的增大,辐射的衰减趋势整体向小粒子方向偏移。在混合过程中,BC对辐射的衰减值随RH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包裹物含量的增加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增加。当包裹物含量较小时,包裹物含量为影响BC衰减能力的主要因素;包裹物含量较大时,RH为主要影响因素。辐射不仅影响O3浓度,还可使EKMA曲线发生偏转。当辐射量降低时原位于NOx控制区的部分区域将向VOCs控制区转移,此效应随O3污染程度增高而增强。本地区O3主要为VOCs控制。利用PMF确定了本地VOCs的主要来源,分别为精细化学工业源、家具制造业、车辆排放、液化石油/天然气的排放、化学材料工业源、化学涂料行业和溶剂的使用。将7类VOCs源排放量分别进行削减,发现当大气辐射条件较好时,削减VOCs时多表现为促进O3生成的作用,比例约为75.714%;当大气辐射条件较好差时,削减VOCs时多表现为抑制O3生成,比例约为72.857%。
高超[3](2021)在《基于气象与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气溶胶反馈效应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颗粒物通过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和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地球大气的能量平衡并导致气象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生消过程,形成气象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双向反馈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治理与管控措施,空气质量环境有所改善,但目前在中国东部地区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复合型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过去几年间,省级和部分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经部署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但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在一些极度重污染条件下仍存在预报准确度较低的情况,从而影响政府部门提出和实施及时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措施。根据先验认知和理论分析,启用气象-空气质量之间的双向反馈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因此,亟需回答空气质量模式中启用气象-化学双向耦合能否有效提高我国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同时还需进一步明确气溶胶反馈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对气象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达到何种程度。本文基于三个开源并被广泛应用的双向耦合模式(WRF-CMAQ、WRF-Chem和WRF-CHIMERE)对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常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要素进行了模拟与评估研究;定量化分析了启用气溶胶反馈效应对不同气象和空气质量要素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开展了气溶胶反馈效应在三种不同典型污染事件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结论为:(1)三个双向耦合模式均能再现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气象和空气质量,且WRF-CMAQ整体模拟效果最优;(2)空气质量模式是否启用气象-化学双向耦合对双向耦合模式模拟准确度的影响取决于模拟时段、区域、气象和空气质量变量;(3)气溶胶反馈效应整体上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地表短波辐射、温度、水汽混合比、风速、边界层高度和O3浓度减小而相对湿度、PM2.5浓度增大,但在垂直方向上导致低空温度、水汽混合比、风速和O3浓度增大而相对湿度、PM2.5浓度减小;(4)WRF-CMAQ启用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后对典型污染事件(冬季重霾、春季沙尘和夏季臭氧)的模拟效果最好,且其开启GSI数据同化后进一步提高了冬季重霾污染的模拟性能。本研究能够为双向耦合模式在中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预报预警的业务化应用、模拟与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综上所述,在未来区域尺度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相关工作中,特别是为了有效提高重霾污染期间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准确度,建议优先考虑地面实测资料同化,最后如果计算资源条件准许,升级预报预警系统至双向耦合模式并启用气溶胶反馈效应。
潘月[4](2021)在《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文中指出大气气溶胶通过参与大气活动直接和间接改变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显着影响着全球性气候、区域性天气以及生态环境。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多样、成分复杂,不同类型间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很大。在近海海域,陆源气溶胶随着气团在风的作用下被输送至沿海地带,与海洋气溶胶相互混合,使大气气溶胶兼具海洋和陆源气溶胶的特性。相比于受到陆源气溶胶影响较小的远海环境,近海海域的大气气溶胶更加复杂多变。本文在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观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近海气溶胶模型(Coastal Aerosol Model,CAM),实现了可通过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风速和风区等气象参数来获取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参数。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南海茂名、黄海青岛近海岸观测站点观测的大气气溶胶和气象参数,首先通过不同成分与湿度间函数关系的建立,将观测条件归一化到RH=80%,以此消除湿度变化引起气溶胶粒径的改变从而对建模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处理后的观测数据,发现了风速和风区等参数与气溶胶粒子浓度间存在一定关系,采用对数正态分布谱函数,将大气气溶胶粒子谱拟合为关于风速和风区的函数,并建立了模型CAM,结果显示CAM能够较好模拟我国南海和黄海近海海域域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形状。2.为了验证CAM模型对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的预测能力,论文做了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是利用科考船“沈括”号在南海巡航观测的气溶胶粒子谱,将之与CAM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CAM预测值在近海区域与实测值较为一致,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3;第二组是在青岛站点使用消光光谱仪CAPS-ALB观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和散射系数,将这些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发现相比于远海模型,CAM能更加准确的预测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变化。3.通过分析黄海近海岸(青岛)一年的气象参数实测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发现该区域气象条件和气团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模态的粒子浓度在四季也各不相同,并且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的两种粒子变化趋势差别较大,说明气象条件对大气气溶胶的粒径和浓度影响较大。最后将青岛四季的观测数据融合到CAM模型中,使CAM能够更加准确预测黄海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粒子特性。4.利用地基观测网络AERONET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数据,评估了静止卫星Himawari-8(H-8)的AOT产品在近海区域的表现。筛除了质量较差的数据后,通过时空匹配获得了 493组样本,通过分析发现H-8产品在AOT大于0.2时,低估现象较多;AOT小于0.2时,高估现象较多。作为静止卫星H-8能够监测到AO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推进H-8气溶胶产品在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化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刘甲[5](2021)在《人为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气溶胶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能够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进而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分布。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为排放的气溶胶迅速增长,人为气溶胶的气候效应以及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科学了解和评估人为气溶胶对全球气候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基于MODIS和MERRA-2数据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气溶胶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CESM)模拟计算人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和总辐射效应,定量研究人为气溶胶中两种主导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含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以及这两种气溶胶的总辐射效应对温度、降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工作以及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1、利用MODIS和MERRA-2资料分析2001-2019年间气溶胶光学特性得到:(1)根据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可得,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非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阿拉伯半岛,印度的喜玛拉山南侧以及中国的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马来群岛,2001-2019年总气溶胶光学厚度呈下降趋势。黑碳气溶胶主要分布在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印度半岛、中国东部以及马来群岛地区,2001-2019年黑碳气溶胶光学厚度呈上升趋势;有机碳气溶胶主要分布在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和马来群岛地区,2001-2019年有机碳气溶胶光学厚度呈上升趋势;硫酸盐气溶胶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2001-2019年;硫酸盐气溶胶光学厚度呈下降趋势。(2)根据气溶胶Angstrom波长指数的时空分布可得,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以及塔里木盆地区域以粗粒径气溶胶为主导,南美、非洲南部和马来群岛地区以细粒径气溶胶为主导,而中国东部和印度半岛的主导气溶胶无明显粒径分布特征。2001-2019年间气溶胶波长指数呈上升趋势,而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所下降,所以在此期间粗粒径气溶胶减少。(3)根据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并结合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波长指数的时空分布可得,沙尘气溶胶的高值区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值较小,所以沙尘气溶胶的吸收能力强于散射能力;硫酸盐气溶胶的高值区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值较大,所以可得硫酸盐气溶胶的散射能力较强。2001-2019年间单次散射反照率呈下降趋势,所以在此期间气溶胶的散射作用对消光作用的贡献比吸收作用的贡献下降快。2、基于CESM模拟总气溶胶和两种主要由人为活动主导的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在大气层顶和地表的直接辐射效应得到:(1)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1.37W/m2(-0.73%)、-0.46W/m2(-0.25%)、-0.45 W/m2(-0.24%),有云条件下分别为-0.30 W/m2(-0.19%)、-0.25W/m2(-0.16%)、+0.04 W/m2(+0.03%),由于含碳气溶胶中黑碳气溶胶的吸收作用导致在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产生了轻微正效应。故云的存在能够增强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正效应,削弱在大气层顶的负效应;(2)晴空条件下地表的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5.60 W/m2(-4.22%)、-0.53W/m2(-0.40%)、-2.21 W/m2(-1.67%),有云条件下分别为-4.38 W/m2(-4.38%)、-0.32W/m2(-0.32%)、-1.64 W/m2(-1.64%)。云的存在能够削弱气溶胶的地表直接辐射效应。3、基于CESM模拟总人为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的总辐射效应对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得到:(1)总人为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含碳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引起全球云滴数浓度分别增加了0.029×105个/cm2、0.017×105个/cm2、0.001×105个/cm2;总人为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引起总云量分别增加0.279%、0.405%,而含碳气溶胶导致总云量减小了0.078%。总人为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导致降水分别减少0.066mm/d、0.052mm/d,含碳气溶胶增加了0.005mm/d;(2)总人为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全球地表温度分别降低0.744K、0.619K,而由于含碳气溶胶引起云量减少从而导致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使得全球地表温度升高,平均升高0.201K。4、基于CESM模拟总人为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的总辐射效应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得到:(1)总人为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通过削弱太阳辐射冷却了土壤,从而抑制了植被蒸腾,保持了较高的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分别增加0.83×10-3mm3/mm3、0.07×10-3mm3/mm3;由于含碳气溶胶引起云量减少,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土壤温度升高增强了植被蒸腾,减少了的土壤湿度,平均减少0.10×10-3mm3/mm3;(2)总人为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引起GPP分别减少24.71g C·m-2·a-1(-4.53%)、17.13g C·m-2·a-1(-3.14%)、1.61g C·m-2·a-1(-0.29%)。总人为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变化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除了印度北部、南美中部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GPP增加,大部分地区GPP均减少。而含碳气溶胶引起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马来群岛地区GPP明显增加,其中刚果雨林增加尤为明显,单位面积增加了57.73g C·m-2·a-1;(3)人为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削弱减少了阳生叶的固碳量,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加了阴生叶的固碳量。总人为气溶胶导致阳生叶固碳量减少2.77%,而增加了1.50%阴生叶固碳量,弥补了54.1%的阳生叶减少的固碳量;硫酸盐气溶胶导致阳生叶固碳量减少2.27%,而增加了1.73%阴生叶固碳量,弥补了76.2%的阳生叶减少的固碳量;含碳气溶胶导致阳生叶固碳量减少0.66%,而增加了0.53%阴生叶固碳量,阳生叶和阴生叶的固碳量均变化不明显。这是由于含碳气溶胶对总光合有效辐射的削弱强度较弱同时削弱了散射辐射,所以造成了阳生叶固碳量减少较少并且阴生叶固碳量增加不明显的现象。
曲雅微[6](2020)在《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的垂直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推进和能源消耗的增加,中国各大城市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作为重要的大气颗粒态和气态污染物,能够危害人体健康、作物生长,并对全球空气质量及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清洁空气政策的实施,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逐渐减轻,然而臭氧污染却逐渐加重。因此,开展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垂直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认识污染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协同控制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科学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两个关键污染物,利用地面观测和激光雷达观测,结合多尺度的三维大气数值模式,分析了细颗粒物和臭氧的近地面浓度变化特征、边界层内垂直浓度分布特征及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研究了颗粒物和臭氧相互作用的化学耦合机理,量化了光化学反应过程及非均相化学反应过程对颗粒物和臭氧的影响,分析了颗粒物的辐射反馈效应对边界层发展、污染物分布、水汽传输以及最终对臭氧浓度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基于地面常规观测、地基大气臭氧激光雷达观测和大气拉曼激光雷达观测,研究了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近地面浓度分布特征、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2017年南京市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平均为36.09ppb,最大小时浓度出现在春季,为163.87ppb;在2km范围内臭氧浓度一般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不同高度上呈现出春夏高、冬季低的特征。2017年南京市近地面PM2.5平均浓度为49.81μg m-3,呈冬季高(60.97μg m-3)、夏季低(18.57μg m-3)的季节变化特征;在2km范围内颗粒物消光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并且消光系数随高度的变化率在冬季最大,春季次之,在夏季最小。2017年全年南京市国控监测站点的PM2.5和O3的浓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在不同季节内相关性存在差异:在春、秋、冬季PM2.5和NOx呈显着负相关,在夏季呈显着的正相关。在2km以下的不同高度上,在春、冬季,PM2.5和O3在低层呈负相关,负相关性在300 m处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32和-0.47,在高层呈正相关,正相关程度分别在1520 m和1210 m达到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31和0.55。在夏季PM2.5和O3在不同高度上均为正相关。PM2.5浓度和边界层高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约为-0.70;PM2.5浓度与能见度呈现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7。其次,基于三维区域模式WRF-Chem研究了颗粒物和臭氧相互作用的化学耦合机理,定量评估了长三角地区光化学反应过程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过程对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两种化学相互作用过程对臭氧的影响与VOC/NOx比值有关,春、冬季,长三角为VOC控制区;秋季,江苏省沿海城市及上海为NOx控制区,其他区域仍为VOC控制区;夏季长三角大部分地区为NOx控制区,仅北部为VOC控制区。在光化学反应过程方面,细颗粒物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增强大气消光,使得近地面光解率JNO2和JO1D降低,导致臭氧浓度在VOC控制区降低、在NOx控制区微弱增加。在夏季,长三角西南部为NOx控制区,臭氧最多可增加4.2ppb,北部为VOC控制区,臭氧最多可减少12ppb。臭氧浓度的降低还影响了大气氧化性,间接降低了近地面二次颗粒物的浓度。另外,颗粒物的散射作用使边界层上方光解率增加,臭氧浓度增加。在非均相化学反应过程方面,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可以直接消耗臭氧、HxOy和前体物NOx,从而影响臭氧的相关反应及浓度。非均相化学反应在春、秋、冬季均导致长三角地区VOC控制区内近地面臭氧浓度降低;夏季,非均相反应在长三角南部的NOx控制区导致臭氧浓度降低,在北部的VOC控制区导致臭氧浓度增加。非均相反应还可以影响硫酸盐和硝酸盐的二次生成,导致颗粒物浓度增加。两种化学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在长三角主要城市地区,臭氧浓度在春、夏、秋、冬的变化分别为-7.57%、-3.96%、-6.33%、-18.7%,年平均浓度减少约9%;PM2.5浓度在春、夏、秋、冬的变化分别为1.95%、6.47%、-2.57%、2.15%,年平均浓度增加了2%。最后,基于地球系统模型UKESM1-AMIP研究了颗粒物和臭氧相互作用的辐射-气象反馈耦合机理,定量评估了全国颗粒物通过辐射-气象反馈作用对臭氧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颗粒物可以通过散射和吸收效应削弱太阳辐射,导致中国平均地表净向下短波辐射减少11%,近地面湍流动能降低16.7%,最终导致边界层高度降低约522.01%。边界层内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污染物和水汽的传输和扩散,最终影响臭氧的浓度。一方面,较低的边界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中国年平均PM2.5和PM10增加了11%左右,NO浓度增加了约20%,导致臭氧消耗的增加;另一方面较低的边界层不利于水汽的向上传输,更多的水汽被限制在边界层中,影响了上层云的生成,年均云量因此减少了4%,从而间接增大了地表短波辐射和光解反应速率,有利于臭氧的生成。上述两种影响作用相反,其综合效应通常会导致近地面臭氧浓度降低,在颗粒物辐射-气象效应的影响下,我国近地面臭氧年平均浓度减少了6.2%。综上,颗粒物主要通过增大大气消光,降低光解率来影响臭氧的光化学反应;通过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化学反应,直接消耗臭氧、大气氧化物及臭氧的前体物;通过辐射反馈效应影响地表辐射平衡和边界层发展,影响污染物和水汽的传输扩散,导致臭氧浓度变化。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在近地面的VOC控制区内,导致臭氧减少,在NOx控制区内导致臭氧微弱增加;上述相互作用一般导致颗粒物增加。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充分认识我国城市地区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的相互作用机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制定合理的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控制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申文祥[7](2020)在《哈尔滨市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气溶胶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它通过散射或吸收作用改变光的强度和传输方向,可直接与太阳短波辐射或地表长波红外辐射相互作用。并且它还是云凝结核,可显着影响云的形成、生命周期和反照率等,进而间接影响太阳短波辐射和地表长波红外辐射传输。目前,气溶胶是扰动地气系统辐射收支平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深入理解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辐射效应变化对于理解当下气溶胶污染状况和气候效应以及预测未来气溶胶排放情形下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不确定性很大,现有观测研究对气溶胶基本光学特性、类型分布、辐射效应以及他们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不足是导致这一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由于目前中国地区AERONET站点较少,尤其是东北地区地基观测平台严重匮乏,严重限制了东北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辐射效应研究,并且,东北地区已有相关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哈尔滨市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辐射效应以及雾霾高污染事件中气溶胶引起的区域环境变化,这对于了解当地气溶胶污染水平及其导致的区域和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自行搭建的气溶胶地基观测平台和相应的Skyrad反演算法对哈尔滨地区2017-2018年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与反演获取,对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AOD、AE和SSA)的月分布、季节分布和频率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气溶胶地基观测基础上,利用四种常用的气溶胶光学识别模型(AOD-AE、AODAROD、AE-SSA、AE-AAE)进行了气溶胶类型识别,对比了不同识别模型的识别性能,最后在多种模型协同作用下获取并分析了哈尔滨市区气溶胶类型分布特征。基于SBDART离散坐标法辐射传输模式对哈尔滨地区2017至2018年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中辐射强迫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气溶胶在大气层不同位置的辐射效应及其月变化、季节变化和频率分布特征。在气溶胶光学特性和类型识别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参数对辐射强迫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气溶胶对辐射强迫季节分布的贡献率。综合利用地基遥感、卫星遥感和气象站观测等多种观测手段协同作用,对哈尔滨市区2017年10月18日至20日期间发生的一次典型重污染雾霾事件过程中气象要素、主要污染性颗粒物、主要反应性气体、气溶胶光学特性、主导气溶胶类型和气溶胶辐射效应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详细分析了此次雾霾事件的成因、气溶胶光学特性、主导类型和气溶胶辐射强迫变化。本文在哈尔滨市区进行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将有助于弥补东北地区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高我们对当地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气候效应的理解水平,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东北地区气溶胶地基观测和辐射强迫模拟资料,者对于评估当下区域气溶胶引起的气候环境变化以及预测未来气溶胶排放情形下区域或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桂柯[8](2020)在《全球及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文中提出自然或人为排放的大气气溶胶可以通过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和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在全球及区域尺度上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而气溶胶光学特性是估计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气候响应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之一。针对全球及区域气溶胶变化,从气溶胶光学特性出发,对全球及区域气溶胶进行长期演变趋势及成因研究是目前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利用AERONET和CARSNET地基观测数据对MERRA-2再分析和MISR卫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在全球及典型区域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接着,基于长期的MERRA-2和多源卫星AOD数据集,综合性的分析了总气溶胶、不同化学组分、不同粒径大小和非球形AOD在全球及12个典型研究区域(华北、华南、东北亚、美国东部、欧洲西部、南亚、撒哈拉沙漠、中东、中国西北、亚马逊流域、非洲中南部和东南亚)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趋势。然后在揭示了本地排放和气象驱动因子长期变化对区域性AOD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了排放和气象驱动因子的相对贡献。最后,运用CALIPSO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廓线和分层统计探测样本数据,对不同类型气溶胶的三维分布结构、区域垂直分布差异和分层演变趋势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主要结论总结如下:从全球尺度来看,MERRA-2 AOD具有与卫星反演AOD可比拟的精度(R=0.84,RMSE=0.14和MAE=0.07),但其表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中国东部、南亚等人为气溶胶主导区域,MERRA-2存在系统性偏低,这可能与MERRA-2缺少硝酸盐、铵盐气溶胶模块有关。尽管如此,通过对比多源AOD数据集的趋势评估结果表明,MERRA-2能够定量地重现MODIS/Terra观测到的年和季节性AOD趋势(尤其是十年趋势)。MISR AOD的评估结果表明,MISR AOD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表现良好,与地基观测之间的R、MAE、RMSE和RMB分别为0.85、0.06、0.12和0.96。AOD总匹配样本掉入预期偏差EE_1[±(0.05+0.20×AODobs)]和EE_2[±(0.03+0.10×AODobs)]以内的百分比分别为80.4%和59.9%。通过分析1980-2016年全球不同区域的AOD时间序列发现,AOD在美国东部和欧洲西部均呈现出非单调的下降趋势,其下降趋势的强度在近十年有所放缓。在中国东部,AOD在2006年前经历了一个持续而显着的上升,而之后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多项减排措施,趋势急剧反转(由正转负)。在南亚,AOD在整个研究期间均呈现显着而持续的上升趋势,响应了该地区不断增加的人为排放。统计分析表明,在1980-2014年期间,与排放驱动因子的贡献(0%–56%)相比,气象因素在几乎所有的研究区域均能解释更大比例的AOD年际变化(20.4%–72.8%)。在人为排放主导区域,SO2是主导的排放驱动因子,能够解释12.7%–32.6%的区域性AOD变化;在生物质燃烧主导区域,碳质气溶胶(BC和OC)是首要的排放驱动因子,贡献了24.0%–27.7%的变化。此外,风速和环境湿度(土壤湿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是沙尘和生物质燃烧主导区域最重要的气象驱动因子,分别能够贡献11.8%–30.3%和11.7%–35.5%的区域性AOD年际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气象参数的变化是驱动区域性AOD年代际变化的关键因子之一。不同化学组分AOD的区域性年际变化揭示了硫酸盐气溶胶(SO4)是驱动美国东部和欧洲西部总气溶胶下降最主要的化学组分,但碳质气溶胶和自然源气溶胶(沙尘和海盐气溶胶)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总气溶胶的下降幅度。在撒哈拉沙漠和中东地区,沙尘气溶胶是驱动总AOD年际演变的主导气溶胶类型。然而,人为源气溶胶在中东地区总AOD年际变化中扮演的角色正在逐年攀升。人为排放产生的人为源气溶胶(特别是硫酸盐气溶胶)是主导华北和华南地区总AOD年际演变中最主要的气溶胶类型。总AOD在上述区域2006年以后的下降,除了归因于硫酸盐气溶胶的显着下降以外,其他类型气溶胶的下降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在南亚地区,总AOD的年际演变是由人为和自然源气溶胶所共同驱动的,而前者的主导作用正在逐年增强。此外,MISR反演的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演变趋势进一步表明,在多数以人为气溶胶为主导的陆地区域,小粒径气溶胶(直径<0.7μm)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模态与总气溶胶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人为活动排放产生的小粒径气溶胶是驱动人为气溶胶主导区域总气溶胶变化中最主要的气溶胶类型。分析CALIPSO反演的不同类型气溶胶消光系数(EC)的多年平均(2007-2018)三维垂直结构表明,纯沙尘气溶胶垂直EC的增强主要发生在沙源地的近地层(3km以下),而在0-1 km高度范围内,EC能超过0.1km-1。对比而言,污染性沙尘气溶胶的分布较为广泛,多分布于沙源地及其下游人为活动密集区域,其最大的抬升高度超过4 km。而烟尘气溶胶的影响范围遍布全球,其在海洋上的抬升高度甚至能超过6 km。在全球及所有的12个研究区域,超过50%的柱气溶胶含量均位于对流层低层(0-2km),而6km以上的贡献比小于2%。陆上气溶胶在地形和大气环流的作用下能够被抬升到更高的高度。评估CALIPSO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整层及分层发生频率(Fo O)发现,所有类型气溶胶的全球多年平均整层Fo O为5.6%,其中清洁性海洋、纯沙尘、污染性大陆、清洁性大陆、污染性沙尘、烟尘、沙尘和海盐混合型气溶胶分别贡献了2.08%、1.08%、0.41%、0.10%、0.86%、0.64%和0.48%。所有类型气溶胶整层Fo O的区域平均最大值出现在中东地区(21.0%),而最低值出现在欧洲西部(6.3%)。华北地区是污染性沙尘整层Fo O最高的区域,约为5.13%。评估全球及区域不同类型气溶胶(纯沙尘、污染性沙尘和烟尘)的整层及分层演变趋势可知,纯沙尘气溶胶在华北、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均呈现了显着的(P<0.1)下降趋势,过去10年分别下降了-38.02%、-20.34%和-23.05%。污染性沙尘气溶胶在东北亚、华北、华南地区呈现显着的下降,而在南亚和中东地区呈现显着的上升。对比而言,烟尘气溶胶在全球多数区域均呈现了显着的下降趋势,其中全球、陆地和海洋在过去十年分别下降了13.29%、13.51%和12.89%。此外,不同类型气溶胶的分层AOD在驱动整层AOD的演变趋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例如,在人为气溶胶主导区域(例如中国东部、南亚和美国东部),总AOD的变化趋势与0-3km内积分AOD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累积在低层的人为排放气溶胶的变化主导了这些区域的总AOD变化。
杨冬冬[9](2020)在《人为颗粒物的辐射强迫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它们不仅可以加剧空气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而且还会通过影响大气辐射和成云过程来影响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溶胶颗粒物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问题,是目前国内外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亟待给予进一步的定量研究,以便为国家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的减排政策和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政策提供科技支撑。为此目的,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研发的气溶胶-气候耦合模式BCC_AGCM2.0_CUACE/Aero,结合多种人为气溶胶颗粒物及其前体物的排放数据,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利用该模式系统定量地研究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和在未来不同典型的排放情景下(如:RCP4.5和RCP8.5),大气中人为细颗粒物(PM2.5,粒子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气溶胶颗粒物)柱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通过对比人为排放的粗颗粒物(CPM,粒子直径大于2.5μm的气溶胶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产生的不同气候效应,进一步揭示了人为细颗粒物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其次,本研究将中国地区作为气溶胶颗粒物的典型排放源区,通过个例模拟和分析,着重研究了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气候效应。最后,进一步探索了全球变暖加剧的情景下,人为气溶胶颗粒物的时空分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中对比了以自然源排放为主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物的时空变化特征,特别对比了粗、细颗粒物对全球变暖的不同响应;并分别从近地面风场、整层大气的水平散度场和降水场的变化来分析干、湿沉降对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1850-2014年,模拟的人为PM2.5柱浓度在全球范围内以增加为主,尤其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而在南亚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人为粗颗粒物的柱浓度则有所减少。人为PM2.5和粗颗粒物造成的全球平均有效辐射强迫(ERF)分别为-1.21和-0.24 W m-2。在全球范围内,大气中人为PM2.5浓度增加造成的有效辐射强迫以负强迫为主,而人为粗颗粒物造成的有效辐射强迫在空间分布上则没有规律。人为PM2.5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造成了全球性的降温,且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降温最为明显,全球平均近地面气温减少约0.94 K。虽然人为粗颗粒物的柱浓度变化造成的近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与之不同,人为粗、细颗粒物造成的热带地区的大气流函数的变化却是同向的。北半球Hadley环流增强并向南半球扩张,南半球的Hadley环流减弱。降水量在北半球热带地区有所减少,而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则有所增加。(2)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简称:AR5)给出绿色排放情景(RCP4.5)下,在2014-2050年,模拟得到的人为PM2.5的柱浓度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是减少的,尤其是东亚地区。人为粗颗粒物的柱含量在南亚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区有所增加,而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则有所减少。人为PM2.5浓度减少造成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近地面气温有所增加,尤其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而人为粗颗粒物的浓度变化也使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温有所增加。人为颗粒物柱浓度的变化导致北半球的Hadley环流有所减弱,南半球的Hadley环流则增强并向北半球扩张。(3)在本文设计的模拟情况下,1850-2014年,由于人为PM2.5浓度的增加,中国地区的降温中心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干旱地区。冬季环流形势不利于降水,导致降水量呈现全国性减少趋势,而夏季华南地区的降水则是稍有增加。在RCP4.5排放情景下,2014-2050年期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近地面气温均有所增加,冬季的环流形势有利于东亚和南亚季风区的降水,夏季东亚地区的降水则稍有所增加。南亚地区上空由陆地吹向洋面的气流增强,不利于当地降水。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湿润地区的相对湿度减小,而半湿润地区的相对湿度则是增加的。(4)在本文设计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至4倍(1556 ppm)时造成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近地面气温均为增加,尤其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北半球的Hadley环流减弱,南半球Hadley环流增强向北扩张,热带地区的降水中心随之向北移动。在CO2浓度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人为PM2.5在高纬度地区是以减少为主,最大减少量可达3.2 mg m-2,在热带地区则以增加为主。而人为粗颗粒物的柱浓度变化的量级远远小于人为PM2.5。人为PM2.5柱浓度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排放源区附近,且主要与该地区的降水量和整层大气水平散度的变化有关。自然源颗粒物主要发生在源区附近,尤其是非洲北部地区,自然粗、细颗粒物的柱浓度变化的量级相近。近地面风速的变化和整层大气水平散度的变化是影响自然颗粒物的柱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
姚晨雨[10](2020)在《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高空急流是一股强而窄的气流带,主要位于对流层上部或平流层下部,东亚急流包括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均冬强夏弱。人类活动影响,东亚气溶胶及其前体物排放增加,首先会引起辐射强迫的变化,可能通过热力、动力过程,引起急流的变化。本文运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开展黑碳和硫酸盐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并探究其中的热力、动力机制,及对降水的影响。黑碳在20-42.5°N,100-130°E浓度大幅升高;在黑碳浓度高值区,黑碳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大气中低层(500h Pa以下),降低大气稳定度,在对流层中层引起深对流,30°N以北有强上升运动,降水增多,释放潜热,进一步加热大气。在短波加热和湿过程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共同作用下,局地大气增温。陆地上黑碳浓度比海洋大,在高原上空,黑碳向上扩散更高,因此在陆地上有较强升温,升温最强位于高原,加大了高原北侧的温度经向梯度,高层极锋急流增强。由于陆地上大气升温,高层陆地上为高压异常,西太平洋上为低压异常,极锋急流位于高压异常的北侧,使得海洋上低压异常增强;副热带急流位于低压异常的北侧,有东风异常,副热带急流减弱。东海位于副热带急流入口区以南,降水减少。硫酸盐在15-35°N,100-130°E浓度大幅升高,硫酸盐直接效应对大气温度的影响很弱;硫酸盐作为云凝结核,使云滴数浓度增多,云滴有效半径减小;同时也会增加云水路径,云量增加,在第一、第二间接效应下,局地为负云短波辐射强迫,大气降温;由于硫酸盐的降温效应,在地表为高压异常,引起环流场调整,在日本南部及西太平洋上有冷空气堆积,在40°N附近减弱了温度经向梯度,高层纬向风减弱,因此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相互远离。在日本南部,由于副热带急流的南移,降水增多。在硫酸盐和黑碳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中,黑碳在直接效应中起主导作用,大气升温;硫酸盐在间接效应中起主导作用,大气降温;黑碳对大气温度变化起主导作用,局地大气升温。两种气溶胶的共同作用使得副热带急流减弱,极锋急流增强。对比两种气溶胶单独引起的温度、急流等的变化与两种气溶胶共同作用引起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种气溶胶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叠加。
二、中国地区工业硫酸盐气溶胶对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区工业硫酸盐气溶胶对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基及卫星气溶胶遥感研究基础 |
2.1 气溶胶定义 |
2.1.1 气溶胶的类别及来源 |
2.1.2 辐射效应 |
2.2 AERONET地基遥感 |
2.2.1 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介绍 |
2.2.2 地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计算方法 |
2.3 卫星遥感气溶胶概况 |
2.3.1 气溶胶遥感技术发展 |
2.3.2 气溶胶遥感反演原理 |
2.3.3 气溶胶研究难点 |
2.4 卫星遥感宏观观测我国气溶胶十年间分布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地区气溶胶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分析 |
3.1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物理特性分析 |
3.1.1 气溶胶光学厚度 |
3.1.2 Angstrom参数 |
3.1.3 气溶胶谱分布 |
3.1.4 物理特性年变化分析 |
3.2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
3.2.1 细颗粒比例 |
3.2.2 单次散射反照率 |
3.2.3 复折射指数 |
3.2.4 不对称因子 |
3.2.5 散射相函数 |
3.3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类别分析 |
3.4 北京地区十年间直接辐射强迫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地区污染特征及潜在源模拟分析 |
4.1 HYSPLIT模式 |
4.1.1 理论基础 |
4.1.2 轨迹聚类及六大污染物变化特征 |
4.1.3 污染输送潜在源模拟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南京北郊地区黑碳辐射效应对臭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O_3 的研究现状 |
1.2.1对流层O_3的生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光解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
1.3 气溶胶对O_3 的影响 |
1.4 BC对O_3 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1 观测站点 |
2.2 仪器介绍 |
2.3 研究方法 |
2.3.1 模型的建立 |
2.3.2 PMF源解析 |
2.4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南京北郊地区近地层O_3的污染特征 |
3.1 O_3与其他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
3.1.1 O_3与PM_(2.5)、NOx和VOCs的时间序列 |
3.1.2 O_3与其他污染物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 |
3.2 气象因素对O_3质量浓度的影响 |
3.3 O_3与其他污染物的联系 |
3.3.1 O_3与颗粒物之间的联系 |
3.3.2 O_3与其前体物之间的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地层BC对O_3浓度的影响 |
4.1 AOD_(BC)对辐射和光解系数的影响 |
4.1.1 BC光学厚度的计算方法 |
4.1.2 TUV模式验证 |
4.1.3 紫外辐射和光解系数的日变化 |
4.1.4 边界层内光解系数的垂直变化 |
4.2 BC光学性质对辐射和O_3浓度的影响 |
4.2.1 敏感性试验方案设计 |
4.2.2 NCARmm模式验证 |
4.2.3 BC质量浓度对辐射和O_3的影响 |
4.2.4 BC谱分布对辐射和O_3的影响 |
4.2.5 BC混合状态对辐射和O_3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C辐射效应对O_3生成机制的影响 |
5.1 辐射对O_3生成控制区的影响 |
5.2 VOCs来源解析 |
5.3 不同辐射强度对O_3产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3)基于气象与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气溶胶反馈效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象-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发展历史 |
1.2.2 气象-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比较与评估的回顾 |
1.2.3 气象-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方法和数据 |
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预处理方法 |
2.1.1 人为源排放清单的处理方法 |
2.1.2 生物质燃烧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2.1.3 生物源排放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2.1.4 沙尘和海盐排放处理方法 |
2.2 数值模式介绍与配置 |
2.2.1 WRF-CMAQ模式 |
2.2.2 WRF-Chem模式 |
2.2.3 WRF-CHIMERE模式 |
2.2.4 模式配置 |
2.3 地面观测和卫星资料 |
2.3.1 地面观测数据 |
2.3.2 卫星观测数据 |
2.4 模式评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不同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地区气象和空气质量模拟与评估 |
3.1 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气象与空气质量状况简介 |
3.2 气溶胶反馈效应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组合设置 |
3.3 多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与评估 |
3.3.1 气象要素模拟结果与评估 |
3.3.2 空气质量模拟结果与评估 |
3.4 模拟结果与卫星资料比较 |
3.4.1 AOD对比 |
3.4.2 CO、NO_2和SO_2柱浓度对比 |
3.4.3 云特性 |
3.5 模式计算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溶胶反馈对中国东部地区气象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
4.1 气溶胶反馈对气象的影响 |
4.1.1 地面短波辐射 |
4.1.2 温度 |
4.1.3 水汽混合比 |
4.1.4 相对湿度 |
4.1.5 风速 |
4.1.6 边界层高度 |
4.1.7 云特性和降水 |
4.2 气溶胶反馈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2.1 PM_(2.5)浓度 |
4.2.2 臭氧浓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启用气溶胶反馈的典型污染案例研究 |
5.1 冬季雾霾事件 |
5.1.1 案例研究背景介绍 |
5.1.2 颗粒物浓度模拟结果与评估 |
5.2 沙尘事件 |
5.2.1 案例研究背景介绍 |
5.2.2 模拟结果及验证 |
5.3 夏季臭氧污染事件 |
5.3.1 研究背景介绍与案例选择 |
5.3.2 臭氧浓度模拟结果与评估 |
5.4 气溶胶资料同化与气溶胶反馈对冬季雾霾事件评估的影响 |
5.4.1 资料同化技术介绍 |
5.4.2 情景设置及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气溶胶粒子在大气系统中的作用 |
1.2 大气气溶胶对激光和红外辐射传输的影响 |
1.2.1 激光传输 |
1.2.2 红外辐射 |
1.3 海洋大气气溶胶粒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海洋大气气溶胶的研究进展 |
1.4.2 近海大气气溶胶模型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2章 大气气溶胶的微物理与光学特性 |
2.1 大气气溶胶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 |
2.1.1 大气气溶胶的种类 |
2.1.2 大气气溶胶粒子基本性质 |
2.2 大气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 |
2.2.1 大气气溶胶粒子谱的特征参量 |
2.2.2 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函数 |
2.3 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 |
2.3.1 气溶胶光学厚度 |
2.3.2 散射相函数 |
2.3.3 单次散射反照率 |
2.4 大气气溶胶的测量技术 |
2.4.1 级联撞击器 |
2.4.2 光学粒子计数器 |
2.4.3 浊度计 |
2.4.4 激光雷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海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3.1 近海区域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实地观测 |
3.1.1 研究区域 |
3.1.2 观测试验 |
3.2 黄海、南海海域近海大气气溶胶模型的构建 |
3.2.1 模型构建基础 |
3.2.2 气象参数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 |
3.2.3 近海气溶胶模型的构建 |
3.3 近海大气气溶胶微物理与光学特性预测研究 |
3.3.1 近海大气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3.3.2 近海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 |
3.4 近海气溶胶模型预测能力的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海近海大气气溶胶季节性变化 |
4.1 黄海近海不同季节气象参数变化特征 |
4.2 黄海近海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季节变化特征 |
4.3 黄海近海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分布预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海大气气溶胶卫星产品评估研究 |
5.1 星载遥感与地基观测数据 |
5.1.1 Himawari-8静止卫星遥感数据 |
5.1.2 AERONET站点数据 |
5.2 Himawari-8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评估 |
5.2.1 时空匹配方法 |
5.2.2 评估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小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人为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2 气溶胶的辐射效应研究进展 |
1.2.3 气溶胶对陆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数据、模式和方法 |
2.1 数据 |
2.1.1 气溶胶数据 |
2.1.2 辐射通量数据 |
2.1.3 陆地生态系统数据 |
2.2 模式简介 |
2.3 统计方法 |
2.3.1 误差度量 |
2.3.2 趋势分析 |
第3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气溶胶光学特性简介 |
3.1.1 气溶胶光学厚度 |
3.1.2 Angstrom波长指数 |
3.1.3 单次散射反照率 |
3.2 气溶胶产品的适用性评估 |
3.2.1 气溶胶产品与AERONET数据匹配 |
3.2.2 气溶胶产品精度评估 |
3.3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
3.3.1 总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 |
3.3.2 不同类型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 |
3.3.3 典型区域各气溶胶光学厚度贡献率 |
3.4 气溶胶Angstrom波长指数的时空分布 |
3.5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的时空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 |
4.1 引言 |
4.2 模式评估 |
4.2.1 气溶胶光学厚度模拟效果验证 |
4.2.2 辐射通量模拟效果验证 |
4.3 人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 |
4.3.1 大气层顶辐射强迫 |
4.3.2 地表辐射强迫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为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人为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
5.2.1 云和降水的变化(间接效应) |
5.2.2 温度变化 |
5.3 人为气溶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5.3.1 模式评估 |
5.3.2 地表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 |
5.3.3 土壤湿度的变化 |
5.3.4 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化 |
5.4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的垂直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
1.2.1 大气细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 |
1.2.2 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
1.3 臭氧对颗粒物的影响 |
1.4 细颗粒物对臭氧的影响 |
1.4.1 细颗粒物对光解反应的影响 |
1.4.2 细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化学反应 |
1.4.3 细颗粒物的辐射-气象反馈作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观测方法和模式介绍 |
2.1 观测资料介绍 |
2.1.1 大气污染物观测站点与数据来源 |
2.1.2 大气臭氧激光雷达观测 |
2.1.3 大气气溶胶拉曼激光雷达观测 |
2.2 WRF-CHEM三维数值模拟系统 |
2.2.1 模式介绍 |
2.2.2 模式框架 |
2.2.3 模式改进 |
2.3 UKESM1-AMIP三维数值模拟系统 |
2.3.1 模式介绍 |
2.3.2 模式框架 |
第三章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的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3.1 大气臭氧的分布特征 |
3.1.1 地面基本特征分析 |
3.1.2 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
3.2 大气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
3.2.1 地面基本特征分析 |
3.2.2 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
3.3 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的相关性 |
3.3.1 颗粒物和臭氧对其他污染物及气象条件的敏感性 |
3.3.2 近地面细颗粒物和臭氧的相关性 |
3.3.3 不同高度上细颗粒物和臭氧的相关性 |
3.4 大气颗粒物和边界层的相关性 |
3.4.1 边界层高度的计算方法 |
3.4.2 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 |
3.4.3 边界层和颗粒物的相关性分析 |
3.5 大气颗粒物和能见度的相关性 |
3.5.1 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 |
3.5.2 能见度与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相互作用的化学耦合机理研究 |
4.1 WRF-Chem模拟设置 |
4.2 模式验证 |
4.2.1 气象场模拟效果评估 |
4.2.2 大气化学成分模拟效果评估 |
4.3 光化学反应 |
4.3.1 边界层颗粒物及其光学特性 |
4.3.2 颗粒物对光解率的影响 |
4.3.3 臭氧浓度的变化 |
4.3.4 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
4.4 非均相化学反应 |
4.4.1 NO_x和H_xO_y的变化 |
4.4.2 臭氧浓度的变化 |
4.4.3 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
4.5 颗粒物和臭氧化学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 |
4.5.1 对臭氧的综合影响 |
4.5.2 对颗粒物的综合影响 |
4.5.3 不同高度上颗粒物和臭氧的相关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地区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相互作用的辐射-气象反馈机理研究 |
5.1 UKESM1-AMIP模拟设置 |
5.2 模式验证 |
5.3 细颗粒物的辐射效应 |
5.3.1 地表短波辐射及温度 |
5.3.2 湍流动能强度 |
5.3.3 大气边界层高度 |
5.3.4 近地面风速 |
5.4 辐射效应对污染物的影响 |
5.4.1 污染物浓度的年均变化 |
5.4.2 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 |
5.5 辐射效应对水汽和云的影响 |
5.5.1 辐射效应对水汽的影响 |
5.5.2 辐射效应对云的影响 |
5.6 辐射效应对臭氧的综合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6.3.1 本文工作的不足之处 |
6.3.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7)哈尔滨市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辐射效应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气溶胶基本特性参数简介 |
2.2.1 气溶胶物理特性参数 |
2.2.2 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 |
2.3 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观测及反演算法 |
2.3.1 太阳光度计及观测站点简介 |
2.3.2 太阳直接辐射观测及计算软件 |
2.3.3 天空漫射辐射观测及反演算法 |
2.4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基本理论及其模拟模式 |
2.4.1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基本概念 |
2.4.2 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及主要物理模型 |
2.4.3 SBDART辐射传输模式的输入和输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类型分布研究 |
3.1 引言 |
3.2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特征 |
3.2.1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 |
3.2.2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频率分布 |
3.3 气溶胶类型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3.3.1 基于光学方法的气溶胶类型识别 |
3.3.2 不同光学识别模型的识别性能对比 |
3.3.3 基于理化实验方法的气溶胶类型识别 |
3.3.4 多种光学识别模型协同作用下的气溶胶类型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区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变化特征 |
4.2.1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 |
4.2.2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频率分布 |
4.3 气溶胶光学特性对辐射强迫的影响评估 |
4.3.1 气溶胶光学厚度对辐射强迫的影响 |
4.3.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对辐射强迫的影响 |
4.4 气溶胶类型分布对辐射强迫的影响评估 |
4.4.1 不同类型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差异 |
4.4.2 气溶胶类型分布对辐射强迫季节变化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区严重雾霾事件综合研究 |
5.1 引言 |
5.2 雾霾事件前后气象要素和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
5.2.1 雾霾事件前后气象要素变化 |
5.2.2 雾霾事件前后主要污染物变化 |
5.3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
5.3.1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 |
5.3.2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分布变化 |
5.4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类型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
5.4.1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类型变化 |
5.4.2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类型垂直分布变化 |
5.5 雾霾事件前后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变化特征 |
5.6 雾霾事件的卫星观测及气团输运轨迹分析 |
5.6.1 雾霾事件前后MODIS观测的雾霾真彩图像及着火点分布 |
5.6.2 雾霾事件前后HYSPLIT模拟的气溶胶输运轨迹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全球及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气气溶胶的来源、类型与形成 |
1.3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
1.4 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 |
1.4.1 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研究进展 |
1.4.2 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期演变趋势的研究进展 |
1.5 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本文整体思路 |
1.6 具体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域、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括 |
2.2 资料介绍 |
2.2.1 地基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数据 |
2.2.2 多源卫星气溶胶光学特性反演数据 |
2.2.3 再分析数据 |
2.2.4 人为排放清单 |
2.3 主要方法介绍 |
2.3.1 匹配方法及评估指标 |
2.3.2 趋势检验和斜率估计方法 |
2.3.3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
2.3.4 变量相对重要性估计方法 |
第3章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长期分布特征、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 |
3.1 再分析AOD产品全球及区域适用性评估 |
3.1.1 全球性表现 |
3.1.2 区域性表现 |
3.2 全球AOD的分布特征及其区域性年际演变 |
3.2.1 不同历史时期全球AOD分布特征 |
3.2.2 区域性AOD年际演变 |
3.3 全球及区域性AOD演变趋势图 |
3.4 区域性AOD年代际趋势对本地排放和气象因子的响应 |
3.5 本地排放和气象因子对区域性AOD年代际趋势的相对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化学组分AOD的长期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
4.1 不同化学组分AOD的全球分布特征 |
4.1.1 年分布 |
4.1.2 季节分布 |
4.2 不同化学组分AOD的区域性年内变化和年际演变 |
4.2.1 区域性年内变化 |
4.2.2 区域性年际演变 |
4.3 不同化学组分AOD的全球变化趋势图 |
4.4 不同化学组分AOD在总AOD年际演变中的相对贡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粒径大小和非球形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
5.1 MISR有效样本量 |
5.2 卫星AOD产品验证 |
5.2.1 全球性表现 |
5.2.2 区域性表现 |
5.3 不同粒径大小和非球形气溶胶的分布特征 |
5.4 不同气溶胶污染等级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 |
5.5 不同粒径大小和非球形气溶胶的变化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流层内不同类型气溶胶的三维垂直分布及其长期演变 |
6.1 不同类型气溶胶的三维垂直分布特征 |
6.2 不同类型气溶胶随高度的分布特征 |
6.2.1 不同类型气溶胶总AOD的空间分布 |
6.2.2 不同类型气溶胶在不同高度内积分AOD的空间分布 |
6.3 不同类型气溶胶在不同高度内积分AOD的区域性特征 |
6.4 不同类型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区域平均垂直廓线 |
6.5 不同类型气溶胶发生频率的三维垂直分布 |
6.5.1 全球三维垂直分布 |
6.5.2 区域平均垂直廓线 |
6.6 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时空演变趋势 |
6.6.1 不同类型气溶胶整层AOD的演变趋势 |
6.6.2 不同类型气溶胶分层积分AOD的演变趋势 |
6.6.3 不同类型气溶胶整层及分层积分AOD的区域性演变趋势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人为颗粒物的辐射强迫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颗粒物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近况 |
1.2.2 气候变化对颗粒物影响的研究近况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模式、排放情景和排放数据介绍 |
2.1 气溶胶?气候耦合模式简介 |
2.1.1 大气环流模式简介 |
2.1.2 气溶胶模式简介 |
2.1.3 气溶胶-气候耦合模式的发展 |
2.2 排放数据简介 |
2.2.1 历史排放数据简介 |
2.2.2 未来情排放数据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工业革命以来人为颗粒物浓度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2 工业革命以来人为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
3.3 人为PM_(2.5)和粗颗粒物的有效辐射强迫 |
3.4 人为PM_(2.5)和粗颗粒物对气候的影响 |
3.4.1 近地面气温的变化 |
3.4.2 大气环流的变化 |
3.4.3 相对湿度、云量和降水量变化 |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未来排放情景下人为颗粒物的气候效应 |
4.1 试验设计 |
4.2 未来排放情景下人为颗粒物的变化 |
4.2.1 绿色排放情景下的变化特征 |
4.3 人为PM_(2.5)和粗颗粒物对辐射过程的影响 |
4.3.1 有效辐射强迫的变化 |
4.3.2 地表净辐射通量的变化 |
4.4 人为PM_(2.5)和粗颗粒物的气候效应 |
4.4.1 近地面气温的变化 |
4.4.2 大气环流的变化 |
4.4.3 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人为细颗粒物对中国地区气候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 |
5.2 人为PM_(2.5)地表浓度的变化 |
5.3 1850-2014 年中国地区的气候变化 |
5.3.1 近地面气温的变化 |
5.3.2 低层风场的变化 |
5.3.3 降水量的变化 |
5.4 2014-2050 年中国地区的气候变化 |
5.4.1 近地面气温的变化 |
5.4.2 低层风场的变化 |
5.4.3 降水量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球变暖对颗粒物柱浓度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2 CO_2浓度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 |
6.2.1 近地面气温的变化 |
6.2.2 大气环流的变化 |
6.2.3 相对湿度、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 |
6.3 全球变暖对人为颗粒物的影响 |
6.3.1 人为颗粒物的年平均变化 |
6.3.2 人为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6.4 全球变暖对自然颗粒物的影响 |
6.4.1 自然颗粒物的年平均变化 |
6.4.2 自然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6.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空急流形成、变化机制及对气候的影响 |
1.2.2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资料介绍及模式验证 |
2.1 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介绍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资料 |
2.4 模式验证 |
第三章 黑碳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 |
3.1 黑碳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基本特征 |
3.2 黑碳气溶胶引起冬季局地纬向风变化的热力机制 |
3.2.1 黑碳气溶胶对局地纬向风的影响 |
3.2.2 黑碳气溶胶对局地温度变化的作用机制 |
3.3 黑碳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 |
3.4 黑碳气溶胶作用下冬季东亚降水场的响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 |
4.1 硫酸盐气溶胶引起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基本特征 |
4.2 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冬季局地纬向风变化的热力机制 |
4.2.1 硫酸盐气溶胶对局地纬向风的影响 |
4.2.2 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效应 |
4.2.3 硫酸盐气溶胶的间接效应 |
4.3 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 |
4.4 硫酸盐气溶胶作用下冬季东亚降水场的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 |
5.1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引起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基本特征 |
5.2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局地纬向风变化的热力机制 |
5.2.1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下的直接效应 |
5.2.2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共同作用下的间接效应 |
5.3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引起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变化 |
5.4 两种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冬季东亚降水场的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和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地区工业硫酸盐气溶胶对辐射和温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D]. 徐言.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南京北郊地区黑碳辐射效应对臭氧的影响[D]. 吕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气象与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气溶胶反馈效应模拟研究[D]. 高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4]中国近海海域大气气溶胶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D]. 潘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人为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D]. 刘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的垂直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D]. 曲雅微. 南京大学, 2020(12)
- [7]哈尔滨市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D]. 申文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全球及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研究[D]. 桂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9]人为颗粒物的辐射强迫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D]. 杨冬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10]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对冬季东亚高空急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姚晨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