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00MW机组锅炉蒸汽温度和烟气温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1](2021)在《大型电站锅炉炉膛辐射传热分区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燃用煤种发生变化、运行方式改变、炉膛受热面结构和面积变化时,需要对新工况下的炉内热负荷分布、炉膛出口烟温等参数进行合理的预估。炉膛热力计算是进行锅炉其它部分计算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大型电站锅炉炉膛的热力计算及应用。针对当前大型电站锅炉的结构布置与燃烧特点,在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中米多尔分段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一维分区传热模型。沿炉膛高度方向从冷灰斗底部到折焰角分成5个区段,对每个区段采用热平衡方程迭代计算,分别考虑每个区段的传热与沾污情况,得到炉膛内烟气一维温度分布、水冷壁吸热量、壁面热负荷等重要参数。选择某600MW超临界压力煤粉炉,采用改进后的炉膛一维分区传热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热力计算,并与传统零维模型计算结果对比。改进后的模型在100%BMCR、75%BMCR、50%BMCR三种工况下的误差分别为13K、12K、18K,相较零维模型误差更小,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得到不同工况下炉内其他重要参数,比如各区段的火焰黑度、炉膛黑度、工质进出口的温度、压力等。选择某600MW亚临界压力煤粉炉,针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综合分析后提出墙式再热器改造的方案。采用改进后的炉膛一维分区传热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炉膛出口烟温,利用计算结果进行再热器部分的热力计算。300MW负荷下,末级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528℃,比改造前提高了 8℃;450MW负荷下,末级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540℃;600MW负荷下,末级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540℃。有效提高了再热蒸汽温度,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杜鸣[2](2021)在《火电机组灵活运行下的负荷频率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新能源正在向主体能源进行过渡,开展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稳定性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由于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不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导致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大部分火电机组积极参与灵活性改造。灵活性改造后,火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运行具有不同的有功功率调节特性,大范围下的火电机组灵活运行将会造成系统内有功功率调节特性的变化。本论文关注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方面,在能源转型和灵活性改造的背景下,将全面分析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对机组本身和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造成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基于机理分析,本文推导了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历史运行数据,建立了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在灵活性改造之后多个工况下的线性模型。然后对不同模型施加阶跃信号,仿真结果显示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响应速率随着负荷的降低而下降。该现象表明低负荷下机组的调频能力减弱。(2)根据一次调频响应过程的一般形式,本文确定了锅炉蓄热充分且安全的极限利用形式,并提出了一种一次调频综合评估方法。然后针对评估方法中的每一个参数设计了求解算法,并利用示范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对全工况下的一次调频极限响应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根据该结果进一步计算了全工况下的调差系数。结果显示,随着机组负荷的下降,锅炉释放的总热量逐渐减少,而受到低流量、低流速的烟气等的影响,一次调频过程需要支撑的时间却相应增加。总体来说,机组一次调频响应性能随机组负荷的下降而降低,调差系数同样随着机组运行工况的下降而减小。(3)综合考虑一次、二次调节的调节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灵活运行火电机组对频差信号的响应能力。单台机组运行场景中,机组侧对负荷扰动的抑制能力随着机组运行工况点的下降而降低。然而多机组运行时存在机组组合的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得到普适性的结论。因此,本文考虑了电源侧两种典型的运行方式,在负荷频率控制的框架下完成了简单电力系统建模。仿真结果显示,无论火电机组采用深度运行或者启停运行方式,随着风电渗透率的增加,系统对负荷扰动的调节能力都呈下降趋势,但是深度运行方式能够保留系统转动惯量,进而保留系统的抗负荷扰动能力。(4)火电灵活性的开展加大了系统内多机协调问题的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因子动态轨迹规划的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本文将LFC频率调节区中的各机组功率分配因子设置成自由状态,并借由无人机动态轨迹优化的思想,对功率分配因子在震荡区的动作轨迹进行动态规划,建立了以调节过程经济性和频率调节效果的双优化目标,并结合其余约束条件,将该互补协调问题转化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以典型三区域九机组系统为算例对本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在LFC过程中调用不同机组的不同优势,同时提升调节过程中的频率调节效果和调节经济性。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本算法进行了稳定性的验证。(5)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恶化问题,针对现代电力系统规模化、复杂化等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模糊自抗扰控制方法,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的基础上添加模糊规则,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提供了自适应补偿量,该算法能有效提升负荷频率控制效果,基于IEEE9节点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郭培虎[3](2021)在《计及安全经济性的全工况烟温能耗特性与吹灰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节能优先”的战略目标,火电机组作为耗能大户之一,必须担负节能减排的重任。锅炉的排烟热损失作为锅炉最大的能耗损失项,受锅炉排烟温度和排烟流量影响。为了降低排烟热损失,必须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进而降低机组发电煤耗率。锅炉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的运行可控因素为锅炉受热面积灰,本文利用清洁因子模型对积灰程度进行监测并用于智能吹灰,从而达到降低排烟温度的目的。本文在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条件下,对不同工况下的排烟温度进行寻优并进行能耗特性分析,从智能吹灰优化的角度解决电厂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的现象并进行吹灰经济性分析,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七种酸露点计算方法计算酸露点,使排烟温度寻优范围高于酸露点确保空预器不会发生低温腐蚀。基于锅炉效率反平衡法计算锅炉效率及对排烟温度进行能耗特性分析,基于逐步回归算法进行特征变量的选择,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特征变量与锅炉效率的模型,基于灰狼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排烟温度寻优使锅炉效率最大确保经济性。从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角度对排烟温度进行深入优化,结合排烟温度实际值与优化值,对排烟温度做能耗特性分析,对指导运行人员调节参数和电厂进行运行班组考核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排烟温度高于基准值的机组,从运行的角度应进行实时智能吹灰,提高受热面换热系数,降低排烟温度。为保证锅炉受热面管道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锅炉热经济性,本文选取安装了对管道吹损小的声波吹灰系统的宁夏某燃煤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清洁因子模型,基于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受热面清洁程度在线监测,为锅炉实时吹灰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吹灰对锅炉和汽轮机效率影响两个方面考虑,进行了吹灰经济性分析。以本文算法与计算程序为基础,参与完成了某集团电厂耗差分析系统以及某电厂智能吹灰优化软件的数据挖掘部分,两款软件的落地为我国建设智慧电厂提供了切入点。
解瑞[4](2021)在《低温省煤器在600MW火电机组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火电厂耗煤量高达全国总产煤量的50%,而在燃煤发电过程中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是全厂热损失中最大的,也是影响机组效率的最大因素,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锅炉排烟温度,由于排烟温度过高所造成的锅炉余热资源浪费,在我国发电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国内某600MW机组发电厂数据统计发现,其锅炉年平均排烟温度接近130.0℃,满负荷排烟温度甚至达到150.0℃。过高的排烟温度对锅炉效率有较大影响且大大增加了脱硫系统耗能耗水,使烟气余热资源全部浪费在脱硫系统中。本文根据火电厂工艺流程及结构特点,分析了火电厂锅炉存在的排烟温度高影响锅炉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了增设低温省煤器,将原来锅炉排至脱硫系统的高温烟气通入新增的低温省煤器用于加热进入锅炉之前的凝结水的方案,并就方案中进口水温选择、受热面布置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就工程实际中必须解决的诸如受热面低温腐蚀、传热管壁温的计算、H型翅片管详细设计参数、受热面的防积灰、磨损、泄漏防控措施、换热器布置型式进行了探讨。最后投运低温省煤器进行试验,详细记录了改造后的低温省煤器烟气流量、低温省煤器进出口温度、低温省煤器烟气侧压降、低温省煤器漏风率、低温省煤器水侧阻力等性能参数,并分析试验数据及得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增设低温省煤器可显着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进而有效增加发电收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杨飞[5](2020)在《单切圆π型超超临界锅炉烟气侧热偏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役四角切圆锅炉普遍存在锅炉再热汽温偏差大的问题,再热蒸汽温度偏离设计值会影响设备运行的经济性,严重时会危及机组安全。本文所研究的66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四角切圆π型炉,高温再热器出口汽温左右侧偏差达16-20℃,低温再热器左侧温升较右侧高20℃左右,处于烟气上游的高温再热器左侧温升较右侧低10℃左右。由于烟气顺时针旋转进入水平烟道,左侧烟气速度快,对流换热更强,因此,左侧温升高,低温再热器的热偏差现象符合这一规律。然而高温再热器却出现右侧温升高,由此导致高、低温再热器之间蒸汽左右交叉后偏差增强。依靠目前的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方法对其换热进行计算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需要开展实验测量分析烟气侧热偏差问题。虽然目前可以通过间接测量方法的热流计开展水平烟道受热面换热测量,但无法剥离辐射与对流同时存在的换热情况。针对四角切圆式锅炉水平烟道热偏差问题,基于辐射光谱法,设计测量探针对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区域进行可见光辐射光谱测量,从而得到烟尘温度、辐射率等参数,为确定引起各受热面出现热偏差的主要因素提供直接数据支撑,确定改善受热面热偏差的措施。本研究通过五个实际运行工况进行数据测量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揭示了高温过热器热偏差主要来自于高温灰颗粒向一侧富集所导致的辐射换热偏差。(2)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对比了三种改进措施,提出了最优的改进方案,即:两段空气分级送风、高位SOFA风喷口墙式切圆布置、低位SOFA风喷口四角切圆布置。
张言格[6](2020)在《中空纤维膜法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厂膜法消白技术是近些年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膜法烟气水蒸气回收技术,具有高效率,简单方便,节能环保的特点,能高质量捕集回收烟气中的水蒸气,同时有效缓解高湿烟气中饱和水蒸气凝结而腐蚀烟囱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中空纤维膜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实验室实验和现场中试试验,探究了中空纤维膜回收水蒸气的性能研究,并以研究结论为基础进行了600 MW机组中空纤维膜法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方案设计。首先在实验室纯水蒸气回收实验中,基于PVDF和PTFE膜分别采取了循环水冷却方式和真空凝气冷却方式,研究了进气温度等操作条件和组件形式等材料装置对水蒸气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水冷却方式下,增加进气温度,进气流量、采取气液逆流方式和编织的组件形式、适当提高组件装填分率和膜孔隙率,使用更加亲水的PVDF膜均能有效提高水蒸气的回收水量和水回收率,但循环水流量的改变影响不大,且进气温度的增加和使用低孔隙率膜能够较大的提高回收水质;而真空凝气冷却方式下,使用更加疏水的PTFE膜有利于提高回收水量,改变装填分率对回收水量水质影响不大,除此之外,其他条件的改变与循环水冷却方式变化规律相同,且真空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回收水的水质。通过实验室模拟烟气实验,水循环冷却方式下,模拟烟气时回收水量水质略差于纯水蒸气实验,但在真空凝气冷却方式下,模拟烟气实验回收水量和水回收率远低于纯水蒸气实验,回收水质变化不大。在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测试,在现场实际工况下,基于PVDF膜组件进行了循环水冷却方式试验,研究了组件的不同放置形式、进入组件的烟气流量等操作条件对烟气水蒸气回收性能的影响,并探究组件运行过程中烟气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合理改变组件放置方式,回收水量最大达到25kg·m-2·h-1,最大进出口水温差和烟气温差分别为12.9℃和1.9℃;烟气回收水量和进出水温差随烟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进出烟温差则略微降低,烟气流量达到8000 m3·h-1以上时回收水量和进出水温差最大,但水蒸气回收效率开始下降;在试验前后循环水电导率和p H值基本没有变化,电导率远低于烟道自然冷凝水电导率,p H值在始终保持在7.5左右呈中性,而烟道自然冷凝水p H为3.4呈酸性,表明膜组件运行过程中回收水质良好。中试后,测试污染膜性能,分析膜污染程度及膜污染对水蒸气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中空纤维膜均具有良好的抗烟气污染性能,且污染后的PVDF膜在水循环冷却方式下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回收水量,但回收水质差于原膜,污染后的PTFE膜在真空凝气冷却方式下回收水量低于原膜,回收水质基本没有变化。最后依据中试结果,设计了燃煤电厂600MW机组烟气水蒸气回收方案。按照设计运行工况,当烟气水分回收率大于60%时,所需膜面积约为4100 m2,回收水量为可达102.5 t·h-1。该研究成果将为新型节能电厂的节能节水系统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麻国倩[7](2020)在《基于EBSILON二次再热百万机组机炉耦合建模仿真及热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仍会是火力发电。随着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各行各业的节能减排的要求力度不断加大,火电机组节能改造也迫在眉睫。二次再热和余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电机组的效率,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热气温的调节控制成为了研究重点之一,且对二次再热百万机组采用余热利用进行仿真建模和热经济性对比分析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二次再热百万的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在Ebsilon仿真软件的平台上,对未采用余热利用的切除旁路系统、采用余热利用的基准系统和优化系统三个系统建立锅炉系统和汽轮机系统机炉耦合的详细模型,且做变工况分析,模型验证结果最大误差在4%左右。对二次再热机组的再热汽温的控制调节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中机组主要采用烟气再循环进行调温,在中间温度不控制的前提下,以基准系统为例,不同负荷下烟气再循环率随着中间点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中间点温度变化对低负荷的烟气再循环率影响大;在中间点温度控制的前提下,以三个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负荷、过量空气系数、煤质、给水温度四个因素对烟气再循环率的影响。切除旁路系统和优化系统的烟气再循环率随负荷的升高逐渐降低,基准系统低负荷随负荷升高烟气再循环率降低;烟气再循环率和过量空气系数呈反比关系,过量空气系数变化时,切除旁路系统再循环率变化在0.07左右,对其影响最大;高水分的煤质烟气再循环率较低,低挥发分、高灰分煤种比高挥发分、低灰分煤种对再热蒸汽温度的变化影响大;给水温度和烟气再循环率呈正比关系。对三个系统做出了负荷、磨煤机入口风温、烟气旁路中间点温度三个因素改变时的热经济性对比分析:随着负荷的升高,三个系统的发电煤耗率均降低,优化系统节煤量增长幅度较大,100%负荷时相比于切除旁路系统,节煤量达到了5.464g/kWh,优化系统的热经济性最好;基准系统和优化系统煤耗率随着磨煤机入口风温升高都增加,热经济性降低。相比于基准系统,磨煤机入口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节煤量越高,优化系统的系统热经济性好。磨煤机入口风温225℃时,相比于基准系统节煤2.942g/kWh;对于基准系统和优化系统,煤耗率随旁路中间点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系统热经济性也降低,温度变化120℃时,基准系统多耗煤3.09g/kWh,优化系统多耗煤4.83g/kWh,旁路中间点温度的变化对于优化系统影响较大。利用热一次风温的热量加热给水,构成优化改造系统,对优化系统和优化改造系统在负荷、烟气冷却器分配比例变工况下进行热经济性参数对比分析,优化改造系统的煤耗率更低,热经济性能较高。100%负荷时,对比优化系统,优化改造系统最大节煤量达到1.14g/kWh;烟气冷却器分配比例对于系统经济性几乎没有影响。
田鹏路[8](2019)在《600MW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研究》文中指出火力发电是我国目前发电行业的主力,而600MW级火电机组占火电机组的主要地位,为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恶化的现状,缩小与国际先进电力企业的差距,对600MW机组进行能耗诊断研究并提出改造建议势在必行。本文以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为背景,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围绕该机组煤耗及厂用电率较要求值偏高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300MW、450MW、560MW、600MW四种不同典型工况下的运行数据和设计数据对机组进行在线热力计算及能耗分析,初步确定能耗损失的主要因素及原因;二是对典型热力系统提出了改造建议,并运用热力学方法对改造措施进行节能效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机组煤耗偏高的原因是:汽机部分各缸效率、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汽温度相对于设计值偏低,小汽机排汽压力、机组背压、四抽至小机流量偏高,高负荷下四抽至辅汽联箱流量较大,给水泵再循环泄漏率偏大;锅炉部分大渣含碳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排烟氧量、排烟温度偏高,进风温度偏低;厂用电方面,空气预热器差压、漏风率较大、传热效果较差,烟气量较多。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造建议:给水泵再循环阀采取多级小孔节流结构改造阀瓣结构,增加阀瓣导向及减压槽调整高中压缸轴封间隙,将调门前手动门改为电动门,减少泄漏量;调整汽轮机轴封系统高中压缸轴封间隙至制造厂规定的设计值和设计下限值之间,降低轴封蒸汽流量;针对减温水流量,建议降低再热器减温水量的投运;针对暖风器汽源,建议将暖风器汽源改为四段抽汽。经验证,改造后全厂可减少供电煤耗率约7.876g/kW.h,节能效果明显。本文旨在指导现场对机组及运行参数作出合理的调整来降低煤耗率及厂用电率,对节能减排、使机组高效平稳运行、提升发电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有积极意义。
张沛尧[9](2019)在《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神经网络逆模型及汽温优化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区域电网为中心的负荷管理模式下,随着新能源发电上网的比例逐步提高,大容量火电机组参与电网深度调峰越来越频繁,导致机组常常运行于大范围变负荷的工况,这给机组的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容量火电机组的过热汽温具有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等特点,传统控制方法在机组深度调峰时效果难以保证,经常出现超温和调节时间过长等问题,造成受热面和蒸汽管道材料的衰减速度加快,既影响机组安全又降低使用寿命。应用智能优化控制策略来提高过热汽温的控制品质,是汽温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在分析超临界机组的运行特性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特性进行逆建模,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神经网络逆控制的过热汽温喷水减温优化控制方案。文中首先论述了几种神经网络的结构、训练方法,并介绍了神经网络逆控制的概念和逆控制器的设计原理。通过分析机组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的的特性及汽温影响因素,选取合适的网络输入输出参数,分别采用BP、RBF、Elman三种不同的神经网络,建立喷水减温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模型,并利用600MW机组的动态数据,进行逆模型的离线训练,比较不同模型的建模精度。在逆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选用精度较高的Elman神经网络逆模型,研究喷水减温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方案,并借助仿真机进行详细的大范围变负荷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逆控制方法,可有效改善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的控制品质,提高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展示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张翔[10](2018)在《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发电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燃煤机组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加上涉及学科领域众多以及测点的不完备性,在机组工艺、运行、优化等方面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攻克。随着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的大量投运,对于燃煤电站状态监测、性能评估和热经济性优化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本文开展了涉及燃煤机组锅炉侧和汽机侧的全流程机理建模、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和热经济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涵盖锅炉侧和汽机侧的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模型。基于MATLAB编程环境开发了面向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全流程实时仿真平台。(2)利用蒸发系统模型、换热器系统模型和烟气质量流量模型估计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建立了半辐射式换热器动态传热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将烟气温度辨识转变为以烟气温度为被寻优变量的最优化问题。在水平烟道烟温估计结果基础上实现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在线评估。(3)建立了基于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分布的直接漏风估计方法。引入修正系数补偿由于不稳定换热对空预器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空预器温度分布建模结果,利用稳态下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辨识一次风和二次风的直接漏风量,并给出天级和月级的直接漏风量和漏风面积仿真结果。(4)研究了回热抽汽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利用回热抽汽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计算汽轮机效率的相对变化量。通过稳态的滚动更新将本方法扩展到全工况下热经济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高压加热器比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更大,汽轮机效率对上端差变化更加敏感。(5)研究了基于定速泵和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问题。建立了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对于配置双速泵的机组,凝汽器压力优化简化成具有有限个可行解的整数规划问题。对于配置变速泵的机组,选取机组净功率为凝汽器压力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循环水调节的动态过程等因素,引入保持时间对操纵变量施加约束。(6)以主蒸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排汽质量流量为耦合变量,分析汽机-冷端耦合系统传热机理,建立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以机组功率收益为耦合系统热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选取机组功率收益增量作为热经济性协调优化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主蒸汽压力调节占主导地位,优化后汽轮机效率整体提高。在同一负荷下,优化后主蒸汽压力依次大于实际运行主蒸汽压力和滑压运行下主蒸汽压力参考值。
二、600MW机组锅炉蒸汽温度和烟气温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00MW机组锅炉蒸汽温度和烟气温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电站锅炉炉膛辐射传热分区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炉内温度测量的试验研究 |
1.2.2 炉内温度计算的理论研究 |
1.2.3 电站锅炉再热器改造应用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炉膛一维分区传热建模 |
2.1 引言 |
2.2 原炉膛一维分区传热计算模型 |
2.3 炉膛一维分区传热计算改进方法 |
2.3.1 Ⅰ区传热计算 |
2.3.2 Ⅱ区传热计算 |
2.3.3 Ⅲ区传热计算 |
2.3.4 Ⅳ区传热计算 |
2.3.5 Ⅴ区传热计算 |
2.3.6 炉膛分区热力计算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炉膛传热计算 |
3.1 研究对象 |
3.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维分区模型在墙式再热器改造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机组概况 |
4.3 改造方案 |
4.3.1 侧墙墙式再热器改造方案 |
4.3.2 前墙墙式再热器改造方案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附图 |
热力计算结果汇总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火电机组灵活运行下的负荷频率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纯凝火电机组灵活运行调节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电力系统负荷频率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汽轮机调速系统全工况模型研究 |
2.1 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 |
2.2 计算实例 |
2.3 仿真分析 |
2.3.1 不同工况下响应性能对比 |
2.3.2 低负荷下定压、滑压运行方式的影响 |
2.3.3 理论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综合评估 |
3.1 理论分析及评估算法描述 |
3.1.1 一次调频过程中的机理分析 |
3.1.2 算法的整体描述 |
3.2 给煤量的能量传递时间计算 |
3.2.1 理论分析及解决方法 |
3.2.2 协调系统建模及参数估计 |
3.3 锅炉蓄热变化量计算 |
3.3.1 理论分析及解决方法 |
3.3.2 锅炉蓄热变化量的计算 |
3.4 计算实例 |
3.4.1 锅炉响应时间计算分析 |
3.4.2 机组蓄热变化量的计算 |
3.4.3 最大支撑幅度计算 |
3.5 评估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火电深度调峰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1 机组的响应能力分析 |
4.2 不同风电渗透率下的系统仿真模型 |
4.2.1 LFC建模 |
4.2.2 风电系统建模 |
4.2.3 启停调峰 |
4.2.4 深度调峰 |
4.3 基于简化LFC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仿真初始环境设置 |
4.3.2 仿真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功率分配因子动态轨迹优化的多机互补协调优化策略 |
5.1 优化控制策略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基于动态轨迹规划的功率分配因子优化策略 |
5.1.3 优化系统的结构设计 |
5.2 算例仿真 |
5.2.1 算例分析 |
5.2.2 算法稳定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改进型模糊自抗扰的优化控制 |
6.1 改进型模糊自抗扰控制 |
6.1.1 对象模型的变化 |
6.1.2 模糊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
6.1.3 针对迟延时间的改进 |
6.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计及安全经济性的全工况烟温能耗特性与吹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
1.1.2 数据挖掘与传统火电行业融合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耗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吹灰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计及安全经济性的排烟温度能耗特性模型 |
2.1 引言 |
2.2 考虑安全性的排烟温度阈值模型 |
2.2.1 影响燃煤锅炉烟气酸露点的主要因素 |
2.2.2 烟气露点温度的计算 |
2.3 考虑经济性的排烟温度最优值 |
2.3.1 数据预处理 |
2.3.2 逐步回归算法概述 |
2.3.3 BP神经网络概述 |
2.4 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及排烟温度耗差分析 |
2.4.1 锅炉效率计算方法 |
2.4.2 排烟温度耗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排烟温度能耗特性与基准值算例 |
3.1 引言 |
3.2 排烟温度基准值计算 |
3.2.1 煤质酸露点计算实例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逐步回归算法进行特征变量选择 |
3.2.4 BP神经网络对排烟温度建模验证模型准确性 |
3.2.5 BP神经网络对锅炉效率建模 |
3.2.6 灰狼算法优化排烟温度及进行能耗分析 |
3.3 排烟温度优化与能耗特性分析平台软件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吹灰优化与经济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声波智能吹灰优化算例 |
4.2.1 受热面清洁因子模型 |
4.2.2 低温再热器清洁因子模型 |
4.2.3 省煤器清洁吸热量模型 |
4.2.4 低温过热器清洁吸热量模型 |
4.2.5 智能吹灰软件概述 |
4.3 声波智能吹灰系统与传统吹灰系统经济性对比 |
4.3.1 吹灰经济性评价方法 |
4.3.2 声波智能吹灰与传统吹灰方式经济性评价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低温省煤器在600MW火电机组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 |
1.2.1 烟气余热回收的经济效益 |
1.2.2 烟气余热回收的环境效益 |
第二章 电厂机组工作原理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火电厂工艺流程 |
2.2 发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 发电机组主要设备情况 |
2.4 机组存在问题分析 |
2.4.1 烟气焓计算 |
2.4.2 换热量计算 |
2.4.3 节能效果分析 |
2.5 解决方案 |
第三章 低温省煤器改造方案 |
3.1 烟气酸露点与水露点计算 |
3.2 排烟温度的选择 |
3.3 进口水温的选择 |
3.3.1 减少低温腐蚀的安全水温 |
3.3.2 传热管壁温的计算 |
3.3.3 进水口与回水口的选择 |
3.4 低温省煤器烟气的选取 |
3.5 总体布置方案设计 |
3.6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6.1 H型翅片管详细设计参数 |
3.6.2 换热器布置型式 |
3.6.3 受热面的防积灰、磨损、泄漏防控措施 |
3.6.3.1 受热面磨损防控措施 |
3.6.3.2 受热面积灰防控措施 |
3.6.3.3 受热面泄漏防控措施 |
第四章 脱硫及脱硝系统提效改造方案 |
4.1 脱硫系统提效改造方案 |
4.1.1 脱硫吸收塔结构型式选择 |
4.1.2 改造工程设计 |
4.1.2.1 吸收塔系统 |
4.1.2.2 烟气系统 |
4.2 脱硝系统提效改造方案 |
第五章 改造后实际运行的试验数据及试验结果 |
5.1 试验内容 |
5.2 试验数据处理 |
5.2.1 试验原始数据的处理 |
5.2.2 烟气流量计算 |
5.2.3 漏风率计算 |
5.2.4 烟气侧压降计算及修正 |
5.2.5 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修正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低温省煤器烟气流量 |
5.3.2 低温省煤器进出口温度 |
5.3.3 低温省煤器烟气侧压降 |
5.3.4 低温省煤器漏风率 |
5.3.5 低温省煤器水侧阻力 |
5.3.6 低温省煤器性能参数汇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5)单切圆π型超超临界锅炉烟气侧热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热偏差现状及分析 |
2 机组设备介绍 |
2.1 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参数 |
2.2 锅炉总体简介 |
2.3 省煤器和水冷壁系统 |
2.4 过热蒸汽系统 |
2.5 再热蒸汽系统 |
3 研究方法 |
3.1 炉内辐射换热测量技术 |
3.2 数学模型、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
4 现场测量 |
4.1 系统安装与调试 |
4.2 试验工况选取 |
4.3 试验工况表盘参数 |
5 试验结果及模拟计算分析 |
5.1 工况一 |
5.2 工况二 |
5.3 工况三 |
5.4 工况四 |
5.5 工况五 |
5.6 改造方案一工况一 |
5.7 改造方案一工况二 |
5.8 改造方案二工况 |
5.9 改造方案三工况 |
5.10 各个工况对比 |
6 热力计算结果分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空纤维膜法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烟气水分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膜法气体脱湿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膜法烟气水分回收研究现状 |
1.3 中空纤维膜分离水蒸气冷凝输运机理 |
1.4 膜法烟气水分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1 膜材料的选择和组件制备问题 |
1.4.2 运行条件和系统维护问题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膜材料及其膜组件性能参数 |
2.2.1 膜材料的选择与性能参数 |
2.2.2 膜组件制备与优化 |
2.2.3 实验室膜组件基本参数 |
2.2.4 中试膜组件的设计及基本参数 |
2.3 实验装置与条件 |
2.3.1 实验流程装置 |
2.3.2 实验条件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膜参数的测定方法 |
2.4.2 回收水指标的分析方法 |
2.4.3 膜表征方法 |
3 中空纤维膜回收水蒸气小试实验研究 |
3.1 循环水冷却方式下不同因素对纯水蒸气回收的影响 |
3.1.1 水蒸气温度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1.2 水蒸气流量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1.3 循环水流量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1.4 组件形式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1.5 组件装填分率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1.6 膜孔隙率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1.7 水蒸气流动方向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2 真空凝气冷却方式下不同因素对纯水蒸气回收的影响 |
3.2.1 水蒸气温度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2.2 真空度变化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2.3 水蒸气流量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2.4 组件形式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2.5 组件填装分率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2.6 膜孔隙率对回收水量与水质的影响 |
3.3 中空纤维膜亲疏水性对水蒸气回收性能的影响 |
3.3.1 多巴胺亲水改性中空纤维膜实验 |
3.3.2 中空纤维膜亲疏水性对回收水量的对比分析 |
3.4 实验室模拟烟气回收水蒸气的实验研究 |
3.4.1 水循环冷却方式模拟烟气回收水蒸气实验 |
3.4.2 真空凝气冷却方式模拟烟气回收水蒸气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热电厂烟气水蒸气回收中试试验研究 |
4.1 热电厂中试试验基本情况 |
4.1.1 热电厂中试试验条件 |
4.1.2 中试膜组件烟道放置形式 |
4.2 膜组件放置形式的试验测试 |
4.2.1 组件放置形式对回收水量的影响 |
4.2.2 组件放置形式对进出水(烟)温差的影响 |
4.3 烟气流量变化的试验测试 |
4.3.1 烟气流量变化对回收水量的影响 |
4.3.2 烟气流量变化对进出水(烟)温差的影响 |
4.4 中试试验回收水质与烟气成分分析 |
4.4.1 中试试验回收水质检测分析 |
4.4.2 中试试验烟气成分分析 |
4.5 中试试验膜污染的性能研究 |
4.5.1 膜污染结果表征 |
4.5.2 污染膜实验室纯水蒸气回收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燃煤电厂600MW机组烟气水蒸气回收方案设计 |
5.1 设计概况 |
5.1.1 基本概况 |
5.1.2 设计原则 |
5.2 理论计算分析 |
5.2.1 脱硫前后烟气中含水量计算 |
5.2.2 理论回收水量计算 |
5.2.3 理论膜数量和膜面积计算 |
5.2.4 循环冷却水及冷水机箱计算 |
5.3 系统方案设计 |
5.3.1 系统装置设计 |
5.3.2 供回收水箱设计 |
5.3.3 组件设计 |
5.4 燃煤烟气水分回收经济环保分析 |
5.4.1 节水节能分析 |
5.4.2 环保分析 |
5.4.3 经济效益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7)基于EBSILON二次再热百万机组机炉耦合建模仿真及热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火电机组建模研究 |
1.2.1 汽轮机系统建模 |
1.2.2 锅炉系统建模 |
1.2.3 机炉耦合建模 |
1.3 火电机组经济性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火电机组建模仿真 |
2.1 EBSILON介绍 |
2.1.1 Ebsilon软件简介 |
2.1.2 基本建模过程 |
2.2 火电机组建模 |
2.2.1 汽轮机系统建模及仿真 |
2.2.1.1 汽轮机系统模型介绍 |
2.2.1.2 建模及仿真 |
2.2.1.3 汽轮机模型验证及变工况 |
2.2.2 锅炉系统建模及仿真 |
2.2.2.1 锅炉系统模型介绍 |
2.2.2.2 建模及仿真 |
2.2.2.3 锅炉系统模型验证及变工况 |
2.2.3 汽轮机系统和锅炉系统耦合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3 再热气温调节控制研究 |
3.1 再热器气温调节原理 |
3.2 软件环境下再热汽温控制逻辑 |
3.3 中间点温度变化时烟气再循环率的变化 |
3.4 烟气再循环率及其影响因素 |
3.4.1 负荷 |
3.4.2 过量空气系数 |
3.4.3 煤质 |
3.4.4 给水温度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经济性研究 |
4.1 负荷改变 |
4.2 磨煤机入口风温改变 |
4.3 烟气旁路中间点温度改变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系统改造 |
5.1 负荷改变 |
5.2 烟气冷却器功率分配比例改变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本文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600MW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实施方案 |
第2章 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方法 |
2.1 机组能耗评价指标 |
2.1.1 综合(全厂)热经济指标 |
2.1.2 汽轮机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指标 |
2.1.3 常用热经济指标 |
2.2 机组能耗影响因素 |
2.3 能耗诊断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组在线热力实验及能耗分析结果 |
3.1 600MW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概述 |
3.2 在线热力试验数据的选取 |
3.3 锅炉部分 |
3.3.1 锅炉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方法 |
3.3.2 锅炉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主要结果 |
3.3.3 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 |
3.4 汽机部分 |
3.4.1 汽机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方法 |
3.4.2 汽机侧在线热力试验及煤耗分析主要结果 |
3.4.3 机组流通效率 |
3.4.4 回热系统 |
3.4.5 主要运行参数的影响 |
3.5 #1、#2机组小指标及煤耗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热力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及效果评估 |
4.1 给水泵再循环泄漏能耗分析 |
4.1.1 对给水再循环泄漏进行定期评估的必要性 |
4.1.2 给水泵再循环泄漏对热经济性影响的定量分析 |
4.1.3 给水泵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2 汽机轴封系统能耗分析 |
4.2.1 轴封系统概述 |
4.2.2 运行现状分析 |
4.2.3 轴封溢流蒸汽热经济性定量计算及分析 |
4.2.4 汽机轴封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3 减温水核算及能耗分析 |
4.3.1 减温水流量对煤耗率和热耗率的影响 |
4.3.2 减温水流量核算 |
4.3.3 减温水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4 暖风器汽源改进及能耗分析 |
4.4.1 暖风器汽源改进的可行性 |
4.4.2 暖风器汽源改进定量分析 |
4.4.3 暖风器气源节能潜力分析及改造建议 |
4.5 典型热力系统节改造效果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汽机部分 |
5.1.2 锅炉部分 |
5.1.3 厂用电部分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神经网络逆模型及汽温优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重要意义 |
1.2 过热汽温控制难点分析 |
1.3 神经网络逆控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神经网络模型和逆系统原理 |
2.1 神经网络模型 |
2.1.1 BP神经网络模型 |
2.1.2 RBF神经网络模型 |
2.1.3 Elman神经网络模型 |
2.2 神经网络逆系统 |
2.2.1 逆系统的提出 |
2.2.2 逆系统基本原理 |
2.2.3 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基本结构 |
2.3 神经网络训练及内部参数选取 |
2.3.1 训练样本和隐层数量选取 |
2.3.2 训练步骤与数据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过热汽温特性及调节方法 |
3.1 锅炉过热器的辐射、对流特性 |
3.2 过热汽温常见调节方法 |
3.3 过热汽温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热汽温特性神经网络建模 |
4.1 神经网络逆模型建立 |
4.2 过热汽温神经网络逆模型 |
4.2.1 BP神经网络逆模型验证 |
4.2.2 RBF神经网络逆模型验证 |
4.2.3 Elman神经网络逆模型验证 |
4.2.4 网络模型对比与选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热汽温的神经网络逆控制研究 |
5.1 600 MW超临界机组补偿逆控制 |
5.2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逆控制的仿真在线验证 |
5.2.1 机组降负荷仿真实验 |
5.2.2 机组升负荷仿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1.2.2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在线辨识 |
1.2.3 空预器漏风率在线计算 |
1.2.4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 |
1.2.5 凝汽器压力优化 |
1.2.6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章 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仿真平台 |
2.1 燃煤机组全流程概述 |
2.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
2.2.1 制粉系统模型 |
2.2.2 蒸发系统模型 |
2.2.3 换热器系统模型 |
2.2.4 金属壁动态能量平衡模型 |
2.2.5 热损失模型 |
2.2.6 空预器能量平衡模型 |
2.2.7 烟气质量流量模型 |
2.2.8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辨识模型 |
2.3 燃煤机组汽机侧机理建模 |
2.3.1 冷端系统模型 |
2.3.2 回热抽汽系统模型 |
2.3.3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辨识模型 |
2.4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2.4.1 平台搭建与结构 |
2.4.2 仿真结果 |
2.4.3 全流程仿真平台在真实机组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和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1 基于全流程模型的水平烟道烟温估计 |
3.1.1 炉膛出口烟温估计 |
1.1.2 水平烟道换热器出口烟温估计 |
3.1.3 基于烟温的换热器传热性能评估 |
3.2 基于温度场建模的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2.1 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场机理建模 |
3.2.2 空预器温度分布的迭代计算 |
3.2.3 直接漏风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热抽汽系统热经济性评估与凝汽器压力优化 |
4.1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
4.1.1 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 |
4.1.2 给水、疏水比焓偏差模型 |
4.1.3 端差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
4.1.4 端差对煤耗的影响 |
4.2 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1 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 |
4.2.2 机组功率增量模型 |
4.2.3 循环水泵功耗增量模型 |
4.2.4 基于双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5 基于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1 汽轮机本体模型 |
5.2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机理模型 |
5.3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 |
5.4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 |
四、600MW机组锅炉蒸汽温度和烟气温度偏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电站锅炉炉膛辐射传热分区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D]. 李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2)
- [2]火电机组灵活运行下的负荷频率控制优化研究[D]. 杜鸣.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计及安全经济性的全工况烟温能耗特性与吹灰优化[D]. 郭培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低温省煤器在600MW火电机组的应用研究[D]. 解瑞.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5]单切圆π型超超临界锅炉烟气侧热偏差研究[D]. 杨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6]中空纤维膜法回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性能研究[D]. 张言格.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EBSILON二次再热百万机组机炉耦合建模仿真及热经济性研究[D]. 麻国倩. 山东大学, 2020(12)
- [8]600MW超临界机组能耗诊断研究[D]. 田鹏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9]过热器喷水减温系统神经网络逆模型及汽温优化控制[D]. 张沛尧.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D]. 张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