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残留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领[1](2020)在《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环境行为及残留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精吡氟禾草灵现有文献系统综述的基础上,为系统了解其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的环境行为和残留特性,分别开展了精吡氟禾草灵的水解、光解和规范化的田间残留试验,并对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得到以下试验结果:1、不同反应温度和缓冲液p H值对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和介质p H值均呈正相关,其中精吡氟禾草灵在p H 4.0、7.0和9.0三种缓冲液中和25℃条件下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6931.47、1732.87和28.88h,50℃条件下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310.49、693.15和16.50 h。计算得的温度效应系数和反应活化能揭示了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反应受介质p H值和反应温度影响的规律,即在碱性反应缓冲液中,温度的变化对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反应速率影响最小,而在酸性缓冲液中则最大,且碱性条件是精吡氟禾草灵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利条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2部分:水解》,精吡氟禾草灵在碱性p H缓冲体系中表现为易降解,而在酸性缓冲体系中为难降解;考虑到参地土壤为p H 5.5~6.2的偏酸性“人工合成土”,推断精吡氟禾草灵在参地土壤中发生水解反应的速率慢于普通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的水解速率。对精吡氟禾草灵的系列碱水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鉴定得的7个水解产物推断精吡氟禾草灵的碱水解反应过程包含酯水解、羟基化、分子重排、醚键断裂和互变异构等化学过程。2、25℃下、不同p H值缓冲液中的紫外光解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精吡氟禾草灵的光解速率与光解反应缓冲液的p H值呈正相关关系,精吡氟禾草灵在p H 4.0、7.0和9.0缓冲液中的紫外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0.77、22.36和13.33 min,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3部分:光解》,精吡氟禾草灵在紫外光照光下属易光解农药;纳米二氧化钛介导的精吡氟禾草灵光催化降解试验表明,在低压汞灯(主发射波长为254 nm)和氙灯(全波段光谱)照光下,纳米二氧化钛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均能发挥有效的光敏化作用,尽管精吡氟禾草灵在氙灯照光下的光解速率远低于低压汞灯下的光解速率,但氙灯照光下纳米二氧化钛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光敏化率约是低压汞灯下的8.8倍,该部分研究为寻求低成本和加速环境中精吡氟禾草灵降解、减少其残留危害的方法或途径提供了思路。同时通过对分离、鉴定到的12种光催化降解产物的系统分析,推断了纳米二氧化钛介导精吡氟禾草灵光催化降解的基本途径;精吡氟禾草灵分别在风干的和60%含水量参地土壤表面的模拟太阳光解试验结果表明,排除微生物降解因素,参地土壤表层精吡氟禾草灵的降解有60%以上是由水解贡献的,而光解贡献率不足30%。为弄清参地土壤所含主要特色元素、腐殖质成分和常用生物农药在精吡氟禾草灵光解过程中的影响而设计的系列光解试验表明,Li+和Co2+对精吡氟禾草灵紫外光降解起猝灭作用,低浓度VO3+和Mo6+敏化精吡氟禾草灵的紫外光降解,Sn+和Mn2+强烈敏化精吡氟禾草灵紫外光降解,腐殖酸、多抗霉素和宁南霉素对精吡氟禾草灵紫外光解均起猝灭作用。3、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常规吸附材料(PSA、C18和GCB)一起引入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程序,建立了鲜参、干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中精吡氟禾草灵及其毒理学意义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的简易、高效样品前处理程序和H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显示,优化的HPLC–MS/MS条件下,5~1000μg/L的精吡氟禾草灵、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分别在四种样品基质中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R2>0.9980),添加回收率为75.8~97.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精吡氟禾草灵在四种样品基质中的检测限为2.0~8.6μg/kg,吡氟禾草灵酸为3.9~5.7μg/kg,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为3.5~11.3μg/kg。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精吡氟禾草灵及其毒理学意义代谢物的冷储稳定性,结果表明,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的冷储稳定期至少可以达到9个月,而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在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的冷储稳定期至少可以达到12个月,该方面数据为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栽培上的登记工作积累了数据资料。4、两年两地的精吡氟禾草灵参地规范化残留试验表明,两地人参植株中精吡氟禾草灵的残留半衰期比较一致,均约为3 d,精吡氟禾草灵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的残留半衰期均约在1个月左右;参地土壤中精吡氟禾草灵的残留半衰期均约为1周,而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的残留半衰期均约为2~3周;代谢物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在参地土壤中的检测量是人参植株中的2倍左右,但人参植株中检出的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究竟来源于人参植株还是参地土壤代谢系统暂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是参地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代谢产物。根据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上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将精吡氟禾草灵两种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的最终残留值与精吡氟禾草灵的最终残留值一起折算入总残留(表达为总吡氟禾草灵酸),统计出的残留中值和最高残留值分别为0.20 mg/kg和0.27 mg/kg;将人参纳入中药材保健食品进行精吡氟禾草灵的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得精吡氟禾草灵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11mg/(kg?bw?d)、风险概率为2.01%、每日实际摄入量与每日理论摄入量之比为6.40%,表明精吡氟禾草灵以150 g ai/ha茎叶喷雾处理防控阔叶作物田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生产的相关农产品通常不会对一般食用人群产生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且欧盟推荐的精吡氟禾草灵在鲜人参上4 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可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黄鹏[2](2018)在《菠萝渣基生物质炭对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菠萝渣在不同温度(350、500和650 ℃)下热解制备3种不同结构特征的生物质炭,并通过批平衡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的生物质炭和不同生物质炭添加比例的植蕉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去除效果,得到毒死蜱在土壤和土壤-生物质炭中的吸附参数。此外,通过培养实验测得毒死蜱在土壤和土壤-生物质炭中的降解过程,获得降解常数等。最后通过淋溶实验获得毒死蜱在一维土柱中的淋溶过程,并将前期求得的吸附、降解、淋溶参数代入Hydrus-1D模型中,模拟和预测实际土层中毒死蜱的吸附迁移过程。本研究旨在为掌握生物质炭去除土壤中的毒死蜱变化特征,为污染物的切实治理提供数据参考和指导。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利用菠萝皮渣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提高,生物质炭的产率逐渐降低,灰分含量有所增加,微孔表面积、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孔容和微孔率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对污染物拥有更多的吸附位点和更好的去除效果。(2)毒死蜱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先快速后缓慢最后平衡的过程,伪二级动力学能很好的描述吸附过程;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均能很好的描述毒死蜱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是自发放热进行的,且外界温度的提高会提高其吸附量;毒死蜱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孔隙填充、疏水作用、π-π电子交互以及离子交换等作用。(3)毒死蜱在生物质炭-土壤体系上的吸附过程与其在纯炭中的表现类似,均表现为先为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吸附最后达到吸附平衡三个阶段;在同一个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下的土壤中,菠萝渣制备温度越高,吸附量越高;增大添加的生物质炭的量能明显的提高土壤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表现为3%>1%>0.3%>0%,且吸附等温线较纯土(CK)曲线非线性程度大;Freundlich模型、Langmuir模型和Temkin模型均能较好的描述毒死蜱在生物质炭-土壤体系上的吸附过程;随着生物质炭的添加量的增加和外界温度的提高,其吸附量也增加,且吸附反应均为自发放热熵增大的过程,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4)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0.59天。生物质炭的施入可影响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且生物质炭输入量越大,作用越显着。高温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毒死蜱的吸附能力更加强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毒死蜱的降解过程。(5)毒死蜱在植蕉土壤和添加生物质炭土壤中的出流动态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土柱中的穿透曲线存在一定的不对称和拖尾等特征,添加生物质炭能大大降低毒死蜱在土柱中的迁移性。应用Hydrus-1D软件分别对C1离子和毒死蜱在植蕉土壤和添加生物质炭的一维土柱中的穿透曲线进行结果拟合,结果表明局部平衡模型(LEA)模型拟合度较高,在本实验条件下吸附效应对出流动态影响较大。
杜林林[3](2016)在《多杀菌素粉剂在储粮中的残留检测及其残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四大原粮小麦、玉米、绿豆和稻谷中多杀菌素的残留分析方法,同时对多杀菌素粉剂在储粮中的残留情况及其残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样品提取溶液、提取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涉及流动相组成与比例、流动相流速、色谱柱类型、检测波长等技术参数的优化,确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粮中多杀菌素粉剂残留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方便快捷,样品经甲醇提取,浓缩,离心,有机滤膜净化后再经超高效液相进样分析,该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71.2%9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13.5%,添加回收率和RSD都在残留分析的要求范围之内,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本文模拟多杀菌素粉剂在粮仓中应用过程,分析了推荐使用剂量1.0mg/kg的0.5%的多杀菌素粉剂处理小麦、玉米、绿豆及稻谷四种粮食后,多杀菌素有效成分在储藏温度为25±2℃,避光粮食正常水分的条件下一年中的残留情况。0.5%多杀菌素粉剂在模拟粮仓试验中的消解动态曲线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四种粮食中的消解半衰期为9.3310.65个月范围内,第12个月时0.5%多杀菌素残留量为0.38mg/kg0.43mg/kg。推断我国每人每天通过稻米所摄入的多杀菌素最高仅为0.0910mg0.1023mg,风险商值(即占到人均日允许摄入量的百分数)仅为7.6%8.5%,其膳食暴露风险较低,因此该残留处于安全水平。0.5%多杀菌素粉剂在推荐的使用剂量1.0mg/kg下,可以用于粮库中对粮食的储藏至少一年,出库后可在有光的情况下通常714d便可完全降解,食用前在水中光解作用的条件下,半衰期则小于1d。粮食种类对多杀菌素粉剂的残留有影响,初始剂量为1.0mg/kg的多杀菌素粉剂12个月后在小麦中的残留最多,残留率为42.67%,其后依次为绿豆、玉米和稻谷,稻谷中的残留率为37.91%,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差值较小。与光照和水相比,粮食种类不是多杀菌素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0.5%多杀菌素粉剂进行了防虫持效期的研究,结果表明:0.5%多杀菌素粉剂在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中同一浓度1.0mg/kg的处理下,对谷蠹的杀虫效果很好,12个月中均能达到100%的校正死亡率,说明防治谷蠹的持效期可达到12个月;对玉米象的杀虫效果稍差,并且不同粮种中的防治效果有差异,小麦中玉米象的杀虫效果较好,12个月内死亡率均达79%以上,玉米中玉米象的杀虫效果前8个月在90.92%以上,稻谷中玉米象的杀虫效果前4个月在92.11%以上。0.5%多杀菌素粉剂残留和药效成正比。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有效成分含量减少,对玉米象的杀虫效果降低,但在持效期实验过程中,除接入的害虫外,没有新的害虫产生,说明该药剂的防虫效果达到了储粮防护剂的要求。
兰璞[4](2014)在《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防治研究》文中提出在室内测定3种杀虫剂对草莓红蜘蛛的毒力,并通过试验来了解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8%齐螨素的LC50为0.07 mg·L-1;48%毒死蜱乳油的LC50为0.082 mg·L-1;40%漩螨可湿性粉剂的LC50为0.102 mg·L-1。药剂中防治草莓红蜘蛛效果最好的是1.8%齐螨素,40%漩螨可湿性粉剂最差,草莓红蜘蛛的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使用1 000倍液齐螨素的死亡率96.4%;使用500倍液毒死蜱的死亡率84.6%;使用1 250倍液漩螨的死亡率88.9%,因此,防治草莓红蜘蛛的药剂按效果依次是1.8%齐螨素、48%毒死蜱乳油以及40%漩螨可湿性粉剂。
张昌朋,赵华,吴珉,蔡晓明,平立凤,何红梅,张春荣,胡秀卿,李振[5](2013)在《我国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全面了解小麦中农药残留量水平及代谢状况,合理评价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综述了小麦中常用农药残留、代谢的研究现状及综合治理策略。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及其他一些常用农药在小麦及其产品中的残留水平较低,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目前针对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在小麦体内残留、代谢及转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很少。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继续实施小麦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控、加强小麦流通领域的监督抽查力度等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策略,可为农药在小麦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高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品质提供参考。
曲明清,王伟民,盛亚红,陈军平[6](2013)在《蔬菜中氟铃脲残留检测技术及动态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氟铃脲在蔬菜和水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检测技术和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进展。
邱晓鹏[7](2014)在《1.3%苦参碱水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参碱(matrine)是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中的吡啶生物碱类化合物,属于喹诺里西啶类的衍生物羽扇豆生物碱类,具有良好的杀虫抑菌活性,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农药市场上已陆续推出了大量苦参碱制剂,但对其残留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建立了苦参碱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苦参碱在小白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评价,为1.3%苦参碱水剂在小白菜上的登记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其安全合理使用准则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建立了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残留检测方法。在0.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苦参碱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y=24782x+5220.8,R2=0.9904。在小白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7.97%~83.42%,变异系数为5.30%~5.70%;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80%~88.45%,变异系数为6.45%~9.31%,符合残留检测的要求;2.以推荐剂量2倍的施药量74.1g a.i./hm2对小白菜及土壤喷雾施药1次后,监测了1.3%苦参碱水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苦参碱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数学模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28d(小白菜)和1.45d(土壤);3.测定了苦参碱水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结果表明,距最后一次施药7d后,苦参碱在小白菜中高浓度和低浓度的最终残留分别为0.0625mg/Kg和0.0482mg/Kg,在土壤中的最终残留为高浓度0.0495mg/Kg,低浓度未检出;综上所述,苦参碱在小白菜和土壤环境中残留低,属于易降解农药。
杨云飞[8](2012)在《多杀菌素等三种谷物保护剂对绿豆象及四纹豆象的致死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及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均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瘤背豆象属Callosbruchus,是世界上重要的储藏豆类害虫。本文研究了多杀菌素对绿豆象和四纹豆象卵期、豆内期及成虫期等不同发育时期的致死作用;多杀菌素、溴氰菊酯和马拉硫磷三种保护剂在不同温度与处理时间条件下对两种豆象成虫的致死效果;以及多杀菌素配合溴氰菊酯、马拉硫磷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的控制作用;测定活体、离体条件下多杀菌素对绿豆象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利用多杀菌素等三种谷物保护剂防治绿豆象与四纹豆象提供技术参考。1.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对绿豆象及四纹豆象的毒力测定1.1多杀菌素对两种豆象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测定在温度为30C,处理时间24h条件下,采用带药饲养法测定多杀菌素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3个发育阶段的LC50,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都有较强的致死效果,绿豆象3个发育阶段的LCso分别为:卵期0.4299 mg/kg,豆内潜伏期0.4762 mg/kg,成虫期0.6605 mg/kg;四纹豆象3个发育阶段的LCso分别为:卵期0.4549 mg/kg,豆内潜伏期0.4315 mg/kg,成虫期0.6577 mg/kg。多杀菌素对绿豆象3个发育阶段的毒杀活性依次为:卵期>豆内潜伏期>成虫期;对四纹豆象3个发育阶段的毒杀活性依次为:豆内潜伏期>卵期>成虫期,卵期和豆内潜伏期阶段的差别不大,对成虫毒杀致死效果最弱。1.2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成虫的毒力测定在温度为30℃,处理时间24h条件下,采用带药饲养法进行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成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成虫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对绿豆象成虫的致死效果大于四纹豆象,溴氰菊酯优于马拉硫磷。溴氰菊酯对绿豆象成虫的LCso为0.0608mg/kg,对四纹豆象成虫的LCso为0.0687mg/kg;马拉硫磷对绿豆象成虫的LCso为3.0237mg/kg,对四纹豆象成虫的LCso为4.2659mg/kg。1.3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在不同温度与处理时间条件下对两种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在26℃、29℃、32℃、35℃及处理时间12h、24h、36h、48h、60h条件下,研究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对两种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1 mg/kg的多杀菌素对绿豆象及四纹豆象成虫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多杀菌素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显着增强;温度与处理时间互作对两种豆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影响不显着。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三种保护剂在24h后对两种豆象成虫都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其中以溴氰菊酯的效果最好,马拉硫磷次之,多杀菌素稍差。48h后溴氰菊酯的致死效果达到最大校正死亡率为100%,马拉硫磷与多杀菌素在60h后致死效果达到最大。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三种保护剂在26℃的条件下对两种豆象成虫都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其中以溴氰菊酯的效果最好,马拉硫磷次之,多杀菌素稍差;在低温条件20~23℃时,随着温度升高,三种保护剂对两种豆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增加显着;但在26℃-35℃之间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三种保护剂对两种豆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增加不显着,基本保持不变。2.多杀菌素混合溴氰菊酯、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的控制作用在温度为30℃,模拟实仓条件下,进行多杀菌素单剂、多杀菌素与溴氰菊酯的混剂及多杀菌素与马拉硫磷的混剂的不同浓度对两种豆象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0 mg/kg、5.0 mg/kg剂量的三种组分的药剂对豆象子代成虫(第30d)的防效均能达到100%,防治效果良好。3.多杀菌素对绿豆象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体条件下,绿豆象成虫AChE活性抑制率基本不变,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0.5mg/L的浓度下8h后的抑制率最小仅为0.67%,在1.5mg/L浓度下处理24 h酶活抑制率最大,也仅有1.87%。说明多杀菌素在活体条件下对AChE活性无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多杀菌素对绿豆象AChE的活性影响较小,尽管药剂处理后绿豆象AChE活性略有提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着,不同药剂浓度造成AChE活性差异亦未达到显着水平。
刘檀[9](2012)在《蔬菜和大米中农药残留分析及毒死蜱在水稻田中消解动态》文中认为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氧乐果、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对硫磷、甲基异柳磷、丙溴磷、三唑磷和伏杀硫磷是在蔬菜种植上使用量较大且检出率较高的有机磷农药;吡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是在大米生产上广为应用的杀虫剂。本论文应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九个城市销售的蔬菜进行了上述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为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并研究了气相色谱检测大米中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残留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米中吡虫啉的残留分析方法,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大米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研究了毒死蜱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和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大米、稻壳、水稻植株和稻田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为制定该农药的安全使用准则、产品登记提供理论及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按照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61-2008,检测400份蔬菜样品(茄果类72份、瓜类64份、甘蓝类72份、白菜类60份、绿叶菜类64份、豆类68份)中的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有机磷农药共检出3种,分别为:氧乐果、毒死蜱和三唑磷;超标农药为:氧乐果和毒死蜱,其中毒死蜱的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样品中农药的总体检出率和总体超标率为分别为4.50%和1.00%。2.对于不同种类的蔬菜,白菜类和甘蓝类均未检出有机磷农药。绿叶菜类(菠菜和生菜)的农药超标率最高,为3.13%,超标农药是毒死蜱和氧乐果,其中氧乐果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禁用农药。对于九个城市销售的蔬菜,不同城市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水平不同。其中H市的蔬菜样品中未检出有机磷农药,F市的蔬菜样品中有机磷农药超标率最高。3.研究了毗虫啉和噻嗪酮在大米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作为大米中吡虫啉和噻嗪酮的共同提取溶剂,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和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分别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吡虫啉的残留量,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噻嗪酮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吡虫啉的平均回收率为89.2%-96.4%,相对标准偏差为2.5%-8.5%;噻嗪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5.8%,相对标准偏差为2.6%-5.5%;两种农药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2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4.研究了毒死蜱在大米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氯化钠盐析净化,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87.9%-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2.6%-4.7%,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5.研究了毒死蜱在稻壳、水稻植株、稻田土壤和稻田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氯化钠盐析净化,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各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9%-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2.1%-8.8%,在样品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6.研究了480g/L毒死蜱微乳剂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和稻田水中的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coe-kt。毒死蜱在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6-6.5d;稻田土壤中为10.5-14.8d;稻田水中为8.9-13.0d。结果表明此农药属于易降解农药。7.研究了480g/L毒死蜱微乳剂在大米、稻壳、水稻植株和稻田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当毒死蜱在水稻上按照推荐剂量及1.5倍推荐剂量施药1-2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40d,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2mg/kg,在植株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200~3.767mg/kg,在稻壳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228~1.957mg/kg,在大米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30~0.182mg/kg。毒死蜱施用剂量越高,施药次数越多,施药后采收间隔期越短,毒死蜱在样品中的残留量越高。8.通过研究,对毒死蜱在水稻上安全使用进行评价,建议准则为:480g/L毒死蜱微乳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用药量75-100g/亩(有效成分36-48g/亩),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40d。在本论文推荐的施用剂量、施药次数和安全使用间隔期下使用该农药,能保证收获大米的安全食用性及农药使用的有效性。
孙宝利[10](2012)在《毒死蜱主要有毒代谢物3,5,6-TC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农药代谢物的释放、迁移、累积等环境行为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定程度上农药代谢物影响甚至决定着母体农药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3,5,6-TCP是毒死蜱农药的主要代谢物,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母体农药有所不同。3,5,6-TCP易溶丁水,不易被土体吸附,因而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毒死蜱作为替代甲胺磷等剧毒农药的品种,目前在我国得到大规模使用和生产。在此背景下,积极开展3,5,6-TC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的研究对今后毒死蜱的合理使用及风险规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多种代表性土壤,开展了3,5,6-TCP检测方法建立、吸附-解吸、降解-转化和淋溶-迁移等的研究,并分析了环境因素影响3,5,6-TCP环境行为的可能机理。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建立了一种分析土壤、植物和水体中毒死蜱及3,5,6-TCP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该方法具有快捷、稳定、灵敏和经济的特点。其中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49475x4608.2,r2=0.99913,仪器检测限为0.003μg·mL-1,方法定量限0.03μg·g-1;3,5,6-TCP标准溶液浓度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56093x-2215.9,r2=0.99995,仪器检测限为0.0001μg·mL-1,方法定量限0.0005μg.g-1。各浓度水平下,毒死蜱及3,5,6-TCP的在土壤、植物和水体基质中添加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4.3-90.0%和54.2-78.1%,标准偏差均小于5%。2.研究了3,5,6-TCP在6种代表性土壤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1)3,5,6-TCP在土壤上的吸附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相关,拟合方程为:Kd=1.67+0.094(%OC)-0.14(pH)(R2=0.894);(2)不同土壤吸附3,5,6-TCP的Kd值分别为:红壤1.30mL.g-1>黑土1.26mL.g-1>石灰岩土0.96mL.g-1>褐土0.72mL·g-1>潮土0.68mL·g-1>紫色十0.50mL.g-1。3,5,6-TCP在石灰岩十、褐土、潮土和紫色土4种土壤上的吸附均小于1mL-g-1,具有较强的淋溶迁移风险;(3)6种十壤中3,5,6-TCP的解吸过程表现出滞后效应,解吸速率大于吸附速率。3.研究了3,5,6-TCP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解吸行为,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5,6-TCP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均为线性和不可逆吸附,无滞后效应,吸附系数Kdabs值分别为1.169和1.237mL.g-1,解吸系数Kddes值分别为3.912和4.883mL·g-1。3,5,6-TCP在蒙脱石和高岭石上的吸附-解吸行为较为相似;(2)pH明显影响3,5,6-TCP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解吸行为。当环境中pH分别为4.5和6.0时,高岭石和蒙脱石对3,5,6-TCP的吸附量均最大;(3)添加有机质明显促进高岭石和蒙脱石对3,5,6-TCP的吸附。当有机质含量低于1%时,高岭石和蒙脱石对吸附作用贡献较大;当有机质含量大于2%时,有机质能够明显促进高岭石和蒙脱石对3,5,6-TCP的吸附。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Kd值成倍数递增。(4)离子强度对3,5,6-TCP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不显着。4.比较了3,5,6-TCP与母体毒死蜱的在土壤、植物和水体中的降解转化,分析了3,5,6-TCP在环境中的释放、累积和降解过程。结果表明:(1)25℃时,红壤、黑土、石灰岩土、潮土和紫色十中毒死蜱的半衰期为11.8-31.2d,3,5,6-TCP在该五种十壤上的半衰期为24.0~69.1d。毒死蜱在水体中半衰期为0.07-4.8d,3,5,6-TCP在水体中的半衰期为29.7-57.7d;(2)在推荐剂量下,母体农药毒死蜱喷施植物的第4-14d,植物体内3,5,6-TCP开始出现并达到峰值,累积残留量达到0.33μg-g-1,而土壤中3,5,6-TCP峰值出现在第14d为0.21μg·g-1。(3)五种土壤中3,5,6-TCP峰值与毒死蜱在十壤中的半衰期有关,第11.8-31.2d土壤中3,5,6-TCP含量达到峰值,平均累积量为0.63-1.21μg·g-1。第0.07-4.8d,水体中3,5,6-TCP含量达到峰值,累积浓度为0.17-0.36μg·mL-1。5.研究了3,5,6-TCP与母体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淋溶行为。结果表明:(1)毒死蜱均能被五种土壤截留68.9%-89.6%,淋溶液中未能检测出毒死蜱。3,5,6-TCP均能在五种十壤上发生27cm柱长的迁移,被土壤截留10.3%-34.4%;(2)3,5,6-TCP在五种土壤上淋溶阻滞指数R值分别为:黑十(4.31)>红壤(4.24)>石灰岩土(3.95)>潮土(3.28)>紫色土(2.36),与穿透曲线特征相符。迁移指数(GUS)均大于2.8,3,5,6-TCP在五种土壤上均表现出强迁移特征。
二、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残留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残留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环境行为及残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精吡氟禾草灵简介 |
1.2 人参基本情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精吡氟禾草灵的水解行为 |
第一节 精吡氟禾草灵的水解动力学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反应温度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
2.1.4 介质pH值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
2.1.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精吡氟禾草灵的碱水解产物及降解途径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精吡氟禾草灵的光解行为 |
第一节 精吡氟禾草灵在水中的光解动力学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精吡氟禾草灵在参地土壤表面的光解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纳米二氧化钛介导精吡氟禾草灵的光催化降解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参地土壤主要特色元素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腐殖酸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参地常用生物农药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
第一节 人参和参地土壤精吡氟禾草灵及其主要代谢物残留分析方法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精吡氟禾草灵的冷储稳定性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的残留规律及膳食风险评估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菠萝渣基生物质炭对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农药污染概况 |
1.2 毒死蜱 |
1.2.1 毒死蜱概述 |
1.2.2 毒死蜱的环境迁移途径 |
1.3 生物质炭研究进展 |
1.3.1 生物质炭概述 |
1.3.2 生物质炭去除环境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毒死蜱在菠萝渣基生物质炭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生物质炭的制备与性质表征 |
2.2.5 吸附实验设计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菠萝生物质炭性质表征 |
2.3.2 毒死蜱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2.3.3 毒死蜱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2.3.4 毒死蜱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2.3.5 菠萝渣基生物质炭表面Zeta点位分析 |
2.4 小结 |
3 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毒死蜱的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毒死蜱在生物质炭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2 毒死蜱在生物质炭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
3.3.3 毒死蜱在生物质炭土壤上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3.4 小结 |
4 菠萝渣基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毒死蜱的降解行为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降解实验方法 |
4.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的降解结果分析 |
4.3.2 生物质炭的施入对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的降解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稳定流场下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的淋溶实验及其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稳定流场下毒死蜱的淋溶动态实验 |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淋溶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C1离子示踪实验的出流动态 |
5.3.2 毒死蜱实验出流动态结果与分析 |
5.4 毒死蜱在稳定流场中的淋溶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5.4.1 模型与原理介绍 |
5.4.2 毒死蜱在稳定流场中的淋溶结果数值模拟分析 |
5.5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菠萝渣基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基本性质 |
6.1.2 毒死蜱在菠萝渣基生物质炭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
6.1.3 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毒死蜱的环境行为与数值模拟研究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多杀菌素粉剂在储粮中的残留检测及其残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杀菌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 |
1.2.1 多杀菌素的理化性质 |
1.2.2 多杀菌素的作用机理及其毒性 |
1.3 多杀菌素在原粮中的应用情况 |
1.3.1 多杀菌素粉剂的残留研究进展 |
1.3.2 多杀菌素粉剂防虫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粮食中多杀菌素粉剂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多杀菌素标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的优化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杀菌素的条件优化结果 |
2.2 原粮中多杀菌素的提取方法的优化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原粮中多杀菌素提取方法筛选结果 |
2.2.3 多杀菌素粉剂有效成分的添加回收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杀菌素粉剂在不同粮食中的消解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样品处理方法 |
3.1.4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3.1.5 标准溶液配制 |
3.1.6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3.1.7 多杀菌素含量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四种粮食中多杀菌素粉剂逐月消解动态 |
3.2.2 粮食种类对多杀菌素残留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杀菌素粉剂杀虫持效期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药剂 |
4.1.2 供试害虫 |
4.1.3 主要仪器 |
4.1.4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0.5%多杀菌素粉剂在小麦中杀虫持效期 |
4.2.2 0.5%多杀菌素粉剂在玉米中杀虫持效期 |
4.2.3 0.5%多杀菌素粉剂在稻谷中杀虫持效期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特点及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 |
2.2 3 种杀虫剂的毒力分析 |
2.3 毒力回归方程 |
2.4效果分析 |
3讨论 |
3.1齐螨素的防治效果 |
3.2毒死蜱的防治效果 |
3.3漩螨的防治效果 |
3.4注意轮换使用药剂 |
4结论 |
(5)我国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现状 |
1.1 有机磷类农药 |
1.2 有机氯类农药 |
1.3 具有典型代谢产物的农药 |
1.4 其他常用农药 |
2 小麦生产中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策略 |
2.1 加强立法, 健全管理及监督机制 |
2.2 加强小麦田用药选择, 建立高效的综合防治体系 |
2.3 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 强化小麦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安全使用 |
2.4 健全无公害小麦技术标准体系, 开展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监控 |
2.5 加强小麦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力度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建设 |
2.6 重视开展收获后小麦中残留农药的消解和去除研究 |
3 小结 |
(7)1.3%苦参碱水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
1.2 植物源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
1.3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固相萃取技术 |
1.3.2 固相微萃取技术 |
1.3.3 微波辅助萃取法 |
1.3.4 加速溶剂萃取法 |
1.3.5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 |
1.3.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7 分子印迹技术 |
1.4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薄层色谱法 |
1.4.2 高效薄层色谱法 |
1.4.3 气象色谱法 |
1.4.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5 气-质联技术 |
1.4.6 液-质联用技术 |
1.4.7 毛细管电泳技术 |
1.4.8 酶抑制法 |
1.4.9 农药免疫分析技术 |
1.4.10 生物测定法 |
1.5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
1.6 苦参碱的理化性质及杀虫抑菌活性研究 |
1.6.1 苦参碱的理化性质 |
1.6.2 苦参碱的医用活性 |
1.6.3 苦参碱的杀虫抑菌活性 |
1.7 苦参碱的残留研究现状 |
1.8 论文的提出及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色谱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2.2.3 HPLC 检测方法的精密度测定 |
2.2.4 样品的预处理 |
2.2.5 添加回收率的测定 |
2.2.6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 HPLC 方法精密度测定 |
3.3 添加回收率测定 |
3.4 苦参碱的消解动态结果 |
3.4.1 苦参碱在小白菜上的消解动态 |
3.4.2 苦参碱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3.5 苦参碱在小白菜田间的最终残留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苦参碱在蔬菜地生态系统中易降解,不易残留 |
4.2 苦参碱的残留检测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
4.3 应尽快建立植物源农药的残留检测标准 |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多杀菌素等三种谷物保护剂对绿豆象及四纹豆象的致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谷物保护剂的研究现状 |
1.1 多杀菌素的研究现状 |
1.1.1 多杀菌素概况 |
1.1.2 多杀菌素的结构特征与作用方式 |
1.1.3 多杀菌素的应用 |
1.2 溴氰菊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溴氰菊酯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 |
1.2.2 溴氰菊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马拉硫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马拉硫磷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1.3.2 马拉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
2 混剂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2章 多杀菌素等三种谷物保护剂对绿豆象和四纹豆象的致死作用 |
第1节 三种谷物保护剂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的毒力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杀菌素对两种豆象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测定 |
2.2 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成虫的毒力测定 |
3 讨论与小结 |
第2节 在不同温度及处理时间下三种谷物保护剂对两种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在不同温度及处理时间下1mg/kg的多杀菌素对绿豆象与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 |
2.2 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绿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 |
2.3 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 |
2.4 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绿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 |
2.5 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四纹豆象成虫的致死作用 |
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多杀菌素分别配合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防治作用 |
第1节 多杀菌素分别配合溴氰菊酯与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成虫致死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杀菌素、溴氰菊酯对绿豆象的毒力及其混剂的增效作用 |
2.2 多杀菌素、溴氰菊酯对四纹豆象的毒力及其混剂的增效作用 |
2.3 多杀菌素、马拉硫磷对绿豆象的毒力及其混剂的增效作用 |
2.4 多杀菌素、马拉硫磷对四纹豆象的毒力及其混剂的增效作用 |
3 讨论与小结 |
第2节 多杀菌素单剂及复配剂对两种豆象的模拟药效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不同组分的保护剂对绿豆象的防治效果 |
2.2 三种不同组分的保护剂对四纹豆象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多杀菌素对绿豆象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曲线 |
2.2 多杀菌素对AChE活性的活体抑制作用 |
2.3 多杀菌素对AChE活性的离体抑制作用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主要结论 |
5.1 多杀菌素等三种保护剂对两种豆象的致死作用 |
5.2 多杀菌素配合溴氰菊酯、马拉硫磷对两种豆象的控制作用 |
5.3 多杀菌素对绿豆象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蔬菜和大米中农药残留分析及毒死蜱在水稻田中消解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
1.3 蔬菜和大米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超声波提取法 |
1.3.2 固相萃取 |
1.3.3 固相微萃取 |
1.3.4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
1.3.5 微波辅助萃取 |
1.3.6 加速溶剂萃取 |
1.3.7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3.8 凝胶渗透色谱 |
1.4 蔬菜和大米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气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1.4.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1.4.3 光谱测定方法 |
1.4.4 毛细管电泳 |
1.4.5 酶抑制法 |
1.4.6 免疫分析法 |
1.4.7 生物传感器法 |
1.5 国内外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 |
1.6 吡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简介 |
1.6.1 吡虫啉简介 |
1.6.2 噻嗪酮简介 |
1.6.3 毒死蜱简介 |
1.7 吡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7.1 吡虫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7.2 噻嗪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7.3 毒死蜱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8 毒死蜱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现状 |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0 研究内容 |
2 蔬菜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水平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来源、种类及数量 |
2.2.2 检测项目 |
2.2.3 判定依据 |
2.2.4 分析方法 |
2.2.5 色谱分析条件 |
2.2.6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
2.2.7 标准溶液配制 |
2.2.8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2.3.2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
2.3.3 市售蔬菜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水平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大米中毗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残留分析方法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大米中吡虫啉和噻嗪酮残留分析方法 |
3.2.2 大米中毒死蜱残留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米中毗虫啉和噻嗪酮残留分析方法 |
3.3.2 大米中毒死蜱残留分析方法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毒死蜱在水稻田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4.2.2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4.2.3 定性和定量方法 |
4.2.4 标准溶液配制 |
4.2.5 方法灵敏度试验 |
4.2.6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
4.2.7 田间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标准曲线 |
4.3.2 色谱图 |
4.3.3 方法的灵敏度试验 |
4.3.4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
4.3.5 毒死蜱消解动态试验 |
4.3.6 毒死蜱最终残留试验 |
4.4 讨论 |
4.4.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4.4.2 毒死蜱消解动态试验 |
4.4.3 毒死蜱最终残留试验 |
4.4.4 480g/L毒死蜱微乳剂安全性评价 |
4.5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毒死蜱主要有毒代谢物3,5,6-TC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毒死蜱农药在国内市场需求 |
1.1.2 毒死蜱农药的环境安全评价 |
1.1.3 3,5,6-TCP的环境释放估算 |
1.1.4 3,5,6-TCP的潜在环境风险 |
1.2 研究进展 |
1.2.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 |
1.2.2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 |
1.2.3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毒死蜱及3,5,6-TC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土壤样品前处理 |
2.2.2 水体样品前处理 |
2.2.3 植物样品前处理 |
2.2.4 色谱方法 |
2.3 结果与讨沦 |
2.3.1 土壤前处理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3.2 水样前处理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3.3 植物样前处理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3.4 色谱条件优化 |
2.3.5 基质净化评价 |
2.4 方法的确证及其评价 |
2.4.1 方法的检测限 |
2.4.2 方法的准确度 |
2.5 小结 |
第三章 3,5,6-TCP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壤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3,5,6-TCP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 |
3.2.2 3,5,6-TCP在土壤中的解吸动力学 |
3.2.3 3,5,6-TCP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 |
3.2.4 3,5,6-TCP在土壤中的等温解吸 |
3.3 讨论 |
3.3.1 3,5,6-TCP在6种土壤上的吸附-解吸特征 |
3.3.2 3,5,6-TCP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3,5,6-TCP在粘土矿物中的吸附-解行为及影响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粘土矿物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3,5,6-TCP在粘土矿物中的等温吸附 |
4.2.2 3,5,6-TCP在粘土矿物中的等温解吸 |
4.2.3 3,5,6-TCP在不同pH值蒙脱石中的等温吸附 |
4.2.4 3,5,6-TCP在不同pH值高岭石中的等温吸附 |
4.2.5 3,5,6-TCP在不同pH值蒙脱石中的等温解吸 |
4.2.6 3,5,6-TCP在不同pH值高岭石中的等温解吸 |
4.2.7 3,5,6-TCP在添加腐殖酸高岭石中的等温吸附 |
4.2.8 3,5,6-TCP在添加腐殖酸高岭石中的等温解吸 |
4.2.9 3,5,6-TCP在不同离子强度高岭石中的等温吸附 |
4.2.10 3,5,6-TCP在不同离子强度高岭石中的等温解吸 |
4.4 结果讨论 |
4.4.1 3,5,6-TCP在两类粘土矿物中的吸附-解吸特征 |
4.4.2 pH值对3,5,6-TCP在粘土矿物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
4.4.3 腐殖酸含量对3,5,6-TCP在粘土矿物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
4.4.4 离子强度对3,5,6-TCP在粘土矿物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3,5,6-TCP在土壤-植物-水体中的释放、累积与降解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盆栽试验 |
5.1.2 土壤降解试验 |
5.1.3 水解试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毒死蜱及3,5,6-TCP在盆栽土壤-植物中的残留 |
5.2.2 毒死蜱及3,5,6-TCP在室内培养土壤中的降解代谢 |
5.2.3 毒死蜱及3,5,6-TCP在室内培养水体中的降解代谢 |
5.3 讨论 |
5.3.1 环境中3,5,6-TCP的生成途径 |
5.3.2 环境中3,5,6-TCP的量变动态 |
5.3.3 环境中3,5,6-TCP的降解代谢 |
5.4 小结 |
第六章 3,5,6-TCP及毒死蜱在土柱中的淋溶与迁移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毒死蜱在饱和含水量长土柱的迁移特征 |
6.2.2 3,5,6-TCP在饱和含水量长土柱的迁移特征 |
6.2.3 3,5,6-TCP在饱和含水量长土柱上的穿透曲线 |
6.2.4 不同浓度3,5,6-TCP在饱和含水量小柱上的穿透曲线 |
6.2.5 不同浓度3,5,6-TCP在饱和含水量小柱上的迁移特征 |
6.3 讨论 |
6.3.1 毒死蜱在五种土壤中的淋溶风险评价 |
6.3.2 3,5,6-TCP在五种土壤中的淋溶风险评价 |
6.3.3 毒死蜱及3,5,6-TCP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可能作用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残留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环境行为及残留特性研究[D]. 李广领.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2]菠萝渣基生物质炭对毒死蜱在植蕉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 黄鹏. 海南大学, 2018(06)
- [3]多杀菌素粉剂在储粮中的残留检测及其残效研究[D]. 杜林林. 武汉轻工大学, 2016(06)
- [4]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防治研究[J]. 兰璞. 天津农业科学, 2014(03)
- [5]我国小麦中农药残留及代谢研究进展[J]. 张昌朋,赵华,吴珉,蔡晓明,平立凤,何红梅,张春荣,胡秀卿,李振. 农药学学报, 2013(03)
- [6]蔬菜中氟铃脲残留检测技术及动态研究进展[J]. 曲明清,王伟民,盛亚红,陈军平. 上海农业学报, 2013(03)
- [7]1.3%苦参碱水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研究[D]. 邱晓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8]多杀菌素等三种谷物保护剂对绿豆象及四纹豆象的致死作用研究[D]. 杨云飞. 西南大学, 2012(10)
- [9]蔬菜和大米中农药残留分析及毒死蜱在水稻田中消解动态[D]. 刘檀.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10]毒死蜱主要有毒代谢物3,5,6-TC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D]. 孙宝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