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高血压药莫索尼定(moxonidine)获准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1](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郭树领[2](2016)在《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及现代工作压力的增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现和干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其并发症的出现,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临床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盐酸马尼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于1990年在日本上市,是对L型和T型钙通道都有阻滞作用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国内于2012年由许昌恒生制药有限公司仿制并上市销售,商品名称为舒平喜。在临床上,有部分高血压患者应用舒平喜进行疾病的治疗,降压疗效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基于此,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盐酸马尼地平片(舒平喜)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目前该方面的文献报道较为少见。目的观察盐酸马尼片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64例纳入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病,其疾病诊断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分级为1级、2级和3级。将264例患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采用盐酸马尼地平片降血压治疗,B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血压治疗,其中盐酸马尼地平片起始给药剂量均为5 mg,一天一次,口服给药,依据患者治疗情况可适当增加剂量,一天最大给药剂量为20 mg;B组患者初始剂量为5 mg,一天一次,口服给药,依据患者治疗情况适当增加剂量,一天最大给药剂量为10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0、14天后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程度评价治疗的有效性,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用于评定治疗的安全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显着性水平a为0.05。结果1、有效性评价结果:(1)治疗三天和七天后,A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平均值均高于B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十天后,A组SBP、DBP的平均值高于B组,其中两组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十四天后,A组患者SBP、DBP的平均值均高于B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十四天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82.8%,B组治疗有效率为88.9%,A组有效率低于B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头晕、心悸、腹胀、便秘、水肿、肝功能异常等均较为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起效较慢,但降压效果平稳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欧霞[3](2013)在《一种新型的抗血管紧张素II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的构建、表达及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病(Hypertension, HTN)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偏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组织的不良重塑,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据报道,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有近800万人死于由高血压引起的各种疾病,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每年新增患者约1000万人。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类,钙通道阻断剂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等。虽然药物治疗疗效明显,但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以及机体产生耐药性等原因,导致目前高血压控制率不高,因此世界各国心血管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而开发高效、安全的疫苗成为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病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 system, RAAS)过度激活是目前研究的最为清楚,也是最为重要的高血压发病机制,在RAAS中,过多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通过与主要存在于血管,以及心、脑、肾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AngⅡ type Ⅰ receptor, ATIR)结合,引起血管强烈收缩等一系列的生理效应,导致血压升高。AngⅡ是迄今为止最强的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之一。如果机体内存在抗AngⅡ的特异性抗体,能与过多的AngⅡ发生中和反应,使之维持在正常水平,就能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本课题就是以AngⅡ作为靶点来探索研究一种新型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该疫苗是以4段连续AngⅡ肽段为核心,以甲型肝炎病毒类病毒颗粒(Hepatitis A virus-like particle, HAV-VLP)作为载体的嵌合蛋白,在免疫机体后,希望该疫苗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AngⅡ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降压效果。在本课题中,我们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合成4个连续重复的人源的AngⅡ基因序列(4AngⅡs),将其插入HAV基因组中,并利用重组PCR技术扩增该基因组上P1-2A-4AngⅡs和3ABC基因,将其分别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供体质粒pFastBac-Dual的PPH和PP10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位点处,获得重组供体质粒,将该重组供体质粒转化E. coli DH10,并与E. coli DH10细胞中杆粒发生转座获得重组杆粒,用该重组杆粒转染昆虫细胞sf9系包装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IIs-3ABC。通过PCR,双酶切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各重组质粒进行鉴定,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 PCR,基因测序以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进行鉴定,并采用蚀斑实验对其病毒滴度进行测定。本课题中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双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pHAV-4AngⅡs,通过RT-PCR, 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透射电镜等方法对该嵌合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通过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对pHAV-4AngⅡs进行纯化,收获高浓度、高纯度的目的蛋白。PHAV-4AngⅡs免疫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s)后,通过无创尾压测量法测量SHRs的血压,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AngⅡ特异性抗体滴度以及血清中AngⅡ含量,最后利用T检验和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考察该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治疗效果。本课题中成功包装并获得携带目的基因P1-2A-4AngⅡs和3ABC的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表达载体,利用PCR方法对其进行验证,能特异性的扩增得到P1-2A-4AngIIs和3ABC基因片段,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序列均与预期一致,读码框架正确。透射电镜下能观察到典型的杆状病毒颗粒结构,通过蚀斑实验测得P3代重组杆状病毒病毒滴度约为4×108pfu/ml。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感染sf9细胞后,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目的蛋白pHAV-4AngⅡs,通过RT-PCR能特异性的扩增得到P1-2A-4AngⅡs和3ABC基因片段,证实这两个基因片段在RNA水平发生转录;、V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约Mr37000处有明显的蛋白杂交带,其大小正好与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亚基VP1-2A-4AngⅡs分子量一致;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接种重组杆状病毒的sf9细胞中出现特异性荧光,而未接种病毒的sf9细胞中则未发现特异性荧光;透射电镜下能够观察到pHAV-4AngⅡs的VLP结构,直径约22nm;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探索得到pHAV-4AngIIs的最佳表达条件:MOI=1,表达时间为96h。目的蛋白经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后,免疫治疗SHRs,发现该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滴度,持续时间约为10周的抗AngⅡ特异性1gG抗体,在第8周抗体滴度达到峰值时,pHAV-4AngⅡs组SHRs跟PBS组SHRs进行比较,平均收缩压降低约23mmHg,平均舒张压降低约12mmHg,血清中Angll的平均浓度降低约87pg/ml。利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Angll浓度,血压,抗Angll抗体滴度三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ngll浓度与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性;Angll浓度和抗Angll抗体滴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血压和抗Angll抗体滴度存在负相关性。本试验最终表明:以Angll为功能表位,HAV-VLP为载体的嵌合蛋白pHAV-4AngIIs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滴度的抗AngⅡ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能够有效中和血清中过多的AngⅡ,阻断RAAS,对SHRs具有一定的降压治疗效果。这为高血压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敏[4](2013)在《阿折地平多晶型的研究》文中提出阿折地平(Azelnidipine),化学名为3-(1-二苯基甲基-3-氮杂环丁烷基)-5-异丙基-2-氨基-1,4-二氢-6-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酯,是日本Sankyo公司和Ube公司一同开发的,于2003年5月被批准在日本上市,我国于2008年上市。它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其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23小时血浆药物浓度最大,半衰期为1923小时,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障碍伴高血压以及重症高血压等。阿折地平属于多晶型药物,现具有α和β两个晶型。药物的晶型不同,其理化性质有所差异,如在解离常数、油水分配系数、溶解度、溶出度、溶出速率、熔点、密度、硬度、外观、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热重曲线以及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可能表现出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以及疗效,有的表现出无效甚至会产生毒性。目的:对阿折地平多晶型(α和β晶型)的解离常数、油水分配系数、溶解度以及溶出度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从而指导药物剂型的合理设计,为临床上对药物晶型的筛选提供理论参考;对阿折地平多晶型以及伪多晶型进行固态表征和稳定性分析,初步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热力学变化趋势,为阿折地平的贮存、转晶以及合成工艺等方面提供初步参考;另外,研究了阿折地平多晶型的药动学,为其剂型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电位滴定法对阿折地平多晶型的解离常数进行测定;采用摇瓶法测定其油水分配系数,此外,在0.1mol·L-1的盐酸溶液中采用桨法测定了二者的溶出速率以及累计溶出度。(2)采用粉末x-衍射技术(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拉曼光谱法(Raman)、太赫兹谱(THz)以及固态核磁技术(ss-NMR)鉴定阿折地平的α、β两个晶型和一个伪同质异晶;于50%乙醇溶液中,对α、β以及伪同质异晶在25、31、37、42和49℃下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利用所得数据计算晶型转化温度和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此外,通过DSC分析研究了α与β晶型固态分解的动力学。(3)大鼠血浆中阿折地平LC-MS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阿折地平多晶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灌胃给予20.0mg·kg-1的α、β两种晶型混悬液,分别于设定时间点眼球内眦取血,置于肝素化离心塑料管中,样品预处理采用乙腈(内含0.1%乙酸)沉淀蛋白,避免了二氢吡啶类药物生物样品常采用的液-液萃取的繁琐操作。血浆样品及内标尼莫地平的分析测定采用Sapphire C18,4.6×150mm,5μm (SepaxTechnologies,Inc.;PN:801185-4615);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乙酸)(80:20),流速0.8mL·min-1;扫描方式采用多重反应监测;离子化模式采用ESI选择性正离子检测。结果:(1)阿折地平α型和β型的pKb分别为7.893和8.322;采用摇瓶法测得两晶型在1:1的正辛醇-0.1mol·L-1盐酸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分别为0.5054和0.4957。(2)α与β晶型在50%的乙醇溶液中的转变温度为50.78℃,其热力学参数ΔGα,βθ(25℃),ΔHα,βθ与ΔSα,βθ值分别为-1.18kJ·mol1,-14.81kJ·mol1和-45.73J·mol1·K1;伪多晶型与α、β的转变温度分别为39.47℃与31.59℃,其热力学参数ΔGα,βθ(25℃)、ΔHα,βθ、ΔSα,βθ值分别为-1.61kJ·mol1、-34.77kJ·mol1、-111.27J·mol1·K1和-0.43kJ·mol1、-19.96kJ·mol1、-65.53J·mol1·K1;通过DSC分析研究固态分解的动力学显示α与β晶型在高温下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148.67和151.93kJ·mol-1。(3)分别测定了给药后血浆中α、β两种晶型阿折地平的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二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二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给予阿折地平混悬液后,α、β两种晶型阿折地平的cmax分别为111.48,80.83ng·mL-1,tmax分别为1.33,1.83h,t1/2分别为13.00,14.20h,ke分别为0.053,0.051,AUC0-t分别为789.19,583.22ng·h·mL-1,AUC0-∞分别为841.23,634.28ng·h·mL-1。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阿折地平的cmax、tmax、AUC0-t与AUC0-∞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t1/2和ke无显着性差异(P>0.05)。α晶型相对于β晶型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135.32%。结论:(1)阿折地平α、β两晶型在解离常数、油水分配系数、溶出度及溶出速率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α晶型的溶出度及溶出速率明显高于β晶型;多晶型虽然拥有同一分子结构式,但在分子构象上存在差异,影响其在水溶液中的解离行为,导致解离常数存在差异;阿折地平多晶型的脂溶性好,有利于跨膜转运。(2)IR-,Raman-,THz-和ss-NMR光谱等表征手段给出了各同质异晶体在晶体结构中分子排列、层结构、氢键和-堆积等方面的差异的信息。热力学研究表明,阿折地平α、β两晶型属于热力学互变体系,在晶型转变温度50.7℃以下,β晶型稳定性高于α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晶型。阿折地平α晶型相对于β晶型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这表明了晶格构成的差异可以影响阿折地平吸收的速度和程度。阿折地平α、β两种晶型的生物利用度是不等效的。(3)采用灵敏的、高选择性的大鼠血浆中阿折地平的HPLC-MS测定方法,研究了阿折地平多晶型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其最低定量下限为0.8ng·mL-1;在0.8160ng·m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87)。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并成功的应用于大鼠体内阿折地平多晶型的血药浓度测定。(4)多晶型药物的研究可加强晶型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对不同药物晶型的生理活性与生物利用度的确认,能够改善晶型药物的给药途径、剂型的选择及优化相应的工艺,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提高药物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本研究为阿折地平多晶型的临床实验研究与晶型药物的申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明[5](2009)在《氯沙坦钾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氯沙坦钾(Lossartan Potassium,商品名:科索亚Cozaar)为联苯四氮唑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该药具有长效、耐受性好、受体选择性高等特点。本文对氯沙坦钾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内的原料供应情况,对其原有合成工艺进行了考察和改进,最终以戊腈和2-氰基-4-甲基联苯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制得氯沙坦钾(1),其结构经IR、1H-NMR确证。化合物2-(丁酰胺基)乙酸(3)是由戊腈与甲醇经加成得到1-甲氧基-1-亚胺戊烷(2),无需分离纯化,直接与甘氨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避免了HCl气体的使用,反应条件温和。中间体2-正丁基-4-氯-1-[2′-(氰基联苯-4-基)甲基]-5-(羟甲基)咪唑(7)是由2-氰基-4-甲基联苯经溴化反应、N-烷基化反应、还原反应三步反应,采用“一勺烩”合成工艺技术制得。简化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目标产物氯沙坦钾(1)以中间体(7)经[3+2]环化反应、中和反应制得,并对工艺方法进行改进,终产品(1)的总收率(31.48%)较文献报道的最高收率(26.53%)提高4.95%。本工艺操作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对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所使用的工艺未见文献报道。
二、抗高血压药莫索尼定(moxonidine)获准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高血压药莫索尼定(moxonidine)获准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
1.2.1. 1 总体用药: |
1.2.1. 2 单一用药: |
1.2.1. 3 联合用药: |
1.2.1. 4 复方制剂: |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
2.2 药物分类 |
2.2.1 利尿剂 |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
2.2.3钙通道阻滞剂 |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
2.2.7. 1 硝酸酯类[34] |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
3.1 利尿剂 |
3.1.1 概述 |
3.1.2 分类 |
3.1.3 用药原则 |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2 钙通道阻滞剂 |
3.2.1 概述 |
3.2.2 CCB的分类 |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
3.2.3 用药原则 |
3.2.3. 1 适应证: |
3.2.3. 2 禁忌证: |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3.3.1 概述 |
3.3.2 分类 |
3.3.3 用药原则 |
3.3.3. 1 适应证: |
3.3.3. 2 禁忌证 |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3.4.1 概述 |
3.4.2 分类 |
3.4.3 用药原则 |
3.4.3. 1 适应证: |
3.4.3. 2 禁忌证: |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5 β受体阻滞剂 |
3.5.1 概述 |
3.5.2 分类 |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
3.5.3 用药原则 |
3.5.3. 1 适应证: |
3.5.3. 2 禁忌证: |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 α受体阻滞剂 |
3.6.1 概述 |
3.6.2 分类 |
3.6.3 用药原则 |
3.6.3. 1 适应证: |
3.6.3. 2 禁忌证 |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 固定复方制剂 |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
3.7.1. 1 概述: |
3.7.1. 2 分类: |
3.7.1. 3 用药原则 |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
3.7.2. 1 分类: |
3.7.2. 2 应用证据: |
3.7.2. 3 应用原则: |
3.7.2. 4 方案推荐 |
3.8 中枢性降压药 |
3.8.1 概述 |
3.8.2 分类 |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
3.8.3 用药原则 |
3.8.3. 1 适应证 |
3.8.3. 2 不良反应 |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
3.8.4 方案推荐 |
4 国产创新药物 |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
4.1.1 药理学 |
4.1.2 创新点 |
4.1.3 药物作用 |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4.1.5 规格和用法 |
4.2 尼群洛尔片 |
4.2.1 药理作用 |
4.2.2 降压特点 |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2.4 药物规格 |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
4.3 阿利沙坦酯 |
4.3.1 临床药理学 |
4.3.2 创新点 |
4.3.3 临床效果 |
4.3.4 安全性 |
4.3.5 禁忌证 |
4.3.6 药物相互作用 |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4.4.1药理学 |
4.4.2适应证 |
4.4.3 原创点 |
4.4.4 开发背景 |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4.4.6 循证证据 |
4.4.7 药物规格 |
4.5 左旋氨氯地平 |
4.5.1 药学部分 |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
4.5.4 临床推荐 |
4.5.5 |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5.1.1 概述 |
5.1.2 降压药物选择 |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1.2. 2 药物推荐: |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5.2.1 概述 |
5.2.2 降压药物选择 |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5.3.1 概述 |
5.3.2 降压药物选择 |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3.2. 2 目标管理: |
5.3.2. 3 药物推荐: |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
5.4.1 概述 |
5.4.2 降压药物选择 |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
5.5.1 概述 |
5.5.2 降压药物选择 |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5.2. 2 指南推荐 |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
5.6.1 概述 |
5.6.2 降压药物选择 |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6.2. 2 指南推荐: |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5.7.1 概述 |
5.7.2 降压药物选择 |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
5.7.2. 2 指南推荐: |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
5.7.3. 5 监测血钾: |
5.8 高血压急症 |
5.8.1 概述 |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
5.8.3 |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
6.1.1 概述 |
6.1.2 降压药物选择 |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
6.1.2. 2 指南推荐: |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1.3. 1 降压目标: |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
6.2.2 诊断和评估 |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
6.2.2. 2 诊断和评估: |
6.2.3 综合干预 |
6.2.3. 1 非药物治疗: |
6.2.3. 2 药物治疗 |
6.2.3. 3 其他治疗: |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
6.3.1 概述 |
6.3.2 降压药物选择 |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
6.3.2. 5 联合用药: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
6.4.1 概述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5 老年高血压 |
6.5.1 概述 |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
6.5.5 药物选择 |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
6.6.1 概述 |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
6.6.3. 2 术前准备: |
6.6.3. 3 预后: |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
6.6.4. 2 药物治疗: |
6.7 难治性高血压 |
6.7.1 概述 |
6.7.2 降压药物选择 |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
6.8.1 概述 |
6.8.2 降压药物选择 |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
6.9.1 定义与病因 |
6.9.2 诊断 |
6.9.3 药物治疗 |
6.9.4 其他治疗 |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
6.1 0. 1 概述 |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
8 小结 |
(2)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主要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一种新型的抗血管紧张素II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的构建、表达及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携带P1-2A-4AngⅡs和3AB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基因、质粒、菌株、Bac-to-Bac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和细胞 |
1.2 工具酶及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4AngⅡs基因的获得及保存 |
2.1.1 4AngⅡs基因的获得 |
2.1.2 4AngⅡs基因的保存 |
2.2 重组质粒pT7-18f-2A-4AngⅡs的构建及鉴定 |
2.2.1 4AngⅡs基因片段的获得 |
2.2.2 载体质粒pT7-18f基因片段的获得 |
2.2.3 连接4AngⅡs基因片段和载体pT7-18f基因片段 |
2.2.4 重组质粒pT7-18f-4AngⅡs的获得及鉴定 |
2.3 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Dual-P1-2A-4AngⅡs-3ABC的构建及鉴定 |
2.3.1 目的基因P1-2A-4AngⅡs和3ABC的克隆 |
2.3.2 将P1-2A-4AngⅡs基因片段克隆至pFastbac-Dual质粒中 |
2.3.3 将3ABC基因片段克隆至重组质粒pFastbac-Dual-P1-2A-4AngⅡs中 |
2.3.4 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Dual-P1-2A-4AngⅡs-3ABC的鉴定 |
2.4 重组杆粒Bacmid-P1-2A-4AngⅡs-3ABC的构建及鉴定 |
2.4.1 制备E.coli DH10感受态细胞 |
2.4.2 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Dual-P1-2A-4AngⅡs-3ABC转化E.coli DH10 |
2.4.3 重组杆粒Bacmid-P1-2A-4AngⅡs-3ABC的提取 |
2.4.4 重组杆粒Bacmid-P1-2A-4AngⅡs-3ABC的鉴定 |
2.5 Sf9细胞的培养 |
2.5.1 Grace完全培养基的配制 |
2.5.2 Sf9细胞传代培养 |
2.5.3 Sf9细胞的培养条件 |
2.6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的包装和扩增 |
2.6.1 重组杆粒Bacmid-P1-2A-4AngⅡs-3ABC转染sf9细胞 |
2.6.2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的收获及传代 |
2.7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的鉴定 |
2.7.1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基因组的提取 |
2.7.2 PCR方法鉴定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 |
2.7.3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颗粒的形态学观察 |
2.8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病毒滴度的测定 |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重组质粒pT7-18f-2A-4AngⅡs的构建及鉴定 |
2. 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Dual-P1-2A-4AngⅡs-3ABC的构建及鉴定 |
3. 重组杆粒Bacmid-P1-2A-4AngⅡs-3ABC的构建及鉴定 |
4. Bacmid-GFP转染sf9细胞后荧光生成情况 |
5. 重组杆粒Bacmid-P1-2A-4AngⅡs-3ABC转染sf9细胞后的细胞形态变化情况 |
6. PCR验证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 |
7. 透射电镜下观察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颗粒形态结构 |
8. 蚀斑实验测定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病毒滴度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表达、鉴定及免疫原性和治疗效果分析 |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和细胞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Sf9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
2.1.1 Grace完全培养基的配制 |
2.1.2 Sf9细胞的冻存 |
2.1.3 Sf9细胞的复苏及传代培养 |
2.1.4 Sf9细胞的培养条件 |
2.1.5 Sf9细胞计数 |
2.1.6 Sf9细胞活性测定 |
2.2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表达及鉴定 |
2.2.1 重组杆状病毒Bav-P1-2A-4AngⅡs-3ABC感染sf9细胞 |
2.2.2 RT-PCR |
2.2.3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样品的制备和SDS-PAGE凝胶电泳 |
2.2.4 Western blot |
2.2.5 间接免疫荧光 |
2.2.6 透射电镜下观察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VLP结构 |
2.3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最佳表达条件的摸索 |
2.3.1 Western blot确定目的蛋白pHAV-4AngⅡs最佳表达条件 |
2.3.2 ELISA确定目的蛋白pHAV-4AngⅡs最佳表达条件 |
2.4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纯化和鉴定 |
2.4.1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
2.4.2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鉴定 |
2.4.3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浓度测定 |
2.5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免疫原性和治疗效果分析 |
2.5.1 实验动物 |
2.5.2 免疫方案 |
2.5.3 血清的处理及保存 |
2.5.4 血压的测量 |
2.5.5 抗AngⅡ抗体滴度的测定 |
2.5.6 血清中AngⅡ含量的测定 |
2.5.7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细胞计数 |
2. 细胞病变 |
3. RT-PCR |
4. SDS-PAGE和Western blot |
5. 间接免疫荧光 |
6. 透射电镜下观察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VLP结构 |
7.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最佳表达时间和MOI值 |
8.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的纯化和鉴定 |
9. 血压测定 |
10.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免疫大鼠后抗体滴度的测定与分析 |
11. 目的蛋白pHAV-4AngⅡs免疫大鼠后血清中抗原AngⅡ的浓度的测定与分析 |
12. 血压值、抗体滴度和AngⅡ水平之间的两两相关性分析 |
12.1 血压值和抗体滴度相关性分析 |
12.2 血压值和AngⅡ水平相关性分析 |
12.3 抗体滴度和AngⅡ水平相关性分析 |
三、讨论 |
小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简历 |
(4)阿折地平多晶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阿折地平多晶型理化性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阿折地平多晶型的固态表征和稳定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LC-MS 法研究两种晶型间阿折地平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药物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氯沙坦钾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ABSTRACT |
三、前言 |
四、文献综述 |
4.1 高血压疾病的概况 |
4.2 抗高血压药物及其评价 |
4.3 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 |
五、合成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
5.1 合成路线设计考虑的因素 |
5.2 氯沙坦钾的合成方法 |
5.3 氯沙坦钾的合成路线 |
六、实验部分 |
6.1 仪器 |
6.2 原料与试剂 |
6.3 实验步骤 |
6.4 附:工艺流程图 |
七、产物及重要中间体结构分析与确证 |
7.1 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4)的结构确证 |
7.2 2-氰基-4-溴甲基联苯(5)的结构确证 |
7.3 2-正丁基-4-氯-1-[2′-(氰基联苯-4-基)甲基]-5-(羟甲基)咪唑(7)的结构确证 |
7.4 氯沙坦(8)的结构确证 |
7.5 氯沙坦钾(1)的结构确证 |
7.6 结论 |
八、结果与讨论 |
8.1 1-甲氧基-1-亚胺戊烷(2)的合成 |
8.2 2-(丁酰胺基)乙酸(3)的合成 |
8.3 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4)的合成 |
8.4 2-氰基-4-溴甲基联苯(5)的合成 |
8.5 2-正丁基-4-氯-1-[2’-(氰基联苯-4-基)甲基]-5-(羟甲基)咪唑(7)的合成 |
8.6 氯沙坦(8)的合成 |
8.7 氯沙坦钾的合成 |
九、结论 |
十、参考文献 |
十一、致谢 |
十二、附图 |
四、抗高血压药莫索尼定(moxonidine)获准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2]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 郭树领.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3]一种新型的抗血管紧张素II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的构建、表达及治疗效果的研究[D]. 欧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11)
- [4]阿折地平多晶型的研究[D]. 王敏.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2)
- [5]氯沙坦钾的合成工艺研究[D]. 李明. 佳木斯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