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CT扫描在急性肾炎性病变中的价值

延迟CT扫描在急性肾炎性病变中的价值

一、肾急性炎症性病变的延迟CT扫描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铭[1](2021)在《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肝脓肿(Atypical Hepatic Abscess,AHA)的诊断价值,并提高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鉴别诊断水平,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愈后。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经超声穿刺、细菌培养证实的肝脓肿患者23例及病理证实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5例,分为不典型肝脓肿组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史。观察CT图像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病灶内部、病灶边缘、病灶周围以及其他相关征象。其中病灶内部包括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病灶边缘包括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及延迟期均匀强化征;病灶周围包括一过性异常强化与静脉栓子;其他相关征象包括包膜凹陷征、肝内胆管扩张和腹水。结果 1.两组患者病灶的增强CT图像征象比较,增强扫描三期病灶内CT值、血管穿行、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一过性异常强化及静脉栓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最大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病史中糖尿病、胆系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扫描可以为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提供有效评价,并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壁厚度、肿块缩小征、延迟期均匀强化征、静脉栓子与一过性异常强化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许可[2](2021)在《机器人导航系统在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定位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背景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的术前定位是一种有效的肺结节定位方法,但传统的人工定位尚缺乏准确性。因此,新一代的用于肺结节的精确穿刺和定位的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被研发出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在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定位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分为动物试验与临床试验两部分。动物试验共纳入4只雄性巴马迷你猪。首先对猪进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接着在CT引导下向猪肺中注射医用胶以模拟肺结节,然后采用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结节定位。随机临床试验招募了有肺切除适应症的外周型孤立性肺结节(大小<2厘米)的患者共66人,其中机器人组和传统人工组各33人。机器人组将患者的CT图像登记到机器人导航系统中计算、模拟所需的定位路径,最后由外科医生进一步手动穿刺。人工组则是在CT引导下手动定位。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的主要结局均是三维空间测量下的精准度。其次,临床试验的次要结局是定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定位时间和辐射暴露剂量。结果在动物试验中,一共植入了20粒模拟肺结节并全部成功定位。通过三维测量,定位的平均偏差为3.81±1.29毫米。在随机临床试验中共纳入33例患者接受了机器人定位,33人接受了传统人工定位。机器人组与人工组的平均定位精准度分别为5.57±3.50毫米和17.26±7.47毫米(p<0.001)。机器人组没有患者出现定位相关并发症,而人工组有13例患者出现定位相关并发症(p<0.001)。然而,机器人组的整体操作时长要显着长于人工组(24.91±7.68分钟比16.12±3.15分钟,p<0.001),且机器人组接受的辐射剂量[1440.09±306.08毫安秒(m As)比1105±506.91 m As,p=0.001]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519.85±150.12 m As·厘米比316.16±192.45 m As·厘米,p<0.001)显着多于人工组。结论我们通过动物试验发现,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在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定位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随机临床试验中,机器人导航系统与传统人工定位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更少的定位相关并发症,但仍需要优化操作流程为接下来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陈磊杰,杨春凤,张丽[3](2020)在《螺旋CT对肝脏炎性假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脏炎性假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肝脏肿瘤患者,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分为肝脏炎性肿瘤患者44例与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对患者行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检出情况。结果:肝脏炎性假瘤经螺旋CT平扫检出率为86.36%,增强扫描检出率为95.45%,原发性肝癌经螺旋CT平扫检出率为91.07%,增强扫描检出率为9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灶类型、病灶形态及病灶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充分表现肝脏炎性假瘤、原发性肝癌图像特征,诊断价值高。

郭敏[4](2020)在《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创伤性ARDS及肺部感染和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分析及临床预后》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IFN-γ和TNF-α,IL-1β,IL-4,IL-8在创伤性ARDS患者和肺部感染及胸部手术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差异性及相关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选取2017年05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创伤性ARDS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参考2012年柏林标准将入组患者划分为轻度组(A组)、中度组(B组)以及重度组(C组)。对比各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气分析结果、病情最重时的APACHEⅡ评分水平和ICU入住时间;通过CT扫描观察3组患者肺部影像结果;采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后第2、5、7天清晨空腹静脉血血清中IL-6、IL-10、IFN-γ的水平;(2)健康对照组(D组):选择在同一时期在同一医院的健康查体的40名健康成人,采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清晨空腹静脉血血清中IL-6、IL-10、IFN-γ的水平;(3)肺部感染患者组(E组):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32例为平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法对其入院第2天和治疗7天后分别进行细胞因子检测;(4)胸部手术患者组(F组):选取同期住院的胸部手术患者24例,采用流式细胞法对术前和手术后2天分别进行细胞因子检测作为平行对照研究。结果:(1)比较实验组三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气分析:pH、PO2和PCO2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表明,肺损伤程度越重,血清p H水平和动脉血氧分压越低,二氧化碳分压越高。对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ICU入住时间分析,提示随疾病程度增加,患者评分水平不断上升,ICU入住时间不断延长;(2)各组创伤性ARDS患者血清IL-6、IL-10和IFN-γ平均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各实验组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比较:三组患者血清IL-6含量自创伤后开始增高,在第1~2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C组较A、B组达峰时间更长,增高程度更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4)各实验组患者血清IL-10表达水平分析:自创伤后血清IL-10含量开始增高,在第1~2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C组较A、B组达峰时间更长,增高程度更高。但其在早期差异明显(P<0.05),5天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损伤后期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损伤程度无相关性;(5)各实验组患者血清IFN-γ表达水平分析:自创伤后血清IFN-γ含量开始增高,在第1天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病情越重,增高程度越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6)对各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IFN-γ的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APACHE II)行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均P<0.05);(7)各实验组肺部CT影像:A组患者CT影像提示肺组织密度较正常组织无明显改变,B组患者CT影像表现为双肺透过性减低,部分肺叶可见多发斑片状磨玻璃状密度影,C组患者影像提示斑片状磨玻璃影范围较B组增大,可有合并肺不张或血气胸。(8)E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血IL-1β,IL-4,IL-6,IFN-γ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治疗7天前后表达水平没有差异性(P>0.05),而IL-8,IL-10和TNF-α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F组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肺部创伤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第2天血IL-6,IL-8,IL-10,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P<0.05),而IL-1β,IL-4表达水平无差异性(P>0.05)。结论:(1)IL-6、IL-10、IFN-γ在创伤性ARD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且在不同程度的创伤性ARDS患者的血清中表达量不同;通过联合检测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对创伤性ARDS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细胞因子IL-8,IL-10和TNF-α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而IL-6,IL-8,IL-10,IFN-γ和TNF-α表达水平可以评估胸外科创伤手术后患者疗效和指导用药。

刘晓昕[5](2019)在《320排CT灌注在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320排CT灌注成像对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45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将45例病变淋巴结分为良、恶性两组,同侧正常胸锁乳突肌为对照组。使用东芝320排CT机的灌注技术,分析BF、BV、PBV值在良、恶性淋巴结及正常肌肉间的关系。比较良恶性淋巴结间TDC形态学特点及各参数TTP、REV值间的差异。在二维图像上对良恶性淋巴结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头颈部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与正常肌群的BF、BV和PBV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恶性淋巴结的BF、BV、PBV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肌肉组,而良性病变的BF、BV、PBV值也高于正常肌肉组。淋巴瘤的BF值高于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间BV、PBV值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良性组间BF、BV、PBV值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2、良性淋巴结TDC以“低水平型”(55.56%)为主;淋巴瘤TDC以“低水平型”(66.67%)为主;转移性淋巴结TDC以“速升缓降型”(46.67%)为主。3、恶性组的TTP值低于良性组,有显着差异(P<0.05)。淋巴结核的TTP值高于急性淋巴结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之间的REV值无显着差异(p>0.05)。恶性组之间的REV和TTP无显着差异(p>0.05)。4、良性淋巴结的L/S值多>2,边缘多清楚,淋巴结门存在,坏死少见;恶性淋巴结的L/S值多≤2,边缘多模糊,淋巴结门消失,坏死多见。结论:1、320排CT灌注成像的各灌注参数在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中有差异。2、TDC中TTP值对急性淋巴结炎有诊断意义。3、320排CT灌注成像结合淋巴结的CT形态学特点对提高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治琴[6](2019)在《Takayasu’s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疾病活动评判指标的筛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Takayasu’s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又称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血管炎,多发于青年女性,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包括肺动脉等大中血管。该病病程较长,缓解与发作交替出现,慢性血管炎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纤维化,管腔狭窄、闭塞、扩张或动脉瘤形成,具有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的无脉症、血管杂音到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症状;而根据临床血管图像可被分为无脉症前的早期系统性炎症期和晚期闭塞期。早期炎症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不适、发热、盗汗、关节痛、头痛、和体重减轻等。常出现贫血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这些非特异症状大约3个月后自行缓解或在数月至数年内进入慢性期。疾病晚期出现跛行、缺血症状、无脉、高血压症状及末端器官功能障碍。然而,高达50%的患者在急性炎症期不能被识别,导致诊断及治疗延迟[1]。另一方面,TA诊断时及随访中疾病活动度判断影响预后及治疗,同样是目前TA临床管理中的重点及难题。TA局部缺血症状与血管壁损伤、狭窄的程度有关,而与管壁是否存在炎症、病情是否活动并不一定相符。在大约50%的TA患者中,临床特征与炎症标志物如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不相关,在ESR和C RP正常的患者中血管活动性病变可能持续存在[2]。临床评估通常采用Kerr评分或印度2010 Takayasu动脉炎疾病活动度评分(the Indian Takayasu clinical activity scor e,ITAS2010)来进行。然而,Kerr评分或ITAS 2010评估为非疾病活动状态的TA患者仍常发生血管病变进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非侵入性技术被用于TA的诊断和评估TA疾病活动度。目前用来评估、管理TA的影像学技术包括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超声(ultrasonography,US),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PE T/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尤其是在2018年EULRA大血管炎影像学检查指南中,MRA被首选推荐用来评估血管壁炎症和(或者)管径的变化。然而,这些方法并非没有缺点,包括辐射大、耗时、费用昂贵、技术要求高、使用碘造影剂可能造成的肾毒性和经济考虑等,均使其在临床中应用受限。因此寻找可靠、简便易行的的影像学检查评估疾病活动度对TA诊治至关重要。US虽然检查方便,无辐射,检查中可见动脉管壁向心性增厚,然而管壁增厚是否代表局部炎症和水肿,尚不明确。近年临床医师开始使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 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增厚的颈动脉血管进行成像,可增强血管腔的可视化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助于量化血管壁内的血管化。然而颈动脉CEUS是否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评估TA疾病活动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有研究认为颈动脉CEUS与TA疾病活动有关,但仅有个案报道,尚无大队列的文献报道。此外,尽管CEUS可能具有监测病情的作用,然而其操作需要更为专业的医生操作,且不利于短时间内反复进行。因此,能够寻找敏感的血清学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共同评价病情,同样也至关重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血管生成细胞因子之一,可导致新生血管形成、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文献报道TA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但与动脉管壁新生血管形成是否相关,尚无相关报道。且在临床中区分血管急性炎性损伤和永久性血管纤维化狭窄病变很困难[3]。近来血清学研究显示在TA患者中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IL-8、IL-9、IL-1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17A、血管内皮粘附分子(vascular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VCAM)和穿透素(pentraxi,PTX)-3等血清标志物升高;尤其PTX-3在炎症部位产生,与CRP对IL-6分泌应答代表系统性炎症不同,它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DC等对局部促炎因子应答后产生,并在局部发挥作用;PTX-3可能是反应、血管局部炎症的有用标志物;目前关于TA细胞因子的定性、定量研究报道较少,而且不同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致。因此,为更好地早期识别、诊治及管理TA患者,本研究:1)系统回顾本中心TA患者的发病状况、流行病学特点,并发症、复发率,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疾病复发的原因;2)评估TA患者颈动脉CEUS中的活动性病变,与ITAS2010及Kerr标准等临床疾病活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颈动脉的PET/CT检查作为血管炎症的标准,分析CEUS评价病情活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检测TA患者外周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其与炎性指标(ESR和CRP)、颈动脉CEUS结果之间的关系,评估这些细胞因子在判断疾病活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探寻TA诊断、病情评价指标,进而依此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调整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08至2018年住院及门诊随访的TA患者341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的TA诊断标准。分析TA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点、并发症、治疗及手术等。分析TA患者血管并发症、复发率,并采用logic回归分析其相关风险因素等。第二部分前瞻性研究分析71例完成颈动脉CEUS的TA患者。其中有22例患者同时完成了18FDG-PET。使用Kerr标准和ITAS2010来评估TA患者的临床疾病活动度。分析颈动脉CEUS中颈动脉的血管形成和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比CEUS和PET/CT在评估颈动脉炎症中的一致性。第三部分采用luminex试剂盒检测49例TA血清PTX-3、TNF-α、IL-6、IL-8、IL-9、IL-17A、IFN-γ和VEGF等。依据Kerr评分TA患者被分为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分析两组间上述细胞因子的差异。并与颈动脉CEUS进行相关性分析。ROC被用来分析血清PTX-3水平与Kerr评分之间的一致性。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Graph Pad Prism 5.0被用来完成作图。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在2008至2018年间,本机构诊断的TA患者为341例,诊断时的中位年龄是36岁,男女比为1:4.8。V型是最常见的分型(59.9%),其次是I型23%。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56%、肢体无力44.3%。最常见的体征是上下肢血压差>20mmHg占80.1%,颈部杂音占66.7%,脉搏减弱或无脉占65.2%,高血压占45.3%。影像学检查最常发现的是血管狭窄91.2%,动脉瘤19.6%;血管狭窄受累部位依次为颈总动脉83.6%、锁骨下动脉76%、胸主动脉58.9%、主动脉弓51.2%、无名动脉43.7%、腹主动脉41.4%、肾动脉30.1%、肠系膜动脉27%、肺动脉25.6%等。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8.5%,肺高压10.7%,主动脉瓣返流27.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8%,心功能不全9.7%。TA治疗中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89.4%,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是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40.5%,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33.1%,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6.7%等。行外科干预的TA患者占12.0%,肾动脉和上肢血管成形术是最常见的血管内介入手术,分别占支架置入术的50%和22.2%。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2%,年龄≥35岁、进展性病程、高血压病≥2级的患者均是其高危因素,风险分别为2.0、1.7、1.89倍。在GCs、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状况下,仍有120例(35.2%)的TA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危险因素为男性2.6倍、CRP升高1.67倍、颈痛症1.99倍;疾病复发有以下三种情况:自行减停药者13.3%,根据ESR/CRP水平减停药者53.3%,炎性指标+影像学指导下减停药33.4%。TA患者平均诊断时间:2.94±4.77年。延迟诊断234例(68.6%),患者及医源性因素分别占38.5%和61.5%。第二部分.71例TA患者,双侧颈动脉CEUS评分总和与ITAS2010评分(P=0.004)或Kerr’s评分(P<0.001)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根据ITAS2010评分,在71例TA患者中,34例处于临床疾病非活动状态。34例疾病非活动状态的TA患者中,有11例(32.4%)患者颈动脉CEUS结果中有活动性病变【左侧和(或)右侧颈动脉CEUS≥2级】。在同时完成颈动脉CEUS和PET的22例TA患者中,根据ITAS2010评分评判有12例患者临床疾病活动,10例处于临床非疾病活动状态。而且,双侧颈动脉CEUS新生血管形成和PET中的氟[18F]-脱氧葡糖(Fluoride[18F]-Deoxyglucose,18F-FDG)摄取呈相关(P=0.004)。以颈动脉血管的18F-FDG摄取分级≥2级为金标准,颈动脉CEUS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第三部分.根据Kerr评分,49例TA患者(年龄:31.4±9.39岁;女/男:43/6)被分为活动组29例与非活动组20例。血清PTX-3水平在在疾病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5),而其他的细胞因子在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但无统计学差异。ESR水平与CRP(r=0.615,P=0.000)和PTX-3(r=0.3,P=0.036)呈正相关。IFN-γ与ESR(r=-0.305,P=0.033)和PTX-3(r=-0.357,P=0.012)均呈负相关。TNF-α与IL-6、IFN-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VEGF与TNF-α、IL-6均呈正相关(P<0.05;P<0.01)。血清VEGF与双侧颈动脉CEUS结果呈相关(r=0.522,P=0.032)。以Kerr评分为金标准,PTX-3预测TA疾病活动的最佳分界值为2.93 ng/ml,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和50%。在23例ESR和CRP均正常的患者中,有10例(43.4%)的患者PTX-3高于最佳分界值,其中6例(60%)患者颈动脉CEUS呈活动性病变(左侧和/或右侧分级≥2级)。结论本中心TA患者女性多发,V型最多见,动脉累及范围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最常受累,尤其是颈总动脉,高血压、脑卒中、肺高压等并发症多,诊断延迟、血管并发症多,疾病复发率高,男性、CRP升高、颈痛症等是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依据血清学及影像学指标随访减药的患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及血管进展。缺乏有效的TA疾病监测指标是导致其不良后果的原因。颈动脉CEUS与TA临床疾病活动呈正相关,有100%的敏感性及较高的特异性。对于临床判断为非疾病活动的患者,颈动脉CEUS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鉴别颈动脉血管是否存在活动性病变。颈动脉CEUS可能成为TA患者随访中快速和经济有效的图像工具。PTX-3可能是评估疾病活动潜在的生物标志物;VEGF可能与动脉局部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戴钢[7](2019)在《能谱CT平扫及增强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能谱CT平扫(靶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03月107例经病理证实并行能谱CT平扫的肺占位病例,其中包括腺癌55例,鳞癌29例及炎性病灶(不含结核)23例。应用能谱成像(GSI)分析软件分别测量3组病例的水(钙)浓度、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值及40-140Ke V(间隔10Ke V)下的CT值,并分别计算3组数据平扫能谱曲线斜率K40-90kev(绝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比较各组参数差异。结果:(1):炎性组平扫能谱曲线斜率K40-90kev、有效原子序数及水(钙)浓度分别为(1.52±0.13),(6.82±0.19),(1065.79±8.58);(2)腺癌组K40-90kev、Eff-z及水(钙)浓度分别为(0.67±0.18),(7.93±0.13),(1026.04±10.10);(3)鳞癌组K40-90kev、Eff-z及水(钙)浓度分别为(0.40±0.15),(7.38±0.11),(1053.14±8.82)。能谱曲线斜率K40-90kev炎性组最大,腺癌次之,鳞癌最小;有效原子序数腺癌组最大,鳞癌组次之,炎性组最小;水(钙)浓度炎性组最大,鳞癌次之,腺癌组最小,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能谱平扫靶扫描中肺腺癌、鳞癌及炎性肿块各组具有不相同的定量参数,对于肺腺癌、鳞癌及炎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的:探究能谱CT增强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过能谱增强CT扫描的肺癌及炎性病变患者169例,按不同病理分型分3组,其中腺癌组90例,鳞癌组42例及炎性组37例。通过GSI分析软件分析各组能谱参数,其中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的能谱曲线斜率K40-80ke V,标准碘浓度(NIC)及70ke V下的CT值,将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最后结果。结果:(1)能谱曲线斜率在三期扫描中对三组均有鉴别意义,其中动脉期及延迟期能谱曲线斜率均为炎性组为最大,静脉期腺癌组最大,鳞癌能谱曲线在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中均为最小(P<0.05);(2)标准化碘浓度在静脉期及延迟期对于三组鉴别有意义(P<0.05),而在动脉期无鉴别意义。(3)70ke V单能量的CT值在动脉期、静脉期有对三组具有鉴别意义(P<0.05),在延迟期鉴别无意义。结论:能谱增强扫描各参数分析中,三期能谱曲线斜率、静脉期及延迟期标准化碘浓度及动脉期、静脉期70ke V下CT值对三组病变鉴别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鉴别不同病理分型非小细胞肺癌及肺炎性病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曾小军[8](2018)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应用指针、疗效及安全性;设计一套适用于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探索此量表的有效性、安全性。希望总结出一套适宜脊柱外科围术期血栓预防的理想的指导意见。方法:本项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组实施脊柱手术的病例。治疗组(B组):947例,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入院手术,予以术后每日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C组):814例,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收入院手术,术后不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第二部分,设计一套适用于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栓塞RAM,采用这个风险评估量表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所有脊柱手术患者(A组)围手术期进行风险分层,高风险患者(分值≥4),采用物理措施+药物抗凝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中风险患者(分值=3),仅采取物理措施;低风险患者(分值<3),不采用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但鼓励患者尽早自主活动。重新收集第一部分中的两组病例的相关数据,根据此评估量表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三组病例中每位患者评分情况、血栓预防措施的使用情况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使用血栓预防措施导致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统计分析,了解评分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并评估这个新的风险评估量表是否能帮助评估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中风、心肌梗塞)风险的高与低,检验高危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血栓预防是否能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评估使用低分子肝素后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减少,以评价该评分量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相对对照组(C组),治疗组(B组)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组0.21%,对照组1.6%;P=0.002)。在这些并发症中,脑梗塞的发生率降低最为明显(P=0.005)。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治疗组相对较高,但两组差异较小(治疗组 1.8%;对照组 0.74%,P=0.051)。2、两两比较,A组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组0.09%;B组0.21%;C组1.6%;P<0.05)。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的C组中,低风险亚组发生率为0%,中风险亚组发生率为1.6%,高危亚组5.7%。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随着风险等级增高而增加。A组及B组均使用了 LMWH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两组中发生LMWH相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较B组低(A组0.09%;B组1.8%;P<0.05),B组中出血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低危亚组(3.08%)及中危亚组(1.12%)。结论:使用LMWH可显着降低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增加了切口出血,从而增加了发生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风险。根据新设计的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分层,按风险等级选用血栓预防措施,可提高LMWH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尤晓婷[9](2017)在《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COPD表型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COPD气道病变表型及肺气肿表型的评估研究目的:采用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技术量化评估早期COPD近端气道结构、肺气肿及空气潴留情况,并与临床肺功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材料及方法:早期COPD组(COPD Ⅰ级及COPD Ⅱ级)40例,肺功能正常吸烟组20例,正常非吸烟组20例,其中早期COPD组中有12例未完成胸部呼气相CT扫描,余入选者均完成胸部低剂量呼吸双相CT扫描及临床肺通气功能检查,另早期COPD组行临床肺容积测定及弥散功能检查。主要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 As,重建层厚1mm,重建间隔1mm。利用气道分析软件测量三组吸气相RB1、RB10及LB10第三级(段)支气管中点处气道参数,计算三段的气道参数均值。利用CT肺功能分析软件测量三组呼吸双相全肺肺气肿体素指数、空气潴留指数及肺容积。先进行三组间近端气道参数及CT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性检验,再将早期COPD组的近端气道参数及CT肺功能参数分别与临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期COPD组近端气道管壁面积百分比WA%及气道内周径为10mm时的管壁面积Pi10均大于正常吸烟组和正常非吸烟组(P均<0.05),余管腔面积LA/BSA、管壁面积WA/BSA、支气管总面积TA/BSA、管腔容积LV/BSA、管壁容积WV/BSA、支气管总容积TV/BSA、平均管壁厚度T/BSA及平均段支气管长度Length/BSA在早期COPD组与正常吸烟组和正常非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气道参数在正常吸烟组和正常非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COPD组肺气肿体素指数吸气VI-950(%)、吸气VI-910(%)、呼气VI-950(%)及呼气VI-910(%)占比,空气潴留指数MLD E、MLD E/I及呼气VI-850(%)绝对值,CT肺容积参数LVI、LV E及LVE/I均大于正常吸烟组和正常非吸烟组,空气潴留指数VI-850 E-I(%)及VI-850/-950 E-I(%)绝对值小于正常吸烟组和正常非吸烟组,除吸气VI-910(%)及LVI在早期COPD组和正常非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均>0.05),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CT肺功能参数在正常吸烟组和正常非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道参数与临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WA/BSA与RV/TLC呈正相关(r=0.386,P<0.05)。T/BSA与RV/TLC呈正相关(r=0.440,P<0.05),与DLCO(%Pred)呈负相关(r=-0.346,P<0.05)。WA%与RV(%Pred)及TLC(%Pred)呈正相关(r=0.426,r=0.429,P均<0.05)。Pi10与RV(%Pred)、RV/TLC呈正相关(r=0.472,r=0.413,P均<0.05)。肺气肿体素指数与临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吸气VI-910(%)与Post-FEV1(%Pred)、MEF25%(%Pred)及呼气VI-950(%)与Post-FEV1(%Pred)无相关性外,余吸气VI-950(%)、吸气VI-910(%)、呼气VI-950(%)及呼气VI-910(%)与Post-FEV1(%Pred)、Post-FEV1/FVC、MEF25%(%Pred)、MEF50%(%Pred)、MMEF(%Pred)、MEF75%(%Pred)、PEF(%Pred)、DLCO(%Pred)及DLCO/VA(%Pred)呈不同程度负相关(r=-0.472--0.869,P均<0.05)。空气潴留指数与临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LD E与RV(%Pred)、TLC(%Pred)及RV/TLC呈不同程度负相关(r=-0.671--0.915,P均<0.01),除了VI-850 E-I(%)与TLC(%Pred)无相关性外,余MLD E/I、呼气VI-850(%)、VI-850 E-I(%)及VI-850/-950 E-I(%)与RV(%Pred)、TLC(%Pred)及RV/TLC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50-0.952,P均<0.05)。CT肺容积参数与临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LV E/I与TLC(%Pred)无相关性外,LV I、LV E及LV E/I与RV(%Pred)、TLC(%Pred)及RV/TLC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492-0.963,P均<0.05)。结论:1.定量CT气道分析表明早期COPD已经存在轻微的近端气道重塑,表现为WA%及Pi10增加,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早期COPD肺容积的变化。2.定量CT肺功能分析可以量化评估早期COPD肺气肿及空气潴留情况,与临床肺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反映早期COPD气流受限程度、大小气道功能状态,肺容积变化及弥散功能受损程度。3.低剂量CT扫描结合定量CT分析,可客观的评价早期COPD气道及肺实质的病变情况,可作为早期COPD了解肺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部分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COPD肺部形态学的评价研究目的:通过低剂量CT扫描,评价早期COPD及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部形态学变化情况。材料及方法:早期COPD组(COPD I级及COPD II级)40例,肺功能正常吸烟组20例,正常非吸烟组20例,均完成胸部低剂量吸气相CT扫描,主要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 As,重建层厚1mm,重建间隔1mm。两名放射医师分别评估三组入选者吸气相CT图像上肺部形态学改变情况,意见不一致时共同商讨解决。评估的征象包括:肺气肿(包括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壁增厚、局灶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粘液栓、小结节、索条影、渗出性病变、肺间质改变、剑鞘样气管、气管指数、主肺动脉直径、左肺动脉直径及右肺动脉直径。统计分析三组间CT征象的差异。结果: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壁增厚、小结节、渗出性病变及剑鞘样气管在早期COPD组与正常非吸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及剑鞘样气管在早期COPD组与正常吸烟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叶中心型肺气肿、间隔旁型肺气肿及肺大泡在正常吸烟组与正常非吸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了间隔旁型肺气肿和肺大泡,各CT征象的出现率在正常非吸烟组、正常吸烟组及早期COPD组间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气管指数、主肺动脉直径、左肺动脉直径及右肺动脉直径在早期COPD组与正常吸烟组及正常非吸组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非吸烟组、正常吸烟组及早期COPD组间气管指数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主肺动脉直径、左肺动脉直径及右肺动脉直径值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1.早期COPD组及正常吸烟组存在肺部形态学的改变,早期COPD组依次以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小结节、间隔旁型肺气肿及肺大泡多见;正常吸烟组依次以间隔旁型肺气肿、肺大泡及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多见。2.低剂量CT扫描在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的基础上,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肺部病变,特别是对于肺功能正常的吸烟者,通过规劝其早期戒烟,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崔静[10](2016)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兔VX2胃癌的应用及生物靶区勾画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兔VX2胃癌及胃溃疡模型的建立及CT综合评价目的建立兔VX2胃癌模型,利用CT探讨其影像表现特点,比较CT影像学表现与实验兔实际肿瘤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建立兔胃溃疡模型,为胃溃疡模型作为兔VX2胃癌的对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9只新西兰大白兔胃内,建立兔胃癌模型。接种肿瘤2周后开始至第4周末,每周行CT平扫1次,评估胃癌模型建立情况。每次影像学检查后随机处死3只,解剖探查并取胃肿瘤行病理学检查,然后与影像结果对照,以评估兔VX2胃癌模型的复制成功率和稳定性。将冰乙酸注射在兔胃壁上建立乙酸性胃溃疡模型6只。模型建立2天及1周时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胃溃疡模型建立情况,每次影像学检查后随机处死3只,解剖探查并留取胃溃疡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与影像结果对照,评估兔乙酸性胃溃疡模型的复制成功率和稳定性。结果兔VX2胃癌种植成功率100%,肿瘤周边胃壁僵硬,粘膜皱襞消失。接种2周时肿瘤体积0.7-2.0cm3(长径1.31.7cm),3周时,肿瘤体积2.9-4.6cm3(长径2.03.0cm),4周时肿瘤体积6.8-50.6cm3(长径3.45.0cm)。5只瘤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转移,转移部位有腹膜(5只)、腹壁(3只)、腹膜后(2只)和肝脏转移(1只)。肿瘤接种2周时,CT示呈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周时,CT示肿瘤呈不规则或类圆形,肿瘤中心开始出现少量低密度坏死区,胃壁连续性中断,增强CT示肿块轻度环形强化,部分胃癌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4周时,CT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低密度液化、坏死区,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CT示不均匀轻度强化。建模3周及以上的瘤兔开始出现腹壁浸润,腹膜多发转移等,增强CT上可见腹壁和腹膜的多发结节,增强CT示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CT对2周及以后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100%(9/9只),对腹壁(2/2只)、腹腔内(3/3只)、肝转移(1/1只)的灵敏度为100%,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0%(1/2)。兔胃溃疡模型成功率100%,模型稳定,2天时CT扫描显示溃疡部位密度较周围正常胃壁近似,溃疡周边稍高于胃壁的环形强化。1周后,溃疡部位密度稍高于周围正常胃壁密度,无明显强化征象。VX2肿瘤切面呈灰红色或鱼肉状,边界欠清,生长迅速,肿瘤的内部常可见灰黄色或黄白色坏死及液化区。HE染色示:肿瘤细胞呈巢状或弥漫性分布,VX2肿瘤细胞形态各异、异型性明显,胞浆少,核大深染。接种3周后开始出现腹腔内种植性转移或浸润,4周后可见远隔脏器的转移。胃溃疡呈灰红色实性包块,1周时包块呈灰红色,较2天时减淡。HE染色示粘膜下可见出血、坏死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兔VX2胃癌模型复制成功率高,模型稳定。CT能较为准确地反应兔VX2胃癌生长、坏死等病理情况,较为真实的反应肿瘤转移情况,兔VX2胃癌模型的建立可用于胃癌的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及进一步研究。兔乙酸性胃溃疡模型复制成功率高,模型稳定,该模型的建立可作为兔VX2胃癌对照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兔VX2胃癌和胃溃疡模型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彩超、CT和PET/CT等多个影像技术评估兔VX2胃癌成瘤及转移情况,探讨18F-FDG、18F-FLT和18F-FMISO等多个示踪剂用于评估肿瘤糖代谢、肿瘤增殖和肿瘤乏氧的价值。比较兔VX2胃癌和胃溃疡模型在多模态影像技术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通过评价18F-FDG、18F-FLT和18F-FMISO PET/CT显像和兔VX2胃癌肿瘤及转移灶Glut-1、Ki67和HIF-1α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的相关性,为多种示踪剂对肿瘤组织生物活性、组织生长情况评估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VX2胃癌模型,12只建立胃溃疡模型。瘤兔种植的第1周开始连续4周依次进行彩超、PET/CT扫描(18F-FMISO、18F-FLT和18F-FDG)和增强CT扫描,每次影像学检查后随机处死6只。胃溃疡模型建立第2天及1周时依次进行彩超、PET/CT扫描和增强CT扫描,每次影像学检查后随机处死6只。解剖探查并留取瘤兔及胃溃疡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与影像结果对照。对组织进行HE染色和结果判读。对VX2胃癌组织进行Glut-1、Ki67和HIF-1α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双盲读片法判读病理结果,每张免疫组化切片观察5个视野(×400),取其平均值,对染色强度进行评分。结果24只荷瘤兔,去除2只意外死亡的瘤兔,共计22只瘤兔纳入研究范围。12只实验兔均成功建立胃溃疡模型。胃VX2肿瘤在1周时肿瘤体积为0.3±0.1cm3(0.10.4cm3);在第2周时肿瘤体积为1.4±0.6cm3(0.72.3cm3);在第3周时肿瘤体积为3.1±1.1cm3(2.04.6cm3);在第4周时肿瘤体积为17.7±11.6cm3(6.837.57cm3)。超声自第1周开始就能够清晰显示胃前壁VX2肿块,以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内随着时间延长回声逐渐不均,并伴无回声液化、坏死区。CDFI:随肿块增大,血流信号逐渐增多,而坏死区域周边无或仅少量血流信号。部分瘤兔的腹腔、腹膜后可见略低回声、等回声或略高回声结节,内可伴有低回声或无回声坏死区。胃溃疡包块2天时可见胃壁各层结构不清,回声减低,1周时可见包块呈略高回声,已经无结构层次可分,CDFI:肿块周边少量或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2只瘤兔胃VX2肿瘤18F-FDG显像清晰,1周时5只瘤兔中仅有2只瘤兔胃癌有少量放射性摄取,SUVmax分别为1.2和1.0;2周时胃VX2肿瘤的SUVmax为2.8±0.3(2.43.2);3周时胃VX2肿瘤的SUVmax为4.3±0.9(3.15.6);4周时胃VX2肿瘤的SUVmax为7.2±0.8(6.08.3);VX2肿瘤体积大小与PET/CT 18F-FDG显像测量SUVmax值密切相关(P<0.01,r=0.782)。VX2胃癌未见异常18F-FMISO、18F-FLT放射性摄取增高。兔胃溃疡包块2天时显像可见33%(2/6只)瘤兔18F-FDG摄取轻度增高,1周显影的实验兔中未见代谢增高炎症包块。胃溃疡包块未见异常18F-FLT放射性摄取。胃溃疡包块摄取18F-FMISO增高,2天时SUVmax5.6±1.2(4.87.5),1周时SUVmax5.0±1.6(3.97.1),1周时炎性包块对18F-FMISO的摄取稍低于2天时,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3.078,P=0.200)。肿瘤接种1周时,在CT上仅有60%(3/5只)瘤兔提示胃壁有肿块形成,未见明显强化。2周4周时,CT显示肿瘤清晰,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2天时胃溃疡包块CT扫描显示溃疡部位密度较周围正常胃壁近似,增强CT示溃疡周边稍高于胃壁的环形强化。1周时,溃疡包块密度稍高于周围正常胃壁密度,无明显强化征象。VX2肿瘤Glut-1、Ki67、HIF-1α三种免疫组化指标染色满意。Glut-1与SUVmax无明显相关性(P=0.77,r=-0.36)。Ki67与SUVmax无明显相关性(P=0.76,r=-0.37);HIF-1α与SUVmax无明显相关性(P=0.814,r=-0.29)。肿瘤生长至第3周时Glut-1、Ki67、HIF-1α三种免疫组化评分最高。结论超声较PET/CT和增强CT更为早期的发现兔VX2胃癌模型的成瘤情况。PET/CT、增强CT在评估胃癌原发灶、转移及浸润情况方面价值相似,但PET/CT在诊断腹腔转移灶阳性率更高,且图像更为直观。18F-FDG在兔VX2胃癌中摄取良好,显像清晰,而在胃溃疡模型中无显着放射性摄取。胃溃疡模型摄取放射性18F-FDG浅淡,不摄取18F-FLT,但摄取18F-FMISO异常增高。Glut-1、Ki67、HIF-1α三种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程度与SUVmax均无明显相关性。第三部分:兔VX2胃癌多模态显像靶区勾画的研究目的通过PET/CT和增强CT测量肿瘤大小,并与肿瘤的组织学大小比较,评估两种成像模式在肿瘤大小测量中的优势,并以不同SUVmax值和肿瘤大小作为定量指标进行生物靶区勾画的数学模型研究。材料与方法选取本实验第二部分的22只瘤兔中VX2肿瘤显像清晰、周边无种植性转移的荷瘤兔13只。在CT显像基础上以3D模式勾画肿瘤,测量肿瘤长轴、短轴并记录,计算肿瘤体积,并与肿瘤实际大小相比较。在18F-FDG PET显像(SUVmax=2.5和40%SUVmax值)基础上以3D模式勾画肿瘤,测量肿瘤长轴、短轴并记录,计算肿瘤体积,并与肿瘤实际大小相比较。以肿瘤大小为依据,计算最佳用于测量肿瘤大小的SUV值。依据SUV值和肿瘤大小作为定量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肿瘤生物靶区勾画的数学模型。测量VX2胃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并计算最佳SUV值,勾画浸润深度的外扩靶区。结果13只瘤兔中4只CT测量体积稍大于组织学测量体积,7只小于组织学测量体积,2只与组织学测量体积相同。以SUVmax=2.5为界值,4只瘤兔体积稍大于组织学测量体积;6只小于组织学测量体积,主要集中在肿瘤体积较小,放射性摄取增高程度相对较低的组织;3只与组织学测量体积相同。以40%SUVmax为界值,6只瘤兔体积稍大于组织学测量体积,主要集中在肿瘤体积较大,放射性摄取增高较高的组织;4只小于组织学测量体积;3只与组织学测量体积相同。对13只瘤兔的胃癌进行最佳靶区勾画的百分SUVmax值记为SUVmax%47.0±12.2%(30%60%),依据SUVmax值和肿瘤大小作为定量指标建立%SUVmax线性回归模型为:SUVmax%=72.842-4.329SUVmax。13只VX2瘤兔肿瘤浸润深度为0.3±0.2cm(0.00.7cm)。VX2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43,r=0.998)。外扩边界勾画合适的SUVmax值为67.4±17.1%(50%85%),即外扩%SUVmax 20.4±18.5(020)勾画肿瘤的临床靶区。结论PET/CT显像较CT在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体积方面更为准确,以%SUVmax=72.842-4.329SUVmax作为VX2胃癌勾画靶区的模型能够更为精准的勾画生物靶区。CT容易低估肿瘤大小。以SUVmax=2.5作为界值勾画易出现高估SUVmax异常增高的肿瘤体积,低估SUVmax增高较少的肿瘤。而40%SUVmax易出现低估SUVmax异常增高的肿瘤体积,高估SUVmax增高较少的肿瘤。对于VX2肿瘤CTV靶区勾画可在%SUVmax基础上增加20.4%左右SUVmax值。

二、肾急性炎症性病变的延迟CT扫描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急性炎症性病变的延迟CT扫描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CT扫描与图像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病灶内部
    3.3 病灶边缘
    3.4 病灶周围
    3.5 其他相关征象
    3.6 实验室检查结果
    3.7 病史及细菌培养
    3.8 典型病例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资料
    4.2 病灶内部
    4.3 病灶边缘
    4.4 病灶周围
    4.5 其他相关征象
    4.6 实验室检查及病史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2)机器人导航系统在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定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用于经皮肺结节的术前定位:一项基于猪的活体动物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在经皮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一项非劣效性、随机临床试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定位技术及机器人定位导航系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学习成果
致谢

(3)螺旋CT对肝脏炎性假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诊断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螺旋CT扫描结果比较
    2.2 两组病灶类型比较
    2.3 两组病灶形状比较
    2.4 两组病灶最大直径比较
3 讨论

(4)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创伤性ARDS及肺部感染和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分析及临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血清IL-6、IL-10、IFN-γ与创伤性ARDS差异性及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疗效观察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临床指标监测结果
        2、影像学结果
        3、各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0、IFN-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4、各组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情况
        5、各组患者血清中IL-10的表达情况
        6、各组患者血清中IFN-γ的表达情况
        7、血清中IL-6、IL-10、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第二部分 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4、IL-6、IL-8、IL-10、TNF-α和IFN-γ与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及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E组:肺部感染者抗炎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4,IL-6,IL-8,IL-10 和TNF-α,IFN-γ表达水平
        2、F组:肺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β,IL-4,IL-6,IL-8,IL-10和TNF-α,IFN-γ表达水平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320排CT灌注在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检查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不同病变灌注参数分析
    3.2 良性与恶性淋巴结TDC的形态分析
    3.3 不同病变淋巴结的形态学表现
第四章 讨论
    4.1 CT灌注成像的应用
    4.2 CT灌注成像的优点
    4.3 头颈部淋巴结病变常用的CT灌注指标
    4.4 头颈部淋巴结病变TDC分析
    4.5 淋巴结形态学特点
    4.6 320排CT对头颈部灌注成像的优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6)Takayasu’s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疾病活动评判指标的筛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TAKAYASU'S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1 材料
        1.1 TA患者招募
    2 方法
        2.1 TA患者临床资料收集
        2.2 血管并发症定义
        2.3 延迟诊断的定义
        2.4 临床数据采集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TA基本临床特征
        3.2 TA患者临床症状统计分析
        3.3 TA患者临床体征统计分析
        3.4 TA患者影像学结果统计分析
        3.5 TA患者并发症统计分析
        3.5.1 脑卒中
        3.5.2 心血管受累
        3.5.3 肾脏受累
        3.6 TA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统计分析
        3.6.1 TA药物治疗统计分析
        3.6.2 TA手术干预统计分析
        3.7 TA血管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3.8 TA患者复发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3.9 TA诊断时间及延迟情况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颈动脉超声造影在监测TAKAYASU'S动脉炎患者动脉炎症中的作用
    1 材料
        1.1 TA患者招募
    2 方法
        2.1 TA患者临床资料
        2.2 颈动脉CEUS检查
        2.3 颈动脉CEUS分析
        2.4 PET/CT检查
        2.5 PET/CT分析
        2.6 数据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资料
        3.2 颈动脉CEUS的结果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3.3 CEUS结果与PET/CT的18F-FDG摄取的相关性研究
    4 讨论
第三部分 TAKAYASU'S动脉炎患者病情评判血清标志物的初步筛查
    1 材料
        1.1 TA外周血清标本采集与保存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试剂准备
        2.2 luminex检测流程
        2.3 注意事项
        2.4 数据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TA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3.2 TA血清炎症指标及细胞因子组间分析
        3.3 各细胞因子、炎性标志物(ESR、CRP)之间的相关分析性
        3.4 细胞因子对于TA疾病活动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3.5 CEUS结果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7)能谱CT平扫及增强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中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能谱CT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中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8)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血栓栓塞”的来源应包括“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
    2. 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害
    3. 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 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机理与风险
    5. 个体化评估后使用抗凝药物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使用和不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个体化评估后选择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1. 血栓栓塞的发生与发展
    2. 静脉血栓
    3. 动脉血栓栓塞
    4. 脊柱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
    5. 总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COPD表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COPD气道病变表型及肺气肿表型的评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COPD肺部形态学的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兔VX2胃癌的应用及生物靶区勾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兔VX2胃癌及胃溃疡模型的建立及CT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兔VX2胃癌和胃溃疡模型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兔VX2胃癌生物靶区勾画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PET/CT在胃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肾急性炎症性病变的延迟CT扫描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典型肝脓肿的增强CT表现及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对比研究[D]. 刘佳铭. 延边大学, 2021(02)
  • [2]机器人导航系统在术前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定位的应用研究[D]. 许可.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螺旋CT对肝脏炎性假瘤、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陈磊杰,杨春凤,张丽.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11)
  • [4]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创伤性ARDS及肺部感染和胸部手术患者的差异性分析及临床预后[D]. 郭敏. 青岛大学, 2020(01)
  • [5]320排CT灌注在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应用[D]. 刘晓昕. 延边大学, 2019(01)
  • [6]Takayasu’s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疾病活动评判指标的筛查研究[D]. 李治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能谱CT平扫及增强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 戴钢.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8]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D]. 曾小军. 武汉大学, 2018(01)
  • [9]低剂量CT扫描及定量分析对早期COPD表型的应用研究[D]. 尤晓婷. 广州医科大学, 2017(02)
  • [10]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兔VX2胃癌的应用及生物靶区勾画的实验研究[D]. 崔静. 郑州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延迟CT扫描在急性肾炎性病变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