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左心功能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黄於娟,孙立平,蒋芳勇,朱川萌[1](2021)在《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目前希氏束起搏(HBP)被公认为是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起搏方式,但其阈值高、电池寿命短,适应证严格,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探寻更理想的符合生理性起搏的起搏方式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比较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与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为LBBP作为更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起搏电极植入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术中进行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观察组患者术中进行LBBP。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各心腔大小(包括右心房横径、右心房长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室横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左心房长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瓣膜反流面积[包括左、右房室瓣反流束的缩流颈(V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情况。结果 (1)方法与时间在右心房横径、右心房长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室横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左心房长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方法在右心房横径、右心房长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室横径、左心房长径上主效应不显着(P>0.05);方法在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上主效应显着(P <0.05)。时间在右心房横径、右心房长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室横径、左心房横径、左心房长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上主效应不显着(P>0.05);时间在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上主效应显着(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小于对照组,术后1、6、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大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分别大于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分别小于术前(P <0.05)。(2)方法与时间在左、右房室瓣反流束的V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方法、时间在左、右房室瓣反流束的VC上主效应均显着(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房室瓣反流束的VC及术后1、6、12个月右房室瓣反流束的VC小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左、右房室瓣反流束的VC分别大于术前(P <0.05)。(3)方法与时间在LVEF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方法、时间在LVEF上的主效应均显着(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LVEF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LVEF分别低于术前(P <0.05)。(4)方法与时间在NT-proBNP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 <0.05);方法、时间在NT-proBNP水平上的主效应均显着(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及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NT-proBNP水平分别低于本组术前(P <0.05)。(5)观察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相比,LBBP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更小,且预后更好。
张文成[2](2020)在《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完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经胸二维(2D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右室植入导线与三尖瓣瓣膜相对解剖位置关系,评估RT-3DE用于探究导线介导三尖瓣反流(TR)机制的可行性,以及导线植入于右室心尖部与中位间隔部的不同路径是否影响导线与瓣膜相互作用,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是否与导线干扰瓣膜的机械性作用起主要作用,而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无关。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起搏器程控室行程控检测,且已在我院心脏中心初次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具有完整的术前超声影像学资料并完成术后2DE及RT-3DE的右室全容积成像或三尖瓣放大成像,观察导线与瓣膜解剖关系以及不同位置对瓣膜活动性影响分为干扰组及非干扰组;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起搏位置通过X线、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联合判断。反流程度通过半定量分级TR束最大面积与最大右心房面积之比(TR/RA area ratio,%)和三尖瓣反流紧缩口宽度(VCW)进行评估,当二者定级存在矛盾时最终以VCW为准,最终分为无或轻微反流者(0级)、轻度反流者(1级)、中度反流者(2级)、重度反流者(3级),TR加重定义为术后反流程度加重至有临床意义等级即中、重度。对离线存储图像关于导线与瓣膜关系及测量的VCW值进行读者间的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起博导线干扰组与未干扰组、术后TR加重组与未加重组基线资料、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VCW与2DE指标的相关性;筛选与术后TR加重有意义的单变量预测因素作为自变量,术后TR加重作为因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患者142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未能获得合格声窗的RT-3DE图像在进一步分析中被排除,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130例,其中右室心尖部61例(67%),中位间隔69例(53%)。导线相对瓣膜解剖关系的3DE显像成功率可达92%。2.根据RT-3DE所显示的起搏导线与三尖瓣相对解剖位置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起搏导线干扰三尖瓣组40例(31%)(A5%、S15%、P11%),起搏导线未干扰三尖瓣组90例(69%)(M44%、AS8%、AP2%、PS15%),植入右室起搏导线距离完成RT-3DE成像评价平均时间为77.92±33.08个月,其中随访时间小于12个月的患者10例。术前TR分级:0级22例(73%)、1级72例(55%)、2级36例(28%)。术后TR分级:0级1例(1%)、1级72例(55%)、2级53例(41%)、3级4例(3%)。TR变化情况:77例(59%)分级不变,46例(35%)分级至少加重1级,其中39例(30%)加重1级,7例(5%)加重2级,其中有临床意义的TR加重的患者总数为34例(26%)。观察者间不一致结果12例,隔瓣VS后隔瓣连合处8例、后瓣VS后隔瓣连合处4例,观察一致率90.8%,kappa值0.82。3.干扰组与未干扰组比较:(1)基线资料:与未干扰组相比,干扰组患者导线植入时间更长,导线位于右心室心尖部者更多,术前合并房颤者占比更大,同样抗凝剂使用者占比也更大,以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指标:两组术前超声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指标相比干扰组的RA-L、RA-T、RVEDD、RVEDT、MR、TR、PASP明显增大,其中术后反流指标VCW(0.55?0.12VS0.3?0.1,P<0.001)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组术后超声指标恶化更明显。4.加重组与未加重组比较:(1)基线资料:加重组导线植入时间更长(89.08?28.71VS67.99?36.87,P=0.001),植入心尖部者占比更大(64.7%VS40.6%,P=0.016),VP百分比更高(71.62?38.97VS50.53?44.57,P=0.011),导线干扰瓣膜者占比更大(88.2%VS10.4%,P<0.001)。(2)超声指标:两组术前指标相比较,加重组RA-T(37.86?5.58VS35.88?4.04,P=0.047)、PASP(33.51?9.59VS30.5?4.36,P=0.044)高于未加重组,而MR流速、VCW值均低于未加重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加重组术前轻度MR、TR比重大有关。两组术后指标相比较,加重组RA-L、RA-T、RVEDD、RVEDT、TR、PASP、VCW数值均高于未加重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加重组右心超声指标恶化程度大于未加重组。4.相关性分析发现TR反流评价指标VCW与RA-L、RA-T、RVEDT及其术后术前变化值、TR、PAS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LVEF则不存在相关性。5.选取影响TR加重的单变量预测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导线干扰瓣膜是导致起搏器植入术后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3.492,95%CI3.822-47.627,P<0.01)。结论:应用RT-3DE可清晰显示起搏器导线路径及其与三尖瓣相对解剖关系,发现其经胸3DE显像成功率可达92%,RT-3DE在导线介导TR机制的研究中具有可行性。干扰组中导线位于心尖部者占比为62.5%,似乎说明位于心尖部的导线更易与三尖瓣发生撞击从而导致术后TR加重的发生,其结果的准确性及原因需进一步研究。起搏器导线植入后可增加TR加重的发生率且导线干扰瓣膜是起搏器术后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能排除导致功能性TR加重的因素在此过程中的附加作用。关于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功能,TR及右心室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多前瞻性和长期随访研究。
张军,马乔娟,马斐[3](2019)在《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置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心内科行心脏起搏器置入的64例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入起博器类型不同分为单腔起搏组32例(置入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组32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置入3、6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动图检查结果、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定);随访2~5年,观察其心衰住院率。结果双腔起搏组置入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较置入前降低,且差值低于单腔起搏器组;双腔起搏组置入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值高于单腔起搏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双腔起搏组置入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值高于单腔起搏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2~5年,平均随访时间(3. 4±0. 8)年,两组心衰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腔起搏器相比,双腔起搏器能够减少对长期置入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更具优势。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4](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姜腾飞[5](2019)在《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1.调查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2.探讨以患者护理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起搏器参数和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第一阶段:在专家函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心脏起搏器随访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23名患者使用问卷星进行横断面调查,探寻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第二阶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单号病房入试验组,双号病房入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分别在患者出院当天和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搏器参数和遵医依从性进行评价。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干预方案通过电话随访、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3种途径实施,评价工具包括: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起搏器参数和患者遵医依从性调查问卷。结果1.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总均分是4.38±0.09分;91.9%的患者希望由多学科团队为其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54.7%的患者希望每月提供1次延续性护理服务。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年龄是影响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因素。2.干预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简表(SF-36)、起搏器参数和遵医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各维度得分中,试验组在躯体功能引起的角色受限(RP)、总体健康评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原因引起的角色受限(RE)、心理健康(MH)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患者起搏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试验组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2.以患者护理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遵医依从性、但是对起搏器参数没有影响。
史成龙[6](2019)在《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方式与三尖瓣返流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已行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植入术患者的X线正位胸片,确定起搏器右室电极导线的跨三尖瓣环位置和跨三尖瓣环方式,即右室电极导线的植入方式,研究右室电极导线植入方式对三尖瓣返流的影响和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右室电极导线植入方式影响三尖瓣返流的可能机制以及对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预测和指导作用。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所有行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单腔或双腔永久性起搏器(permanent pacemaker,PPM)、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器械(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并且完成复查X线正位胸片和心脏彩超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胸片和心脏超声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心脏彩超观察的三尖瓣返流变化程度,分为三尖瓣返流未加重组146例,加重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右室电极导线植入方式(根据正位胸片上右室电极导线的跨三尖瓣环位置,分为低张力组及高张力组)、临床资料及心脏彩超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三尖瓣返流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1.198例患者术前三尖瓣功能正常54例(27.2%)、轻度返流144例(72.8%),无轻度以上返流。随访期间三尖瓣返流加重52例(26.2%),未加重146例(73.8%)。2.随访期间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程度:54例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患者中进展1个等级者40例(20.1%,其中37例由无返流进展为轻度返流,3例由轻度返流进展为中度返流),进展2个等级者12例(6.1%,均由轻度返流进展为重度返流),无进展3个等级以上的患者。3.198例患者中,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组右室电极导线高张力者明显增多(44.2%vs 15.8%,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张力组电极导线的植入方式(P<0.05)、植入时间(P<0.05)、高脂血症(P<0.05)是三尖瓣返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轻度及以下三尖瓣返流不引起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结论:高张力电极导线植入方式、电极导线植入时间、高脂血症可加重术后三尖瓣返流,术前轻度以下三尖瓣返流不会加重术后三尖瓣返流。在进行CIED手术时,如需植入右心室电极导线,应尽可能减小电极导线跨越三尖瓣的张力,降低术后三尖瓣返流加重的风险,避免出现术后三尖瓣功能不全。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7](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提出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8](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认为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韦莲莲[9](2017)在《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VVI与DDD)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60例因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或长间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高龄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的类型,分为双腔起搏器(DDD)组27例和单腔起搏器(VVI)组33例。采用多普勒心脏彩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为观察手段,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年的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3个心脏内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以及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条目,通过上诉起搏器植入前后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 VVI与DDD两组相比,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心脏内径(LAEDD、LVEDD、LVESD)的变化1.1术后半年[LAEDD(40.52±7.57 VS 39.59±4.80,P>0.05),LVEDD(50.9±5.53 VS 52.30±5.68,P>0.05),LVESD(38.06±3.70 VS39.44±6.76,P>0.05)]1.2术后一年[LAEDD(42.00±6.77 VS 41.15±6.05,P>0.05),LVEDD(50.39±5.77 VS 53.74±8.66,P>0.05),LVESD(38.64±5.52 VS41.41±9.22,P>0.05)]2 VVI与DDD两组相比,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心功能(LVEF、NTpro-BNP)的变化2.1术后半年[LVEF(53.73±5.33 VS 51.81±9.38,P>0.05),NTpro-BNP(235.73±112.20 VS 228.63±107.74,P>0.05)]2.2术后一年[LVEF(53.45±6.74 VS 50.37±9.37,P>0.05),NTpro-BNP(257.82±165.28 VS 248.33±136.74,P>0.05)]3 VVI和DDD两组相比,生活质量[SF-36(总体健康)]的变化3.1术后半年[总体健康(78.33±9.63 VS 79.22±10.29,P>0.05)]3.2术后一年[总体健康(85.97±6.92 VS 86.15±7.75,P>0.05)]结论:1、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对高龄患者心脏内径的变化无明显影响。2、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高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下降、NTpro-BNP升高均不明显,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减低。3、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都能明显改善高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两者对比无明显差异。
宁田海,佟金[10](2015)在《《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说明:1本索引按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2在第1个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以后依次类推。在第1个汉字音同字不同的情况下,按笔划多少排列。3在关键词相同的情况下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4以英文为首的词,按第1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居文中关键词之前。5在第1个英文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依次类推。6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二、老年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左心功能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左心功能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心腔大小 |
2.2 瓣膜反流面积 |
2.3 LVEF |
2.4 NT-pro BNP水平 |
2.5 安全性 |
3 讨论 |
(2)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依据 |
1.3 实验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相关指标的定义 |
2.2 研究观察指标测量方法及定义 |
2.2.1 患者入院基线资料 |
2.2.2 2 D、3D心脏彩超方法及观察指标 |
2.2.3 心电图 |
2.2.4 起搏器植入情况 |
2.3 起搏器电极植入部位及与三尖瓣关系确定超声表现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特点分析 |
3.1.1 基线资料总体特征 |
3.1.2 起搏导线与三尖瓣瓣膜相对解剖位置分组情况 |
3.1.3 起搏器植入前后及干扰组和非干扰组三尖瓣反流等级变化情况 |
3.1.4 干扰组与非干扰组基线资料比较 |
3.1.5 干扰组与非干扰组术前术后超声数据比较 |
3.2 间隔部组与心尖部组术前术后超声数据对比 |
3.3 起搏器植入术后 TR 加重组与未加重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 |
3.4 起搏器植入术后 TR 加重组与未加重组术前术后超声参数对比 |
3.5 定量评价三尖瓣反流程度指标 VCW 与 2DE 参数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
3.6 术后TR加重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导线与三尖瓣反流关系 |
4.2 关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导线相关三尖瓣反流的机制 |
4.3 实时三维超声在起搏器导线介导的三尖瓣反流机制探讨 |
4.4 右室电极的主动起搏电生理及其他影响因素 |
4.5 导线相关严重三尖瓣反流治疗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缩略词表 |
(3)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
2.3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
3 讨论 |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5)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心脏起搏器 |
1.1 构成元件和类别 |
1.2 植入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 临床应用情况 |
2 延续性护理 |
2.1 定义 |
2.2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必要性 |
2.3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情况 |
3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问卷的构建方法 |
1.3 预实验 |
1.4 问卷信效度检验 |
1.5 研究工具 |
1.6 资料收集的方法 |
1.7 统计分析 |
1.8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
2.2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对延续性护理实施内容的需求情况 |
2.3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服务实施形式的需求情况 |
2.4 不同人口学资料影响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比较 |
3 讨论 |
3.1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
3.2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实施内容的需求情况 |
3.3 组建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 |
3.4 影响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因素分析 |
4 局限性和展望 |
第二部分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 |
1.4 预实验 |
1.5 实施延续性护理 |
1.6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1.8 质量控制 |
1.9 伦理学问题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起搏器参数比较 |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遵医依从性比较 |
2.5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
2.6 干预后两组患者起搏器参数比较 |
2.7 干预后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比较 |
3 讨论 |
3.1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基本情况 |
3.2 以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3.3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 |
3.4 延续性护理对心脏起搏器电子性能的影响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方式与三尖瓣返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研究局限性 |
七、研究的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
2.1.1 房颤的患病率 |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
2.2 房颤的危害 |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
2.2.2 心衰 |
2.2.3 心肌梗死 |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
2.2.5 肾功能损伤 |
3 房颤的分类 |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
4.1.1 触发机制 |
4.1.2 维持机制 |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4.2.1 心房重构 |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
4.2.3 遗传学基础 |
4.2.4 其他 |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5.1.1 症状 |
5.1.2 体征 |
5.2 实验室检查 |
5.3 影像学检查 |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
5.3.2 TEE |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
5.3.4 X线胸片 |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
5.4.1 心电图 |
5.4.2 动态心电图 |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
5.4.5 新型检测手段 |
5.4.6 其他检查 |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
6.1 高血压 |
6.2 糖尿病 |
6.3 肥胖 |
6.4 睡眠呼吸暂停 |
6.5 酒精 |
6.6 运动 |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7.2 抗栓药物选择 |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
7.2.2 华法林 |
7.2.3 NOAC |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
8 心室率控制 |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
9 节律控制 |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
9.1.3 电复律 |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
9.3 导管消融 |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9.3.2 能源 |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
9.3.3. 1 CPVI |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
9.3.4 并发症及处理 |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
9.3.4. 2 栓塞并发症 |
9.3.4. 3 肺静脉狭窄 |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
9.3.4. 5 膈神经损伤 |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
9.3.4. 8 血管并发症 |
9.3.5 围术期管理 |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
1 0.1.1 迷宫手术 |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
1 1.1 运动员 |
1 1.2 老年人 |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
1 1.4 预激综合征 |
1 1.5 心衰 |
1 1.6 年轻人 |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
(9)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临床观察指标 |
3. 起搏器植入 |
4. 随访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
阿霉素 |
阿司匹林 |
阿托伐他汀 |
Angio Light系统 |
Apelin-APJ系统 |
B |
白蛋白 |
白藜三醇 |
白细胞介素8 |
半乳糖凝集素3 |
比伐芦定 |
吡哆胺 |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
标志和徽章 |
并发症 |
病理学,临床 |
病例报告 |
病例对照研究 |
C |
C反应蛋白质 |
侧支循环 |
超声检查,介入性 |
超声心动描记术 |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 |
超声心动描记术,压力 |
晨峰血压 |
成纤维细胞 |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
抽吸 |
除颤器,植入型 |
触发,活动 |
磁共振成像 |
雌激素 |
刺激 |
促红细胞生成素 |
促甲状腺素 |
催乳素 |
存活率 |
D |
大动脉炎 |
代谢综合征 |
丹参酮 |
胆红素 |
蛋白激酶类 |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
导管插入术 |
导管消融术 |
导管心室隔离成形术 |
登革热 |
低钠血症 |
低温 |
抵抗素 |
碘 |
电刺激 |
电极,植入 |
电生理学 |
动脉导管未闭 |
动脉僵硬度 |
动脉炎 |
动脉粥样硬化 |
动作电位 |
对比剂肾病 |
对比研究 |
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 |
多柔比星 |
多态性,单核苷酸 |
多中心研究 |
E |
二级预防 |
二甲双胍 |
二尖瓣狭窄 |
F |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
方法 |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 |
放射性核素显像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
肺栓塞 |
肺炎 |
缝隙连接蛋白类 |
氟伐他汀 |
妇女 |
腹膜透析 |
G |
钙化 |
肝素 |
感染 |
干扰素诱导剂 |
干细胞 |
高甘油三酯血症 |
高血压 |
高血压,肺性 |
高血压,妊娠性 |
高血压,足细胞 |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
Gensini积分 |
骨桥蛋白 |
GRACE评分 |
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斑块 |
冠状动脉闭塞 |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
冠状血管 |
冠状血管痉挛 |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灌注成像 |
光密度测定法 |
过敏反应 |
H |
核纤层蛋白A型 |
Hep G2细胞 |
红细胞 |
红细胞生成素 |
呼吸障碍 |
华法林 |
环匹阿尼酸 |
患病率 |
磺达肝癸钠 |
J |
肌,平滑,血管 |
肌钙蛋白 |
肌联蛋白 |
肌细胞,心脏 |
基因 |
基因表达调控 |
基质金属蛋白酶3 |
激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急诊 |
疾病特征 |
脊髓损伤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 |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类 |
间隔封堵器 |
减阻剂 |
健康行为 |
降钙素 |
降血脂药 |
交感神经 |
交感神经切除术,化学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
颈动脉损伤 |
颈动脉狭窄 |
静脉血栓形成 |
局部血流 |
巨噬细胞 |
K |
抗凝药 |
抗心律失常肽10 |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
可降解 |
L |
老年人 |
雷米普利 |
雷帕霉素 |
类风湿性 |
冷 |
离子通道 |
利伐沙班 |
利拉鲁肽 |
利钠肽,脑 |
利钠肽,重组 |
利肽素 |
连接蛋白43 |
连接蛋白类 |
流行病学 |
硫化氢 |
螺杆菌,幽门 |
氯吡格雷 |
氯化钙 |
M |
门控血池显像 |
免疫学 |
N |
那屈肝素 |
脑啡肽酶 |
脑血管意外 |
内皮,血管 |
内皮缩血管肽1 |
内皮细胞 |
内向整流钾通道 |
NF-k B |
尼古丁 |
尼加拉瀑布样T波 |
年度报告 |
年龄因素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
脓毒症 |
P |
培哚普利 |
评论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
葡萄糖代谢障碍 |
葡萄糖耐量试验 |
普罗帕酮 |
Q |
气候 |
气囊扩张术 |
憩室 |
前列地尔 |
前列腺素E2 |
前瞻性研究 |
青少年 |
QT延长综合征 |
曲美他嗪 |
缺血 |
缺氧 |
缺氧诱导因子1 |
R |
桡动脉 |
人参皂甙类 |
RNA干扰 |
S |
3D打印 |
肾动脉狭窄 |
肾疾病 |
肾素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肾小球滤过率 |
肾脏 |
肾脏功能衰竭,慢性 |
生活质量 |
生物多样性 |
生长分化因子15 |
室间隔缺损 |
嗜铬细胞瘤 |
受体,血管紧张素 |
输血,预后 |
栓塞和血栓形成 |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顺应性 |
死亡率 |
随访研究 |
T |
糖尿病 |
糖尿病,2型 |
糖尿病血管病变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体外循环 |
体重 |
替米沙坦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
T淋巴细胞 |
同型半胱氨酸 |
Turner综合征 |
T细胞 |
W |
外科手术,微创性 |
危险管理 |
危险性评估 |
危险因素 |
微RNAs |
微循环 |
围手术期并发症 |
维生素E |
维生素K |
尾加压素 |
胃肠出血 |
5-羟葵酸 |
X |
西洛他唑 |
吸烟戒断 |
细胞保护 |
细胞凋亡 |
细胞结构 |
细胞生理过程 |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
细胞增殖 |
纤维蛋白原 |
氙气 |
腺苷三磷酸 |
腺嘌呤核苷酸类 |
相关血管 |
缬沙坦 |
心导管插入术 |
心电描记术 |
心动过速,室上性 |
心动过速,室性 |
心动过速,折返性 |
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持续性 |
心房重构 |
心肺复苏术 |
心肌 |
心肌病 |
心肌病,肥大性,家族性 |
心肌病,肥厚性 |
心肌病,酒精性 |
心肌病,扩张型 |
心肌病,限制性 |
心肌肥厚 |
心肌梗死 |
心肌疾病 |
心肌缺血 |
心肌细胞 |
心肌纤维化 |
心肌消融术 |
心肌血管重建术 |
心肌炎 |
心肌营养素1 |
心肌再灌注损伤 |
心理学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室性 |
心率变异性 |
心内膜炎 |
心肾综合征 |
心室电风暴 |
心室功能障碍,左 |
心室功能障碍、右 |
心室室壁瘤 |
心室重构 |
心血管畸形 |
心血管疾病 |
心血管事件 |
心血管造影术 |
休克,心原性 |
心脏瓣膜成形术 |
心脏瓣膜疾病 |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
心脏传导阻滞 |
心脏功能试验 |
心脏破裂,梗死后 |
心脏起搏器,人工 |
心脏缺损,先天性 |
心脏室壁瘤 |
心脏外科手术 |
心脏移植 |
心脏再同步化 |
信号传导 |
性别特性 |
性别因素 |
胸腺肽α1 |
血沉 |
血管 |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血管活性肽 |
血管疾病 |
血管内膜 |
血管舒张 |
血管再狭窄 |
血流储备分数,心肌 |
血流动力学 |
血栓 |
血栓栓塞 |
血栓形成 |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血小板增多 |
血压 |
血压变异性 |
血脂异常 |
Y |
压力 |
烟草 |
盐酸小檗碱 |
氧化性应激 |
药物毒性 |
药物疗法 |
药物洗脱球囊 |
夜间 |
伊伐布雷定 |
胰岛素抗药性 |
遗传变异 |
遗传学 |
乙酰半胱氨酸 |
婴儿 |
婴儿,新生 |
应激 |
有机磷化合物 |
右美托咪定 |
右心室 |
预测 |
预后 |
预激综合征 |
鸢尾素 |
晕厥,血管迷走性 |
炎症 |
Z |
载脂蛋白类 |
再灌注损伤 |
再同步化治疗 |
藏红花苦素 |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
扎考比利 |
诊断 |
诊断,鉴别 |
震波治疗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正压呼吸 |
支架 |
支架内再狭窄 |
脂蛋白类,HDL |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 |
脂联素 |
治疗结果 |
肿瘤坏死因子类 |
昼夜节律 |
主动脉 |
主动脉,胸 |
主动脉瓣狭窄 |
主动脉弓 |
主动脉瘤 |
主动脉瘤,胸 |
主动脉内气囊泵 |
主动脉狭窄,瓣膜上 |
转化生长因子α |
转化生长因子β1 |
装置取出 |
子痫 |
自主神经系统 |
综述 |
总结性报告 |
组蛋白酰基转移酶 |
左卡尼汀 |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
左西孟旦 |
左心耳封堵术 |
左心室重构 |
四、老年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左心功能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心室低位间隔部起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 黄於娟,孙立平,蒋芳勇,朱川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03)
- [2]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D]. 张文成. 兰州大学, 2020(01)
- [3]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 张军,马乔娟,马斐. 安徽医学, 2019(10)
- [4]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5]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D]. 姜腾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方式与三尖瓣返流相关性研究[D]. 史成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7]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8]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9]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D]. 韦莲莲. 皖南医学院, 2017(01)
- [10]《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J]. 宁田海,佟金. 中国循环杂志,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