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原上的文物宝库──内蒙古博物馆(论文文献综述)
吴极[1](2021)在《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文中研究指明这项研究将侧重于影响蒙古民族艺术和文化的马匹特征,蒙古马与蒙古民族有着深厚的联系,没有什么动物比马对蒙古的游牧文明和游牧文化的历史进程影响大。蒙古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是从远古走向文明时代的马背民族。游牧民族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漫长而坎坷,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马是蒙古游牧民族驯养的家蓄之一,在成为人类交通工具之后,马极大的提高了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崇敬马匹并将其变成图腾崇拜。蒙古民族的敬马传统自远古时代就影响了游牧民族的信仰、宗教、文化、日常生活、习俗、自然、气候、地理、岩石画、墓葬、纪念碑和文物等,最终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得以继承,例如传统民间艺术、神话故事、民间游戏等。因此,它们是蒙古人长期以来崇拜马匹并作为图腾崇拜的证据。这些丰富的材料已在考古学,人种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学等许多学科中得到了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方向中,从视觉艺术理论和原理方面进行分析的研究非常少见。我们探索该方向并尝试填补该领域空白。对属于青铜时代的历史典籍中马的描述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马的描述方法、起源和传统特征。我们试图根据马鞍、马嚼子、马镫和马烙印等文物来比较不同风格的马匹装饰,并分析它们的构成、形状和象征意义。此外,从人种学的角度考虑马文化的本质,并试图分析一种抽象模型,该模型以蒙古语发音来表现马的颜色、马的身形,从而突出了蒙古民族的马文化。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试图分析青铜时代的马轮廓,马饰品或马具。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在岩石上描绘的马和骑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使用造型艺术原理(例如运动,设置和比例)来阐述马的定义。第三部分旨在分析马的形象在民间工艺中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了马在游牧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神话、习俗和游戏的文化层面的意义。第五部分将马的定义与其他历史和文化遗产进行比较,例如将马的形象传播给子孙后代。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研究的范围,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是基于先前对地理区域进行的分类,则其组成、含义、内容、象征意义、抽象思维和信念应该会更具科学意义。
杜娟[2](2021)在《《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1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的智慧,其保护和传承对当今社会极为重要。本翻译实践报告是根据《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的英译而成。这本书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况,并对其价值、利用与保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译者在翻译了原文本后,归类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困难,提出对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形成了此次报告。针对词汇方面,译者以音译、加注释以及对直译的翻译方法来应对文本中的文化术语和文化意象;在句法层面,译者提出重组和重构来处理长句和句群;在语篇层面,译者试图通过使用代词和连词来实现篇章上的衔接和连贯。在翻译了原文本后,译者运用了一系列翻译方法来解决翻译难点,从而撰写出了此报告。此外,译者希望这篇报告能为对蒙古族历史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目标读者提供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张心凯[3](2021)在《内蒙古岩画在数字绘画中的表现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了内蒙古岩画在数字绘画中的实验性表现。内蒙古岩画属于中国北方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地区多个时代的自然物种变化、民俗风情交融、经济结构变化等多方面的缩影,其中内蒙古阴山岩画已被录入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数字绘画作为当今新型的绘画形式,有着便捷性、效果多样性、易修改性等特点,有着广泛的传播性和独特的艺术性,数字绘画作品被运用于多种现代领域,如电影、游戏、漫画、文创产品等等。在数字绘画作品广泛运用的今天,数字绘画可以对内蒙古岩画这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解读方式进行拓展。课题围绕以下展开论述:一是对内蒙古岩画成因、内容、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二是总结了目前内蒙古岩画的现状,分析了数字绘画在内蒙古岩画创作方式、呈现方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优势。三是论述了数字绘画实现内蒙古岩画内容的再现与数字化拓展的形式与展现。四是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对内蒙古岩画的传承发展与保护意义。
刘贵玺[4](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苏日娜[5](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李浥尘[6](2020)在《基于自然环境视角下的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博物馆作为科学知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大众选择文化消费的主要途径。自然博物馆通过自身的文化资源开发设计文创产品,不仅起到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作用,也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但目前国内部分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采用贝林自然世界博物馆商店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由贝林自然世界统一经营并提供文创产品,导致各个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面貌趋同、辨识率较低、缺乏各自然博物馆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实用性较低。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当地自然环境特色思考文创产品开发所致。基于此,本文提出从自然环境的视角思考内蒙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是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由生物生活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构成,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自然环境视角出发,认识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和生物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从中获得设计内容和设计灵感,设计开发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这是一条正确途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自然环境视角,思考提炼反映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内容和设计形式,最终形成具有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系列化的文创产品。使文创产品具有内蒙古自然环境的特色。本文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用环境学的研究视角,思考设计学的文创产品设计。本文确立“重返自然”的设计概念,力图从内蒙古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两个方面寻找设计开发内容,使用创意挖掘、形象转换、功能拓展等设计手法,从知识性、创意性、生活化三方面进行设计转化,面向青少年和低幼儿童,设计开发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达到传播内蒙古自然环境知识的目的。
陈月如[7](2020)在《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传统马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煦炎[8](2020)在《乌拉特刺绣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族在其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的手工技艺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韵味。蒙古族乌拉特部落的能工巧匠善于将生活中的素材与精神信仰表现于刺绣纹样中。乌拉特刺绣以细腻的针法、独特的造型、典雅的色彩与佛教传统纹样,在蒙绣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从蒙古族刺绣入手进行调查分析,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各部落刺绣类型进行区域划分,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地域因素对蒙古族刺绣风格的影响,根据所得结论分析乌拉特刺绣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运用田野考察法对蒙古族乌拉特部落刺绣纹样的题材内容、刺绣工艺与刺绣图案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进行调查与研究。随着民族文化热度的高涨,传统文化与手工制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乌拉特刺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蒙古族刺绣同质化问题严重、刺绣产品品类单一、成本价格过高竞争无优势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限制了乌拉特刺绣传播广度。现阶段,国内从视觉设计领域研究刺绣艺术的成果并不多,对刺绣艺术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服饰设计领域内,较为封闭的研究范围使刺绣艺术始终难以突破服饰设计的局限。本文试图走出刺绣的固有领域,将乌拉特刺绣与文创产品结合,不仅能对区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以创新形象回归于生活。通过调查国内优秀文化创意产品及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案例并进行市场分析,总结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优劣势,为乌拉特蒙古族刺绣图案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本文以乌拉特蒙古族刺绣传统图案为设计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以文创产品为载体,积极开发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蒙古族乌拉特部传统刺绣图案文创设计的研究,意在为乌拉特蒙古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注入新的生命力。
赵梦瑶[9](2020)在《基于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业的火爆,富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游客的追捧,成为旅游购物新的消费方向,产品销售额逐年上升。目前内蒙古地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主要来源于内蒙古博物院,阿拉善博物馆、鄂尔多斯博物馆也略有涉及,但品类不多,精品很少。在旅游业如此繁荣的背景下,更进一步地探寻其民族文化,研发新的文化创意产品,丰富该地区的市场产品多样性已成为助力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优秀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优秀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分析,总结其产品特征,为打造蒙古族爆款文化创意产品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内蒙古地区现有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进行调查,结合用户调研,确定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趋势及设计方向。进而对内蒙古文化进行梳理,提取蒙古包、红山玉龙、搏克、成吉思汗陵、蒙古冠帽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重点文化元素,以实用性生活用品为载体,结合蒙古族元素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最终形成蒙古包计时器、玉龙餐具、搏克手调味瓶、成陵茶具、红酒瓶塞五个厨房相关产品设计方案。让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要求。希望本文能够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提供一些可参照方法,进而推动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进该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侯一凡[10](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二、草原上的文物宝库──内蒙古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原上的文物宝库──内蒙古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1)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给论 |
引言 |
第一章 蒙古青铜时代 |
第一节 蒙古青铜时代概况 |
一、青铜时代早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
二、青铜时代中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
三、青铜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700-400 年) |
四、欧亚大陆马驯化的起源 |
五、马在蒙古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马的形象特征(相关论文) |
一、蒙古古代马种 |
二、蒙古野马 |
三、马类形象的艺术特征 |
第三节 马的骑乘与游牧文明的起源 |
一、马在游牧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
二、马车 |
第四节 古代游牧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
一、抽象思维传统与马的形象 |
二、游牧信仰想象、传统抽象思维与马的形象 |
第五节 游牧马装饰的艺术特征 |
一、游牧马文化中的装饰艺术 |
二、马纹的艺术本体 |
第六节 墓葬中的随葬马具 |
一、游牧马鞍 |
二、马辔头 |
三、马镫 |
第二章 蒙古马图像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蒙古岩画 |
一、岩画中的画马 |
二、研究岩画中骑马人形象的重要意义 |
三、岩画与骑马人形象的界定 |
第二节 石头上的马印 |
一、Rashaan had打马印 |
二、蒙古马文化打马印 |
第三节 鹿石上的马形象 |
一、鹿石上的马艺术特征 |
二、鹿石(KHIRIGSUUR) |
第四节 游牧马形象的图腾 |
一、游牧民族的原始崇拜 |
(一)萨满马 |
二、蒙古民族的马崇拜 |
(二)蒙古族敖包祭马文化 |
第五节 马在蒙古文化的考古记录 |
一、马纹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马纹的形象分类及演变历程 |
二、马纹青铜器的出土现状 |
第三章 蒙古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
第一节 蒙古装饰与应用艺术 |
一、马形象吉祥物 |
二、传统民间美术 |
第二节 游牧文化特征 |
一、蒙古游牧世界观 |
二、蒙古马及其文化 |
第三节 生活中的马形象 |
一、马匹对于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
二、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特征 |
第四节 游牧马与游牧人的依存关系 |
一、游牧马与蒙古人的依存关系 |
二、蒙古马-民族精神的寄托与象征 |
第五节 蒙古的马造型艺术 |
一、马纹饰工艺 |
二、马饰 |
第四章 马的演化与马文化的发展 |
第一节 匈奴时期马具概况 |
一、匈奴青铜器中动物纹源流分析 |
二、匈奴艺术 |
三、Noin-Ula墓研究 |
第二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文化 |
一、北方与西伯利亚的交流 |
二、西伯利亚北部生活与文化中的马 |
第三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 |
一、Pazyryk马文化 |
二、Pazyryk马纹身 |
第四节 蒙古南方地区马图像艺术 |
一、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
二、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中的马形象 |
第五节 蒙古东部地区马图像艺术 |
一、马纹的风格分析 |
二、马装饰的文化功能 |
第五章 马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游牧文化艺术元素的载体形式 |
一、工艺美术形象载体 |
二、金属工艺 |
第二节 马造型观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
一、马形象及其音乐文化 |
二、手工艺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第三节 马形象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相关论文) |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二、游牧民族首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
第四节 近现代艺术对青铜马造型艺术的借鉴 |
一、近代传统首饰的转变 |
二、传承游牧文化的首饰设计实践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1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
2.2 The Procedure of the Translation |
2.3 The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
Three Chapter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
3.1.1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Terms |
3.1.2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
3.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3.2.2 The Translation of Sentence Groups |
3.3 Difficulties at Discourse Level |
3.3.1 Cohesion |
3.3.2 Coherence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
4.1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iteration |
4.1.2 Annotation within Text |
4.1.3 Literal Translation |
4.2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Reorganizing |
4.2.2 Restructuring |
4.3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
4.3.1 Relative Pronouns |
4.3.2 Indefinite Pronouns |
4.3.3 Temporal Conjunctions |
4.3.4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Gains and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
5.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I: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II:THE TARGET TEXT |
(3)内蒙古岩画在数字绘画中的表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基本内容 |
1.4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
第2章 内蒙古岩画概述 |
2.1 内蒙古岩画的成因 |
2.2 内蒙古岩画的内容 |
2.2.1 内蒙古先民的物质生活状况 |
2.2.2 内蒙古先民的精神世界体现 |
2.3 内蒙古岩画的艺术特点 |
2.3.1 内蒙古岩画的抽象造型 |
2.3.2 内蒙古岩画的叙事构图 |
2.4 内蒙古岩画的价值 |
2.4.1 历史价值 |
2.4.2 艺术价值 |
第3章 数字绘画对内蒙古岩画的文化创新 |
3.1 内蒙古岩画的现状 |
3.1.1 内蒙古岩画的保护现状 |
3.1.2 内蒙古岩画展示现状 |
3.1.3 内蒙古岩画文化的传播现状 |
3.2 数字绘画对内蒙古岩画数字化的优势 |
3.2.1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创作方式的多样性 |
3.2.2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呈现的全面性 |
3.2.3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传播的高效性 |
第4章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创作方式 |
4.1 内蒙古岩画内容的数字化再现 |
4.1.1 动物行为的数字化再现 |
4.1.2 人类生活的数字化再现 |
4.1.3 精神世界的超现实表现 |
4.2 内蒙古岩画的数字化拓展 |
4.2.1 内蒙古岩画动画 |
4.2.2 内蒙古岩画游戏 |
4.2.3 内蒙古岩画文创产品 |
4.3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的展示 |
4.3.1 内蒙古岩画声画结合的展现 |
4.3.2 内蒙古岩画交互式的展现 |
4.3.3 内蒙古岩画环境沉浸式体验 |
4.4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创作的意义 |
4.4.1 数字化创作对内蒙古岩画保护的推动作用 |
4.4.2 数字化创作对内蒙古岩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5章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在创作中的表现 |
5.1 《岩石诵歌》设计阐述 |
5.1.1 《岩石诵歌》前期考察 |
5.1.2 《岩石诵歌》创作思路 |
5.2 《岩石诵歌》创作过程 |
5.2.1 内蒙古岩画形象数字化拆分再设计 |
5.2.2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动态设计 |
5.2.3 内蒙古岩画数字化动态组合 |
5.3 《岩石诵歌》展示方式与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5)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结论 |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自然环境视角下的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七、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用自然环境视角思考文创产品设计 |
一、自然环境视角 |
二、从内蒙古森林环境中提炼设计内容 |
(一)森林自然资源 |
(二)森林生态系统 |
三、从内蒙古草原环境中提炼设计内容 |
(一)草原自然资源 |
(二)草原生态系统 |
四、从内蒙古水域环境中提炼设计内容 |
(一)水域自然资源 |
(二)水域自然系统 |
五、从内蒙古荒漠环境中提炼设计内容 |
(一)荒漠自然资源 |
(二)荒漠生态系统 |
小结 |
第二章 用自然环境视角思考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
一、观众的需求 |
二、用自然环境视角思考观众的需求 |
三、文创产品设计的策略 |
小结 |
第三章 用自然环境视角思考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方法 |
一、知识性 |
(一)自然资源的个性 |
(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
(三)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
二、创意性 |
(一)把自然资源转化有趣的创意 |
(二)把自然资源转化为有意义的创意 |
(三)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视觉形象鲜明的创意 |
三、生活化 |
(一)让自然资源成为生活必需品 |
(二)让自然资源成为文化承载品 |
(三)让自然资源成为时尚产品 |
小结 |
第四章 用自然环境视角创作系列文创产品 |
一、设计概念确定与形象提炼 |
(一)设计概念确定 |
(二)形象提炼 |
二、自然环境系列设计方案 |
(一)大森林系列文创产品设计 |
(二)大草原系列文创产品设计 |
(三)大水域系列文创产品设计 |
(四)大荒漠系列文创产品设计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乌拉特刺绣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蒙古族乌拉特刺绣的研究 |
(二) 关于设计调研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乌拉特刺绣历史渊源 |
一、蒙古族刺绣概述 |
(一) 蒙古族刺绣的兴起 |
(二) 蒙古族刺绣类型区域划分 |
二、乌拉特刺绣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 地理环境对乌拉特刺绣的影响 |
(二) 人文环境对乌拉特刺绣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乌拉特刺绣的艺术特征 |
一、题材特征 |
二、技艺特征 |
三、乌拉特刺绣图案的特征 |
(一) 乌拉特刺绣图案的艺术风格 |
1.图形特征 |
2.色彩构成 |
3.画面构图 |
(二) 乌拉特刺绣的审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设计 |
一、文创产品概述 |
二、文创产品的特征 |
(一) 文创产品的文化性 |
(二) 文创产品的民族性 |
(三) 文创产品的实用性 |
(四) 文创产品的科技性 |
三、乌拉特刺绣传承及发展现状 |
(一) 乌拉特刺绣传承现状 |
1.乌拉特刺绣传承文化元素 |
2.乌拉特刺绣传承情感元素 |
(二) 乌拉特刺绣发展现状 |
四、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开发意义 |
(一) 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开发是区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二) 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开发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分析与研究 |
一、文创产品开发案例分析 |
(一)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
(二) 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
二、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优劣势分析 |
(一) 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优势 |
1.民族地域性特征 |
2.推动文化传播 |
3.带动边塞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增加就业 |
(二) 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劣势 |
1.非遗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减少发展可能 |
2.创新人才短缺,缺少设计意识 |
3.设计定位不准,缺乏实用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一、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设计原则 |
(一) 保护性原则 |
(二) 创新性原则 |
(三) 价值性原则 |
二、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
(一) 核心元素提取与转化 |
(二) 图案分解与重构 |
(三) 色彩提取与创新设计 |
三、设计方案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9)基于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范围 |
1.2.2课题研究目的 |
1.2.3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蒙古族文化研究现状 |
1.3.2 文化创意产品研究现状 |
1.3.3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4.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调研与分析 |
2.1 文化创意产品分析 |
2.1.1 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 |
2.1.2 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 |
2.1.3 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
2.1.4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价值 |
2.2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 |
2.2.1 内蒙古博物院 |
2.2.2 内蒙古地方博物馆 |
2.2.3 内蒙古地区旅游景点 |
2.3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问卷调研与分析 |
2.3.1 消费人群社会属性 |
2.3.2 消费水平分析 |
2.3.3 购买因素分析 |
2.3.4 消费者评价分析 |
2.3.5 蒙古族现有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元素分析 |
3.1 蒙古族文化概述 |
3.2 蒙古族文化元素分析 |
3.2.1 蒙古包 |
3.2.2 红山玉龙 |
3.2.3 搏克 |
3.2.4 成吉思汗陵 |
3.2.5 蒙古族服饰 |
3.3 蒙古族文化艺术特征分析 |
3.3.1 蒙古族装饰纹样分析 |
3.3.2 蒙古族装饰色彩分析 |
第四章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分析 |
4.1 设计定位 |
4.1.1 消费人群定位 |
4.1.2 产品类型定位 |
4.2 设计原则 |
4.2.1 地域性原则 |
4.2.2 实用性原则 |
4.2.3 创新性原则 |
4.3 蒙古族文化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4.3.1 民族图案的应用 |
4.3.2 民族造型的应用 |
4.3.3 民族风情的应用 |
第五章 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 |
5.1 设计方案一:蒙古包计时器 |
5.1.1 设计构思 |
5.1.2 方案草图 |
5.1.3 设计效果图 |
5.1.4 设计说明 |
5.2 设计方案二: 玉龙餐具 |
5.2.1 设计构思 |
5.2.2 方案草图 |
5.2.3 设计效果图 |
5.2.4 设计说明 |
5.3 设计方案三: 搏克手调味瓶 |
5.3.1 设计构思 |
5.3.2 方案草图 |
5.3.3 设计效果图 |
5.3.4 设计说明 |
5.4 设计方案四: 成陵茶具 |
5.4.1 设计构思 |
5.4.2 方案草图 |
5.4.3 设计效果图 |
5.4.4 设计说明 |
5.5 设计方案五: 红酒瓶塞 |
5.5.1 设计构思 |
5.5.2 方案草图 |
5.5.3 设计效果图 |
5. 5. 4设计说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蒙古族文化创意产品的调査问卷 |
致谢 |
学术论文集及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草原上的文物宝库──内蒙古博物馆(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D]. 吴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1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杜娟.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内蒙古岩画在数字绘画中的表现性研究[D]. 张心凯.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4]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基于自然环境视角下的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李浥尘.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传统马鞍设计研究[D]. 陈月如. 东南大学, 2020
- [8]乌拉特刺绣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煦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 赵梦瑶.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