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净水剂在滇池蓝藻清除部分应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睿昕[1](2020)在《大型溞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关注的生态问题。对于水体治理有多种措施,生物修复是其中一种对环境友好、利用天然材料进行净化处理的修复方式。本研究通过构建溞-藻组合,观察大型溞与四尾栅藻在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净水效果。构建溞-草组合、溞-藻-草组合,分析不同的水生动植物组合对天然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研究结果如下:(1)溞-藻组合对水中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显着,去除率分别为63.97%、22.38%、56.18%、47.24%。生物需氧量(BOD)浓度比初始值减少12.13%,p H在7.00~7.70范围内。四尾栅藻初始藻密度为5.10×106个/ml,试验结束时该组合的藻密度增长6.27%。大型溞摄食藻类减缓四尾栅藻的生长速度,溞-藻组合取得较好的净水抑藻效果。(2)溞-草组合能显着降低水中营养盐含量。该组合对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36.96%、81.76%、31.49%。试验结束时,溞-草组合使溶解氧(DO)含量增加22.83%。植物长势良好,溞-草组合及狐尾藻组的植物最长根长分别增加294.67%、281.03%,平均鲜重分别增加31.09%、23.34%。溞-草组合的植物生长情况优于狐尾藻组,大型溞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效果。(3)溞-藻-草组合的综合净水效果显着。将溞-藻+翠芦莉-狐尾藻组合、溞-藻+翠芦莉-兔耳萍-狐尾藻组合、翠芦莉-兔耳萍-狐尾藻组合设置为处理1、2、3。三个处理组的TN去除率分别为69.59%、72.43%、68.47%,NH4+-N去除率分别为94.55%、95.82%、93.67%,TP去除率分别为19.85%、38.22%、37.49%。综合净水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处理2>处理3>处理1。该试验表明,由“大型溞-四尾栅藻+翠芦莉-兔耳萍-狐尾藻”组建的水生动植物组合去除TN、NH4+-N、TP的效果最佳,能显着增加DO含量,减少BOD浓度,使p H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三种植物长势良好,翠芦莉平均株高的最大增长率为23.86%,兔耳萍、狐尾藻平均鲜重的最大增长率分别为103.02%、49.35%,狐尾藻最长根长的最大增长率为563.55%。溞-藻-草组合在试验中体现出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显着效果。
王诗诚[2](2020)在《铁、硅元素对城市河道优势藻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河道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航运、休闲旅游和美化城市等基本功能,还承载着调节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然而,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给城市水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其不断退化,自净能力下降。当流经城市的河段呈现水体富营养化时,藻类滋生,城市河道水质恶化,生态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卫生和居民身心健康。针对水体的藻华滋生,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主要是由氮和磷这两种营养元素导致的,当这两种元素过量时,水体迅速发生富营养化,而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硅元素也与藻类生理生化也有着密切关系,逐渐成为藻华防治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日本应用一种缓释铁、硅元素的新型固体材料在部分海域、河流进行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可改善水质,有效抑制藻华滋生,然而对于调控铁、硅营养元素抑制河道藻华的机理还不甚全面,且不同水体的优势藻类不尽相同,其作用效果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本研究基于苏州市某区受纳污水厂尾水的城市河道,对沿线水质和优势藻种进行监测分析表明发生藻类滋生的水体以蓝藻为优势藻,鱼腥藻为优势种。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该河道优势藻种鱼腥藻细胞对铁、硅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铁元素对鱼腥藻的抑制浓度为高浓度100 mg/L和低浓度0.01 mg/L,均对鱼腥藻细胞内容物和叶绿素a生成产生抑制作用,而高浓度铁(100 mg/L)还对鱼腥藻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2)浓度为100 mg/L、10mg/L和1mg/L的硅元素均抑制了鱼腥藻细胞增殖和细胞内容物生成,但对细胞体积和叶绿素a含量不产生影响;(3)对于以鱼腥藻为优势种的城市河道水体,需降低水体铁浓度至0.01mg/L或人为释放高浓度铁元素,调控河道的铁元素含量,避免由于适宜的铁元素含量对鱼腥藻滋生产生促进作用;硅元素在调控优势藻类的同时,也可对鱼腥藻产生抑制,因此在理论上,采用释放铁、硅元素材料技术来抑制河道鱼腥藻滋生是可行的。
张冬慧[3](2019)在《一株太湖流域土着溶藻菌的分离鉴定、溶藻特性及溶藻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寻找行之有效的控藻措施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基于菌藻互作的生态修复技术因其低成本,生态相容性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溶藻菌(algicidal bacteria)是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或杀死藻类、溶解藻细胞的一类细菌的统称。溶藻菌在水生态系统中能有效调节生物种群结构,在维持微藻的生物量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土着溶藻菌对当地环境及营养条件适应力强,无菌种退化之虞,与外源溶藻菌相比不存在生物入侵的问题,因此从藻华爆发水域筛选土着溶藻菌成为溶藻菌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此,以太湖流域水华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为供试藻,从太湖流域宛山荡分离具有高效溶藻效果的土着溶藻菌,并对该菌开展了溶藻特性研究、溶藻机理研究,最后通过响应曲面法对该株具有应用潜力的溶藻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以下结论:1、从太湖流域宛山荡微囊藻水华爆发地分离出一株具有高效、稳定溶藻效果的革兰氏阳性菌,编号为WS8,其菌落为淡黄色,圆形,边缘规则,表面光滑且湿润。菌株WS8的V-P试验及明胶液化试验均为阴性,过氧化氢及甲基红试验为阳性,能够还原硝酸盐。菌株WS8经16SrDNA分子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GenBank登录号为KC441776)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2、溶藻菌WS8对铜绿微囊藻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在溶藻菌WS8的各个生长时期中,以稳定期菌液溶藻效果最强,4天溶藻率高达91.7%;菌液溶藻效果随投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但投加量5%与投加量10%的处理组溶藻效果无显着性差异,4天溶藻率分别为91.3%及93.3%;菌液对高浓度水华藻的抑制作用较迟滞,对低浓度水华藻的抑制作用迅速,但4天溶藻率并无显着性差异,分别为91.5%和96.4%;溶藻菌WS8对温度及pH适应能力较强,在温度为30℃,pH为8时溶藻率最高,分别为98.1%和90.8%,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3、溶藻菌WS8通过分泌具有溶藻特性的胞外活性物质间接溶藻。该活性物质使藻细胞周期被阻滞到DNA复制前期,从而导致藻细胞不能正常进行DNA复制及分裂;该活性物质对藻细胞产生氧化损伤,破坏藻细胞抗氧化酶系统;该活性物质还能降低藻细胞光合电子传递效率,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藻细胞生物量。4、为将该株溶藻菌制备成高效生物除藻剂,需提高溶藻菌WS8的菌浓度。故在实验室的条件下,通过摇瓶实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溶藻菌WS8的培养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溶藻菌WS8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参数为:麸皮24.00 g/L、豆粕10.10g/L、NaCl 1.00 g/L、KH2P04 0.20 g/L、MgS04 0.20 g/L、MnS04 0.03 g/L、pH7.00、温度28.96℃、摇床转速150.00 r/min、装瓶比40%、接种比1%。经验证,溶藻菌WS8的浓度达到1.11×109CFU/mL,相比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菌浓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可用于指导溶藻菌WS8工程菌剂的制备和生产。综上所述,本研究筛出的太湖流域土着溶藻菌具备开发成生物控藻剂的潜力,可为当地蓝藻水华控制工作提供技术备选。
潘嵘[4](2019)在《游离态蓝藻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释放规律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去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藻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有机含量高,游离态蓝藻EPS因其大量释放和不易去除更成为水源水中的一项重要污染源。本研究针对水华水体普遍存在的游离态蓝藻EPS有机污染,以饮用水水质安全分析为目标,主要关注并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游离态蓝藻EPS的自然分泌及释放规律,以探究游离态蓝藻EPS对水源水的污染特性;并对比考察了不同预氧化处理对游离态蓝藻EPS的降解调控效果,同时探究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系列常规物化处理工艺对游离态蓝藻EPS的截留去除效果,以评估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中残留游离态蓝藻EPS的潜在可能,优选出基于游离态蓝藻EPS降解去除和污染调控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pH值、温度、光照及搅拌强度条件下,游离态蓝藻EPS在水源水中的释放规律。在中性pH范围内,游离态蓝藻EPS会随pH的升高而逐渐增产,且最适宜蓝藻EPS形成和分泌的pH值为7-8,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更有利于多糖组分的分泌,但也更易导致藻细胞破损;游离态蓝藻EPS对光照具有趋向分泌现象,无光条件下,游离态蓝藻EPS的产生分泌水平较低,有光条件较无光条件更有利于游离态蓝藻EPS的形成分泌,然而光照强度的略微差别对蓝藻EPS分泌量的影响区别不大;在光照一定的情况下,25℃最有利于蓝藻EPS的形成和分泌释放,高温和低温都对游离态蓝藻EPS的形成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低温100C条件比高温40℃条件对其抑制效果更为显着;搅拌作用力对游离态蓝藻EPS形成及分泌的影响并不显着,总体来说,高速搅拌相对于低速搅拌更能刺激蓝藻EPS的分泌及释放量。(2)选用KMnO4和NaClO预氧化剂,研究了不同预氧化条件对游离态蓝藻EPS的降解去除效果。结果表明,KMnO4和NaClO均对游离态蓝藻EPS具有明显的降解调控作用,且降解调控效果随着预氧化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然而两种预氧化剂的氧化效果具有明显差别,相同剂量条件下NaClO的氧化强度高于KMnO4,其对藻细胞的破损强度也较大。KMnO4和NaClO对于游离态蓝藻EPS组分结构的优先降解规律并不一致,但其对游离态蓝藻EPS分子量分布表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都有降解大分子链至小分子物质的趋势。通过综合考量,对蓝藻EPS和藻细胞共同存在的含藻水体采用KMnO4预氧化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式。(3)研究了游离态蓝藻EPS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系列饮用水常规物化处理过程中的截留去除效果。混凝工艺对游离态蓝藻EPS的去除效率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然而原水直接混凝沉淀时,蓝藻EPS最优去除率受到一定限制,相较而言预氧化后强化混凝对蓝藻EPS的去除效率明显增高;过滤前后含藻水中EPS的去除效率比无藻水中EPS的去除效率略高,是由于含藻水中部分蓝藻EPS粘附于残存藻细胞表面被共同截留去除;消毒工艺对游离态蓝藻EPS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原理与预氧化降解机理相同。整体来看,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体系比直接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体系去除游离态蓝藻EPS效果更好。且对于含藻水EPS的处理,2.0mg/LKMnO4预氧化+40mg/L PAC混凝沉淀+过滤+1.5mg/LNaClO消毒工艺效果最优。
李慧颖,晏波,王文祥,刘莹[5](2018)在《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河流黑臭水体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探寻其治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外河流综合整治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截污、底泥疏浚、引水工程、生态修复技术和化学生物技术等治理策略,为正在开展的城市黑臭河流综合整治提供参考。
李扬扬[6](2017)在《蓝藻暴发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内源营养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加剧,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在湖泊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内源营养盐的释放是水体持续富营养化、影响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缺乏原位技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源污染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ZrO-Chelex薄膜扩散梯度(ZrO-ChelexDGT)、微电极技术、Rhizon技术相结合,发展了一种原位测定沉积物有效磷、铁、氮的方法。以典型富营养湖泊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利用ZrO-Chelex DGT技术探讨了营养盐在蓝藻暴发阶段的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微电极等技术原位监测pH、DO、Eh等参数的昼夜变化及阶段性变化,研究在蓝藻水华发生期间对各参数的影响。第1-20天蓝藻不断增长繁殖,随后蓝藻开始降解。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pH升高(Max=10.53),溶解氧升高(Max=16.0mg/L),晚上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pH降低(Min=7.57),溶解氧降低(Min=2.5mg/L);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pH、溶解氧、Eh均呈降低的趋势,但是蓝藻组的下降更快。(2)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ZrO-ChelexDGT等技术原位监测间隙水、沉积物中有效态Fe2+的含量及Fe2+的释放通量,研究蓝藻水华期间对沉积物中铁的影响。上覆水中的Fe2+含量很低,界面下0.5cm间隙水中的Fe2+含量显着增加;蓝藻进行光合作用,pH增加,蓝藻组释放的溶解性Fe2+部分被蓝藻吸收供其生长所需,第5天开始白天蓝藻组的通量显着增加。沉积物有效态Fe2+在上覆水中含量很低,在0-20mm有效态Fe2+逐渐释放,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效态Fe2+含量逐渐减小。(3)室内模拟蓝藻暴发的条件,利用ZrO-ChelexDGT等技术原位监测间隙水、沉积物中有效态磷的含量及磷的释放通量,研究蓝藻水华期间沉积物磷的释放机制。白天蓝藻的光合作用增加上覆水中的pH、DO值,夜里pH、DO值降低,OH-的增加促进沉积物中PO4-的释放,加上蓝藻直接对沉积物中P的吸附降低了间隙水中P的浓度,第5天之后,OH-的增加不再促进沉积物中PO4-的释放,沉积物中P的释放主要受到DO以及蓝藻降解的控制。(4)间隙水中硝态氮与氨氮的浓度高于上覆水,存在着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的分子扩散作用。上覆水中硝态氮与氨氮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第1天至第5天呈下降趋势,第15天显着增加后又逐渐降低。间隙水中溶解性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氨氮,沉积物不同深度间隙水中的硝态氮、氨氮的变化规律是一样,均是先减小再增加。
黄可[7](2016)在《滇池典型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及后续治理技术方案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池是我国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入湖河流污染的排放。为此,国家和昆明市在“十一五”期间对于滇池流域的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为研究已完成综合整治的滇池流域河流的治理效果,论文选取两条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入滇河流为研究对象:城市型河流—新运粮河和城郊结合型河流—盘龙江,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与监测,从水质、微生物、底泥、河滨岸带四个方面分析治理河流的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并结合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运粮河、盘龙江等河流今后治理的建议和工程措施。同时,结合研究内容及流域特点,在分析相关治污技术的应用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入滇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并为入滇河流后续污染治理的技术导则、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滇河流综合治理效果。研究表明,新运粮河和盘龙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治理后的新运粮河河水黑、臭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均有所增长,其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两岸植被覆盖率达到45.87%;底泥有机质浓度呈现出从上游往下逐渐升高的趋势,重金属危害单因子污染物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等级,且治理后的Cd危害风险由治理前的最高有所降低,Pb成为今后治理的重点。治理后的盘龙江水质已达到III类水质水标准要求;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分别为24、95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值逐渐上升;浮游藻类117种,平均密度以绿藻门最高,甲藻门最低,其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5.54,水质达到清洁级别;两岸植被覆盖率达到71.47%,人工植被占93.04%;底泥有机质平均浓度达到54mg/kg;整治后各个重金属危害单因子污染物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等级,生态风险水平以Hg最小,As最大,成为今后治理的重点。(2)滇池入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结合滇池入湖河流的特点及对其实施的治理工程与效果分析,提出以治理入湖河流现阶段的目标要求为参照系统,构建了基于AHP法的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该体系确定了河流水质、水生生态、河滨岸带、河流形态及水力特征五大要素层指标,并经实际调查分析,选择16个指标来反映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3)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与应用。评估结果表明,新运粮河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分为3.14,修复效果总体上处于满意级别。其中,河流形态结构达到4.48,处于非常满意级别;水力特征,河岸带状况和水生生物分别达到3.67,3.57和3.37,处于四级满意级别;水质特征也达到了三级可接受级别。盘龙江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分为3.81,修复效果总体上处于满意级别。其中,水力特征、河流形态结构和水生生物分别达到4.67、4.56和4.07,处于五级非常满意级别,河岸带状况为3.85,达到四级满意级别,水质特征达到了三级可接受级别。评估结果表明水质指标是影响两河生态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完善截污工程,恢复河口湿地和污水处理厂深度净化工程的治理措施。同时,水源补给是流域内众多河流面临的共同问题,选择有效的人工补水方式(如深度处理的污水厂处理的尾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入滇河流后续治理技术方案及建议。针对入滇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特征、适用条件等,提出了一套新的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案,包含点源、面源、底泥、生态需水量、水质及水生态修复六方面共十四项适用于滇池入湖河流的共性治理技术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并以新运粮河和盘龙江为案例,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后续治理方案建议;同时,结合研究内容,为入滇河流后续污染治理技术导则、规范和政策体系的制定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引领滇池流域河流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从宏观上指导工程设计单位选择技术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投资效益。
孙临泉[8](2015)在《MABR技术在城市受污染河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河流所接纳的污废水量也成倍增加,已经严重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引起河流环境恶化,河流生态失衡。改善城市河流水质,修复城市水环境己是刻不容缓。探寻城市河流的有效修复途径已成为各地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课题。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气体分离膜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并为之供氧,实现水体中的COD、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本研究首次将MABR技术应用于城市河道水体修复中。1、本试验设计了新型连续流MABR工艺,并进行了长期运行试验,研究了曝气压力和水流速度对MABR去除COD、氨氮和总氮效果的影响,并对MABR的河道水体净化能力进行了评估。长期试验表明,MABR对COD和氨氮具有十分显着的去除效果,但对总氮的去除,单靠一级MABR难以达标。同时,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对MABR有较大影响,水体在进入MABR前需增加预处理措施降低悬浮物含量。2、本研究设计建造了两级式MABR核心工艺处理单元,结合水解酸化过程的受污染河道水处理系统,对MABR技术处理受污染河道水体进行了长期中试研究。在最佳运行条件(温度19℃、pH7.5、回流比200%、停留时间15小时)下,连续运行40天。研究结果表明,该MABR系统能够高效去除受污染河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悬浮物。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多项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本研究对天津高新区华苑景观河水质进行了评估,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呈现劣于地表水Ⅴ类水质。针对该景观河水体的特性,设计研发了适于河道使用的水草式MABR曝气膜组件和浮动式MABR河道水体修复系统,并开展了生物修复工程。连续5个月的水质监测表明:MABR生物修复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华苑景观河水体的自净能力,水体总氮含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其余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运行期间未发生藻类水华现象。本论文研究成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凌方圆[9](2011)在《景观水体的太阳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针对我国城市景观水体特点和防治现状,对城市校园景观水体的太阳能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其水质污染状况表明景观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综述了景观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结合深圳某景观湖的富营养化现状,研究了一种新型低碳环保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集推流曝气、紫外抑藻于一体的太阳能生态修复装置,并考察了其修复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对湖水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水质监测结果TP浓度为0.047mg/L,TN为0.632mg/L,为中营养化水平,而叶绿素的含量为30.1μg/L,为富营养化水平,人工湖已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并有恶化的趋势。(2)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该湖不同位置的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温度、pH的升高以及厌氧条件会促进底泥中磷的释放,溶解氧较高时底泥对水中的磷有吸收作用,扰动促进底泥的磷释放属于短期效应。对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底泥中的优势群落以Bacillus属为主。通过实验室确定UV-C抑藻的最佳条件为:光强度为1.8mW/cm2,照射时间5min。(3)太阳能装置放入湖水的48d时间里,通过对湖水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在太阳能装置为中心的3m范围内,通过曝气搅动和紫外照射,水体pH由9.6下降到9.1,水中DO增加了1.5mg/L;由于搅动水体,使水体上下循环流动,将水底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搅动到水体表面,浊度增加了7NTU;微生物的活动增强,有效分解有机物, COD的含量由5.1mg/L降低到4.5mg/L;微生物利用氨氮合成自身物质,水中氨氮量降低了0.04mg/L;内源磷的释放,使水中的TP含量增加了0.02mg/L;紫外线对水中的藻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距离太阳能装置10m和30m的位置,水质变化与之前类似,变化较小。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太阳能装置在水平面的影响范围达到3m,影响的深度达到水面下0.5m。
王娟[10](2011)在《藻类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对淡水水体中藻类水华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控制藻类水华措施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二、净水剂在滇池蓝藻清除部分应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净水剂在滇池蓝藻清除部分应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溞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体富营养化概述 |
1.2 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1.3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进展 |
1.4 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 |
1.4.1 物理修复 |
1.4.2 化学修复 |
1.4.3 生物修复 |
1.5 浮游动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 |
1.6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 |
1.6.1 水生植物的定义及功能 |
1.6.2 挺水植物 |
1.6.3 漂浮植物 |
1.6.4 沉水植物 |
1.7 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溞-藻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选择及培养方法 |
2.1.2 试验处理及测定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型溞对四尾栅藻的生长影响 |
2.2.2 溞-藻组合对TN的净化效果 |
2.2.3 溞-藻组合对NH_4~+-N的净化效果 |
2.2.4 溞-藻组合对TP的净化效果 |
2.2.5 溞-藻组合对COD的变化影响 |
2.2.6 溞-藻组合对BOD的变化影响 |
2.2.7 溞-藻组合对DO的变化影响 |
2.2.8 溞-藻组合对pH的变化影响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溞-草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生植物材料选择 |
3.1.2 试验水体水质情况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材料及装置 |
3.2.2 试验处理 |
3.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溞-草组合对TN的净化效果 |
3.3.2 溞-草组合对NH_4~+-N的净化效果 |
3.3.3 溞-草组合对TP的净化效果 |
3.3.4 溞-草组合对COD的变化影响 |
3.3.5 溞-草组合对BOD的变化影响 |
3.3.6 溞-草组合对DO的变化影响 |
3.3.7 溞-草组合对pH的变化影响 |
3.3.8 植物生长情况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溞-藻-草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选择及处理 |
4.1.2 试验水体水质情况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材料及装置 |
4.2.2 试验处理 |
4.2.3 植物生长指标及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溞-藻-草组合对TN的净化效果 |
4.3.2 溞-藻-草组合对NH_4~+-N的净化效果 |
4.3.3 溞-藻-草组合对TP的净化效果 |
4.3.4 溞-藻-草组合对COD的变化影响 |
4.3.5 溞-藻-草组合对BOD的变化影响 |
4.3.6 溞-藻-草组合对DO的变化影响 |
4.3.7 溞-藻-草组合对pH的变化影响 |
4.3.8 植物生长情况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附录 |
(2)铁、硅元素对城市河道优势藻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文献综述 |
2.1 藻类水华的成因 |
2.2 河道藻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2.2.1 物理法 |
2.2.2 生化法 |
2.2.3 生态法 |
2.2.4 其他方法 |
2.3 铁、硅元素对藻类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
2.3.1 铁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2.3.2 硅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2.6 技术路线 |
2.7 本章小结 |
3.研究区域水质监测与评价 |
3.1 自然条件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水文及水资源 |
3.2 研究区域现状 |
3.2.1 区域位置 |
3.2.2 尾水水质现状 |
3.3 监测项目与方法 |
3.3.1 监测断面与采样点布设 |
3.3.2 样品采集 |
3.3.3 测定项目与仪器设备 |
3.3.4 河道富营养化分级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河道补水前后水质分析 |
3.4.2 藻类监测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藻类生长抑制实验 |
4.1 实验原理与方法改进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方法改进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藻种 |
4.2.2 培养基的制备 |
4.2.3 实验药剂的选择 |
4.2.4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过程 |
4.3.1 实验准备 |
4.3.2 预培养 |
4.3.3 饥饿培养 |
4.3.4 正式实验 |
4.3.5 测定项目及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铁、硅处理对藻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2 铁、硅处理对藻细胞前向角荧光的影响 |
4.4.3 铁、硅处理对藻细胞侧向角荧光的影响 |
4.4.4 铁、硅处理对藻细胞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研究局限性 |
5.1.2 城市河道藻华治理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一株太湖流域土着溶藻菌的分离鉴定、溶藻特性及溶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体富营养化 |
1.2 蓝藻水华成因及危害 |
1.2.1 蓝藻水华成因 |
1.2.2 蓝藻水华危害 |
1.3 蓝藻水华的治理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溶藻菌研究进展 |
1.4.1 溶藻菌的分布及多样性 |
1.4.2 溶藻菌溶藻作用方式 |
1.4.3 溶藻菌对藻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4.4 溶藻菌对藻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4.5 溶藻菌对藻细胞分裂周期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藻种及培养基 |
2.1.2 菌种及培养基 |
2.1.3 仪器 |
2.1.4 试剂 |
2.1.5 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藻菌的分离筛选 |
2.2.2 溶藻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2.2.3 溶藻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叶绿素a浓度的测定 |
2.2.5 溶藻菌WS8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6 不同生长时期(菌龄)的菌液的溶藻效果 |
2.2.7 不同投加量菌液的溶藻效果 |
2.2.8 菌液对不同叶绿素a浓度藻液的抑制效果 |
2.2.9 不同温度下菌液的溶藻效果 |
2.2.10 不同pH下菌液的溶藻效果 |
2.2.11 溶藻菌WS8溶藻作用方式的确定 |
2.2.12 溶藻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藻细胞DNA分布及分裂周期的影响 |
2.2.13 溶藻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14 溶藻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影响 |
2.2.15 响应面实验设计 |
2.2.16 平板菌落计数 |
3 溶藻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1 菌种初筛及复筛结果 |
3.1.2 溶藻菌WS8的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 |
3.1.3 溶藻菌WS8的16S rDNA分子鉴定 |
3.2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溶藻菌WS8溶藻特性研究 |
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1 溶藻菌WS8的生长曲线 |
4.1.2 不同生长时期菌液的溶藻效果 |
4.1.3 不同菌液投加量下菌液的溶藻效果 |
4.1.4 菌液对不同叶绿素a浓度藻液的抑制效果 |
4.1.5 不同温度下菌液的溶藻效果 |
4.1.6 不同pH下菌液的溶藻效果 |
4.2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溶藻菌WS8溶藻机理研究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溶藻菌WS8溶藻作用方式的确定 |
5.1.2 溶藻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藻细胞DNA分布及分裂周期的影响 |
5.1.3 溶藻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1.4 溶藻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影响 |
5.2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响应面优化溶藻菌WS8的发酵培养参数 |
6.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1 单因素实验 |
6.1.2 Plackett-Burman实验 |
6.1.3 最陡爬坡实验及因素水平的确定 |
6.1.4 Box-Behnken实验 |
6.1.5 响应面验证实验 |
6.2 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游离态蓝藻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释放规律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蓝藻及其分泌物的降解消除研究 |
1.2.2 蓝藻EPS的释放及普存现状 |
1.2.3 蓝藻EPS形成分泌的影响因素 |
1.2.4 蓝藻EPS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概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不同环境因素对蓝藻EPS形成及分泌的影响 |
2.1 研究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含藻水样 |
2.2.2 培养方法 |
2.2.3 检测指标 |
2.2.4 实验设备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pH条件对蓝藻EPS形成及分泌的影响 |
2.3.2 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蓝藻EPS形成及分泌的影响 |
2.3.3 不同搅拌条件对蓝藻EPS形成及分泌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游离态蓝藻EPS在预处理过程中的降解去除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含藻水样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检测指标 |
3.2.5 实验设备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游离态蓝藻EPS预氧化研究 |
3.3.2 太湖含藻水体预氧化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蓝藻EPS在常规物化处理过程中的截留去除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含藻水样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检测指标 |
4.2.5 实验设备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游离态EPS的混凝沉淀研究 |
4.3.2 游离态EPS的过滤去除研究 |
4.3.3 游离态EPS的消毒去除研究 |
4.3.4 常规水处理过程中游离态蓝藻EPS的截留去除效果 |
4.3.5 太湖蓝藻含藻水EPS的混凝沉淀研究 |
4.3.6 太湖蓝藻含藻水EPS的过滤去除研究 |
4.3.7 太湖蓝藻含藻水EPS的消毒去除研究 |
4.3.8 常规水处理过程中含藻水游离态EPS的截留去除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河涌治理技术研究 |
2.1 截污 |
2.2 底泥疏浚 |
2.3 引水工程 |
2.4 生态修复 |
2.5 曝气充氧技术 |
2.6 化学及生物技术 |
2.7 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
3 展望 |
3.1 综合整治 |
3.2 智慧水务 |
3.3 海绵城市 |
(6)蓝藻暴发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内源营养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富营养化 |
1.1.1 水体富营养化及现状 |
1.1.2 富营养化的危害 |
1.1.3 富营养化的治理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营养盐在蓝藻水华中的作用 |
1.2.2 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 |
1.2.3 沉积物原位采样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藻类生长腐烂过程中水体及沉积物DO、Eh、pH的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3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上覆水体基本参数 |
2.3.2 蓝藻生长对沉积物DO、pH、Eh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藻类暴发对沉积物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3.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间隙水中Fe的含量 |
3.3.2 沉积物表面溶解性Fe的释放通量 |
3.3.3 沉积物有效态Fe的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4 蓝藻暴发对沉积物磷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4.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3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间隙水中SRP含量 |
4.3.2 沉积物表面磷的释放通量 |
4.3.3 沉积物有效态磷的含量 |
4.4 本章小节 |
5 蓝藻暴发对沉积物氮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5.2.2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上覆水中溶解性氮含量及氮形态变化 |
5.3.2 间隙水中硝态氮的含量变化 |
5.3.3 间隙水中氨氮的含量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滇池典型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及后续治理技术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滇池流域概况 |
1.1.2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 |
1.1.3 滇池入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现状 |
1.1.4 滇池入湖河流治污技术现状 |
1.2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与效果评估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河流治理研究进展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滇池入湖河流采样 |
2.1.1 滇池典型入湖河流选择 |
2.1.2 采样监测断面设置 |
2.1.3 采样时间及频次 |
2.2 入湖河流水质监测 |
2.3 入湖河流生态多样性监测指标 |
2.3.1 底栖动物采集与鉴定 |
2.3.2 浮游动物采集与鉴定 |
2.3.3 浮游藻类采集与鉴定 |
2.3.4 河滨带景观调查 |
2.4 底泥污染物监测 |
第三章 典型城市型河流—新运粮河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
3.1 治理工程 |
3.1.1 截污工程 |
3.1.2 初期雨水植被拦截工程 |
3.1.3 河岸立体岸带面源防控治理工程 |
3.1.4 水质修复工程 |
3.1.5 河口湿地工程 |
3.1.6 底泥疏浚工程 |
3.1.7 景观绿化及护岸修复工程 |
3.2 治理效果及分析 |
3.2.1 水质 |
3.2.2 底栖动物 |
3.2.3 浮游动物 |
3.2.4 浮游藻类 |
3.2.5 河滨带景观 |
3.2.6 河流底泥污染物 |
3.3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城郊型河流—盘龙江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
4.1 治理工程 |
4.1.1 截污工程 |
4.1.2 雨水调蓄池工程 |
4.1.3 护岸修复及景观绿化工程 |
4.1.4 人工湿地工程 |
4.1.5 外源调水工程 |
4.1.6 底泥疏浚工程 |
4.2 治理效果及分析 |
4.2.1 水质 |
4.2.2 底栖动物 |
4.2.3 浮游动物 |
4.2.4 浮游藻类 |
4.2.5 河滨带景观 |
4.2.6 底泥重金属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
5.1 构建滇池入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5.1.1 确定滇池入湖河流指标层次结构 |
5.1.2 分析滇池入湖河流指标权重 |
5.1.3 制定滇池入湖河流评价标准 |
5.2 基于AHP法新运粮河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5.2.1 新运粮河指标因素分析 |
5.2.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2.3 优化治理建议 |
5.3 基于AHP法盘龙江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5.3.1 盘龙江指标因素分析 |
5.3.2 结果讨论与建议 |
5.3.3 优化治理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及应用 |
6.1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 |
6.1.1 滇池入湖河流治理问题分析 |
6.1.2 滇池入湖河流可行技术选择条件分析 |
6.1.3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分析 |
6.2 技术方案案例应用 |
6.2.1 新运粮河后续治理建议 |
6.2.2 盘龙江后续治理建议 |
6.3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防治政策、技术导则及工程技术规范建议 |
6.3.1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防治政策 |
6.3.2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
6.3.3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一)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附录 (二)高原湖泊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
附录 (三)高原湖泊入湖河流不同河道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MABR技术在城市受污染河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河道治理概述 |
1.1.1 河道污染现状 |
1.1.2 河道污染特征 |
1.1.3 河道治理技术进展 |
1.1.4 河道治理技术分类 |
1.2 MABR技术 |
1.2.1 MABR简介 |
1.2.2 MABR技术特点 |
1.2.3 MABR形式 |
1.2.4 MABR发展历程 |
1.2.5 MABR影响因素 |
1.2.6 MABR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MABR处理受污染河道水的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2.2.1 曝气膜的性能与膜组件制作 |
2.2.2 MABR反应器设计与工艺流程 |
2.3 试验方法与水质分析方法 |
2.3.1 试验水源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水质分析方法 |
2.4 MABR反应器启动 |
2.4.1 MABR挂膜机理 |
2.4.2 MABR挂膜方法 |
2.5 曝气压力与水流速度对MABR性能的影响 |
2.5.1 曝气压力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2.5.2 水流速度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2.6 MABR对河道水长期净化试验 |
2.6.1 MABR对COD的去除效果 |
2.6.2 MABR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2.6.3 MABR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2.6.4 MABR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2.6.5 SS对MABR去除效果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ABR系统净化受污染河道水的中试研究 |
3.1 前言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受污染河道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3.2 一体化中试装置设计 |
3.2.1 新型膜组件的开发与性能测试及膜组件的集成 |
3.2.2 MABR中试系统各单元的设计 |
3.2.3 系统各处理单元设计HRT、主要中试设备及相应参数 |
3.3 试验方法与水质分析方法 |
3.3.1 试验方法 |
3.3.2 水质分析方法 |
3.4 MABR系统的启动与生物膜驯化 |
3.4.1 污泥接种 |
3.4.2 生物膜驯化 |
3.5 不同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5.1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5.2 pH值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5.3 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5.4 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6 最佳运行条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6.1 最佳运行条件下COD的去除效果 |
3.6.2 最佳运行条件下氨氮的去除效果 |
3.6.3 最佳运行条件下总氮的去除效果 |
3.6.4 最佳运行条件下总磷的去除效果 |
3.6.5 最佳运行条件下SS的去除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ABR用于城市景观河道水体生物修复的工程研究 |
4.1 前言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4.2 华苑景观河水质营养状况监测与分析 |
4.2.1 华苑景观河水质监测 |
4.2.2 华苑景观河水质评估 |
4.2.3 华苑景观河水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子 |
4.2.4 华苑景观河水水量平衡 |
4.3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工程设计与构建 |
4.3.1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系统设计 |
4.3.2 新型水草式MABR组件的开发 |
4.3.3 浮动式MABR河道水体修复系统的开发 |
4.3.4 MABR河道水体生物修复系统工程构建 |
4.4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系统启动 |
4.4.1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系统运行前水质分析 |
4.4.2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系统的自然挂膜 |
4.5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系统长期运行情况 |
4.5.1 长期运行对COD的去除效果 |
4.5.2 长期运行对氮素的去除效果 |
4.5.3 长期运行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4.5.4 华苑景观河生物修复系统长期运行对水华的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景观水体的太阳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景观水体状况 |
1.2.1 景观水体定义及分类 |
1.2.2 景观水体在城市中的地位 |
1.2.3 景观水体污染状况 |
1.2.4 景观水体污染成因 |
1.3 景观水体污染控制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生态法 |
1.3.5 太阳能水体修复技术介绍 |
1.4 景观水体污染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试验材料 |
2.1 实验方法 |
2.1.1 水质监测方法 |
2.1.2 泥底磷释放模拟实验方法 |
2.2 水质监测药品 |
2.3 底泥生物群落实验方法 |
2.3.1 底泥样品预处理 |
2.3.2 底泥DNA 提取方法 |
2.3.3 基因组DNA 的PCR 扩增 |
2.3.4 PCR 产物的TGGE 分析 |
2.4 分子生物学药品 |
2.5 分子生物学仪器 |
2.6 太阳能水体修复装置 |
2.6.1 总体设计思路 |
2.6.2 支架设计 |
2.6.3 太阳能板设计 |
2.6.4 浮板选型 |
2.6.5 曝气装置选型 |
2.6.6 紫外抑藻装置设计 |
2.6.7 装置总体效果 |
第三章 水质与底泥研究 |
3.1 研究水域状况 |
3.2 湖泊水质监测 |
3.2.1 监测布点与频率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泥底磷释放模拟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底泥生物群落结果与讨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水体修复装置研究 |
4.1 紫外抑藻模拟研究 |
4.1.1 紫外抑藻装置 |
4.1.2 紫外抑藻结果分析 |
4.2 现场中试 |
4.2.1 水质监测布点和监测时间 |
4.2.2 中试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4.4 工程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藻类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华的概念 |
2 藻类水华的发生机理 |
3 藻类水华的控制技术 |
3.1 源头控制 |
3.2 机械除藻措施 |
3.3 植物的修复作用 |
3.4 放养水生生物 |
3.5 施用化学杀藻剂 |
3.6 设置曝气设施 |
3.7 浸没式生物滤床 |
4 结语 |
四、净水剂在滇池蓝藻清除部分应急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溞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D]. 孙睿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2]铁、硅元素对城市河道优势藻的抑制作用研究[D]. 王诗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一株太湖流域土着溶藻菌的分离鉴定、溶藻特性及溶藻机理研究[D]. 张冬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4]游离态蓝藻胞外聚合物的分泌释放规律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去除研究[D]. 潘嵘. 扬州大学, 2019(02)
- [5]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李慧颖,晏波,王文祥,刘莹.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10)
- [6]蓝藻暴发对湖泊生态系统中内源营养盐的影响[D]. 李扬扬.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7]滇池典型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及后续治理技术方案构建[D]. 黄可.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8]MABR技术在城市受污染河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孙临泉. 天津大学, 2015(08)
- [9]景观水体的太阳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凌方圆. 武汉科技大学, 2011(01)
- [10]藻类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