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绿地和硬地的交接方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正厚[1](2021)在《城市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对微气候影响机理研究 ——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经济迅猛崛起及城市快速扩张,多种要素导致微气候环境日渐复杂,一线城市人居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位于城市中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建筑格局多样,绿地格局丰富,道路环境复杂,均能对城市微气候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选取首都北京商住混合街区这一现有复杂城市格局类型,基于城市街区微气候、居住区微气候、城市道路环境微气候三方面现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30个商住混合街区信息数据进行分类。选取6个典型街区内商业绿地、交界道路和社区绿地三种环境进行夏冬两季微气候数据监测,测量结果表明,日照辐射为影响场地温湿度的主要因素,夏季社区绿地空气温度最低,夏冬两季商业绿地风速最大、社区绿地风速最小、两测点相对湿度均较高,人为因素对商业绿地颗粒物影响最为明显。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空气质量优良环境下,夏季空气温度与颗粒物存在负向极显着强相关,夏季相对湿度与颗粒物存在正向极显着中等较强相关,夏季风速与颗粒物大体存在正向显着弱相关,冬季整体相关性较弱。结合ENVI-met模拟软件对现有6个典型商住混合街区案例和15个典型商住混合街区模型进行微气候及舒适度模拟,归纳总结不同格局类型对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影响,具体影响机理包括:建筑对太阳辐射的遮挡是影响场地温湿度和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商业建筑对街区内部分区域的微气候环境及舒适度起主导作用,商业建筑阴影不利于场地快速升温,冬季舒适度欠佳,商业绿地乔木保湿防风效果突出,交界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好;居住区内平行型绿地通风效果最佳,高层行列式居住建筑楼间风速大于低层;围合式居住建筑两季防风效果最好且场地冬季保温效果最好;点式居住建筑导致连续强风区域形成;绿地面积越大、植被层次越丰富场地降温增湿效应越好;街区周边城市通风廊道易导致商业绿地风速增强。本文结尾对现有商住混合街区微气候和舒适度改善提出相关建议,种植高大乔木及多层次植被是改善商业公共空间微气候的直接手段,交界道路两侧种植适当密度乔木和人行高度的植被有利于提升局地舒适度,社区绿地景观小品及植被相结合的精细化场地设计是活动高品质活动体验的重要保障。同时对未来城市设计提供思路,如应严格控制商业建筑体量,可适当增加商业绿地面积及植被层次,交界道路应尽量考虑两侧均种植行道树,居住区主要活动场地应采光充分,居住区楼间及公共空间应注重乔木和耐阴植被种植,围合性植被种植方式有利于局地舒适度提升。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更为完善的城市微气候研究方法。
林榕[2](2020)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景观风貌作为城市形象主要表征,集中体现城市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潮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东潮汕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其城市景观风貌特征是了解潮汕地区及乃至岭南地区城建文化及特色的重要载体及线索。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防止千城一面。潮州市推出的《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应重视提升潮州古城文化内涵及总体风貌。这些都要求深挖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了解古城景观风貌内涵,充分展现古城地域特色。本文将潮州古城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科等多学科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空间句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并着重归纳潮州古城不同层次景观的风貌特征,以期为后续城市景观风貌的管控保护提供帮助。首先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入手梳理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营建概况解读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其次,按结构、分层次、有逻辑地探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及建筑形态三方面内容。基于对山水格局要素、山水园林营造及山水八景设置的研究,总结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山水环境制约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基于对城市功能分区、街巷结构及节点特色的解读,总结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基于对官式建筑、民间建筑及西式骑楼的分析总结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潮州古城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对气候环境的地域性适应是其风貌特征丰富的主要来源,表现为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以及由不同类型建筑共同呈现的中西并存城市建筑风貌。本文对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系统的分析区别于以往从城市规划及建筑保护营建角度研究潮州古城。希望通过研究为其他城市景观风貌特征的分析提供相应借鉴,特别是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智[3](2020)在《基于海绵城市的北方易涝区建筑小区水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压力日益增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住宅小区水系统设计建设方面面临困境。首先,本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了海绵城市与城市水系统的关系,得出海绵城市小区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雨水渗透、吸收、存储、净化等方面。然后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对建筑小区进行方案设计,并对绿色海绵的措施及值物选择的原则进行了描述,对小区低影响进行了评判。其次,用案例分析法对北方易涝区济南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建筑小区的排水工程、周边道路、园林绿地等方面进行了方案设计,结合鲁能·领秀城建筑小区项目,从海绵城市理念、雨水系统建设、园林道路建设、附属工程建设以及环境和生态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小区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海绵城市小区建设的运营保障和组织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最后,对鲁能·领秀城小区低影响开发建设中道路透水铺装工程进行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应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后项目节水效益良好,成本控制合理,经济效益良好,环境效益良好。通过基于济南市在城市建筑小区低影响开发方面突出效益效率、着眼引领示范,探索水资源区域创新型保护利用模式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海绵城市与小区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实施方案相结合的体系,海绵小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周边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面貌,对于促进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对外形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濮阳焯[4](2020)在《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是城市重要的休闲游憩廊道,同时承载着重要的城市交通,也是展现城市景观风貌的窗口。滨海景观道路建设的初衷一般是展现城市风貌的交通主干道,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滨海景观道路沿线空间进行漫步、骑行、游泳等游憩活动,其景观游憩功能日益重要。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海景观道路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交通压力,与市民以慢行交通为主要方式的游憩行为产生矛盾,因此,在协调游憩与交通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怎样使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更好的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诸多滨海城市努力协调的方向。当前针对滨海景观道路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景观方面的问题,对于沿线空间的使用主体——游憩者,及其在滨海开放空间中的游憩行为需求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理论、实证和对策三个层面探讨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对其游憩行为的支持。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标、意义,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分析城市扩张演进的道路演化理论,以道路交通、景观、空间与游憩行为关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总结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的现状问题、要素与特征(交通、景观、用地功能、公共空间)及对其游憩行为的影响;第三章:在实证层面,回顾情侣路的建设与珠海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关系,并且从交通空间结构、沿线用地功能结构、景观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对游憩行为的影响,建立“空间与行为”的关联体系;第四章:以多种方法收集数据,运用实时路况、百度热力图、意象地图、PLPS调研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各路段的空间供给进行整理,对游憩行为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进一步对游憩现状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及空间句法分析,发现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游憩行为的关联特征是:交通对游憩行为的支持及阻碍关系、沿线用地功能缺乏游憩所需的开放性、景观对游憩行为形成有积极作用、以及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助力游憩体系的健康发展;第六章: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结合游憩行为特征,提出交通空间复合性、岸线用地功能适宜性、景观空间层次性、公共活动空间亲水性四条优化原则,并为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各路段的未来发展提出优化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的游憩行为受交通、沿线用地属性、景观及沿线公共空间影响;提升滨海景观道路及其沿线空间的游憩功能需要疏解滨海区交通压力,建立由滨海快速交通、休闲慢行交通组成的双重复合的交通体系;提升滨海景观;重组沿线的用地功能及构建陆海互动的滨海开放空间。
陈纵[5](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王文轩[6](2020)在《KW公司Y项目景观质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精细化管理、ISO9000等理论方法出发,同时以KW公司Y工程项目为实例,理论结合实践,秉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改进—效果反馈”的逻辑原则,旨在为KW公司量身打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质量管理优化体系。通过对Y项目一期景观工程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发现由于KW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项目品质不佳,于是集团开始了质量管理优化体系的构建,并将此体系运用到Y项目二期景观工程之中,使其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KW公司的质量管理优化体系不断的被运用到项目中,使项目质量有了保证,同时此质量管理优化体系也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不断地趋于完善。
丁潇颖[7](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沈小超[8](2020)在《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 ——以黄麓书香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土地资源需要重新规划,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村庄向乡镇搬迁趋势。为保证基层人民由于土地变迁带来的住房问题,促成安置小区的建设。安置小区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用于安置搬迁户,对解决民生问题、保障居民利益、稳定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安置小区的景观建设是安置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部分安置小区的内部景观环境品质都因成本高被人们诟病。本文通过对低成本景观设计理论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思考低成本景观设计与生态景观设计、可持续性景观设计、节约型景观设计的理论结合,思考如何抓住安置小区景观设计要素,基本原则,住户的物质和心理需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以安置小区住户需求出发,根据核心要素和用户需求,归纳出安置小区内部的空间设计处理,思考安置小区和低成本景观设计结合,在设计流程中如何运用好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低成本条件下,在满足失去住宅人群的景观需求为出发点,营造高品质的安置住区景观,提出安置小区低成本设计理念,以实用性为出发点,利用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结合硬景和软景设计比例的控制、材料选择、后期管养等几方面在初步设计和概算阶段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最后以实际参与的合肥安置小区——书香苑小区项目额景观设计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低成本安置小区的景观设计体现,归纳实际的低成本景观设计对策,思考如何运用好低成本景观设计理论在实际设计中,从绿地空间、植物绿化、交通系统、生态驳岸、雨水回收等方面分析整体的设计策略,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积极有益的意见。希望为合肥的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提供有意义的。
牛慧[9](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场所,是最能体现城市风格的名片。但城市粗犷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结构破裂,城市生态系统遭受胁迫,引发生态水系统失衡、地域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流廊道作为蓝绿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蓝绿空间的建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城市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实现河流生态修复和指导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分析现状问题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以城市河流廊道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评价体系,并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河流廊道为例,通过建立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评价模型,对城市河流廊道进行评价,找寻场地痛点,挖掘场地空间价值,并进一步指导滨水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分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三个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研究背景——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结果分析——设计策略与方法的制定——实例论证”的研究框架。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场地现状资源条件的调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对场地进行资源评价,得出空间适宜性布局,并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一同对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指导,构建合理的河流廊道系统,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景观。研究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标,为城市滨水公园建设在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并分别从生态系统安全保障、文化承载、物质供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优化生物栖息地,修复空间生态基底、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的规划策略,并具体从生态修复、植物群落、功能服务、游憩设施、文化转译五方面论述具体的规划方法。论文在北京市积极建设蓝绿空间的背景驱动下,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研究,验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公园的选址、结构布局和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赵海月[10](2020)在《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我国进入校园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频率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过去以传统方式建设的校园景观暴雨灾害、内涝问题频发,应对能力稍显乏力。而弹性理念自产生以来就非常关注系统应对外界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弹性景观更是一脉相承,尤其注意与灾害相关的系统适应性,因此如何将弹性理念融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高校园景观的暴雨灾害适应性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为弹性视角下的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的理论研究,第2部分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校园景观为例,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案例中。理论研究部分,首先从灾害学的角度界定了暴雨灾害的概念和发生条件,总结了暴雨频率增加背景下传统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其次,研究从“弹性景观”、“暴雨适应性景观”等概念入手,总结出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景观的特点,并与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之处;随后,作为核心部分,本文提出了暴雨灾害适应性景观规划设计流程,探讨了从孕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敏感性角度研究场地的暴雨灾害风险,进而形成暴雨灾害风险评价,并归纳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从承灾体的防护、孕灾环境的雨洪管理,校园景观设施的暴雨适应等角度提出了弹性避让、分散疏导和防护顺应3大适应性设计策略;最后,根据校园的特点,总结了校园景观的生态科普设计和互动性设计等内容。实践研究部分将上述理论应用到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形成设计方案。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场地的前期分析、设计目标、设计定位与策略、设计方案、暴雨灾害适应性规划与设计和其他专项规划等内容。文章的最后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并从校园管理、新兴技术运用、师生对暴雨灾害防护认识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启示与展望。
二、园林绿地和硬地的交接方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园林绿地和硬地的交接方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对微气候影响机理研究 ——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商住混合街区 |
1.3.2 城市街区格局 |
1.3.3 相关性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1 城市街区微气候 |
1.4.2 居住区微气候 |
1.4.3 城市道路环境微气候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商住混合街区格局现状 |
2.1 首都功能核心区概况 |
2.2 影响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形成的客观原因 |
2.2.1 历史发展 |
2.2.2 城市布局与功能 |
2.3 街区选址 |
2.4 首都功能核心区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分析 |
2.4.1 街区排列分析 |
2.4.2 建筑格局分析 |
2.4.3 绿地格局分析 |
2.4.4 交界道路环境分析 |
2.5 典型街区选取 |
2.5.1 雍和大厦-青龙胡同街区 |
2.5.2 中国石油大厦-民安小区街区 |
2.5.3 天玉大厦-光明楼小区街区 |
2.5.4 新华大厦-三里河社区街区 |
2.5.5 全国工商联-新街口西里街区 |
2.5.6 富卓商厦-椿树园奥运社区街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微气候实测与分析 |
3.1 北京市气候环境及特征 |
3.2 监测对象及方法 |
3.2.1 监测地点及环境 |
3.2.2 监测时间选取 |
3.2.3 监测工具及方法 |
3.3 各典型街区微气候监测结果及分析 |
3.3.1 雍和大厦-青龙胡同街区 |
3.3.2 中国石油大厦-民安小区街区 |
3.3.3 天玉大厦-光明楼小区街区 |
3.3.4 新华大厦-三里河社区街区 |
3.3.5 全国工商联-新街口西里街区 |
3.3.6 富卓商厦-椿树园奥运社区街区 |
3.4 三类街区格局微气候要素对比及分析 |
3.4.1 商业北居住南并列式街区格局 |
3.4.2 商业南居住北并列式街区格局 |
3.4.3 商业居住东西并列式街区格局 |
3.5 微气候要素相关性分析 |
3.5.1 微气候要素双变量散点矩阵分析 |
3.5.2 各街区微气候要素与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3.5.3 各监测点空气温度与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3.5.4 各监测点相对湿度与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3.5.5 各监测点风速与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微气候模拟与分析 |
4.1 ENVI-MET模型建立 |
4.2 ENVI-MET模拟数值设置 |
4.3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夏季ENVI-MET模拟分析 |
4.3.1 雍和大厦-青龙胡同街区 |
4.3.2 中国石油大厦-民安小区街区 |
4.3.3 天玉大厦-光明楼小区街区 |
4.3.4 新华大厦-三里河社区街区 |
4.3.5 全国工商联-新街口西里街区 |
4.3.6 富卓商厦-椿树园奥运社区街区 |
4.4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冬季ENVI-MET模拟分析 |
4.4.1 雍和大厦-青龙胡同街区 |
4.4.2 中国石油大厦-民安小区街区 |
4.4.3 天玉大厦-光明楼小区街区 |
4.4.4 新华大厦-三里河社区街区 |
4.4.5 全国工商联-新街口西里街区 |
4.4.6 富卓商厦-椿树园奥运社区街区 |
4.5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舒适度模拟分析 |
4.5.1 雍和大厦-青龙胡同街区 |
4.5.2 中国石油大厦-民安小区街区 |
4.5.3 天玉大厦-光明楼小区街区 |
4.5.4 新华大厦-三里河社区街区 |
4.5.5 全国工商联-新街口西里街区 |
4.5.6 富卓商厦-椿树园奥运社区街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对微气候环境影响 |
5.1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分类 |
5.2 典型商住混合街区ENVIMET模型建立 |
5.3 各典型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微气候数值模拟及分析 |
5.3.1 商业半包围居住式街区格局 |
5.3.2 商业东居住西并列式街区格局 |
5.3.3 商业西居住东并列式街区格局 |
5.3.4 商业北居住南并列式街区格局 |
5.3.5 商业南居住北并列式格局 |
5.4 各典型商住混合街区舒适度分析 |
5.4.1 商业半包围居住式街区格局 |
5.4.2 商业东居住西并列式街区格局 |
5.4.3 商业西居住东并列式街区格局 |
5.4.4 商业北居住南并列式街区格局 |
5.4.5 商业南居住北并列式格局 |
5.5 商住混合街区微气候优化策略 |
5.5.1 商业区范围优化策略 |
5.5.2 交界道路范围优化策略 |
5.5.3 居住区范围优化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首都功能核心区调研照片 |
附录B 微气候实测数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古城现状 |
1.1.2 研究契机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城市景观风貌的概念 |
1.2.2 潮州古城的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潮州古城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 |
2.1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2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 |
2.2.1 汉晋城池未置 |
2.2.2 唐宋城郭划定 |
2.2.3 明清建治完善 |
2.2.4 民国骑楼兴建 |
2.2.5 建国之后发展 |
2.3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 |
2.3.1 山水环境 |
2.3.2 空间格局 |
2.3.3 建筑形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 |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风貌 |
3.1.1 山体区位 |
3.1.2 水系分布 |
3.2 山水相融的西湖园林 |
3.2.1 寺庙塔楼、依山错落 |
3.2.2 桥亭小径、湖岸丰富 |
3.2.3 奇石异峰、碑刻点景 |
3.3 山水为底的八景点缀 |
3.3.1 靠山置景 |
3.3.2 以湖营境 |
3.3.3 临江成景 |
3.4 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
3.4.1 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 |
3.4.2 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 |
3.4.3 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 |
4.1 功能分区 |
4.1.1 城北:历史行政中心 |
4.1.2 城南:大型宅邸遍布 |
4.1.3 城东:商业经济主导 |
4.1.4 城西:行业工坊聚集 |
4.2 街巷结构 |
4.2.1 街巷结构体系 |
4.2.2 街巷肌理形态 |
4.2.3 街巷尺度设置 |
4.2.4 街巷可达性及密度分析 |
4.3 节点特色 |
4.3.1 城墙入口 |
4.3.2 寺庙学宫广场 |
4.3.3 街道牌坊 |
4.3.4 宅祠前院 |
4.4 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
4.4.1 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 |
4.4.2 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 |
4.4.3 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 |
5.1 官式建筑 |
5.1.1 城楼 |
5.1.2 学宫 |
5.1.3 佛寺 |
5.2 民间建筑 |
5.2.1 民居 |
5.2.2 祠堂 |
5.3 西式骑楼 |
5.4 建筑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
5.4.1 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 |
5.4.2 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 |
5.4.3 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 |
5.4.4 中西并存的城市建筑风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海绵城市的北方易涝区建筑小区水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理论概念 |
1.2.1 海绵城市概念 |
1.2.2 城市水系统 |
1.2.3 LID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绵小区水系统组成及特点 |
2.1 新建海绵小区水系统特点 |
2.2 老旧建筑小区水系统特点 |
第3章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与小区水系统关系研究 |
3.1 LID与海绵城市建设 |
3.1.1 海绵城市建设 |
3.1.2 LID与海绵城市的关系 |
3.2 海绵城市建设与小区水系统的关系 |
3.2.1 渗透作用 |
3.2.2 吸收作用 |
3.2.3 净化作用 |
3.2.4 存储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方案设计 |
4.1 小区建设目标 |
4.2 海绵城市建设小区开发水系统设计方案 |
4.2.1 海绵城市建设开发小区设计思路 |
4.2.2 雨水系统设计方案 |
4.2.3 植草沟设计方案 |
4.2.4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
4.2.5 园林绿地系统方案设计 |
4.2.6 下沉式绿地设计方案 |
4.3 绿色海绵措施及植物配置原则 |
4.3.1 绿色海绵措施的基本类型 |
4.3.2 植物在绿色海绵措施中的重要作用 |
4.3.4 种植土要求 |
4.3.5 水淹区植物的选择 |
4.4 小区低影响开发效果评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方易涝区建筑小区水系统建设实例研究 |
5.1 济南市基本概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社会条件 |
5.1.3 地形地质构造 |
5.2 济南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水安全问题 |
5.2.2 水资源问题 |
5.2.3 周边区域影响问题 |
5.3 鲁能·领秀城小区项目概况 |
5.4 鲁能·领秀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措施 |
5.4.1 小区的易涝特点 |
5.4.2 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及设计要点 |
5.4.3 雨水系统建设 |
5.4.4 道路交通系统建设 |
5.4.5 园林绿地系统建设 |
5.5 建筑小区水系统建设海绵城市理念体现 |
5.5.1 生态水塘建设 |
5.5.2 附属道路海绵工程建设 |
5.5.3 附属道路绿化工程建设 |
5.5.4 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
5.6 建筑小区水系统建设对环境影响与缓解措施 |
5.6.1 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与治理措施 |
5.6.2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5.6.3 施工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 |
5.6.4 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绵城市建设小区效益分析 |
6.1 经济效益分析 |
6.2 运营保障分析 |
6.3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4)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滨海快速道路空间与滨海公共空间重叠 |
1.1.2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理论背景 |
1.1.3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的生活圈 |
1.1.4 情侣路的发展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案例研究 |
2.2.1 国内外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案例研究 |
2.2.2 国内滨海景观道路案例研究 |
2.3 游憩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开放空间理论 |
2.3.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3.3 游憩理论 |
2.4 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构成及特征 |
2.4.1 滨海景观道路的概念、沿线范围、特征及构成模式 |
2.4.2 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游憩空间及游憩行为 |
2.4.3 滨海景观道路沿线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对其游憩行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分析 |
3.1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游憩行为关联体系构建 |
3.2 情侣路的建设与珠海城市空间演化 |
3.2.1 情侣路的规划与建设 |
3.2.2 情侣路香洲段概述 |
3.2.3 情侣路道路系统与滨海公共性的矛盾 |
3.3 情侣路沿线游憩行为的空间影响分析 |
3.3.1 支撑游憩行为的交通空间结构 |
3.3.2 支撑游憩行为的用地功能结构 |
3.3.3 支撑游憩行为的景观空间结构 |
3.3.4 支撑游憩行为的公共空间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
4.1 情侣路交通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2 情侣路沿线用地功能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3 情侣路沿线景观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4 情侣路沿线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5 总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
4.5.1 评价方案的设计 |
4.5.2 满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憩导向的情侣路及沿线空间分析 |
5.1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整体布局与游憩行为分析 |
5.1.1 情侣路的区位 |
5.1.2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整体布局分析 |
5.1.3 沿线结构模式与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
5.2 交通对游憩行为的支持及阻碍关系 |
5.2.1 主干交通功能妨碍步行可达性 |
5.2.2 单边用地布局难以服务滨海游憩活动 |
5.3 沿线用地功能缺乏游憩体系所需的开放性 |
5.4 景观对游憩行为有积极作用 |
5.4.1 线形多变有助情侣路的景观多样化 |
5.4.2 标志性景观支撑空间活力 |
5.5 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对游憩有积极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的优化建议 |
6.1 优化目标 |
6.2 情侣路及沿线空间与城市整体结构融合 |
6.2.1 打造“一带一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体系 |
6.2.2 构筑滨海开放空间“斑—廊—基”的空间层级秩序 |
6.3 绿色复合的滨海交通体系 |
6.3.1 交通疏解的建议 |
6.3.2 建立快速交通、慢行交通组成的复合的交通体系 |
6.3.3 .促进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效衔接,提高行人便利度 |
6.4 沿线用地功能多元化 |
6.4.1 引导沿线土地利用 |
6.4.2 .多元化的服务设施 |
6.4.3 各路段分区优化措施 |
6.5 层次丰富的滨海景观格局 |
6.5.1 滨海景观提升措施 |
6.5.2 各路段分区优化措施 |
6.6 构建陆海互动的滨海开放空间 |
6.6.1 .沿线线性开放空间品质提升 |
6.6.2 .湾区滨海公共空间特色营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5)“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6)KW公司Y项目景观质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论文研究的实际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 |
1.4.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研究的预期目标 |
1.5 论文研究的难点及存在问题 |
1.5.1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5.2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研究最终将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质量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2.1 质量管理 |
2.2 质量管理的相关方法及理论 |
2.2.1 全面质量管理 |
2.2.2 PDCA循环 |
2.2.3 精细化管理 |
2.2.4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景观的概念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3.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3章 KW公司Y项目一期工程的景观质量管理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Y项目的基本情况简介及相关经技术指标 |
3.1.1 基本情况简介 |
3.1.2 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
3.2 一期工程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方案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现状 |
3.2.2 方案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现状的问题分析 |
3.2.3 施工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现状 |
3.2.4 施工图计阶段质量控制现状的问题分析 |
3.3 一期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现状 |
3.3.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现状的问题分析 |
3.4 一期工程施工阶段设计院现场配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4.1 施工阶段设计院现场配合的现状 |
3.4.2 施工阶段设计院现场配合现状问题的分析 |
3.5 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及维保阶段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5.1 竣工验收及维保阶段的现状 |
3.5.2 竣工验收及维保阶段现状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KW公司景观质量管理优化体系的建立 |
4.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
4.2 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的原则 |
4.3 健全景观设计任务书 |
4.4 制定景观设计阶段标准化管控手册 |
4.4.1 方案设计阶段的标准化管控 |
4.4.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标准化管控 |
4.5 制定招标阶段对投标单位的控制细则 |
4.5.1 设计单位招标阶段的控制 |
4.5.2 施工单位招标阶段的控制 |
4.6 制定精确的项目进度控制计划 |
4.6.1 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 |
4.6.2 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
4.7 制定精确的项目成本控制计划 |
4.7.1 设计阶段成本的控制 |
4.7.2 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质量管理优化体系在Y项目二期景观工程的应用 |
5.1 确保项目在质量管理优化体系下运行 |
5.2 设计阶段标准化手册的应用(事前控制) |
5.2.1 方案阶段标准化流程的管控 |
5.2.2 施工图阶段标准化流程的管控 |
5.3 基于PDCA循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事中控制) |
5.3.1 计划(P) |
5.3.2 实施(D) |
5.3.3 检查(C) |
5.3.4 处理和改进(A) |
5.4 竣工验收阶段的管控 |
5.5 后期养护阶段的管控(事后控制) |
5.6 Y项目质量优化体系绩效评价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KW公司质量管理优化体系的建议 |
6.1 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制度 |
6.2 建立设计成果评审制度 |
6.3 质量管理优化体系的动态调整原则 |
6.4 形成复盘报告机制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景观设计任务书成果要求 |
附录2 方案设计阶段标注化管控表 |
附录3 施工图设计阶段标注化管控表 |
附录4 甘特图(进度计划表)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 ——以黄麓书香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居住区 |
1.2.2 安置小区 |
1.2.3 低成本景观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安置小区景观理论和实践 |
1.3.2 国内外低成本景观设计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低成本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综述 |
2.1 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简介 |
2.1.1 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 |
2.1.2 低成本景观设计的意义 |
2.2 相近理念简介 |
2.2.1 生态景观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节约型景观 |
2.2.4 “海绵城市” |
2.3 低成本景观设计和其他理念的关系 |
第三章 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具体分析 |
3.1 安置小区景观设计概念及解析 |
3.1.1 安置小区的景观基本要素 |
3.1.2 安置小区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与住户分析 |
3.2.1 安置小区住户心理分析 |
3.2.2 安置小区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
3.2.3 安置小区住户变迁前后变化分析 |
3.2.4 安置小区住户心理分析策略 |
3.2.5 安置小区住户拥挤感 |
3.2.6 安置小区住户地盘意识 |
3.2.7 私密性和安全感 |
3.3 安置小区内景观空间设计 |
3.3.1 安置小区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
3.3.2 安置小区交通设计分析 |
3.3.3 安置小区绿地设计分析 |
第四章 低成本安置小区景观的应用 |
4.1 低成本安置小区景观设计理念及指导思想 |
4.1.1 低成本景观设计理念与其他理念结合 |
4.1.2 低成本安置小区景观设计方法 |
4.2 安置小区成本理念及解析 |
4.2.1 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成本控制原则 |
4.2.2 景观成本分析 |
4.3 硬景低成本设计 |
4.3.1 景观材料 |
4.3.2 景观水景 |
4.3.3 景观给排水 |
4.3.4 景观照明 |
4.3.5 景观小品 |
4.3.6 景观构筑物 |
4.3.7 考虑复合型空间使用 |
4.4 软景低成本设计 |
4.4.1 地形 |
4.4.2 植物景观 |
4.4.3 植物选择 |
4.4.4 绿化配置 |
4.5 概算价格控制 |
第五章 书香苑设计案例研究 |
5.1 黄麓书香苑安置小区设计概况 |
5.2 景观设计理念分析 |
5.2.1 以人为本 |
5.2.2 生态景观 |
5.2.3 可持续发展设计 |
5.2.4 节约型景观设计 |
5.2.5 海绵城市概念 |
5.3 景观设计构思 |
5.4 景观总体布局 |
5.5 景观绿地空间低成本设计 |
5.5.1 广场空间 |
5.5.2 游戏活动场所 |
5.5.3 架空层空间景观设计 |
5.6 景观植物绿化低成本设计 |
5.6.1 A区香堤樱岸 |
5.6.2 B区花果缤纷 |
5.6.3 C区流金岁月 |
5.6.4 D区竹韵悠长 |
5.6.5 绿化低成本设计策略 |
5.7 景观交通系统低成本设计 |
5.8 生态驳岸低成本设计 |
5.9 雨水回收低成本设计 |
5.10 景观成本概算 |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低成本理念的应用途径 |
6.1.2 设计应以人为本 |
6.1.3 利用先进技术 |
6.1.4 发挥住户能动性 |
6.1.5 优化设计布局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安置小区景观问卷调查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危机 |
1.1.2 城市滨水区域亟需蓝绿空间的整合营造与功能提升 |
1.1.3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概况 |
1.5.2 国内外对河流廊道的研究概况 |
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2.1 供给服务 |
2.2.2 调节服务 |
2.2.3 支持服务 |
2.2.4 文化服务 |
2.3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联 |
2.4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服务的关系 |
2.4.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 |
2.4.2 物质供给支持服务 |
2.4.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 |
2.5 小结 |
3 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流廊道 |
3.2 城市河流廊道 |
3.3 河流廊道的特点 |
3.4 河流廊道的功能 |
3.4.1 自然功能 |
3.4.2 社会功能 |
3.5 案例分析 |
3.5.1 琴江·老河道滨河湿地文化公园 |
3.5.2 沣河(文教园段)滨河湿地生态公园 |
3.5.3 渭柳湿地公园 |
3.5.4 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 |
3.5.5 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 |
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流廊道评价及规划设计方法 |
4.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
4.1.1 理性的评价分析—为城市滨河公园的选址提供依据 |
4.1.2 科学的指导实践—为城市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
4.1.3 合理的反馈优化—对河流廊道循证实践,再优化 |
4.2 研究框架 |
4.3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等级划分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生态调节原则 |
4.4.2 空间开放性原则 |
4.4.3 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 |
4.4.4 景观融合性原则 |
4.5 规划设计策略 |
4.5.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视角:修复自然生态本底,优化生物栖息环境 |
4.5.2 物质产品支撑服务视角: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 |
4.5.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视角: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 |
4.6 规划设计方法 |
4.6.1 生态修复——修复生态本底,构建多重生境 |
4.6.2 植物群落——优化植物群落,营造多样空间 |
4.6.3 功能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增添多重体验 |
4.6.4 游憩设施——完善路网体系,满足多种需求 |
4.6.5 文化转译——保留场地肌理,传承多元文化 |
5 实证案例—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城市区位 |
5.1.2 政策解读 |
5.1.3 上位规划 |
5.1.4 自然气候 |
5.1.5 河流历史沿革 |
5.1.6 游憩资源分析 |
5.2 项目认知 |
5.2.1 研究范围 |
5.2.2 区域交通分析 |
5.2.3 区域用地分析 |
5.2.4 场地现状分析 |
5.2.5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 |
5.2.6 场地SWOT分析 |
5.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指导下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1 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 |
5.3.2 生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
5.3.3 景观游憩服务性评价 |
5.3.4 景观文化承载力评价 |
5.3.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6 设计范围红线生成 |
5.4 目标与定位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目标 |
5.4.3 设计定位 |
5.4.4 设计策略 |
5.5 总体规划设计 |
5.5.1 总平面图 |
5.5.2 鸟瞰图 |
5.5.3 布局理念—曲岸流芳 |
5.5.4 空间结构 |
5.5.5 功能分区 |
5.5.6 景观视线分析 |
5.6 分区详细设计 |
5.6.1 生态感知区——让宣教自然、让自然宣教 |
5.6.2 农林体验区——将生产作为景观体验 |
5.6.3 生态保育区——与自然本底共生 |
5.6.4 亲水游憩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水岸 |
5.6.5 邻里休闲区——回归自然的城市滨水空间 |
5.7 专项设计 |
5.7.1 水文调节系统规划设计 |
5.7.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5.7.3 竖向设计 |
5.7.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5.7.5 服务设施专项 |
5.7.6 节约园林专项 |
5.7.7 智慧园林专项 |
5.7.8 乡土文化景观规划 |
5.7.9 游憩规划 |
5.8 技术指标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10)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校园建设大发展与“校园看海”现象 |
1.1.2 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与其责任担当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弹性理念及其发展的相关研究 |
1.5.2 水适应性景观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框架 |
2 暴雨灾害频率增加背景下传统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2.1 暴雨及其灾害概述 |
2.1.1 降水量与暴雨 |
2.1.2 我国暴雨特征及变化趋势 |
2.1.3 暴雨灾害及其发生条件 |
2.2 极端降雨频率增加背景下传统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
2.3 传统校园景观暴雨脆弱性较高的原因 |
3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理论初探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弹性景观 |
3.1.2 适应性景观和暴雨适应性景观 |
3.1.3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景观内涵 |
3.2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特征 |
3.3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景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别 |
3.4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的优势 |
3.4.1 更加贴近自然水循环,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 |
3.4.2 缓解暴雨内涝问题,同时减少暴雨对师生生活、学习的影响 |
3.4.3 相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更低、管理更粗放 |
3.4.4 形成特色雨水景观,赋有生态认知和教育功能 |
3.5 弹性视角下暴雨适应性景观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3.5.1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百年纪念公园 |
3.5.2 美国亚特兰大Historic Fourth Forward公园 |
3.5.3 清华大学胜因苑景观改造 |
3.5.4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校园景观 |
4 弹性视角下的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4.1 弹性视角下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流程优化 |
4.2 校园暴雨灾害风险评价——以义乌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 |
4.2.1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及降水特征概述 |
4.2.2 构建校园景观暴雨灾害风险评价框架 |
4.2.3 评价方法 |
4.2.4 评价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4.2.5 评价结果分析 |
4.3 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弹性提升的原则 |
4.3.1 多样性原则 |
4.3.2 冗余性原则 |
4.3.3 自然法原则 |
4.3.4 动态适应原则 |
4.3.5 乡土地域化原则 |
4.3.6 节约减量化原则 |
4.3.7 耐用持久性原则 |
4.4 弹性视角下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4.1 弹性避让适应性策略 |
4.4.2 分散疏导适应性策略 |
4.4.3 防护顺应适应性策略 |
4.5 参与性景观设计与生态、地域文化科普设计 |
4.5.1 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的参与性设计 |
4.5.2 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的生态与地域文化的科普设计 |
5 义乌双江湖职业技术学校暴雨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5.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气候条件 |
5.1.3 上位规划 |
5.1.4 周边用地及交通概况及基地现状地形分析 |
5.1.5 基地规划建筑、交通及水系分析 |
5.1.6 SWOT分析 |
5.2 设计目标与设计策略 |
5.2.1 设计目标 |
5.2.2 设计定位和愿景 |
5.2.3 设计策略 |
5.3 设计方案 |
5.3.1 设计总平面 |
5.3.2 分区设计 |
5.5 暴雨灾害适应性规划与设计 |
5.5.1 雨洪管理系统设计与验证 |
5.5.2 .适应性交通系统规划 |
5.5.3 .适应性植物景观规划 |
5.5.4 .基础设施防护规划 |
5.6 专项规划 |
5.6.1 夜景灯光规划 |
5.6.2 标识系统规划 |
5.6.3 景观设施设计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和展望 |
6.2.1 思想转变——转变对待干扰的态度和静态的思维方式 |
6.2.2 技术加强——引入高科技暴雨灾害监测系统平台,尝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行业赋能 |
6.2.3 人的提高——提高参与性和暴雨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园林绿地和硬地的交接方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商住混合街区格局对微气候影响机理研究 ——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D]. 许正厚.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D]. 林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基于海绵城市的北方易涝区建筑小区水系统设计研究[D]. 王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游憩导向的滨海景观道路及沿线空间研究 ——以珠海情侣路为例[D]. 濮阳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KW公司Y项目景观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王文轩. 东华大学, 2020(03)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8]安置小区低成本景观设计研究 ——以黄麓书香苑为例[D]. 沈小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D]. 牛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弹性视角下暴雨灾害适应性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义乌市双江湖职业教育学校为例[D]. 赵海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