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脏螺旋CT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张子钦[1](2021)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和常规冠脉造影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方面无显着差异(P> 0.05);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管唯唯[2](2020)在《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方式,一种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是一项有创检查,需要在专业的导管室经过微创手术才能完成。另一种是冠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是一种无创操作,将造影剂注入体内,观察冠脉血管的形态与走势,确定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具有与DSA相似的效果。CCTA对预测心肌缺血的准确性有限,除了管腔区域狭窄外,其他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和组成参数有助于评估下游心肌缺血的情况。随着CCTA和腺苷负荷CT心肌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的整合,可以在一个程序中获得关于冠状动脉解剖和功能的可靠信息,其良好的清晰度、准确度已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由于其并发症风险小而广泛用于门诊或病房。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一站式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斑块性质和形态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临床经DSA检查后有冠脉斑块患者。年龄5074岁,平均(62.5±10.5)岁。男40例,女44例。对这些患者连续行冠脉CTA和腺苷负荷心肌CTP扫描,对所有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自动定量分析(定量CTA),获得冠脉血管狭窄的情况。下游心肌缺血通过对静态和负荷CTP图像的视觉分析进行评估。病变的定量CTA参数(有或无下游心肌缺血)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根据具体需要而定。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缺血病变与非缺血之间斑块特征的显着性差异,以缺血作为非缺血是因变量。结果84例患者,共有146条冠状动脉存在一个或多个冠状动脉斑块,其中31条(21%)与缺血有关,其中狭窄率<50%、50%-70%、>70%的病变中,9%(6/67)、18%(9/51)、57%(16/28)为下游缺血。此外,与缺血相关斑块的平均斑块负荷、斑块体积、斑块长度、斑块最大厚度和致密钙体积显着高于非缺血相关的斑块,但只有狭窄严重程度(%)(OR1.06;95%可信区1.02-1.10;P=0.006)和病变长度(mm)(OR1.26;95%可信区间1.02-1.55;P=0.029)是独立的相关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一站式检查是评价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同时为临床判定左心室功能提供便捷的、具有筛诊潜力的技术。(2)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长度是引起心肌缺血的独立相关性因素。
罗春材[3](2019)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优化扫描及标准化、个性化重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冠脉CTA检查,探讨屏气后心率变化以及到达平稳心率的时间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以下简称“冠脉CTA”)质量的影响,为获取高质量冠脉CTA图像提供保障,并探讨冠脉CTA三维后处理内容的规范化显示及其数字化教学演示平台的构建,以及评价CT双低技术结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收集我院700例行心脏冠脉CTA扫描患者扫描前的心率值,记录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心率(扫描前静息态初始心率、屏气过程中的最高心率、屏气后的平稳心率)及屏气后达平稳心率的时间,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归纳总结医院日常冠脉CTA检查中三维后处理图像的常规显示位置,提炼“共性”,探讨冠脉CTA数字化现场教学演示平台的构建模式。第三部分,前瞻性选取本院2016年6至11月冠脉搭桥术后复查的患者71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80 kVp管电压,300mgI/ml对比剂以4ml/s流速注射,IMR技术重建,B组采用100 kVp,370 mgI/ml对比剂以5 ml/s流速注射,高级混合迭代重建。以主动脉、左心室、动静脉桥作为感兴趣区,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射线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1)绘制出心率变化曲线趋势图,可知行心脏冠脉CT扫描70.43%患者心率变化曲线趋势图为先升后降型,97.58%患者从下指令开始吸气屏住在9s前可以到达平稳心率,掌握心率变化和达平稳心率时间的规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回顾性或前瞻性扫描)。(2)“共性”+“个性”的冠脉CTA三维后处理规范化显示,获得处理冠脉CTA的标准流程和包含中国审美美学的冠脉三维图片显示以及针对冠脉病变的个性化细节展示手段,使冠脉影像图像的显示更加美观、全面;其数字化现场教学演示平台的构建符合教学要求。(3)A组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心室、静脉桥的信噪比(SNR)分别为19±5、20±5.7、19.1±4.9、37±34,对比噪声比(CNR)分别为 17±4.7、18 ± 5、16±5.4、34 ± 32,均高于 B 组 SNR[分别为16±6(P=0.012)、15.6± 5.5(P=0.002)、15±6(P=0.002)、24 ± 8.3(P=0.035)]和 CNR[分别为 14±5.5(P=0.010)、13.8±5(P=0.002)、13±5.7(P=0.014)、21±7.8(P=0.031)],而动脉桥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 组射线剂量(2.3±0.4)mSv 比 B 组(4.5±0.5)mSv 降低了 49%(P=0.000),A 组碘用量(20±1.4)g 比B 组(29±1.6)g 减少了 31%(P=0.000)。结论:掌握患者屏气后心率变化走向及达平稳心率时间的差异性,对指导冠脉CTA扫描具有重要意义。冠脉CTA三维后处理规范化演示及其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员更加容易掌握冠脉三维后处理规范化显示的内容。CT双低技术结合IMR迭代重建,在显着降低射线剂量的同时,还显着提高了大血管、心腔及静脉桥的图像质量,且动脉桥的图像质量不劣于常规剂量组。
范丽娟[4](2019)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评估儿童复杂先心病》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检查中的可行性:诊断能力、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对象与方法100例连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纳入研究,年龄均小于3岁。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2天至32个月,使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心电门控CT心脏收缩末期扫描。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9天至27个月,使用多排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扫描。以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分别测量两组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左心室、膈肌水平降主动脉及胸壁肌肉组织的CT值和图像噪声,并计算客观图像质量指标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评价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记录每一位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的诊断检出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现142和131处心血管畸形,两者诊断检出率分别为95.07%和94.6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877,P=1.000)。低剂量组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1±0.82、4.69±0.51和3.28±0.90,对照组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2±0.65、4.60±0.61和2.30±0.82,两组心内结构及心外结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宽体探测器低剂量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宽体探测器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升主动脉的CT值(565.15±184.55 vs.526.00±184.10)、图像噪声(28.07±9.64 vs.24.95±5.89)、SNR(21.43±7.96 vs.21.82±8.32)及CNR(19.06±7.72 vs.19.58±8.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肺动脉的CT值(575.95±259.78 vs.537.06±198.40)、图像噪声(25.62±10.87 vs.26.66±8.25)、SNR(23.66±8.66 vs.22.25±11.42)及CNR(20.94±8.19 vs.20.03±1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的CT值(554.96±213.85 vs.520.57±173.34)、图像噪声(30.14±12.34 vs.26.71±8.18)、SNR(19.92±7.99 vs.21.13±9.40)及CNR(17.58±7.44 vs.18.92±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水平降主动脉的CT值(539.40±175.28 vs.524.90±189.52)、图像噪声(25.96±10.99 vs.23.29±8.54)、SNR(23.83±11.50 vs.26.47±15.98)及CNR(20.96±10.30 vs.23.74±15.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组与对照组比较,CTDIvol(t=-14.856,P=0.000)、DLP(t=-12.595,P=0.000)及有效剂量ED(t=-11.64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扫描比多排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扫描辐射剂量下降了76%。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心电门控CT心脏收缩末期扫描检查婴幼儿先心病,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和理想的诊断效能,尤其对诊断先心病中合并的冠状动脉异常具有独特优势,并能大幅降低有效辐射剂量。第二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儿童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获取的先心病扫描数据,并将诊断结果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该技术在儿童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108例先心病儿童纳入研究,男60例,女48例,平均年龄31.4±35.1月(中位数19.5月,范围12天-15岁),平均体重11.8±7.9kg(中位数9.7kg,范围2.5-56kg),平均身高84.6±23.6cm(中位数80.0cm,范围47.0-156.0cm),平均心率115.9±21.3次/分(中位数115.5次/分,范围59-171次/分)。以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复杂先心病的心内结构异常、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心外结构异常以及全部心脏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并比较。记录每一位儿童的CTDIvol和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1.本组108例,手术结果共发现心内结构异常291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诊断正确251处,诊断不正确共41处。TTE诊断正确273处,诊断不正确共19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心内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86.25%、99.95%、0.862、99.60%、98.12%、98.27%及86.25%;TTE分别为93.81%、99.95%、0.938、99.64%、99.14%、99.20%及93.81%。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TTE的准确率显着高于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TTE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2.本组108例,手术结果共发现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58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这58处畸形均诊断正确,诊断不正确1处。TTE诊断正确55处,诊断不正确共9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100.0%、99.79%、0.998、98.31%、100.0%、99.81%及100.0%。TTE分别为94.83%、98.76%、0.936、90.16%、99.37%、98.33%及94.83%。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的准确率和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25)。3.本组108例,手术结果共发现心外结构异常175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174处畸形诊断正确,诊断不正确2处。TTE诊断正确139处,诊断不正确共53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心外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99.43%、99.95%、0.994、99.43%、99.95%、99.90%及99.43%。TTE分别为79.43%、99.09%、0.785、89.10%、98.10%、97.42%及79.43%。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宽体探测器CT的准确率显着高于TTE。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宽体探测器CT的准确率显着高于TTE。4.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本组108例全部心脏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92.18%、99.93%、0.921、99.38%、99.09%、99.11%及92.18%;TTE;分别为89.12%、99.46%、0.886、95.11%、98.73%、98.37%及89.1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全部心脏结构异常的准确率和检出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4)。5.108例患儿整体平均CTDIvol、DLP及ED分别为1.39±0.38m Gy,20.62±6.79m Gy·cm及0.57±0.15m Sv,三年龄组内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值均=0.000),其中CTDIvol、DLP分别在三年龄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均随年龄增长而显着增加(表2-11,2-12)。三年龄组患儿的ED分别为0.64±0.17m Sv、0.53±0.12m Sv及0.49±0.08m Sv。其中在>1,≤5岁和>5岁两年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73);但在≤1岁与>1,≤5岁和≤1岁与>5岁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年龄越小ED越高,≤1岁患儿的剂量显着高于1岁以上儿童。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与TTE在儿童先心病的整体诊断效能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TTE对诊断心内结构异常更具相对优势,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诊断心外结构异常更具优势,预期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效能。在本组患儿中,≤1岁年龄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相对较高。第三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定量评估儿童紫绀属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与TTE对照,比较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紫绀属复杂先心病中对大血管直径、室间隔缺损大小的测量及Mc Goon比值的差别,评价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定量诊断紫绀属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紫绀属先心病儿童48例纳入该项研究。男23例,女25例,平均年龄28.2±33.9月(中位数17.50月,范围12天-15岁),平均体重11.1±6.4kg(中位数10.0kg,范围2.8-41kg),平均身高82.2±20.7cm(中位数78.0cm,范围47.0-156.0cm),平均心率116.3±20.5次/分(中位数115.0次/分,范围80-171次/分)。比较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两种检查方法对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降主动脉、室间隔缺损测量值的差别及Mc Goon比值的差别。进一步对本组病例中41例三岁以下患儿进行了年龄、体重和心率分组研究。分组标准年龄≤12月和>12月,心率<120次/分和≥120次/分,体重<10Kg和≥10Kg。分析年龄、心率和体重对大血管直径、室间隔缺损及Mc Goon比值的影响。结果1.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测量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降主动脉测量值分别为9.6±3.8mm、8.7±3.4mm、7.8±3.1mm及9.2±2.3mm。TTE测量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降主动脉测量值分别为8.3±3.2mm、6.2±2.7mm、6.2±2.4mm及7.7±1.8mm。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降主动脉测量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324,P=0.000;t=7.663,P=0.000;t=4.290,P=0.000;t=8.026,P=0.000)。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主动脉及肺动脉直径测量值显着高于TTE测量值。Mc Goon比值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1.8±0.5)与TTE(1.6±0.4)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21,P=0.009),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 Mc Goon比值显着高于TTE。VSD的大小在宽体探测器CT(11.5±3.5)和TTE(13.0±3.5)间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Z=-3.519,P=0.000),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测量的VSD大小显着小于TTE结果。2.主肺动脉直径及室间隔缺损大小两种检查方法测量值比较与年龄有关,1岁以下患儿两种检查方法测量值无显着性差异。Mc Goon比值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结果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两种方法Mc Goon比值一致性越好。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测量值均显着高于TTE。Mc Goon比值及VSD大小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与心率有关,心率越快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越好。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获得的肺动脉的测量值及Mc Goon比值高于TTE获得的结果,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获得的VSD测量值低于TTE获得的结果,年龄、体重和心率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有一定影响,在应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定量评估儿童紫绀属先心病时应予注意。第四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先心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目的评估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各节段显示的可判读性、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评价其在临床儿童先心病冠状动脉异常诊断中的价值。对象与方法134例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检查的先心病儿童纳入研究。其中男73例,女61例,平均年龄30.27±36.67月(中位数17.00月,范围12天-15岁),平均体重11.40±7.72kg(中位数9.15kg,范围2.48-53kg),平均身高83.73±24.25cm(中位数76.50cm,范围47.00-163.00cm),平均心率115.87±21.30次/分(中位数115.00次/分,范围59-171次/分)。分析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图像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将冠状动脉分为11个节段,比较各节段的可判读性及图像质量评分。将所有病例按年龄不同分为四组,组1:年龄≤1岁,60例;组2:1岁<年龄≤5岁,48例;组3,5岁<年龄≤10岁,19例;组4,年龄>10岁,7例。比较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评分、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1.本组134例患者中共发现16例冠状动脉异常,发生率11.9%,包括左侧单支冠状动脉2例,右侧单支冠状动脉3例,前降支起自右冠状动脉1例,回旋支起自右冠状动脉1例,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3例,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1例,前降支-右室瘘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回旋支-右房瘘1例,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例,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1例。2.134例患者冠状动脉11节段2分以上共1180段,总可判读率80.8%(1180/1460)。可判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LO、LM、LAD1、RO、LAD2、RCA1、LCX1、RCA3、LAD3、RCA2、LCX2。可判读率最高的为LO,98.5%;此外在90.0%以上的依次为LM、LAD1、RO及LAD2;可判读率最低的两个节段为LCX2(41.8%)和RCA2(62.1%)。进一步按开口(LO、RO)、近段(LM、LAD1、LCX1、RCA1)、中段(LAD2、RCA2)、远段(LAD3、LCX2、RCA3)分析结果显示:从开口至远段可判读率依次下降,分别为96.9%(253/261)、88.5%(470/531)、76.3%(203/266)及63.5(254/400)。2.冠状动脉11节段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LO、LM、RO、LAD1、RCA1、LAD2、RCA3、LCX1、LAD3、RCA2、LCX2。各节段评分多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59.105,P=0.000。进一步组内两两结果显示:LO、LM和RO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1评分显着低于LO(P=0.027)和LM(P=0.029),但与RO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2与LCX1、RCA1及RCA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3与LCX1及RCA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CX1与LAD2、LAD3及RCA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1与LAD2及RCA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2与LAD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3与LAD2、LCX1及RCA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CX2与其他所有10个节段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余各节段组内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各节段评分比较结果:LO、LM、LCX1及RCA2评分在各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8,14.390,10.650,10.134;P=0.005,0.002,0.014,0.017)。RO、LAD1、LAD2、LAD3、LCX2、RCA1及RCA3评分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图像的CT值、噪声、SNR及CNR见表4-12,结果显示四个图像质量客观指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0.800,0.475,0.600,0.753;P=0.496,0.700,0.616,0.523),图像质量与年龄无关。5.随着年龄的增加,CTDIvol和DLP均显着性升高。有效辐射剂量E四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160,P=0.002),进一步两两比较辐射剂量E组1和组2,组1和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01;余各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辐射剂量越大,1岁以内婴幼儿辐射剂量最大,10岁以上儿童辐射剂量增加,辐射剂量最低的年龄组为5-10岁。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可在评估心脏大血管的同时完成。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在各年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冠状动脉11个节段的可判读率为80.8%,可判读性及评分在主干开口及各支近段较高,趋势是随着管径的减小而递减。左冠状动脉开口(LO)、左主干(LM)、回旋支近段(LCX1)及右冠状动脉中段(RCA2)评分在各年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随年龄增加,评分升高。1岁以内婴幼儿有效辐射剂量ED相对最高(0.63±0.17m Sv)。
赵云雷[5](2019)在《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及其并发症的CTA与DSA的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冠脉CTA及DSA对冠脉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A和DSA诊断冠脉先天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MSCT造影检查患者,共1154例,观察冠状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发生率、病变类型与影像学表现,并与DSA作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54例患者中,冠脉发育异常的患者共272例,占23.57%,其中,左侧冠状动脉的高位开口 9例,右侧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8例,单冠状动脉1例,左主干缺如1例,左前降支-肺动脉瘘2例,前降支冠状动脉瘤1例,右冠状动脉与左前降支动脉瘘1例,左冠窦起源的右冠状动脉2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4例,心肌桥最多,有244例,其中,单支血管心肌桥241例,占98.77%,两支血管心肌桥3例,占1.23%。性别不同检查者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类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同时接受CTA与DSA检查者,CTA对冠脉发育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SA检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A检出39例(27.08%),DSA检出9例(6.25%);CTA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显着高于DSA,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冠脉发育异常,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可以准确显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的类型、走行、位置及与邻近组织关系,冠状动脉CTA较DSA更便捷、更准确地评估冠脉发育异常,可作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首选筛查手段。第二部分 心肌桥及其伴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TA研究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发生位置、形态特点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CTA检查发现心肌桥者,其中,同时行冠脉造影术者30例。观察心肌桥形态、走行、邻近管腔狭窄程度及是否有斑块形成等情况,比较冠脉CTA与DSA对心肌桥及其并发症诊断的准确性与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4例心肌桥中,表浅型心肌桥168例,占68.85%,纵深型76例,占31.14%。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228例,占93.44%,其中177例位于前降支中段,占72.54%,位于回旋支10例,占4.09%,位于第一对角支2例,占0.81%,在钝缘支的有3例,占1.23%,在右冠状动脉的有1例,占0.41%。228例LAD心肌桥当中,壁冠状动脉近端有斑块形成的104例,占45.61%,壁冠状动脉的远端斑块形成23例,占10.08%,心肌桥的近端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A对心肌桥检出率明显高于DSA(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桥伴发胸痛等临床症状者发生率低于无症状心肌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对心肌桥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85%,符合率=86.66%,特异度=90%。结论:CTA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显着高于DSA的检出率,它的灵敏度更高,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漏诊的发生,是心肌桥首选检查手段;可以准确评估心肌桥的类型及其并发症,心肌桥可作为评估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陈玥[6](2019)在《以冠脉CTA为中心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256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呈现出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冠状动脉造影(CAG)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金标准”,是当前用来诊断冠心病的最主要的方法,但同时它是一项有创检查,具有潜在风险。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斑块性质与冠脉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256层冠状动脉CT检查,并在2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CCTA以及CAG情况。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出CCTA在病人水平、血管水平以及节段水平的诊断冠脉狭窄≥50%及≥75%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每个水平的曲线下方的面积大小(AUC)值。记录CCTA和CAG下的冠脉变异情况。记录每个节段在CCTA下显示的斑块性质,并分析其与冠脉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计284例患者、1122个主要血管分支和4212个血管节段纳入研究。在284例患者中,有241例患者存在冠脉管腔狭窄≥50%,其中CCTA发现222例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92.1%。以CAG为标准,CCTA基于患者诊断冠心病的Se、PPV分别是 0.91(95%CI,0.88-0.95),0.83(95%CI,0.81-0.90)。在 1 136 个主要血管分支中,有456支血管存在冠脉管腔狭窄≥50%,CCTA发现381支血管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83.6%。以CAG为标准,CCTA诊断主要血管分支狭窄≥50%的AUC为 0.81(95%CI,0.79-0.84)。LM、LAD、LCX 以及 RCA 的 AUC 值分别为 0.70(95%CI,0.54-0.85),0.64(95%CI,0.57-0.72),0.81(95%CI,0.75-0.86),0.80(95%CI,0.75-0.86)。CCTA诊断主要血管分支狭窄≥50%的Se、sp、PPV以及NPV分别是0.81(95%CI,0.77-0.84),0.81(95%CI,0.78-0.83),0.75(95%CI,0.71-0.79)和 0.86(95%CI,0.83-0.88)。在4260个血管节段中,共有848个节段狭窄≥50%,CCTA发现653个节段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77.0%。以CAG为标准,CCTA诊断节段狭窄≥50%的AUC为0.84(95%CI,0.81-0.85),诊断近中节段和非近中节段狭窄≥50%的AUC 分别为 0.81(95%CI,0.79-0.83),0.83(95%CI,0.80-0.86)。CCTA 诊断节段狭窄≥50%的 Se、sp、PPV 以及 NPV 分别是 0.76(95%CI,0.73-0.70),0.90(95%CI,0.89-0.91),0.67(95%CI,0.65-0.70),0.93(95%CI,0.92-0.93)。CCTA 诊断冠脉近中节段狭窄≥50%的 Se、Sp、PPV、NPV 分别为 0.81(95%CI,0.78-0.82),0.80(95%CI,0.78-0.82),0.64(95%CI,0.61-0.68),0.90(95%CI,0.89-0.92)。CCTA 诊断冠脉非近中节段狭窄≥50%的 Se、sp、PPV、NPV 分别为 0.69(95%CI,0.73-0.79),0.95(95%CI,0.95-0.96),0.74(95%CI,0.69-0.79),0.94(95%CI,0.93-0.95)。284 例患者中共有 167例存在冠脉血管狭窄≥75%,共计259支主要血管分支管腔狭窄≥75%,并存在455个节段狭窄≥75%。CCTA发现139例患者、167支血管分支以及265个节段与CAG结果一致,符合率分别为83%、64%和58%。以CAG为标准,基于病人、基于血管、基于节段分别计算CCTA诊断冠脉狭窄≥75%的AUC为0.70(95%CI,0.64-0.77),0.76(95%CI,0.73-0.80),0.77(95%CI,0.74-0.80)。以病人为单位,CCTA 诊断节段狭窄≥75%的 Se、sp、PPV 以及 NPV 分别是 0.82(95%CI,0.77-0.88),0.59(95%CI,0.50-0.68),0.73(95%CI,0.67-0.80),0.70%(95%CI,0.61-0.80)。以主要血管分支为单位,CCTA诊断节段狭窄≥75%的Se、sp、PPV以及NPV分别是0.63(95%CI,0.58-0.69),0.88(95%CI,0.85-0.90),0.62(95%CI,0.56-0.68),0.88(95%CI,0.86-0.90)。以节段为单位,CCTA诊断节段狭窄≥75%的Se、sp、PPV以及NPV分别是 0.57(95%CI,0.53-0.62),0.94(95%CI,0.94-0.95),0.59(95%CI,0.55-0.64),0.94(95%CI,0.93-0.95)。不同斑块所致不同程度狭窄间有统计学差异(x2=47.77,P≤0.001)。非钙化斑块组所在的冠脉节段狭窄最为严重,其次为混合斑块,最轻为钙化斑块。CCTA发现冠脉变异34例,其中心肌桥30例。CAG发现冠脉变异21例,其中心肌桥18例。结论:本研究发现在血管水平上及节段水平上,256层螺旋CT对冠脉狭窄≥50%及≥75%有较优的诊断表现,尤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冠脉狭窄主要累及于前降支近段及中段。256层螺旋CT在近中节段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确诊疾病方面的表现要优于非近中节段。256层螺旋CT能够帮助判断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其中单纯钙化斑块所在管腔狭窄程度较轻,非钙化斑块所累及的管腔狭窄程度最重。256层螺旋CT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可用于筛查和诊断冠脉变异的无创手段。第二部分 利用超声和冠脉CTA探究外周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多个血管床。超声是一项无创安全且快速简便的检查手段,能够早期发现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对外周动脉血管的检查可作为早期评估大血管病变的无创检查手段。冠脉CTA(CCTA)在评价冠脉血管狭窄性病变上具有良好的诊断表现。本研究利用超声和CCTA来探究外周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以期提高人群对外周动脉斑块的重视,对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起到预防和规避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之间,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CCTA检查的所有40岁-75岁之间的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检测出外周动脉斑块或狭窄,将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未检测出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非外周动脉斑块组”,将仅有颈动脉超声检测出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颈动脉斑块组”,将仅有下肢动脉超声检测出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下肢动脉斑块组”,并将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检测出相应血管病变的病人纳入“外周多动脉斑块组”。通过对每组病人的外周动脉超声和CCTA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外周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结果:2018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共有744名40-75岁的患者接受了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和冠脉CTA三项检查。其中住院患者485名,门诊患者259名。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未检测出斑块的患者数为282(37.9%)人;仅颈动脉超声发现存在斑块或血管狭窄有197(26.5%)人;仅下肢动脉超声发现存在斑块或血管狭窄96(12.9%)人;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均检测出斑块或血管狭窄共169(22.7%)人。住院患者中,高血压病(χ2=66.445,P<0.001)、糖尿病(χ2=15.745,P=0.001)、吸烟史(χ2=8.383,P=0.039)以及饮酒史(x2=10.700,P=0.013)在外周斑块不同分组中的分布皆存在差异。在无外周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下肢动脉斑块组和外周多动脉斑块组中,CCTA显示存在主要冠脉血管狭窄≥50%分别占2.8%,7.6%,20.8%和60.9%(χ2=251.488,P<0.001)。无外周斑块组中CCTA提示冠脉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有67.7%、29.4%、2.1%和0.7%。而在外周多动脉斑块组,CCTA提示冠脉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分别有8.9%,30.2%,42.0%和18.9%,外周动脉斑块分布情况不同的人群中,CCTA显示冠脉狭窄的分布也不同(χ2=300.108,P<0.001)。随着外周斑块累及部位增加,CCTA呈现冠脉狭窄程度越重(r=0.564,P<0.001;r=0.621,P<0.001)。在无外周斑块组中,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数分别为1.4%,0.4%和1.1%。而在外周多动脉斑块组,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数分别为24.3%、20.7%和15.4%。外周动脉斑块分布情况不同的人群中,CCTA显示冠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也不同(χ2=263.682,P<0.001)。随着外周斑块累及部位增加,CCTA呈现冠脉病变累及血管越多(r=0.535,P<0.001,r=0.579,P<0.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多血管床疾病,外周动脉斑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多动脉床粥样硬化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和饮酒史的人群所占比例较高。相比于无外周斑块的人群,外周动脉存在斑块的人群中,罹患冠心病的人数更多、冠脉狭窄程度更重、更易发生多支病变。尤其对于同时存在颈动脉斑块和下肢斑块的患者,应加强的心血管健康的重视,及时主动进行心血管方面的检查。40岁以上无心肌缺血症状人群亦可在常规体检中加入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第三部分 基于冠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评估心肌缺血功能学指标,对血运重建策略进行指导。但FFR是一项有创检查,需要和冠脉造影一同进行,且价格昂贵。基于冠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以冠脉CTA图像为基础,采用流体力学计算方法模拟真实冠脉血流,从而计算出FFR值。自2011年CT-FFR问世以来,许多研究以侵入性的FFR为参照来评估CT-FFR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当前这项技术并未得到广泛使用。本meta分析回顾既往相关研究,并将结果进行合并,以评估CT-FFR对冠心病的诊断表现。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以及EMBASE对发表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计算合并后CT-FFR基于病人水平和血管水平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相应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方的面积(AUC)值,从而评估CT-FFR的诊断性能。结果:共有1712例病人,2828支血管或病变纳入本研究。基于病人水平分析,CT-FFR评估冠脉血管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优势比(DOR)分别为0.89(95%CI,0.85-0.92)、0.78(95%CI,0.70-0.85)和 27.56(95%CI,15.82-48.00)。阳性似然比(PLR)为 4.02(95%CI,2.85-5.67),阴性似然比(NLR)为 0.15(95%CI,0.11-0.20)。基于血管水平分析,CT-FFR评估冠脉血管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和DOR分别为0.86(95%CI,0.83-0.89)、0.79(95%CI,0.74-0.83)和 23.42(95%CI,15.63-35.08)。PLR 为 4.08(95%CI,3.21-5.17),NLR 为 0.17(95%CI,0.14-0.22)。在病人水平和血管水平的AUC 值分别为 0.91(95%CI,0.88-0.93)、0.89(95%CI,0.86-0.92)。结论:作为一项无创检查,CT-FFR对冠脉狭窄病变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对实际临床中冠状动脉病变治疗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桂国华,刘凌华,畅龙,林晓彬[7](2018)在《应用128层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DSA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128层CTA及DSA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情况。结果:128层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脉受累支数情况的检出率与DSA检查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CTA诊断135例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如下:软斑块21例(15.6%),硬斑块19例(14.1%),混合斑块41例(30.4%),钙化斑块54例(40.0%);而DSA则无法有效判断斑块性质;104例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以钙化斑块43例(41.3%)、混合斑块33例(31.7%)为主;25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以钙化斑块10例(40.0%)为主;6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以软斑块4例(66.7%)为主。结论:128层CTA可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而DSA对斑块性质评价也较差,值得临床选择。
李娜[8](2018)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冠脉造影的差别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冠脉造影之间的差别。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4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再予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其设定为对照组。2组进行对照试验,并对比分析2组检测结果(血管段数和狭窄程度、准确性评价)差异。结果:48例冠心病患者经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后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15段冠脉分段法,计算出482段血管段数,可进行有效评估的血管有436段(96.46%)。将CAG诊断结果设定为金标准,CAG结果显示,0B(无狭窄)、<50%狭窄(轻度狭窄、50%75%狭窄(中度狭窄)、>75%(重度狭窄)分别有,有322段、65段、35段、34段。而MSCT诊断结果显示,422段诊断正确,存在明显钙化的血管有4段,远段血管2段,剩余8段被误诊。MSCT的诊断结果显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敏感度为75%、81.16%、84.09%;特异度为98.41%、99.44%、99.74%;阳性预测值为84.44%、93.55%、90.48%;阴性预测值为93.30%、97.35%、98.96%;准确度为97.86%、93.92%、97.71%。各级血管段中,第1、2、8段的准确率为100%;第3、5、6、7段的准确率在97.00%左右;第4、10段的准确率在96.00%左右;第9、11、12、13段的准确率都比较低,其中第11、12段的准确率在93.00%左右;第13段的准确率最低87.81%。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诊断并予以分级评价,尤其是对右侧冠状动脉、前降支段的病变,具有很高的检出率、符合率,对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单海滨[9](2017)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心肌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心肌功能。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共评价476支(580段)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心肌功能。结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共检出232段狭窄,其中,轻度狭窄172段,中度狭窄46段,重度狭窄14段;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共检出230段狭窄,171段轻度狭窄,45段中度狭窄,14段重度狭窄,敏感性9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心输出量(CO)(3.24±0.79)L/min,每搏输出量(SV)(46.0±11.7)ml。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肌功能。
周贺民,王赢,张娜[10](2017)在《多层螺旋CT在评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评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和血管管腔直径判断冠脉狭窄程度,并根据判断结果将18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四组:轻度狭窄组(n=38)、中度狭窄组(n=58)、重度狭窄组(n=48)、闭塞组(n=36),均行多层螺旋CT心脏扫描,测量左心房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收缩末期容积(LA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心肌质量(LVMM)、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等,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上述参数。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中各项左心房功能参数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闭塞组左心室各参数LAEDV、LAESV、LVSV、LVMM、LA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左心室各参数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重度狭窄组、闭塞组左心室各参数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但与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相比,重度狭窄组、闭塞组LAEDV、LAESV、LVMM显着较高,LVSV、LAEF显着较低(P<0.05)。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LVEDV、LVESV、LVMM水平明显升高,呈正相关(r=0.38,0.35,0.42,P<0.05),LVEF、LVSV水平明显下降,呈负相关(r=-0.32,-0.41,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定量评价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左室收缩功能准确、可靠,可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
二、2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脏螺旋CT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脏螺旋CT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程度狭窄的检出率比较 |
2.2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率 |
3讨论 |
(2)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冠状动脉CTA成像优化扫描及标准化、个性化重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探讨屏气后心率变化及达平稳心率时间对冠脉CTA质量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探讨冠状动脉CTA三维后处理的规范化显示及其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冠脉CTA三维后处理规范化显示分析 |
3 构建CTA数字化平台 |
4 实践效益分析 |
5 讨论 |
6 小结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低管电压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及迭代重建在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冠脉CTA检查质量控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和负责课题 |
致谢 |
(4)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评估儿童复杂先心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心病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检查技术 |
1.1.3 图像后处理和分析 |
1.1.4 图像质量评估及诊断效能 |
1.1.5 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
1.1.6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 |
1.2.2 诊断检出率 |
1.2.3 CT图像质量分析 |
1.2.4 有效辐射剂量 |
1.3 讨论 |
1.3.1 婴幼儿先心病影像学检查 |
1.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心病影像学检查中的优势 |
1.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心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 |
1.3.4 辐射剂量 |
1.3.5 研究的局限性 |
1.4 小结 |
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儿童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检查技术 |
2.1.3 图像后处理 |
2.1.4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TTE) |
2.1.5 图像及结果的评价和判定 |
2.1.6 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
2.1.7 诊断效能 |
2.1.8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对心内结构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
2.2.2 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
2.2.3 对心外结构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
2.2.4 对全部心脏结构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
2.2.5 有效辐射剂量 |
2.3 讨论 |
2.3.1 先天性心脏病CT影像节段分析法 |
2.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复杂先心病影像后处理方法 |
2.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 |
2.3.4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的诊断 |
2.3.5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 |
2.3.6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全部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 |
2.3.7 辐射剂量 |
2.3.8 研究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三、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定量评估儿童紫绀属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检查技术 |
3.1.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图像后处理 |
3.1.4 TTE |
3.1.5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48例肺血少紫绀属先心病测量值结果比较 |
3.2.2 按年龄分组3岁以下紫绀属先心病测量值比较 |
3.2.3 按体重分组3岁以下紫绀属先心病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测量值比较 |
3.2.4 按心率分组3岁以下紫绀属先心病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测量值比较 |
3.3 讨论 |
3.3.1 心动周期与心房、心室大小及大血管管径的关系 |
3.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先心病术前评估的价值 |
3.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先心病术前肺动脉测量值的价值 |
3.3.4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室间隔缺损大小的评估 |
3.3.5 研究的局限性 |
3.4 小结 |
四、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先心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检查技术 |
4.1.3 图像后处理 |
4.1.4 图像质量评估 |
4.1.5 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
4.1.6 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4.2.2 冠状动脉异常 |
4.2.3 冠状动脉11段可判读性及评分比较 |
4.2.4 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11节段评分比较 |
4.2.5 不同年龄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客观图像质量 |
4.2.6 不同年龄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辐射剂量 |
4.3 讨论 |
4.3.1 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方法 |
4.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的可判读率 |
4.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评分及病变诊断 |
4.3.4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不同年龄组客观图像质量 |
4.3.5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不同年龄组辐射剂量 |
4.3.6 研究的局限性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及其并发症的CTA与DSA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冠脉CTA及DSA对冠脉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附图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心肌桥及其伴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CTA研究 |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附图 |
6 参考文献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6)以冠脉CTA为中心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256层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1.1 引言 |
1.2 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患者临床资料收集 |
1.2.3 相关定义 |
1.2.4 检查方法 |
1.2.5 冠状动脉分段标准 |
1.2.6 图像质量评价 |
1.2.7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评价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CCTA及CAG显示冠状动脉情况 |
1.3.2 基于患者水平(Patient-based)分析CCTA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
1.3.3 基于血管水平(Vessel-based)分析CCTA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
1.3.4 基于节段水平(Segment-based)分析CCTA对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
1.3.5 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75%的诊断表现 |
1.3.6 CCTA所测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 |
1.3.7 CCTA对冠脉变异的诊断 |
1.4 讨论 |
1.4.1 CCTA对冠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
1.4.2 CCTA对斑块的诊断价值 |
1.4.3 CCTA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利用超声和冠脉CTA探究外周动脉斑块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相关定义 |
2.2.3 患者临床资料搜集 |
2.2.4 检查方法 |
2.2.5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
2.3.2 外周动脉斑块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50%相关性分析 |
2.3.3 外周动脉斑块分布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3.4 外周动脉斑块分布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2.3.5 外周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分布情况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冠脉CTA的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纳入 |
3.2.2 数据提取与分析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纳入 |
3.3.2 文献质量评价 |
3.3.3 诊断性能评价 |
3.3.4 发表偏倚检验 |
3.3.5 异质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7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应用128层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DSA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冠状动脉狭窄在两组间的检出比较 |
2.2 CTA诊断135例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情况 |
2.3 CTA诊断135例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 |
3 讨论 |
(8)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冠脉造影的差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ISCT的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心肌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
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
三、观察指标 |
四、评价方法 |
1. 冠状动脉狭窄评价方法: |
2. 冠状动脉狭窄分度: |
五、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 |
二、患者的心肌功能 |
讨论 |
(10)多层螺旋CT在评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临床资料 |
1.3 诊断标准及分组 |
1.4 多层螺旋C T心脏扫描 |
1.5 左心房功能参数测量 |
1.6 超声心动图检查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各参数比较 |
2.2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多层螺旋CT左心室各参数比较 |
2.3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室各项参数的相关性评价 |
3 讨论 |
四、2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脏螺旋CT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李伟,张子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18)
- [2]冠状动脉CTA联合腺苷负荷心肌灌注在心肌缺血中的应用[D]. 管唯唯.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3]冠状动脉CTA成像优化扫描及标准化、个性化重建的研究[D]. 罗春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4]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评估儿童复杂先心病[D]. 范丽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及其并发症的CTA与DSA的对照研究[D]. 赵云雷. 苏州大学, 2019(04)
- [6]以冠脉CTA为中心的无创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D]. 陈玥. 浙江大学, 2019(03)
- [7]应用128层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DSA对照研究[J]. 桂国华,刘凌华,畅龙,林晓彬. 中医临床研究, 2018(27)
- [8]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传统冠脉造影的差别研究[D]. 李娜. 河北医科大学, 2018(12)
- [9]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心肌功能的研究[J]. 单海滨.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7(04)
- [10]多层螺旋CT在评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J]. 周贺民,王赢,张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12)
标签: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状动脉硬化论文;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论文; cta论文; 先心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