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紫甜[1](2019)在《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末敏子弹药作为一种智能型弹药,具有命中精度高、作战范围广、毁伤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发射后不用管”等优点。本文在分析末敏子弹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开展了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关于红外探测系统在稳态扫描时扫描参数变化规律对捕获目标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末敏子弹药的基本构造及作用原理。根据子弹药的作用过程及控制技术指标要求,提出了一种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并且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调试。硬件部分包括中央控制系统、红外敏感器、高度计、接口电路与芯片。并对红外敏感器的探测识别原理进行了基于Simulink的红外图像仿真处理,仿真结果直观地显示红外敏感器可以将目标与背景明显区分开,达到满意的识别效果。高度计部分重点介绍了毫米波近程雷达与激光雷达的测距原理,对比了两种雷达各自的优缺点。软件部分主要完成系统初始化、延时、测高、点火、引爆战斗部及落地自毁等动作。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同时为了实现稳态扫描,避免漏扫目标,本文还对稳态扫描过程中相关扫描参数作了优化设计,并利用MATLAB非线性最优化理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与仿真的一致性,最终得到了最优转速、落速和最佳探测距离,并以优化后的参数绘制了空间扫描轨迹。为研究末敏子弹药稳态扫描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洛[2](2015)在《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引战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配备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六象限破片式定向战斗部的防空火箭弹打击武装直升机的引战配合系统,研究防空火箭弹武器系统引战配合规律,为提高防空火箭弹引战配合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用于引战配合分析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武装直升机整机模型,武装直升机易损模型,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模型,战斗部破片飞散模型,单枚破片击穿平板部件毁伤概率计算模型。基于这些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概率的计算程序,火箭弹对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计算程序。利用蒙特卡洛多次抽样计算和统计分析,研究了引战配合系统中脉冲激光发射频率、火箭弹转速、探测半径等因素对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概率的影响,探测半径、弹目交会姿态、战斗部参数等因素对毁伤概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火箭弹自身转速增大,探测概率逐渐变大;当转速达到某一值时,探测概率稳定;提高脉冲激光发射频率有利于提高探测概率;较小的探测半径,探测概率要略高,毁伤概率随探测半径的变化并不明显;火箭弹迎击直升机目标的毁伤概率要大于尾追目标时的毁伤概率。由统计结果得到了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的分布,并以此编制了最佳起爆方位角的表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查询起爆方位角表格的方法,可以满足定向起爆的要求。在将目标简化为点目标的情况下,推导了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的解析式。实际情况中,目标的体积不可忽略,若直接利用所推导的解析式,起爆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了修正的最佳起爆延时计算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修正的方法计算起爆延时,并结合起爆方位角查询表格,火箭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要比直接利用解析式时的毁伤概率高,在迎击状态下,毁伤概率高出5%,在尾追状态下,毁伤概率高出10%。
杨喆[3](2014)在《复杂弹目交会毁伤元精准命中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文中提出复杂弹目交会,是指弹药与目标相对运动轨迹和姿态的复合交会。在智能弹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配备能量利用率高、附带损伤小的小锥角指向性飞散战斗部的智能弹药,代表了未来弹药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智能弹药的典型代表——配有多模EFP战斗部的巡飞弹为研究背景,将毁伤元命中精度受起爆时刻弹目相对位置和弹目交会姿态影响的问题,抽象为指向型战斗部与目标在复杂弹目交会条件下的毁伤元精准命中控制问题,并据此展开研究工作,旨在为复杂弹目交会条件下的毁伤元精准命中控制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指向型战斗部在复杂弹目交会条件下的毁伤元精准命中,需要弹目相对运动轨迹、弹体姿态和起爆时间三者有机配合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的工作时序关系,进而提出本文对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协调性的设计方法:以导弹飞行力学时标分离理论和引信制导一体化技术为基础,将飞控系统“分时复用”,在弹道末段飞控系统放弃对制导指令的跟踪,在不改变末弹道的情况下,将弹体姿态按照毁伤元精准命中的要求调整。该方法充分利用弹上信息,优化调度硬件资源,可在不需要额外增加部件的情况下提高毁伤元的命中精度。(2)分析弹上所能获取的弹目相对运动信息,建立弹体六自由度运动模型。根据目标易损部位尺寸,分析所允许的最大弹道横向偏差、弹体可用过载、弹体机动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仅改变弹体姿态而不明显改变末弹道的弹体姿态控制时间区间,即“弹道末段弹体姿态控制时间窗口”。以最大可用过载为例,给出姿态控制时间窗口的计算方法,为前文飞控系统的“分时复用”提供理论支撑。(3)针对指向型战斗部的毁伤特点、安装角度及精准命中对弹目交会角度和最佳炸高的要求,采用虚拟目标的方法进行制导律设计。首先建立完整的三维弹目追逃模型。其次将导弹对真实目标的测量参数转化至瞄准点,设计瞄准点的初始位置及其运动规律。建立二次型性能指标,采用θ D方法对制导律进行求解,并通过滚动时域的方法提高制导律对机动目标的打击精度。最后以配有多模EFP战斗部的巡飞弹为应用背景,对制导律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制导精度高、弹目交会角度和炸高控制性能好,为毁伤元精准命中提供了较好的弹目轨迹交会条件。(4)针对指向型战斗部的毁伤特点以及复杂弹目交会特性,以毁伤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毁伤面的概念;从毁伤元对目标精准命中的角度,定义弹目交会姿态角;给出毁伤面内起爆时间计算方法;建立毁伤元精准命中的约束条件;定义弹药的起爆可行域;分析毁伤元命中点坐标对各参数的灵敏度;提出最优毁伤的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对引信启动区的概念进行讨论;建立新的引战配合效率计算公式。解决弹目轨迹和姿态复合交会条件下,战斗部起爆时间、起爆所需弹体姿态、引战配合效率评价等问题,拓展引战配合的基本理论,为复杂弹目交会与精准起爆控制提供理论支撑。(5)针对弹体环节精确模型难以建立的特点,并结合基于毁伤元命中的弹体姿态控制所具有的已知常值输入、需要响应迅速的特性,将特征建模与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进行姿态控制系统设计。采用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方法在线辨识弹体环节,建立弹体姿态运动的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滚动时域方法,提出基于特征模型的弹体姿态滚动时域最优控制律,解决多变量、强耦合、多干扰条件下的弹道末段弹体姿态控制问题。(6)以某型巡飞弹为例,分析战斗部及制导/安全与解除保险/起爆控制一体化系统特性和目标特性。结合气动参数,分析舵偏角在各通道间的耦合作用。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特征模型的建模精度和弹体姿态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针对同型巡飞弹的控制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满足弹体姿态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硬件在回路仿真实验,对弹体姿态控制算法进行进一步验证。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战斗部起爆时间与最佳起爆姿态算法以及弹体姿态控制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毁伤面内起爆时间计算方法和基于弹道末段弹体姿态控制的毁伤元飞散方向控制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战斗部毁伤元的命中精度。
刘畅[4](2014)在《伞降式小型飞行器初始转平飞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伞降式小型飞行器在投放过程中的一类特殊运动过程,即“伞降-俯冲-平飞”过程,本文提出以“初始转平飞过程”对其定义,并将控制小型飞行器完成这一特殊过程的技术命名为“初始转平飞控制”。同时参考一般飞行控制技术以及具有相似过程的控制技术,对完成初始转平飞控制所包含的基本研究内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初始转平飞过程的数学模型,深入分析该过程的运动规律,推导初始转平飞控制的过程模型,设计满足任务需求的控制系统,搭建控制器并最终完成试验验证,从而为伞降式小型飞行器的工程实现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初始转平飞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根据伞降式小型飞行器工作过程中的特点定义了初始转平飞过程中的四个初态,分别为:伞降初态,展开初态,初始转平飞初态和任务飞行初态,并使用状态空间对这四个初态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进一步,按照状态划分将初始转平飞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伞降段、展开段、初始转平飞段,并对每一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基于过程模型的推导,总结了初始转平飞过程的四个基本特征并进行了分析。针对初始转平飞过程的四个基本特征,本文首先对小型飞行器伞降后的稳定性这一特征展开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通过理论推导明确了所述稳定性和飞行器、降落伞设计参数间的关系。进一步对机翼展开造成的冲击和环境中的突现风进行了建模仿真,并分析了由此对伞降后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投放段模型的建立完成了伞降式小型飞行器投放全过程模型建立,最终通过仿真对初始转平飞过程中和控制相关的其余三个特征进行了验证。基于该验证结果,本文根据反馈量的不同设计了两种控制结构:利用俯仰角反馈的控制结构和利用磁强计输出的控制结构。进一步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的控制结构中和反馈量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针对由于投放环境因素造成无法获取初始姿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使用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强计估计伞降过程中小型飞行器初始姿态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伞降过程中地磁矢量和加速度矢量不变这一基本特征的工程化方法。另外,针对利用三轴磁强计输出进行初始转平飞控制中无法准确判断飞行器姿态变化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小型飞行器伞降过程中的地磁矢量测量值估计稳定平飞时地磁矢量基准值的方法。进而通过基准值判断飞行器稳定飞行时的姿态变化,并给出了去除常见磁场干扰的工程方法。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突破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两种用于初始转平飞控制的控制结构是有效的,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本文对利用俯仰角反馈的控制结构进行了系统搭建。在这一过程中,针对伞降式小型飞行器控制对象建模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造试验已得数据形式的系统辨识方法,提高了辨识结果的预测能力,解决了系统设计初期获取辨识用数据风险高的问题。基于对象模型,进而设计了控制律、控制器硬件电路等内容,最终完成了控制系统的搭建。应用该控制系统成功完成了初始转平飞控制试验,并通过试验数据证明了本文所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有效性。
居仙春[5](2014)在《炮射布阵式悬浮弹幕特性及其协同反导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各种超低空飞行的空袭兵器打击敌方重要军事目标,已成为一种主流的作战方式。随着这类兵器的大量出现,传统的利用防空高炮和防空导弹构筑的三道防线已处于饱和状态,无暇应对这类目标的突然袭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防空武器。悬浮弹是一种新型“被动式”防空武器,它能将大量悬浮子弹运载至目标区域,各子弹利用自身携带的动力源和悬浮装置在特定位置实现短时滞空悬浮,形成一道阵列化弹幕,为水面舰艇或地面目标构筑一道末端防线。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悬浮子弹的布阵及其反导效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悬浮子弹的结构特性和弹道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悬浮子弹弹幕特性及理论上的两种布阵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悬浮子弹阵列化弹幕的炮射布阵实现,通过对悬浮子弹的受力分析,建立了炮射布阵的悬浮子弹动力学模型,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炮射布阵与理论上的布阵的差异,验证了该模型能够用于模拟实际的炮射布阵。在利用炮射布阵建立的悬浮拦截弹幕的基础上,研究了拦截弹幕的毁伤场及其毁伤特性,通过对毁伤元与目标的交汇分析,建立了悬浮弹幕对导弹目标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悬浮弹幕进行了简化,提出了两种计算悬浮弹幕反导效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悬浮弹幕对导弹的毁伤效能,得到了毁伤元初速、目标速度以及目标姿态角对悬浮弹幕反导效能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亮点在于建立了阵列化悬浮弹幕的炮射布阵模型,提出了两种计算悬浮弹幕反导效能的方法,它对于悬浮子弹的结构设计、作战使用以及评估悬浮弹幕的效能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振强[6](2012)在《毫米波探测器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器设计》文中提出本论文分析了自差式8毫米波段探测器的回波信号和系统噪声特征,仿真并设计了信号处理电路,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进行去噪。着重研究了系统的低噪声设计,对FFT去噪算法进行分析仿真,并以FPGA为平台编程实现算法。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SNR),增加探测器的最大探测距离,为引战配合增加处理时间。首先,本文分析了自差式8毫米波段探测器系统噪声和动目标回波特征及探测器作用距离方程,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噪声来源和提高最大探测距离的方法。其次,论文着重分析了基于DFT的数字测频算法,使用Matlab对去噪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过采样技术改善SNR的原理,以及用Matlab对过采样技术进行仿真,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比较了不同采样率的去噪效果。再次,论文详细研究了预处理电路的低噪声设计。首先选择低噪声器件,利用最佳噪声匹配方法对放大电路和毫米波前端进行匹配;其次利用差分方法进一步降低噪声,提高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使用Multisim对低噪声放大电路进行了仿真。选择合适的A/D芯片,使用过采样技术改善SNR。最后,以Xilinx Spartan-3E系列FPGA为硬件开发平台,设计了FPGA信号处理电路。在集成开发环境Xilinx ISE中用Verilog HDL语言编程实现算法及测频,最终完成信号处理电路的调试。并在最后一章给出实验结果。
周思渊[7](2010)在《无伞末敏弹稳态扫描运动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稳态扫描技术是末敏弹研制过程中关键技术之一,关系到能否准确打击目标。本文采取的是在现有稳态扫描的基础上采用双翼无伞来达到所需条件。无伞末敏弹是针对有伞末敏弹留空时间长、受风影响大而提出的一种改进设计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首先建立末敏弹被抛出去之后的刚体弹道模型,为双翼打开后的弹道计算提供一定的初始参数;然后双翼打开后,分析双翼以及弹体的受力状况,从而用欧拉角法分别建立其转动轴与铅直轴重合、与铅直轴有一定夹角的系统弹道模型并编程进行比较。由于末敏弹在运动过程中的大姿态运动,俯仰角可能达到90。,因此用四元数法对方程组进行变化,通过计算对比并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分析说明了,在全弹道飞行条件下,旋转轴与惯量主轴越靠近时的弹道模型计算效果优于绕铅直轴旋转的弹道模型的计算效果;四元数法优于欧拉角法描述末敏弹的大幅度姿态飞行弹道,用四元数法可以解决因用欧拉角法描述末敏弹旋转运动时方程退化的问题。
殷克功[8](2009)在《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常规火炮远距离打击装甲目标的能力,达到一两发弹就能毁伤一辆装甲目标的要求,这就要求炮弹能自动探测、搜索装甲目标。末敏弹是把先进的敏感器技术和爆炸成形弹丸技术应用到子母弹领域中的一种新型弹药,在摧毁装甲目标方面有很高效费比,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优先发展这个弹种。由于末敏子弹系统在空间运动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这将直接影响末敏弹的命中概率。本文的研究将对改善末敏弹的整体性能以及末敏子弹的总体设计提供有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完善末敏弹的设计理论、提高末敏弹的命中概率提供有力的帮助。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各运动阶段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影响命中概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研究了稳态扫描阶段中扫描角、落速、转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为了确定末敏子弹初始工作参数,开展了子弹分离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子弹分离方案。第二,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减速伞充气模型。针对末敏弹减速装置采用的平面圆伞,利用粒子—弹簧系统构建了减速伞三维模型;在考虑了伞衣结构内力和内部气流运动的基础上,建立充气过程的粒子节点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此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第三,建立了减速减旋阶段中伞、子弹两刚体的动力学模型与稳态扫描阶段中伞、伞盘、子弹三体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并对稳态扫描伞进行了模态分析,建立了稳态扫描伞自由振动的基本方程与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第四,开展了稳态扫描参数验证试验研究。采用热气球投放与炮射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试验手段得到了末敏子弹的落速、扫描角和转速,并通过与模型计算得的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第五,建立了末敏子弹各阶段的随机模型。在对战场目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末敏子弹命中概率影响因素,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末敏子弹各阶段的随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末敏弹全弹道图形仿真。第六,给出了提高目标识别概率的方法。针对末敏子弹采用的毫米波/红外复合敏感体制,开展了把基于模糊数学和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到末敏子弹的目标识过程中,提高了末敏子弹对目标的识别概率。最后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郭锐[9](2006)在《导弹末敏子弹总体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弹末敏子弹是为了提高导弹打击装甲目标的威力以及提高末敏弹的打击范围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智能子弹药。本文在末敏子弹初步总体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弹道性能、气动加热和毁伤概率等相关的关键问题,在理论上为导弹末敏子弹的早日工程实现提供有力的帮助。 文章首先根据导弹末敏子弹的工作过程以及战技指标要求,提出了一种导弹末敏子弹的总体结构。将航天器回收技术应用到导弹末敏子弹的减速系统设计中,给出了一种减速伞和旋转伞的二级减速导旋系统设计方案,还对末敏子弹的中央控制器、敏感器、战斗部和控制系统也作了初步设计。 在此基础上,将末敏子弹的弹道分为自由坠落阶段、减速伞减速减旋阶段和稳态扫描阶段三个过程来分别建模。在自由坠落阶段,将末敏子弹考虑成一个质点,建立了单质点弹道模型。在减速伞减速减旋阶段,将末敏子弹考虑成一个刚体,而把降落伞看成为一个质点,建立了质点一刚体弹道模型。在稳态扫描阶段,将降落伞考虑为柔性体,而把末敏子弹看成一个刚体,二者之间的连接作弹簧考虑,基于Kane方程法建立了刚柔耦合的多柔体动力学弹道模型。在弹道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计算程序,得到了三个阶段的弹道仿真计算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的末敏子弹的减速减旋情况,确定了导弹末敏子弹的自由坠落阶段的时间,考虑了风对稳态扫描阶段敏感器扫描的影响程度,为导弹末敏子弹的总体设计和战术使用提供了帮助。 提出了两种导弹末敏子弹的气动加热工程预测方法。其一是在定常过程中,根据热流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求解壁面温度的数学模型。另一种是在参考焓法的基础上,根据气动热流经验公式,建立了热传导的数学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语言和其强大的偏微分工具箱分别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末敏子弹体和降落伞的温度分布情况,为导弹末敏子弹的气动热防护提供帮助。 将末敏子弹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分为导弹抛撒随机模型、末敏子弹减速阶段和稳态扫描阶段随机模型、弹目交汇模型以及爆炸成型弹丸命中和毁伤目标模型四个部分,建立了末敏子弹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在随机模型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不同导弹抛撒状态下的末敏子弹的随机落点,提出了一种比较合理的导弹末敏子弹的抛撒条件。在分析研究三种典型装甲目标的易损性和战场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编程计算了不同导弹抛撒条件、不同末敏子弹性能参数以及不同目标状念下的末敏子弹的毁伤概率。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毁伤概率,得到了末敏子弹的毁伤规律,为导弹末敏子弹的总体设计提供帮助。 最后,指出了一些下一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华新[10](2004)在《新一代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对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从总体上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阐述了几个与引战配合有关的问题:超前角的设计、子弹倾角的仿真计算、占空比计算、模糊逻辑与遗传算法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毁伤概率的蒙特卡洛计算、运用田口方法优化设计新一代末敏子弹的参数。最后在所作引战配合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引战配合系统仿真分析软件。
二、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末敏子弹药结构 |
2.2 末敏子弹药控制技术指标 |
2.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末敏子弹药主控芯片的选型 |
3.2 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3.2.1 复位电路 |
3.2.2 SWD接口电路 |
3.2.3 电源电路 |
3.2.4 串口通信电路 |
3.2.5 AD采集 |
3.3 红外敏感器 |
3.3.1 红外探测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3.3.2 红外探测识别原理 |
3.3.3 基于Simulink的红外图像处理的仿真 |
3.4 高度计 |
3.4.1 正弦调频连续波定距 |
3.4.2 连续测距的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 |
3.4.3 激光雷达测距 |
3.5 本章小结 |
4 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系统测试 |
4.1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各模块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串口通信程序 |
4.2.3 AD采集 |
4.2.4 GPIO工作模式配置 |
4.3 控制系统测试 |
4.3.1 软件实现 |
4.3.2 硬件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红外探测系统稳态扫描参数分析研究 |
5.1 红外探测系统扫描轨迹 |
5.2 探测系统扫描间距分析设计 |
5.3 稳态扫描角q分析与设计 |
5.4 转速与落速分析设计 |
5.5 稳态扫描参数对捕获目标概率的影响 |
5.5.1 目标识别区系数 |
5.5.2 影响捕获目标概率模型分析与建立 |
5.5.3 影响捕获目标概率模型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引战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引战配合理论 |
1.2.2 国内外引战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引战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引战配合仿真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引战配合系统分析 |
2.1 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系统 |
2.2 战斗部系统 |
2.2.1 预制破片式战斗部特点 |
2.2.2 定向起爆方式 |
2.3 引战配合分析 |
2.4 目标系统 |
2.4.1 关键部件的易损性等效模型 |
2.4.2 整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光束脉冲激光系统探测概率研究 |
3.1 六光束脉冲激光系统探测目标模型 |
3.1.1 目标模型 |
3.1.2 六光束脉冲激光模型 |
3.1.3 目标探测模型 |
3.2 参数选取与仿真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探测概率与频率、转速关系 |
3.3.2 探测概率与频率、目标速度关系 |
3.3.3 探测概率与探测半径、目标速度关系 |
3.3.4 探测概率与探测半径、转速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引战配合效率研究 |
4.1 引战配合模型 |
4.1.1 破片飞散模型 |
4.1.2 目标易损模型 |
4.1.3 破片击穿毁伤模型 |
4.2 毁伤概率计算 |
4.3 仿真分析 |
4.3.1 毁伤概率与破片参数的关系 |
4.3.2 迎击和尾追对于毁伤概率的影响 |
4.3.3 迎击和尾追时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的分布 |
4.4 简易起爆角度控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的研究 |
5.1 建立模型 |
5.1.1 最佳起爆延时模型 |
5.1.2 最佳起爆方位角模型 |
5.2 起爆延时和起爆方位角模型的计算分析 |
5.2.1 起爆延时模型计算分析 |
5.2.2 起爆方位角模型计算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复杂弹目交会毁伤元精准命中控制的理论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巡飞弹概述 |
1.1.2 多模 EFP 战斗部概述 |
1.1.3 巡飞弹引战配合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先进弹药技术发展概况 |
1.2.2 先进战斗部技术发展概况 |
1.2.3 引战配合技术发展概况 |
1.2.4 复杂弹目交会与精准起爆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
1.2.5 弹药制导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协调性分析 |
2.1 传统的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设计方案 |
2.1.1 导引系统概述 |
2.1.2 飞行控制系统概述 |
2.1.3 引战系统概述 |
2.1.4 传统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
2.2 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的新发展 |
2.2.1 引信利用制导信息 |
2.2.2 引信控制功能的拓展 |
2.3 导引、飞控与引战系统协调性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导弹运动建模与分析 |
3.1 坐标系定义与转换关系 |
3.1.1 坐标系定义 |
3.1.2 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
3.2 弹目交会信息获取 |
3.2.1 引信获取弹目交会信息 |
3.2.2 导引头获取弹目交会信息 |
3.3 导弹六自由度运动模型 |
3.3.1 作用在导弹上的空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
3.3.2 导弹运动动力学方程 |
3.3.3 导弹运动学方程 |
3.3.4 几何关系方程 |
3.4 导弹运动方程组的线性化 |
3.5 弹道末段弹体姿态控制时间窗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虚拟目标的滚动时域最优制导律设计 |
4.1 三维弹目追逃模型 |
4.2 基于虚拟目标的滚动时域最优制导律 |
4.2.1 指向型战斗部对末制导特性的要求 |
4.2.2 瞄准点与虚拟目标 |
4.2.3 滚动时域最优制导律设计 |
4.3 弹目轨迹和姿态交会特性仿真与分析 |
4.3.1 俯冲击顶攻击方式 |
4.3.2 掠飞击顶攻击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弹目交会的数学描述 |
5.1 假设条件 |
5.2 弹目轨迹交会的数学描述 |
5.2.1 弹目交会角 |
5.2.2 弹目接近角 |
5.3 战斗部毁伤区与毁伤轴的数学描述 |
5.4 弹目交会姿态的数学描述 |
5.4.1 毁伤面与弹目交会姿态 |
5.4.2 弹目交会姿态角在地面坐标系中的表示 |
5.4.3 弹目交会姿态角在目连相对速度坐标系中的表示 |
5.4.4 毁伤面内起爆时间的求取 |
5.5 毁伤元精准命中的条件 |
5.5.1 毁伤元精准命中方程 |
5.5.2 弹体运动参数对毁伤元命中点的影响分析 |
5.5.3 最优毁伤的目标函数 |
5.6 引信启动区的讨论 |
5.7 引战配合效率计算公式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特征模型的弹体姿态滚动时域最优控制律 |
6.1 特征模型的建立 |
6.1.1 特征建模概述 |
6.1.2 弹体姿态控制系统的特征模型 |
6.1.3 特征模型的状态方程形式 |
6.2 滚动时域最优控制律 |
6.2.1 滚动时域最优控制概述 |
6.2.2 最优控制律的推导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例分析 |
7.1 巡飞弹攻击特性及目标特性 |
7.1.1 巡飞弹概述 |
7.1.2 巡飞弹战斗部及制导/安全与解除保险/起爆控制一体化技术 |
7.1.3 巡飞弹打击的主要目标 |
7.2 巡飞弹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7.3 巡飞弹姿态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
7.3.1 姿态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
7.3.2 特征模型参数辨识 |
7.3.3 基于特征模型的滚动时域姿态最优控制仿真 |
7.4 弹体姿态控制的硬件在回路仿真 |
7.4.1 弹体姿态控制硬件在回路仿真实验系统概述 |
7.4.2 实验过程与仿真结果 |
7.5 弹目交会姿态与起爆时间的蒙特卡洛仿真 |
7.5.1 根据弹目轨迹交会条件确定起爆时间 |
7.5.2 根据弹目轨迹和姿态交会条件确定起爆时间 |
7.5.3 根据弹目轨迹和姿态交会条件确定起爆时间并调整弹体滚转角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本文主要内容 |
2. 本文创新之处 |
3. 未来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1. 已发表的论文和授权的专利 |
2. 待发表的研究成果 |
3. 其它成果 |
4.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伞降式小型飞行器初始转平飞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投放过程的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
1.1.3 初始转平飞的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伞降式小型飞行器发展现状 |
1.2.2 初始转平飞相关技术调研 |
1.2.3 初始转平飞控制关键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目的及思路 |
1.3.2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初始转平飞过程的特征分析 |
2.1 初始转平飞过程数学建模 |
2.1.1 坐标系的建立 |
2.1.2 过程状态的形式化描述 |
2.1.3 过程转移物理模型建立 |
2.2 初始转平飞控制的过程建模 |
2.2.1 初始转平飞控制任务需求分析 |
2.2.2 初始转平飞控制基本运动方程 |
2.2.3 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
2.2.4 初始转平飞控制过程模型 |
2.3 初始转平飞过程的基本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初始转平飞的控制结构设计 |
3.1 伞降末态稳定性分析 |
3.1.1 伞降过程模型化简 |
3.1.2 速度稳定性分析及速度稳定判断准则 |
3.1.3 姿态稳定性分析 |
3.2 影响伞降末态稳定性的因素 |
3.2.1 展开过程对稳定状态的影响 |
3.2.2 突现风的影响 |
3.3 初始转平飞过程仿真 |
3.3.1 投放过程的建模 |
3.3.2 驱动条件设计以及过程仿真 |
3.3.3 稳定性分析仿真验证 |
3.4 初始转平飞控制结构设计 |
3.4.1 使用俯仰角反馈的控制结构设计 |
3.4.2 使用三轴磁强计的控制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初始转平飞过程中的姿态估计方法 |
4.1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和磁强计信息的初始姿态估算方法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姿态转移方程建立 |
4.1.3 方程组求解收敛速度分析 |
4.1.4 初始姿态获取小结 |
4.2 基于地磁矢量信息的飞行器姿态变化判断方法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地磁矢量反馈的可行性分析 |
4.2.3 利用磁强计判断姿态变化 |
4.2.4 磁场干扰的基本处理方法 |
4.2.5 磁强计判断姿态小结 |
4.3 两种控制结构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初始转平飞控制系统设计及验证 |
5.1 基于改造已得试验数据中输入量形式的控制对象模型辨识方法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输入量形式和辨识结果的关系证明 |
5.1.3 输入量形式改造方法以及效果分析 |
5.1.4 基于初始转平飞过程数据的试验验证 |
5.2 初始转平飞控制系统的搭建 |
5.2.1 控制律设计 |
5.2.2 其余模块相关设计 |
5.2.3 控制系统硬件搭建 |
5.3 初始转平飞控制系统验证试验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控制系统实现及试验相关内容 |
A.1 硬件实现 |
A.2 试验相关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炮射布阵式悬浮弹幕特性及其协同反导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悬浮弹技术研究概况 |
1.2.2 毁伤效能评估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2 悬浮子弹结构特性与弹道特性 |
2.1 悬浮弹简介 |
2.2 悬浮子弹结构特性 |
2.2.1 气囊悬浮结构简介 |
2.2.2 旋翼悬浮结构分析 |
2.3 悬浮子弹弹道特性 |
2.3.1 子母弹弹道简介 |
2.3.2 末敏弹弹道简介 |
2.3.3 悬浮子弹弹道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悬浮子弹阵列化弹幕的建立 |
3.1 概述 |
3.1.1 气球悬浮弹幕 |
3.1.2 AHEAD弹弹幕 |
3.1.3 悬浮子弹弹幕 |
3.2 阵列化悬浮弹幕的理论实现 |
3.2.1 基于均匀分布的悬浮弹幕阵列 |
3.2.2 基于正态分布的悬浮弹幕阵列 |
3.3 阵列化悬浮弹幕的炮射布阵实现 |
3.3.1 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 |
3.3.2 悬浮子弹运动方程的建立 |
3.3.3 悬浮子弹参数的初始化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悬浮拦截弹幕毁伤场毁伤特性研究 |
4.1 拦截弹幕毁伤场的建立 |
4.1.1 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
4.1.2 毁伤元运动方程 |
4.1.3 毁伤元运动初始参数 |
4.2 目标毁伤模型 |
4.2.1 目标的简化 |
4.2.2 目标毁伤准则 |
4.2.3 毁伤元对目标的作用 |
4.3 毁伤元与目标动态交汇分析与计算 |
4.3.1 动态交汇方程的建立 |
4.3.2 动态交汇方程及各参量的求解 |
4.4 部件毁伤概率和目标毁伤概率计算 |
4.5 毁伤概率计算与分析 |
4.5.1 毁伤概率计算程序的编制 |
4.5.2 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5 悬浮拦截弹幕反导毁伤效能研究 |
5.1 悬浮弹幕的简化模型 |
5.1.1 悬浮弹幕中子弹分布分析 |
5.1.2 悬浮子弹散布中心的获取 |
5.1.3 悬浮子弹散布范围的拟合 |
5.1.4 悬浮弹幕毁伤概率的简化计算 |
5.2 拦截弹幕毁伤效能计算方法 |
5.2.1 等效简化法 |
5.2.2 函数分析法 |
5.2.3 等效简化法与函数分析法的比较 |
5.3 拦截弹幕对低空导弹的毁伤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毁伤元初速对毁伤效能的影响 |
5.3.2 目标速度对毁伤效能的影响 |
5.3.3 目标姿态角对毁伤效能的影响 |
5.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6.1 总结与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毫米波探测器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概述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毫米波探测器结构及其信号、噪声分析 |
2.1 自差式毫米波探测器 |
2.1.1 自差式毫米波探测器 |
2.1.2 自差机作用距离方程 |
2.1.3 影响自差机作用距离的关键因素 |
2.2 动目标回波信号分析 |
2.2.1 多普勒效应及测速原理 |
2.2.2 动目标回波信号分析 |
2.3 毫米波探测器的噪声及功率分析 |
2.3.1 毫米波探测器的噪声来源 |
2.3.2 动目标回波信号及噪声功率分析 |
3 测频与去噪算法研究 |
3.1 数字测频算法分析 |
3.1.1 几种多普勒频率数字测量算法分析 |
3.1.2 基于DFT的多普勒差频信号频率估计算法 |
3.2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
3.2.1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及其运算量 |
3.2.2 按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及其运算量 |
3.2.3 FFT算法去噪的Matlab仿真 |
3.3 过采样技术 |
3.3.1 过采样原理 |
3.3.2 过采样的Matlab仿真 |
4 预处理电路与采集电路设计 |
4.1 前置低噪声放大电路设计 |
4.1.1 最佳噪声匹配法及设计思路 |
4.1.2 Multisim仿真及频谱分析 |
4.1.3 前置放大电路调试 |
4.2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
4.2.1 差分方法分析及电路设计 |
4.2.2 Multisim仿真 |
4.2.3 差分电路调试 |
4.3 A/D采样电路设计 |
4.3.1 采样芯片选型原则 |
4.3.2 采样电路设计 |
5 信号处理器电路设计及编程实现 |
5.1 FPGA电路设计 |
5.1.1 FPGA芯片选型 |
5.1.2 外置存储器配置电路设计及配置模式选择 |
5.1.2.1 外置存储器电路设计 |
5.1.2.2 配置模式选择 |
5.1.3 供电电路设计 |
5.1.3.1 +5V供电电路设计 |
5.1.3.2 -5V供电电路设计 |
5.1.3.3 3.3V和2.5V供电电路设计 |
5.1.3.4 1.2V供电电路设计 |
5.2 PCB板设计 |
5.2.1 微弱信号处理电路的PCB设计原则 |
5.2.2 处理器PCB板的低噪声及抗扰设计 |
5.3 处理器的Verilog编程实现 |
5.3.1 FFT算法的软件实现 |
5.3.2 差频信号测频的实现及动态门限的设定 |
6 调试结果 |
6.1 后端信号处理电路的测试结果 |
6.2 探测器系统本底噪声的测试结果 |
6.3 实验室测试结果 |
6.4 目标识别消耗时间的计算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A 整体电路图 |
附件B 后端处理器正面 |
附件C 后端处理器反面 |
附件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及科研情况 |
(7)无伞末敏弹稳态扫描运动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弹翼打开之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坐标系的建立 |
2.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2.3 作用于末敏弹上的力与力矩分析 |
2.3.1 作用于弹上的力 |
2.3.2 作用于弹上的力矩 |
2.4 末敏弹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2.4.1 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2.4.2 绕心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2.5 编程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建立双翼打开之后的系统数学模型(一) |
3.1 坐标系的建立和转换 |
3.1.1 坐标系的建立 |
3.1.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3.2 作用在末敏弹系统上的力与力矩 |
3.2.1 作用于弹体上的力 |
3.2.2 作用于翼片上的力 |
3.2.3 作用于末敏弹系统上的空气动力矩 |
3.3 末敏弹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3.3.1 末敏弹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3.3.2 弹体质心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3.4 末敏弹的扫描参数 |
3.4.1 扫描角 |
3.4.2 扫描频率 |
3.4.3 扫描轨迹 |
3.4.4 扫描间隔 |
3.5 编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建立弹翼打开后的系统数学模型(二) |
4.1 坐标系的建立和转换 |
4.1.1 坐标系的建立 |
4.1.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4.2 作用在末敏弹系统上的力与力矩 |
4.2.1 作用于弹体上的力 |
4.2.2 作用于翼片上的力 |
4.2.3 作用于末敏弹系统上的空气动力矩 |
4.3 末敏弹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4.4 编程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用四元数法对运动方程组的变换 |
5.1 四元数坐标变换 |
5.2 用四元数表示刚体的旋转运动 |
5.3 用四元数表示刚体的欧拉角 |
5.4 用四元数表示弹体系统的运动方程 |
5.5 四元数积分初值的确定 |
5.6 计算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末敏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末敏弹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末敏弹研究现状 |
1.3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动力学建模方面的研究 |
1.3.2 开伞建模方面的研究 |
1.3.3 命中概率方面的研究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意义 |
2 末敏子弹相关参数分析 |
2.1 末敏弹的工作过程 |
2.2 稳态扫描相关参数分析 |
2.2.1 地面扫描螺线螺距分析与计算 |
2.2.2 稳态扫描角θ分析 |
2.2.3 转速和落速相关性分析 |
2.2.4 稳态扫描伞开伞高度分析与计算 |
2.2.5 减速伞开伞高度分析与计算 |
2.2.6 扫描角θ摆动范围的确定 |
2.3 末敏子弹初始参数计算分析 |
2.3.1 末敏子弹分离方案 |
2.3.2 末敏子弹分离数学模型 |
2.3.3 末敏子弹初始参数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3 减速伞开伞过程动力学分析 |
3.1 降落伞开伞过程研究现状 |
3.1.1 开伞拉直阶段研究现状 |
3.1.2 充气阶段研究现况 |
3.2 减速伞开伞过程建模 |
3.2.1 基本假设 |
3.2.2 伞系统几何实体模型设计 |
3.2.3 伞衣充满条件分析 |
3.2.4 理想气体的动量方程 |
3.2.5 伞系统充气受力分析 |
3.2.6 伞系统中粒子运动建模 |
3.2.7 开伞充气过程模型的一致性验证 |
3.3 开伞速度对动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4 末敏子弹减速减旋阶段运动分析与建模 |
4.1 减速减旋阶段动力学建模 |
4.2 坐标系 |
4.2.1 坐标系的建立 |
4.2.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
4.2.3 运动学参数 |
4.3 建立运动方程 |
4.3.1 末敏子弹体运动方程 |
4.3.2 降落伞运动方程 |
4.3.3 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组 |
4.4 理论模型计算 |
本章小结 |
5 末敏子弹稳态扫描阶段运动分析与建模 |
5.1 末敏子弹稳态扫描阶段动力学建模 |
5.2 末敏子弹稳态扫描阶段运动学分析 |
5.2.1 坐标系 |
5.2.2 运动学参数 |
5.3 受力分析 |
5.3.1 伞盘受力分析 |
5.3.2 末敏子弹受力分析 |
5.3.3 降落伞受力情况 |
5.4 建立多柔体运动微分方程 |
5.5 模态分析 |
5.5.1 稳态伞振动的基本方程 |
5.5.2 稳态伞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与模态函数 |
5.6 稳态扫描参数试验分析 |
5.6.1 测试原理 |
5.6.2 热气球验证试验 |
5.6.3 炮射验证试验 |
5.6.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6.5 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本章小节 |
6 末敏子弹命中概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战场目标特性分析 |
6.2 母弹飞行阶段随机模型 |
6.3 减速减旋段随机模型 |
6.4 稳态扫描段随机模型 |
6.4.1 捕获准则 |
6.4.2 公共区域的面积计算 |
6.5 爆炸成型弹丸命中目标阶段模型 |
6.6 数据融合技术提高目标识别概率的研究 |
6.6.1 末敏弹敏感器探测原理 |
6.6.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技术 |
6.7 命中概率分析与计算 |
6.7.1 影响命中概率因素分析 |
6.7.2 命中概率计算 |
6.8 图形仿真系统的实现 |
6.8.1 基于UML图形仿真设计 |
6.8.2 图形仿真系统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9)导弹末敏子弹总体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末敏子弹的作用原理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导弹子母弹战斗部的研究现状 |
1.3.2 末敏弹的研究现状 |
1.3.3 子母弹飞行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3.4 气动加热工程计算的研究现状 |
1.4 导弹末敏子弹的发展前景 |
1.5 本文的结构及作者的主要工作 |
2 导弹末敏子弹总体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导弹末敏子弹的工作过程 |
2.3 导弹末敏子弹总体结构简图 |
2.4 导弹末敏子弹的结构特征数计算 |
2.5 末敏子弹减速装置设计 |
2.5.1 航天器回收方案 |
2.5.2 末敏子弹减速系统设计 |
2.5.3 减速伞的设计 |
2.5.4 旋转伞的设计 |
2.6 中央控制器设计 |
2.7 敏感器设计 |
2.7.1 毫米波辐射计探测原理 |
2.7.2 末敏子弹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系统设计 |
2.8 EFP战斗部设计 |
2.9 末敏子弹的控制系统设计 |
3 减速阶段动力学模型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
3.2.1 地面惯性坐标系 |
3.2.2 平动坐标系 |
3.2.3 弹轴坐标系 |
3.2.4 速度坐标系 |
3.2.5 相对速度坐标系 |
3.2.6 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3.3 自由坠落阶段动力学模型 |
3.3.1 受力情况 |
3.3.2 运动方程 |
3.4 减速减旋阶段动力学模型 |
3.4.1 基本假设 |
3.4.2 受力情况 |
3.4.3 运动方程 |
3.5 算例及分析 |
3.5.1 自由坠落阶段弹道计算 |
3.5.2 减速减旋段弹道计算 |
4 导弹末敏子弹气动加热计算与仿真 |
4.1 引言 |
4.2 温度边界层 |
4.3 空气特性 |
4.3.1 标准大气特性计算公式 |
4.3.2 驻点处空气特性计算公式 |
4.3.3 边界层外缘处空气特性计算公式 |
4.3.4 空气焓值计算公式 |
4.4 热流量平衡方程 |
4.4.1 对流作用对弹头(降落伞)表面的加热 |
4.4.2 太阳辐射对弹头(降落伞)表面的加热 |
4.4.3 地球表面辐射对弹头(降落伞)表面的加热 |
4.4.5 弹头(降落伞)表面向外界空间辐射的热流量 |
4.4.6 热传导产生的热流量 |
4.4.7 热流量平衡方程 |
4.4.8 定常热过程计算 |
4.4.9 壁面温度T_w的函数解表达式 |
4.5 气动热工程预测经验公式 |
4.6 热传导数学模型 |
4.7 Matlab环境下偏微分方程的求解能 |
4.7.1 方程类型 |
4.7.2 边界类型 |
4.7.3 PDE方程的求解 |
4.8 算例及分析 |
4.8.1 根据热平衡方程计算的天线壁面温度 |
4.8.2 根据热传导模型计算的子弹体温度分布科 |
4.8.3 降落伞的气动加热计算 |
5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在稳态扫描段弹道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末敏子弹稳态扫描段动力学模型 |
5.2.1 假设 |
5.2.2 运动学分析 |
5.2.3 受力分析 |
5.2.4 用Kane方程法建立多柔体动力学方程 |
5.3 算例及分析 |
5.3.1 稳态扫描段的计算结果 |
5.3.2 试验分析 |
5.3.3 风对稳态扫描的影响 |
6 导弹末敏子弹毁伤概率模型 |
6.1 引言 |
6.2 蒙特卡洛方法 |
6.2.1 蒙特卡洛方法原理 |
6.2.2 随机数的产生 |
6.3 末敏子弹毁伤概率计算模型 |
6.3.1 末敏子弹对装甲目标的易损性分析 |
6.3.2 导弹抛撒随机模型 |
6.3.3 末敏子弹减速和稳态扫描阶段随机模型 |
6.3.4 弹目交汇模型 |
6.3.5 爆炸成型弹丸命中和毁伤目标阶段模型 |
6.3.6 末敏子弹对单个目标的毁伤效率模型 |
6.3.7 导弹末敏子弹对集群目标的毁伤效率模型 |
6.4 毁伤效率计算程序框图 |
6.5 导弹抛撒条件对末敏子弹扫描范围的影响 |
6.5.1 导弹圆概率偏差的影响 |
6.5.2 导弹抛撒高度的影响 |
6.5.3 导弹抛撒倾角的影响 |
6.5.4 导弹抛射速度的影响 |
6.5.5 本文拟采用的导弹抛撒条件 |
7 导弹末敏子弹毁伤概率计算及分析 |
7.1 引言 |
7.2 目标的战场使用分析 |
7.2.1 坦克 |
7.2.2 步兵战车 |
7.2.3 自行火炮 |
7.2.4 本章采用的目标模型 |
7.3 导弹抛撒条件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3.1 CEP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3.2 抛撒高度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3.3 抛撒倾角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3.3 抛射速度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4 末敏子弹性能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4.1 捕获准则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4.2 EFP密集度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4.3 稳态落速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4.4 稳态转速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5 目标状态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5.1 目标队形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5.2 目标速度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5.3 目标间距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6 风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6.1 横风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7.6.2 纵风对毁伤概率的影响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10)新一代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 |
2.1 引战配合效率计算 |
2.2 弹目运动学关系 |
2.3 占空比计算 |
2.4 目标结构特性 |
2.5 命中毁伤概率计算 |
2.6 毁伤概率的解析法计算 |
2.6.1 交会条件和扫描参数对引战配合的影响分析 |
2.6.2 目标运动对引战配合的影响 |
3 超前角设计和子弹倾角的计算 |
3.1 超前角的设计公式 |
3.2 子弹倾角 |
3.2.1 计算分析 |
3.2.2 子弹倾角的解析表达式 |
3.3 对二次起爆方案的分析 |
3.3.1 响应时间分析 |
3.3.2 目标捕获分析 |
3.4 超前角与毁伤概率的关系 |
4 目标识别 |
4.1 信号的获取 |
4.1.1 天线温度变化量的计算 |
4.1.2 信号的仿真 |
4.1.3 信号的预处理 |
4.2 特征提取 |
4.2.1 仿真信号分析 |
4.2.2 特征提取 |
4.2.3 目标波形时域特征的计算 |
4.3 目标识别 |
4.3.1 模糊识别方法 |
4.3.2 遗传算法与模糊识别方法的融合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5 毁伤概率的计算 |
5.1 蒙特卡洛法的数学基础 |
5.2 末敏子弹稳态扫描段的工作原理 |
5.3 末敏子弹攻击坦克目标的蒙特卡洛模型 |
5.3.1 末敏子弹和目标运动的仿真数学模型 |
5.3.2 攻击过程模拟 |
5.4 仿真结果 |
6 引战配合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
6.1 制定因素水平表 |
6.2 内设计 |
6.3 误差因素水平表 |
6.4 外设计 |
6.5 SN比计算 |
6.6 内表的统计分析 |
6.7 选择最佳设计条件,做出参数设计结论 |
7 引战配合系统分析软件 |
7.1 引战配合分析软件的使用 |
7.2 动画演示程序的开发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末敏子弹药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研究[D]. 赵紫甜. 中北大学, 2019(09)
- [2]六光束脉冲激光探测定向战斗部引战配合研究[D]. 李洛.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3]复杂弹目交会毁伤元精准命中控制的理论与技术[D]. 杨喆.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4]伞降式小型飞行器初始转平飞控制技术研究[D]. 刘畅.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5]炮射布阵式悬浮弹幕特性及其协同反导效能研究[D]. 居仙春.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6]毫米波探测器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器设计[D]. 张振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7]无伞末敏弹稳态扫描运动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D]. 周思渊.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8]末敏子弹运动特性分析研究[D]. 殷克功. 南京理工大学, 2009(12)
- [9]导弹末敏子弹总体相关技术研究[D]. 郭锐.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10]新一代末敏子弹引战配合系统分析[D]. 华新.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