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励磁机电压建立不起来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朱桐[1](2018)在《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效率与振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率、高转矩密度、转速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在压缩机行业被广泛应用,但永磁同步电机引起的振动和噪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变频压缩机新产品的开发,事实上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低振动、低噪声是一对矛盾体。为了实现压缩机开发过程中对永磁同步电机节能和低振动的要求,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与优化,确定电机的基本尺寸和结构。以压缩机电机的性能参数及技术要求为依据,从定转子尺寸选择、极槽配合、电磁转矩等方面分析对电机进行电磁设计。磁路结构通过Maxwell软件仿真,得到电机设计方案的空载及负载性能参数,满足压缩机效率要求;然后通过转子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电机负载效率。最后根据优化后方案,制作样机并进行性能实验。实验表明电机电磁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高度一致。其次,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设计所初步确定的机械结构,为避免电机定子的固有频率和电磁力激励所产生的频率叠加而引起共振,分析定子的振型和模态。利用ANSYS软件建立电机定子模型对振型和模态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形状油槽设计对定子模态的影响以及电枢绕组的加入对定子模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油槽会降低定子刚度,绕组则增加定子质量,都将降低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模态频率,定子局部结构的改变仅能在较小范围内改变定子模态频率。本文用锤击法测试了样机定子铁芯和定子的模态,并对比分析了模态仿真结果和模态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态仿真的准确性。最后,结合电机定子振型和模态,进行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的分析。基于电机电磁力波理论,推导了 5HP压缩机电机定子齿内表面受到的电磁力波和频率,并提出了两种定转子结构优化方案来降低电磁力的谐波,用ANSYS软件计算了电机在负载情况下齿表面径向电磁力的分布情况,研究了径向电磁力分布的差异。制作优化前后的样品电机进行对比实验,优化后电机的振动明显优于优化前的电机,证明电磁力波的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基于文中电机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制作的样机,实现了压缩机对电机高效率和低振动性能的要求,从电机的角度来考虑变频压缩机电磁振动的降低,为变频压缩机电机节能和低振动提供解决方案。
李梦迪[2](2017)在《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压大功率电机被广泛应用于驱动风机与水泵行业中,采用变频调速节约能源是各国的共识,然而高压变频器存在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缺点,无刷双馈电机由于取消了电刷滑环,所需变频容量小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围绕无刷双馈电机展开研究,其中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功率绕组采用高压驱动,控制绕组采用低压变频,减小了变频器的容量和电压等级,成为了各国的研究热点。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功率绕组采用高压绕组,控制绕组采用低压绕组,利用控制电机低压绕组的频率控制电机的转速,适用于高压大功率驱动的场合,被认为是大功率变频调速的最佳解决方案。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具有调速性能平稳,电机电压等级高、可靠性高等优点,然后关于其调速系统的相关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文针对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方法展开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在采用矢量控制下电机的稳态运行问题。1.文中首先分析了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转子结构,然后分析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式,详细分析了在双馈运行时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能量流动方向;2.然后建立了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与dq轴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电机的稳态方程,同时分析了双PWM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得到电机单相的等效电路,最后介绍了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控制方法;3.之后,利用上节建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上搭建了 400KW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调速系统,并仿真了电机运行在双馈模式、异步模式下的情形,通过变频器进行励磁仿真观测电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机可稳定运行;4.最后,利用400kW的新型无刷双馈电机样机与250kW的变流器采用矢量控制的方法进行试验,进行了转子初始位置定位,及电机运行于异步模式、双馈模式等试验,试验的结果验证了上述所矢量控制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可行性研究,可有效的控制电机的转速。
王裴培[3](2016)在《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及系统故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应满足的要求,分析了励磁系统发生的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故障的方法。
李凯[4](2014)在《基于PLC的船舶中压电站模拟器研发》文中指出船舶电站仿真器是船员训练中心和航海类院校培养现代船舶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有效设备。STCW78/10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新增了海船电子员和电子技工发证的强制性最低要求,并把船舶中压电站系统定为强制性培训内容。传统的低压船舶电站模拟器仿真对象是船舶低压电力系统,用在培养船舶电子员上,难以满足教育与培训的需要。因此,研发适应现代船舶发展的中压电站模拟器,对于培养高素质船舶电子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船舶中压电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压电站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以超大型集装箱船为母型船,通过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其中压电站系统的仿真模型。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海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设计,以海为PLC的编程软件HaiwellHappy为主要开发工具,设计PLC梯形图程序,实现对中压电站功能的仿真,以人机界面软件Haiwellview为辅助开发工具,设计触摸屏上的人机界面,实现对中压电站系统的监控功能,并选用紫金桥组态软件为上位机开发软件,设计软件系统,实现电站系统的故障设置和虚拟操作。模拟电站系统利用PLC控制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组态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硬件上采用模块式的PLC控制系统,软件上采用组态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了对船舶中压电站系统的仿真。整个系统的硬件配置灵活、易于维护,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符合STCW78/10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船舶电子员的培训要求。
刘明[5](2014)在《磁控电抗器在异步电机软起动中的谐波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大中型异步电机直接起动时会产生较大的起动冲击电流,可能会导致电压跌落、保护装置跳闸等异常。为解决异步电机的起动问题,目前普遍采用软起动。其中,串联磁控电抗器进行软起动已经成为高压大容量异步电机的一种重要启动方式。本文对磁控软起动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实验分析,并对软起动磁控电抗器的谐波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详细介绍了磁控电抗器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磁控电抗器的电磁方程和简化等效电路,分析了磁控电抗器的工作特性。利用仿真软件MATLAB搭建了磁控电抗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他励磁式磁控电抗器方案。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软起动磁控电抗器为自励磁式磁控电抗器,该方案不需要外部励磁电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他励磁式软起动磁控电抗器,与前者相比,虽然增加了励磁电源,但电源容量仅为电抗器容量的2%左右,具有总体成本优势。(3)对三相磁控电抗器的谐波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表明,使用三角形短接的零序绕组对电抗器的三次谐波进行抑制后,Y连接三相磁控电抗器谐波特性得到改善。(4)介绍了异步电机降压起动的基本原理和磁控软起动装置的系统结构,搭建了磁控软起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异步电机限流起动的仿真,并利用现有的软起动柜样机进行试验验证,表明他励磁式磁控软起动方案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5)对磁控软起动电流的谐波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表明预励磁可以改善起动初始阶段的电流波形,且磁控软起动产生的谐波很小。本文对他励式磁控软起动技术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对磁控软起动谐波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指导磁控软起动系统的设计。
常永亮,张兵海,王勇,何忠华[6](2011)在《抽水蓄能机组背靠背启动中跳闸技术改造方案》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抽水蓄能机组在背靠背拖动过程中若发生电气或机械故障跳闸,当跳开拖动机组和被拖动机组的灭磁开关的时间差过大时,会在启动回路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严重时会损毁启动回路的电气设备,提出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背靠背跳闸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在机组保护系统中添加"跳相邻机组单元"接点,与"跳本机组"接点同时动作,达到同时跳开拖动和被拖动机组灭磁开关的目的。技术改造后的试验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张文玲[7](2011)在《发电机励磁控制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电机励磁系统是发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运行和维护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实时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首先,对励磁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模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相关硬件组成及各软件模块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励磁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监测和记录的数据很多,为了在不增加系统硬件和不降低装置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大量数据的处理,本文利用CAN现场总线建立了实时监测系统,CAN总线将励磁装置各模块单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所有的运行与控制数据,并且根据需要通过软件柔性调整数据量。监测系统软件采用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设计实现,软件体系包含了实时显示、参数修改、开关量顺序记录及故障录波等模块。监测系统不仅界面友好、功能丰富,而且软件维护和升级也非常方便。本监测模块已应用于一种新型励磁系统中。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可帮助现场维护维修人员快速故障定位,大大缩短故障停机时间。本文通过对励磁系统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现场维护专业人员和励磁专家的实际经验,建立了励磁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及其维护系统。提出了专家系统的动态优先搜索策略,加快了系统的推理进程,能够更快地确定故障点。利用Prolog的ESTA外壳程序及LabVIEW分别建立了励磁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实现了励磁系统故障诊断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根据具体故障现象,系统提供了相应的故障处理意见及故障原因解释系统,利于现场人员快速解决与励磁系统有关的故障问题。
郑明[8](2010)在《新会双水发电厂2×660MW机组热电联产工程的电气方案设计》文中提出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为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5%。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建设已进入大电网、大机组、(特)超高压输电阶段,600MW及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将成为电力系统的主力机组,600MW及以上机组运行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本文以新会双水电厂2台660MW机组火电厂的设计工作为依托,试就合理优化大型火电厂的电气设计提出自己的设想。在保证安全稳定、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大胆采用成熟的新技术和新布置,提高设计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实现节能环保、减员增效。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的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完成了电气主接线的方案设计及其经济性分析;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主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台数和型号的选择等;在发电厂短路电流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配电装置的选型和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同时,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也在这次设计方案中得到体现。本文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手段和方法,落实“十一五”规划要求,设计出了一个“经济适用、系统简单、备用减少、安全可靠、高效环保、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电气部分。
邸海燕,陈灵峰[9](2010)在《桐柏电站励磁风机切换逻辑修正》文中研究表明华东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的励磁风机在运行中发现不能正常切换,本文介绍了对此问题的分析及处理过程。
何元平[10](2010)在《发电机励磁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对小型发电机励磁系统常见故障(励磁机逆励磁、发电机升不起压、汽轮发电机转子接地、发电机失磁、励磁机碳刷下有火花)的分析处理作出阐述。
二、分析励磁机电压建立不起来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励磁机电压建立不起来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效率与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1.2 永磁同步电机在压缩机领域的运用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对象 |
1.3 本文的架构 |
第二章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电磁设计 |
2.1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要求分析 |
2.2 电机尺寸和结构的选择 |
2.2.1 定子结构的选择 |
2.2.2 转子结构的确定 |
2.2.3 电机的电负荷分析 |
2.3 电机的电磁设计和分析 |
2.3.1 电机的运转特性和效率计算 |
2.3.2 电机的效率优化 |
2.4 电机的运转特性的实验验证 |
2.4.1 电机运转特性的实验装置 |
2.4.2 电机运转特性的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模态分析 |
3.1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3.2 电机定子有限元仿真计算 |
3.3 油槽和电枢绕组对定子的固有模态影响 |
3.4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模态的实验方法和实验验证 |
3.4.1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模态的实验方法 |
3.4.2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模态的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分析 |
4.1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分析 |
4.2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力波的有限元仿真 |
4.3 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特性的试验验证 |
4.3.1 电磁振动特性的实验原理 |
4.3.2 电机电磁振动试验结果 |
4.4 振动优化后对电机效率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2)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史 |
1.3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 |
1.3.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
2.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结构 |
2.1.1 定子及其定子绕组结构 |
2.1.2 转子绕组结构 |
2.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
2.3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工作方式 |
2.3.1 作电动机异步运行方式 |
2.3.2 作电动机同步运行方式 |
2.3.3 作电动机双馈运行方式 |
2.3.4 作发电机双馈运行方式 |
2.4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双馈运行时能量流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与控制方法 |
3.1 新型无刷双馈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
3.1.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 |
3.1.2 双PWM变流器数学模型 |
3.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等效电路 |
3.3 新型无刷双馈调速系统的控制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块 |
4.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稳态分析 |
4.3 变流器励磁对调速系统影响 |
4.4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工作于异步模式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试验 |
5.1 试验平台 |
5.1.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样机 |
5.1.2 四象限变频器 |
5.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结构 |
5.3 软件结构 |
5.4 试验分析 |
5.4.1 转子初始位置角 |
5.4.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异步运行 |
5.4.3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双馈运行 |
5.4.4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由欠同步至超同步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3)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及系统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励磁系统应满足的要求 |
2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故障 |
2. 1励磁机逆励磁 |
2. 2发电机升不起电压 |
2. 3汽轮发电机转子两点接地 |
2. 4半导体励磁装置的故障 |
(4)基于PLC的船舶中压电站模拟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舶中压电站概述 |
2.1 中压电力系统的组成 |
2.2 中压电力系统的接地 |
2.2.1 中性点接地方式 |
2.2.2 船舶中压电力系统的接地选择 |
2.3 中压电力系统的特点 |
2.3.1 中压配电盘 |
2.3.2 变流机组 |
2.3.3 中压保护 |
2.3.4 中压电缆 |
2.3.5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
第3章 中压模拟电站的硬件设计 |
3.1 中压模拟电站系统架构 |
3.2 配电盘台界面设计 |
3.3 断路器的选择 |
3.4 PLC 控制系统的选配 |
3.4.1 CPU 模块 |
3.4.2 开关量输入模块 |
3.4.3 开关量输出模块 |
3.4.4 模拟量 I/O 模块 |
3.5 控制系统的安装 |
第4章 中压模拟电站的软件设计 |
4.1 开发软件介绍 |
4.1.1 编程软件 |
4.1.2 人机界面软件 |
4.2 开发环境的创建 |
4.2.1 组态 PLC |
4.2.2 模拟量信号处理 |
4.2.3 I/0 地址设定 |
4.2.4 通讯程序设计 |
4.2.5 子程序设计 |
4.3 中压电站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1 并车程序设计 |
4.3.2 五防操作程序设计 |
4.3.3 大功率负载投入程序设计 |
4.3.4 电网负荷管理程序设计 |
4.3.5 安全保护程序设计 |
4.4 监控系统设计 |
第5章 基于组态软件的上位机系统设计 |
5.1 组态软件介绍 |
5.2 I/O 设备的组态 |
5.2.1 OPC 通讯介绍 |
5.2.2 OPC 通讯组态 |
5.3 数据库的建立 |
5.4 辅助配电板设计 |
5.5 故障设置系统设计 |
5.6 副机备车系统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磁控电抗器在异步电机软起动中的谐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磁控电抗器工作原理及结构方案 |
2.1 铁磁材料磁化曲线的数学模型 |
2.2 饱和电抗器的原理 |
2.3 磁控电抗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特性 |
2.3.1 可控饱和电抗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
2.3.2 磁控电抗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
2.3.3 磁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和等效电路 |
2.3.4 磁控电抗器工作特性分析 |
2.4 软起动磁控电抗器的结构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控电抗器仿真分析 |
3.1 仿真模块的选取及参数设置 |
3.2 自励式磁控电抗器仿真分析 |
3.3 他励式磁控电抗器仿真分析 |
3.4 三相磁控电抗器谐波特性研究 |
3.4.1 Y 连接三相磁控电抗器谐波特性分析 |
3.4.2 三相磁控电抗器谐波特性仿真 |
3.4.3 零序绕组抑制 3 次谐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步电机磁控软起动技术方案 |
4.1 异步电机起动过程分析 |
4.1.1 异步电机直接起动分析 |
4.1.2 异步电机串电抗器降压起动分析 |
4.2 异步电机磁控软起动系统分析 |
4.2.1 磁控软起动系统结构及起动过程 |
4.2.2 软起动系统磁控电抗器额定参数计算 |
4.2.3 磁控软起动系统 matlab 仿真 |
4.2.4 磁控软起动试验 |
4.3 磁控软起动谐波特性研究 |
4.3.1 磁控软起动电流谐波对起动的影响 |
4.3.2 磁控软起动电流波形分析 |
4.3.3 预励磁提高磁控电抗器初始饱和度 |
4.3.4 磁控软起动与晶闸管软起动谐波特性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抽水蓄能机组背靠背启动中跳闸技术改造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背靠背启动介绍 |
1.1 背靠背启动流程 |
1.2 监控跳机流程 |
1.3 背靠背方式故障情况下的跳机 |
2 技术改造方案 |
2.1 技术改造必要性 |
2.2 技术改造方案 |
3 技术改造后试验 |
3.1 技术改造后背靠背模拟试验 |
3.2 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
4 结论 |
(7)发电机励磁控制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 励磁控制系统的作用 |
2-1-1 控制发电机的电压 |
2-1-2 控制发电机的无功功率 |
2-1-3 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
2-2 励磁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
2-3 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硬件组成 |
2-3-1 励磁调节器 |
2-3-2 功率整流柜 |
2-3-3 灭磁系统 |
2-4 励磁调节的功能实现 |
2-4-1 励磁系统的基本功能 |
2-4-2 励磁系统的限制及保护功能 |
第三章 发电机励磁控制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
3-1 NI LabVIEW 图形化编程语言 |
3-1-1 NI LabVIEW 简介 |
3-1-2 LabVIEW 主要特点 |
3-2 实时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相关硬件系统 |
3-2-2 主要软件功能模块 |
3-2-3 相关文件格式 |
3-2-4 监测系统主界面设计 |
3-3 通讯模块设计 |
3-3-1 CAN 总线简介 |
3-3-2 CAN 数据发送与接收 |
3-3-3 CAN 接收数据解析 |
3-4 开关量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3-4-1 开关量信号显示 |
3-4-2 开关量顺序记录 |
3-4-3 记录查询 |
3-5 模拟量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3-5-1 模拟量信号显示 |
3-5-2 录波触发条件设定 |
3-5-3 录波及录波回放 |
3-6 其他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3-6-1 功率柜信号处理 |
3-6-2 智能端子信号处理 |
3-6-3 可修改量显示与修改 |
第四章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
4-1 专家系统概述 |
4-1-1 专家系统简介 |
4-1-2 专家系统的结构 |
4-1-3 人工智能语言 |
4-2 励磁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
4-2-1 起励异常 |
4-2-2 调节器异常现象分析 |
4-2-3 功率柜及其他故障 |
4-3 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
4-3-1 规则与事实 |
4-3-2 故障与/或树 |
4-4 专家系统推理及搜索策略 |
4-5 基于ESTA 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
4-6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维护系统 |
4-7 基于LabVIEW 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 |
第五章 试验及分析 |
5-1 实时监测系统 |
5-2 专家系统模拟运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8)新会双水发电厂2×660MW机组热电联产工程的电气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新会双水电厂原始资料 |
1.2.1 厂址概况 |
1.2.2 电气设计范围 |
1.3 主要设计特点及设计优化成果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
2.1 引言 |
2.2 电气主接线 |
2.2.1 工程概述 |
2.2.2 接入系统简介 |
2.3 220KV 侧接线方案 |
2.4 发电机出口装与不装断路器的技术经济比较 |
2.4.1 方案的提出 |
2.4.2 技术分析 |
2.4.3 可靠性分析 |
2.5 电气主接线技术经济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
3.1 中性点接地 |
3.1.1 电力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
3.1.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
3.2 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3.2.1 中性点电阻接地的提出 |
3.2.2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介绍 |
3.3 目前国内中阻接地的使用情况 |
3.4 本工程高压厂用电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的选择 |
3.5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
3.5.1 发电机的选型 |
3.5.2 变压器的选型 |
3.5.3 电气设备的配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电厂短路电流计算 |
4.1 概述 |
4.2 各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 |
4.2.1 短路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 |
4.2.2 电抗图及电抗计算 |
4.2.3 化简等值网络和短路电流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20KV配电装置选型 |
5.1 220KV 接线方案 |
5.2 220KV 配电装置选型方案 |
5.3 配电装置型式比较 |
5.3.1 SF6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
5.3.2 插接式开关装置(PASS) |
5.4 技术经济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措施 |
6.1 电气专业节能减排措施 |
6.1.1 全厂电气布局优化 |
6.1.2 设备选型优化 |
6.2 绿色照明技术在发电厂的推广和运用 |
6.2.1 设备选型优化 |
6.2.2 照明设计的改进 |
6.2.3 照明系统改造经济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发电机、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
7.1 发电机差动保护 |
7.1.1 裂相差动保护 |
7.1.2 单元件横差保护和不完全差动保护 |
7.1.3 发电机匝间短路保护 |
7.1.4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 |
7.1.5 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 |
7.1.6 发电机失步保护 |
7.1.7 发电机失磁保护 |
7.2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 |
7.3 励磁变的保护配置 |
7.4 CT 断线和闭锁差动保护 |
7.5 保护用CT 和PT 的选择计算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分析励磁机电压建立不起来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效率与振动研究[D]. 朱桐. 苏州大学, 2018(04)
- [2]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及其变频调速系统研究[D]. 李梦迪. 湖南大学, 2017(07)
- [3]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方式及系统故障[J]. 王裴培. 贵州电力技术, 2016(05)
- [4]基于PLC的船舶中压电站模拟器研发[D]. 李凯. 集美大学, 2014(01)
- [5]磁控电抗器在异步电机软起动中的谐波特性研究[D]. 刘明.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4(01)
- [6]抽水蓄能机组背靠背启动中跳闸技术改造方案[J]. 常永亮,张兵海,王勇,何忠华. 水力发电, 2011(07)
- [7]发电机励磁控制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D]. 张文玲.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5)
- [8]新会双水发电厂2×660MW机组热电联产工程的电气方案设计[D]. 郑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9]桐柏电站励磁风机切换逻辑修正[J]. 邸海燕,陈灵峰. 电力技术, 2010(Z4)
- [10]发电机励磁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J]. 何元平. 江西化工,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