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课教学的结尾及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罗淑文[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课研究》文中提出
赖雅娜[2](2021)在《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想保证教学质量,不仅需要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和精彩趣味的教学过程,而且还需要立意深刻、目的鲜明的课堂小结作为结尾。课堂小结属于一整节课的结尾环节,也是一整节课的必备环节,对保证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价值,这一环节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没有的功效。高质量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够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建立知识架构体系,而且还能进一步升华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形成道德认知,构建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的桥梁,进一步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动背景下,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中很容易出现小结质量低下或者无效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再加上目前道德与法治在中考中的比重增加,该学科成绩会对学生整体成绩产生直接影响,这也对教师课堂效率、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云南省乡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问卷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笔者所在的Z县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应用现状,包括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主体有待调整和转变、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形式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影响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教师课堂小结专业素养的局限等。通过大量资料查询和教育实践之后,针对云南省乡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提出建议,应明确课堂小结有效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激趣性原则,了解小结设计的有效方法,在与不同小结内容相适应的小结方式中,主要包含侧重知识、侧重能力、侧重情感三种类型,在于不同小结主体相适应的小结方式中,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师生合作等三种类型。同时,还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课堂小结素养等课堂小结设计的有效策略。通过《预防犯罪》一框进行课堂小结案例介绍,小结分析。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解决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中存在的问题,并改善课堂小结方式和内容,引发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小结的重视,将课堂小结的效果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贺秋蓉[3](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和思政课程改革深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言语水平要求持续提高。与具有工具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同,课堂教学言语是带有教师个人风格的动态言语过程,对其进行优化有利于实现思政课堂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统一,使学生“信其言”、“信其人”、“信其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学科背景、问题背景等;其次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相关课题研究内容;最后阐释创新点和不足点,以求为今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思路。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概述。以言语行为理论、教学言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首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其次,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学科特征,包括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艺术性等等;最后,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进行分类,包括导入言语、讲解言语、提问言语、过渡言语、小结言语。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现有不足,包括部分学科特性彰显不足、听觉美感有待提升、组织教学过程言语水平有待提高等等。第四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首先,课堂教学言语聚焦学科特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其次,政治教师通过“说好普通话”、“巧用表达技巧”、“增添言语温度”使课堂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从言语表达形式层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后,从导入言语、讲解言语、提问言语、过渡言语和小结言语入手,达到“趣”、“变”、“准”、“巧”、“通”,从言语内容层面提升言语品质。第五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效果评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是否具有实效,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进行效果评估。通过优化对策的实施,增进了师生情谊,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黄迪[4](2021)在《视频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5G技术的推广,信息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细胞,教育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网络化革命。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在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政治)学科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政治学科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需要教书,更需要育人。育人目的的实现,仅仅依靠老师的讲授是不够的,更需要情感的熏陶以及实际的锻炼。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特别是有效利用视频资源,利用视频资源生动形象的演绎可以更好地落实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育改革的新环境下,在信息化资源不断丰富的今天,如何正确开发以及有效利用视频资源成为了政治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处在一线的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视频资源的含义以及特点和分类,才能更好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常意义上,人们会认为,视频资源在教学中已被普遍利用,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利用视频资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视频资源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习的实践经历分析视频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是对视频资源的相关内容的概述。首先,界定视频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其次展开说明了视频资源的特点,最后阐明了利用视频资源的理论基础,为下面的深入研究作出理论铺垫。准确掌握和理解视频资源的相关内容,是有效开发利用视频资源的前提和基础,这是论文研究的前提。第二部分是基本内容,重点分析视频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从激发学习兴趣、改变内容呈现、提升情感体验、转变教育理念、突破时空局限,这五个方面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重点分析视频资源的重要作用,是有效利用视频资源的保障,这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设计了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应用视频资源时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应用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课程设计阶段,部分教师对视频资源的认识以及能力不足,选择的视频内容与学生的契合度低。其次,在课程实施阶段,在时间上,部分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时机不恰当,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空间上,视频资源应用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视频资源应用的效果。最后,在调查过程中,不同学校硬件上的差异,也对视频资源的应用产生了影响。从学校角度,部分学校设备受限,也影响了视频资源的应用。分析视频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这是论文研究的关键。第四部分是具体对策,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方式。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深化理论认识,提升教学能力,明确利用视频资源的目的,关注学生的需要,通过自学和培训两种方式提高自身能力。并且注意精选视频内容,选择契合知识内容、契合学生实际、契合生活本身、契合时代声音的视频内容。其次,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遵循注意规律,选择恰当的时机去应用视频资源,考虑导入、探究、重难点、结尾不同环节的不同特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丰富教学方式,落实学生主体,多种教学方式交叉使用,提升课堂效率。最后,从国家和学校层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建设资源库,更新技术等方式,为视频资源的应用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更好助力教育公平。提出有效利用视频资源的具体对策,为一线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提供具体的指导,这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
靳志鹏[5](2021)在《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政治认同位于四项核心素养之首,政治认同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这需要构建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课堂,创设高效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政治认同教育。教师应提高利用新媒体、红色基地等营造教学情境的能力,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从思想政治课堂中情境创设入手,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开展“情境教学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研究,以期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政治认同的培养中并产生实际的效果和影响。在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把情境教学运用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调查和研究后,可以清晰的看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情境教学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增进学生政治情感体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如教师情境创设能力不足、学生参与教学情境的主动性不高、课后实践环节较少、教学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情境创设的形式、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中的创新策略。首先,情境创设的形式可以以动画和漫画为载体、利用新媒体技术、故事形式等创设情境;其次,情境创设的内容包含优选情境素材,树立政治认同典范,引入生活经验,加强课外实践等;最后,情境创设的方法包括密切联系学生身心特点及实际、思想性和启发性并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境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等。本文的结尾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课为例,编写教学设计,进行具体的情境教学实施。通过课堂观察、调查问卷、访谈等反馈方式来分析情境教学培养政治认同的效果,就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姚远[6](2020)在《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继承革命文化,不忘初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充分肯定了我们中国精神的力量和价值。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领导着人民完成了长征这一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新局面。在长征过程中凝练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发挥着它精神支柱、价值引导的作用。本文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层面具体谈了将长征精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的课堂,让学生更深层的学习到伟大的长征精神,将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另一方面通过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的带动,又能加深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形势要求下,传统的授课模式亟待改变,将声情并茂的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引入课堂中,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关键阶段。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复兴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可以说少年强则国强。但由于青少年身心尚处在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甚至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因此,将长征精神渗透进新时代教育中显得十分关键。那如何将长征精神课程资源与思想政治教学进行很好的融合呢?本文致力于分析如何将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引入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诸多实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给处在教育一线的师生们提供一些参考做法。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概述。首先介绍了“长征精神”“课程资源”以及“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对概念进行一个初步的界定。其次展开来说,对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的具体内涵和分类进行阐释。最后分析了长征精神和思想政治教学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对于学生有思想导向作用,能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有共同的政治宣传和立德树人的作用。第二部分是介绍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现实意义,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首先在宏观上,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唤起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美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微观上,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既是发展长征精神本身的需要,可以发挥长征精神自身价值、同时将长征精神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也是思想政治课堂发展的需要,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提升课堂境界。第三部分是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结合实例分析了在思想政治课课堂内运用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的具体措施,首先优化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其中包括将长征精神作为新课导入的引子、课堂升华的参考、课后作业的材料;其次丰富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包括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议题教学的案例、课外研学的主题;最后介绍了将长征精神课程资源运用于“第二课堂”,通过将长征精神作为“革命演讲”的题材、撰写论文的主题等相关长征主题的学生活动来阐述将长征精神课程资源作为课堂辅助的方法。
万宇[7](2020)在《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问世,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它的育人价值再一次得到凸显。因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着眼于教学留白,从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现实情况出发,旨在探究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文章共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结合时代背景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系统论述,从中找到了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和创新之处,确定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释了教学留白的相关理论,包括教学留白的含义、特点、功能、理论基础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的价值。第三章论述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实施,包括在课前准备时对教材中留白资源的分析和教学留白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导课、讲课、结课三个阶段教学留白的应用,本文所指的导课阶段即课堂导入环节,讲课阶段包括提问、评价、重难点教学和板书设计四个环节,结课阶段包括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两个环节;以及在作业批改和个别指导的课后辅导环节中应用教学留白。第四章、第五章主要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教学留白现状的调查过程、结果和实施建议的阐述。为与前文保持一致,第四章第一部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三个环节出发调查教学留白的应用状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教师缺少课前对教学留白的合理设计、缺少课上对教学留白的规范运用、缺少课后对教学留白的持续延伸。因为教学留白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学留白应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教师,因此第四章第二部分主要从教师层面和教学留白本身出发,分析教学留白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是教师应用教学留白的意识不足,教师应用教学留白的能力不强,教学留白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第五章主要阐述了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和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的应用建议。
刘丹[8](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堂优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仅需要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拉开大幕,也需要立意深刻、精彩震撼的课堂小结完美谢幕。课堂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必备环节,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环节不具备的独特功能。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梳理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而且能升华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知的内化,还能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培养道德行为能力。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优质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小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堂小结容易被忽视,出现诸多无效、低效小结,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本文在研究时,运用文献研究法了解课堂小结的研究现状,并实地走访呼和浩特市三所初中,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笔者在实习学校的课堂观察,了解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的运用现状。发现课堂小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小结主体上,以教师小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小结方法上,运用单一,缺乏针对性、多样性;小结内容上,过度强调理论与知识,忽视了价值与能力的提升,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小结时间上,存在时间占用过长与过短的现象。追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课堂小结专业素养薄弱,对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与反思不足,学生对课堂小结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参与能力欠缺。影响课堂小结主体、方法、内容、时间的分配与组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教育实践,针对性提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的建议: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调整教师角色,全面认识小结的作用,不断提升小结专业素养,科学进行小结;二是选择恰当方法,优化小结效果。对不同小结方法的适用范围、要求进行介绍,并结合小结案例予以说明,加强操作性;三是在课前、课中、课后优化课堂小结。对小结主体的选择、内容的组织、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与控制进行改善,并结合优化案例进行效果分析;四是学生要认识小结价值,增强小结能力。提高参与课堂小结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予以改善与优化,充分发挥课堂小结的效用与价值。
韩艺[9](2020)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以更好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功能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试图通过将自身掌握的教育理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进行概念界定,并提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依据,包括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与“学”良性互动的要求、是改变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不足的现状的要求。然后通过对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调查研究,发现新课改后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新问题,如从学生角度来说,高中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认同度虽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片面性认识在阻碍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缺乏自主性;从教师角度来说,新课改后对教师的要求更加全面,教师素养朝多元化迈进,主动转变角色定位以适应改革,但这种转变多停留在形式上,课堂教学并未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有待深入、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关照学生现实生活、教学形式有待丰富、教学评价有待科学化。对此,笔者有针对性地从研读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给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策略。
鹿菁芸[10](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研究》文中认为从教学结构出发可以将一堂课划分为新课导入、知识讲授、课堂结尾三大部分。课堂结尾是指教师在教学任务临近结束时,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知识梳理、巩固应用、情感升华的教学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通过课堂结尾可以构建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本论文依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现状进行研究,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有效进行课堂结尾的策略。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首先对课堂结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概念做了界定。其次,从教育心理学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与要求两个方面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的理论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结构,但教师运用过程中应当遵循思想性、启发性、互动性、多样性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教育实习,发现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已具备一定的课堂结尾意识以及基本结尾能力。但仍存在部分教师课堂结尾时长把握不恰当、学生主体不突出、方法缺乏灵活性、重知识轻德育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笔者从教师对课堂结尾的认知程度、能力水平以及外界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寻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结尾水平的策略。主要包括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多种方式,灵活结尾;落实核心素养,探索结尾育人三大部分。
二、政治课教学的结尾及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课教学的结尾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基本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六、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概述 |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内涵和特点 |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内涵 |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特点 |
二、理论依据 |
(一)整体与部分关系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必要性 |
(一)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的需要 |
(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
(三)提高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需要 |
(四)丰富课堂教学环节的需要 |
第二章 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调研概况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的选取 |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四)样本结构 |
二、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存在的问题 |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主体有待调整和转变 |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实施方法有待丰富 |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设计内容有待优化 |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设计时间有待调整 |
三、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
(二)一些教师课堂小结专业素养的局限 |
(三)一些教师对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和反思不足 |
第三章 优化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策略 |
一、明确小结有效设计的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层次性原则 |
(三)多样性原则 |
(四)激趣性原则 |
(五)及时性原则 |
二、选择小结实施的有效方式 |
(一)采取与不同小结内容相适应的小结方式 |
(二)运用与不同小结主体相适应的小结方式 |
三、提升教师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专业素养 |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
(二)增强教师课堂小结的能力 |
(三)加强教师对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和反思 |
第四章 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的案例分析 |
一、《预防犯罪》课堂小结的案例介绍 |
(一)课堂小结设计 |
(二)课堂小结实施 |
二、《预防犯罪》课堂小结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B: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现状访谈提纲(教师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问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点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点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概述 |
2.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相关含义 |
2.1.1 语言和言语 |
2.1.2 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教学言语 |
2.1.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学科特性 |
2.2.1 思想性 |
2.2.2 政治性 |
2.2.3 时代性 |
2.2.4 艺术性 |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的类型划分 |
2.3.1 导入言语 |
2.3.2 讲解言语 |
2.3.3 提问言语 |
2.3.4 过渡言语 |
2.3.5 小结言语 |
2.4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理论依据 |
2.4.1 言语行为理论 |
2.4.2 教学言语学理论 |
2.4.3 课堂观察理论 |
2.4.4 传播学理论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现状调查 |
3.1.1 课堂观察记录说明 |
3.1.2 学生调查问卷说明 |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之重要性 |
3.2.1 课堂教学言语影响学生对待政治课的态度 |
3.2.2 课堂教学言语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 |
3.2.3 学生对课堂教学言语风格有审美需求 |
3.3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之已有优势 |
3.3.1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
3.3.2 具备一定的政治性 |
3.3.3 达到一定的技巧性 |
3.4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之现存不足 |
3.4.1 部分学科特性有待增强 |
3.4.2 听觉美感有待提升 |
3.4.3 组织教学过程言语水平有待提高 |
4 髙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思考 |
4.1 聚焦学科言语特性,侧重学生素养发展 |
4.1.1 增强教学言语思想性,提升道德品质 |
4.1.2 突出教学言语政治性,加强政治认同 |
4.1.3 体现教学言语时代性,塑造时代新人 |
4.1.4 增添教学言语艺术性,提高文学修养 |
4.2 优化教学言语表达,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
4.2.1 说好普通话——“入耳” |
4.2.2 巧用表达技巧——“入脑” |
4.2.3 增加言语温度——“入心” |
4.3 优化教学言语设计,提升教师言语品质 |
4.3.1 导入言语——“趣” |
4.3.2 讲解言语——“变” |
4.3.3 提问言语——“准” |
4.3.4 过渡言语——“巧” |
4.3.5 小结言语——“通” |
5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实施效果评估 |
5.1 优化对策实施前的准备情况 |
5.2 优化对策实施情况 |
5.3 优化对策实施后效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视频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视频资源相关内容概述 |
(一)视频资源的概念 |
(二)视频资源的分类 |
1.学习资源 |
2.辅助资源 |
(三)视频资源的特点 |
1.内容丰富,有吸引力 |
2.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
3.思想引领,提升德育 |
4.突破时空,增强实效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视频资源的理论基础 |
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2.注意规律及其应用 |
3.视听教育理论 |
二、视频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作用 |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
(二)改变内容呈现,增强知识理解记忆 |
(三)提升情感体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四)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五)突破时空局限,助力区域教育公平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源现状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利用视频资源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设计情况 |
1.问卷调查的目的?对象以及实施情况 |
2.访谈设计的目的?对象以及实施情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视频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部分教师对视频资源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不足 |
2.视频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契合度低 |
3.视频资源的应用时机不恰当 |
4.视频资源应用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
5.部分学校设备受限,影响视频资源的应用 |
四、运用视频资源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
(一)深化理论认识,提升教学能力 |
1.明确目的,关注学生 |
2.主动学习,依托培训 |
(二)精选视频内容,符合学生需要 |
1.视频内容契合知识内容 |
2.视频内容契合学生实际 |
3.视频内容契合生活本身 |
4.视频内容契合时代声音 |
(三)遵循注意规律,选择恰当时机 |
1.巧用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
2.适用视频探究,引发思考热情 |
3.利用视频突破,促进理解识记 |
4.恰用视频结尾,提升课堂实效 |
(四)丰富教学方式,落实学生主体 |
1.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
2.创新教育理念,落实学生主体 |
(五)加大支持力度,助力教育公平 |
1.完善视频资源,提高备课效率 |
2.更新技术设备,建设智慧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情境教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情境 |
2.1.2 情境教学 |
2.1.3 政治认同 |
2.2 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三章 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中的运用 |
3.1 情境教学运用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可行性分析 |
3.1.1 学生政治认同现状 |
3.1.2 情境教学运用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优势 |
3.2 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运用中的不利因素 |
3.2.1 教师情境创设能力不足 |
3.2.2 学生参与情境教学的主动性不高 |
3.2.3 课后实践环节较少 |
3.2.4 教学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方法单一 |
第四章 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创新策略 |
4.1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情境教学形式 |
4.1.1 以动画和漫画为载体创设情境 |
4.1.2 以故事形式创设情境 |
4.1.3 运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
4.1.4 围绕教学目标巧设问题情境 |
4.1.5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
4.2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情境教学内容 |
4.2.1 优选情境素材,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
4.2.2 树立政治认同典范,引领价值观认同 |
4.2.3 引入生活经验,贴近学生实际 |
4.2.4 加强课外实践,加深政治认同情感体验 |
4.3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情境创设方法 |
4.3.1 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
4.3.2 密切联系学生身心特点及实际 |
4.3.3 思想性和启发性并存 |
4.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4.3.5 情境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相融合 |
第五章 案例运用及教学反思与建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例 |
5.1 教材分析 |
5.2 教学目标 |
5.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5.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5.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5.3 教学重点和难点 |
5.3.1 教学重点 |
5.3.2 教学难点 |
5.4 教学方法 |
5.4.1 情境教学法 |
5.4.2 练习法 |
5.4.3 讲授法 |
5.4.4 读书指导法 |
5.5 教学过程 |
5.5.1 视频情境+问题情境导入 |
5.5.2 讲授新课 |
5.5.3 提问检查 |
5.5.4 情感升华(音乐情境渲染) |
5.5.5 本课小结 |
5.6 教学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要 |
致谢 |
(6)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过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之处 |
一、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相关内容概述 |
(一)相关概念厘定 |
1.长征精神 |
2.课程资源 |
3.长征精神课程资源 |
(二)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的内容及分类 |
1.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的内容 |
2.长征精神课程资源的分类 |
(三)长征精神课程资源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契合 |
1.有共同的思想导向作用 |
2.有共同的政治宣传作用 |
3.有共同的立德树人作用 |
二、长征精神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
(一)长征精神自身发展的需要 |
1.发挥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
2.传承长征精神的文化载体 |
3.推动长征精神的发展创新 |
(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 |
1.丰富思想政治课堂内容 |
2.增强思想政治课堂趣味 |
3.升华思想政治课堂境界 |
(三)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 |
1.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
2.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
3.培育学生艰苦奋斗的美德 |
三、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
(一)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
1.作为新课导入的引子 |
2.作为课堂升华的参考 |
3.作为课后作业的材料 |
(二)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
1.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
2.作为议题教学的案例 |
3.作为课外研学的主题 |
(三)开展思政课教学“第二课堂” |
1.举行革命演讲的题材 |
2.撰写“长征”论文的参考 |
3.开展学生活动的主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学留白的含义 |
(二)教学留白的特点 |
(三)教学留白的功能 |
二、教学留白的理论基础 |
(一)格式塔完形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蔡格尼克效应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的价值 |
(一)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
(二)有利于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 |
(三)有利于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
第三章 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实施 |
一、课前准备环节 |
(一)认真分析教材中的留白 |
(二)巧妙设计教学中的留白 |
二、课堂教学环节 |
(一)导课环节 |
(二)讲课环节 |
(三)结课环节 |
三、课后辅导环节 |
(一)作业批改要留白 |
(二)个别指导要留白 |
第四章 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与实施 |
(一)调研目的的确定 |
(二)调研对象的选取 |
(三)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 |
(四)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施 |
二、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缺少课前对教学留白的合理设计 |
(二)教师缺少课上对教学留白的规范运用 |
(三)教师缺少课后对教学留白的持续延伸 |
三、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应用教学留白的意识不足 |
(二)教师应用教学留白的能力不强 |
(三)教学留白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
第五章 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和建议 |
一、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原则 |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留白要适度 |
(二)以教学生成为依据,教学留白要适时 |
(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教学留白要兼顾整体 |
二、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建议 |
(一)凸显育人价值,提高课前教学留白的设计性 |
(二)彰显学生本位,提升课上教学留白的实效性 |
(三)触发情感体验,注重课后教学留白的延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相关概述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的含义及特点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的理论基础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存在的问题 |
(一)课堂小结主体有待调整与转变 |
(二)课堂小结方法有待丰富与拣选 |
(三)课堂小结内容有待重组与分配 |
(四)课堂小结时间有待规划与控制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 |
(二)部分教师课堂小结专业素养的局限 |
(三)部分教师对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与反思不足 |
(四)部分学生认识水平与参与能力的局限 |
四、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的建议 |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
(二)选择恰当方法,优化小结效果 |
(三)课前、课中、课后优化课堂小结 |
(四)认识小结价值,增强参与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学习兴趣的研究 |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
(二)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思想政治课特点的研究 |
(四)关于新课程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现状及原因研究 |
(五)关于提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措施的研究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学习兴趣提升的理论研究 |
(二)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
(三)有利于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所学知识,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概念界定及依据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概念界定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内涵及特点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现状分析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调查情况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结果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取得的成绩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存在的问题 |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材研读有待深入 |
(二)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 |
(三)教学形式有待丰富 |
(四)教学评价有待科学化 |
第三章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策略——基于湖北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的调查 |
一、研读教材内容,提升教材把握度 |
(一)深入研读教材正文 |
(二)利用好教材辅助文 |
二、找准学生兴趣触发点,优化教学环节设计 |
(一)导入设计 |
(二)实施过程设计 |
(三)结尾设计 |
三、尊重学生发展规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
(一)扬弃传统讲授法 |
(二)探究式教学法 |
(三)学生自主授课式教学法 |
四、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 |
(一)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选题来源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课堂结尾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课堂结尾相关概念界定 |
1.课堂结尾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理论依据 |
1.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与要求 |
(三)良好课堂结尾具有的意义 |
1.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
2.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
3.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
(四)课堂结尾原则 |
1.思想性原则 |
2.启发性原则 |
3.互动性原则 |
4.多样性原则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现状调查 |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已取得的成效 |
1.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结尾意识 |
2.教师基本具备课堂结尾能力 |
(三)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时长把握不恰当 |
2.学生主体不突出 |
3.方法缺乏灵活性 |
4.重知识,轻德育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教师对课堂结尾缺少深入认知 |
2.教师课堂结尾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
3.教师受传统教育和外在压力的影响 |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结尾水平的策略 |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
1.转变传统观念,增强结尾意识 |
2.课前统筹规划,课后二次设计 |
(二)多种方式,灵活结尾 |
1.框架梳理式 |
2.语言激励式 |
3.师生互动式 |
4.练习应用式 |
(三)落实核心素养,探索结尾育人 |
1.在情感领悟中激发核心素养 |
2.在问题探究中培育核心素养 |
3.在情境延伸中增强核心素养 |
4.在实践作业中落实核心素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政治课教学的结尾及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课研究[D]. 罗淑文.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云南省乡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结优化策略研究[D]. 赖雅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言语优化对策研究[D]. 贺秋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视频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 黄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D]. 靳志鹏.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6]长征精神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姚远.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教学留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万宇.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小结优化研究[D]. 刘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提升研究[D]. 韩艺. 西南大学, 2020(01)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结尾研究[D]. 鹿菁芸.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