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韵丰[1](2021)在《从遗产到乐园:历史象征消费模式研究,以五邑侨乡为例》文中认为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国内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梳理研究,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主要以五邑侨乡的遗产文化消费为例,着眼于将历史遗产及其内部发生的活动形态打造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历史象征消费案例,探讨在历史建筑保护、文化遗产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多重语境下由历史文化旅游案例所展现的象征消费模式。本文以图像学、符号学中的传播学相关研究方法为基本分析工具,同时从空间社会学、新文化史等交叉的学科视野中的研究角度辅助切入,借助符号消费、符号标出、历时性与共时性、文化记忆等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描述性和概念性研究,基于事实描述、逻辑推理及思辨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剖析,探讨历史象征是如何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而存在。第一章中,本文对于国内外关于文化旅游的近年相关研究作出简要梳理,发现学术界对于历史象征消费的关注并不多,关于历史传统在文化消费时代的现代生存模式的探讨还未受到重视。因此本文的相关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第二章中,本文由国内现存的三种典型历史象征消费模式归纳出“集合体模式”“商业街模式”“古民居模式”,并通过文化旅游生态属性区划不同模式所提供的文化体验类型,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之间的关系作出定义。第三到第五章中,本文对侨乡历史象征从受中西方文化影响而出现、到在大众流行文化中的蔓延、再到影响延伸出“下一代”的侨乡历史象征的过程展开分析,针对华侨历史象征在符号学意义上建构、重构和再建构过程进行梳理。第三章中,本文主要对侨乡文化在历史中的符号标出以及华侨文化在现代中的意义消解进行分析。这一章关注于侨乡历史文化象征被现代大众消费文化所发掘的原因,探究历史象征消费模式的文化建立基础。第四章中,本文对被大众广泛认知的侨乡历史象征作出剖析,主要通过拆解侨乡历史象征在大众文化中的文化认知,包括对其属性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化遗产认定和在流行影视作品中的呈现进行分析,探究历史象征消费模式的当前发展形式。第五章中,本文对由侨乡历史文化所延伸产生的次生历史象征进行研究,主要通过侨乡历史文化与革命、武术、民间艺术三种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探究历史象征消费模式的延展可能。本文研究发现,历史象征由于受到与现代文化之间时空区隔的限制,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模式的更新而获得大众流行文化的关注。因此,在当下发展的历史象征消费模式中,历史文化虽然保留了其传统方面的内容特质,然而其被消费的形式往往是现代化的。而对于侨乡文化而言,其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特质使华侨历史象征获得了消费文化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侨乡文化所衍生的历史传统文化亦扩充了华侨历史象征的内涵。可见,历史象征的现代消费模式必须经历一定的历史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传播形式更新,在此过程中原本的历史象征可能会加入大众流行文化的创造性定义,也可能会推动新的历史象征产生,成为家族化的历史象征网络,促进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历史象征模式出现。
曹青云[2](2021)在《基于价值评估的安庆市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街巷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城市的文脉和骨架,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致力于对传统街巷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进行价值特征的甄别,以不同价值视角发现安庆传统街巷的地方特色,从而留存安庆传统街巷的集体记忆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与现代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安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城区内拥有众多传统街巷等历史资源,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随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推进,其内部的传统街巷已得到相对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但历史文化街区之外的传统街巷面临破坏性消失或保护模式单一、价值评估标准不明晰的现象,如何实现安庆历史城区范围内所有传统街巷保护的高效化、科学化,以及对其进行类型划分,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无疑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文章从时间、区位、尺度和风貌特征四个维度界定了传统街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关于传统街巷的保护历程、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的研究,并举以北京胡同整治、苏州河街水巷传承及福州老街巷保护三个相关实践案例进行经验总结,为本文安庆传统街巷的保护策略奠定理论研究基础。其次,通过大量历史文献整理与实地调研,从街巷的历史信息、现状界面风貌、现状尺度及功能等方面对安庆历史城区范围内的46条传统街巷进行认定,并分析其在分布格局上的差异性,总结归纳安庆传统街巷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同时构建安庆传统街巷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现行法定指标和经典文献指标的归纳筛选,以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最终确定本文的指标体系构成,并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界定评分标准,以达到对安庆传统街巷展开价值评估的目的。最后,基于安庆传统街巷价值评估结果可以发现街巷在不同价值上评分的高低,选择仅有某一价值较为突出的街巷,并以突出价值作为安庆传统街巷类型划分的依据,最终将安庆传统街巷划分为单一型街巷和综合型街巷两大类,以及历史人文型、地域美学型、功能复合型、保护型、整治型和更新型六小类。针对不同类型传统街巷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每种类型传统街巷的重点保护要素,制定差异化的保护策略,最大可能的实现安庆传统街巷的针对性保护和发展。图[34]表[12]参[79]
黄娜[3](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城镇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历史城镇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体现,是城镇化发展中的物质遗存。随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推进,其中特别优秀的历史城镇被评选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有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措施与发展模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还有一部分历史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只留下了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层次较低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传统也更难以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些无论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政府政策制定中,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的一般历史城镇,其保护与发展之路面临着更多困难。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城市触媒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选取典型案例大庄镇,探讨在历史城镇中植入触媒因子,推动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和触媒策略研究。首先对“城市触媒”理论及历史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理论层面分析城市触媒理论运用于一般历史城镇的适宜性,通过对国内外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触媒应用策略、实践模式。结合大庄镇触媒因子的的挖掘,重点探讨了“触媒之基础”改善人居环境——“特色化触媒”发展文化旅游——“触媒效应市场化”持续保护更新,分层次、有步骤的触媒植入系统。然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庄镇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这一实际项目中,力图达成运用“触媒之基础”,辅以“特色化触媒”来激活“触媒效应市场化”,进而带动大庄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论文最后,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在一般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的应用启示予以总结,以期融合多个方面对触媒系统进行立体网络的构建,在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中发挥城市触媒理论的复合作用。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杨珊珊[5](2020)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居环境建设及科学理论的完善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界研究视域内的焦点。而文化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义,各个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自我迭代也深刻地影响到传统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探索。虽然人居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已得到理论界的广泛认同,但由于文化内涵宽泛,对文化与历史空间形态形成演变关系的认识偏差是历史城市在现代语境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因此,全面解析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形成演变过程背后的文化动因有利于传统城市营建智慧的进一步发掘以及当代城市所面临的困境的破解。地理环境复杂,文化主体多元、历史视角多维的宜宾古城,在地域文化方面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城市空间呈现城址多变、形态特征突出的营城特色。厘清宜宾纷繁复杂的文化事象、认知文化演进与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是本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文化生态学较为活态的研究视角、工具和理论架构将有利于对宜宾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及空间形态的演进有更为全面理性的认知。本文融贯文化生态学、形态学研究方法,用生物进化的眼光将城市历史空间环境视作一个开放、动态、整体的生态系统,建立类似地理生态圈层的文化生态层级系统,引入文化圈层、文化簇群、文化生态链、文化漂积、文化进化、文化生态位等概念,初步建立文化进化与空间演替的模式关系,并将宜宾放入西南边疆城市整体环境中对宜宾城市文化及空间的演进做阶段性划分。从“时间阶段的横截面”与“演进过程的纵断面”对各历史阶段宜宾的文化、历史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历时性的动态梳理,完整的呈现出宜宾历史空间的变化过程、形态格局、文化内涵。进而认识到文化演替是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的内生动力,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是地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漫长时空过程中交替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是时间、空间与文化三者关系的综合投影。最后本研究对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方法本身的反思及对当前宜宾文化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式进行简要思考,以期对当前宜宾历史空间文脉的延续与文化创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共生提供思路。
胡震宇,唐芃[6](2020)在《高密度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道路生成方法研究与应用——以西安碑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高密度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道路的规划与生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以西安碑林历史街区为例,研究探讨了高密度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道路生成方法。在根据场地建筑状况得到二维栅格地图后,利用A*寻径算法,得到游客、居民道路的较优解法,并通过不同方式将两种道路在形式上编织,最终形成点、线、面多维编织的局面。本文希望借助软件和程序,为高密度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不同类型道路的生成提供更理性的方法,并期待这一成果能在更大尺度、更多类似的项目中有推广的价值。
马若诗[7](2019)在《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工作体系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查研究是乡村更新保护的第一步。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积淀与载体,是生存智慧和社会情感的集中表达,同时也见证着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转型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呈现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近年来各界学者,甚至是国家政策的主要引导方向。针对这一趋势,本文以对重庆地区乡村文化遗产的调研项目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重庆市代表性乡村文化遗产类型与分布特征,统计整合重庆地区现存的代表性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体系。对于乡村地区而言,在如今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下,为实现保护目标,首先就必须通过完善的调查研究,寻找并发现乡村地区遗产价值所在以及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不足之处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对该乡村区域形成完整的综合档案,是今后对其实施保护利用措施的依据。调查研究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保护的成效。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探讨,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对乡村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做出梳理,并通过前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等相似概念的研究总结出乡村文化遗产的内容与价值特征,以及现阶段研究乡村文化遗产研究的价值,同时明确了乡村文化遗产研究的人文意义,以指导乡村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第三章是结合实际研究项目,对重庆市目前遗存的典型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总体调查,研究其数量与分布特征,梳理出重庆地区现存的代表性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数据。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对乡村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的意义、目标以及内容与方法都作出阐述,并形成乡村综合调查工作的完整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对乡村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进行深入认知与研究。同时以涪陵区蔺市镇的凤阳村为例,按照已总结的工作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调研,分析传统乡村中历史发展脉络、整体村落空间、建筑形制、景观风貌、生态结构、产业结构等多种空间构成要素,并在人文层面上深度调查村民对于生活之所的使用感与评价,综合得出对于该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议。第五章则针对实地调查案例,归纳总结出现阶段重庆地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现状问题,并针对接来下可展开的关于重庆地区的各类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出建议,以期对今后的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为乡村文化遗产综合调查工作的基础建立,由乡村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入手,由其具体内容、研究方式、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论文核心结论则是形成调查研究的工作体系,以期对今后的乡村调查工作形成工作指导。
何阳明[8](2019)在《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使得古村落保护与活化问题变得愈发严峻与复杂。首先,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难以相适应;其次,目前我国针对古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仍在探索阶段,这使得古村落的价值难以得到真实评估;最后,古村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保护与活化路径需根据村落的价值评估结果进行探索,使之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因此有必要对古村落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以价值评估为导向探索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路径。湖贝古村,位于深圳市罗湖中心区,历史可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清时期,是目前深圳市中心区唯一一处仍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古村落,是深圳市独特的样本。然而,在快速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湖贝古村正面临拆除重建的困境,也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选取湖贝古村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明晰其珍贵的价值,并在价值评估结果的导向下探索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路径,同时为同类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概念解析,同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古村落价值评估、保护与活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梳理了湖贝古村的保护发展历程,并对村落物质与非物质环境展开综合调查,系统了解村落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而参考国内外已有的评估体系,结合深圳特色,为湖贝古村构建新的评估体系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第四章根据湖贝古村的特征与评估结果,选取与湖贝古村具有相似性的保护与活化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与借鉴;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探索出湖贝古村的保护与活化路径;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贺函[9](2019)在《基于乡土文化认知的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为例》文中指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研究具有切实的实践意义以及理论价值,乡土文化的利用与再传承,是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核动力。不同于北方以及江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大规模形式,成都地区传统村落呈现出“随田散居”或小型聚居的空间形态,并衍生出崇尚自然、灵活闲适、自由多元的成都乡村生活。随着成都市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单的公布,本文以成都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土文化认知为切入点探讨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乡土文化、认知以及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成都市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沿革、形成影响因素以及类型等进行介绍,梳理出成都市传统村落的发展概况。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各个村落的资料收集,从“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总结成都市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乡土文化要素,其中“物质文化要素”主要包括环境要素、村落格局、历史建筑、文化构筑物、院落、街巷、历史景观要素七项,“非物质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宗族文化、移民文化、生活文化、传统工艺、崇拜信仰五项。在此基础上,从人本、系统、发展的视角出发,将乡土文化与主体认知相结合,构建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认知系统,包含物质空间认知、社会文化认知、经济产业认知三类,并借鉴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指导村民乡土文化认知调查应用工作,梳理出21项乡土文化认知调查要素作为实际工作参考。同时,通过对成都市传统村落调研总结出空间、社会、经济现状问题,以问题导向、认知导向对传统村落内现存的空间、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性调整与重构,生成传统村落发展的“空间建设”、“生活延续”、“产业发展”三大策略。最后通过崇州市传统村落陈家十户实际案例进行论证。本文的研究主旨在于从挖掘村落“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与人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主体乡土文化认知角度作为重要导向,使传统村落发展始终以本土出发,保持其原真性。本文旨在寻求利用发展传统村落的工作新思路,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传统村落的实际案例研究为证,希望对其他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部分有价值参考,为共同守护传统村落、齐心传承乡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靳卫欢[10](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下,从法律层面规范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已成为振兴乡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应对性、阶段性的保护措施已无法满足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导致传统村落衰败、传统建筑损毁现象时有发生。而对传统村落展开系统性、法律化保护,有利于规范政府保护主体的法律地位;有利于明确政府主导下的商业开发中,政府、社会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间的法律关系。是积极回应振兴乡村战略、响应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体现,对传统村落的法治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从分析我国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现有法律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现有法律在保护传统村落中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各相关网站进行信息查询、相关案例搜索,并对已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四个地区传统村落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统计,结合现有法律保护制度,发现造成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产生保护难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土地制度的限制,导致保护主体认定及其责任落实存在问题。具体包括两方面问题:第一,因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导致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传统建筑所有权人与政府作为保护主体而引发的权利冲突问题;第二,在政府主导保护下,保护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保护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而为解决保护资金的问题,政府采用的解决措施是探究宅基地“三权分置”,解决集体土地入市难这一问题,此政策可以平衡农村宅基地保障性与财产性的冲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社会资本虽然可以投入保护、开发传统村落,但是此时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保护、开发传统村落过程中所获利益划分问题有待理清。因而,为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振兴、响应法治国家建设的号召,本文通过重构传统村落宅基地及建筑保护制度,引入公共地役权在不违背私主体权利的基础上落实政府保护传统建筑的行政文化职能;并对引入社会资本保护、开发传统村落进行法律化分析,规范传统村落旅游保护、开发模式。
二、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从遗产到乐园:历史象征消费模式研究,以五邑侨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实际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二章 历史象征的三种消费模式:从生活场所到历史载体 |
2.1 集合体模式——新瓶新酒:易地易生态的隔离式体验 |
2.2 商业街模式——老瓶新酒:原地易生态的嵌入式体验 |
2.3 古民居模式——老瓶老酒:原地原生态的沉浸式体验 |
第三章 从历史到消费 |
3.1 历史的消费:侨乡文化的符号标出 |
3.2 消费的历史:侨乡文化的意义消解 |
第四章 从历史文化到消费文化 |
4.1 从侨乡形象到文化遗产地 |
4.2 从文化遗产到影视代名词 |
第五章 再生消费:侨乡历史文化的次生面 |
5.1 革命与侨乡:塑像、纪念碑和建筑 |
5.2 武术与侨乡:身体、武器和表演 |
5.3 民艺与侨乡:自然、人文和景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价值评估的安庆市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街巷的保护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
1.1.2 传统街巷千街一面及活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突出 |
1.1.3 对传统街巷的整体价值认知不够且保护策略单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辨析 |
2.1.2 传统街巷的概念界定 |
2.2 传统街巷的保护历程 |
2.3 传统街巷保护内容与方法研究 |
2.3.1 传统街巷保护内容研究 |
2.3.2 传统街巷保护方法研究 |
2.4 相关实践探索 |
2.4.1 北京街巷胡同整治与改善 |
2.4.2 苏州河街水巷的特色传承 |
2.4.3 福州市老街巷保护与整治 |
2.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安庆传统街巷的认定与现状分析 |
3.1 安庆传统街巷的认定与分布格局 |
3.1.1 安庆传统街巷的认定 |
3.1.2 安庆传统街巷的分布格局 |
3.2 安庆传统街巷的现状特征及问题 |
3.2.1 安庆传统街巷的现状特征 |
3.2.2 安庆传统街巷面临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价值评估的安庆传统街巷类型划分 |
4.1 传统街巷价值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
4.2 评估目标与原则 |
4.2.1 评估目标 |
4.2.2 评估原则 |
4.3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
4.3.2 评估指标体系评价因子的选取 |
4.3.3 评估指标体系构成 |
4.4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分标准 |
4.4.1 评估指标定权方法 |
4.4.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评分标准界定 |
4.5 评估结果及类型划分 |
4.5.1 评估结果分析 |
4.5.2 类型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不同价值分类的安庆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 |
5.1 历史人文型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 |
5.1.1 重点保护要素提取 |
5.1.2 保护策略 |
5.2 地域美学型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 |
5.2.1 重点保护要素提取 |
5.2.2 保护策略 |
5.3 功能复合型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 |
5.3.1 重点保护要素提取 |
5.3.2 保护策略 |
5.4 综合型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 |
5.4.1 重点保护要素提取 |
5.4.2 保护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传统街巷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城镇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
1.1.2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3 “城市触媒”理论是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中具有优势的对应策略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5.1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
1.5.2 “城市触媒”理论在历史城镇的研究状况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研究基础 |
2.1 “城市触媒”理论 |
2.1.1 “城市触媒”理论的提出 |
2.1.2 “城市触媒”理论的类型 |
2.1.3 “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与运行机制 |
2.1.4 国内外实践运用与理论发展 |
2.2 其他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城市营销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中的触媒策略分析 |
3.1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历史城镇研究的适宜性 |
3.1.1 触媒具有“层次更新”优势 |
3.1.2 触媒体现“小量局部”特点 |
3.1.3 触媒激发“上下互动”效应 |
3.1.4 触媒构建“文化传承”脉络 |
3.2 典型案例分析 |
3.2.1 触媒下的“层次更新模式”——柏林施潘道地区 |
3.2.2 触媒下的“小量局部模式”——淮南上窑镇 |
3.2.3 触媒下的“上下互动模式”——莱比锡老城 |
3.2.4 触媒下的“文脉传承模式”——皖南传统村落 |
3.3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触媒策略 |
3.3.1 保护策略 |
3.3.2 发展策略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柏县大庄镇现状及触媒策略研究 |
4.1 触媒准备:大庄镇现状触媒因子的寻找 |
4.1.1 历史沿革 |
4.1.2 区位分析 |
4.1.3 交通分析 |
4.1.4 街巷空间 |
4.1.5 建筑现状 |
4.1.6 产业分析 |
4.1.7 生态格局 |
4.1.8 文化内涵 |
4.2 触媒选择:基于触媒因子寻找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2.1 点触媒突显 |
4.2.2 线触媒连接 |
4.2.3 面触媒整合 |
4.2.4 软触媒传播 |
4.3 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触媒策略 |
4.3.1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 |
4.3.2 “触媒之基础” |
4.3.3 “特色化触媒” |
4.3.4 “触媒效应市场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媒策略的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实践 |
5.1 上位规划与保护要求 |
5.1.1 上位规划解读 |
5.1.2 大庄镇保护区划定 |
5.2 “触媒之基础”:历史文化保护与传统空间修复 |
5.2.1 点触媒基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
5.2.2 线触媒基础:传统街巷空间活化 |
5.2.3 面触媒基础:核心区保护 |
5.2.4 软触媒基础:传统文化保护 |
5.2.5 触媒基础系统构建 |
5.3 “特色化触媒”植入:触媒元素的塑造与项目布局 |
5.3.1 空间触媒:特色空间构建 |
5.3.2 功能触媒:更新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
5.3.3 农旅触媒: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研学营地 |
5.3.4 生态触媒:规划沙甸河滨水带 |
5.3.5 事件触媒:扩大民族节庆影响力,打造特色品牌 |
5.4 “触媒效应市场化”:发展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 |
5.4.1 “触媒效应市场化”模式 |
5.4.2 “触媒效应市场化”运用 |
5.5 触媒运用与调整 |
5.5.1 触媒作用分期规划 |
5.5.2 触媒再调整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是不断探索与创新的 |
6.1.2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需要分层次、有步骤的植入触媒 |
6.1.3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政策导向 |
6.1.4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要为文化主动谋划空间 |
6.1.5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的多维度思考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图集(部分)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文化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
1.1.2 现实背景:文化生态学研究工具运用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1.4.1 理论研究创新 |
1.4.2 基础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文化生态学 |
2.1.2 历史空间形态 |
2.1.3 宜宾历史空间的界定 |
2.2 研究综述 |
2.2.1 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概况 |
2.2.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历史城市相关研究概况 |
2.2.3 宜宾古城相关研究 |
第三章 宜宾历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构 |
3.1 文化生态学研究视角的引入 |
3.1.1 西南边疆历史城市研究的“区域史观”转向 |
3.1.2 文化生态学对历史空间形态研究的阐释路径 |
3.2 宜宾文化生态系统层级谱系建构 |
3.2.1 文化生态圈与亚文化圈 |
3.2.2 文化生态簇与文化生态链 |
3.3 宜宾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式 |
3.3.1 文化“漂积、进化”原理 |
3.3.2 以文化生态位为标尺的核心文化演替与空间演化关系 |
3.4 宜宾营城特色的审视及文化生态演化的历史分期 |
3.4.1 历史沿革与营城历程的概述 |
3.4.2 城市特质的审视 |
3.4.3 区域整体视野观照下的宜宾文化生态演化的历史分期 |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进化观下的宜宾文化生态环境及空间历时态演化分析 |
4.1 宜宾文化萌发时期:原生文化的漂积概况 |
4.1.1 宜宾萌发的历史地理条件 |
4.1.2 多元的原生民族文化 |
4.1.3 朴素的族群意识下民族聚居地的选择 |
4.2 戍边立城时期:中原文化的强势入侵与空间雏形初现 |
4.2.1 国家意志推动下“西南半壁”军政中心的形成 |
4.2.2 凿山开道:文化生态链的贯通与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
4.2.3 募民迁入:人口变迁与民族文化置换 |
4.2.4 置吏移民后土城格局初具 |
4.3 江北时期:文化生态的生长、突变与空间跃迁 |
4.3.1 迁址江北:防洪、防敌双重动力下的空间跃迁 |
4.3.2 叙州新升“上州”:从“内地的边陲”到“边区的中心” |
4.3.3 “夷汉杂处”:民族商品贸易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文化繁荣 |
4.4 山城时期:战争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据险围城 |
4.4.1 宋蒙战争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 |
4.4.2 迁址登高山:据险围城——抗元山城的修筑 |
4.5 江城时期:文化交融与空间渐臻完善 |
4.5.1 叙州府区域定位及角色改变:“改土归流”及“叙南卫”的设立 |
4.5.2 明末清初宜宾的战乱、残破与移民开发带来的文化交融 |
4.5.3 城址返迁三江口:宜宾城的历难重生与空间渐臻完善 |
4.6 宜宾文化生态演变的谱系及文化推动力分析 |
4.6.1 宜宾文化生态“原生-入侵-嬗变”谱系图 |
4.6.2 宜宾文化生态演变的推动力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宜宾历史空间形态的系统分析 |
5.1 地理文化影响下历代城址动态调整的自主性 |
5.1.1 历代城址动态调整的生态观 |
5.1.2 历代城址与区域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
5.2 江城时期整体空间秩序 |
5.2.1 因势赋形的城池平面形态 |
5.2.2 通衢四达的街道架构 |
5.2.3 因时立形的功能布局 |
5.3 “形意相关”的人文空间形态格局 |
5.3.1 妙收山水的文境 |
5.3.2 得景随形的文轴 |
5.3.3 “不居中双中心”的文治空间 |
5.3.4 “崇中尚上”的文教空间 |
5.4 宜宾历史空间形态营造的传统智慧 |
5.4.1 因地制宜的生态营城智慧 |
5.4.2 顺天应人的传统建设智慧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核心文化生态位标尺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6.1.1 地理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潜移默化 |
6.1.2 制度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主导推动 |
6.1.3 精神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内在渗透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2.1 宜宾历史空间形态研究对当前城市建设的启示 |
6.2.2 研究方法的反思 |
6.2.3 不足和研究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高密度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道路生成方法研究与应用——以西安碑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旧建筑评分与拆除标准概况 |
1.3.2 城市规划中寻径算法的运用 |
1.3.3 常见的寻径算法比较 |
1.3.4 栅格地图使用概况 |
1.3.5 栅格地图结合A*算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概况 |
2 程序寻径 |
2.1 生成二维栅格地图 |
2.2 考虑道路宽度因素的解决办法 |
2.3 寻径算法生成道路 |
3 多种路径的编织 |
4 设计成果 |
5 总结与展望 |
(7)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工作体系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学术价值 |
1.2.2 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乡村文化遗产概念解析与调查工作体系 |
2.1 文化景观遗产与乡村文化景观 |
2.1.1 文化景观遗产概念与内涵 |
2.1.2 乡土景观与乡村文化景观 |
2.1.3 我国文化景观遗产典型——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
2.2 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
2.2.1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 |
2.2.2 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
2.3 乡村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体系 |
2.3.1 我国目前与乡村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 |
2.3.2 乡村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类型 |
2.3.3 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建构 |
2.4 人文视角下对乡村文化遗产体系的再认知 |
2.4.1 乡村文化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
2.4.2 “人”在乡村文化遗产研究中重要影响 |
2.5 乡村文化遗产综合性调查研究模式 |
2.5.1 全域范围总体调查 |
2.5.2 典型个案综合调查 |
2.6 小结 |
3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总体调查与分析” |
3.1 重庆地区农业与传统乡村发展 |
3.1.1 明清以前重庆地区农业发展概况 |
3.1.2 明清农垦移民影响下重庆地区农业发展 |
3.1.3 重庆传统乡村发展 |
3.2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总体调查工作任务与目标 |
3.2.1 项目背景 |
3.2.2 总体调查工作任务与目标 |
3.2.3 研究方法 |
3.3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总体调查成果与分析 |
3.3.1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代表性成果类型 |
3.3.2 重庆市乡村文化遗产代表性成果总体分布 |
3.4 小结 |
4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状况“综合调查与分析” |
4.1 综合调查工作目标与特点 |
4.1.1 乡村综合调查研究工作的目标 |
4.1.2 乡村综合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
4.2 乡村文化遗产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模式 |
4.2.1 开展乡村综合调查研究工作意义 |
4.2.2 调查研究工作建议模式 |
4.2.3 调查研究工作参与人员构成 |
4.3 调查工作框架与内容 |
4.3.1 乡村物质空间与景观形态调查 |
4.3.2 乡村社会空间与生活形态调查 |
4.3.3 乡村生态结构调查 |
4.3.4 乡村产业结构调查 |
4.3.5 保护建议 |
4.4 实践案例:重庆涪陵区蔺市镇凤阳村综合调查 |
4.4.1 村落物质空间与景观形态调查 |
4.4.2 社会空间调查 |
4.4.3 生态结构调查 |
4.4.4 产业结构调查 |
4.4.5 保护建议 |
4.5 小结 |
5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
5.1 重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 |
5.1.1 缺乏对乡村文化遗产体系的认知 |
5.1.2 部门职责不明确,村落保护规划落地性不足 |
5.2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 |
5.2.1 保护乡村风貌特色原则 |
5.2.2 持续性的有机更新原则 |
5.2.3 鼓励村民参与的原则 |
5.3 重庆市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建议 |
5.3.1 完善调查技术,建立系统化乡村文化遗产综合调查工作体系 |
5.3.2 精读本底,展开调研,初步建立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
5.3.3 依托跨学科力量加快理论和制度创新,指导乡村遗产保护规划 |
5.3.4 明确职责,完善关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
5.3.5 建立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机制,达成从产业振兴到乡村振兴的目标 |
5.3.6 发展“新乡贤”,建立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 |
5.4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重庆地区已评级村落名录 |
B.凤阳村老街建筑调查记录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重要性——古村落的价值逐渐被重视 |
1.1.2 稀缺性——古村落正在快速消亡 |
1.1.3 紧迫性——湖贝古村正处于拆除重建的紧急关头 |
1.1.4 局限性——价值评估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古村落价值评估、保护与活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古村落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
2.2.1 古村落价值的相关研究 |
2.2.2 古村落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 |
2.2.3 古村落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2.3 古村落保护发展历程 |
2.3.1 国外 |
2.3.2 国内 |
2.4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贝古村的价值评估 |
3.1 湖贝古村的基本概况 |
3.2 湖贝古村的发展历程 |
3.2.1 改革开放前 |
3.2.2 改革开放后 |
3.3 湖贝古村的综合调查 |
3.3.1 物质空间——村落环境方面 |
3.3.2 行为活动——传统生活方面 |
3.3.3 精神层面——历史文化方面 |
3.3.4 湖贝古村综合调查小结 |
3.4 湖贝古村的价值评估 |
3.4.1 构建评估体系 |
3.4.2 评估方法、结果与证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护与活化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取理由 |
4.2 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
4.2.1 多方力量参与与观念转变——蓝屋建筑群保护案 |
4.2.2 新旧结合与文化交融的建筑更新——绿屋动漫中心与荷美楼 |
4.2.3 构建政府、社会机构、专业人士的伙伴关系 |
4.3 北京大栅栏有机更新计划 |
4.3.1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 |
4.3.2 空间微改造,激发社区活力——“微杂院”改造 |
4.3.3 城市策展,彰显城市魅力——北京国际设计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贝古村的保护与活化 |
5.1 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
5.1.1 价值评估结果 |
5.1.2 价值评估结果与最新更新方案的矛盾 |
5.2 湖贝古村的保护 |
5.2.1 保护原则 |
5.2.2 保护路径 |
5.3 湖贝古村的活化 |
5.3.1 活化原则 |
5.3.2 活化路径 |
5.4 保护与活化思路的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
附录2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
附录3 《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估指标体系》 |
附录4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评估指标》 |
附录5 《历史建筑物评估表格》(香港) |
附录6 《武汉市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7 《英国保护区的划定、评估与管理》 |
附录8 《美国赋有历史价值住宅的准则评估与记录》 |
附录9 《澳大利亚国家遗产评估准则》 |
附录10 《日本重要文化财(建造物)指定基准》 |
附录11 《历史建筑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
附录12 《改革开放前历史风貌区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
附录13 《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区评估标准》(中规院·深圳分院2011 年版) |
致谢 |
(9)基于乡土文化认知的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乡土文化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认知研究 |
2.2.1 认知发展理论 |
2.2.2 空间认知研究 |
2.3 传统村落研究 |
2.3.1 乡村聚落研究 |
2.3.2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
2.3.3 传统村落利用与发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解析 |
3.1 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概述 |
3.1.1 成都市传统村落历史演进及形成因素 |
3.1.2 成都市传统村落类型 |
3.2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要素 |
3.2.1 物质文化要素 |
3.2.2 非物质文化要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认知系统构建及发展策略生成 |
4.1 成都市传统村落问题梳理 |
4.2 认知视角及系统构建切入点 |
4.2.1 认知视角选取 |
4.2.2 切入点:乡土文化与认知主体的“联结”关系 |
4.3 成都市传统村落乡土文化认知系统 |
4.3.1 物质空间认知:物质文化的意象表达 |
4.3.2 社会文化认知:非物质文化的事件集合 |
4.3.3 经济产业认知:乡土文化生成的根源及变更 |
4.4 乡土文化认知调查:参与式评估方法运用 |
4.5 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生成 |
4.5.1 空间建设策略:挖掘村落物质文化要素重塑传统村落意象 |
4.5.2 生活延续策略:基于空间建设的乡村事件植入 |
4.5.3 产业发展策略:以乡土文化特色为主题的“农旅文”适宜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崇州市陈家十户发展规划案例分析 |
5.1 村落调研及乡土文化现状 |
5.1.1 现状调研分析 |
5.1.2 陈家十户乡土文化现状 |
5.2 陈家十户村民乡土文化认知调查 |
5.2.1 基本信息分析 |
5.2.2 物质空间认知调查 |
5.2.3 社会文化认知调查 |
5.2.4 经济产业认知调查 |
5.2.5 陈家十户传统村落特色总结 |
5.3 陈家十户发展规划要点 |
5.3.1 空间建设 |
5.3.2 生活延续 |
5.3.3 产业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总结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传统村落的概念及法律发展 |
2.1 传统村落的内涵及界定 |
2.1.1 传统村落的概念 |
2.1.2 传统村落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2.2 我国法律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演变历程 |
2.2.1 法律保护对象的演变 |
2.2.2 法律保护措施的演变 |
第3章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 立法冲突导致传统村落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
3.1.1 传统村落保护主体的认定 |
3.1.2 政府行政职能与村民私权的冲突 |
3.2 农村土地制度导致保护主体职责落实不到位 |
3.2.1 农村土地制度导致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
3.2.2 农村土地制度导致保护主体面临资金不足问题 |
3.2.3 政府主导商业开发过程中存在利益分配不明问题 |
第4章 域外对相关历史村镇或建筑的保护模式 |
4.1 美国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
4.1.1 美国的保护体系 |
4.1.2 美国的激励引导制度 |
4.2 法国对历史村镇的保护 |
4.2.1 法国的立法 |
4.2.2 法国的激励引导制度 |
4.3 经验启示和借鉴意义 |
第5章 完善对我国传统村落的法律保护 |
5.1 重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建筑的法律制度 |
5.1.1 宅基地“三权分置”平衡其保障性与财产性冲突 |
5.1.2 以公共地役权为媒规制对传统建筑的法律保护 |
5.2 规范保护开发模式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
5.2.1 明晰政府、社会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方间的法律关系 |
5.2.2 规范商业开发中所获收益的分配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遗产到乐园:历史象征消费模式研究,以五邑侨乡为例[D]. 陈韵丰. 中山大学, 2021(02)
- [2]基于价值评估的安庆市传统街巷保护策略研究[D]. 曹青云.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城镇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研究[D]. 黄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杨珊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高密度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道路生成方法研究与应用——以西安碑林历史街区为例[J]. 胡震宇,唐芃. 当代建筑, 2020(02)
- [7]重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工作体系与实践探索[D]. 马若诗. 重庆大学, 2019(02)
- [8]价值评估视角下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以湖贝古村为例[D]. 何阳明. 深圳大学, 2019(01)
- [9]基于乡土文化认知的成都市传统村落发展策略研究 ——以崇州市陈家十户为例[D]. 贺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D]. 靳卫欢.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