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抢救时几种快速输注药物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曲佳佳[1](2021)在《院内VTE防控体系下新发院内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防是当前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多数医院已经开展了 VTE的预防工作,建立了系统化的防控体系,但仍有院内PE的新发病例。本研究目的即探讨院内VTE防控体系下新发院内PE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院内VTE新的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进一步减少院内新发PE病例及提高院内PE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医院内新发的PE病例,共121例,以2018年1月该院建立规范的院内VTE防控体系为界,分为VTE防控体系前病例及VTE防控体系后病例。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本次住院病种及住院科室、手术患者所行手术名称及手术级别、住院期间VTE风险评分、PE病情危险度分层、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疗效及不良事件。统计新发院内PE的患者的人数,以同期全院住院总人数为基准计算新发院内PE的发生率,分析院内VTE防控体系建立前后院内PE发生率变化。比较院内VTE防控体系建立前后院内PE临床特点的不同,对比分析Autar评分、Caprini评分评估医院内VTE风险的效能。观察ECMO救治高危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初始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非高危PE患者根据后续口服抗凝药的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序贯利伐沙班组(观察组)与低分组肝素序贯华法林组(对照组),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和出血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设定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发院内PE发生率逐年下降。建立院内VTE防控体系前新发院内PE 69例(手术患者59例,非手术患者10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0.16‰;建立院内VTE防控体系后医新发院内PE 52例(手术患者47例,非手术患者5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0.11‰,体系建立后新发院内PE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2.VTE防控体系建立前后新发院内PE的患者年龄、性别、BMI较VTE防控体系建立前无明显差异,P>0.05。3.与院内VTE防控体系建立前相比,新发院内PE患者在体系建立后疾病结构发生了变化,盆腔及会阴腹股沟手术成为新发院内PE占比第一位原因,骨外科手术占比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位。4.对于新发院内PE的手术患者,各级手术患者数占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于106例手术患者,术后采用Autar评分,结果为发生VTE中高风险组86例(81.13%);而采用Caprini评分,则结果为中高风险组101例(95.28%)。Caprini评分在新发院内PE的预测效能方面明显优于Autar评分,P<0.05。6.建立VTE防控体系之前高危患者23例(33.33%),建立VTE防控体系之后高危患者20例(38.46%),建立防控体系后院内PE总数虽减少,但高危PE患者所占比例相对增加,各危险分层患者所占比例在建立体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院内VTE防控体系建立后,新发院内PE患者中,有8例(15.38%)采取了标准预防措施,31例(59.62%)预防措施不充分,13例(25.00%)未采取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不充分为院内PE发生的主要原因。8.防控体系建立后有3例高危患者因呼吸心跳骤停,在心肺复苏时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抢救,其中 2 例患者同时给予溶栓,溶栓后分别发生失血性休克和穿刺处大出血致休克,后经抢救后好转出院。2例高危患者因行神经外科手术有颅内出血高风险,给予导管取栓获得成功。9.随访初始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63例患者3-6个月,完成随访60例,失访患者3例,低分子肝素序贯利伐沙班组(观察组)抗凝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出血率与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组(对照组)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院内VTE防控体系的建立可显着减少院内PE的发生。2.防控体系下院内PE发生率虽减少,但高危比例居高不下,不容忽视。3.在院内VTE防控体系下,院内新发PE患者以盆腔及会阴部手术为首要原因。其在Caprini评分系统中分值应由2分提升至5分。4.Caprini评分评估医院内VTE风险效能高于Autar评分,应采用Caprini评分。5.院内VTE防控体系下仍时有院内新发PE,主要原因为预防措施不充分。6.低分子肝素序贯利伐沙班(利伐沙班15mg每天2次,加上低分子肝素使用时间共21天后,改为20mg每天1次)抗凝方案治疗院内PE安全有效。7.ECMO是抢救院内PE的有益措施,但用ECMO期间溶栓应慎重。
曹璐[2](2020)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患者发生大量失血时机体凝血因子的变化趋势,探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重型颅脑损伤大量失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s TB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该102例患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统计该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用血资料,分为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的A组,共计36例;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B组,共计36例;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C组,共计30例患者。收集102例s TBI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前1h内和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24h内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INR值等凝血指标的数据;收集该102例s TBI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等数据。将统计数据双人录入excel表格,创建本次研究的数据库。组间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三组患者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的差异性有无统计学差异。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相应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输注前1h内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联合输注组)患者的PT值及INR值、TT值、APTT值这四项凝血指标均低于输注前1h,输注血制品24h内的Plt值、FIB值均高于输注前1h内。A组患者输注前后只有Plt、FIB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为改善趋势,B组患者输注前后FIB、PT及INR值、TT、APTT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输注前后Plt、FIB、TT、APTT、PT及INR这六项凝血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患者相较于A组和B组患者,止血时间缩短,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降低,24h有效止血率提高,更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2.对于颅脑损伤(s TBI)大量失血患者,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相较于单独输注单采血小板或者单独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患者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RBC)的输注量、24h有效止血率、临床疗效都更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杨文进[3](2020)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治疗在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和栓塞性大血管闭塞中的疗效差异;评估血管成形术作为挽救性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血管内治疗的217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粥样硬化相关闭塞51例,栓塞性闭塞166例,比较二组患者临床病情、影像特点、手术细节和预后指标;分析粥样硬化性相关闭塞组45例血管成形手术成功率、术后再闭塞率和再狭窄率。结果入院NIHSS评分粥样硬化性相关闭塞组明显低于栓塞组(11 vs.16,P<0.001),所有患者均经过血管再通治疗,粥样硬化性相关闭塞组比栓塞病变组手术操作时间延长(63min vs.40min,P=0.036);术中取栓装置通过次数明显少于栓塞组(1vs.2,P<0.001);粥样硬化性相关闭塞组成功血管再通(m TICI≧2b)比例与栓塞组无明显差异(98.0%vs.94.0%),但3级再通比例明显高于栓塞组。粥样硬化性相关闭塞组术后出血率低于栓塞组;90d预后良好率(m RS0~2分)高于栓塞组(76.5%vs.54.8%,P=0.006),死亡率低于栓塞组(2.0%vs.13.3%,P=0.022)。在粥样硬化相关闭塞组45例挽救性血管成形中,技术成功率97.8%,未发生血管穿孔出血,术后1周内有3例出现血管再闭塞。术后3~12个月影像学随访中,血管再狭窄率达34.5%(10/29)。结论大脑中动脉M1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闭塞与栓塞性闭塞相比,病变处取栓器械通过次数少,m TICI3级再通率更高,术后出血转化风险低,90天预后良好率更高,死亡率更低。急诊血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偏高的血管再狭窄率不容忽视。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目前尚不清楚,我们的目的是评估血管内治疗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底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架成形术作为挽救性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92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性质,将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底闭塞组和基底动脉栓塞组,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底闭塞40例,基底动脉栓塞52例。比较二组患者临床病情、影像特征、治疗细节和临床预后指标。分析粥样硬化相关闭塞组35例血管成形手术成功率、术后再闭塞率。结果血管粥样硬化性基底动脉闭塞组血管成功再通(m TICI≧2b)率与基底动脉栓塞组无明显差异(92.5%vs.92.3%,P=1.000);血管粥样硬化性基底动脉闭塞组90d预后良好率(m RS02分)与栓塞组无明显差异(47.5%vs.61.5%,P=0.179);死亡率及PH2型出血相对高于栓塞组(30.0%vs.15.4%;5.0%vs.1.9%),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预后多因素分析中,高血压和Batman评分是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在粥样硬化相关闭塞组35例挽救性血管成形中,技术成功率94.3%,未发生血管穿孔出血,术后1周内2例(5.0%)患者出现支架内再闭塞。结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血管再通率和预后良好率;ICAS相关闭塞与栓塞组血管内治疗可获得一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组出血转化风险无明显差异;高血压和低batmen评分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急诊血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目的基于倾向评分匹配评估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相关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闭塞性质分为栓塞组和粥样硬化相关闭塞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配对建立新的队列,比较二组患者手术细节、并发症和临床预后指标。结果在纳入的217例患者中,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相关闭塞和栓塞组各有45例患者被匹配,粥样硬化相关闭塞组血管成功再通率(m TICI≧2b)与栓塞组无明显差异(97.8%vs.91.1%,P=0.357);90d预后良好率(m RS02分)相似(77.8%vs.71.1%,P=0.468);出血转化和死亡率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经过倾向性评分后,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和栓塞患者从血管内治疗中的获益一致,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第四部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目的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大血管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ICAS-LVO)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8年10月有关颅内粥样硬化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比较ICAS-LVO组和栓塞性大血管闭塞(Embolic large vessel occlusion,Embolic-LVO)组的预后。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315名ICAS-LVO患者。在单臂荟萃分析中,血管成功再通率、良好预后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率的分别为88%(95%可信区间,84-92%)、52%(95%可信区间,47-56%)、5%(95%可信区间,3-7%)和15%(95%可信区间,12-19%)。首选的基本治疗是支架取栓术(84.1%),首选的挽救治疗是支架植入伴或不伴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32.7%)。双臂荟萃分析,ICAS-LVO组相比Embolic-LVO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优势比=0.60,95%可信区间,0.46-0.77,P<0.01),而ICAS-LVO组中挽救性治疗率(优势比=5.94,95%可信区间,3.15-11.19,P<0.01)和支架植入率(优势比=10.06,95%可信区间,4.43-22.85,P<0.01)高于Embolic-LVO组。两组的其他参数相似。结论血管内治疗是ICAS-LVO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ICAS-LVO,支架取栓术和支架置入术分别是首选的基本和挽救治疗方法。ICAS-LVO组与Embolic-LVO组相比,有较低的颅内出血转化和更高比例的支架成形术。
高润[4](2020)在《不同晶胶比的生理需要量对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供氧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输注全晶体、晶胶比1:1,晶胶比1:2,晶胶比2:1的生理需要量,观察对接受肝叶切除术的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氧供及氧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32人。纳入标准:心功能Ⅰ~Ⅱ级,年龄18~55岁,BMI18.5~26。排除标准:严重肾功能不全;近6个月发生心梗病人;心功能不全(Ⅲ级~Ⅳ级);严重肥胖(BMI>26或<18.5);严重外周血管疾病。随机分为四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接IntelliVueMP50多功能监护仪,开放静脉通路,但限制液体输注,于1%利多卡因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接FloTrac流量压力传感器另一端接Vigileo行连续心排监测;于1%利多卡因局麻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接液体并限制输液,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器,穿刺完抽取动脉血气分析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气分析的基础乳酸值(Lac)、基础动脉氧分压(PaO2)、基础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基础血红蛋白(Hb),计算患者的氧供(DO2):记录患者中心静脉血气分析的基础氧饱和度(SvO2)、基础静脉氧分压(PvO2),计算氧耗值(VO2)。随后A组为选择复方电解质进行补充生理需要量;B组选择晶体复方电解质,胶体羟乙基淀粉,按1:1的比例补充生理需要量;C组选择晶体复方电解质,胶体羟乙基淀粉,按晶胶比1:2进行补充生理需要量;D组选择晶体复方电解质,胶体羟乙基淀粉,按晶胶比2:1进行补充生理需要量。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基础值T0、输注生理需要量20%(T20)、输注生理需要量40%(T40)、输注生理需要量60%(T60)、输注生理需要量80%(T80)、输注生理需要量100%(T100)、麻醉诱导1min(I1)、麻醉诱导后3min(I3)、麻醉诱导5min(15)、麻醉诱导后10min(110)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心指数(CI)、外周阻力(SVR)、中心静脉压(CVP),当诱导过程中出现收缩压(SBP)低于90mmHg予去甲肾上腺素2μg/次纠正血压。并记录每个患者身高、体重,诱导时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次数。并在输注生理需要量100%后抽取动脉血气分析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气分析的基础乳酸值(Lac)、基础动脉氧分压(PaO2)、基础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基础血红蛋白(Hb),计算患者的氧供(DO2);记录患者中心静脉血气分析的基础氧饱和度(ScvO2)、基础静脉氧分压(PvO2),计算氧耗值(VO2)。[结果]四组在T0、T20、T40、T60、T80、T100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外周阻力、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量、心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各自T0、T100时间相比,四组在I1、I3、I5、I10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外周阻力、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量、心率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晶体组较晶胶混合组下降的幅度更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组间比较发现I1、I3、I5、I10时间平均动脉压、外周阻力、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晶胶混合组患者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次数及剂量方面较全晶体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输注生理需要量前后乳酸、氧供及氧耗未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晶胶混合输注相比全晶体输注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刘晓慧,李献忠,陈卫红,段菊屏,黄丽,文晓柯,尹桃,邓楠,左笑丛,向大雄,刘艺平,刘芳群,张毕奎,欧阳荣,周玉生,徐萍,廖建萍[5](2020)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紧急制定了相关诊疗方案(指南),这些诊疗方案(指南)中提到了多类药物,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中药。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便捷了地解这些药物的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提高救治效果,湖南省药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一线临床药师,全面收集、整理资料,汇总编写了这份药物信息汇编,供广大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中参考。
姚腊梅[6](2019)在《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10例,年龄2332岁,BMI2031 kg/m2,ASAⅡ级。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奇偶性分为程控间歇脉冲输注组(PIEB组)和持续输注组(CEI组),每组205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PIEB组以每次7 ml脉冲式输注,每小时1次;CEI组以7ml/h的速度持续泵注给药。镇痛泵药物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生理盐水,总量125 ml,每次7 ml,锁定时间60 min。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和宫口开全时VAS评分;记录补救镇痛次数、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总用量、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器械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出血>500 ml发生情况;记录顺产新生儿窒息例数、脐带血血气分析,记录镇痛后出现呕吐、恶心、瘙痒、局麻药中毒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后25 h和宫口开全时PIE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0.05),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CEI组(P<0.05),第一产程明显长于CEI组(P<0.05),使用催产素发生率明显高于CEI组(P<0.05),会阴侧切发生率明显低于CEI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器械助产、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顺产新生儿窒息、脐带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注间隔时间1 h的PIEB输注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产妇满意度高,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对产妇的伤害,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对产程有一定延长,其输注浓度和速度以及间隔时间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既有效镇痛又不影响分娩进程的目标。
徐文心[7](2019)在《血栓弹力图对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评估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的诊断价值,探究TEG对ATC患者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和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2)明确严重创伤患者中各纤溶表型的发生率,探究纤溶异常患者临床表现、输血和预后的特点,并评估TEG对纤溶异常的鉴别作用和对纤溶异常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8年2月至12月收治的接受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的所有创伤患者。ATC的诊断标准是国际标准化比率≥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s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TEG对ATC的诊断价值,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究TEG对ATC患者的输血指导意义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2)前瞻性收集伤后6小时内到达我院急诊抢救室并在液体复苏前进行TEG和CCTs检测的严重创伤患者(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5)资料。纤溶表型的诊断标准是纤溶关闭(fibrinolysis shutdown,SD)LY30<0.8%,纤溶亢进(hyperfibrinolysis,HF)LY30>3%和纤溶正常。通过对TEG与纤溶异常患者临床表现、输血和预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TEG对纤溶异常的鉴别作用和对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1)研究共纳入242例患者(ATC组82例,非ATC组160例),两组间TEG结果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诊断ATC的AUC最大的两个参数是MA(AUC=0.783)和CI(AUC=0.792)。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所有TEG参数均ATC患者入院24小时输血量和大量输血有关,R的比值比和回归系数最大;K、MA和CI均与住院期间总输血量有关,K的回归系数最大;K、MA和CI与ATC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比例有关,R与死亡率有关。(2)研究共纳入51名严重创伤患者(SD组20例,纤溶正常组27例和HF组4例)。SD的发生率接近40%,而HF不到10%。HF患者的输血量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大量输血比例75%,死亡率50%,而SD的大量输血比例和死亡率均是5%。HF组患者出血性休克比例是100%,而SD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和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分别是45%和50%。LY30与纤溶异常患者休克和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1)MA和CI对ATC的诊断价值最大。TEG可用于指导ATC患者的输血治疗,R对早期指导意义大,K对总输血量指导价值大。TEG对ATC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和比例具有预测作用,R价值最大。使用TEG检测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ATC并指导患者的早期输血治疗。(2)严重创伤患者中,SD发生率较高而HF发生率很低。HF患者输血量大、死亡率高、预后差;SD患者较之具有较大的生存优势。HF患者休克发生率非常高,SD患者深静脉血栓和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生率高。TEG可快速诊断严重创伤患者的纤溶异常表型并指导患者的治疗。
符文慧[8](2018)在《《糖尿病教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新的医学成果不断问世,医学英语汉译已成为中国医疗工作者了解国际医学发展动态的重要桥梁。因此,本翻译报告基于Richard I.G.Holt编着的《糖尿病教程》第十三章“发展趋势”中的第66节和67节的翻译实践,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语域理论为指导,讨论医学英语文本的翻译。本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材料来源和主要内容,以及翻译的目的和重要性;第二章介绍了译前准备;第三章介绍了语域理论的概念,以及语域(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定义;第四章通过对源语文本的语场、语旨、语式的分析,讨论了所选材料的语域特征;第五章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如何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语场、语旨、语式方面的对等从而实现译文和原文的语域对等;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具有医学含义的普通词汇、复合词、缩略词的翻译和药物名称的音译;对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may的翻译;以及讨论了译文中专门术语和规范句式的选择。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实践证明,在翻译过程中,以语域理论作指导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译者的主观性,从而能更好地忠实于原文,确保译文质量。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9](2017)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这一具有生命的机体,自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拉开了与死亡进行抗争的大幕。而作为抢救心搏骤停(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的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1-2]。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近年来,我国CA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CA,发病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10](2017)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文中提出心搏骤停(CA)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而作为抢救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1-2]。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近年来,我国CA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CA,发病率已渐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整体抢救水平远低
二、抢救时几种快速输注药物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抢救时几种快速输注药物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院内VTE防控体系下新发院内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院相关VTE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数据采集 |
1.2.2 实验仪器及检测步骤 |
1.2.3 分组资料 |
1.2.4 血液制品来源及输注指征 |
1.3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2.1 三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1h前凝血功能比较 |
2.3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凝血功能比较 |
2.4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
2.4.1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Plt值比较 |
2.4.2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FIB值比较 |
2.4.3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TT值比较 |
2.4.4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APTT值比较 |
2.4.5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PT值比较 |
2.4.6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前后INR值比较 |
2.5 三组患者输注相应血液制品后止血情况及悬浮红细胞注量比较 |
2.6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2.7 联合输注组患者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顺序对比 |
讨论 |
3.1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3.2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患者止血情况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颅内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不同晶胶比的生理需要量对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供氧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目的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几种临床常见的平衡液介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的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化学药品 |
一抗病毒药物 |
1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 |
2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 and ritonavir) |
3利巴韦林(ribavirin) |
4阿比多尔(arbidol) |
5奥司他韦(Oseltamivir) |
二人免疫球蛋白 |
三糖皮质激素 |
四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
第二部分中成药 |
一医学观察期推荐的中成药 |
1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见表7) |
2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见表8) |
二临床治疗期中期(疫毒闭肺)推荐的中成药 |
1喜炎平注射液 |
2血必净注射液 |
三临床治疗期重症期(内闭外脱) |
1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见表9) |
2参附注射液 |
3生脉注射液 |
(6)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排除标准 |
2.2 器材与药品 |
2.3 麻醉方法 |
2.4 数据收集和调查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血栓弹力图对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输血和预后的研究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 |
1.3 材料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血栓弹力图 |
1.3.3 常规凝血功能检查 |
1.3.4 创伤患者的评分系统——AIS-ISS 评分 |
1.3.5 诊断标准 |
1.3.6 研究方法 |
1.4 结果 |
1.4.1 总体创伤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 |
1.4.2 ATC组和非ATC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检查和血气分析的比较 |
1.4.3 血栓弹力图结果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价值 |
1.4.4 ATC组与非ATC组患者输血和预后指标的比较 |
1.4.5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输血情况的指导意义 |
1.4.6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创伤凝血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
1.5 讨论 |
1.6 结论 |
第二部分 血栓弹力图对严重创伤患者纤溶异常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目的 |
2.3 材料和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血栓弹力图 |
2.3.3 诊断标准 |
2.3.4 研究方法 |
2.4 结果 |
2.4.1 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
2.4.2 各纤溶表型患者检验指标结果的比较 |
2.4.3 各纤溶表型患者输血和预后指标的比较 |
2.4.4 各纤溶表型患者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以及与LY30 的相关性 |
2.5 讨论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糖尿病教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Source and content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
1.2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2.1 Preparation for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
2.2.2 Translation tools |
2.2.3 Basic glossary preparation |
Chapter Three The Introduction of Register Theory |
3.1 The definition of"Register" |
3.2 The definition of Field,Tenor,and Mode |
3.2.1 Field |
3.2.2 Tenor |
3.2.3 Mode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Register of the Source Text |
4.1 Field of the source text |
4.2 Tenor of the source text |
4.3 Mode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Five Case Analysis |
5.1 Field equivalence |
5.1.1 Translation of common English words with medical meaning |
5.1.2 Translation of compound words |
5.1.3 Translation of acronyms |
5.1.4 Transliteration words |
5.2 Tenor equivalence |
5.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constructions |
5.2.2 The translation of"may" |
5.3 Mode equivalence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Appendix1 原文 |
Appendix2 原文 |
Appendix3 译文 |
Appendix4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9)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CA前期的“三预”方针 |
1.1 CA前期的预防 |
1.1.1 CA前期的家庭预防 |
1.1.2 CA前期的社区预防 |
1.1.2. 1 科普 |
1.1.2. 2 培训 |
1.1.2. 3 人员 |
1.1.2. 4 装备 |
1.1.2. 5 预案 |
1.1.2. 6 文化 |
1.1.2. 7 其他 |
1.1.3 CA前期的医院预防 |
1.1.3. 1 院前急救反应体系 |
1.1.3. 2 IHCA预防体系 |
1.1.3. 3 CPR培训与质量控制 |
1.2 CA前期的预识 |
1.2.1 CA前期的溯源性预识 |
1.2.2 CA前期的动态性预识 |
1.2.3 CA前期的即时性预识 |
1.3 CA前期的预警 |
1.3.1 机体预警 |
1.3.2 心理预警 |
1.3.3 仪器预警 |
2 CA中期的“三化”方法 |
2.1 CA中期的标准化 |
2.1.1 成人CPR[基础生命支持(BLS)]标准 |
2.1.1. 1 判断患者意识 |
2.1.1. 2 判断患者呼吸和脉搏(非医务人员只判断呼吸即可) |
2.1.1. 3 启动EMSS |
2.1.1. 4 实施高质量的CPR |
2.1.1. 4. 1 胸外按压技术标准 |
2.1.1. 4. 2 胸外按压实施标准[93-98] |
2.1.1. 4. 3 仅胸外按压的CPR |
2.1.1. 5 人工通气 |
2.1.1. 5. 1 开放气道 |
2.1.1. 5. 2 人工通气 |
2.1.1. 6 电除颤 |
2.1.1.7 CPR的药物应用 |
2.1.1. 7. 1 肾上腺素 |
2.1.1. 7. 2 胺碘酮(可达龙) |
2.1.1. 7. 3 利多卡因 |
2.1.1. 7. 4 硫酸镁 |
2.1.1. 7. 5 碳酸氢钠 |
2.1.1. 8 CPR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
2.1.2 儿童和婴儿CPR(BLS)标准 |
2.2 CA中期的“多元化” |
2.2.1 单纯胸外按压CPR |
2.2.2 腹部提压CPR |
2.2.3 开胸直接心脏按压CPR |
2.2.4 膈下抬挤CPR |
2.2.5 体外膜肺CPR(ECPR) |
2.2.6 机械复苏装置CPR |
2.2.7 其他CPR技术 |
2.3 CA中期的“个体化” |
2.3.1 特殊程序 |
2.3.1. 1 救助对象的状况 |
2.3.1. 2 救助人员的能力 |
2.3.1. 3 救助环境的设施 |
2.3.2 特殊原因 |
2.3.2. 1 缺氧 |
2.3.2. 2 高/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异常 |
2.3.2. 3 高/低体温 |
2.3.2. 3. 1 低体温 |
2.3.2. 3. 2 高体温 |
2.3.2. 4 低血容量 |
2.3.2. 4. 1 过敏反应 |
2.3.2. 4. 2 创伤性心搏骤停(TCA) |
2.3.2. 5 张力性气胸 |
2.3.2. 6 心包填塞 |
2.3.2. 7 血栓 |
2.3.2. 7. 1 肺栓塞 |
2.3.2. 7. 2 冠脉栓塞 |
2.3.2. 8 中毒 |
2.3.3 特殊环境 |
2.3.3. 1 医疗场所内CA |
2.3.3. 1. 1 围手术期CA |
2.3.3. 1. 2 心导管室内CA |
2.3.3. 1. 3 透析室内CA |
2.3.3. 1. 4 牙科诊室内CA |
2.3.3. 2 转运途中的CA |
2.3.3. 3 体育赛事的CA |
2.3.3. 4 淹溺引起的CA |
2.3.4 特殊人群 |
2.3.4. 1 孕妇 |
2.3.4. 2 老年人 |
2.3.5 常规终止时限与超长CPR |
3 CA后期的“三生”方略 |
3.1 CA后期的复生 |
3.1.1 气道管理(airway,A) |
3.1.2 呼吸氧合(breathing,B) |
3.1.3 循环支持(circulation,C) |
3.1.4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D) |
3.2 CA后期的超生 |
3.2.1 急诊冠脉血管造影 |
3.2.2 目标温度管理(TTM) |
3.2.3 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
3.2.4 ECMO |
3.3 CA后期的延生 |
3.3.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CDCD)概念 |
3.3.2 中国心脏死亡诊断标准 |
3.3.3 CDCD要素 |
(10)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CA前期的“三预”方针 |
(一) CA前期的预防 |
1. CA前期的家庭预防: |
2. CA前期的社区预防: |
3. CA前期的医院预防: |
(二) CA前期的预识 |
1. CA前期的溯源性预识: |
2. CA前期的动态性预识: |
3. CA前期的即时性预识: |
(三) CA前期的预警 |
1. 机体预警: |
2. 心理预警: |
3. 仪器预警: |
二、CA中期的“三化”方法 |
(一) CA中期的标准化 |
1. 成人CPR[基础生命支持 (BLS) ]标准: |
2. 儿童和婴儿CPR (BLS) 标准: |
(二) CA中期的“多元化” |
1. 单纯胸外按压CPR: |
2. 腹部提压CPR: |
3. 开胸直接心脏挤压CPR: |
4. 膈下抬挤CPR: |
5. 体外膜肺CPR (ECPR) : |
6. 机械复苏装置CPR: |
7. 其他CPR技术: |
(三) CA中期的“个体化” |
1. 特殊程序: |
2. 特殊原因: |
3. 特殊环境 |
4. 特殊人群: |
5. 常规终止时限与超长CPR: |
三、CA后期的“三生”方略 |
(一) CA后期的复生 |
1. 气道管理 (Airway, A) : |
2. 呼吸氧合 (Breathing, B) : |
3. 循环支持 (Circulation, C) : |
4.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D) : |
(二) CA后期的“超生” |
1. 急诊冠脉血管造影: |
2. 目标温度管理 (TTM) : |
3. 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
4. ECMO: |
(三) CA后期的“延生” |
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CDCD) 概念: |
2. 中国心脏死亡诊断标准: |
3. CDCD要素: |
四、抢救时几种快速输注药物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院内VTE防控体系下新发院内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D]. 曲佳佳. 山东大学, 2021(12)
- [2]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重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D]. 曹璐.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疗效研究[D]. 杨文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不同晶胶比的生理需要量对麻醉诱导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供氧耗的影响[D]. 高润.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治疗药物信息汇编(第一版)[J]. 朱运贵,邓紫薇,刘丽华,刘晓慧,李献忠,陈卫红,段菊屏,黄丽,文晓柯,尹桃,邓楠,左笑丛,向大雄,刘艺平,刘芳群,张毕奎,欧阳荣,周玉生,徐萍,廖建萍. 中南药学, 2020(03)
- [6]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D]. 姚腊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血栓弹力图对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D]. 徐文心.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糖尿病教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符文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7(03)
- [10]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01)
标签:血管硬化论文; 凝血四项论文; 输血反应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论文; 动脉硬化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