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会森 记者

鲍会森 记者

一、作为记者的包惠僧(论文文献综述)

祁文斌[1](2021)在《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文中研究表明包惠僧(1894—1979),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湖北黄冈人,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据说,包晦生与董必武初识之后,董必武给他写信,将"晦生"写成"惠僧",他索性将错就错,把名字改成"惠僧"。革命起点纵观包惠僧的革命起点,陈独秀是极为关键的。包惠僧与他的革命领路人陈独秀缘分很深,二人有相同,亦有区别。相同在于他们都是大革命失败后离开了党的事业而走上不同道路的共产党的最初创始人;区别是自始至终,陈独秀没有叛党,而包惠僧后来公然投身于国民党政府。

贾彦[2](2021)在《关于中共一大考证的回顾研究——访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邵维正少将》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上海是党的诞生地。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就中共一大考证的相关问题和研究,采访了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邵维正少将。

彭岩松[3](2020)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状态;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中共形象的代表,其功勋彪炳日月,离开毛泽东谈党的创立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一大”代表也就与党的成立不可分离,那些参与“一大”且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忠诚的代表自然归入了党的创始人行列。回到历史的本真状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北京共产党支部元老张申府、《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华中地区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华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杨匏安以及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等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这样说来,党的创始人不是三两个,而是有相当的数量,这正好反映了“群英结党救中华”的历史事实,也更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文章为了论证这个主题,分为四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对选题缘由及其意义,文章思路、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梳理和评点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研究的相关成果。第三章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的三种观点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判定的关联,并且对于相关创始人的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评价。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观点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相吻合。1921年7月,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观点导致了创始人“十三人说”和“六人说”两个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过程,其上限是五四运动,下限是中共二大乃至三大,过程说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群体说的成立。第四章提出了有关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的几点新思考,第一部分提出了在进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过程中应该强调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本真的评价标准,涉及到对存在历史争议的人物张国焘、张申府、李达和李汉俊的公正评价。第二部分提出了应该遵循约定俗成与观点创新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其中系统梳理了历代党中央对于陈独秀评价的变化历程。第三部分提出个人的特殊贡献也应该被列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的范畴之中,包括李汉俊、陈望道及杨明斋的特殊贡献。第四部分提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进行判定和评价,从而寻求塑造良好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合理路径,其一是发挥中共领袖的招牌作用;其二是打造精神品牌,涉及到对极具精神特质的陈望道、杨明斋和杨匏安的评价问题。第五部分通过整体分析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生平经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群英结党救中华”的最佳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侯荣华[4](2019)在《包惠僧参加“一大”的身份问题》文中提出包惠僧参加了"一大"是确定的事情,但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参加争议颇多。各种观点都有依据,但是又有漏洞。要找确凿证据难,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得出比较可信的结论,是研究的重点。

陈龙[5](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认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丰姣[6](2019)在《武汉早期共产党地方组织建立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1920年8月成立的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翻开了湖北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篇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作为湖北党组织的源头,不仅成功地领导了武汉乃至湖北地区最初的共产主义运动,而且为创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作为中共早期组织的一个分部,既具有代表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研究早期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目的在于再现武汉地域特色,丰富对党史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究武汉为什么率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本文由五部分构成。其中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介绍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背景、阶级基础、思想基础、领导力量。由于辛亥革命对武汉地区人民革命意识启发,发达的工商业产生了数量庞大且较为集中的工人阶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人们思想的洗礼,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渐成为小组成立的骨干力量,所有这些因素是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得以成立的基础条件。第三部分论述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过程以及活动。第四部分则分析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独特性,探讨其对中共建立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武汉地区的影响,并且总结了历史经验,进一步探求武汉早期党组织在中共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金明[7](2018)在《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的迷途与回归》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13名代表中,有包惠僧的名字。包惠僧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变节,曾任国民党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落魄的他给曾经的战友毛泽东、周恩来写信,迷途知返,并留下一些珍贵的回忆史料。早期的记者生涯积累了改造社会的最初想法1894年,包惠僧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乳名包道亭。青少年时期的他

散木[8](2017)在《中共一大出席者包惠僧与陈独秀、张国焘、周佛海》文中指出包惠僧是中共一大的出席者,当时他是正在广州的陈独秀个人所派的代表。或是出于这个原因,后来他与一大代表张国焘、周佛海等皆有不薄的关系,当然更不必说与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的关系了。而陈、张、周,此后一个是中共"终身的反对派",另两个则分别是大叛徒和大汉奸。包惠僧(1894—1979),又名晦生(董必武在一封信中,曾误将包晦生写为包惠僧,后来其遂改为包惠僧),别名鲍一德、包生,湖北省黄冈人。早年崇拜孙中山、黄兴,以

刘莉[9](2017)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以原因、影响为重点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制等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京汉铁路沿线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诱发集体行动的潜质。在近代社会转型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京汉铁路显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非同一般的经济、政治及军事价值。京汉铁路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居住;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环境,容易造成自然灾害,形成重大灾荒,给沿途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对于京汉铁路而言,这种地理环境既给其运营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容易使其沦为兵火集中之地。京汉铁路沿途的人文面貌也是诱发集体行动的潜在因素。长辛店、郑州及江岸三个区域中心地的形成及大量外来人口的聚集,为地域性帮口组织的形成和集体行动的爆发提供了条件。清末民初,国内政局纷扰不已,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接连不断,土匪猖獗,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均极不安定。京汉铁路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其运营自然逃不离整个社会大环境。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引发了一系列的铁路危机。同时,铁路作为“洋人洋物”,常成为激怒中国工人罢工、激发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众矢之的,京汉铁路亦不例外。这些问题的长期叠加,增加了铁路工人集体行动的风险。京汉铁路工人自身的劳动条件和生存状态成为容易诱发工人集体行动的潜在因素。年龄结构、技术工人的集中、性别等劳动条件容易滋生群体性事件,而生活的单调及娱乐文化的缺失等因素又导致工人中普遍存在着消极、隐忍、怨恨而又好勇斗狠的社会心态。此外,京汉铁路工人群体在法制、工作及生活三个层面均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而工人又无法通过合法的渠道表达自身的职业诉求及维护自身权益。因此,集体行动成为他们团结有力的反抗方式。就工人组织而言,京汉铁路上的职工组织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分层现象。不管是职业性组织、地缘性组织还是其他性质的组织,均成为工人们之间的壁垒。这些组织团体的出现,一方面成为团结壮大工人力量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工人走向分裂主义的桥梁。这些因素的叠加成为引导工人走向集体行动的暗流。在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努力下,京汉路沿线各地工会组织相继建立。在工会的发动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开启了反抗斗争的模式,从“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在不断的反抗斗争中,京汉铁路工人逐渐成长为一支较为成熟的革命力量。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社会思潮、自然灾荒、中共的介入及北洋政府的恐慌与高压防范等是促发革命的助燃剂。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营造出强烈的革命氛围,这种社会环境对中国工人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其阶级意识开始形成,团结意识逐渐增强,反抗斗争从自在阶段开始向自为阶段转变。20年代初,京汉路沿线地带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荒,加之政府无力应对,导致了严重的物价上涨和社会恐慌,这是造成京汉及北方铁路工人频繁罢工的经济因素之一。中共介入京汉铁路以后,通过多种策略和方式,改造和利用了京汉铁路工人中固有的地域性帮口组织,在全路建立了统一的工会组织,为革命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面对逐渐风靡全国的“激进主义”和风起云涌的工潮,北洋政府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和高压政策。这一时期,工潮、政争及“过激主义”相互交织。由此可以预见,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的爆发并不是由单一因素促发的,更不是仅凭中共振臂一呼就能群起响应的,而是社会、自然、经济及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罢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各方力量对待此次罢工事件的态度及应对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大罢工发生后,工界、学界与商界之间的联盟关系瓦解。商界转而与军政当局结成同盟,共同抵制和破坏此次大罢工。工界与学界则相互支援,并积极联络商界,酝酿更大规模的反抗行动。最终,由于北京政府的严密防范,工界、学界筹划的总罢工及国民大运动未能实现。但经此一役,北京政府的残暴本质已暴露无遗,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打倒军阀”已成社会各界的共识。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民权意识的觉醒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罢工爆发后,北京政府对京汉路罢工事件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处置原则,逐渐平息了这场大罢工事件及全国范围内的反抗暗潮,暂时化解了这场严重的统治危机。然而,从北京政府的应对来看,主要采用的是“灭火”式的被动应对。从现代国家角度来说,北京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手段无疑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的。二七惨案后,国共两党及国内外社会各界对被难的京汉路工人及其家属展开了积极的救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救济效果。透过国共两党在救济工作中的合作与冲突,可以窥见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曲折性、复杂性及国共合作内部蕴含的分裂危机。此次大罢工的失败产生了双重社会效应:既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二七”惨案确实给京汉路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困苦,也使中共的工运工作遭到了严重的挫败。然而,这一事件也对中国革命进程和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一方面导致了北洋政府的政治声誉严重恶化,使“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进而引发了中国革命力量的重组和革命策略的调整。此外,此次大罢工事件还推动了中国劳动立法的进程。“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基本社会功能,因此总结历史之得失十分必要。透过时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认知,可以发现大罢工并不是一起简单的罢工事件,事件背后,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矛盾。它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等多元因素相互作用、激烈碰撞的产物。同样,大罢工的失败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从这次失败中反映出年轻的中共及工人阶级这支革命力量还不够成熟,自身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二七”惨案后,在国共两党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塑造下,“二七”成为蕴含着“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等多重象征意义的政治符号。纵观整个民国时期,“二七”纪念不仅是国共关系的晴雨表,而且成为近代中国革命中一个有力的社会动员工具。国共两党对“二七”符号的拥有和阐释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从两党共同拥有,到互相争夺,再到中共独自掌控了“二七”符号的话语权。这种变化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中共的政治动员技术和话语操控能力渐趋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共作为一支新生革命力量的渐趋壮大历程。

王菊梅,夏雅荷[10](2016)在《包惠僧的早期革命活动》文中研究说明包惠僧,1895年1月15日(农历1894年12月20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东乡包家畈的一个农民家庭。包惠僧1920年加入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正式开始革命生涯。作为一名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的领导者,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党组织为止,这期间,包惠僧频繁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革命活动,为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报道武汉五四运动1917年,包惠僧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按规定,成绩好、人缘好的毕业生可以留在一师附属小学教书。但包惠僧虽然成绩好,人缘却很差,虽然最后勉强留

二、作为记者的包惠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记者的包惠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论文提纲范文)

革命起点
脱离共产党
“我回到了我的老家”

(2)关于中共一大考证的回顾研究——访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邵维正少将(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中共一大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
二、关于李大钊、陈独秀未能出席中共一大的原因
三、关于包惠僧“一大”代表身份的考证

(3)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创新之处
    1.3 相关概念阐释
        1.3.1 创始人
        1.3.2 共产党早期组织
        1.3.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2章 学术界现有观点述评
    2.1 国内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2.1.1 中共一大的发起和筹备问题研究
        2.1.2 中共一大召开过程问题研究
    2.2 国外中共一大研究述评
    2.3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研究述评
        2.3.1 一人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2.3.2 二人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3.3 多人说:知识分子群体合作建党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关联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8 月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判定
        3.1.1 上海发起组的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由
        3.1.2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共一大说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判定
        3.2.1 七月一日作为建党纪念的由来和依据
        3.2.2 十三位参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3.2.3 六位优秀参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3.3 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说与中国创始人的判定
第4章 历史评价、历史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评价问题的关联
    4.1 强调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本真的评价标准
    4.2 遵循约定俗成与创新观点相统一的评价标准
    4.3 确定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有利于进行党的形象塑造
        4.3.1 发挥中共领袖的招牌作用
        4.3.2 打造精神品牌
    4.4 个人特殊贡献应该纳入创始人评价范围
    4.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群英结党救中华”的体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包惠僧参加“一大”的身份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包惠僧“一大”身份的几种说法
二、包惠僧是“一大”正式代表
    (一) 包惠僧是广州代表
    (二) 包惠僧是武汉代表
    (三) 包惠僧是上海代表
三、包惠僧是“一大”非正式代表
    (一) 包惠僧是列席的
    (二) 包惠僧是陈独秀指派参加“一大”的
四、结语

(5)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6)武汉早期共产党地方组织建立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武汉早期党组织建立的基础
    2.1 武汉市基本概况
        2.1.1 交通便利
        2.1.2 工商业发达
    2.2 背景研究
        2.2.1 武汉人民积极参与辛亥革命
        2.2.2 武汉人民的继续斗争
    2.3 阶级基础
        2.3.1 武汉工人阶级的产生
        2.3.2 武汉地区工人特点
        2.3.4 早期工人的自发斗争
    2.4 思想基础
        2.4.1 辛亥革命对民主意识的启发
        2.4.2. 新文化运动对武汉思想界的引领
        2.4.3 五四运动的影响
        2.4.4 马克思主义在武汉地区的传播
    2.5 领导力量
        2.5.1 建立进步社团
        2.5.2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2.5.3 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3 武汉早期党组织成立及活动
    3.1 建立过程
        3.1.1 共产国际的帮助
        3.1.2 上海发起组的推动
        3.1.3 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3.2 主要革命活动
        3.2.1. 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
        3.2.2 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3.2.3 深入开展对武汉工人的调查研究
        3.2.4. 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创办《武汉星期评论》
        3.2.5 领导教育界的革命斗争
4 武汉早期党组织作用及影响
    4.1 特殊地位
        4.1.1 武汉特殊地域文化的影响
        4.1.2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
        4.1.3 人员构成的广泛性
    4.2 对中共成立的作用
        4.2.1. 建党思想准备
        4.2.2. 建党的群众基础
        4.2.3. 干部力量
    4.3 对武汉地区的影响
        4.3.1 开辟武汉工人运动的新纪元
        4.3.2 促进武汉地区的青年运动发展
        4.3.3 领导武汉革命迎来高潮
    4.4 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的迷途与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早期的记者生涯积累了改造社会的最初想法
参加中共一大, 担任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书记
与毛泽东、周恩来成为好友, 在黄埔军校任职
革命流血事件令他放弃信仰, 投靠国民党
共产党的节节胜利使他迷途知返

(8)中共一大出席者包惠僧与陈独秀、张国焘、周佛海(论文提纲范文)

包惠僧其人
包惠僧与陈独秀
包惠僧与张国焘
包惠僧与周佛海

(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以原因、影响为重点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宏大背景的再考察:大罢工的舞台和环境
    第一节 京汉铁路的自主化过程
        一、筑路之倡议
        二、筹款之波折
        三、筑路与赎路
    第二节 京汉铁路沿线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与气候物产
        二、区域中心地的形成
    第三节 京汉铁路沿线社会环境
        一、兵匪之患
        二、铁路危机
        三、洋人洋物
    小结
第二章 内在动因的再审视:铁路工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力量成长
    第一节 工作状况
        一、基本样态
        二、福利待遇
        三、大众文化
    第二节 生存困境
        一、生活困境
        二、工作困境
        三、法制困境
    第三节 分裂性因素与早期反抗
        一、政治性分裂
        二、地缘性分裂
        三、早期反抗模式
    第四节 力量成长
        一、工人群体的觉醒
        二、工人群体的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外在动因的再探讨:大罢工之各种触发因素的积聚
    第一节 国内外罢工潮流的影响
        一、国内罢工潮流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诱发罢工的因素
    第二节 灾荒的影响
        一、灾害与恐慌
        二、政府的财政窘况及应对
        三、灾荒与北方铁路工人罢工
    第三节 中共的介入
        一、早期中共对工运工作的探索
        二、中共在京汉路开展工运工作的困难及对策
        三、中共对工人帮口组织的利用与改造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防控
        一、北京政府对“过激主义”的防范
        二、北京政府对工潮的恐慌与压制
    小结
第四章 即时反应的再分析:大罢工爆发后的各方反应与博弈
    第一节 大罢工的爆发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大罢工的反应
        一、工界
        二、学界
        三、商界
        四、政界(议员)
        五、列强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应对
        一、军政当局对此次事件武力镇压的原因
        二、北洋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四节 二七惨案后的救济工作
        一、救济工作面临的困境
        二、国共两党的救济活动
        三、救济工作中的国共冲突
    小结
第五章 后续效应的再思考:革命史视野下的罢工效应与符号流播
    第一节 大罢工的社会效应
        一、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的效应
        二、关于效应的社会认知和反思
    第二节“二七”符号的建构和传播
        一、“二七”符号的初步建构
        二、“二七”符号的强化和传播
    第三节 政治符号与社会动员:“二七”纪念与近代中国革命
        一、“二七”纪念与国民大革命
        二、“二七”纪念与土地革命战争
        三、“二七”纪念与抗日战争
        四、“二七”纪念与解放战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作为记者的包惠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J]. 祁文斌. 文史春秋, 2021(10)
  • [2]关于中共一大考证的回顾研究——访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邵维正少将[J]. 贾彦.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1(03)
  • [3]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D]. 彭岩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10)
  • [4]包惠僧参加“一大”的身份问题[J]. 侯荣华. 党史博采(下), 2019(06)
  • [5]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6]武汉早期共产党地方组织建立与影响研究[D]. 丰姣. 海南大学, 2019(07)
  • [7]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的迷途与回归[J]. 李金明. 炎黄春秋, 2018(01)
  • [8]中共一大出席者包惠僧与陈独秀、张国焘、周佛海[J]. 散木. 党史博览, 2017(06)
  • [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再研究 ——以原因、影响为重点的探索[D]. 刘莉. 苏州大学, 2017(06)
  • [10]包惠僧的早期革命活动[J]. 王菊梅,夏雅荷. 党史纵横, 2016(09)

标签:;  ;  ;  ;  ;  

鲍会森 记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