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FasL抗原的表达

白塞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FasL抗原的表达

一、Fas/FasL抗原在Behcet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徐清浪[1](2021)在《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的水平特征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免疫耐受期、e抗原阳性患者进行随访,评估T淋巴细胞亚群对免疫状态、打破免疫耐受及发生e抗原转换的诊断效能,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患者共231例,收集基本资料及各临床指标值,分别根据免疫状态、HBV-DNA载量、HBs Ag定量水平进行分组,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及评估免疫状态的诊断效能;同时对55例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感染患者及132例HBe Ag(+)阳性患者进行随访,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对打破免疫耐受、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诊断效能及抗病毒前后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1、HBV感染后免疫耐受组与非免疫耐受组CD3+、CD4+、CD8+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耐受组CD3+、CD4+细胞绝对值、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低于非免疫耐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绝对值及比例、CD4/CD8比例随着HBV载量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CD8+细胞绝对值及比例逐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HBV感染患者HBs Ag定量高载量组CD3+、CD4+细胞绝对值均低于低、中HBs Ag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载量组CD4/CD8比值大于中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V-DNA与CD3+细胞绝对值及比例、CD4+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0.438、-0.516、-0.703,与CD8+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11。HBs Ag与CD3+细胞绝对值、CD4+细胞绝对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0.429。ALT与CD8+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0.439。TBi L与CD3+细胞绝对值及比例、CD4+细胞绝对值及比例、CD8+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43、-0.531、-0.572、-0.515、-0.453、-0.412。WBC计数与CD3+细胞绝对值、CD4+细胞绝对值、CD8+细胞绝对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0.438、0.409。5、抗病毒治疗后,慢性HBV感染患者CD3+细胞绝对值与比例、CD4+细胞绝对值与比例、CD8+细胞绝对值较抗病毒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D4+细胞绝对值、CD4+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对评估免疫状态的检验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827、0.721。7、CD3+、CD4+、CD8+细胞数量与CD4/CD8比值对打破免疫耐受状态的检验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92、0.802、0.837。8、CD3+、CD4+、CD8+细胞数量对发生e抗原转换的检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72、0.735。结论:1、HBV感染后,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免疫紊乱现象,这一现象在免疫耐受期患者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且随着慢乙肝疾病重症化,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出现下降甚至衰竭现象。2、HBV-DNA载量、HBs Ag定量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HBV-DNA、HBs Ag载量越高,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越强,而抗病毒治疗可显着改善HBV-DNA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3、CD4+细胞绝对值数量、比例及CD4/CD8比值对HBV感染患者免疫状态有较好的评估效应,CD3+、CD4+、CD8+细胞数量与CD4/CD8比值对预测免疫耐受期患者打破免疫耐受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上可动态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辅助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及打破免疫耐受可能性。4、检测CD3+、CD4+、CD8+细胞数量对预测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曾子玲[2](2020)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组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广义上来说,AE主要包括由抗神经元细胞内抗体引起的经典的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以及以抗NMDA抗体脑炎为代表的由抗神经细胞表面抗体介导的新型自免脑。前者常合并肿瘤,由肿瘤细胞释放的抗原在区域淋巴结诱发免疫反应。在经典的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中,相关抗体不具有直接的致病作用,而是通过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造成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相反,在以抗NMDA脑炎为代表的新型自免脑中,抗体直接与神经元表面的靶抗原结合,造成突触的功能或结构异常从而引起神经元损伤,这种损伤通常是可逆的。因此,抗体在这两组脑炎当中的意义不尽相同。目前国际上已经发现16种由抗兴奋性/抑制性神经元表面受体或蛋白引起的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这些受体或蛋白在信号整合、受体簇集和调节,突触囊泡重摄取,突触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中国自免脑炎诊治专家共识,把新型的自免脑分为三个大组,把抗NMDA脑炎单独分出来作为独立的一组,第二类是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近记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边缘性脑炎,可以合并或者不合并肿瘤,最常见的与这类边缘性脑炎相关的抗体有LGI1抗体,GABAb抗体以及AMPA抗体;第三类是其他一些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与Caspr2抗体介导的Morvan综合征,多巴胺受体抗体介导的基底节脑炎,以及甘氨酸受体介导的PERM等。临床上,AE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以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运动障碍等症状为特征的脑炎综合征,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中枢性低通气等情况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及治疗对AE至关重要。同时,AE的病程具有缓解-复发的特点,常需要长期免疫调节治疗,因此,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但AE的严重程度在个体间有很大差异,常常难以预测。目前,AE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仍主要依赖临床评价,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既往研究表明,抗体的滴度并不能很好的反应AE的严重程度。长期随访,预后好和预后差的患者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差别,并且临床症状缓解以后,抗体阳性还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对于NMDA脑炎来说,无论预后好坏,抗体的滴度都会随病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NMDA脑炎抗体滴度跟记忆力表现无关。因为抗体滴度不能作为自免脑的一个很理想的标志物,业界对于自免脑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不断在进行,其中研究的最多的还是针对NMDA脑炎,目前发现的在NMDA脑炎中具有潜在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脑脊液中的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如CXCL13,IL-6,IL-10,可溶性的Fas,FasL等,脑电图的一些特殊表现以及功能磁共振等。其中跟NMDA脑炎相关性比较明确的有CXCL13,IL-6,IL-10,脑电图的delta刷,但是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价值和特异性还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是一个近年来新发现的反应系统性炎症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反应了机体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情况,其中中性粒细胞主要参与了固有免疫反应,迅速,及时,而淋巴细胞跟适应性免疫有关,反应慢但持续时间长。NLR的正常值范围目前还不是特别明确,在西方人群的一项研究提出NLR在正常人群的均值是1.65,范围在0.78到3.53。以往大部分关于NLR的研究,主要是在肿瘤病人当中,发现NLR跟多种肿瘤的发展和预后相关。近年的多项研究发现在神经系统的疾病当中,NLR可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发生,NLR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起病时的NLR大于4.86可以作为预测早期谵妄发生的界值。也有研究探讨了 NLR跟颅内出血的关系,结果发现NLR跟颅内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相关,同时可以预测脑出血后住院期间的死亡风险,NLR升高是脑出血后30天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对脑出血后3个月的预后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肢体残疾也有预测作用,同时与脑出血后的肺炎、呼吸衰竭相关。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探讨NLR在AE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NLR在AE诊断及预后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目的:研究外周血NLR在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临床应用的价值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34名初诊治疗前的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及35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提取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通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出各研究对象的NLR值,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1)对比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白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以及尿酸水平的差异,探讨外周血NLR在自免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根据AE患者外周血NLR值的四分位数间距将患者分为四个亚组,分析各亚组间mRS评分的分布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各亚组之间在临床症状、肿瘤合并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总蛋白水平以及脑脊液常规化验中的差异;(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AE患者分为轻度及中重度两组,分析两组间外周血NLR水平,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尿酸水平,肿瘤合并率,脑脊液常规化验等指标的差异;(4)应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外周血NLR水平,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相关临床指标与患者mRS评分的关系;(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外周血NLR水平与自免脑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外周血NLR预测自免脑病情的预测界值;(6)将抗NMDA受体脑炎作为独立的亚组,进一步分析在抗NMDA脑炎的诊断及预后中NLR的临床意义。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特征在纳入的69名研究对象中,34名是经脑脊液抗体检测确诊的新型自免脑患者,另外35名是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在34名自免脑患者中,19(55.9%)名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8(23.5%)名为抗LGI-1受体脑炎,7(20.6%)名为抗GABAb受体脑炎。其中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85.3%),癫痫发作(67.6%)及精神障碍(64.7%)。17(50%)名患者起病前有头痛、发热等前驱症状。10(29.4%)名患者合并肿瘤。2.外周血NLR水平在新型自免脑诊断中的价值根据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分别应用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方法对自免脑组及对照组外周血NLR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自免脑患者中外周血NLR水平明显升高(p<0.001),同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尿酸水平也明显升高(p<0.001),而淋巴细胞计数在自免脑患者中明显降低(p<0.001)。3.根据外周血NLR水平分层的新型自免脑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将新型自免脑组患者按照外周血NLR水平四分位数间距分为四个亚组,并对各亚组间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亚组在年龄、性别、抗体类型、肿瘤合并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mRS>3的患者的比例在NLR水平高的亚组明显升高(p<0.001)。4.不同严重程度的新型自免脑临床特征比较按照新型自免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中重度(mRS>3)及轻度(mRS≤3),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发现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NLR水平较轻度患者明显升高。同时,两组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肿瘤合并率均有明显差异。但白细胞计数,尿酸及脑脊液细胞数、蛋白等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外周血NLR水平与新型自免脑疾病进展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LR水平与自免脑患者mR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95,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与mRS评分也呈明显正相关(r=0.392,p=0.022),而淋巴细胞计数与mR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522,p=0.002)。外周血总白细胞计数与mR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6.外周血NLR水平升高是重症自免脑(mRS>3)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探讨NLR在自免脑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入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在单因素回归分析中,合并肿瘤(p=0.017)及外周血NLR水平升高(p=0.005)与重症自免脑相关。将二者均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NLR与mRS评分的相关性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OR=2.171,95%CI:1.218-3.868,p=0.009)。说明外周血 NLR 升高是重症自免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中,发现NLR对重症自免脑的预测界值为4.82,敏感度为78%,特异性为88%(曲线下面积0.875,95%CI:0.761-0.989,p<0.001)。结论:外周血NLR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外周血NLR可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可靠生物标志物。

胡丽丽[3](2020)在《TNFSF/TNFRSF及胞内DN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Behcet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TNFSF受体超家族(TNFRSF,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途径。由TNFSF/TNFRSF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调节免疫细胞生长分化,免疫细胞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杀伤靶细胞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NFSF/TNFRSF系统基因多态性被证明与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以及免疫关联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此外,免疫学及药理学遗传研究表明关键性细胞因子的多态性可能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产生功能性影响。核酸免疫的激活和控制对于宿主防御和避免免疫介导性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DNA是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各种生命形式的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DNA识别系统是核酸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体识别是DNA激活先天免疫应答的第一步,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Gamma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和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是重要的胞内DNA识别受体,通过独立或者协同机制在宿主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目的:探讨TNFRSF/TNFSF和胞内DN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BD易感性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中总共纳入了1055例BD患者和1829例健康对照者。实验采用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MassARRAY iPLEX?技术对TNFSF/TNFRSF相关的27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胞内DNA受体基因相关的4个候选SNPs位点(rs2276404,rs1057028,rs6940,rs7761170)进行分析。B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的比较采用χ2-test和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Bonferroni校正被应用于多重比较的P值校正,Pc<0.05判定为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性别和临床特征进行分层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性别和年龄对基因多态性与BD易感性关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BD患者中,TNFRSF1A rs1800692 A等位基因频率升高,G等位基因频率降低,经Bonferroni校正之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13,OR=1.233,95%CI=1.103-1.379;Pc=0.013,OR=0.811,95%CI=0.725-0.907,respectively)。rs180069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男性BD患者和男性对照组之间,以及在女性BD患者和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NFRSF1A-rs180069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BD相关:rs1800692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是BD发病的风险因素(AA vs GG:OR=1.326,95%CI-1.696=1.036,P=0.025;A vs G:OR=1.153,95%CI=1.021-1.302,P=0.022)。rs180069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依据临床症状划分的两组BD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一阶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BD患者中发现IFI16-rs1057028TA基因型频率升高(P=0.011,OR=1.411,95%CI=1.082-1.839)。然而,上述结果在多重比较Bonferroni校正之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两阶段研究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FI16-rs1057028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B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IFI16-rs1057028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男性BD患者和男性对照组之间,或在女性BD患者和女性对照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差异后,未发现rs1057028与中国汉族人群BD相关。本研究中,第一阶段未发现其他候选SNP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BD显着相关。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NFRSF1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BD遗传易感性有关联。TNFRSF1A-rs1800692的A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中Behcet病呈阳性关联。G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中Behcet病呈阴性关联。而4个候选SNPs位点IFI16(rs2276404,rs1057028,rs6940)和cGAS(rs7761170)并不是中国汉族人群BD的易感位点。

佟柏楠[4](2020)在《CD161分子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葡萄膜炎是指发生于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组织、玻璃体、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炎症的总称。葡萄膜炎的病因复杂,但以自身免疫紊乱所导致的葡萄膜炎最为常见,而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比较常见为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对葡萄膜炎的免疫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多种抗原或自身抗原、天然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均参与了葡萄膜炎的发病过程,其中CD4+T细胞,包括Th1、Th17、Th22和Treg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究葡萄膜炎患者炎症性反应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调节机制,对寻找葡萄膜炎治疗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CD161分子是一种同型二聚体C型凝集素,这一表面分子最初被认为是在啮齿类动物NK细胞上表达的NKRP1糖蛋白的人类同源物,与啮齿类动物的同源物具有46%-47%的同源性。最近有研究证实CD161在人类T细胞中也有表达,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161不仅表达于CD4+TCRαβ+T细胞,还可以表达于CD8+TCRαβ+T细胞、CD4-CD8-TCRαβ+T细胞和CD4-CD8-TCRγδ+T细胞。CD161intCD4+和CD161highCD8+T细胞也已从胎儿脐带血(UCB)中分离出来,它们在脐带血中表现出幼稚表型。在存在Th17极化细胞因子培养的情况下,IL-17的产生仅限于CD161+CD4+CD45RA+部分,这意味着Th17细胞来源于CD161+CD4+T细胞的祖细胞。并且CD161分子可能作为IL-17产生的细胞标记物,参与了细胞免疫反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D161可以激活诱导T细胞扩增、CD161的多态性、可以识别CD161+T细胞上的其他受体等一系列功能,使得CD161分子有可能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cAMP反应元件调控因子α(CREMα)属于转录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人类多于20种的CREM异构体是通过差异剪接过程、转录因子、启动子和启动密码子来实现的。CREM的表达通过组织细胞和发育特异性机制受到了严格的调控。因此,CREM介导的基因转录选择性表达在一些细胞中(如雄性生殖细胞、肾上腺细胞、垂体细胞和T淋巴细胞)并被人们广泛研究。人类T淋巴细胞主要表达CREMα这一亚型,最近的研究表明,CREMα可以激活CD4+T细胞中某些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还影响IL-17家族细胞因子的表观遗传修饰和转录调控。CREMα被认为是免疫细胞中组织特异性基因调控的中心贡献者。由此推测CD161分子和CREMα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病过程,两者可能存在着相互调控关系,并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发病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表达CD161分子的水平,探讨CD4+CD161+T细胞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CREMα与CD161分子表达水平之间可能的调控关系。方法:1.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表面CD161分子的分布与表达本研究以我国最为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BD和VK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1分子在活动期BD和VKH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中的分布和表达,以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利用Luminex检测对照组和活动期BD和VK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2.环孢素对CD161分子的作用和影响体外将环孢素与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环孢素作用前后活动期BD和VKH患者组和对照组T细胞中CD161分子的表达情况。利用Luminex检测环孢素作用前后活动期BD和VKH患者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3.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中CREMα的表达利用免疫磁珠分选出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研究CD4+T细胞中CREMα、CD161、RORγt和IL-17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4.CREMα对CD161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利用小干扰RNA技术,向活动期BD和VKH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转染CREMαsiRNA以抑制CREMα的表达水平,利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161、RORγt和IL-17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CD161分子在CD3+、CD3+CD4+、CD3+CD8+T细胞中均有表达。活动期BD和VKH患者外周血中CD161+CD3+和CD161+CD3+CD4+T细胞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活动期BD和VKH患者外周血中CD161+Th1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的患者组。进一步分析了对照组和活动期BD和VKH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161+和CD4+CD161-T细胞分泌IL-17A的水平,结果显示CD4+CD161+T细胞分泌IL-17A的水平明显高于CD4+CD161-T细胞。检测对照组和活动期BD和VK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活动期BD和VKH患者的IL-6、IL-17A、IFN-γ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的患者组。2.体外加入环孢素后可显着下调活动期BD和VKH患者组CD161的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的比例。同时也可显着下调对照组CD161的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的比例,因此其作用为非特异性。对照组和活动期BD和VKH患者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2、IL-12p70、IL-17A、TNF-α、IFN-γ和GM-CS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同样显示环孢素可以非特异性降低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3.活动期BD和VKH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REMα、CD161、RORγt和IL-17A mRNA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的患者组。4.向活动期BD和VKH患者的CD4+T细胞中转染CREMαsiRNA后,CREMα表达受到抑制,同时CD161、RORγt和IL-17AmRNA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也降低。结论:CD161分子在CD4+和CD8+T细胞中均有分布,在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高表达,并且CD4+CD161+T细胞与IL-17A的分泌有关,CREMα作为转录因子,参与了CD161、RORγt和IL-17A的表达调控,环孢素在控制临床炎症的同时,可以抑制CD161分子及Th17细胞的频率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CD161分子或CREMα可作为治疗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新靶点。

唐大斌[5](2020)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死因主要为无法控制的出血及感染,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原发获得性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异常活化的自身T细胞攻击骨髓造血干细胞以及其他重要的骨髓细胞成分从而导致骨髓脂肪化和骨髓衰竭,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可以挽救大部分病人,这进一步证实再障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免疫异常,然而病人长期服用环孢素导致的严重副作用以及环孢素停用后的复发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弥补免疫抑制治疗方式的不足。全反式维甲酸(维甲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正常代谢产物,具有免疫调节和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的作用,因而可能纠正再障的T细胞比例失衡从而对再障治疗起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构建经典的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再障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液相色谱-质谱、转录组测序、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等方法,探索维甲酸治疗再障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我们发现维甲酸可以减少再障小鼠骨髓中浸润的T细胞,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和造血干细胞数,改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抑制骨髓炎症增生性新生血管和降低内皮细胞比例,保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巨核细胞等重要骨髓细胞成分,显着延长再障小鼠的生存时间;维甲酸可以抑制再障小鼠的T细胞体内增殖、激活、迁移以及效应功能,降低骨髓中T细胞的Ki67、LFA-1、CD44、CXCR4和Fasl的蛋白表达,减少骨髓中非-T细胞的Fas表达;维甲酸可以抑制T细胞的代谢过程:增加骨髓T细胞的甜菜碱从而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活性氧;维甲酸可以降低骨髓T细胞的棕榈酰胺,减少活化T细胞增殖和发挥效应功能的能量来源。维甲酸可以维持再障小鼠骨髓内调节性T细胞比例至正常水平,但是调节性T细胞移植治疗再障小鼠并不能改善再障小鼠的预后,说明维甲酸治疗再障的主要机制不是通过维持Treg细胞的比例;维甲酸可以降低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和Th17细胞的比例,增加Th2细胞的比例,减少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相关的促炎因子,增加Th2细胞相关的抗炎因子,从而纠正再障的免疫不平衡,部分恢复Th1/Th2比例;进一步的分析揭示维甲酸通过抑制NFAT1通路,直接抑制IFN-γ和Th1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T-bet,以及上调Th2细胞的的正向调控因子-Jun B,从而促进Th1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偏倚;此外,维甲酸除了下调Th17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RORγt,还可激活RARα通路,上调Irf8,显示出强大的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能力。总之,我们证实ATRA治疗T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再障小鼠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初步阐明了其具体作用机制,并且由于其具有的经济性及安全性,为其进一步进入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车驰[6](2020)在《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胰腺癌有效的根治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发展也日趋成熟,但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仍没有取得较大进展,手术对患者的收益尚未可知,这给一线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地困扰。因此术前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显得至关重要。自身免疫状态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T(Natural Killer T Cell)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不可或缺。所以本研究收集了部分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且经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相关情况,目的在于探究其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以及NKT细胞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67例胰腺癌患者,收集相关临床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别得出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以及NKT细胞的截断值,并依据其将患者分为高值与低值两组,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成组设计采用方差分析与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以及NKT细胞生存曲线,以Log-Rank法进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ROC曲线得出胰腺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以及NKT细胞的截断值分别为544/μl、277/μl、161/μl及45/μl,根据截断值分别将其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以及NKT细胞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中胰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单多发、TMN分期、淋巴结受累个数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与NK细胞的高值组和低值组间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患者拥有较长的生存期;而NKT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的高值组与低值组间生存期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水平,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单多发、TMN分期、淋巴结受累个数、ALB、WBC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CA19-9、总胆红素、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NK细胞计数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将CA19-9、总胆红素、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NK细胞计数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8+T淋巴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CA19-9、总胆红素非胰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CD8+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水平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截断值分别是277/μl和161/μl,高水平组拥有相对较长的生存时间(p<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提升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水平(p<0.05)。

宋晨成[7](2019)在《干扰素α诱导T细胞分化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OLP是一种较为典型的T细胞免疫性疾病,根据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学术界普遍认为黏膜固有层带状浸润的T淋巴细胞,是造成上皮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病理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影响T细胞分化并导致其攻击KC的始动性的上游诱导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OLP损害组织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α含量增高,与OLP疾病的发生发展正相关,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早期免疫应答事件。那么,IFN-α是否能够促进KC和T细胞之间的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的机制是否基于T细胞的诱导分化,并产生相关的效应分子,最终导致KC的凋亡?解释这些问题将是揭示IFN-α在OLP中的致病性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即拟使用IFN-α分别刺激KC、T细胞以及两者的共培养体系,(1)检测并评价IFN-α对KC活性的影响,以及促进KC表达T细胞免疫相关分子的能力;(2)检测IFN-α促进T细胞亚群向Th1表型分化的功能效应;(3)同时检测其对KC-T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影响,以初步评价IFN-α在OLP中的作用机制,为解释OLP中诱导T细胞分化和效应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依据。目的:(1)评价IFN-α对KC表达T淋巴细胞免疫相关分子的影响,包括KC表面的抗原提呈分子(HLA-I、HLA-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以及其分泌的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CXCL10);并评价IFN-α对KC活力的影响。(2)检测评价IFN-α诱导T淋巴细胞向Th1方向分化的能力;以及IFN-α刺激后,培养上清中T淋巴细胞来源的促凋亡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3)建立T淋巴细胞和KC的共培养模型,直接观察IFN-α诱导外周血T淋巴细胞向Th1型方向极化并诱导KC凋亡的能力。方法:(1)采用IFN-α(1000U/mL)处理人永生化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细胞)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细胞),以PBS作为阴性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KC表面HLA-I类分子、HLA-DR、CD40、CD80、CD86表达水平;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CXCL10水平;以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技术检测HOK细胞凋亡的比例和凋亡相关分子变化(2)采用IFN-α(1000U/mL)处理分离自正常人外周血的总T淋巴细胞,以PBS组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中Th1亚群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凋亡相关分子(TNF、FasL、IFN-γ)的变化;(3)建立T淋巴细胞和KC的共培养(混合培养和Transwell培养)体系,以IFN-α刺激共培养体系,以PBS作为阴性对照,观察并评价IFN-α在共培养体系中诱导T细胞分化并致KC凋亡的影响。(4)在C3H小鼠皮下注射IFN-α(10000U/mL),每2天一次,持续2周后,处死小鼠获得组织样本,以HE染色和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体内初步评价IFN-α诱发T淋巴细胞在上皮下非特异性浸润的能力。结果:(1)IFN-α提高HOK细胞中HLA-I+细胞的比例(刺激前:18.15%±0.64%,刺激后:53.58%±0.99%)和平均荧光强度(刺激前:1410.00±16.52,刺激后:1663.00±8.75),提高HaCaT细胞中HLA-I+细胞的比例(刺激前:38.67%±6.85%,刺激后:72.62%±2.81%),但荧光强度未明显增高;IFN-α提高HOK细胞中CD40+细胞的比例(刺激前:1.15%±0.13%,刺激后:7.07%±0.31%)和荧光强度(刺激前:1255±112,刺激后:1331±13),提高HaCaT细胞中CD40+细胞的比例(刺激前:13.51%±1.65%,刺激后:33.77±1.47),但荧光强度未明显增高;IFN-α不能提高HOK和HaCaT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和CD80、CD86分子。与PBS组相比(24h:5.63±0.50 pg/mL;48h:109.60±6.48 pg/mL),IFN-α可以明显提高HOK细胞分泌CXCL10(24h:6.30±0.25 pg/mL;48h:217.60±7.14pg/mL);与PBS组相比(5.99%±0.74%),IFN-α处理HOK细胞后48h,细胞凋亡比例(10.49%±0.77%)明显增高。IFN-α可在刺激6h及之后引起HOK细胞内STAT1/Caspase3表达,但未引起其明显激活;(2)IFN-α诱导人外周血分离的总T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诱导前:75.93%±0.39%;诱导后:78.48%±0.33%),并诱导总T淋巴细胞分泌IFN-γ(PBS组:11.05±3.504 pg/mL,刺激组:341.90±84.37 pg/mL)而抑制其分泌TNF-α(PBS组:26.76±1.41 pg/mL,刺激组:3.16±0.95 pg/mL);(3)在48h时,IFN-α可诱导总T淋巴细胞和HOK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促凋亡细胞因子(IFN-γ(PBS组:2.09±0.22pg/mL;共培养体系:10.85±1.67 pg/mL)、TNF-α(PBS组:0.03±0.007 pg/mL;共培养体系:0.99±0.08pg/mL)、FasL(PBS组:0.39±0.16 pg/mL;共培养体系:8.10±0.17 pg/mL))显着增加,并导致共培养体系中的HOK细胞大量凋亡(PBS组:2.20%±0.12%;共培养体系:17.98%±1.50%);(4)C3H小鼠皮下持续注射IFN-α共计14天后,HE染色见到皮下大量淋巴细胞浸润;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T淋巴细胞也存在显着增高。结论:(1)IFN-α能够提高KC表面MHC-I类分子和CD40分子的表达,且IFN-α可以独立诱导KC凋亡;(2)IFN-α可能诱导OLP损害中T淋巴细胞向Th1型细胞分化,形成Th1型免疫格局;(3)IFN-α可以促进共培养体系中的T淋巴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FasL,可通过T淋巴细胞诱导KC大量凋亡;(4)C3H小鼠皮下注射IFN-α可导致皮下T淋巴细胞非特异性浸润。

余婷婷[8](2019)在《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及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第一节两例RasGRP1突变患儿临床免疫表型和免疫组库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两例RasGRP1突变的ALPS样病人的临床、免疫表型、TCR和BCR免疫组库的特征,探讨这类病人的免疫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评估免疫功能,将患儿和正常对照的淋巴细胞分选为T、CD21high B和CD21low B三群细胞,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其免疫组库。结果:患儿表现为反复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自身免疫现象,滤泡辅助T细胞、CD21low B细胞比例升高。B细胞BCR通路下游pERK表达下调和B细胞活化障碍。三群细胞的免疫组库分析可见患儿VD、VJ组合存在明显的优势组合,聚类分析显示患儿V基因基于取用频率、基于距离分析都聚集在一起,患儿的CDR3长度均短于正常对照,多样性的指标显示患儿免疫组库多样性受限。结论:本研究证实RasGRP1突变的ALPS样疾病的患儿表现为反复感染、肝脾肿大、自身免疫的现象,BCR通路受损致B细胞活化和ERK磷酸化障碍等,同时推测BCR和TCR多样性受限可能与对病原免疫反应缺陷和自身免疫的过程相关。第二节一例RALD-KRAS突变患儿临床和免疫学研究目的:探讨一例由KRAS体细胞突变引起的RALD-ALPS样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方法:收集一例RALD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检索该疾病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患儿表现为反复感染、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实验室检查示TCRαβ+DNT细胞比例正常,IL2撤退的凋亡受损。一代测序验证KRAS(c.37G>A,p.G13C)突变存在外周血中,而黏膜和指甲该位点未见突变。文献检索KRAS体细胞突变引起的RALD,国外目前已报道16例患者,他们均表现为慢性淋巴增生和自身免疫现象,KRAS突变位点为G13C、G13D、G12D、G12A、G12S。结论:当患儿出现肝脾肿大、自身免疫淋巴增生和反复感染,TCRαβ+DNT比例正常,临床医生应考虑RALD,重点排查其致病基因,同时完善IL2诱导的凋亡实验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Periodic Fever Syndrome,PF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17例儿童PFS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遗传学诊断。结果:11例周期性发热-阿弗它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PFAPA)患儿发热时长中位数4.5天,每次发作的最高温度40℃,发作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周。6例家族性地中海热(FMF)患儿发热时长中位数3.25天,每次发作的最高温度40℃,发作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周。PFAPA患者11例有咽炎(100%)、7例有颈部淋巴结炎(63.6%)、7例有口腔溃疡(63.6%)、3例有腹痛(27.3%)、1例有皮疹(9.1%)。FMF患者2例有腹痛(33.3%)、2例有颈部淋巴结炎(33.3%)、2例有口腔溃疡(33.3%)、2例有咽炎(33.3%)。实验室检查示所有PFS患者发热期WBC,急相反应物质CRP、ESR升高,而PCT正常,微生物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基因检测示11例PFAPA患者中4例MEFV有一个位点突变,6例FMF患者中MEFV均有2-3个位点杂合突变。结论: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伴咽炎、颈部淋巴结炎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急相反应物CRP、ESR升高时,需考虑PFS。同时,本研究也重点提出,PCT正常可以鉴别细菌感染,从而辅助PFS诊断。第三部分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aemia,XLA)合并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学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XLA合并血液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首例XLA合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免疫学特征及诊治经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加以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5岁并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免疫学检查提示外周B细胞缺如,各型免疫球蛋白下降,基因分析发现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c.1909-2A>G剪接突变。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外已报道9例XLA患者并发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和淋巴瘤,国内尚无相关报道。结论:该患儿为我国第一例XLA合并血液肿瘤患者,并得到了及时诊疗。文献复习提示XLA仍有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临床医生应该警惕该合并症的发生。

伍树芳[9](2018)在《间充质干细胞调节B细胞凋亡在治疗SLE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细胞凋亡增多以及凋亡细胞清除障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T、B淋巴细胞凋亡增多。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具有强大的免疫调控功能,且有调控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表明MSCs移植能缓解SLE以及狼疮小鼠的病情,但是MSCs调节细胞凋亡是否参与了狼疮的治疗尚不明确。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SCs,hUC-MSCs)对SLE患者以及狼疮小鼠B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阐明hUC-MSCs治疗SLE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B淋巴亚群的凋亡情况。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免疫磁珠(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选SLE患者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将hUC-MSCs与CD19+B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在不同时间点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B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MACS分离BALB/c脾脏B220+的B淋巴细胞,将hUC-MSCs与B220+细胞共培养6、24或48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220+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 SLE 患者血浆中游离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sTRAIL)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离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与 hUC-MSCs 共培养 24小时后,实时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 PBMCs 中 TRAIL、TRAIL 受体 1(TRAIL-R1)和 TRAIL受体2(TRAIL-R2)的mRNA水平。体外用重组人TRAIL处理SLE患者来源的PBMCs,观察不同处理时间后PBMCs中CD19+B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体外用重组小鼠TRAIL处理小鼠脾脏来源的B220+细胞,观察不同时间下B220+B淋巴细胞的凋亡率。16周龄MRL/lpr小鼠随机分为四组,两组小鼠每只尾静脉注射1 ×106 hUC-MSCs,另外两组小鼠注射等体积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为对照,分别于24小时和4周后处理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肾脏周围引流淋巴结和脾脏B淋巴细胞凋亡。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小鼠尿蛋白,HE染色评估狼疮小鼠肾脏病理。另外,10周龄BABL/c小鼠腹腔注射500ul降植烷(pristane)诱导腹腔淋巴细胞凋亡,72小时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腹腔注射1 ×106hUC-MSCs,一组注射等体积PBS,24小时后检测腹腔B淋巴细胞凋亡。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者;hUC-MSCs体外抑制SLE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凋亡;SLE患者血浆sTRAIL水平升高,且与尿蛋白呈正相关;hUC-MSCs显着降低共培养SLE患者PBMCs中TRAIL、TRAIL-RI的mRNA水平;hUC-MSCs抑制BABL/c小鼠脾脏来源的B220+B淋巴细胞凋亡;hUC-MSCs移植MRL/lpr小鼠24小时后外周血、脾脏以及淋巴结中B220+B细胞凋亡率无显着变化;hUC-MSCs移植MRL/lpr小鼠一个月可显着降低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缓解肾脏淋巴细胞浸润,但是对外周血、脾脏以及淋巴结B220+细胞凋亡率无显着影响;Pristane诱导可使BABL/c小鼠腹腔淋巴细胞凋亡增多,hUC-MSCs注射后腹腔B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结论:hUC-MSCs在体外条件下可降低狼疮患者以及小鼠B淋巴细胞凋亡,在体内可以降低Pristane诱导的B淋巴细胞,这可能是hUC-MSCs移植治疗SLE和改善B淋巴细胞减少的机制之一。

王玉玲[10](2018)在《Tregs、Fas/FasL系统在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血常规检查值或血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PD)风险或发展之间的关系;2)通过检测研新疆PD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CD56+%、Fas(%),Tregs细胞的变化,为神经免疫与PD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3)研究死亡受体(Fas)和Tregs细胞在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表达,探讨Fas和Tregs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453例PD患者和436例对照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02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被诊断。帕金森氏症的发生由改良的Hoehn-Yahr量表进行量化。在患者和对照个体中,回顾血常规检查的值,并计算血细胞比值。调整后,将453名PD患者与436名合并症患者匹配的对照个体进行比较。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血液价值或比值与PD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有序逻辑回归分析以探讨值或比率与PD之间的关系;2)应用荧光染色法测定83例维、汉两民族PD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CD56+%、Fas(%),Tregs细胞,并与1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民族间,不同用药,不同病程及HY评分与各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3)6-羟多巴胺(6-OHDA)造模,美多芭进行治疗,设立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PD模型组(n=20)和美多芭干预组(n=20)。观察各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行黑质组织提取。用免疫印迹检测Fas、FasL、FoxP3(Tregs)变化,免疫组化检测Fas、FasL、FoxP3(Tregs)、TH变化。结果:1)453例PD患者中,女性203例,平均年龄63岁;在436名对照组中,21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1岁。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比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的平均水平下降,血小板与红细胞比值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的增加与P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值下降与PD发生有关。2)与对照组相比,PD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B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NK细胞、Fas及Tregs细胞表达上升。维、汉两民族间相比,各淋巴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变化。服用美多芭组Fas及Tregs细胞低于未服用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与PD患者年龄、B细胞亚群与PD患者病程相关,Fas及Tregs细胞与HY评分有一定相关性。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H表达减少,Fas、FasL和Tregs细胞在黑质区域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变化与PD相关。PD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NK细胞及Fas表达水平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Fas可能有助于评估PD的病情进展。Fas和Tregs细胞在黑质纹状体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P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Fas/FasL抗原在Behcet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as/FasL抗原在Behcet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免疫状态分期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指标
        2.2.2 标本收集
        2.2.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2.2.4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方法
        2.2.5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2.2.6 HBV-DNA检测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
        3.1.1 不同免疫状态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特征
        3.1.2 T淋巴细胞亚群对免疫状态的评估效能
    3.2 HBV-DNA载量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影响
    3.3 不同HBsAg定量水平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
    3.4 T淋巴细胞亚群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 T淋巴细胞亚群对打破免疫耐受的评估效能
    3.6 T淋巴细胞亚群对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评估效能
    3.7 抗病毒治疗对HB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CD8+T淋巴细胞与HBV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神经细胞表面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
    英文文章 1
    英文文章 2

(3)TNFSF/TNFRSF及胞内DN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Behcet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TNFSF/TNFRSF基因多态性与Behcet病遗传易感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胞内DN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Behcet病易感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TNFSF/TNFRSF相关成员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CD161分子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葡萄膜炎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1.1.1 葡萄膜炎概述
        1.1.2 抗原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1.1.3 天然免疫细胞在葡萄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1.1.4 自身免疫性T细胞和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1.1.5 其它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1.1.6 葡萄膜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2 CD161分子与T细胞
        1.2.1 CD161分子概述
        1.2.2 CD161的配体
        1.2.3 CD161分子在人类T cells上的免疫表型
    1.3 转录因子CREMα与T细胞
        1.3.1 CREMα简介
        1.3.2 CREMα介导T细胞的调控机制
第2章 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表面CD161分子的分布与表达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来源
        2.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样本采集
        2.2.2 血清的分离
        2.2.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
        2.2.4 细胞表面染色
        2.2.5 细胞培养
        2.2.6 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2.2.7 Luminex检测细胞因子
        2.2.8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正常人和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CD161分子分布与表达
        2.3.2 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Th1和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
        2.3.3 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CD161~+Th1和CD161~+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
        2.3.4 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CD8~+CD161~+T细胞分泌和表达IFN-γ的水平
        2.3.5 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血清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
    2.4 讨论
第3章 环孢素对CD161分子的作用和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样本来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样本采集
        3.2.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
        3.2.3 细胞培养
        3.2.4 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提取
        3.2.5 细胞表面染色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3.2.6 Luminex检测细胞因子
        3.2.7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环孢素对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Th1和Th17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
        3.3.2 环孢素对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CD161~+Th17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
        3.3.3 环孢素对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CD8~+CD161~+T细胞表达IFN-γ水平的影响
        3.3.4 活动期葡萄膜炎患者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
    3.4 讨论
第4章 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中CREMα的表达
    4.1 实验材料
        4.1.1 样本来源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4.2.1 PBMC分离
        4.2.2 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
        4.2.3 CD4~+T细胞总RNA的提取
        4.2.4 CD4~+T细胞总RNA浓度测定
        4.2.5 CD4~+T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4.2.7 CD4~+T细胞蛋白的提取
        4.2.8 总蛋白浓度的测定
        4.2.9 Western Blot检测
        4.2.10 数据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CD4~+T细胞磁珠分选结果
        4.3.2 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CREMα、CD161、RORγt和IL-17A mRNA的表达情况
        4.3.3 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CREMα、CD161、RORγt和IL-17A蛋白的表达情况
    4.4 讨论
第5章 CREMα对CD161分子表达的调控作用
    5.1 实验材料
        5.1.1 样本来源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主要试剂
        5.1.4 溶液配制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5.2.1 PBMC分离
        5.2.2 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
        5.2.3 CD4~+T细胞的培养
        5.2.4 实验分组
        5.2.5 设计及合成siRNA
        5.2.6 CD4~+T细胞的siRNA转染
        5.2.7 CD4~+T细胞总RNA的提取、CD4~+T细胞总RNA浓度测定、CD4~+T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5.2.8 CD4~+T细胞蛋白的提取、总蛋白浓度的测定和WesternBlot检测
        5.2.9 数据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对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CD4~+T细胞中转染siRNA后,CREMα、CD161、RORγt和 IL-17A mRNA的转录情况
        5.3.2 对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患者CD4~+T细胞中转染siRNA后,CREMα、CD161、RORγt和 IL-17A蛋白的表达情况
    5.4 讨论
第6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ATR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技术路线
    1.5 主要实验材料
        1.5.1 主要药品与试剂
        1.5.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1.5.3 抗体列表
    1.6 实验方法
    1.7 实验结果
        1.7.1 ATRA 可以增加骨髓内有核细胞数量和外周血细胞数量
        1.7.2 ATRA可以保存骨髓内重要成分以及延长再障小鼠生存时间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ATR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研究目标和意义
    2.3 主要研究内容
    2.4 主要技术路线
    2.5 主要实验材料
        2.5.1 主要药品与试剂
        2.5.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2.5.3 抗体列表
    2.6 实验方法
    2.7 实验结果
        2.7.1 ATRA可以抑制T细胞体内增殖、激活、迁移和效应功能
        2.7.2 ATRA可以有效抑制T细胞的代谢
        2.7.3 Treg细胞移植不能改善再障小鼠的预后
        2.7.4 ATRA可以维持T细胞亚群在较高的水平保持平衡
        2.7.5 ATRA通过上调Jun B转录因子从而促进Th2 细胞分化
        2.7.6 ATRA通过抑制NFAT1 通路从而促进Th1向Th2 细胞分化
    2.8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6)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方法与材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D8~+T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功能与胰腺癌免疫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干扰素α诱导T细胞分化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及符号说明
前言
实验室常规试剂与仪器说明
第一部分 IFN-α诱导KC表达抗原提呈分子、共刺激分子和趋化因子并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IFN-α诱导T淋巴细胞向Th1 方向分化并分泌促凋亡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IFN-α联合T淋巴细胞诱导KC凋亡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小鼠皮下注射IFN-α导致非特异性T淋巴细胞浸润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全文讨论
全文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及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两例RasGRP1 突变患儿临床免疫表型和免疫组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一例RALD-KRAS突变患儿临床和免疫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9)间充质干细胞调节B细胞凋亡在治疗SLE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间充质干细胞调节B细胞凋亡在治疗SLE中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已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10)Tregs、Fas/FasL系统在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血常规检查值及血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的相关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维汉民族淋巴细胞亚群、FAS/FASL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PD模型鼠黑质FAS/FASL及 TREGS检测及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实验步骤
        1.4 技术路线图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Fas/FasL抗原在Behcet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D]. 徐清浪. 南昌大学, 2021(01)
  • [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价值[D]. 曾子玲. 山东大学, 2020(04)
  • [3]TNFSF/TNFRSF及胞内DN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Behcet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 胡丽丽.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CD161分子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佟柏楠. 吉林大学, 2020(08)
  • [5]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唐大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D]. 车驰.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干扰素α诱导T细胞分化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 宋晨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及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D]. 余婷婷.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9]间充质干细胞调节B细胞凋亡在治疗SLE中的作用研究[D]. 伍树芳. 南京大学, 2018(01)
  • [10]Tregs、Fas/FasL系统在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机制研究[D]. 王玉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白塞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FasL抗原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