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创新军事新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姜小玉[1](2021)在《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文中认为战争年代,军事斗争是核心工作,在战场上真枪实弹有时候并不能使人屈服,而往往一份报纸、一张传单就能让人意志衰退,不战自降,这也是宣传的特点所在。战争年代的军事和宣传都是制敌的手段,战场实战和舆论相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起到瓦解敌人的效果。“军事”副刊作为《解放日报》军事与宣传的结合体,不仅传达着军事方面的方针政策,更承担着动员、武装民众的重任。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版块,正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动员、武装群众的重要性以及延安时期副刊的创办经验三方面探究“军事”副刊的创办背景。第二部分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整风之前的“军事”副刊,从组织机构、版面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结合初创阶段的历史背景剖析初创阶段的成绩与不足。第三部分探究停刊阶段的“军事”副刊,在全党整风的背景之下主要从《解放日报》自身以及军队角度分析其停刊原因,同时分阶段论述整风对于“军事”副刊创办理念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复刊后的军事副刊,主要通过图表法、归纳法等总结、剖析有栏头和无栏头两个阶段的内容及特征,试图达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的效果,力求展现经历了延安整风之后“军事”副刊全新的创办理念。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基础上得出“军事”副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为现今党报及军事新闻提供经验。全文以“军事”副刊的初创、停刊、复刊的三个阶段为骨架,结合时间线索从创办历史考察的角度为切入点意在还原一个立体、多维的“军事”副刊。
杨金李[2](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强调重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且,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重视对各种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过去性、不可复现性的特点,其所涉及的众多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学生也无法真切地接触到,给历史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将新闻资源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历史与现实之间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减少历史学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感,更易于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因此,将新闻资源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关于论述“新闻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的文献资料仍然较少,并且通过对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该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论述了新闻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并且,结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及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从新闻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运用的策略以及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新闻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建议。以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能够为广大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运用新闻资源进行教学带来一定的思考。
张炳旭[3](2021)在《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白涛幼名洪涛,曾用笔名冷公、一碧,河南南阳人士,辛亥时期开始投身新闻事业,随后致力于新闻学术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实用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的着述者,也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论文以“新闻人”任白涛为中心,系统探讨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思想以及抗日新闻宣传等内容,力求客观、全面地将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同时,希冀这番探索能够对民国新闻史尤其是新闻人物史研究有所补益。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内容主要涵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任白涛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本章结合特定时代背景,以时间为轴线对“新闻人”任白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总体概括。呈现了任白涛在南阳、开封、上海、东京、重庆、恩施等地的人生经历,着重揭示了任白涛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以及促使他选择不同道路的内在动因。认为是在时代环境、家世背景、教育经历和个人性格特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任白涛才始终坚守着他的新闻人之路。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三、四、五章,是从横向上对新闻人任白涛展开的研究,分别对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思想观念以及抗日新闻宣传四个方面作出考察。其中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历程。本章将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活动划分为“在《民立报》时期”和“在《新湖北日报》时期”两个阶段。认为在辛亥革命前后,任白涛受到个人兴趣的驱使、民主自由社会风气的熏染及对军阀政府统治的不满,毅然投身新闻事业,期望通过“新闻”这一媒介来施展个人抱负并对社会进步有所助益。抗日战争期间,任白涛作为《新湖北日报》总编辑,在民族危亡时刻再次走上新闻职业工作,把担任《新湖北日报》总编辑作为践履其“新闻救国”理想的一种途径,这解释了他为何会以短暂的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姿态出现在新闻界。第三章着重研究任白涛的新闻学术活动。本章从任白涛“在日本”和“在国内”两个层面对他的新闻学术活动进行展开,重点探究了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创办中国新闻学社等重要活动,认为任白涛在力图构建一种体系化的新闻学,任白涛的新闻学术研究活动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科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第四章主要研究任白涛的新闻思想。本章主要从新闻业务思想、新闻教育思想、新闻伦理思想、新闻舆论思想四个方面对任白涛新闻思想展开重点考察,认为任白涛的新闻思想体现出了如下特征:一、中外结合,以本土化为追求;二、吸纳为起点,以立足体系创建为目标;三、强调记者责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任白涛的新闻思想既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熏染,又对西方新闻学理论和思想进行了借鉴和吸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中体西用”色彩。第五章是对任白涛抗日新闻宣传的研究。任白涛的抗日新闻宣传研究是作为“新闻人任白涛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本章首先考察了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历史背景。其次,对任白涛进行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内在动因作出探析,认为根本动因是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直接动因是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再次,重点研究了任白涛关于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抗战期间,任白涛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新闻宣传政策及行为尤为关注,并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日本对华施加的新闻宣传政策、战时国际通讯社的机构及其作用、抗战期间的对日新闻宣传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以此作为他在抗战期间从事新闻活动的基本准绳。第三部分即论文第六章,在前五章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对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其评价展开探讨,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任白涛一生钟情于新闻事业,既从事新闻学术研究,又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其中,从事新闻学术研究是任白涛人生当中的主要工作,在中国新闻学的一些领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是民国时期追求新闻理想的典型新闻人之一。本章从政治与学术的视角出发对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历史贡献与地位作出阐述。与此同时,指出由于时代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任白涛的新闻实践、新闻学术以及新闻思想等也暴露出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以新闻人任白涛为镜,将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可为当前中国新闻理论建设与新闻学科发展提供镜鉴。
蔡平娟[4](2020)在《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宣传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定一十分重视党的宣传工作。抗战时期是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陆定一抗战时期宣传工作思想的形成,既来自于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又受制于抗战时期的历史社会环境,包括党外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双方既是队友又是对手,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展开宣传战;党内背景,中共自成立以来,党内出现了四次路线错误,严重影响了党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党内重要的报刊掌门人,陆定一在抗战时期的宣传工作实践主要包括负责《新华日报》(华北版)、《前线》杂志以及在毛泽东的领导与关怀下,担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与博古既合作又斗争,共同参与《解放日报》改版,扭转了博古的“新闻纸”办报思路,使《解放日报》由国际视野转向了延安视野。陆定一在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宣传工作思想。陆定一主张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强调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新闻真实论、全民党报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学理基础。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宣传工作思想也有权宜色彩,尤其是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轻视新闻专业取向,对后来的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陆定一的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为政治动员群众,传播共产党形象,夺取抗战胜利,强化毛泽东党内的话语权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党在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阳波[5](2020)在《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闻事业始终是党的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发展道路、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毛泽东在指导人民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中,不断总结新闻实践经验,从中提炼出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宝贵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局势的变化,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提出了新要求,形成了符合时代需要、具有自身特征的新闻宣传观。深入研究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有利于在学术上深化党的新闻宣传理论研究,而且对于指导当前新闻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形势的历史性变化,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中国舆论所面临国际舆论环境下的传播困境,智能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是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现实语境;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新闻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辩证思维、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理念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指导下实现理论创新。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新闻思想中的坚持党性原则、群众路线等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职责使命,讲究加强典型宣传报道、文风改进,运用全球视野的方法策略,树立政治家办报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深入调查研究,自觉向群众学习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等基础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性质地位、职责使命等方针原则进行新定位,强调加强内容建设,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创新网上舆论引导新方式,提出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强宣传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接地气、求上进、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上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养分,参与新时代思想的理论建构。从实践价值上看,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科学指南。
刘炎飞[6](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程琛[7](2020)在《黄宪昭的大学生活》文中研究说明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所独立的新闻学院。同年黄宪昭也为实现自身新闻理想来到该校就读,并于1912年顺利毕业,成为新闻史上第一位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就读并获得学士学位的中国人。作为20世纪初首位赴美接受系统的新闻学科教育的中国人,黄宪昭的四年大学生活极具新闻史研究意义,但目前学界对他本人的专论研究极少。本文试图以黄宪昭大学四年的生活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法为主,通过大量搜集第一手史料与阅读相关文献,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本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与黄宪昭相关的研究文献,发现与其本人相关的研究较少,为本文提供了较充足的研究空间。第二章以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与它的第一位中国学生为框架,勾勒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建成的背景与过程,介绍了黄宪昭作为该学院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入学前的背景情况及入学后受到学院的特别关照。第三章主要描述黄宪昭大学期间的新闻学习情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为两个主要方向。前者主要凸显其在大学期间接受的新闻理论教育的跨学科背景丰富、专业性强的特点,体现其是一名接受过完备教育的职业新闻人;后者主要围绕他在《密苏里人报》与《留美中国学生月报》两份以学生为主创人的报纸的实践活动展开研究,体现其热爱新闻事业,热衷于报业实践的个人特质。第四章主要讲述黄宪昭大学期间的社团活动。通过描述其大学期间创办密苏里大学国际俱乐部、协助创办纽约学生俱乐部与童子兵组织、在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中积极担任重要公职等活跃行为,勾勒出一名鲜活的主动学习美国先进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血爱国青年形象。第五章论述黄宪昭留学的现实意义,意义的论述主要从黄宪昭推进中国报业与世界接轨、促进中国近代新闻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贡献中展开。第六章为本研究小结,总结了论文的结论、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黄宪昭攻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位的时间为1908-1912年,耗时四年,并不长。但作为第一位来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的中国人,他四年的学习生活是20世纪初留美中国学生的缩影,也是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典型研究蓝本。本文以黄宪昭如何学习新闻理论、如何参与新闻实践、如何参与社团活动为主线,在繁杂琐碎的相关史料中抽丝剥茧,力图还原其四年大学生活原貌并探究其留学的现实意义,填补现今研究领域的空白。
郑言[8](2020)在《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世界各国行使和构建其国际话语权力的过程中,体育传媒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各国体育话语权的外现形表现,又是贯穿整个世界权力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功能又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具体于体育权力而言,各国的体育制度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延伸至世界体育传媒格局中。中美两国的传媒体制有着根本性差异。随着我国体育传媒与新闻传媒融入世界,进一步的渐进式自由是大趋势,但在此过程中,作为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略的关键作用,体育传媒应与中国新闻传媒一道,树立“差异不等于差距”的媒介自信的同时,吸纳美国体育传媒对美国世界话语权力行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辅助作用,全面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体育话语权、国家话语权。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体育传媒业,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科学的方法及其它相关的方法丰富体育传媒业与国际政治相关话语权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对体育传媒在提升国家话语权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剖析,为进一步研究国家话语权的全面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结论主要有:1.当体育传媒作为当下一种能够更快突破国家间文化壁垒的传播介质对所属国家的国家话语进行影响、传播时,对中国新闻业核心理念的继承与弘扬,不仅将内部有形的进行统一、整合,还将形成更多、更完善、更有效的对于国家话语权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而这一切的开端都在于将我国的体育传媒置于由中宣部统一领导的“亼”字结构的综合型传媒矩阵之中,承担起践行国家话语权力构建的历史使命。2.在国际竞争领域,我国的龙头体育传媒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合作共赢,应该主动融入国家话语权的构建之中并承担相应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行业内的竞争——话语权竞争,通过融合变化本身的发展态势,实现真正的以竞争促发展。3.合理运用好体育话语权的显性组成和隐形组成,实现国家话语格局层面由体育话语“隐性+显性”的互相转化。4.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开创一条属于我国自身的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体育传媒国际输出之路,实现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这一“中国模式”。
曾俊玮[9](2020)在《框架理论视角下军队典型人物全媒体报道研究 ——以《解放军报》为例》文中指出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实践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国家政府充分认可典型人物报道在典型示范、政治教化、传递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解放军报》的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典型人物报道在业界实践上的长盛不衰与在理论界的濒临消亡出发,探究典型人物报道在全媒体环境下的现状。研究采取框架分析中“诠释包裹”的分析取向,试图从核心框架、框架矩阵中,寻找典型人物报道实施价值传递的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历史视角出发,对典型人物报道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现有条件进行对比,认为目前对典型报道进行研究仍然有现实价值。研究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对象典型人物报道及研究方法框架分析的现有成果,明确了典型人物报道、框架分析的概念,认为目前的典型人物报道研究局限在业界实践上,定量研究较少,所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都较为零散。基于以上分析,第一章“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详细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诠释包裹”分析路径,并明确了本研究想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二章“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介绍了本研究基于理论基础所设计的研究步骤、类目建构。本研究选取《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构造月抽样的方式抽取274个人物典型共809篇新闻。第三章“全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诠释包裹分析”基于研究数据对《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的诠释包裹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将框架装置构成框架矩阵,人物典型的诠释包裹可以概括为:战斗先锋、牺牲烈士、奉献一生、身残志坚、非现役典型和特殊典型六类。第四章“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传递”明确了《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通过“价值建构”和“价值互动”两种路径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包括基于军人身份的核心价值,以及基于军报立场的面对大众读者的价值,它们通过诠释包裹,直接或间接地被建构。《解放军报》作为价值的提供者,不仅需要构建价值,还需要通过与意见的自由市场中的其他价值进行内容和环境两个维度上的互动,让自己提供的价值更具竞争力。第五章“基于价值冲突视角的反思与建议”从价值冲突视角出发,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反思。《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存在办报目的与多元化社会价值不相容、与新闻价值冲突的问题,在新闻生产实践中仍有待改善。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解放军报》的典型人物报道提出了发展建议,分别是:坚守舆论阵地,避免直接价值冲突;在时效性和真实感上做出突破;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基于互动的精准传播。
高静婷[10](2019)在《新闻媒介社会角色的嬗变 ——反思建国后新闻学学术论争》文中认为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在动荡与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性与政治性极强的学科,其发展始终与我国社会发展亦步亦趋。目前,新闻学研究理论体系已初具雏形,学科地位也日益凸显,而新闻理论的澄清与实践准则的确立离不开一批批学人们的质疑与争论。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任何一门学术的发展史都向我们一再表明了,对一项理论持不同意见的学者们的争鸣、争论、论战,甚至平等的批判,都是该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学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中国新闻学的发展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建国后新闻学领域内引发的论争的话题不计其数,本文选取了具有广泛影响的18个典型话题,按其论争的目的与影响划分成五类,即积极建设并扞卫学科合法性;深入理论研究,巩固学科发展;新闻学适应社会制度变革;由事业向产业过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技术演变五章。通过获得历史性、经验性的资料,分析、探索多次时代变迁背景下新闻理论争鸣都是如何发生、为何出现、结果是什么以及通过这些论争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其中前两章主要从新闻学学科自身发展探讨学术论争的作用与影响,后三章通过对三个系列新闻学术论争的梳理与分析,探究新闻学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变迁。通过分析与反思,不难看出新闻理论学术论争对新闻学发展脉络的影响,在不断追求完善自身学科建设的同时,始终是追随着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断更新自身学科研究重点与研究轨迹。建国以来,新闻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角色也完成了由“喉舌”到“监督者”再到“信息提供者”的阶段性的华丽转身。
二、努力创新军事新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创新军事新闻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一、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的历史背景 |
(一)游击战组织、动员群众的需要 |
(二)边区教育、武装群众的重要性 |
(三)延安时期党报副刊的繁荣为“军事”提供契机 |
二、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创建、成绩与不足(1941.10.29-1942.3.20) |
(一)初创过程及组织机构 |
(二)初创阶段取得的成绩 |
(三)初创阶段的不足之处 |
1.题材单一,写法刻板 |
2.知识性强,互动性差 |
3.报道涣散,注重国际 |
三、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停刊与重新定位(1942.3.21-1943.3.31) |
(一)停刊原因分析 |
1.全党进入普遍整风阶段 |
2.初创阶段“军事”副刊的缺点 |
3.全军工作重心的转移 |
(二)停刊阶段复刊的“再酝酿” |
1.《解放日报》改版副刊重新的定位阶段 |
2.“军事”副刊的正式提出 |
四、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复刊与特征(1943.4.1-1945.12.31) |
(一)复刊的历史背景 |
1.更加重视利用报纸指导工作 |
2.整风进入“以工作为主”的新阶段 |
3.为抗击反共高潮做军事的准备 |
(二)复刊后两个阶段的特征 |
1.有栏头阶段(1943.4.1-1943.12.2) |
2.无栏头阶段(综合性副刊)(1943.12.3.-1945.12.31) |
五、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 |
(一)历史作用 |
1.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新闻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
2.极大程度地动员、武装群众壮大了边区军事力量 |
(二)现实启示 |
1.为党报大众化的探索提供理论源泉 |
2.军事宣传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闻资源的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闻 |
二、新闻资源 |
第二节 新闻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一、新闻资源的分类 |
二、新闻资源的特点 |
第三节 新闻资源的运用价值 |
一、补充延伸历史教材内容 |
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
三、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新闻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概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与内容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新闻资源运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忽视新闻资源的时效性 |
二、新闻资源真实性的精准度把握不够 |
三、运用新闻资源的方式单一 |
四、缺乏设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
五、学生关注新闻资源的频率较低 |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的建议 |
第一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的原则 |
一、联系性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贴近性原则 |
四、适度性原则 |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的策略 |
一、依据运用原则,搜集新闻素材 |
二、把握度量关系,整合新闻资源 |
三、设置悬疑问题,导入新课教学 |
四、适时补充素材,激活教材知识 |
五、创设教学情境,培育家国情怀 |
六、开展课外活动,提升现实意识 |
七、及时反思调整,优化教学活动 |
第三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一、新闻资源的取舍 |
二、新闻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
三、相关学业评价机制的设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的理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现有研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析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点及困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困难 |
第一章 任白涛的人生历程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家世与早年求学生涯 |
一、家庭与家学 |
二、从私塾到学堂 |
三、上海问医兼求学 |
第二节 涉足报界到东渡日本 |
一、初入新闻界 |
二、东渡日本留学 |
三、与周恩来成为莫逆之交 |
四、参与留日学生运动 |
第三节 在杭州与上海间辗转 |
一、置身版权纠纷 |
二、投身左翼文化运动 |
第四节 因抗战而逐流的年代 |
一、赴重庆寻找党组织 |
二、从事战时宣传工作 |
三、抗战后的清贫生活 |
第二章 任白涛的新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在《民立报》时期的新闻实践 |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新闻界 |
二、任白涛《民立报》记者经历考证 |
三、《民立报》上的“河南通信” |
四、任白涛新闻通信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在《新湖北日报》时期的新闻实践 |
一、《新湖北日报》的创刊背景及过程 |
二、《新湖北日报》的编务人员与栏目设置 |
三、任白涛主编期间的《新湖北日报》言论分析 |
四、毅然离开《新湖北日报》 |
第三节 任白涛新闻实践的主要特征 |
一、以兴趣支持事业 |
二、将新闻用作武器 |
三、为言论自由大声疾呼 |
四、为民族解放坚守阵地 |
第三章 任白涛的新闻学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从事新闻学研究的背景 |
一、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
二、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任白涛在日本的新闻学研究 |
一、参加“大日本新闻学会” |
二、着述《应用新闻学》 |
三、《应用新闻学》的出版经历 |
第三节 任白涛在国内的新闻学研究 |
一、创办中国新闻学社 |
二、《综合新闻学》的诞生 |
三、与学术界同仁的交往 |
四、进行体系化的新闻学研究与构建 |
第四节 任白涛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
一、以改善我国新闻事业为目标 |
二、以指导实践为主要目的 |
三、以构建体系化新闻学为追求 |
四、以引领学术为意识 |
第四章 任白涛的新闻思想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熏染 |
二、西方新闻学理论的影响 |
三、自我新闻实践活动的提炼 |
第二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任白涛的新闻业务思想 |
二、任白涛的新闻教育思想 |
三、任白涛的新闻伦理思想 |
四、任白涛的新闻舆论思想 |
第三节 任白涛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中外结合,以本土化为追求 |
二、吸纳为起点,以立足体系创建为目标 |
三、强调记者责任,以服务公众为宗旨 |
第五章 任白涛的抗日新闻宣传研究 |
第一节 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历史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二、中国新闻界的抗日新闻宣传热潮 |
三、任白涛对日本新闻界的早期关注与研究 |
第二节 任白涛从事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动因 |
一、为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局面 |
二、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 |
第三节 任白涛对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 |
一、关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宣传政策的认识 |
二、关于日本对华新闻宣传工具侵略本质的揭示 |
三、关于中国反对日本新闻侵略的主要原则 |
四、关于中国对日新闻宣传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任白涛抗日新闻宣传研究的主要特征 |
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 |
二、注重新闻的宣传功用 |
三、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 |
四、将学术研究融入抗战实践 |
第六章 任白涛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及评价 |
第一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历史定位 |
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始终怀揣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人 |
二、对中国早期新闻学建构有开创性贡献的新闻学者 |
三、对抗日宣传做出一定贡献的新闻斗士 |
第二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历史局限性 |
一、过分地看重新闻事业的力量和作用 |
二、未能充分地将自己的新闻主张贯彻于实践 |
第三节 新闻人任白涛的现实启示 |
一、新闻人应当具有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新闻学术研究应与当下时代需要相结合 |
三、应当理性看待西方新闻学理论和思想 |
结语 |
附录:新闻人任白涛生平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4)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1.1 缘由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陆定一生平事迹的研究 |
1.2.2 关于陆定一宣传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陆定一宣传实践的研究 |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1.4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党外背景 |
2.1.2 党内背景 |
2.2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家学背景 |
2.2.1 家族文化 |
2.2.2 马列主义宣传理论 |
2.3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2.3.1 接受系统教育 |
2.3.2 参与政治组织 |
2.3.3 担任中共文宣部门要职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的宣传工作实践 |
3.1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与《前线》月刊 |
3.1.1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 |
3.1.2 领导《前线》月刊 |
3.2 就职于解放日报社 |
3.2.1 毛泽东点将陆定一 |
3.2.2 亦敌亦友的陆定一与博古 |
3.2.3 改版《解放日报》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的宣传工作思想 |
4.1 宣传理论 |
4.1.1 凝聚广大群众 |
4.1.2 加强军干教育 |
4.1.3 瓦解敌伪军汉奸 |
4.1.4 争取国际支援 |
4.2 新闻理论 |
4.2.1 新闻本源理论 |
4.2.2 新闻真实理论 |
第五章 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5.1 历史贡献 |
5.1.1 传承了马列主义宣传工作思想 |
5.1.2 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5.1.3 强化了毛泽东在党内的话语权 |
5.2 当代启示 |
5.2.1 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5.2.2 党的宣传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
5.2.3 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5.2.4 党的宣传工作要注重宣传的艺术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
0.2.2 习近平新闻宣传观研究 |
0.2.3 习近平与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关系研究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1章 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现实语境与理论基础 |
1.1 现实语境 |
1.1.1 国内形势的历史性变化 |
1.1.2 国际舆论环境下的传播困境 |
1.1.3 智能互联网时代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 |
1.2 理论基础 |
1.2.1 汲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理念 |
1.2.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发展 |
1.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指导 |
第2章 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 |
2.1 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
2.1.1 坚持党性原则 |
2.1.2 坚持群众路线 |
2.1.3 坚持新闻真实性 |
2.2 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 |
2.2.1 强调舆论造势 |
2.2.2 提升马克思主义修养 |
2.2.3 执行“开”“好”“管”方针 |
2.3 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策略 |
2.3.1 加强典型宣传报道 |
2.3.2 提倡文风改进 |
2.3.3 树立全球视野,加强对外传播 |
2.4 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
2.4.1 树立政治家办新闻的意识 |
2.4.2 坚持为人民服务,虚心向群众学习 |
2.4.3 深入调查研究,练就过硬业务能力 |
第3章 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 |
3.1 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原则新布局 |
3.1.1 新闻宣传工作性质地位新定位 |
3.1.2 新闻宣传工作职责使命新表述 |
3.1.3 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新理念 |
3.2 创新网上舆论引导新方式 |
3.2.1 内容建设是互联网管理的根本 |
3.2.2 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
3.2.3 提升学网、用网、管网能力 |
3.3 现代传播体系下媒介管理新趋势 |
3.3.1 遵循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 |
3.3.2 利用新技术支撑,引领推进融合新发展 |
3.3.3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到建设“四全媒体” |
3.4 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新要求 |
3.4.1 加强宣传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
3.4.2 当好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 |
3.4.3 做接地气、求上进、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 |
第4章 习近平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价值 |
4.1 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4.1.2 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研究提供理论养分 |
4.1.3 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建构 |
4.2 实践价值 |
4.2.1 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4.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
4.2.3 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科学指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 |
(7)黄宪昭的大学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一) 关于黄宪昭本人的研究 |
(二) 密苏里大学教学模式研究 |
(三) 中国新闻教育史研究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第一所新闻学院与第一位中国学生 |
一、第一所新闻学院的成立 |
(一) 新闻课程在大学里的初次开设 |
(二) 密苏里大学的早期新闻课程 |
(三) 民间的呼声与官方的响应 |
二、第一位中国学生 |
(一) 入学前的黄宪昭 |
(二) 入学后的黄宪昭受到的重点关注 |
第三章 黄宪昭大学期间的新闻学习 |
一、黄宪昭在密苏里大学接受的新闻理论学习 |
(一) 丰富的学科背景 |
(二) 严格的学位要求 |
(三) 首次开创的“新闻周” |
二、黄宪昭在大学期间的新闻实践 |
(一) 黄宪昭与《密苏里人报》 |
(二) 黄宪昭与《留美中国学生月报》 |
第四章 黄宪昭大学期间的社团活动 |
一、黄宪昭与密苏里大学国际俱乐部 |
(一) 协助创办俱乐部 |
(二) 参与的主要活动 |
(三) 精神意义 |
二、黄宪昭与中国留美学生联会 |
(一) 中国留美学生联会的创办史 |
(二) 参与的主要活动 |
(三) 精神意义 |
三、黄宪昭与纽约学生俱乐部、童子兵组织 |
(一) 协助创办俱乐部与童子兵 |
(二) 参与的主要活动 |
(三) 精神意义 |
第五章 黄宪昭留学的现实意义 |
一、推进中国报业与世界接轨 |
(一) 参加第二次世界报界大会 |
(二) 与威廉姆斯院长的密切联系 |
二、开辟中国近代化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系 |
(一) 教育理念的移植 |
(二) 新闻人才的引入 |
第六章 小结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传媒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体育传媒业的狭义与广义范畴界定 |
2.1.2 体育赛事与体育传媒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
2.1.3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研究 |
2.1.4 国家对外传播政策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2.2 国家话语权的研究概况 |
2.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研究概况 |
2.3.1 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体育软实力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
2.3.3 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
2.3.4 中国体育话语权薄弱的原因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概况 |
3.1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影响与问题分析 |
3.1.1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影响 |
3.1.2 体育传媒业依附于新闻传媒业的问题分析 |
3.2 我国“井”字结构的传媒业布局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3.2.1 “井”字结构传媒业布局的由来 |
3.2.2 “伞形”与“井”字结构并存对体育传媒业的影响 |
3.2.3 向“亼”字结构转型期体育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 |
3.3 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问题分析 |
3.3.1 网络传播时代对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冲击与影响 |
3.3.2 缺乏国际影响力的职业赛事对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制约 |
3.3.3 缺乏世界级明星效应与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滞后的关系 |
3.3.4 缺乏世界级传播媒体对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发展体育传媒业的关系 |
4.1 体育话语权对于提升国家话语权的意义 |
4.1.1 体育大国决定体育话语权的表相 |
4.1.2 体育强国决定体育话语权的内核 |
4.1.3 体育话语权的隐性形态与显性形态 |
4.1.4 体育话语权是国家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5 后冷战时期国家的体育话语权就是国家的世界话语权 |
4.2 发展体育传媒业对提升国家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
4.2.1 提升国家话语权是发展体育传媒业的最终目标 |
4.2.2 “体育传媒寡头”加重话语霸权的影响 |
4.3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中国体育传媒业的战略任务 |
4.3.1 发达的体育传媒业是中国话语权提升的显性表现 |
4.3.2 体育传媒业对社会流体层的形变作用 |
4.3.3 体育传媒业对新闻传媒业的继承与发展 |
4.3.4 体育传媒业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中美体育传媒业对于提升本国国际话语权的比较分析 |
5.1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国家话语权构建的影响 |
5.1.1 美国国家传媒政策与体育传媒业发展现状 |
5.1.2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美国国家话语权构建的意义 |
5.2 中美体育传媒业对比 |
5.2.1 美国ESPN对美国国家话语权的作用分析 |
5.2.2 央视体育与腾讯体育对中国国家话语权的作用分析 |
5.2.3 中美体育传媒业的异同对比分析 |
5.3 美国体育传媒业对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启示 |
5.3.1 体育赛事是刺激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原动力 |
5.3.2 平等、多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话语霸权 |
5.3.3 体育传媒业对国家话语议程的两次“伪装” |
5.3.4 树立“差异不等于差距”的媒介自信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体育传媒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中国体育传媒业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
6.2 我国体育传媒业应立足国际视野采取融合竞争 |
6.3 通过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反思中国体育赛事的发展方向 |
6.4 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效应为新的增长极核 |
6.5 争做体育传媒业的国际标准输出国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框架理论视角下军队典型人物全媒体报道研究 ——以《解放军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典型报道的相关研究 |
二、典型人物报道的相关研究 |
三.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相关研究 |
四、框架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研究思路的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数据收集 |
一、抽样时间选择 |
二、抽样方法 |
第三章 全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诠释包裹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框架 |
第二节 推理装置分析 |
第三节 重要典型的框架矩阵 |
一、战斗先锋 |
二、牺牲烈士 |
三、奉献一生 |
四、身残志坚 |
五、非现役典型 |
六、特殊典型 |
第四节 全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变化 |
一、打造全新形象 |
二、变换语言风格 |
三、改进报道方式 |
四、积极回应受众 |
五、迎合受众的兴趣热点 |
第四章 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传递 |
第一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建构路径 |
一、典型人物报道建构的价值 |
二、典型人物报道进行价值建构的方式 |
第二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互动路径 |
一、传播内容维度的互动 |
二、传播环境维度的互动 |
第五章 基于价值冲突视角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与社会多元价值摩擦导致的问题 |
二、与新闻价值冲突导致的问题 |
三、新闻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发展建议 |
一、坚守舆论阵地,避免直接价值冲突 |
二、在时效性和真实感上做出突破 |
三、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基于互动的精准传播 |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闻媒介社会角色的嬗变 ——反思建国后新闻学学术论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2 研究的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3.1 新闻理论学术史研究现状 |
0.3.2 新闻学术论争研究现状 |
0.4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对象 |
0.4.2 研究方法 |
1 “积极建设并扞卫学科合法性”系列论争 |
1.1 背景:新闻学于社会剧烈动荡中诞生与持续存在的质疑 |
1.2 新闻“有学无学” |
1.2.1 争议点:非完全对立的“有学”与“无学” |
1.2.2 总结:实践与理论双重证明地位渐趋稳固 |
1.3 评价:学科制度化是新闻学的立足之本 |
2 “深入理论研究,巩固学科发展”系列论争 |
2.1 背景:新闻本体问题的澄清推动学科发展 |
2.2 新闻定义 |
2.2.1 争议点:“事实论”“报道论”与“信息论”的衍生 |
2.2.2 总结:紧随时代发展的观点嬗变 |
2.3 新闻价值 |
2.3.1 争议点:“报道本质论”“客观标准论”与“群众影响论”的博弈 |
2.3.2 总结:科学实践——探索真理的必由之路 |
2.4 新闻与宣传关系 |
2.4.1 争议点:对于二者关系的几种基本看法 |
2.4.2 总结: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媒介功能的重新定位 |
2.5 新闻商品性 |
2.5.1 过程:紧随时代步伐的三次论争 |
2.5.2 总结:传媒业市场化背景下“受者为中心”意识的觉醒 |
2.6 新闻真实性 |
2.6.1 争议点:新闻真实性内涵及“本质真实”是否存在 |
2.6.2 总结:澄清新闻本质属性与新闻实践基本准则 |
2.7 评价:建设学科基本理论体系 |
3 “新闻学适应社会制度变革”系列论争 |
3.1 背景:学科发展与政治需求的博弈 |
3.2 报纸是否是“阶级斗争工具” |
3.2.1 争议点:对报纸性质及功能的反思 |
3.2.2 总结:摒弃错误观念确立科学思想 |
3.3 报纸党性与人民性 |
3.3.1 争议点:“统一”?还是“对立”? |
3.3.2 总结:树立科学的新闻工作准绳 |
3.4 办报自由 |
3.4.1 争议点:阶级观点与办报自由的冲突 |
3.4.2 总结:“党管媒体”的原则确立 |
3.5 评价:“喉舌”——长期贯穿我国新闻学理论的核心 |
4 “由事业向产业过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系列论争 |
4.1 背景:产业转型冲击下的新闻业 |
4.2 新闻策划 |
4.2.1 争议点:“策划事实”还是“策划报道”? |
4.2.2 总结:恪守新闻真实底线共识的达成 |
4.3 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
4.3.1 争议点:舆论监督如何实施及其内涵 |
4.3.2 总结:科学的媒介角色与功能的回归 |
4.4 隐性采访 |
4.4.1 争议点:“法”与“理”的冲突与平衡 |
4.4.2 总结:把握专业职守的行使边界 |
4.5 评价:监督者——过渡转型时期完善新闻法制建设的渴求 |
5 “创新学术研究方法、传媒业转型发展”系列论争 |
5.1 背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为新闻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
5.2 量化分析取向的论争 |
5.2.1 争议点:定量分析对定性分析局限性的弥补 |
5.2.2 总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规范研究方法 |
5.3 全媒体时代,媒介发展规律论争 |
5.3.1 “报纸消亡论” |
5.3.2 “电视消亡论” |
5.3.3 媒介融合or分化? |
5.3.4 总结:立足思想解放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唯一出路 |
5.4 评价:信息提供者——技术革新助力学界与业界走上创新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努力创新军事新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D]. 姜小玉. 延安大学, 2021(12)
- [2]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研究[D]. 杨金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民国时期新闻人任白涛研究[D]. 张炳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D]. 蔡平娟. 江南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 阳波. 湘潭大学, 2020(02)
- [6]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黄宪昭的大学生活[D]. 程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体育传媒业发展研究[D]. 郑言.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8)
- [9]框架理论视角下军队典型人物全媒体报道研究 ——以《解放军报》为例[D]. 曾俊玮. 中国政法大学, 2020(11)
- [10]新闻媒介社会角色的嬗变 ——反思建国后新闻学学术论争[D]. 高静婷.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