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峡两岸风险投资业合作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章涛[1](2017)在《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来临,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山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承载着科技和创新两个要素的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低污染、新技术、高附加值等特点,成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然选择。自2009年开始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是由于本省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全面深入的分析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现状,寻找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做铺垫。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运用金融学及产业组织学等相关理论,并结合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渠道和运行机制,并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周期划分为萌芽阶段、创建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等四个阶段。其次,本文对2001年至2015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山西省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着政府财政支持有限、银行贷款机制不匹配、资本市场上市门槛高、风险投资发展落后和民间资本欠缺引导等问题。再次,本文以2001年至2015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了金融支持规模、结构和效率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四个衡量指标,运用VAR模型分析了金融支持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金融结构次之,金融效率作用稍显不足,而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金融业的反向拉动效应并不显着。最后,在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本文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山西省金融体系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邵海燕[2](2016)在《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向投资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同时每年许多国家都对其内向投资政策进行调整,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外向投资政策正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的内向投资政策大部分也趋向自由化。本文认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受到该国外向投资政策和相关东道国内向投资政策的影响,母国外向投资政策又可以分为外向投资国家政策和外向投资国际政策,东道国内向投资政策同样也可以分为内向投资国家政策和内向投资国际政策,其中国家政策指一国在国内自主实施的与直接投资相关的政策,国际政策指一国通过与他国签署国际投资协议而形成的与直接投资相关的政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2-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额都位居全球第三,本文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国和东道国的角度分析了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为引言,概要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明确研究内容及目标,确定研究思路及方法,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最后简要概括本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为文献回顾,对研究投资自由化及投资自由化效应的文献进行回顾,概括目前学者在该领域已取得的学术成果,总结出尚未引起大量关注的研究领域,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第3章为投资自由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分析了外向投资政策和内向投资政策自由化产生及兴起的原因,基于五种投资自由化效应理论,构建出投资自由化影响母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机制,为第4章和第5章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假设。第4章和第5章为实证研究部分,其中第4章为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对外向投资自由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中国外向投资国家政策和外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的发展历程,基于1980-2014年中国国家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使用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外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和外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都显着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长,且外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外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的促进作用。第5章为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对内向投资自由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概括了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现状、特点,基于2003-2014年中国至173个东道国的国家面板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系统广义矩法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作用,并按照人力资本禀赋和物质资本禀赋对东道国进行分类,进一步探讨中国至不同类型东道国投资时内向投资自由化的作用是否一致;结果显示东道国内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并没有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内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的促进作用却很显着,发达东道国与发展中东道国的内向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大体一致,只是发达东道国与更多其他国家签署国际投资协议会缩减中国至该类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而发展中东道国对外签署更多国际投资协议却扩大了中国至该类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第6章对以上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基于结论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外向投资政策改革建议,分别从外向投资国家政策和外向投资国际政策方面提出建议,前者包括深化改革外向投资管理体制和外汇管理体制、完善财税及金融政策、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政策、促进投资政策与贸易及外交政策的融合,后者包括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协议的签署并适时修订原有投资协议的内容、与不同东道国签署侧重点不同的投资协议、签署多边或区域投资协议、尽快实施已经签署的投资协议。本文的创新之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投资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创新之二是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将投资自由化按照实施层面和实施主体进行划分,分别研究了外向投资国家政策、外向投资国际政策、内向投资国家政策、内向投资国际政策这四类政策自由化对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创新之三是实证分析更细致,依据投资协议条款内容对国际投资协议进行分类量化,更精确地衡量国际投资协议所体现的投资自由化程度。研究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两点:1.本文基于五种投资自由化效应理论构建了投资自由化影响母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机制,然而投资自由化效应理论几乎都假定投资母国为发达国家,这个假设与中国的现实情况不符;2.在做实证分析时,由于国家政策内容繁杂且不统一,没有依据投资政策内容设计评分指标来衡量国家政策的投资自由化程度,转而使用其他指标来作为国家政策投资自由化的代理指标,对国家政策自由化程度的衡量或许存在偏差。
刘国宏[3](2012)在《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实施宏观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以金融机构集聚、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中心,具有促进金融资本流动、引导实物资源配置的强大功能。从13世纪金融中心在佛罗伦萨初具雏形以来,全球争建金融中心的努力从未停歇,不仅体现在全球性金融中心争夺上,而且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目前,我国二十余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试图争取区域发展资源和争夺经济发展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发展、资本跨国流通等因素变迁,一种全新的全球金融网络正在创建,金融中心依赖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国内资本供给的传统形成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新兴金融中心加速崛起。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实形势,历史上和当前阶段各类金融中心形成的背后均是得到了金融人才的厚爱和金融资本的青睐,而与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本紧密相关的是金融生态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是否适合以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本为基础的金融生态主体的繁衍和发展,直接决定了金融中心建设效果。因此,从金融生态的视角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机制、效率、政策等问题,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乃至形成一批国际性金融中心,参与国际金融资源争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金融中心相关研究文献和借鉴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基础上,引入金融生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探讨了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并结合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实践,利用多种评价工具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进行了评价。结合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效率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充分考虑金融生态的自我对策,结合不同城市金融生态发展的阶段特性,改变单一“拼优惠”思路,提出了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策略、政策及措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时丹丹[4](2012)在《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随着我国入世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影响及关系,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进行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工艺创新是影响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可以通过改善工艺创新信息搜索与发现能力等方面来影响工艺创新的水平,以及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影响机理。选取了信息化6个方面的指标,工艺创新4个方面的指标,建立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来分析信息化对于工艺创新的影响。并在分析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并依据政策对工艺创新作用功能的不同,选取了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社会化服务政策,并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产业政策能够保障工艺创新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化,力争夺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在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分析的过程中,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说明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并在优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内容及优化途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在分析其对工艺创新激励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就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提出了设计思路和优化内容,并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实施途径。制造业企业的工艺创新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等问题,通过均衡分析及动力机制分析,发现金融政策对信息化及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并采用面板数据实证了金融政策与企业工艺创新之间既存在长期关系也存在短期关系,为进一步设计与优化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制订科技政策对工艺创新进行适度干预,以减少社会收益水平和私人收益水平的差距,从而矫正“市场失灵”现象,构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评价模型,用来评价科技政策的好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原则、功能设想及优化内容。良好的社会化服务政策可以将制造业企业的工艺创新能力迅速、高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运用结构方程(SEM)的方法研究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工艺创新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研发资源、研发能力等能促进企业工艺创新能力的提高。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要从信息共享服务政策、中介服务政策等方面着手。最后,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优化的工艺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事前评价。通过设计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化服务政策的综合指标体系,请专家进行打分,对各指标隶属度矩阵汇总后,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影响很大,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优化与调整能够起到推动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作用,因此,本文所优化的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是可行的。
庄荣良[5](2009)在《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作为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走过了一个波浪式推进和阶段性提升的发展演进过程。因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而形成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潮流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创造了国际产业分工的一个成功范例。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两岸产业升级的持续快速进行,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不断拓展,两岸产业分工形态持续发生变化,分工模式趋向多元化,产业分工合作关系更趋密切,产业依存度和融合度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也面临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全面、正确认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和经济效应,对于把握当前两岸经贸发展的有利契机,推进两岸产业分工迈上更高台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了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并且大量穿插比较研究的多种分析方法,结合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分工理论,在综合借鉴过去20年来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关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众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发展历程、动因机制、模式演进、经济效应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包括:第一,迄今为止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程依其规模、投资领域、地域分布、产业层次等,可分为试探起步、迅速扩张、调整深化和突破转型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分工型态不同并且呈阶段性深化提升趋势。第二,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是由两岸的比较利益差异、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大陆的投资环境优势、台湾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的外部推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现有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产业分工理论都只能部分地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给予解释。第三,20多年来,两岸产业分工模式经历了一个“以垂直分工为主——兼具垂直与水平特征的混合型分工——以产业内功能性分工和产业间水平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分工”动态演进和渐进式提升的过程。现阶段两岸产业呈现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混合型分工等多种分工方式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分工格局,其中水平分工是主导形态,是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四,通过回归分析,本文揭示了两岸产业分工对在对两岸贸易的促进效应,包括贸易扩大效应、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效应和贸易商品结构优化效应,同时对两岸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产生了较为显着的正推动效应。第五,本文选择以厦门与台湾在光电技术产业和金融业方面的合作作为例证,对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和思路进行具体探讨,并前瞻性地提出了在厦门建设海峡两岸光电产业合作基地和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基本思路。第六,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既存在亟待破解的问题和挑战,也面临着“大三通”时代来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据此提出了新阶段深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
赵珏[6](2009)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的必要制度基础。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看,场外交易市场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毛细血管,是构建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可或缺环节。我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在扩大直接融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的资本市场仍存在着结构性缺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主板市场比较发达,创业板市场也即将问世,但是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发展不容乐观,成为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探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相关问题。本篇论文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就选题背景、写作动机、研究思路等问题作简要概述。第二章为“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的角色定位”。在介绍和阐述了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义和特点之后,本文重点论述了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第三章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鉴于美国场外交易市场是世界最大、组织最完备的场外交易市场,本文重点对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进行剖析。此外,进一步对日本、台湾和韩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境外场外交易市场模式借鉴的阐述,为下章我国统一场外交易市场的构建做了铺垫。第四章为“我国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首先,重点探讨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问题;其次,就场外交易市场在我国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再次,论述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意义;最后,梳理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交易市场模式对我国的借鉴。第五章为“以上海为例分析构建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分析了上海在经济、金融和政策方面,实施场外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其次,从“基本原则、总体思路、监管思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上海构建场外交易市场的方案。最后,在借鉴了境外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经验、考虑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上海当前的有利存量资源,我们提出了上海在构建统一场外交易市场的实施细则。第六章是相关结论和意义。
李莉[7](2008)在《风险投资:中国文化产业成长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风险投资的角度,谈讨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新思路、新途径。文化产业天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经济集合体,而最明确、最彻底承认人力资源资本价值的投资机制就是风险投资。它对知识经济,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大量高科技企业在创业阶段,既缺乏原始资本的积累,又因为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无贷款资信可供查询,很难从银行、证券等传统渠道获得融资,往往只能求助于风险投资。而视知识为资本的风险投资机构,却很乐意提供帮助。因为风险投资的实质,就是在知识创新群体的创业阶段,帮忙有潜力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人力资本,通过承担此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以相对低价来分享人力资本的高成长性和高增值性,从中获取利润。这正是发展文化产业所亟需的。由此,文化产业与风险投资存在内在关联。当前中国文化产业自身由于有来自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发展受到束缚。本文深入分析风险投资引入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可观性,并为如何引进风险投资提出自己的建议,期望能从风险投资角度为中国文化产业开辟出新的的投融资渠道。
刘永红[8](2007)在《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化正成为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与主旋律。产业集群不仅是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目前,全国多个省份都有产业集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缺乏实证研究,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所以,本文在吸收前人有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将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实际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并总结其成功发展经验,以便参考借鉴。本文重点是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结合上述相关理论指出此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集群发展分布不平衡、各自为政、规模小、关联度低,并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针对问题与原因,从“统筹区域发展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均衡发展”、“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营造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推动产业分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塑造信任、合作的区域社会文化”等六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对策,希望这些对策能解决目前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一定的作用。
张丰,金智[9](2006)在《台湾地区风险投资运作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我国台湾地区风险投资业虽起步较晚,但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等,已发展成为继美国之后的风险投资发展最好的地区。然而,国内学者一提到风险投资经验借鉴,首先就会想到美国。但事实上,美国现在风险投资业所处的金融环境、风险投资运作模式、科技经济水平、相关的法律、乃至于创业投资本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都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和大陆的风险投资业在起步之初,都是政府主导型的,而且起步期也大致相近,所以,台湾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应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从政府扶植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具体分析,总结和借鉴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大陆风险投资发展的启示。
陈晓枫[10](2004)在《借鉴台湾经验加快大陆创业投资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创业投资体制正在积极建立之中,本文拟借鉴台湾创业投资业发展进程中政府支持的经验,论证大陆发展创业投资业过程中政府的积极作用,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积极扶持、推动创业投资业的发展。
二、海峡两岸风险投资业合作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风险投资业合作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高新技术产业概述 |
2.1.1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
2.1.2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周期 |
2.2 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途径分析 |
2.3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分析 |
2.3.1 金融规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分析 |
2.3.2 金融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分析 |
2.3.3 金融效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分析 |
第3章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1 主要发展指标分析 |
3.1.2 产业内的基本情况分析 |
3.1.3 横向比较分析 |
3.2 山西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R&D经费投入分析 |
3.2.2 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的资金来源分析 |
3.3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金融支持体系在金融规模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2 金融支持体系在金融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3 金融支持体系在金融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山西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4.1 衡量指标的选取 |
4.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 山西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单位根检验 |
4.3.3 协整检验 |
4.3.4 因果检验 |
4.4 实证结论 |
第5章 完善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
5.1 基于金融规模角度的政策建议 |
5.2 基于金融结构角度的政策建议 |
5.3 基于金融效率角度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图 |
1.4 核心概念及界定 |
1.5 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投资自由化动因研究 |
2.2 投资自由化对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 |
2.2.1 投资自由化影响东道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研究 |
2.2.2 投资自由化影响母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研究 |
2.3 投资自由化的其他经济效应研究 |
2.4 中国投资自由化研究 |
2.5 总结性评论 |
第3章 投资自由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理论分析 |
3.1 投资自由化的兴起 |
3.1.1 内向投资自由化的产生及兴起 |
3.1.2 外向投资自由化的产生及兴起 |
3.2 投资自由化效应理论 |
3.2.1 知识-资本模型 |
3.2.2 部门特定资产模型 |
3.2.3 异质性企业模型 |
3.2.4 寡头垄断博弈模型 |
3.2.5 中间选民模型 |
3.3 投资自由化影响母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机制分析 |
3.3.1 母国外向投资自由化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3.3.2 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对母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第4章 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4.1 外向投资自由化的内涵及发展 |
4.1.1 外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的内涵及发展 |
4.1.2 外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的内涵及发展 |
4.2 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发展现状及不足 |
4.2.1 中国外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发展现状 |
4.2.2 中国外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发展现状 |
4.2.3 中国外向投资政策自由化存在的不足 |
4.3 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与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关系研究 |
4.3.1 外向投资自由化的衡量 |
4.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发展现状 |
4.3.3 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第5章 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5.1 内向投资自由化的内涵及发展 |
5.1.1 内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的内涵及发展 |
5.1.2 内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的内涵及发展 |
5.2 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
5.2.1 东道国内向投资国家政策自由化发展现状 |
5.2.2 东道国内向投资国际政策自由化发展现状 |
5.2.3 东道国内向投资政策自由化的特点 |
5.3 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关系研究 |
5.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区位分布现状 |
5.3.2 内向投资自由化的衡量 |
5.3.3 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中国外向投资自由化对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6.1.2 东道国内向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6.2 政策建议 |
6.2.1 中国外向投资国家政策的改革建议 |
6.2.2 中国外向投资国际政策的改革建议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已实施的国际投资协议一览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金融中心概念与分类 |
1.2.1 金融中心的概念 |
1.2.2 金融中心的分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 |
1.3.2 关于金融中心评价与作用的文献研究 |
1.3.3 关于生态经济学与金融生态的文献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全球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第一节 欧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2.1.1 爱丁堡:老牌金融中心 |
2.1.2 苏黎世:资产管理中心 |
2.1.3 卢森堡:投资基金管理中心 |
第二节 美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2.2.1 旧金山:科技金融中心 |
2.2.2 波士顿:金融管理中心 |
2.2.3 芝加哥: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 |
第三节 亚洲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
2.3.1 香港:综合性金融中心 |
2.3.2 新加坡:全球性金融操作中心 |
第三章 金融生态概念模型 |
第一节 关于金融发展的逻辑 |
3.1.1 金融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
3.1.2 金融窖藏是缓解系统矛盾的关键举措 |
3.1.3 金融发展体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 |
第二节 金融生态概念模型构建 |
3.2.1 金融生态模型 |
3.2.2 模型逻辑说明 |
第三节 金融生态平衡自我调节 |
3.3.1 金融生态的负反馈 |
3.3.2 金融生态的正反馈 |
3.3.3 外部对金融生态的干扰 |
第四节 金融中心形成三种机制 |
3.4.1 实体经济需求拉动型 |
3.4.2 虚拟经济引导推动型 |
3.4.3 金融生态系统延伸型 |
第五节 深圳金融中心形成案例 |
3.5.1 城市飞速发展产生庞大金融需求 |
3.5.2 金融生态系统不断得以健全完善 |
3.5.3 金融业发展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崛起 |
第四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评价 |
第一节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4.1.1 指标选择 |
4.1.2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四种构权方法 |
4.2.1 专家评分法 |
4.2.2 因子分析法 |
4.2.3 熵权法 |
4.2.4 平均加权法 |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比较结论 |
4.3.1 按区域比较 |
4.3.2 按类别比较 |
4.3.3 按方法比较 |
第四节 结论和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及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 |
5.1.1 全国性金融中心 |
5.1.2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
5.1.3 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
5.1.4 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
5.1.5 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 |
5.1.6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 |
5.1.7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 |
第二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效率分析 |
5.2.1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效率的评价方法 |
5.2.2 第一阶段: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 |
5.2.3 第二阶段:环境对人才和资金集聚效率 |
第六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策略选择 |
第一节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1 资源浪费:以行政手段配置金融资源 |
6.1.2 揠苗助长:过度拔高金融机构的职能 |
6.1.3 空中楼阁: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
6.1.4 监管缺位:不重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
第二节 金融生态自我适应的一般对策 |
6.2.1 自然生态种群基本增长方式 |
6.2.2 自然生态种群两种生态策略 |
6.2.3 自然生态种群空间利用方式 |
6.2.4 对金融生态适应策略启示 |
第三节 不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侧重点 |
6.3.1 全球性金融中心建设 |
6.3.2 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3 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4 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5 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6 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6.3.7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第七章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政策措施 |
第一节 区域金融政策 |
7.1.1 关于区域金融政策的概念以及作用 |
7.1.2 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目标和必要性 |
7.1.3 区域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思路和措施 |
第二节 钱才集聚对策 |
7.2.1 “钱”和“才”集聚和扩散内在机制 |
7.2.2 加速“钱”、“才”集聚的思路和措施 |
第三节 环境优化举措 |
7.3.1 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以及作用 |
7.3.2 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思路和措施 |
第四节 风险防范对策 |
7.4.1 区域金融风险概念、特征和破坏力 |
7.4.2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思路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
1.2.2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相关研究 |
1.2.3 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效果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关系梳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概念 |
2.1.2 制造业概念及分类 |
2.1.3 工艺创新概念及阶段 |
2.1.4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相关概念 |
2.2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信息化环境 |
2.2.1 硬信息化环境 |
2.2.2 软信息化环境 |
2.3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特点 |
2.4 信息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及政策体系的影响分析 |
2.4.1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 |
2.4.2 信息化对政策体系的引导作用 |
2.5 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保障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总体框架 |
3.1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产业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2 财政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3 金融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4 科技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5 社会化服务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 信息化条件下优化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 |
3.2.1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的挑战 |
3.2.2 政策体系弥补市场失灵 |
3.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
3.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目标及要素 |
3.4.1 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的目标 |
3.4.2 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
3.4.3 工艺创新政策要素的逻辑分析 |
3.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产业政策 |
4.1 信息化条件下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原理分析 |
4.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概念 |
4.1.2 产业政策促进工艺创新的原理 |
4.1.3 利用信息手段完善产业政策 |
4.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博弈分析 |
4.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原则 |
4.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 |
4.4.1 以工艺创新为载体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 |
4.4.2 基于规模经济的工艺创新产业组织政策 |
4.4.3 鼓励工艺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 |
4.4.4 促进绿色工艺实施的产业环保政策 |
4.4.5 制定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
4.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产业政策的优化路径 |
4.5.1 建立有利于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实施的外在环境 |
4.5.2 完善有利于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实施的内在环境 |
4.5.3 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促进工艺创新产业政策实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财政政策 |
5.1 信息化条件下财政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激励分析 |
5.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概念 |
5.1.2 信息化条件下财政政策对工艺创新的激励 |
5.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优化原则 |
5.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支出政策的设计思路与优化 |
5.3.1 工艺创新财政支出政策的设计思路 |
5.3.2 工艺创新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 |
5.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税收政策的设计思路与优化 |
5.4.1 工艺创新税收政策的设计思路 |
5.4.2 工艺创新税收政策的优化 |
5.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的实施途径 |
5.5.1 正确选择政府支出方式与信息化匹配 |
5.5.2 完善工艺创新财政支出的管理体制 |
5.5.3 建立直接针对工艺创新项目的财政支持 |
5.5.4 建立有利于解决工艺创新实际问题的税收激励 |
5.5.5 建立对工艺创新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 |
5.5.6 加强对工艺创新税收优惠的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金融政策 |
6.1 信息化条件下金融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机理分析 |
6.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金融政策的概念 |
6.1.2 工艺创新供求的均衡关系 |
6.1.3 金融政策促进工艺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4 信息资源与金融政策 |
6.2 金融政策支持工艺创新的实证研究 |
6.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的优化原则 |
6.3.1 与其他创新政策相配合 |
6.3.2 兼顾公平与效益 |
6.3.3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制定政策 |
6.3.4 制定以长期支持为特点的金融政策 |
6.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设计 |
6.4.1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
6.4.2 扩展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 |
6.4.3 完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 |
6.4.4 注重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长期金融支持 |
6.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金融政策的优化 |
6.5.1 设立小额高科技贷款担保基金或公司 |
6.5.2 商业金融机构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风险投资公司 |
6.5.3 引入国外风险资本 |
6.5.4 建立企业工艺创新信贷担保体系 |
6.5.5 企业信息化与工艺创新项目结合的金融支持 |
6.5.6 金融工具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科技政策 |
7.1 信息化条件下科技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引导分析 |
7.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概念 |
7.1.2 科技政策对工艺创新的引导 |
7.1.3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影响 |
7.2 基于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评价研究 |
7.2.1 变量设计与数据说明 |
7.2.2 模型设计与计算原理 |
7.2.3 计算结果与结论 |
7.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原则 |
7.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功能设想 |
7.4.1 实现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功能 |
7.4.2 实现科技奖励的功能 |
7.4.3 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功能 |
7.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的优化 |
7.5.1 科技计划管理政策 |
7.5.2 工艺创新的保护与扶持政策 |
7.5.3 产学研结合政策 |
7.5.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7.5.5 信息技术应用下的绿色节能政策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政策 |
8.1 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化服务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动力分析 |
8.1.1 信息化条件下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概念 |
8.1.2 信息化对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推动 |
8.2 基于 SEM 的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测评研究 |
8.2.1 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变量设计 |
8.2.2 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变量预测试 |
8.2.3 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方程 |
8.2.4 计算结果及结论 |
8.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原则 |
8.4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功能设想 |
8.5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的优化 |
8.5.1 信息共享服务 |
8.5.2 战略规划及技术测评服务 |
8.5.3 中介服务 |
8.5.4 人才培养政策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事前评价与实施对策 |
9.1 信息化条件下政策体系对工艺创新的支持路径设计 |
9.2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评价 |
9.2.1 工艺创新政策评价模型的选择 |
9.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9.2.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模型 |
9.2.4 对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评价的结论 |
9.3 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政策体系的实施对策 |
9.3.1 制定工艺创新政策实施的原则 |
9.3.2 建立工艺创新政策实施的组织保障 |
9.3.3 建立完善的工艺创新政策环境 |
9.3.4 建立实施工艺创新政策的法律保障 |
9.3.5 建立工艺创新政策实施的调控机制 |
9.3.6 提高工艺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措施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科技政策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比较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四 各指标专家打分表 |
(5)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篇章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一、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 |
二、以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础 |
三、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
第二节 国际产业分工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竞争优势与产业集群理论。 |
三、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第三节 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成果 |
一、关于台商投资大陆的动机考量 |
二、关于两岸产业分工的模式和型态 |
三、关于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效应 |
小结 |
第三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现状 |
第一节 台商投资大陆的发展历史和阶段特征 |
一、试探起步阶段(1983—1991) |
二、迅速扩张阶段(1992—2000) |
三、调整深化阶段(2001至2008年初) |
四、突破转型阶段(2008年起) |
第二节 近几年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特征 |
一、投资行为的群聚特征 |
二、投资层次的升级趋势 |
三、投资格局的新热点 |
第三节 两岸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
一、台湾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
二、大陆产业结构演进 |
三、现阶段两岸产业结构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 |
第一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 |
一、比较利益驱动 |
二、两岸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
三、大陆的投资环境优势 |
四、台湾经济转型的内在需要与岛内发展环境的制约 |
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的外部推动 |
第二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的形成和演化 |
一、垂直分工主导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
二、兼具垂直和水平特征的混合型分工主导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
三、多元化分工格局主导阶段(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
第三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
一、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贸易的促进效应 |
二、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产业升级效应 |
小结 |
第五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例证分析 |
第一节 两岸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合作—以厦台光电产业合作为例 |
一、两岸高技术产业优劣势比较及其互补性分析 |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基本模式 |
三、厦台光电产业合作——两岸高科技产业分工合作的一个例证 |
第二节 两岸服务业分工合作—以厦台金融业合作为例 |
一、两岸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两岸服务业合作的趋势与基本模式 |
三、厦门建设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思路探索 |
小结 |
第六章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
第一节 两岸产业分工合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二节 "大三通"为推进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提供重要历史契机 |
第三节 深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现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的角色定位 |
第一节 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义及特点 |
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重要性论证 |
第三节 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与特点 |
第一节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剖析 |
第二节 日本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剖析 |
第三节 韩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剖析 |
第四节 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剖析 |
第四章 我国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分析 |
第二节 场外交易市场在我国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意义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地区)场外交易市场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五章 以上海为例分析构建场外交易市场的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上海实施场外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场外交易市场的构建方案 |
第三节 场外交易市场的实施细则 |
第六章 结论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风险投资:中国文化产业成长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风险投资介入文化产业在国外发展的现状与成功经验 |
1.1 风险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1.1.1 风险投资的定义 |
1.1.2 风险投资的特性 |
1.1.3 文化产业的定义 |
1.1.4 文化产业具备风险投资偏好的特性 |
1.2 风险投资介入文化产业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和成功经验 |
1.2.1 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的三个发展模式 |
1.2.2 风险投资对国外文化产业的介入方式 |
1.2.3 风险投资介入文化产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2 风险投资引入(中国)文化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
2.1 将风险投资引入中国文化产业是时代需求 |
2.1.1 风险投资在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状况 |
2.1.2 风险投资应该介入中国文化产业的条件业已形成 |
2.1.3 在中国,将风险投资引入中国文化产业是时代诉求 |
2.1.4 中国文化产业必将从引进风险投资中受益 |
2.2 风险投资引入(中国)文化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
2.2.1 风险投资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
2.2.2 当前风险投资介入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阻碍 |
3 风险投资介入中国文化产业的方法 |
3.1 风险投资过程中规避风险的方法 |
3.1.1 解决逆向选择,关键在于降低信息成本 |
3.1.2 针对道德风险采取的方法 |
3.2 文化产业引入风险投资可采用的对策 |
3.3 以韩国电影引进风险投资,对比中国电影业投资发展模式 |
3.3.1 韩国电影业引入风险投资的模式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
3.3.2 中国电影业的融资模式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分析 |
1.2.1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理论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及启示 |
2.1 国外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及启示 |
2.1.1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2.1.2 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 |
2.2 国内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及启示 |
2.2.1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 |
2.2.2 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 |
2.2.3 成功经验及启示 |
3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1 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概况 |
3.2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3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3.3.1 武汉城市圈各市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3.3.2 武汉城市圈典型产业集群分析 |
4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产业集群分布发展不平衡 |
4.1.1 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 |
4.1.2 城市体系发展不健全 |
4.2 圈内产业集群各自为政,区域一体化还未形成 |
4.3 集群规模小、集聚程度低 |
4.3.1 缺乏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
4.3.2 学习创新能力较弱 |
4.4 产业关联度低,合作意识不强 |
4.4.1 产业分工与配套不完善 |
4.4.2 缺乏良好区域文化 |
5 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5.1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均衡发展 |
5.1.1 各个城市之间进行明确的产业分工 |
5.1.2 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
5.1.3 加快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 |
5.2 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 |
5.2.1 制度一体化建设 |
5.2.2 市场一体化建设 |
5.2.3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5.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
5.3.1 物流平台 |
5.3.2 信息服务平台 |
5.3.3 人才服务平台 |
5.3.4 融资服务平台 |
5.4 加速产业科技创新,引导产业集群升级 |
5.5 推动产业分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 |
5.6 塑造信任、合作的区域社会文化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台湾地区风险投资运作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 |
2.1 政府对风险投资业良好的大力的扶持。 |
2.2 独特的风险投资组织管理模式。 |
2.3 新竹高科技工业园聚集雄厚的科技实力,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条件。 |
2.4 灵活高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3 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
3.1 把握政府的适当定位,为风险投资业创造健全的制度环境。 |
3.2 借鉴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模式。 |
3.3 建立健全的退出机制。 |
四、海峡两岸风险投资业合作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章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1)
- [2]投资自由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D]. 邵海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3]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 刘国宏. 南开大学, 2012(07)
- [4]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的政策体系研究[D]. 时丹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5]海峡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动因、模式与经济效应研究[D]. 庄荣良. 厦门大学, 2009(11)
- [6]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赵珏. 复旦大学, 2009(02)
- [7]风险投资:中国文化产业成长新路径[D]. 李莉. 复旦大学, 2008(03)
- [8]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 刘永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台湾地区风险投资运作的经验借鉴及其启示[J]. 张丰,金智. 价值工程, 2006(01)
- [10]借鉴台湾经验加快大陆创业投资业发展[J]. 陈晓枫.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