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千方妹,郭叶卿[1](2021)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福建省漳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的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蔡鸿妃,崔宇红,张凤娃,陈霞,张乐乐,李娟[2](2021)在《颅脑损伤病人急救阶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病人急救阶段的实施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从建库至2020年11月1日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病人急救阶段应用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涉及1 221例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组(试验组)613例,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抢救时间[MD=-13.68,95%CI(-17.37,-9.98),P<0.000 01]、抢救费用[MD=-134.83,95%CI(-187.04,-82.62),P<0.000 01]、并发症发生率[OR=0.26,95%CI(0.14,0.50),P<0.000 1]、护理满意度[OR=5.97,95%CI(3.85,9.27),P<0.000 01]及抢救成功率[OR=3.36,95%CI(2.08,5.40),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颅脑损伤病人在急救阶段的抢救时间,降低抢救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病人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李君香,孙玉[3](2021)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研究新进展》文中指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内环境往往处在高消耗、高分解、高代谢的状态,机体的高代谢状态使得自身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主要体现在机体自身的体重下降、蛋白含量下降,机体代谢呈现出负氮平衡,若患者不进行营养给予,体内的能量将会消耗殆尽,造成患者营养不佳以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黄萍[4](2019)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1例)与实验组(21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改善预后。
秦振梅,莫庆招[5](2017)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绿色通道及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重型颅脑损伤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疾病之一,病情复杂,变化突然,病死率极高。在有效时间窗内如何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就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绿色通道及临床护理路径的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林五珍,陈剑萍[6](2017)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由于高空坠物或车祸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所需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经统计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和急救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有利的时间,减少患者的急救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周艳霞[7](2017)在《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阶段效果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交通的提速、汽车的普及、高层建筑的增多,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有研究显示,颅脑损伤的患病率高达783.3/10万,仅次于脑血管病[1]。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常合并多发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居各种损伤的首位[2]。快捷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浅显易懂的图表格式,为患者提供快捷、有效、有序的护理模式[3]。相关文献研究较多,观察指标各不
黄淑华,陈倩怡,莫希玲,黄秀云[8](2015)在《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与常规护理管理组,每组各48例患者。常规护理管理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则在急救过程中应用快捷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GOS评分、二次损伤情况、肺部感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管理组,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为4.17%,常规护理管理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为27.08%,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且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张秀丽,张明欢,牛欣,姚晓菲,黄孟卓[9](2012)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6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我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将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3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治疗效果还是在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340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93例,有效的为12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比P<0.05,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王新芳[10](2020)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照护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照护者进行心理评估,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照护者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调查照护者及其照护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照护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照护者SAS评分〔(30.15±1.27)分〕以及SDS评分〔(25.45±2.01)分〕均显着高于国内常模〔SAS评分为(25.12±0.11)分,SDS评分(15.23±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照护者年龄、照护者护理工作配合度、照护者受教育程度及应对方式消极是焦虑和抑郁综合状况的不利影响因素(P<0.05,OR>1)。结论根据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每位照护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将利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
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GCS评分比较 |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颅脑损伤病人急救阶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抢救时间 |
2.4.2 抢救费用 |
2.4.3 并发症发生率 |
2.4.4 病人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2.4.5 抢救成功率 |
2.4.6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文献质量评价分析 |
3.2 Meta分析结果 |
3.2.1 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时间、降低抢救费用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3.2.2 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增加满意度 |
3.3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临床研究的建议 |
3.3.1 本研究的不足 |
3.3.2 对临床研究的建议 |
4 小结 |
(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的代谢变化 |
2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的影响 |
3 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
3.1 早期肠内营养时间选择 |
3.2 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 |
3.3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添加剂的选择 |
3.4 早期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
(4)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病死率、再出血率、致残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
3 讨论 |
(5)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绿色通道及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SBI患者急救绿色通道 |
1.1 SBI绿色通道的内涵 |
1.2 SBI绿色通道的必要性 |
1.2.1 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
1.2.2缩短患者急救及住院等时间 |
1.2.3 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
2 SBI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
2.1 临床护理路径的内涵 |
2.2 CNP在SBI患者中的重要性 |
(6)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和急救费用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
3 讨论 |
(7)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阶段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急诊室抢救阶段: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急诊室抢救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费用: |
2.3 GCS及ISS评分: |
2.4 肺部感染、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 |
3 讨论 |
(8)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制定快捷临床护理路径 |
1.2.2 质量控制 |
1.2.3 快捷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 |
1.3 效果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GO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二次损伤、肺部感染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9)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2.1 基础护理 |
1.2.2 重症期护理 |
1.2.3 并发症的护理 |
1.2.4 康复期的护理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千方妹,郭叶卿. 医疗装备, 2021(20)
- [2]颅脑损伤病人急救阶段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的Meta分析[J]. 蔡鸿妃,崔宇红,张凤娃,陈霞,张乐乐,李娟. 循证护理, 2021(13)
- [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研究新进展[J]. 李君香,孙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04)
- [4]颅内压监测仪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黄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9(03)
- [5]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绿色通道及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J]. 秦振梅,莫庆招. 华夏医学, 2017(05)
- [6]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林五珍,陈剑萍. 黑龙江医药, 2017(03)
- [7]快捷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及重症监护阶段效果分析[J]. 周艳霞. 山西医药杂志, 2017(02)
- [8]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 黄淑华,陈倩怡,莫希玲,黄秀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15(20)
- [9]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张秀丽,张明欢,牛欣,姚晓菲,黄孟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0)
- [10]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照护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J]. 王新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