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变电所的选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博[1](2018)在《直流放电内阻测试法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在轨道交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社会对地铁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准时、安全、可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对地铁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等各大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铁的各大系统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地铁供电系统保护、控制正常启动的有力保证,也是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网络安全运行的保证。就我所了解的南昌地铁目前关于阀控式铝酸蓄电池的使用现状,因受到蓄电池的自身参数性能以及使用方法、维护手段不够准确等原因的影响,导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免维护的程度,有些甚至使用周期还达不到1-2年,严重影响了南昌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由于现在轨道交通行业对于蓄电池的维护管理手段较少,人工维护管理为主,对蓄电池状态无法有效进行预判。深入研究基于直流放电法内阻测试的蓄电池组一体化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用,提高轨道交通行业的蓄电池维护管理能力,帮助运维人员及时了解蓄电池工作状态,找到落后蓄电池,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蓄电池与维护相关的主要基本理论,分析南昌地铁蓄电池维护的现状,提出蓄电池性能的关键参数:蓄电池内阻。之后通过分析现有内阻测试技术方法的优劣,总结固定式内阻在线监测、一次直流放电法内阻测试方法的优点,提出基于一次直流放电法的固定式蓄电池内阻测试装置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方案。以期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盛立宁,汪奎,王晓娟[2](2016)在《采取多种控制技术延长阀控电池寿命》文中指出由于充放电控制及日常维护存在问题,造成部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过早损坏,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种参数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影响,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使之达到预期效果。
曾麟[3](2016)在《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变电站的发展方向是建设集成化管理和网络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电力远程调度中心统一监控和调度运行管理,其中采取了包括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并和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获取系统的实时信息,从而实现及时发现或者预判即将出现的故障。提高变电站内的蓄电池组维护管理智能化水平,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也是一门新的课题。实践证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变电站内的蓄电池组进行实时、长期、有效的监控,实现对失效蓄电池的无隙自动跨接,解决个别蓄电池突然失效造成系统崩溃问题,对确保变电站供电稳定和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将会成为变电站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变电站内铅酸蓄电池所起的作用、当前铅酸蓄电池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影响铅酸蓄电池组实际使用寿命的原因和存在的技术隐患等问题。针对当前蓄电池组监控存在数据采集不全面、监控点不细、存在监测盲点、未能实现统一监控和管理、尚需要人工来进行维护等缺陷,系统性地分析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前景,通过为厦门220kV钟山变电站内的蓄电池组设计一套网络实时在线监测的蓄电池智能管理系统,为今后实现厦门地区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化运行维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然后,论文针对厦门220kV钟山变电站内的蓄电池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总体架构;对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终端进行了设计,开发了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蓄电池在线监测、在线对单体蓄电池进行核容容充放电、失效蓄电池无隙自动跨接以及蓄电池组的在线活化除硫养护和电压均衡等功能模块;设计了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主站后台监控管理系统,开发了后台监控管理系统软件;探讨了蓄电池组在线智能管理系统的现场布线安装等工程实现问题,实现了对钟山变电站中蓄电池组的网络实时在线监测和智能管理。该管理系统和传统的蓄电池维护方法对比,具有以下特点:通过智能手段,完成对单节故障蓄电池的无隙自动跨接,解决因个别蓄电池失效而造成系统崩溃的难题,确保了技术安全,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人管理;在现有系统架构的前提下,改进蓄电池组串联浮充方式,把每季度的集中充、放电改为离散的单个蓄电池分别充、放电,防止在例行放电过程中突然电力缺失造成重大技术事故;用在线自动除硫活化技术替代传统的由人工完成的每季度脱离深度充、放电,从而实现整组蓄电池的准确平衡以及完全对养护活化,防止了电池极板的深度硫化,大幅度提高了蓄电池的寿命周期;以分布式单蓄电池管理养护技术实现仅仅更换失效的个别蓄电池,减少了蓄电池组的更新成本。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温度与充电状态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技术方面已经遇到了瓶颈,而如何通过其他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维护,实现对单节故障蓄电池的无隙自动跨接,最大限度的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周期,是本次研究的目标。本文所研究的系统对于提高变电站内的蓄电池组维护管理智能化水平有着明显的优势,系统的研制对提高电网生产效率及保证安全也有着积极作用。
金豫杰[4](2013)在《蓄电池维护技术在二次直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确保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可靠运行,为电力控制系统提供操作电源的二次直流系统必须满足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等基本要求。目前,电力控制系统的二次直流系统主要采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由于蓄电池供电出现故障,导致电力设施损坏、直流系统故障、事故扩大至电网故障、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等事故屡有发生,让国家财产及电网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二次直流系统中的蓄电池维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障二次直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点在于维护好蓄电池组的供电。由于蓄电池在长期运行中会发生极板硫酸化,一旦蓄电池极板硫酸化过于严重将无法正常的充放电,会导致整个直流系统无直流电源。针对直流系统中的蓄电池的极板硫酸化问题,本文论述了自己研制的蓄电池在线激活充电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实验成果,应用该充电器对在维护过程中发现出现极板硫酸化现象的蓄电池进行激活,可使蓄电池恢复到健康状态。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蓄电池智能管理方案: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各变电站蓄电池容量,依据该容量预测结果安排各变电站蓄电池的核对性充放电试验的维护顺序。通过检测分析在实际变电站中运用该蓄电池智能管理方案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智能管理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董国平[5](2013)在《长兴县变电所直流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系统中的直流电源部分由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直流屏等设备组成,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传统的直流监测系统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希望能实时、正确和全面的反映变电所直流系统的运行情况,特别是蓄电池端电压、充放电电流、单个蓄电池的容量和均浮充转换等状态量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开发新的变电所直流在线监测系统。本论文将就直流系统的构成、模块的作用和各个模块对直流系统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介绍,详细阐述蓄电池组作为电力设备正常和事故状态下的直流电源的重要作用、工作原理、充放电过程和监测方法,讨论蓄电池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基于讨论结果,来指导新的直流监测系统的研发,文章将介绍新的直流监测系统的基本要求、设计方向、设计框架和系统实现的功能等基本内容,并选取长兴供电局典型变电所110kV龙山变作为此次直流改造的对象,就改造后的数据进行跟踪测量,与旧有的监测系统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改造后龙山变的直流系统状态和数据的上传实时同步性更好,准确性更高,差错率更小,并且系统稳定性大大提高。
周军[6](2011)在《提高变电站阀控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分析了影响变电站阀控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提高使用寿命的措施。
朱雪松[7](2012)在《变电站蓄电池的在线监测和管理》文中研究指明蓄电池是变电站站用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着为变电站二次系统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确保变电站控制、保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在放电过程中能提供给负载的实际容量对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凭借其免维护及安全可靠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随着供电系统可靠性要求的越来越高,对变电站直流电源及蓄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传统的蓄电池维护技术效果低、耗费巨大,而且造成了蓄电池性能的降低。阀控蓄电池由于特殊的阀控式密封结构,使得我们无法准确掌握蓄电池的健康状况,而一旦蓄电池发生故障,有可能使供电系统遭受巨大的损失。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作为蓄电池维护的新型手段,可减少维护工作量,提高蓄电池维护的效果,掌握蓄电池的性能状况,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研究蓄电池的结构、工作特性,电池的故障机理,失效原因,以及影响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几个因素、内阻与SOH (State of Health)和SOC (State of Charge)的关系等内容,并结合国内外现有对蓄电池的在线监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变电站蓄电池的在线监测和管理系统。结合目前各变电站的信息通信网络现状,将各站内直流系统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通过现场智能蓄电池组监测系统主机实时采集,同时采用TCP/IP技术实时上传,然后集中存储到远程PI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实时监测和分析蓄电池浮充电压的离散度、内阻的变化趋势等相关参数,最终在后台通过软件蓄电池失效数学模型,分析阀控电池实际的运行状态,通过系统内部的信息网络进行系统运行信息的Web发布;各相关运行维护人员可根据不同需求和权限通过IE浏览器直接登录变电站直流设备网络化监控管理系统数据服务器进行对直流设备运行状态的浏览、控制和设备信息的修改等操作。论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和提出展望。
尚晋[8](2010)在《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可靠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采用了许多控制、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等设备,而这些设备大多需要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以直流电源的持续可靠供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断路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其持续可靠运行对防止系统破坏、事故扩大和设备严重损坏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对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控和故障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电力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目前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的发展要求,对新一代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功能要求、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进行了探讨。简单分析了直流电源系统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然后从整体出发给出了直流电源系统的整体设计规则。重点对直流电源系统接地问题作了分析,这是造成直流电源系统误动作或拒动作的重要原因,并研究了绝缘监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结合实际分析变电站出现的直流接地情况后的现象和处理方法。针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总体研究,先从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问题进行研究,从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相关规定出发,总结归纳出几点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的解决办法。最后从直流系统各个部件的选用进行了直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因为蓄电池选择、充放电设备选择、监控装置设置、系统接线和操作保护设备选择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影响直流电源可靠性的问题。在除了设备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之外,将从设计选型方面对直流电源可靠性方面提出一些意见。
吴国楚[9](2010)在《离网光伏电站中蓄电池的选型及容量设计》文中提出从离网型光伏电站中蓄电池的作用出发,论述了电站中常用蓄电池的类型及其特点。讨论了离网型光伏电站选用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特点及蓄电池组容量的设计。
张宽发[10](2009)在《地铁供电系统用蓄电池的合理性选择及运行维护》文中研究说明地铁供电系统中的蓄电池对地铁供电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设备操作的和各种应急照明的备用电源,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通过分析蓄电池故障的原因,找出了合理性选用及运行维护的对策。
二、浅谈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变电所的选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变电所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直流放电内阻测试法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在轨道交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轨道交通行业蓄电池维护现状 |
1.2.1 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研究 |
1.2.2 轨道交通蓄电池维护管理手段 |
1.2.3 蓄电池内阻测试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蓄电池维护相关的重要理论及内阻测试技术 |
2.1 蓄电池维护相关的重要理论 |
2.1.1 蓄电池的基本结构 |
2.1.2 蓄电池的主要技术参数 |
2.1.3 影响蓄电池寿命的因素 |
2.2 蓄电池内阻 |
2.2.1 蓄电池内阻的理论 |
2.2.2 蓄电池内阻的常见影响因素 |
2.3 蓄电池内阻测试技术 |
2.3.1 整组放电法 |
2.3.2 交流法 |
2.3.3 直流二次放电法 |
2.3.4 一次直流放电法 |
2.4 内阻测试维护方案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直流放电内阻测试的蓄电池固定式监测装置的应用方案 |
3.1 理论分析 |
3.2 系统组成 |
3.2.1 系统方案 |
3.2.2 蓄电池组一体化测试标准接口 |
3.2.3 蓄电池监测管理系统的硬件 |
3.2.4 蓄电池数据网络管理系统 |
3.2.5 系统特点 |
3.3 应用分析及效果展望 |
3.3.1 应用分析 |
3.3.2 应用效果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采取多种控制技术延长阀控电池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均衡充电时间与周期控制 |
2 均衡充电电压控制 |
3 终止电压的控制 |
4 安全阀开启的频度和时间的控制 |
5 蓄电池温度补偿控制 |
(3)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铅酸蓄电池组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分析 |
2.1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优缺点分析 |
2.3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电力系统的使用 |
2.4 影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外部因素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设计思路与方案 |
3.2 系统的总体架构 |
3.3 系统的总体配置 |
第四章 智能管理终端的设计 |
4.1 主要功能分析 |
4.2 蓄电池在线监测的实现 |
4.2.1 蓄电池电压监测模块的设计 |
4.2.2 蓄电池电流监测模块的设计 |
4.2.3 蓄电池内阻监测模块的设计 |
4.3 在线除硫活化和电压均衡功能的实现 |
4.4 在线核容充、放电功能的实现 |
4.5 失效蓄电池无隙跨接的实现 |
第五章 后台监控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 |
5.1 软件系统的功能 |
5.2 软件系统的特点 |
5.3 服务器及客户端功能 |
5.4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5.4.1 系统登录功能 |
5.4.2 系统软件主界面 |
5.4.3 现场蓄电池状态信息显示功能 |
5.4.4 3D立体工况显示功能 |
5.4.5 交直流信息监测功能 |
5.4.6 在线对单体蓄电池进行核容功能 |
5.4.7 单体蓄电池在线活化养护功能 |
5.4.8 大数据分析设备状态功能 |
第六章 系统的现场布线安装 |
6.1 设备安装位置 |
6.2 智能单体蓄电池管理单元的安装 |
6.3 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布线安装 |
6.4 其他相关说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4)蓄电池维护技术在二次直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直流系统的组成 |
2.1.1 直流电源配置 |
2.1.2 蓄电池的选型 |
2.2 直流系统的接线 |
2.2.1 直流系统接线单元及组合 |
2.2.2 直流系统接线的要求和基本原则 |
2.2.3 直流系统的基本接线方式 |
2.2.4 直流系统接线的一般基本方案 |
2.3 直流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
2.3.1 直流系统的设备配置与要求 |
2.3.2 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要求 |
2.3.3 直流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流系统在线激活原理及方案 |
3.1 铅酸蓄电池 |
3.1.1 铅酸蓄电池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 |
3.2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管理及运行方式 |
3.2.1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管理 |
3.2.2 蓄电池容量放电试验 |
3.3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线激活的原理及方案 |
3.3.1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不可逆硫酸化的产生 |
3.3.2 如何防止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不可逆硫酸化及消除其硫酸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线激活充电器的设计及使用 |
4.1 在线激活充电器的基本原理 |
4.2 在线激活充电器的电路设计 |
4.3 在线激活充电器的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蓄电池智能管理方案设计 |
5.1 蓄电池智能管理方案的基本原理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蓄电池容量预测软件设计及编写 |
5.2.1 BP神经网络基本结构与算法 |
5.2.2 蓄电池容量预测软件构成及其说明 |
5.2.3 学习速率的选择 |
5.2.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层向量和隐含层节点的选择 |
5.2.5 BP神经网络预测软件的编写及其对蓄电池容量预测的实现 |
5.3 蓄电池智能管理方案的应用 |
5.3.1 蓄电池组容量预测软件的实际应用 |
5.3.2 蓄电池组容量预测软件实际应用结果的误差分析 |
5.3.3 蓄电池组容量预测软件在智能管理方案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长兴县变电所直流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国外研究状况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变电所直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影响 |
2.1 变电所直流系统的构成 |
2.2 影响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
2.3 直流系统的蓄电池 |
2.3.1 变电所安装蓄电池组数 |
2.3.2 蓄电池组安装蓄电池个数 |
2.4 蓄电池的放电设备 |
2.5 直流系统的重要性 |
2.6 直流系统的改造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和监测 |
3.1 蓄电池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情况 |
3.2 铅酸蓄电池的历史 |
3.3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3.3.1 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 |
3.3.2 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 |
3.4 蓄电池的测量 |
3.5 蓄电池在线监测的必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监测系统的设计 |
4.1 直流监测系统的实现要求 |
4.2 直流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
4.3 直流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
4.4 直流监测系统硬件构成 |
4.5 直流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4.5.1 电池测量原理 |
4.5.2 系统各部分原理简述 |
4.6 直流监测系统的扩展应用 |
4.6.1 扩展应用的背景 |
4.6.2 扩展应用的思路 |
4.6.3 扩展软件的简介 |
4.6.4 扩展应用的程序主要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流监测系统的应用情况 |
5.1 110KV龙山变直流监测现场实施效果图 |
5.2 直流在线监测的调试运行情况 |
5.3 直流监测系统的运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阶段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提高变电站阀控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影响阀控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
2.1环境温度的影响: |
2.2过度充电的影响: |
2.3过度放电的影响: |
2.4小电流放电条件的影响: |
2.5不均衡性充放电的影响: |
2.6热失控现象: |
2.7长期浮充电的影响: |
3、提高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措施 |
4、结束语 |
(7)变电站蓄电池的在线监测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变电站直流设备管理现状 |
1.2 蓄电池在线监测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蓄电池在线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RLA)基本结构和失效及机理 |
2.1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
2.2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1 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 |
2.2.2 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 |
2.2.3 充电后期水的分解 |
2.3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结构 |
2.3.1 密封原理 |
2.3.2 密封铅酸蓄电池结构 |
2.4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机理 |
2.4.1 正极板栅失效机理 |
2.4.2 负极板栅失效机理 |
2.4.3 电解液干涸 |
2.4.4 热失控现象 |
2.5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运行与维护 |
2.5.1 蓄电池的一般使用 |
2.5.2 阀控蓄电池日常检查维护 |
2.6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测试 |
2.6.1 蓄电池容量的测试 |
2.6.2 单体电池电压测试 |
2.6.3 单体电池内阻监测 |
3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技术原则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1.1 可靠性 |
3.1.2 安全性 |
3.1.3 容错性 |
3.1.4 适应性 |
3.1.5 可扩充性 |
3.1.6 经济性和实用性 |
3.1.7 先进性 |
3.1.8 可扩充性 |
3.1.9 易操作性 |
3.1.10 最优化配置 |
3.2 功能设计 |
3.3 在线监测系统框架结构 |
3.4 技术路线 |
3.5 PI数据库的特点及技术优势 |
3.6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硬件组成 |
3.6.1 当地监控主机 |
3.6.2 采集模块组 |
3.6.3 协议处理器 |
3.6.4 放电模块 |
3.6.5 网络设备及PI数据库服务器 |
3.7 系统主要技术解决方案 |
3.7.1 数据透明转发解决方案 |
3.7.2 基于PI数据库系统构建解决方案 |
3.7.3 蓄电池性能分析解决方案 |
4 蓄电池在线监测及管理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
4.1 系统特点 |
4.1.1 基于PI实时/历史数据库的开发应用 |
4.1.2 蓄电池性能专家分析模型 |
4.1.3 丰富的业务支持功能 |
4.1.4 以太网通讯 |
4.1.5 良好的系统应用和扩展平台 |
4.1.6 友好的软件接口 |
4.1.7 系统配置灵活 |
4.2 系统主要功能 |
4.2.1 当地监控功能 |
4.2.2 系统应用展示功能 |
4.3 系统技术指标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电力工业直流电源系统的现阶段的概况 |
1.2.1 老旧直流电源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事故 |
1.2.2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的联合设计情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直流电源系统的构成 |
2.1.1 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模块 |
2.1.2 降压装置 |
2.1.3 监控单元 |
2.1.4 绝缘监察装置 |
2.1.5 蓄电池 |
2.1.5.1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特点 |
2.1.5.2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构成及其核对性放电 |
2.1.5.3 用测内阻的方法预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性能 |
2.1.6 蓄电池测试仪 |
2.1.7 直流熔断器 |
2.2 总体结构的设计 |
2.2.1 直流电源系统配置设计 |
2.2.2 直流电源系统电气接线设计 |
2.2.3 直流供电网络设计 |
2.2.4 直流电源系统额定电压的选择设计 |
2.2.5 充电装置和高频开关电源模块配置设计 |
2.2.6 绝缘监察装置的整体设计 |
2.2.7 直流电源系统支路直流熔断器的设计 |
2.2.8 蓄电池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绝缘监测技术 |
3.1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 |
3.1.1 直流电源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情况 |
3.1.2 直流系统接地的分类和危害 |
3.1.3 直流系统两点接地造成的故障 |
3.2 查找、排除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方法 |
3.2.1 直流母线电桥法 |
3.2.2 低频信号注入法 |
3.2.3 变频信号注入法 |
3.2.4 磁调制直流漏电流检测方法 |
3.3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中的主要问题 |
3.4 变电站现场查找直流接地的方法 |
3.5 直流接地查找实例 |
3.5.1 两套接地告警装置引起的接地 |
3.5.2 端子箱-操作机构箱电缆接地 |
3.5.3 备用电缆芯接地 |
3.5.4 端子箱内多个继电器绝缘下降引起的接地 |
3.5.5 多分支接地故障 |
3.5.6 交流电源串入直流系统引起接地 |
3.5.7 两套直流电源同时供电 |
3.5.8 两套直流系统存在寄生回路 |
3.5.9 蓄电池电缆接地 |
3.5.10 蓄电池漏液引起的接地 |
3.5.11 压力表进水引起的接地 |
3.5.12 电缆磨损引起的接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分析 |
4.1 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的发展历史 |
4.2 级差配合问题的复杂性 |
4.3 变电站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应该遵守的相关规定 |
4.3.1 保护断路器或熔断器的级差配合要求 |
4.3.2 蓄电池的级差配合要求 |
4.4 几点直流电源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的解决办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1 直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概述 |
5.2 蓄电池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5.2.1 蓄电池组数的选择 |
5.2.2 蓄电池个数的选择 |
5.2.3 试验放电设备的选择 |
5.3 整流器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5.4 直流电源监控装置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5.5 直流配电系统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
5.5.1 直流系统接线方式的选择 |
5.5.2 直流配电系统网络设计 |
5.5.3 直流断路器和熔断器级差配合的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离网光伏电站中蓄电池的选型及容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蓄电池在离网光伏电站中的作用 |
3 离网光伏电站对蓄电池的特殊要求 |
4 离网光伏电站中常用蓄电池类型 |
4.1 光伏发电贮能专用铅酸蓄电池 |
4.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 |
4.3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
4.4 碱性蓄电池 |
5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特点 |
5.1 基本性能 |
5.2 过充、过放电性能 |
5.3 温度特性 |
5.4 自放电率 |
5.5 使用寿命 |
6 离网光伏电站蓄电池组容量设计 |
7 结论 |
四、浅谈阀控铅酸蓄电池在变电所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流放电内阻测试法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在轨道交通的应用研究[D]. 张艺博. 华东交通大学, 2018(12)
- [2]采取多种控制技术延长阀控电池寿命[J]. 盛立宁,汪奎,王晓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21)
- [3]变电站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曾麟. 福州大学, 2016(05)
- [4]蓄电池维护技术在二次直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金豫杰. 广西大学, 2013(02)
- [5]长兴县变电所直流监测系统研究[D]. 董国平.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6]提高变电站阀控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的措施[J]. 周军. 科技信息, 2011(36)
- [7]变电站蓄电池的在线监测和管理[D]. 朱雪松. 浙江大学, 2012(07)
- [8]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可靠性研究[D]. 尚晋.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9]离网光伏电站中蓄电池的选型及容量设计[J]. 吴国楚. 蓄电池, 2010(02)
- [10]地铁供电系统用蓄电池的合理性选择及运行维护[J]. 张宽发. 蓄电池, 2009(03)
标签:变电站论文; 阀控铅酸蓄电池论文; 电池内阻论文;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论文; 蓄电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