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硫技术在供暖锅炉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于超,张玉娟[1](2021)在《燃煤锅炉的烟气治理和脱硫脱硝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钢铁行业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为加热钢铁带来动力的燃煤锅炉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燃煤锅炉的炉气存在非常强的污染性,其中涵盖粉尘以及含硝含硫化合物等。为此,燃煤锅炉烟气治理和脱硫脱硝处理非常关键。文章主要分析了燃煤锅炉的烟气除尘治理问题以及脱硫脱硝的技术措施。
韩雨龙[2](2021)在《基于陶瓷膜的燃煤机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系统建模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全国发电装机量也逐年增加,虽然在能源结构上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比率在逐年上升,但煤电依然是我国电力的主导产业。同时,我国是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而燃煤发电厂对水资源的消耗巨大,燃煤电厂排烟中的水蒸气和冷却塔的蒸发是电厂水资源消耗最严重两个部件,因此,本文将在烟道内建立烟气水分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烟气中的水蒸气,以补充冷却塔水分消耗,将回收的热量用于热网水中,以减少机组的耗功,并探究该系统对机组冷却塔蒸发量及凝汽器参数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多种烟气水分回收设备的研究现状,对比探讨了不同烟气水分回收技术的优缺点,最终发现多孔陶瓷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抗污染性、除尘性。同时,其回收水水质好、传热性能好,是理想的烟气水分回收材料。接着,本文在宣化电厂对多孔陶瓷膜组件进行了中试实验,搭建了陶瓷膜法烟气水分回收实验平台,在长时间运行下,膜组件的回收水量稳定在23.64kg/(h·m2),实验验证了膜组件良好、可靠的回收水性能。中试实验中,膜面积较小,不能回收烟气中的所有水分,因此本文根据某330MW燃煤电厂的燃煤成分分析计算了脱硫塔后的烟气成分、烟气摩尔质量,根据烟气摩尔质量得到了烟气含湿量与烟气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出干烟气中的含水量为80g/kg左右,若能将330MW烟气中的水蒸气全部回收,大约可回收72~128t/h的水资源,回收潜力巨大。本文在EBSILON平台上建立了基于陶瓷膜的燃煤发电厂烟气水分回收系统,该系统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将陶瓷膜组件耦合在供热机组中。并利用MATLAB对冷却塔的蒸发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凝汽器与冷却塔之间的汽水平衡进行计算,发现该系统使机组冷却塔的耗水量减少了 0.00329kg/(kW·h),系统净回收水量为45.076t/h,该系统使机组凝汽器入口水温升高,该系统使全厂发电煤耗率降低了1.402g/(kW·h),锅炉热效率由37.02%增加至37.14%,系统回收余热22.014GJ/h。最后,本文基于时间价值理论对该系统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引入净现值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两个概念,得到该项目在设备15年的运行寿命下,最大净现值(NPV)约为2414万元,项目能在9.72年获得盈利,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刘长春[3](2021)在《煤基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及能量梯级利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供能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备电厂、燃煤锅炉升级改造或技术更新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超临界水煤气化分布式供能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和低碳利用极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本学位论文研究煤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煤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机理、基于超临界水气化的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集成和动力装置低温余热利用系统集成及实验研究等三个方面。在研究分析不同煤气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余热驱动的煤气化方法的新方法。新方法将超临界水煤气化过程与合成气的利用过程耦合起来,利用燃气轮机高温排烟余热为气化过程提供热量。新方法充分发挥了超临界水气化过程中气化温度低、合成气清洁易于直接利用的优势,同时借助气化过程与动力循环耦合实现煤化学能与物理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基于能量品位的概念,深入研究了超临界水煤气化过程中燃料能量转化和利用规律,建立了超临界水煤气化过程中煤的化学(?)、气化反应热的热量(?)、超临界水的焓(?)与合成气化学(?)之间的品位关系式,揭示了超临界水煤气化过程中煤的化学能转换机理。并对合成气利用过程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超临界水煤气化发电系统的性能提升机理。在动力余热驱动的煤气化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临界水煤气化的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将超临界水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燃机排烟的高温热量为气化过程提供反应热,中低温热量则用于生产工艺蒸汽,从而实现了煤的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该系统的低位发热量净发电效率高达49.95%,综合能源利用率达89.61%。为实现烟气二氧化碳低能耗分离,提出了改进型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使用纯氧作为氧化剂、二氧化碳作为冷却介质。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现二氧化碳全分离的条件下,系统低位发热量净发电效率高达44.65%,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达83.13%。本文的研究工作为煤的高效清洁低碳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在实现煤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复合热泵回收煤基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低温余热制取工艺蒸汽的方法,进而提高热电联产系统中蒸汽的产出比例,使系统更加符合工业过程用能需求。针对气化炉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的两种情景,集成了两种耦合复合热泵的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并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在集中气化煤、合成气分散利用情景下,对复合热泵耦合煤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经济性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煤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本文搭建了回收低温显热余热制取工艺蒸汽的热泵实验平台,热泵回收80-150℃的低温烟气余热,制取0.3-0.5 MPa的饱和工艺蒸汽。通过实验测试,回收低温余热生产出154℃的工艺蒸汽,制热功率达到70.15 kW,余热制热性能系数达到0.31,电制热性能系数为5.29。通过长达400多小时的实验验证了低温显热余热回收制取工艺蒸汽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低温显热余热利用提供了技术方案。
常宇飞[4](2021)在《锅炉煤改气技术应用于煤矿供暖中的环境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天然气的逐步普及,天然气技术在工业供暖领域的应用也趋于成熟,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燃气锅炉以在寒冷地区的供热效果佳、占地面积小和工程施工难度不大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本文以挖金湾虎龙沟煤业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项目为实际案例,分析该公司新建2台6吨天然气蒸汽锅炉(互为备用)替代原有3台6吨(两用一备)燃煤蒸汽旧锅炉的系统改造方案,分别从材料与方法、技术路线、烟气排污监测数据、标准规范符合性、环境影响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的设备选型、改造优势及实际困难展开探讨,结果如下:(1)对锅炉煤改气项目的热负荷、技术方案参数、改造工程量、项目投资预算、污染物排放等进行了详细测算,煤改气对整体环境的改善利大于弊,并且降低了后期设备运营及人工成本,带来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可行性。(2)对项目改造前后使用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相关污染因子的排放量进行监测统计,并对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量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在2台6蒸吨燃煤锅炉改造为2台6蒸吨燃气锅炉后烟尘每年减排量为0.721吨,相比原来减排了84.6%;二氧化硫每年减排量为2.198吨,相比原来减排了84.1%;氮氧化物每年减排量为3.148吨,相比原来减排了80.2%;固体废物即炉渣每年减排量为0.07万吨,燃气锅炉使用的天然气由燃气公司提供,该矿供暖不再使用煤炭,所以不产生炉渣,较改造前减排了100%。以上结果说明该锅炉煤改气项目实施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废等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且能满足当前山西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在碳减排任务和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用煤企业更要肩负起减排的重大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减污降碳,使之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
张变变[5](2021)在《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方针的不断推进,国家节能减排的标准越来越高,能耗大、污染排放高的工业锅炉特别是以煤粉为燃料的锅炉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我国北方,煤粉锅炉是冬季常见的供暖设备之一,但因其工艺流程复杂、控制对象非线性和时滞性等特点,无法保证煤粉供暖锅炉安全、经济、高效稳定的运行,同时能耗大和污染排放高也使得此类锅炉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当今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结合成熟的PLC控制器和组态软件、变频调速、通信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算法,设计开发煤粉供暖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对提高锅炉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优化控制、节能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煤粉供暖锅炉主要参数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煤粉供暖锅炉系统繁杂、控制参数多、经济性要求高等特点,以简化结构、节约成本为原则,进行了锅炉系统的硬件组态和软件设计。通过应用具有高灵活性的ABB AC500系列PLC,实现供暖锅炉现场设备的控制和故障报警,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对重要对象进行互锁保护;并采用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设计了友好的用户监控界面,可对锅炉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特别是针对锅炉的燃烧系统,借助变频控制、串级PID控制、模糊PID等先进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炉膛负压、锅炉供水温度以及烟气含氧量等重点参数的监测和优化,有效解决了锅炉运行过程中响应滞后、稳定性差等问题,同时对提高煤粉供暖锅炉系统的热效率起到了实质性的改进作用。最终的锅炉运行调试及能效测试结果表明,该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不但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相比于其他的煤粉锅炉系统,该锅炉控制系统的热效率超出了国家工业锅炉热效率限定值的3.94%,显着提高了煤粉锅炉系统的经济性,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徐镇[6](2020)在《膜式壁脱硫换热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和推行清洁供热的背景下,对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排放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脱硫设备庞大,工艺复杂,现场制作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建设或改造工期较长,且存在大量烟气余热未被利用导致塔内循环温度过高水分蒸发,引发了烟气低温腐蚀尾部烟道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工厂化预制作,现场快速组装的脱硫换热一体化装置,并利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回收了这部分余热用于城镇供热,达到节能减排双重效益。(1)根据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特点和余热回收难点,对膜式壁脱硫换热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模型搭建并对镍基合金钢防腐材料和玻璃鳞片的防腐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材料施工速度快,防腐性能强,适用于作为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的主体材料。建立了膜式壁脱硫换热热泵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塔内喷淋壁面换热,壁内循环水吸热后作为热泵装置的低品位热源加热热网回水。(2)分析并建立了该装置系统的换热原理和热阻模型,给出了不同管径下的最佳流速区域。同时也介绍了了装置的脱硫原理并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定量的给出了装置烟气流速在3-5m/s时喷淋粒径应在1.2-1.5mm,液气比12-18,运行Ca/S宜为1.02-1.05之间,通过换热效果可有效的使浆液保持在设计值50°C左右,吸收浆液的p H值宜保持在5.4-5.7之间可以有效的提高装置脱硫率。通过40T/h锅炉的膜式壁脱硫换热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设计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应合理的调整装置循环水流速以保证进入热泵装置蒸发器的温度可有效提高热泵的COP,热泵装置可提供9MW的热量用于城镇供热,可增加18万m2的供热面积。(3)最后结合案例分析计算结果,通过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两种经济评价方法对该装置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热泵回收余热提高燃煤供热热源利用效率带来的经济效益良好,静态回收期能够在6年回收该装置系统的初投资费用,动态回收期能够在10年内回收初投资费用。同时环保效益也非常可观,使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保持在90%以上运行,每年可降低SO2排放4039.2吨,实现经济、节能、环保三重效益。
顾源[7](2020)在《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雾霾是近几年大气污染问题中的“后起之秀”,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雾霾中主要的组成成分—固体粉尘颗粒的主要来源就是煤炭的燃烧,除此之外,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中还存在着SO2、NOx等有害气体,均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我国作为煤炭消耗大国,煤炭的使用在推动城市工业发展与居民供热的同时,也同时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开展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探索适合沈阳地区的燃煤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形式为目的,分析了目前各种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各种技术工艺的原理和特点,结合沈阳市地理环境条件、供热现状与规划及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应用现状,以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集中供热工程、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为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工程实例的环境效益指标,希望为沈阳市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的选择方向提供些许建议。首先,本文针对不同的烟气脱硫、除尘及脱硝工艺分别深入研究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以此来判断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其次,本文第三章分析沈阳市自然环境特点、市内供热现状与规划等集中供热情况,其中重点调查沈阳市西部和南部区域的现状热源分布及供热规划情况,为第四章的工程实例研究奠定研究数据基础。本文还对沈阳市大气污染情况及燃煤锅炉厂中的烟气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第三章的分析总结出,“十二五”以来沈阳市着重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作为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燃煤烟气治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燃煤锅炉厂中脱硫设施缺位率较高、脱硫效率偏低、除尘效率低、几乎没有脱硝设施。然后,本文通过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及沙河热源厂扩建等工程实例的设计检测数据研究,对比两个项目建设实施前后的燃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等指标,验证了高效煤粉锅炉系统、镁钙双碱法脱硫技术、袋式除尘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及SNCR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且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监测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这些烟气治理措施在沈阳市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极好的适用性。
张丛光[8](2020)在《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频发,人们对于绿色环保且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需求迫切,基于生物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正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气候和能源资源特征,设计了一种由太阳能子系统和生物质子系统构成的耦合供热系统,用于为系统自身和附近的建筑物提供热能,每天生产的过量能源用于向社区提供生活热水、炊事燃料或销往市场。除了基于热力学分析的技术性能评估以外,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出发研究了系统的环境表现。由于技术经济状况一直以来都是直接决定项目可行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对所构建的供热系统展开了详细的能量与质量平衡分析、经济假设与计算以及敏感性分析,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系统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同时反映系统的综合表现,本研究还开展了能值评估,以进一步验证本系统的可持续性状况。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TRNSY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全年动态模拟,构建了系统的完整瞬态热力学模型。在典型日,外界环境的平均温度为-5.1oC,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313.7 W/m2,而每日照射时间为9.8 h,在整个供热过程中,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为34.6%。从能量的供应特点来看,生物质子系统整天都在运行,而太阳能子系统主要起辅助作用。当太阳辐射强度从零开始增加时,集热器的集热效率相对较低,沼气锅炉的效率也降低,同时,系统输出的炊事用能将随着太阳能热水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因此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在8:00之后上升。14:00之后,由于太阳能占比下降,COP开始下降。COP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热量输出将用于维持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当太阳能子系统不能满足厌氧反应器的热量需求时,所产生的沼气将被消耗掉,这将导致可用于外部使用的沼气量以及COP的降低。冬季的热需求和能耗大于其他季节,系统耗热量先降后升,因此PES值先升后降,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第202天与第12天。整体上系统表现出了较好的技术性能,通过对比还可发现其具有良好的一次能源节约率与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资源丰富且适合实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偏远地区尤为适用。(2)采用LCA对系统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发现建设阶段及拆卸回收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很小,系统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最显着。集热器的玻璃反射器和支架所产生的影响值不到各环境指标的20%,比如仅占全球变暖潜势(GWP)的8.14%。因此,发现太阳能子系统的主要排放来源不是集热器上的反射器,而是地面和反射器之间的固定桩。外部能源消耗对系统初级能源消耗(PED)的贡献为13.26MJ,其中60.55%是由于使用了外部电力,而32.95%是由于运输消耗的柴油。最终产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影响潜力。LCA同样表明在中国西北地区,太阳能子系统在施工阶段贡献了最多的环境排放,其在耦合系统中的占比不是越高越好,因此过分追求高太阳能比重会相应地导致更严重的环境问题。(3)系统的最终净现值为$56473,回收期为6.16年,投资回报率为63.45%,内部收益率为21.18%。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较为可观,本系统的回收期相比其他同类型生物能源系统略长,这可能是由于太阳能的成本相对较高,且营利性相比生物质子系统并不明显。人力成本是年运行成本的最主要来源,约占总成本的48%,其次是与设施相关的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42%。此外,根据运行成本与净能源生产总量,计算出本系统生产能源的单位成本为$0.049/k Wh。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劳动力、厌氧反应器等的价格是对系统经济表现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合理调控人力资源成本、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及回收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将有效降低系统成本。(4)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系统的综合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可以挖掘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平衡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的ELR小于3,说明其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比较小。同时ESI>5,直接说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综合可持续性。对于EYR,当前系统比独立沼气系统低,说明太阳能的加入并没有带来显着的能值输出,与其他系统相比生产力尚可,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比如采用更适宜的集热材料以减少太阳辐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普通的太阳能集中发电系统相比,本系统的能值转换率更高,说明系统需要输入更多资源才能生产等量能源。此外,本研究对比了其他能源系统,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综合可持续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并对其开展了综合评估,发现该系统具备稳定高效运行的技术性能及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但在外部能源消耗、所涉原材料、劳动力与设备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系统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系统的内在联系,对完善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学和推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张博[9](2020)在《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发电是消纳生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生物质发电的供能模式已逐步由纯发电转变为热电联产。在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中,排烟热损失是生物质锅炉的最大热损失,回收利用排烟余热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热电厂已广泛利用低压蒸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来扩大供热能力,直接利用烟气余热驱动吸收式热泵辅助供暖的实例较少,且利用的通常为200℃以上的中高温烟气。对于仍具有很大余热回收潜力的低温烟气,现有的技术难以实现高效回收利用。本文提出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该系统可梯级回收145℃以下低温烟气余热,制备70℃供暖热水。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生物质直燃锅炉和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并基于模拟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加入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辅助供暖对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节能环保效益及其经济性,并基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需求提出了可更加全面深入地回收烟气余热的优化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于生物质直燃锅炉,其?效率为41.69%,?损失主要是由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导致的。对于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其?效率为32.56%,排烟?损失在系统各项?损失中占比最大,该系统最终排放的烟气仍有进一步回收利用的潜力。吸收式热泵制热系数达1.775,吸收式热泵中?损失最大的部件是吸收器,其次为发生器。(2)相比于传统的未回收排烟余热的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加入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辅助供暖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分别提升了4.76%、6.66%和10.99%,每个采暖季供热量可折合标煤2075.80 t,相应地可减排CO2、SO2、NOX、粉尘和灰渣分别为5438.58 t、17.64 t、15.36 t、31.14 t和539.71 t,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是5.93年。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辅助供暖具有可观的节能环保效益和经济性,加入该系统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有显着提升。(3)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优化方案考虑了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两种工况。优化后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在冬季增加了低温供暖,系统?效率相较于优化前提升了16.83%。加入优化后的系统,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分别提升了8.64%、12.73%和21.01%,每个采暖季的供热量可折合标煤3969.61 t,相应地可减排CO2、SO2、NOX、粉尘和灰渣分别为10400.39 t、33.74 t、29.38 t、59.54 t和1032.10 t。夏季制冷工况下,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0.767,可作为区域供冷的冷源。优化后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在冬季更高效地回收排烟余热,满足更多用户的不同用热需求,更显着地提升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夏季转换为供冷模式不仅提高了热泵的全年利用率,还缓解了夏季用电紧张形势。
黄华[10](2019)在《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对以“雾霾”为代表的严峻生态形势和环保压力,既能使被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煤电行业保持持续经营、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又能帮助煤电行业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式妥善解决其负外部性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故煤电行业清洁化转型是解决该矛盾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包括规制约束-政策激励在内的各种政策,来严控污染物排放、保持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所开展的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是指以产业视角,在论证燃煤发电不会被短期内取代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主导的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综合应用外部性、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工具,围绕“如何开展、怎么执行、效果如何、有何规律”等煤电行业清洁化关键问题,在以“机制-路径-成效-趋势”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框架内展开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五方面研究:特征分析——以发电行业核心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建设、电力生产、经营情况三方面系统梳理中国煤电行业发展脉络,并与其它类型电源、其它国家煤电情况进行对比,提炼中国煤电行业的特征和优势,回答燃煤发电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继续存在的问题;机制研究——研究政策因素(规制约束和政策激励)、环保科技、执法监督对于煤电清洁化的驱动作用,探寻煤电清洁化机制,回答中国如何推动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问题;路径研究——分别构建、求解、分析以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以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在遵守排放标准、享有补贴政策情况下的环保投资决策模型,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最优路径是什么的问题;成效研究——从机组结构、环保设施、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电清洁化进程,并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同时研究单个燃煤电厂和单个煤电集团开展煤电清洁化情况,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是否已经取得显着成效的问题;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火电行业、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诉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排放有何规律的问题。本文得到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总量大、占比高,远超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短时间内没有一种或多种电源类型可弥补完全关停煤电带来的电力供给空缺,这是中国煤电行业必须开展清洁化的最主要因素;煤电当前还有投资规模最大、单位造价最低、利用小时数呈下降趋势、经营形势较差的阶段性特征;煤电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长期半军事化的管理使其能够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重要客观条件。(2)中国煤电清洁化的机制:在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代表的规制约束和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政策激励等政策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煤电行业朝着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环保科技是技术基础,在煤电清洁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政府进一步提升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效率奠定基础;执法监督是实施保障,保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反馈发现的政策问题,实现良性互动。(3)基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帮助燃煤电厂缓解初始投资巨大压力和后期运维成本,净现值要远大于基于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的净现值,同时具有能使政府提供更少补贴、环保企业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优点,是理想的煤电行业清洁化路径。(4)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在规制激励-政策约束作用下,煤电机组结构持续升级、环保设施全面普及、能耗水平显着提升、污染排放大幅降低,相对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等其它用煤领域,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占比均已很低,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应转向非发电用煤工业和“散煤”燃烧。(5)煤电清洁化机制效果显着,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而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未越过高点;污染物排放水平随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都是阶段性变化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中“下降拐点”的出现是有条件,可根据政策条件、科技水平和执法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
二、脱硫技术在供暖锅炉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脱硫技术在供暖锅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燃煤锅炉的烟气治理和脱硫脱硝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燃煤锅炉的烟气的组成及其危害性与治理技术分析 |
(一)燃煤锅炉的烟气组成及其危害性 |
(二)燃煤锅炉的烟气治理技术 |
二、燃煤锅炉的脱硫脱硝技术分析 |
(一)烟气脱硫技术 |
(二)烟气脱硝技术 |
三、结论 |
(2)基于陶瓷膜的燃煤机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系统建模及技术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烟气水分回收技术综述 |
1.2.1 冷凝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干燥法 |
1.2.4 多种技术对比与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陶瓷膜法烟气水分回收实验及烟气水分回收潜力分析 |
2.1 陶瓷膜法烟气水分回收实验 |
2.1.1 实验机组概况 |
2.1.2 实验系统介绍 |
2.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2 烟气水分回收潜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陶瓷膜的燃煤电厂烟气水分回收系统建模与分析 |
3.1 陶瓷膜与溴化锂热泵耦合供热机组系统 |
3.1.1 多孔陶瓷膜烟气余热水分回收系统介绍 |
3.1.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及模型 |
3.2 基于EBSILON建立陶瓷膜与溴化锂热泵耦合供热机组模型 |
3.3 系统节水分析 |
3.3.1 冷却塔蒸发量的变化 |
3.3.2 凝汽器参数变化 |
3.3.3 节水综合分析 |
3.4 系统节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性分析 |
4.1 净现值与动态投资回收期 |
4.2 投资、运行、收入费用估算 |
4.3 经济性指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煤基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及能量梯级利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研究进展 |
1.2.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现状 |
1.3 煤基分布式研究进展 |
1.3.1 煤基分布式概述 |
1.3.2 煤气化发展现状 |
1.3.3 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集成研究进展 |
1.3.4 煤基分布式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化学能与热能综合梯级利用机理 |
2.1 概述 |
2.2 多品位互补方法及机理 |
2.2.1 燃料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概念 |
2.2.2 多品位互补利用方法 |
2.3 动力余热驱动的煤气化方法 |
2.4 基于动力余热驱动的煤气化方法应用分析 |
2.4.1 系统流程及其特征 |
2.4.2 煤化学能与物理能利用模型 |
2.4.3 超临界水煤气化发电系统模拟 |
2.4.4 系统基本工况性能 |
2.4.5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
3.1 概述 |
3.2 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及集成机理 |
3.2.1 系统构思与流程介绍 |
3.2.2 流程模拟与结果讨论 |
3.2.3 系统集成机理 |
3.2.4 改进的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
3.3 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
3.4 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泵增强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
4.1 概述 |
4.2 高温型压缩-吸收复合热泵系统 |
4.2.1 系统流程及其特征 |
4.2.2 系统模拟与基本假设 |
4.2.3 系统基本工况性能 |
4.2.4 关键参数影响分析 |
4.2.5 经济性分析 |
4.2.6 小结 |
4.3 热泵增强型煤基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 |
4.3.1 系统流程及其特征 |
4.3.2 系统基本工况性能 |
4.3.3 小结 |
4.4 热泵增强型内燃机热电联产系统 |
4.4.1 系统流程及其特征 |
4.4.2 系统模型与评价方法 |
4.4.3 系统基本工况性能 |
4.4.4 系统(?)分析 |
4.4.5 应用潜力研究 |
4.4.6 小结 |
4.5 热泵增强型多功能太阳能供热系统 |
4.5.1 系统流程及其特征 |
4.5.2 系统模型及基本假设 |
4.5.3 系统基本工况性能 |
4.5.4 新系统优势 |
4.5.5 参数优化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蒸汽热泵实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系统 |
5.2.1 实验平台流程及设计参数 |
5.2.2 实验平台主机部分 |
5.2.3 实验平台辅助子系统 |
5.3 实验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 |
5.3.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5.3.2 工艺蒸汽热泵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锅炉煤改气技术应用于煤矿供暖中的环境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需要 |
1.2.2 实现山西省环境治理目标的需要 |
1.2.3 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锅炉煤改气的国外研究情况 |
1.3.2 锅炉改气的国内研究情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锅炉煤改气技术的实际应用及环境影响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项目概况 |
2.2.2 燃气锅炉主要设备 |
2.2.3 环境影响分析适用标准 |
2.2.4 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煤改气项目气化站系统技术方案 |
2.3.2 热负荷统计 |
2.3.3 项目运营用气量估算 |
2.3.4 原燃煤锅炉污染物情况 |
2.3.5 新建燃气锅炉污染物情况 |
2.3.6 改造前后环境影响分析 |
2.4 讨论 |
2.4.1 集中清洁能源供暖方式比较 |
2.4.2 本改造方案的优势 |
2.4.3 燃气锅炉其他参数与控制说明 |
2.4.4 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
2.4.5 应急预案 |
2.4.6 项目投资估算和投资方案 |
2.4.7 企业煤改气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锅炉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供暖锅炉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煤粉供暖锅炉系统分析 |
2.1 煤粉供暖锅炉系统划分 |
2.1.1 燃料储存系统 |
2.1.2 点火系统 |
2.1.3 燃烧系统 |
2.1.4 烟气排放系统 |
2.1.5 除灰除渣系统 |
2.1.6 供水系统 |
2.1.7 压缩空气系统 |
2.2 煤粉供暖锅炉工作原理简述 |
2.3 煤粉供暖锅炉主要参数分析 |
2.3.1 锅炉热效率计算 |
2.3.2 主要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
3.1 锅炉系统控制任务 |
3.2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
3.2.1 设计控制方案 |
3.2.2 变频控制技术原理 |
3.2.3 变频控制在PLC中的实现 |
3.3 燃料供给系统 |
3.3.1 设计控制方案 |
3.3.2 串级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3.3.3 PID控制算法在PLC中的实现 |
3.4 风量控制系统 |
3.4.1 设计控制方案 |
3.4.2 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3.4.3 模糊PID控制在PLC中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锅炉控制系统的总体规划 |
4.1 锅炉总体控制方案 |
4.2 锅炉系统的结构设计 |
4.3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配 |
4.3.1 工作站的硬件选配 |
4.3.2 控制器PLC的选型 |
4.3.3 电机及变频器的选择 |
4.3.4 传感器的选用 |
4.3.5 其他 |
4.4 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 |
4.5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4.5.1 软件中PLC系统的硬件配置 |
4.5.2 PLC软件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 |
5.1 WinCC组态软件概述 |
5.1.1 组态软件 |
5.1.2 WinCC过程可视化系统 |
5.2 过程可视化监测系统设计 |
5.2.1 监测系统功能需求 |
5.2.2 监测系统结构组成 |
5.2.3 监测系统界面设计 |
5.2.4 监测系统的数据归档 |
5.3 通讯连接 |
5.3.1 通讯简介 |
5.3.2 锅炉的通讯连接 |
5.4 系统运行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锅炉能效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能效测试方法 |
6.2 能效测试准备工作 |
6.2.1 测试项目 |
6.2.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6.2.3 热损失计算 |
6.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1 测试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锅炉控制系统部分电气图 |
(6)膜式壁脱硫换热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烟气余热回收研究现状和方法 |
1.4.1 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概况 |
1.4.3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式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湿法脱硫余热回收方案研究 |
2.1 湿法脱硫余热回收难点 |
2.1.1 湿法脱硫常用方法 |
2.1.2 湿法脱硫余热回收的难点分析 |
2.2 膜式水冷壁余热回收原理 |
2.2.1 膜式水冷壁构成和特点 |
2.2.2 膜式水冷壁对烟气余热的回收采集方案 |
2.3 膜式脱硫换热装置系统组成 |
2.3.1 喷淋吸收塔脱硫系统 |
2.3.2 浆液制备和处理系统 |
2.3.3 膜式水冷壁换热管束 |
2.3.4 脱硫装置控制系统 |
2.3.5 余热回收水源热泵系统 |
2.3.6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的防腐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设计 |
3.1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设计原理 |
3.1.1 喷淋塔脱硫及传热传质原理 |
3.1.2 膜式脱硫换热装置的传热原理 |
3.1.3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换热面积的确定 |
3.1.4 装置换热量的变流量控制原理 |
3.2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的脱硫设计计算 |
3.2.1 烟气成分计算 |
3.2.2 钙法脱硫化学反应 |
3.2.3 最佳喷淋粒径的选取 |
3.2.4 液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
3.2.5 浆液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3.2.6 浆液pH值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的热泵余热利用方案分析 |
4.1 膜式脱硫换热装置 |
4.1.1 膜式脱硫换热装置选型计算 |
4.1.2 循环水温对热泵COP的影响 |
4.1.3 循环水流速多工况计算 |
4.1.4 污垢热阻对余热回收量的影响 |
4.2 余热利用方案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热泵余热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5.1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热泵余热利用经济性分析 |
5.1.1 经济评价方法 |
5.1.2 费用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 |
5.2 膜式壁脱硫换热装置环境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7)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 |
2.1 煤炭燃料分析 |
2.1.1 煤碳的分类 |
2.1.2 煤碳的成分分析 |
2.2 常用锅炉类型及特点 |
2.2.1 循环流化床锅炉 |
2.2.2 往复炉排锅炉 |
2.2.3 链条炉排锅炉 |
2.2.4 煤粉炉 |
2.3 锅炉烟气排放治理的相关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3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研究 |
3.1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 |
3.1.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
3.1.2 氨法脱硫技术 |
3.1.3 循环流化床法脱硫 |
3.1.4 氧化镁湿法脱硫技术 |
3.2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 |
3.2.1 低氮燃烧技术 |
3.2.2 SCR法脱硝技术 |
3.2.3 SNCR法脱硝技术 |
3.3 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 |
3.3.1 静电除尘 |
3.3.2 袋式除尘 |
3.3.3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沈阳市集中供热及烟气治理现状 |
4.1 沈阳市供热现状 |
4.1.1 沈阳市供热区域划分 |
4.1.2 沈阳市供热面积及供热能源规划 |
4.1.3 西部供热区域现状 |
4.1.4 南部供热区域现状 |
4.2 沈阳市燃煤烟气治理现状 |
4.2.1 沈阳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
4.2.2 沈阳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5 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应用实例 |
5.1 研究方法及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构建 |
5.1.1 泰森多边形法 |
5.1.2 基本模型与假设 |
5.1.3 污染物排放浓度影响因子的选取 |
5.1.4 模型所选定目标时段的分析与确定 |
5.1.5 基于ArcGis和 mapinfo的泰森多边形的构建 |
5.2 沈阳市概况 |
5.2.1 气象条件 |
5.2.2 水文条件 |
5.2.3 地质特征 |
5.3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研究 |
5.3.1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概况 |
5.3.2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5.3.3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热负荷规划设计 |
5.3.4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选型及烟气脱硫系统 |
5.3.5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系统 |
5.3.6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系统 |
5.3.7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 |
5.3.8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环境效益分析 |
5.4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研究 |
5.4.1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概况 |
5.4.2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热负荷规划设计 |
5.4.3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燃煤锅炉脱硝系统分析 |
5.4.4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 |
5.4.5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生物质耦合能源系统研究现状 |
1.2.3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
1.2.4 技术经济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 |
2.1 引言 |
2.2 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设计 |
2.3 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数学模型构建 |
2.3.1 蓄热水箱(ST) |
2.3.2 厌氧反应器(AR) |
2.3.3 太阳能子系统(SC) |
2.3.4 沼气锅炉(BB) |
2.3.5 系统的热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光耦合供热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典型气候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
3.3 全年模拟结果分析 |
3.4 系统表现对比与分析 |
3.5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CA的生光耦合供热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
4.1 引言 |
4.2 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4.2.1 LCA目标与范围定义 |
4.2.2 数据来源和评估指标 |
4.2.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比较 |
4.3.2 系统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光耦合供热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 |
5.1 引言 |
5.2 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5.2.1 系统边界与假设 |
5.2.2 经济分析模型 |
5.2.3 灵敏度分析与优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能量与物质平衡分析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生光耦合供热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综合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能值核算结果分析 |
6.3.2 能值指标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质能应用现状 |
1.2.2 生物质发电研究现状 |
1.2.3 烟气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构建 |
2.1 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
2.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概述 |
2.2.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分类及其特点 |
2.2.2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
2.2.3 溴化锂溶液特性 |
2.3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构建 |
2.4 吸收式热泵的设计计算 |
2.4.1 设计参数的选定 |
2.4.2 各部件热负荷计算 |
2.4.3 流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稳态特性研究 |
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3.2 ?分析理论研究 |
3.3 生物质直燃锅炉的建模与?分析 |
3.3.1 系统流程构建 |
3.3.2 组分设定与物性方法选择 |
3.3.3 参数设定与结果分析 |
3.3.4 生物质直燃锅炉的?分析 |
3.4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3.4.1 系统流程构建 |
3.4.2 物性方法选择与参数设置 |
3.4.3 模拟结果验证 |
3.4.4 系统性能分析 |
3.5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分析 |
3.5.1 系统关键部件?损失计算 |
3.5.2 系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效益分析与优化 |
4.1 节能效益分析 |
4.1.1 节能指标 |
4.1.2 节能效益 |
4.2 环保效益分析 |
4.3 经济性分析 |
4.3.1 系统初投资 |
4.3.2 系统运行维护费 |
4.3.3 系统运行经济效益 |
4.3.4 费用年值分析 |
4.3.5 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分析 |
4.4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优化 |
4.4.1 系统优化方案 |
4.4.2 冬季工况下优化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
4.4.3 夏季工况下优化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10)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电被认为是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
1.1.2 煤电是中国不可替代的基础电源 |
1.1.3 煤电清洁化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工具 |
2.1 主要理论工具 |
2.1.1 规制约束相关研究 |
2.1.2 政策激励相关研究 |
2.1.3 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 |
2.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相关研究 |
2.2 煤电清洁化相关研究 |
2.2.1 不可替代性——煤电生存基础 |
2.2.2 可能性——煤电清洁技术路线 |
2.2.3 经济性——清洁煤电可负担 |
2.2.4 前瞻性——煤电清洁发展 |
2.3 文献研究综评 |
3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煤电行业投资建设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2 煤电行业电力生产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3 煤电行业经营状况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 与世界主要国家及区域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1 世界煤电领域电力生产情况对比分析 |
3.2.2 其它电源结构产能情况对比分析 |
3.3 中国主要煤电集团状况 |
3.4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机制研究——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 |
4.1 政策因素 |
4.1.1 煤电清洁化相关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的演化 |
4.1.2 环境约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1.3 政策激励:燃煤电厂环保补贴 |
4.2 环保科技 |
4.2.1 煤电烟气污染物典型控制技术分析 |
4.2.2 煤电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创新与发展 |
4.3 执法监督 |
4.3.1 地方政府的执法检查 |
4.3.2 中央政府的环保督察 |
4.4 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关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路径研究之一——环境成本内部化:自身投资运维模式 |
5.1 政府、燃煤电厂和环保企业的路径选择 |
5.1.1 政府——补贴路径选择 |
5.1.2 燃煤电厂——投资路径选择 |
5.1.3 环保企业——盈利路径选择 |
5.1.4 清洁化综合路径类型 |
5.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发展状况 |
5.2.1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演化 |
5.2.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现状分析 |
5.3 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5.3.1 模型假设条件 |
5.3.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5.4 不同政策条件下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建模分析 |
5.4.1 无补贴政策 |
5.4.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5.4.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5.4.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5.5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5.5.1 参数取值 |
5.5.2 计算结果 |
5.5.3 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路径研究之二——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第三方治理模式 |
6.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状况 |
6.1.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 |
6.1.2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分析 |
6.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6.2.1 模型假设条件 |
6.2.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6.3 不同政策条件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模分析 |
6.3.1 无补贴政策 |
6.3.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6.3.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6.3.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6.4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6.4.1 参数取值 |
6.4.2 计算结果 |
6.5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比较分析 |
6.5.1 对比分析 |
6.5.2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成效研究——煤电与其它用煤人为污染源清洁化效果对比 |
7.1 中国煤电清洁化进展 |
7.1.1 机组结构持续升级 |
7.1.2 环保设施全面普及 |
7.1.3 能耗水平显着提升 |
7.1.4 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
7.2 与其它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分析 |
7.2.1 非发电用煤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2 生活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3 各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7.3 煤电清洁化案例研究 |
7.3.1 典型燃煤电厂清洁化案例 |
7.3.2 典型煤电集团清洁化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1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与环境承载力情况 |
8.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8.1.2 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近上限 |
8.2 经济增长与不同用煤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关系建模分析 |
8.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8.2.2 模型构建和曲线拟合 |
8.2.3 分析与讨论 |
8.3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脱硫技术在供暖锅炉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煤锅炉的烟气治理和脱硫脱硝技术探究[J]. 王健,于超,张玉娟. 冶金管理, 2021(13)
- [2]基于陶瓷膜的燃煤机组烟气水分余热回收系统建模及技术经济性分析[D]. 韩雨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煤基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及能量梯级利用机理[D]. 刘长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4]锅炉煤改气技术应用于煤矿供暖中的环境影响分析[D]. 常宇飞. 山西大学, 2021
- [5]煤粉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D]. 张变变.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膜式壁脱硫换热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研究[D]. 徐镇.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7]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D]. 顾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分布式生光耦合供热系统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D]. 张丛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影响研究[D]. 张博.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10]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D]. 黄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