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龙[1](2017)在《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培训因其具有学习行为灵活、优质资源共享、学习方式互动、培训管理自动化等特点而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网络培训已成为支持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07年至今,已有超过100万人次参加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规模效益日渐突显。与此同时,网络培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网络培训中,交互是实现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在交互视角下,探究影响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因素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教学交往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远程教学交互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交互为视角,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的交互行为进行参与式调查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虚拟民族志和内容分析法;二是对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研究方法以网络问卷调查法和相关性分析法为主。对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的虚拟民族志研究发现:(1)不同的虚拟学习社区在网络培训过程中所承担的交互功能存在差异,视频会议系统是同步教学交互的主要空间,课程论坛在教学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交流群适宜开展多人、持续、深入的交互;(2)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存在多种交互路径,但文本交互总量偏小,学员交互的参与率较低,主讲教师没有参与文本交互,教学辅助人员在同步交互中较好的发挥了对学员的指导、帮助以及联系师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未能在异步交互中体现;(3)对学员的交互行为缺乏有效的管控引导,致使与培训内容无关的焦点议题对网络培训中的有效交互构成干扰,不易形成深度对话;(4)学员的交互行为在网络培训中的价值没有得以体现,培训评价对交互行为的激励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文献研究和参与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参训目的、网络培训平台的界面等八个维度作出影响网络培训效果的研究假设。通过SPSS.19对问卷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下面四个维度:(一)网络培训平台界面维度:(1)网络培训平台的交互界面导航是否清晰;(2)网络培训平台的交互界面设计是否人性化,操作是否简单顺手;(3)网络培训平台的交互界面是否美观、简洁。(二)网络培训平台的功能与资源维度: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料与信息的丰富性与有用性。(三)网络培训管理与帮助维度:(1)学员在网络培训期间得到的指导与帮助;(2)网络培训中对学员缺课行为的监督管理。(四)交互信息渠道维度:(1)学员通过高校教师交流群与他人交互情况;(2)课程论坛是否作为学员在培训期间经常使用的交互工具;(3)即时通讯社会软件是否作为学员在培训期间经常使用的交互工具。根据研究结论,分别针对网络培训组织机构、主讲教师、学员以及教学辅助人员提出了改善网络培训效果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以交互为视角,采用虚拟民族志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实践中取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在理论上探讨网络交互与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网络交互规律,厘清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实践中对改善学习者的网络培训体验,提高交互的有效性以及提升网络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进行网络培训交互行为调查研究时,选取了一门培训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有限,可能使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网络培训效果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本研究的结论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培训中需要更多的理论修正和实践检验。网络培训主体间的交互行为如何影响网络培训的更深层次的作用机理在本研究中尚未能够得到较好解决。而构建学员的交互行为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基于交互数据的网络培训评价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窦诗华[2](2016)在《手机APP在对外汉语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是未来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目前,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迫切需要以网络为媒介的汉语学习。但目前对外汉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与学习者的需求不相符,使学习者中途停止汉语学习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本文对对外汉语网络教学建设不完善的现状进行研究,将从网络教学的核心——“交互”,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及新媒体——手机APP在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应用等多个角度切入。除“引言”以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说明。其次对与本文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手机APP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一部分:阐释了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对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两大主要的教学模式——“辅助课堂式”“自主学习式”进行研究。经对比,某种程度上而言,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模式的“交互性”可以弥补两大主要教学模式的不足。第二部分:对手机APP的方式移动性、内容动态性、交互多样性等特点进行论述,并从交互主体、内容、时间、技术等方面对手机APP应用于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模式中的交互进行分类。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应用于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手机APP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其次,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文化三个角度论述了手机APP在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理论、实践等方面论证了手机APP应用于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以期能够推动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发展,进而促进汉语国际的推广。
袁琦[3](2015)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交互作用进行了概述,同时从注重交互平台管理和突出教师主导作用两方面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交互作用运用途径,以期为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中质量。
陈晨[4](2014)在《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评价指标的构建》文中提出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互联网技术引发了国际教育界的的重大变革,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然而,网络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师生的隔空分离,隔空分离导致的弊端便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其他教学资源的交互活动受阻,因而必须借助于互动载体也就是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交互活动。同时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交互活动水平是影响网络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网络教学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交互活动的优劣反映着网络教学的质量,因此对网络教学交互活动的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了网络教学交互活动中的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展开研究。国内,对于网络教学交互活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交互活动的定义、特性以及实现途径的阐述;几种交互活动的手段和方法的介绍;部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应用情况的分析和探索。在国外,对于网络教学交互活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交互的特性优势、交互过程的教学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网络教学相关网站的调研及理论上的分析,从高校网络教学主客体出发首先对“交互活动”、“网络教学”以及“网络教学交互”的含义进行阐明,然后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交互决定论、穆尔的交互自主理论等理论以及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特征归纳总结了高校网络教学的“主客体”特征,并且对于高校网络教学交互的形式和要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确立了高校网络教学的“主客体交互模式”,之后在对“交互活动模式”进行探索分析、专家调查、数据统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指标体系制定原则,编写了一套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在确定权重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多次的专家咨询直到第五次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则第五次的数据统计便可以被采纳。在确定了交互各指标及指标的权重值之后继而形成了一套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本文利用信效度检验对此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指标体系进行检验,相关系数R为0.513,具有中度的相关性;A和B的显着性为0.012,因为0.012<0.05,因此在显着性水平0.05上A和B相关性是显着的,因此A和B是具有显着性相关的。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是真实合理有效的。笔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文献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一共参阅了中外关于网络教学评价方面的文献200多篇,相应的书籍12本,以及相应的指标集、量表17张。汇总了181项指标,通过反复的筛选,通过去掉重复的、意义不大的,非本质的指标,合并同类项等最终确立了7个维度和36个二级指标。本研究的创新点:1)、确立了高校网络教学中交互主客体要素和模式。2)、构建了具有操作性的系统完善的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价值在于通过制定网络教学交互活动评价指标可以直观清晰地判断一门网络课程的水平,建立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指标体系,可以规范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指导设计与开发高校网络教学交互功能,达到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水平,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教育宗旨。由于条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出的交互活动要素及模式的准确性还有待考证,也未能对该指标体系做出充分的应用研究,因此该体系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校正。
刘璐[5](2013)在《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中对网络环境师生交互存在问题进行整理与归纳,得出现今仍然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下交互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其次通过对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中的交互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相比较于传统教学中的交互,网络教学中的交互还存在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存在的问题,为探寻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本文研究者通过对一个网络教学的学习案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中的学习案例是根据学习实践共同体创建的,讨论组内的所有成员都是具有相同的学习目的,并且在讨论组内有两名教师加入。所以这就构成了网络虚拟环境中交互环境。本文从两个角度对数据进行收集。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习者的参与度与学习者的讨论内容之间的关系;当学习者提出问题时,教师的参与度与学习者的讨论内容之间的关系。针对收集的数据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进行分析,SNA可以将讨论组中每个人之间的交互程度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直观的展现可以清楚的解释学习者在网络交互中交互不深的原因有哪些。本文采用SNA中的UCINET软件对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分析。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可以采用二维的图像具体将师生的参与程度展现出来,通过使用UCINET软件中的中心性分析的三种方法:点度中心性(point centrality)、中间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与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参与对学习者的影响,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依据UCINET分析的结果,根据学习实践共同体、社会互赖性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相关研究的理论并结合实践,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相应策略。本文不仅使用UCINET软件从量上对网络环境进行师生交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还从师生交互的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当教师不参与交互时,学习者讨论的内容很快会偏离主题。所以为了确保网络教学交互能够更好的进行,本文初探一种教学模式,依据建构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一种更适合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引导——学习者为主体”的模式。在整个网络交互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所以这里的教师引导不仅是在题目的解答上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理念上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今后的网络交互中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更好的提高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毛颖颖,曹晓丽[6](2012)在《网络教学中有效人际互动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互动"既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又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就互动的特点、必要性进行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在网络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人际互动的条件以及实施策略,借以提高网络教学者和学习者对互动的重视程度。
孙娟[7](2012)在《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学习理念的更新,学习共同体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发掘。在当前网络教学发展迅猛但效果却不甚理想的形势下,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促进学习者的互动交流,以提高网络教学效果。而互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生命线,是学习共同体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研究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功能,以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学。论文首先阐述了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及其成员互动的相关理论,包括网络教学、学习共同体及互动等关键术语的概念界定、网络教学和学习共同体研究综述、网络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以及互动在学习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基于上述理论进行了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包括网络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基本构成要素的明确、一般过程模式的构建,以及基于文字、语音和视频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基本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论文重点从实践的层面分析了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在分别介绍了基于课程BBS教学、基于多终端同步视频教学、基于泛在学习体验教学这三种不同形式的网络教学实践后,相应地对这三种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分别进行了多维度地详细分析,包括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参与度分析、互动范围分析、互动强度分析、互动效果分析、互动偏好分析,以及教师角色与作用分析等,是本研究的关键部分。论文通过以上研究,构建了网络教学中基于互动理念的学习共同体基本模型,总结了基于BBS学习共同体的网络教学实例、基于多终端同步视频的网络教学实践,以及基于小组探究式的泛在学习教学体验这三种不同的网络教学实践中,学习者互动的差异性、共性与规律、学习者互动的倾向性,以及学习者在互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实际可行的借鉴和参考。
王晓敏[8](2012)在《网络教学质量与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网络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教育形式之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但当前这种教育形式在运用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网络教学交互的质量和水平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交互过程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基于表象的经验层面,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因此对网络教学交互的研究尚需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远程教育专家穆尔(美国,Gilberthe Moore)指出:网络教学下出现的新特征能够使我们运用互动活动理论及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所以在网络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需要把握网络环境下交互活动的特征,平衡交互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在与教学资源、教师及其他学习者的交互中进行高效的学习。本研究通过调查国内部分高校某些课程网络教学交互的现状,旨在探析网络教学交互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找到改进网络教学设计和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探讨了交互的有效性与网络教学质量的关系,阐述了教学交互的定义和本质,对远程教育交互理论的发展、交互的学习理论指导等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析。以网络远程教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调研了当前主流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设计情况;针对网络教学四种普遍的交互方式(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师生间的交互、学生间交互、教师与资源的交互)为研究主线,编写问卷,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秋季参加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中主要围绕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学生参与教学交互活动的时间、交互方式、交往倾向;学生的交互意愿以及情感倾向;教师的教学行为等问题收集相关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当前主流教学平台均能满足基本的网络教学交互需求,但在实践中,师生的交互情况却不理想,四种交互中只有学生与资源的交互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它几种或受限于师生比、或受限于参与动机、或受限于平台用于深层次交互功能的缺位,均有待改进。带着这些问题,经对论坛样本的统计发现,问答形式是网络教学中交互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大量的重复提问,加剧了信息冗余,牵扯了指导教师的精力。据此,笔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是一个独立于网络教学平台其它功能的模块设计,主要功能为知识积累、教学激励、联想问答等,希望通过这一辅助功能,解决指导教师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以期提高网络教学的交互效率,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交互工具方式,但是交互工具、交互方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教学的交互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刘晓琳[9](2011)在《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教学实践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实践,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教”和“如何教”。“为什么教”的问题是教学的合目的性和适应性问题,“如何教”的问题是教学的合规律性和有效性问题。探究、掌握教学规律以追求有效教学,是自人类教学实践以来人们的一贯追求。我国高校网络教育正处于从“量的扩充”转入“质的提高”的关键时期。探究和构建网络有效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关键转变的核心环节。本研究结合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实践,研究网络有效教学的模式,其研究结果对于保证陕西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有效教学是指准永久性时空分离的学习者和教师在通过网络交互形成共同的学习场域中,师生通过一系列交互活动而相互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网络有效教学模式是将网络有效教学观转化为具体网络教学活动结构和操作程序的桥梁,是将网络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相结合的结果。本研究将影响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总结为技术因素、认识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学因素等四个方面,并深入分析了这四方面因素在影响网络有效教学方面发挥的作用。在从理论上对网络有效教学、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影响网络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调研。在宏观层面上,这四所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实行的都是“分离式双重院校模式”,在微观层面上,基本采用的是“网络课程自学+纸介教材自学+网上讨论与答疑+作业+测验”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离式双重院校模式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缺乏公认的网络教学质量标准和成熟的网络教学质量监督;网络教育的社会认可率不高,很难满足学生需求;网络教学活动缺乏有效的交互,从根本上导致网络教学质量的降低。针对以上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网络有效教学的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网络化社会交互环境和技术环境为支撑、以网络有效教学循环为核心构建了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的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设计了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案例,并在实践中参照网络有效教学的过程性特征对该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笔者所设计的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在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思学习、情境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造力培养方面基本符合网络有效教学的过程性特征。但是结果也显示,所设计的网络教学模式在支持抽象性和批判性学习结果的获取以及支持合作学习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在对所设计的案例进行修正时,笔者将团队学习的研究成果引入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设计中,设计了基于共享心智模型(SMM)的团队学习过程模型。依据该模型,笔者从创设支持网络教学中师生间协作和信任的对话性空间,促进网络教学中师生间的共享、协作建构和建设性冲突,加强对虚拟学习团队输出结果的反思等三个方面对所设计的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案例进行了优化。本研究的创新在于:第一,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从有效教学的视角研究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网络有效教学的过程性特征以及影响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第二,对陕西省四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担出了“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依照该理论模型设计了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案例;第三,第一次将团队学习的研究成果引入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中,设计了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学习过程模型,该模型不仅为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实践中寻求改善团队合作学习方法的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为远程教育领域虚拟学习团队认知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张亚丽[10](2011)在《博弈视野中的网络教学荒芜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也日益普及。尤其在终身学习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网络教育为社会在职人员继续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网络教学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网络讨论答疑平台作为网络教学的补充,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网络教学中,网络讨论答疑平台的使用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为了促进师生交互而开发的网络讨论答疑平台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师生利用这一平台进行交互的水平偏低,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网络教学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基于此,笔者认为如何提高网络讨论答疑平台的使用效果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首先,明确网络教学荒芜的内涵及研究价值,以网络教育和博弈理论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资源进行内容分析,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在线辅导答疑平台并没有为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助力,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部分教师不亲自上网进行辅导、交流、解答,而是找学生代替,存在教师“缺课”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并不参与在线交流,同时一些学生虽然被迫上线,但并不参与交流,出现学生“逃学”的现象,这种师生在网络教学中的荒芜现象,使得网络教学形同虚设,与网络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其次,本文引用博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以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行为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博弈行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以教师和学生各自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影响交互行为的多种因素,构建师生行为互动的博弈模型,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针对互动模型合理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理性的行为决策。再次,通过对网络教学荒芜现象进行考察和基于博弈论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造成网络教学荒芜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个体的自主性低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学生在网络教学在线辅导答疑中出现“逃学”现象;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资源的阶层式上传欠佳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小,以致网络在线辅导形同虚设;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不足使部分教师在网络教学在线辅导中出现“缺课”现象,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最后,基于对网络教学现状的考察从博弈论角度出发,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进行创新性设计;调整网络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网络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加强网络教育主体的自我约束;优化网络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高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能力等策略优化网络教学中师生交互行为,消除网络教学中的荒芜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网络教育的目标。
二、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交互 |
1.2.2 虚拟学习社区 |
1.2.3 网络培训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基本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评价的研究 |
1.3.3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的类型 |
1.3.5 关于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模型的研究 |
1.3.6 关于网络教学效果的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思路 |
1.4.5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学习理论 |
2.1.1 教学交往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远程教育理论 |
2.2.1 穆尔:相互作用距离理论 |
2.2.2 贝茨、丹尼尔:双向交流理论 |
3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框架构建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的选取 |
3.2.2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的虚拟学习社区 |
3.3 研究方法 |
3.4 网络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维度的初步构建 |
3.5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交互行为考察研究 |
3.5.1 内容分析方法 |
3.5.2 同步网络培训过程与交互行为分析 |
3.5.3 异步网络培训过程与交互行为分析 |
3.6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交互行为总体分析 |
3.6.1 交互总量分析 |
3.6.2 交互参与度分析 |
3.6.3 交互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
3.6.4 交互深度分析 |
3.7 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维度框架 |
3.8 小结 |
4 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对象与抽样方法 |
4.2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
4.2.1 研究假设 |
4.2.2 问卷设计 |
4.3 调查过程与问卷回收 |
4.4 样本背景及信效度分析 |
4.4.1 样本背景分析 |
4.4.2 信效度分析 |
4.5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假设的验证 |
4.6 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7 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8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对网络培训组织机构的建议 |
5.2.2 对主讲教师的建议 |
5.2.3 对参训学员的建议 |
5.2.4 对教学辅助人员的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网络培训主题与内容 |
附录二:网络培训中“提问”栏交互文本记录 |
附录三:网络培训中“聊天”栏交互文本记录 |
附录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课程论坛 |
附录五:高校教师交流群交互文本记录 |
附录六:网络调查问卷 |
后记 |
(2)手机APP在对外汉语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概念界定 |
2.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
(一)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及其不足 |
1.“辅助课堂式”和“自主学习式” |
2.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 |
(二)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
1.交互性有利于实现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 |
2.交互性有利于学习者度过“汉语学习的高原期” |
3.交互性有利于弥补“辅助课堂式”和“自主学习式”的不足 |
二、手机APP及其交互性研究 |
(一)手机APP应用于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的优势 |
1.方式移动性 |
2.内容动态性 |
3.交互多样性 |
(二)手机APP在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分类 |
1.主体维度 |
2.内容维度 |
3.时间维度 |
4.技术维度 |
三、手机APP在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
(一)设计理念 |
1.注重学习者个体学习环境和群体学习氛围的建设 |
2.注重教师形象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
3.注重APP界面视觉设计的人性化与艺术化 |
(二)手机APP在交互式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1.语言知识方面 |
2.语言技能方面 |
3.文化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交互作用概述 |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交互作用运用途径 |
(一) 注重交互平台管理 |
(二) 突出教师主导作用 |
(4)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评价指标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背景及问题 |
1.2 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际价值 |
1.3 思路 |
1.4 方法 |
2 核心概念界定 |
2.1 交互活动 |
2.2 网络教学 |
2.3 网络教学交互 |
3 文献综述 |
3.1 网络教学交互的发展历程 |
3.1.1 第一代:以印刷为媒介 |
3.1.2 第二代:以录音广播电视为媒介 |
3.1.3 第三代:以数字化为媒介 |
3.2 网络教学传统教学(即面授教学)的区别 |
3.2.1 思想基础 |
3.2.2 教学媒介 |
3.2.3 师生的关系 |
3.2.4 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
3.2.5 教师控制力 |
3.2.6 教育功能 |
3.2.7 学生的选择权力 |
3.3 网络教学交互关键问题 |
3.3.1 网络教学交互要素 |
3.3.2 网络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 |
3.4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 |
3.4.1 构成与分类 |
3.4.2 技术支持 |
3.4.3 校园网的迅速发展 |
3.5 理论基础 |
3.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5.2 班杜拉交互决定理论 |
3.5.3 穆尔的交互自主理论 |
3.5.4 霍姆伯格(Holmerg)的教学指导会话 |
3.5.5 双向交流理论 |
3.5.6 加里森(Garrison)的通信和学生控制理论 |
3.6 小结 |
4 网络教学交互要素和模式 |
4.1. 交互要素的确立 |
4.1.1 学习者 |
4.1.2 教师 |
4.1.3 课程资源 |
4.1.4 教学内容 |
4.1.5 交互活动界面 |
4.1.6 交互活动软件 |
4.1.7 交互活动硬件 |
4.2 交互主客体模式 |
5 网络教学交互指标 |
5.1 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 |
5.2 二级指标的确定思路 |
5.3 二级指标的形成 |
5.3.1 二级指标的确定方法 |
5.3.2 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初步框架的形成 |
6 一级和二级交互指标的权重确定 |
6.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6.2 思路与实施步骤 |
6.2.1 专家第一轮评议 |
6.2.2 专家第五轮评议 |
6.3 结果分析 |
7 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指标体系的检验 |
7.1 检验思路 |
7.2 检验步骤 |
7.3 检验结果 |
7.4 小结 |
8 总结 |
9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附录 |
致谢 |
(5)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2 相关研究概述 |
2.1 网络教学交互 |
2.1.1 交互定义 |
2.1.2 网络教学 |
2.1.3 网络教学交互 |
2.2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中交互特点比较 |
2.2.1 传统教学的交互特点 |
2.2.2 网络教学的交互特点 |
2.2.3 传统教学交互特点与网络教学交互特点比较 |
2.3 相关教学理论 |
2.3.1 学习实践共同体 |
2.3.2 社会互赖理论 |
2.3.3 学习动机 |
2.3.4 建构主义 |
2.3.5 社会网络分析(SNA) |
3 基于SNA对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分析 |
3.1 软件分析 |
3.2 实验数据的收集 |
3.2.1 组织学习实践共同体进行网络交互 |
3.2.2 实验数据收集 |
3.2.3 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的三种方法 |
3.2.4 实验数据整理 |
3.3 基于SNA分析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中存在问题分析 |
3.3.1 网站设计者对网络教学中交互关注问题分析 |
3.3.2 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及时性问题分析 |
3.3.3 网络教学中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剖析 |
3.3.4 网络交互中学习者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问题剖析 |
3.3.5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学能力问题分析 |
4 网络教学师生交互策略研究与模式设计 |
4.1 完善构建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策略 |
4.1.1 开发商提高对交互的重视 |
4.1.2 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
4.1.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4.2 基于社会互赖理论的解决对策 |
4.3 网络环境下提高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策略 |
4.4 基于建构主义“引导——主体”的教学模式 |
4.4.1 教师引导作用的实现 |
4.4.2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
4.4.3 “教师引导——学习者主体”模式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完成情况总结 |
5.2 展望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提问的点度中心性数据分析 |
附录2 教师提问的中间中心性数据分析 |
附录3 教师提问的接近中心性数据分析 |
致谢 |
(7)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网络教学综述 |
1.2.2 学习共同体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网络教学 |
1.4.2 学习共同体 |
1.4.3 师生互动 |
2 基于互动理念的学习共同体模型构建 |
2.1 互动在网络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
2.1.1 网络教学中互动相对欠缺 |
2.1.2 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互动 |
2.1.3 互动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 |
2.1.4 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互动不足 |
2.2 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模型构建 |
2.2.1 构成要素 |
2.2.2 过程模式的构建 |
2.2.3 基本模型的建立 |
3 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实践 |
3.1 基于课程BBS学习共同体的网络教学实例 |
3.2 基于多终端同步视频的网络教学实践 |
3.2.1 实践依据 |
3.2.2 实践过程 |
3.3 基于小组探究式的泛在学习教学体验 |
3.3.1 体验依据 |
3.3.2 体验过程 |
4 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分析 |
4.1 基于课程BBS的成员互动分析 |
4.1.1 成员参与程度分析 |
4.1.2 成员互动范围分析 |
4.1.3 成员互动深度分析 |
4.2 基于多终端同步视频的成员互动分析 |
4.2.1 成员互动强度分析 |
4.2.2 成员互动效果分析 |
4.3 基于泛在学习体验教学的成员互动分析 |
4.3.1 成员互动程度分析 |
4.3.2 成员互动效果分析 |
4.3.3 成员互动偏好分析 |
4.3.4 教师角色与作用分析 |
4.4 基于三次不同网络教学实践的成员互动总结 |
4.4.1 互动的差异性 |
4.4.2 互动的共性与规律 |
4.4.3 学习者互动的倾向性 |
4.4.4 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5 研究总结及不足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8)网络教学质量与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教学平台快速发展 |
1.1.2 网络教学在实践中的困境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网络教学的实际困难 |
1.2.2 研究思路具体描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指导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国外研究现状 |
2.2 相关学习理论概述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教学交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教学交互活动情况调查 |
3.1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功能情况调查 |
3.1.1 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师与资源交互的支持情况 |
3.1.2 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与资源交互的支持情况 |
3.1.3 网络教学平台对参与者间交流的支持情况 |
3.1.4 网络教学平台激励机制情况 |
3.1.5 小结 |
3.2 网络教学实践中的交互情况调查 |
3.2.1 调查工具和过程 |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3 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 |
3.2.4 学生与教师的交互 |
3.2.5 学习者间的交互 |
3.3 网络教学平台论坛的调查与分析 |
3.4 讨论 |
3.4.1 师生利用网络完成交流互动的频率很低 |
3.4.2 教师负担重疲于应付 |
3.4.3 学生的重复提问频率高 |
3.4.4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有待改进 |
3.5 本章小结 |
3.5.1 结论陈述 |
3.5.2 研究建议 |
第4章 基于资料积累与分享的网络课堂问答系统设计 |
4.1 明确问题 |
4.1.1 问答是网络教学实践最基本、最主要的交互形式 |
4.1.2 重复提问严重影响网络教学实践 |
4.1.3 有价值的交互信息未得到有效再现和利用 |
4.2 基于资料积累与分享的网络课堂问答系统探索 |
4.2.1 提问模型 |
4.2.2 积累模型 |
4.2.3 再现模型 |
4.2.4 激励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几个新着眼点 |
5.2 结论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学生问卷 |
附录 2: 教师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元分析 |
2.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2 样本检索 |
2.2.1 确立样本相关性标准 |
2.2.2 检索文献 |
2.2.3 筛选文献 |
2.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3.1 确定文献分析框架的逻辑模型 |
2.3.2 确定文献分析框架 |
2.3.3 数据编码过程和评价者间的置信度 |
2.3.4 发表偏倚和数据集的代表性检验 |
2.4 数据分析 |
2.4.1 文献特征分析 |
2.4.2 研究特征分析 |
2.4.3 教学特征分析 |
2.5 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总体趋势、差异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2.5.1 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总体趋势 |
2.5.2 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的差异 |
2.5.3 国内外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对我们未来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
3.1.1 有效教学 |
3.1.2 网络有效教学 |
3.1.3 网络教学模式 |
3.1.4 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 |
3.1.5 网络有效教学模式 |
3.2 影响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 |
3.2.1 网络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成果 |
3.2.2 影响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 |
第4章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
4.1 调研维度和调研问题设计框架 |
4.1.1 调研维度 |
4.1.2 调研问题设计框架 |
4.2 调研的过程 |
4.2.1 抽样方案 |
4.2.2 访谈和问卷发放 |
4.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1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宏观维度访谈分析 |
4.3.2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微观维度访谈分析 |
4.4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1 学生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因素 |
4.4.2 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技能因素 |
4.4.3 教学因素 |
4.5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
4.5.1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宏观维度存在的问题 |
4.5.2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微观维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微观层面理论模型 |
5.1 有效的网络化社会交互环境 |
5.2 网络有效教学循环 |
5.2.1 激发学习者的心智系统 |
5.2.2 计划网络有效教学 |
5.2.3 网络有效教学行动 |
5.2.4 监察、评价和修正 |
5.2.5 网络教学成果产出 |
5.3 教学成果的有效反馈 |
第6章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案例设计及应用评价 |
6.1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 |
6.1.1 邀请网络教学的实践者协作研究 |
6.1.2 了解现行网络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 |
6.1.3 确定设计目标 |
6.1.4 设计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 |
6.2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案例的应用和评价 |
6.2.1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案例的应用 |
6.3 对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设计案例的优化和修正 |
6.3.1 对模式进行优化和修正的依据: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学习过程模型 |
6.3.2 优化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有效模式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创新和不足 |
7.1 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重构需要把握的几个基本关系 |
7.1.1 混合式双重院校模式与分离式双重院校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
7.1.2 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网络有效教学模式及其相互关系 |
7.1.3 "教"的有效性与"学"的有效性及其相互关系 |
7.2 本研究对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重构的建议 |
7.2.1 宏观层面的重构 |
7.2.2 微观层面的重构 |
7.2.3 小结 |
7.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工作 |
7.3.1 创新之处 |
7.3.2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博弈视野中的网络教学荒芜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 研究方法 |
一、网络教学荒芜现象的现实考察 |
(一) 考察对象 |
(二) 考察方法与结论 |
二、网络教学荒芜现象的博弈分析 |
(一) 网络教学中师生博弈行为的基本假设 |
(二) 网络教学过程中师生博弈行为的理论分析 |
(三) 网络教学中师生博弈行为的现实探究 |
三、网络教学中非良性博弈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学生间不良影响导致博弈过程的非良性 |
(二) 课程本体的性质导致博弈过程的非良性 |
(三) 教师教学精力投入导致博弈过程的非良性 |
四、博弈视野下网络教学荒芜现象的消除 |
(一) 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的创新 |
(二) 网络教学管理的制度调整 |
(三) 网络学习材料呈现方式的调整 |
(四) 网络教育主体的自我约束 |
(五) 优化师生关系 |
(六) 提高师生交互能力 |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四、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金龙. 西南大学, 2017(10)
- [2]手机APP在对外汉语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D]. 窦诗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3]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 袁琦. 才智, 2015(05)
- [4]高校网络教学交互活动评价指标的构建[D]. 陈晨. 西南大学, 2014(10)
- [5]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问题研究[D]. 刘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6]网络教学中有效人际互动的实现[J]. 毛颖颖,曹晓丽. 科技视界, 2012(20)
- [7]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研究[D]. 孙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网络教学质量与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相关性研究[D]. 王晓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5)
- [9]陕西省普通高校网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 刘晓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10]博弈视野中的网络教学荒芜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亚丽. 西南大学, 2011(09)